:::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解經系譜與主體之建構--再探朱熹集結《四書》之立意
書刊名:成大中文學報
作者:詹秉叡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an, Ping-jui
出版日期:2020
卷期:71
頁次:頁1-41
主題關鍵詞:四書道統六經Four BooksMindLogicOrthodoxySix Classic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09
  • 點閱點閱:6
期刊論文
1.伍振勳(20111200)。道統意識與德行論述:荀子非難思、孟的旨趣重探。臺大中文學報,35,43-45+47-8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維杰(20070900)。朱陸異同的詮釋學轉向。中國文哲研究集刊,31,235-26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逢源(20140600)。從五賢信仰到道統系譜--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聖門傳道脈絡之歷史考察。東華漢學,19,121-15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曾暐傑(20161200)。想像與嫁接--荀子傳經系統的建構與問題。政大中文學報,26,183-21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雪卿(20150600)。讀書如何成為一種工夫--朱子讀書法的工夫論研究。清華中文學報,13,49-10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保全(20160300)。從「言行錄」到「正史」:試論《伊洛淵源錄》與《宋史.道學傳》對學術史建構的歧異。成大中文學報,52,115-15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曾暐傑(20161200)。性惡--作為荀子政治論的根據、意義與價值。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23,61-8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戴秉泓(20150700)。《宋元學案.慶元黨案》研究。中國文學研究,40,87-13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董金裕(1995)。顧炎武對理學的態度及其評價。第四屆清代學術研討會。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145-1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何忠禮(2009)。南宋科舉制度史。北京市: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杜預、孔穎達(2001)。春秋左傳正義。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淳(1973)。北溪大全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許慎、段玉裁(2007)。說文解字注。浙江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錢穆(2002)。朱子學提綱。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亮(1987)。陳亮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吳國武(2009)。經術與性理--北宋儒學轉型考論。北京:學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弱水(2016)。唐代文士與中國思想的轉型。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朱熹、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2010)。朱子全書。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毛亨、鄭玄、孔穎達(2001)。毛詩正義。臺北:臺灣古籍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脫脫(1997)。宋史。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鄭玄、孔穎達(2001)。禮記正義。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蘇軾、孔凡禮(1992)。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錢穆(1998)。朱子新學案。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朱熹(2016)。四書章句集注。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陳志信(20030000)。朱熹經學志業的形成與實踐。臺北:臺灣學生。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顧炎武(1984)。顧亭林詩文集。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林慶彰(1994)。明代經學研究論集。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余英時(2004)。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林啟屏(20070000)。從古典到正典: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楊儒賓(20130000)。從五經到新五經。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殷慧(2019)。禮理雙彰:朱熹禮學思想探微。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皮錫瑞、周予同(1983)。經學歷史。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朱熹、張伯行(2009)。近思錄集解。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周密(2016)。齊東野語。大象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高荻華(20150000)。從鄭玄到朱熹:朱子《四書》詮釋的轉向。臺北:大安。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陳立勝(2012)。「身體」與「詮釋」:宋明儒學論集。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錢穆(1994)。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米哈里‧契克森米哈伊、張瓊懿(2019)。心流:高手都在研究的最佳體驗心理學。行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汪中、田漢云(2005)。新編汪中集。廣陵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土田健次郎、朱剛(2010)。道學之形成。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黎靖德、王星賢(1986)。朱子語類。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陳逢源(2006)。朱熹與《四書章句集注》。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佐野公治、張文朝、莊兵、林慶彰(2004)。四書學史的研究。臺北:萬卷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陳逢源(20130000)。「融鑄」與「進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之歷史思維。臺北:政大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林聰舜(1990)。明清之際儒家思想的變遷與發展。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黃進興(19940000)。優入聖域:權力、信仰與正當性。臺北:允晨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荀卿、王先謙、沈嘯寰、王星賢(1988)。荀子集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楊儒賓(2004)。水月與記籍:理學家如何詮釋經典。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二):儒學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