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台灣當今宗教與殯葬政策探討生命關懷的相關課題
作者:賴松慶
作者(外文):LAI, SUNG-CHING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宗教學系
指導教授:鄭志明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9
主題關鍵詞:生命關懷宗教政策殯葬政策殯葬生死終極關懷Life CareReligion PolicyFuneral PolicyFuneral Life and DeathUltimate Concer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0
人生於世,意義何在?對於生命的價值,如果我們不去關懷、思索其真義,那就枉來人間走一遭了。而宗教與殯葬之文化寶藏,正可滿足吾人的靈性需求。且若從經世致用的角度切入,則實務上之宗教與殯葬政策便成為值得研究其生命關懷的課題,以期政府能營造出一個適合宗教文化多元發展的環境,以及重視傳統生死文化的殯葬風氣,讓民眾能夠在饒富生命關懷的社會中健全成長。
經由本研究發現,「生命關懷」包含五大課題:「仁民愛物」、「醫療養生」、「修身養性」、「殯葬生死」和「終極關懷」。而在歸納、反省宗教與殯葬政策中之八項新生命關懷課題後,本論文建構出生命關懷的概念內涵:「仁民愛物與宗教世俗化、宗教異化」、「醫療養生與心靈療癒」、「修身養性與倫理道德」、「殯葬生死與殯葬自主、殯葬禮義」,以及「終極關懷與多元主義、文化瞭解」。並據以探討宗教與殯葬政策的問題有:「宗教觀光政策淪於宗教世俗化與異化」、「綠色殯葬政策有失心靈療癒」、「宗教與殯葬教育倫理道德之揚棄」、「殯葬服務升級忽略殯葬生死與禮義」,和「宗教立法未認識多元主義與文化瞭解」。接著,從生命關懷建議宗教與殯葬政策的發展方向:「仁民愛物與宗教文化政策、寵物殯葬政策」、「醫療養生與宗教療癒園區、終活生前安排」、「修身養性與宗教團體宣講、殯葬評鑑獎勵」、「殯葬生死與政教禮儀互助、殯葬產學合作」,以及「終極關懷與學校宗教教育、殯葬生命教育」。最後並體悟「生命關懷」之各課題皆本於道德而指向終極,且可歸結於《四書》之「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What is the meaning of life? For the value of life, if we do not care about and think about its true meaning, that's a waste of time to live in the world. The cultural treasures of religion and funeral can meet our spiritual needs. And if we star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actical application, the religion and funeral policy on the practice becomes worth studying their life care topics. It is hoped that the government can manage an environment suitable for the pluralistic development of religious culture, and create a funeral atmosphere that attaches importance to traditional life and death culture. So that people can grow up healthily in a society rich in life care.
Via the study found that ‘‘Life Care’’ includes five topics: ‘‘Benevolence for People, Love for Things,’’ ‘‘Medical Health,’’ ‘‘Self-cultivation,’’ ‘‘Funeral Life and Death,’’ and ‘‘Ultimate Concern’’. After summing up and introspecting eight new life care topics in religion and funeral policies, this paper also constructs the conceptual connotation of life care: ‘‘Benevolence for People, Love for Things - Religious Secularization and Religious Alienation,’’ ‘‘Medical Health - Spiritual Healing,’’ ‘‘Self-cultivation - Ethics,’’ ‘‘Funeral Life and Death - Funeral Autonomy and Funeral Rites and Justice,’’ and ‘‘Ultimate Concern - Pluralism and Cultural Understanding.’’ And accordingly discuss religion and funeral policy problems as follows: ‘‘Religious tourism policy falls into religious secularization and alienation,’’ ‘‘Green funeral policy lacks spiritual healing,’’ ‘‘Religious and funeral education abandon ethics and morality,’’ ‘‘Upgrading of funeral service neglects funeral life and death and ritual righteousness,’’ and ‘‘Religious legislation does not recognize pluralism and cultural understanding.’’ Furthermore, to suggest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religion and funeral polic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fe care: ‘‘Benevolence for the people, love for things is related to religious cultural policies and pet funeral policy,’’ ‘‘Medical care is related to religious healing park and eventually living arrangements before his death,’’ ‘‘Self-cultivation is related to religious groups preaching and funeral evaluation award,’’ ‘‘Funeral life and death is related to politics-religion etiquette mutual help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funeral industry and education,’’ and ‘‘Ultimate concern is related to religious education in schools and funeral life education.’’ Finally, it is realized that all topics of ‘‘Life Care’’ are based on ethics and point to the ultimate. Also it can be concluded as the Four Books says: ‘‘the way of great learning consists in manifesting one's bright virtue, loving the people, and stopping in perfect goodness.’’
參考文獻



