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日據時期(一九二0∼一九三二)臺灣的儒學與儒教--以「臺灣民報」為分析場域
書刊名:臺灣文獻
作者:翁聖峰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00
卷期:51:4
頁次:頁285-307
主題關鍵詞:日據時期臺灣儒學臺灣民報史料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4) 博士論文(0) 專書(3)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77
  • 點閱點閱:120
期刊論文
1.鄭松筠(192107)。關於義務教育之管見。臺灣青年,3(1),29-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呈祿(19200700)。新時代に處する台灣青年の覺悟。台灣青年,1(1),29-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我軍(1925)。隨感錄。台灣民報,3(7),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呈聰(1925)。應該著創設台灣特種的文化。台灣民報,3(1),7-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黃周(1924)。換新衣裳(社論)。台灣民報,2(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衣笠安喜(19921100)。日本的近代化與儒教。當代,79,8-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翁聖峰(19930900)。論日據時期臺灣新舊文學之研究不宜偏廢。臺灣文學觀察雜誌,8,3-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翁聖峰(19940900)。試論連雅堂的「墨子觀」及其相關問題。臺灣文獻,45(3),5-1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逢源(1923)。人生批判原理としての文化主義。臺灣,4(2),40-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黃呈聰(19211215)。臺灣經濟界の危機と其の救濟。臺灣青年,3(6),18-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蔡培火(19210326)。漢族之固有性。臺灣青年,2(3),34-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張我軍(19240421)。致臺灣青年的一封信。臺灣民報,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牟鍾鑒(19961000)。儒家宗教觀與新人文精神。宗教哲學,2(4)=8,9-3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林獻堂(1920)。祝臺灣青年雜誌之發刊。臺灣青年,創刊號,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山本曾太郎(1921)。宗教的殖民政策論(上)。臺灣青年,2(5),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吳三連(1921)。呈文學士林茂生君書。臺灣青年,2(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山本曾太郎(1921)。宗教的殖民政策論(下)。臺灣青年,3(1),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1921)。卷頭の辭。臺灣青年,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曾火中(1922)。迷信の祭典。臺灣,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皕海(1922)。中國的文學批評家。臺灣,3(4),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林天爵(1921)。中西現狀之推移論。臺灣青年,3(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吳克己(1920)。臺灣青年自覺論。臺灣青年,1(4),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王敏川(1921)。論先覺者之天職。臺灣青年,2(4),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1922)。苦悶之孔子。臺灣,3(9),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1923)。東西格言。臺灣,4(6),7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譚鳴謙(1921)。孔子教育學的研究。臺灣青年,2(4),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超今(1923)。新論語。臺灣,4(3),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石煥長(1921)。新大學。臺灣青年,2(3),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黃呈聰(1921)。臺灣教育改造論(續)。臺灣青年,3(2),21-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王金海(192108)。臺灣教育に関する私見。臺灣青年,3(2),34-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翁聖峰(1997)。日據末期的臺灣儒學:以「孔教報」為論述中心。第一屆臺灣儒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南市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洪世昌(1997)。《臺灣民報》與日治時期臺灣新文化運動(1920-1932)(碩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鳳雄(1995)。日據時期臺灣社會解放運動及論述以《臺灣民報》為分析場域(1920-1932),臺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張純甫、黃美娥(1998)。張純甫全集。新竹:新竹市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葉龍彥(1998)。日治時期台灣電影史。台北:玉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世偉(19990000)。日據時代臺灣儒教結社與活動。臺北:文津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楊翠(19930000)。日據時期臺灣婦女解放運動:以《臺灣民報》為分析場域(1920-1932)。臺北:時報。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黃呈聰(19230801)。文化運動(新舊思想的衝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劍如(19240421)。家族制度的將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931)。島都瑣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連橫(1928)。思想自由論,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白淵(1927)。吾們青年的覺悟,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一舟(1924)。弱者的特權,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924)。隨感錄:盲目的尚古,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927)。過去一年間的臺灣思想界,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社說(1925)。現代思潮與新人物,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郭秋生(1931)。讀黃純青先生的「臺灣話改造論」(上),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1927)。祭祀公業之存廢問題,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1927)。新生學會宣言書,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1928)。講孔子之道怎也被命中止?,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連橫(1929)。臺語整理之責任,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1929)。因婚事不如意大學生自殺舊家庭的好鑑戒,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蔡江松(1928)。要解放臺灣的婦女須打破現在結婚制度,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周桃源(1921)。婦人問題の根本主義を論じ且つ臺灣婦人界の惡現狀を排す,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克良(1928)。臺灣青年男女間苦悶的原因,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彭華英(1921)。臺灣に婦人問題があるか,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1931)。赤崁流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1916)。令人不敢欣賞的電影─成為風教敗壞的中心,出乎意料的惡劣影響,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衛道生(1929)。不平鳴,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1925)。這樣的辦法豈能增進民利,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1931)。新竹市的四大計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小言(1931)。祭聖的觀覽料一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1931)。臺南孔廟管理人暗鬥,管理人不負責任,孔子祭終遂延期,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1929)。嘉義建孔廟,街民極其冷淡,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1925)。小言:聖人廟與乞食寮,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連橫(1929)。與嘉義人士書─論籌建孔廟,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1927)。國民政府廢止祀孔,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1928)。冷語,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1928)。孔家之不幸,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1931)。國府撥款助修孔廟魯省韓主席當籌備會長,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1923)。時事短評:臺南乞雨,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1923)。時事短評:迷信打破,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浪花(1925)。非命論,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1929)。廈門泉州的新氣象─旅華歸客的談話,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1925)。聖廟的建設與臺北市公會堂,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1930)。送別郡守:用舊式鼓樂,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張我軍(1925)。隨感錄,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1926)。新埔文化演講,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1924)。臺灣通信:五、言論取締,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1929)。四書の研究にも 臨監し非常識な處置に 街民間批難の聲が高?,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林獻堂(1931)。環球遊記:日內瓦(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林獻堂(1930)。環球遊記:漢堡,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林獻堂(1930)。環球遊記:柏林(五),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黃朝琴(1926)。環球遊記:遊美日記(三),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黃朝琴(1926)。環球遊記:遊美日記(一),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1929)。車中珍聞:缺乏科學智識的大眾,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翁聖峰(1936)。現代宜重禮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1925)。本社特設五問,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象鼎(1924)。新說難,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1927)。自由與放肆是要認明呀!,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王學潛(1923)。學究錄,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1928)。新舊勢力的過渡時代 保守!急進!漸進!,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紫髯翁(1925)。祝創立五週年民報週刊萬部─並陳管見六則,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張我軍(1925)。新文學運動的意義─白話文學的建設,臺灣語言的改造,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1928)。現實理想要調和 勿歸拜金主義,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慈舟(1923)。濟濟多士,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1930)。中國文學的特色,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協舟(1928)。關於改革普度 敬告基隆主普當事,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