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神話、歷史與宗教──「絕地天通」文化語境的探討
作者:楊孟珠
作者(外文):Meng-chu Yang
校院名稱:中興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所
指導教授:陳器文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5
主題關鍵詞:古史辨天人關係巫覡民神雜揉秩序神話宇宙起源神話Gushibian (debate on ancient history)human-god relationswitches and wizardsthe blending of human and godpeace mythmyth about the origin of the univers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0
「絕地天通」載於《尚書.呂刑》、《國語.楚語》及《山海經.大荒西經》,在神話這門西學未東漸之前,相關討論一向屬隸在經學範疇,然而經廿世紀上半葉「古史辨」學派之疑古辨偽,將上古諸多經史敘述「還原」為神話後,開啟了「絕地天通」是歷史還是神話的爭辨,爾後更因考古新發現,「絕地天通」成為解密中國上古史重要的「事件」,它或被認為與王權壟斷或政教改革有關,或被視為是一則暗藏了天文曆法、氏族衝突、人神關係……的神話,甚至有學者認為它體現了先秦諸子百家之思想的「基原」,由此可管窺中國上古初民對世界的認識等等。因為詮釋觀點的不同,關照角度的互異,遂成就「絕地天通」成為各方競逐的話語。
本論文以神話、歷史、宗教三個不同的向度思索「絕地天通」所代表的意義,同時透過語境的概念,體察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思潮之下,「絕地天通」如何被闡述,以及如何形成話語的動能,影響了後代學者的持論?同時,本論文也擬透過對〈呂刑〉等三則文本的閱讀,指出「絕地天通」在初載之時即有不同語境之運用,其中有論刑制之起源而試圖建構立刑的合法性者,也有從中導引至巫覡分工設職的因果聯動等等,這些各有依傍,各有屬意的文獻語脈,在在反映了「絕地天通」的能動性與事功性,意即「絕地天通」之本初絕非僅一是口說的神話故事流傳,而是統隸在一「用」的功能結構中;此「用」的功能結構,用古代先秦諸子所使用的術語,或為所謂的「術」。而「絕地天通」由原初「術」的範疇轉向後世「道」的論說,甚至與中國的「天人之學」論述發生關係,這是本論文探源「絕地天通」之發生學意義,最有趣的收穫。
“Jue Di Tian Tong(絕地天通) ”(the isolation of Heaven and Earth) was recorded in “Lu Punishment” in ShangShu (《尚書˙呂刑》), “Discourses of Chu” in Discourses of the States (《國語.楚語》), and “The Classic of the Great Wilderness of Classic of Mountains and Seas or Shan Hai Jing (《山海經.大荒西經》). Before the spread of western learning and mythology to the East, mythological discussions were always included in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However, starting from the first half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when the “ancient history debater” (古史辨 the Gushibian school) spread the thought of doubting ancient theories and identifying counterfeit records, many classics were “restored” as myths, and debates on whether “Jue Di Tian Tong” was a myth or a history began and gradually grew. Thereafter, “Jue Di Tian Tong” even became “incidents” to decrypt ancient Chinese history due to the new archaeological discoveries. The incidents of “Jue Di Tian Tong” were deemed to be in relation to the monopolization of royal power or political/religious reformation, or considered as a myth that implied astronomical calendar, clan conflicts, human-god relations, or even believed as the origin to realize Pre-Qin Dynasty scholars’ thoughts. From here, we are able to have a glimpse of ancient people’s view on the world at the ancient times. And such different explanatory aspects and focus angles gradually made “Jue Di Tian Tong” a popular topic in all walks of life.
This study considered three different dimensions, including myth, history, and religion, to speculate about the meaning implied in “Jue Di Tian Tong” and meanwhile by the concept of texture to apprehend how “Jue Di Tian Tong” was elaborated in different time and different ideological trends and discover what was the motive power to form the text and affect later scholars’ theories. Also, the study planned to read “Lu Punishments” and other two historical books to find areas with different texture applications that were applied at as earlier as when “Jue Di Tian Tong” was just recorded. In three historical books, there were texts regarding the attempts to construct punishment maker’s legitimacy by stating the origin of punishment system, as well as introduction to the cause-effect linkage in relation to the post division of witches and wizards. Each text was rested on its own basis and preferred documentary and textual criticism. Hence, these texts repeatedly reflected “Jui Di Tian Tong’s” initiatives and pursuits. That was to say that the nature of “Jui Di Tian Tong” was never just an orally propagated mythologies but instead was concluded in the functional structure of “use”. The functional structure of “use”, if interpreted by the terminology used by Pre-Qin Dynasty, was the so-called “skill”. And “Jui Di Tian Tong” transformed from the original category of “skill” to the later “Taoism” theory and was even further involved in the theory of “nature-human doctrine” in China. This was the most interesting result of this study during the process to investigate the meaning of the creation of “Jui Di Tian Tong”.