一、古籍

朱熹(1987)。《四書章句集注‧孟子集注》。上海:上海書店。
朱熹(2005)。《四書集註˙中庸章句》。台北: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許慎(2008)。《說文解字》。北京:中華書局。
阮元 校勘(1989)。〈左傳〉,《十三經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
阮元 校勘(2007)。〈論語〉,《十三經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
阮元 校勘(2007)。〈禮記〉,《十三經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


二、專書

王夫子(2003)。《殯葬服務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王文科(1994)。《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
王先謙(2007)。《荀子集解‧禮論》。台北:藝文印書館。
王志成、思竹 譯(2000)。《信仰的彩虹—與宗教多元主義批評者的對話》(John Hick原著)。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
王順民(2001)。《當代台灣地區宗教類非營利組織的轉型與發展》。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王夢鷗(1990)。《禮記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內政部(2003)。《殯葬管理條例》。台北:內政部。
內政部(2013)。《宗教法令彙編》。台北:內政部。
內政部(2008)。《殯葬管理法令彙編》。台北:內政部。
天壇經文社(1984)。《社員手冊》。台南:經文社。
古亭書屋 譯(1999)。《臺灣漢民族的司法神》(增田福太郎 原著)。台北:眾文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片岡嚴(1981)。《臺灣風俗誌》。台北:大立出版社。
李少軍、尚新建 譯(1995)。《西洋政治思想史》(George H. Sabine 原著)。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李世偉(1999)。《日據時代臺灣儒教結社與活動》。台北:文津出版社。
李安德(1992)。《超個人心理學:心理學的新典範》。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李明峻 譯(1995)。《神道與國家,1868-1988》(Helen Hardacre 原著)。台北:金禾出版社。
李明輝(1994)。《當代儒學之自我轉化》。台北:中研院文哲所。
朱曉權、沈錦惠、趙可式 譯(1998)。《活出意義來》(Viktor E. Frankl原著)。北京:三聯書店。
呂大吉(1993)。《宗教學通論》。台北:博遠出版社。
呂大吉(2002)。《從哲學到宗教學》。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吳庚(2006)。《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台北:三民出版社。
孟祥森 譯(1992)。《人類新希望》(E. Fromm原著)。台北:志文出版社。
林安梧(2004)。《新譯老子道德經》。宜蘭:讀冊文化事業公司。
林紀東(1988)。《中華民國憲法逐條釋義》。台北:三民書局。
林美容(2007)。《白話圖說臺風雜記:臺日風俗一百年》。台北:臺灣書房。
林素英(1997)。《古代祭禮中之政教觀—以禮記成書前為論》。台北:文津出版社。
林清玄(2015)。《平常茶 非常道》。北京:河北教育出版社。
法鼓山(2003)。《佛化奠祭手冊》。台北:法鼓山基金會。
胡孚琛(1989)。《魏晉神仙道教》。北京:人民出版社。
章柏年(2011)。《唐陸羽茶經》。杭州:西泠印社。
高春媛、陶廣正(1993)。《文物考古與中醫學》。福建: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
高師寧 譯(1991)。《神聖的帷幕-宗教社會學理論之要素》(Peter Berger原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陳郁夫(1994)。《人類的終極關懷:宗教世界概說》。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陳惠馨(1998)。《我國傳統非營利組織在現代法律地位之變遷:以宗教團體為例》。台北:國科會研究計畫。
陳麟書(1996)。《宗教觀的歷史‧理論‧現實》。四川:四川大學出版社。
許育典(2005)。《宗教自由與宗教法》。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許常惠、呂錘寬、鄭榮興(2003)。《臺灣傳統音樂之美》。台中:晨星出版社。
奧田其丈(1988)。《學校教育學辭典》。東京:教育出版社。
曾紀鴻(2010)。《「宗教自由與宗教立法」論壇實錄》。台北:內政部。
張立文(1989)。《傳統學引論-中國傳統文化的多維反思》。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張光直(1988)。《考古學專題六講》。新北:稻鄉出版社。
張志剛(2003)。《宗教學是什麼》。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項退結 譯(1989)。《西洋哲學辭典》(W. Brugger 原著)。台北:華香園出版社。
鈕則誠(2004)。《生命教育-倫理與科學》。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鈕則誠(2004)。《生命教育概論-華人應用哲學取向》。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程崇華 譯(1986)。《論自由》(John Stuart Mill 原著)。台北:唐山出版社。
傅偉勳(1993)。《死亡尊嚴與生命尊嚴-從臨終精神醫學到現代生死學》。台北:正中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馮滬祥 譯(1983)。《中國人的人生觀》(Thome H. Fang原著)。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黃維憲(1990)。《變遷中台省寺廟的社會福利服務》。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黃慶生(2000)。《寺廟經營與管理》。台北:永然文化出版公司。
楊素娥 譯(2001)。《聖與俗-宗教的本質 (The Sacred & The Profane : The nature of Religion)》(Mircea Eliade原著)。台北: 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楊絳 譯(2002)。《斐多》(柏拉圖 原著)。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
楊儒賓 等譯(2006)。《中國哲學文獻選編》(陳榮捷 原著)。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賈馥茗(1999)。《人格教育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葛兆光(1987)。《道教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葉海煙(1990)。《莊子的生命哲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楊國柱(2013)。《殯葬政策與法規》。新北:空中大學。
劉仲宇(2002)。《道教法術》。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劉耀中、李以洪(2004)。《榮格心理學與佛教》。上海:東方出版社。
鄭志明(1993)。《中國社會的神話思維》。台北:谷風出版社。
鄭志明(1998)。《神明的由來-臺灣篇》。嘉義:南華管理學院。
鄭志明(2004)。《宗教的醫療觀與生命教育》。台北:大元書局。
鄭志明(2006)。《宗教的生命關懷》。台北:大元書局。
鄭志明(2007)。《殯葬文化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鄭志明(2009)。《宗教生死學》。台北:文津出版社。。
鄭志明(2009)。《傳統宗教的文化詮釋:天地人鬼神五位一體》。台北:文津出版社。
鄭志明(2010)。《台灣宗教組織與行政》。台北:文津出版社。
鄭志明(2012)。《當代殯葬學綜論》。台北:文津出版社。
榮格(1997)。《榮格文集》。北京:改革出版社。
潘顯一、冉昌光(1999)。《宗教與文明》。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
鴻鈞 譯(1990)。《阿多諾—法蘭克福學派宗師》(M. Jay原著)。台北:結構群文化公司。
閻嘉譯(2001)。《通俗文化理論導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謝松齡(1989)。《天人象:陰陽五行學說史導論》。山東:山東文藝出版社。
薩孟武(1993)。《西洋政治思想史》。台北:三民出版社。
韓東育(1994)。《天人‧人際‧身心-中國古代終極關懷思想研究》。吉林: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鍾國發、龍飛俊(2007)。《恍兮憾兮-中國道教文化象徵》。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
瞿海源(2006)。《宗教、術數與社會變遷》。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藍鼎元(1958)。《平臺紀略》。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Race, A. (1983). ‘‘Christians and Religious Pluralism.’’ London: SCM.
Toynbee, A. J. (1947). ‘‘A Study of History.’’ Abridgement of Volumes I-VI.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oynbee, A. J. & Ikeda, D. (1976). ‘‘ Choose Life: A Dialogue Between Arnold Toynbee & Daisaku Iked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awson, C. (1960). ‘‘Progress and Religion.’’ New York: Image Books.
Dawson, C. (1958). ‘‘Religion and the Rise of Western Culture.’’ New York: Image Books.
Dawson, C., et al. (1939). ‘‘Essays in Order.’’ New York: Image Books.
Good, C.V. ( Eds.) (1973) . ‘‘Dictionary of Education.’’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
Elias, J. L. (1989). ‘‘Moral Education─Secular and Religious.’’ Malabar, Florida: Robert E. Krieger Publishing Company.
Frankl, V. E. (1986). ‘‘The Doctor and the Soul: An Introduction to Logotherapy.’’ New York: Vintage Books.
Frankl, V. E. (1963). ‘‘The Doctor and the Soul: From Psychology to Logotherapy.’’ New York: Borzoi Book.
Frankl, V. E. (1975). ‘‘The Unconscious God: Psychotherapy and Theology.’’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Frankl, V. E. (1967). ‘‘Psychotherapy and Existentialism: Selected Papers on Logotherapy.’’ New York: A Touchstone Book.
Frankl, V. E. (1969). ‘‘The Will to Meaning: Foundations and Applications of Logotherapy.’’ New York : New American Library.
Fromm, E. (1955). ‘‘the sane society.’’ NY: Rinehart.
Gould, W. B. (1993). ‘‘Viktor E. Frankl: Life with Meaning.’’ California: Wadsworth.
Page, G.T. ( Eds.) (1979).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Education.’’ London:Kogan Page.
Tillich, P. (1959). ‘‘Theology of Cultu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tto, R. (1950). ‘‘The Idea of the Hol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usen, T. & Postlethwaite, T. N. (1969).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Oxford: Pergamon, Vol.9.
Hick, J. (1977). ‘‘God and the Universe of Faiths.’’ Macmillian Publishing Co., Inc.
Worden, J. W. (2009). ‘‘Grief counseling and grief therapy: A handbook for the mental health practitioner (4th ed.).’’ NY: Springer Publishing Co.


三、專書論文

吳寧遠(2000)。〈非營利組織法令與宗教組織法令〉,《宗教與非營利事業》。嘉義大林:南華大學宗教文化研究中心。
余德慧(2005)。〈本土化的心理療法〉,《華人本土心理學(下)》。台北:遠流出版社。
宋文里(1989)。〈民間信仰、世俗化與迷信:一個心理學的觀察和討論〉,《解嚴前後台灣新興社會運動》。台北: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沈清松(1984)。《解除世界魔咒-科技對文化的衝擊與展望》。台北:時報出版公司。
林本炫(1997)。〈「宗教法」的國際比較研究〉,《台灣宗教變遷的社會政治分析》。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林本炫(2001)。〈我國當前宗教立法的分析〉,《宗教論述專輯第三輯—宗教法制與行政管理篇》。台北:內政部。
林谷芳(1996)。〈文人與古琴〉,《認識古琴‧開發心靈》。台北:學鼎出版有限公司。
唐君毅(1988)。〈中國古代民族之凝合意識〉,《中華人文與當今世界補編(上冊)》。台北:學生書局。
陳麟書、袁業愚(1992)。《宗教社會學通論》。四川:四川大學出版社。
張永明(2006)。〈宗教法人的租稅優惠〉,《宗教論述專輯第八輯—宗教法制建立與發展篇》。台北:內政部。
張念宏(1994)。〈宗教教育〉,《教育百科辭典》。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張珣(2008)。〈為何要人也要神〉,《醫療與社會共舞》。台北:群學出版社。
黃運喜(2006)。〈民國時期寺廟管理法規的剖析〉,《宗教論述專輯第八輯—宗教法制建立與發展篇。台北:內政部。
傅偉勳(1990)。〈從終極關懷到終極承諾-大乘佛教的真諦新探〉,《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傅偉勳(1994)。〈生命十大層面與價值取向模型〉,《學問的生命與生命的學問》。台北:正中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鄭志明(1988)。〈台灣民間鸞堂儒宗神教的宗教體系初探〉,《台灣民間宗教論集》。台北:學生書局。
鄭志明(1999)。〈臺灣宗教的民俗醫療現象〉,《臺灣新興宗教現象-傳統信仰篇》。嘉義大林:南華管理學院。
鄭志明(2005)。〈《監督寺廟條例》下的宗教行政〉,《宗教論述專輯第七輯—宗教組織與管理篇》。台北:內政部。
鄭志明(2006)。〈卷九社會志,宗教與社會篇〉,《臺灣全志》。南投:臺灣文獻館。
蔡維民(2004)。〈都市神壇問題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宗教論述專輯第六輯—民間信仰與神壇篇》。台北:內政部。
錢穆(1990)。〈論春秋時代的道德精神〉,《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一)》。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鍾國發、龍飛俊(2007)。《恍兮惚兮-中國道教文化象徵》。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
瞿海源(1988)。〈世俗化與宗教變遷〉,《氾濫與匱乏》。台北:允晨圖書公司。
瞿海源(1990)。〈解析新興宗教現象〉,《解嚴前後臺灣新興社會運動》。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瞿海源(1997)。〈宗教信仰自由的憲法基礎〉,《台灣宗教變遷的社會政治分析》。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瞿海源(1997)。〈政府訂定宗教法令的檢討〉,《台灣宗教變遷的社會政治分析》。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釋恆清(2002)。〈宗教教育辯義─兼論宗教研修機構體制化的問題〉,《宗教論述專輯第四輯—宗教教育及宗教資源分配運用篇)。台北:內政部。

Rahner, K. (1996). ‘Christian and Other Religions,’ ‘‘Philosophy of Religion: Selected Reading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四、期刊論文

李日斌(2009)。〈先秦儒家殯葬倫理思想〉,《輔仁宗教研究》。第18期。
李輝(2007)。〈阿多諾:文化工業批判〉,《臨沂師範學院學報》。第29卷,第5期。
郭齊勇(1999)。〈當代新儒家對儒學宗教性的反思〉,《中國哲學史》。第1期。
陳玉璽(2008)。〈西方心理學的靈性治療研究—以詹姆斯、榮格與弗蘭克為例〉,《新世紀宗教研究》。第7卷,第1期。
陳振崑(2005)。〈由理論與實踐的對比,論「儒學」與「儒教」〉,《揭諦》。第8期。
唐秀連(2015)。〈一念三千、意義意志與生命意義的開展〉,《法鼓佛學學報》。第17期。
徐福全(2001)。〈臺灣殯葬禮俗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社區發展季刊》。第96期。
尉遲淦(2004)。〈從殯葬處理看現代人的悲傷輔導〉,《中華禮儀》。第12期。
許育典(2000)。〈學校的宗教規範問題與學生的自我實現權-從德國現行宗教法制與學校法制加以探討〉,《月旦法學雜誌》。第57期。
張新仁、張淑美、魏慧美、丘愛鈴(2006)。〈大專校院推動生命教育現況及特色之調查研究〉,《高雄師大學報》。第21期。
張靜靜(2008)。〈阿多諾對大眾文化的批判〉,《天津行政學院學報》。第10卷,第1期。
曾煥棠(2001)。〈社會關懷教育與生命教育〉,《教育資料集刊》。第26期。
楊日旭(1991)。〈論美國憲法上的宗教自由權〉,《憲政思潮》。第93期。
楊國柱、陳胤安(2013)。〈寵物殯葬設施管理制度建構之研究〉,《管理學報》。第30卷,第4期。
鄭志明(2001)。〈民間信仰「合緣共振」與「含混多義」的思維模式〉,《玄奘學報》。第4期。
趙宗躍(2003)。〈中國傳統養生法的健身作用〉,《山東運動學院學報》。第19卷,第2期。
蔡佩真(2007)。〈宗教信仰與喪親者的悲傷療癒〉,《安寧療護》。第4卷,第12期。
樂愛國(2011)。〈道教對《孟子》「仁民愛物」的吸取與詮釋─兼論道教生態倫理與儒家的差異〉,《弘道》。第4期。
鐘美芳(2009)。〈台灣道教喪葬文化儀式與悲傷治療之探討〉,《台灣心理諮商季刊》。第1卷,第2期。
釋宗惇、陳慶餘、釋惠敏(2007)。〈臨床佛教宗教師在安寧緩和醫療中的角色〉,《生死學研究》。第5期。

Castle, J. & Phillips, W. L. (2003). ‘‘Grief rituals: Aspects that facilitate adjustment to bereavement.’’ Journal of Loss & Trauma, 8(1):41-71.
Chan, C. L.W., & Palley, H. A. (2005). ‘‘The u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values in social work health care related interventions in Hong Kong.’’ Health & Social Work, 30(1):76-79.
Hunter, J. (2008). ‘‘Bereavement an incomplete rite of passage.’’ Journal of Death & Dying, 56(2):153-173.
Shiner, L. (1967). “The Concept of Secularization in Empirical Research”, Journal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 6:207-220.
Waldram, J. B. (2013). ‘‘Transformative and restorative processes: Revisiting the question of efficacy of indigenous healing.’’ Medical Anthropology, 32 (3) : 191-207.
Wortmann, J. H. & Park, C. L. (2008). ‘‘Religion and spirituality in adjustment following bereavement: An integrative review.’’ Death Studies, 32(8):703-736.


五、研討會論文

史慶璞(1998)。〈我國法律對於宗教信仰自由之保障〉,《宗教與法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華法學會。
張永明(2000)。〈從司法院大法官會議釋字第490號解釋論宗教立法〉,《第二屆宗教與行政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真理大學。
鄭志明(2005)。〈台灣殯葬學術教育的現況與省思〉,《生命禮儀―喪葬教育研
討會》。台北:國立台北護理學院。
鄭志明(2008)。〈傳統社會生命教育的生死信仰〉,《第4屆台灣密宗國際學術研討會─道顯密之生命教育》。台北:師範大學。
魏加登(2002)。〈發展殯葬教育推進殯葬改革〉,《上海國際殯葬服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上海殯葬文化研究所。



六、學位論文

尤伯祥(1998)。《宗教自由之權利內涵研究》。台北:政治大學法研所碩士論文。
王姿菁(2008)。《寵物殯葬制度建構之研究》。嘉義:南華大學生死學系碩士論文。
王瓊翎(2017)。《生命關懷師訓練模式之自我效能探討》。嘉義:南華大學生死學系碩士論文。
杜美慧(2010)。《國小五年級學童對校園流浪犬生命關懷行動之教育介入研究》。嘉義:南華大學生死學系碩士論文。
杜潔明(2003)。《臺南孔廟樂局—以成書院之研究》。嘉義: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姍靜(2008)。《臺北市政府實施殯葬禮儀服務業評鑑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怡婷(2008)。《環保自然葬政策在上海和台灣應用的案例研究》。花蓮:東華大學環境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素玟(2017)。《陸羽《茶經》的茶藝思想與身心療育之研究》。新北:華梵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洪長興(2005)。《臺北市宗教管理之研究-以民政業務系統為例》。台北: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公共行政暨政策組碩士論文。
郭慧娟(2005)。《臺灣自然葬現況研究─以禮儀及設施為主要課題》。嘉義: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川青(2002)。《臺北市殯葬設施及其管理服務所面臨的困境之探討與因應對策之研究》。嘉義: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信良(2010)。《公立殯葬設施設置鄰避衝突化解過程之研究─以台灣南部三個殯葬設施為例》。嘉義: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明震(2016)。《風水應用在環境規劃與生命關懷之研究》。新北: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
陳彥錕(2011)。《殯葬政策行銷之研究—以環保自然葬之推廣為例》。台北:世新大學行政管理系碩士論文。
陳榮鴻(2004)。《殯葬管理與社會發展-以台北市為例》。台北: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馬緯中(1997)。《法與宗教之研究-論現代法治國下的宗教自由》。台北:中興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翁寶桂(2004)。《我國宗教團體法立法政策之評估》。台北: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許茂新(1999)。《臺灣宗教管理之政策分析:以臺中縣二十一鄉鎮市為研究焦點》。台北:東海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
廖瑞榮(2006)。《我國殯葬政策之研究—政策過程論之分析》。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論文。
鍾則良(2007)。《台北市宗教團體管理之探討-以行天宮為核心》。台北: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麗馨(2008)。《臺灣宗教政策與法制之評估研究》。台北: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黃慶生(2003)。《我國宗教團體法制之研究》。台北:銘傳大學公共管理與社區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淑冠(2009)。《臺灣宗教財團法人監督制度之變革與發展》。台北: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韋欽(2014)。《從精神病的宗教醫療到精神病患者的生命關懷—基督宗教與精神醫學的對話》。新北: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
鄭印君(1999)。《宗教與法律-由其會通觀察我國宗教立法之發展方向》。新北:輔仁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聖昭(2009)。《從個人生命經驗出發談醫療中的宗教生命關懷》。新北: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
蔡秀菁(2013)。《政教互動與宗教團體自由權限—「宗教團體法草案」個案研究(1997-2012)》。台北: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盧春田(2003)。《澎湖地區墓地規劃與管理策略之研究》。高雄: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