一、古籍(先依時代再按姓氏筆畫排列)
(周)列御寇著;楊伯峻撰:《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周)管仲著;黎翔鳳撰:梁運華整理:《管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周)墨翟著;吳毓江撰;孫啟智點校:《墨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等正義、(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尚書正義》(臺北:新文豐,2001年)。
(漢)王充著;黃暉撰校釋:《論衡校釋(附劉盼遂論衡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漢)王符原著;張覺譯注:《潛夫論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
(漢)司馬遷撰;(日)瀧川龜太郎注:《史記會注考證(學人版)》(臺北:樂天出版社,1972年)。
(漢)宋衷註;(清)秦嘉謨等輯:《世本八種》(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8年)。
(漢)桓寬撰;王利器校注:《鹽鐵論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 (臺北:明倫出版社,1972年)。
(漢)班固撰;(清)陳立疏證、吳則虞點校:《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
(漢)高誘注;(宋)姚宏續注:《戰國策》,《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06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民國)魯實先正補:《說文解字注》(臺北:黎明文化事業,2002年)。
(漢)揚雄撰;汪榮寶注疏;陳仲夫點校:《法言義疏》(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漢)趙曄撰;(元)徐天祜音注:《吳越春秋》(南京:江蘇古籍,1999年)。
(漢)劉向撰;向宗魯校證:《說苑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漢)劉安撰;何寧集釋:《淮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漢)劉熙:《釋名》,《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21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漢)鄭玄注;(宋)王應麟輯:《周易鄭注》(《叢書集成初編》據湖海樓叢書本排印)(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正義:《十三經注疏.禮記正義》(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正義》,《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8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漢)應劭撰,王利器校注:《風俗通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漢)戴徳撰;(北周)盧辯注;張顯成校點;(清)孔廣森補:《大戴禮記補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三國)韋昭:《國語韋昭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
(三國)韋昭注:《國語》(臺北:里仁書局,1981年)。
(魏)王弼、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等正義;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周易正義》(北京:北京大學,2000年)
(魏)王弼注;樓宇烈校釋:《老子道德經注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等正義;(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春秋左傳正義》(臺北:新文豐,2001年)。
(晉)皇甫謐撰;(清)宋翔鳳,錢寶塘輯:《帝王世紀.山海經.逸周書》(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年)。
(晉)張華著;唐久寵導讀:《博物誌》(臺北:金楓出版社,1987年)。
(晉)郭璞、(清)郝懿行注;袁珂譯注:《山海經》(臺北,五南,1997年)。
(晉)郭璞注;袁珂點校:《山海經校注(增補修訂本)》(成都:巴蜀書社,1993年)。
(晉)陳壽撰;(劉宋)裴松之注;楊家駱主編:《新校本三國志》(臺北:鼎文書局,1991年)。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唐)長孫無忌等奉敕撰;劉俊文點校,《唐律疏議》(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new window
(唐)柳宗元:《柳河東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76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王應麟撰;孫通海校點:《困學紀聞》(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
(宋)朱熹著;(清)李光地、熊賜履編纂:《御纂朱子全書》,《景印文淵閣四庫全.第721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朱熹撰;蔣立甫校點:《楚辭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宋)李昉編;夏劍欽、王巽齋校點:《太平御覽》(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
(宋)金履祥:《資治通鑑前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33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夏僎:《尚書詳解》,《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56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陳彭年等修:《廣韻》(臺灣:中華書局,1966年)。
(宋)歐陽脩,等:《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宋)蔡沉:《書經集傳》,《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58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鄭樵:《通志》(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宋)蘇軾:《書傳》,《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5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明)王樵:《尚書日記》,《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
(明)張自烈撰;(清)廖文英續:《正字通》,《續修四庫全書.第234-235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永瑢、紀昀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3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朱彝尊:《經義考》(臺北:中華書局,1966年)。
(清)朱鶴齡:《尚書埤傳》,《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6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李鍇:《尚史》,《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0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孫星衍:《尚書今古文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清)馬驌:《繹史》,《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36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高士奇:《左傳紀事本末》(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清)康熙:《日講書經解義》《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張澍:《養素堂文集》《續修四庫全書.第1506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章學誠:《文史通義》(臺北:世界書局,1984年)。
(清)顧炎武著;黃汝成集釋:《日知錄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清)龔自珍:《定盦續集》(臺北:河洛圖書,1975年)。
許維遹撰;梁運華整理:《呂氏春秋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程樹德撰;程俊英、蔣見元點校:《論語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楊伯峻編注:《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楊伯峻譯注:《孟子譯注》(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二、專書
(一)翻譯著作(先依國籍筆畫後按譯本姓名筆畫排列)
(中)王愛和著;金蕾、徐峰譯;徐峰校:《中國古代宇宙觀與政治文化》(Cosmology and Political Culture in Early China)(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日)大林太良(おおばやしたりょう)著;林相泰、賈福水譯:《神話學入門》(北京:中國民間文藝,1989年)。
(日)白川靜(しらかわしずか)著;王孝廉譯:《中國神話》(臺北:長安出版社,1983年)。
(日)白川靜(しらかわしずか)著;吳守鋼譯:《孔子傳》(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
(日)白鳥庫吉(しらとりくらきち):〈中國古傳說之研究〉,載於劉俊文主編;黃約瑟譯:《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一卷通論》(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頁1-9。
(日)實藤惠秀(Sanetou Keishuu)著,譚汝謙、林啟彥譯:《中國人留學日本史》,(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2年)。
(加)布魯斯.G.崔格爾(Bruce G.Trigger)著;徐堅譯:《理解早期文明:比較研究》(Understanding Early Civilizations:A Comparativ Study)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
(加)諾思洛普.弗萊(Northrop Frye)著;吳持哲譯:《神力的語言︰「聖經與文學」研究續編》(Being a Second Study of "The Bible and Literature")(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
(古希臘)赫西俄德(Hosiod)著;張竹明、蔣平譯:《工作與時日.神譜》(Works and Days.Theogony) (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年)。
(法)艾彌爾.涂爾幹(Émile Durkheim)著;林宗錦、彭守義譯:《宗教生活的初級形式》(Les formes élémentaires de la vie religieuse) (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9年)。
(法)克勞德.列維─斯特勞斯(Claude Lévi-Strauss)著;陸曉禾、黃錫光等譯:《結構人類學──巫術.宗教.藝術.神話》(L''Anthropologie Structurale)(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89年)。
(法)克勞德.萊維─斯特勞斯(Claude Lévi-Strauss)著;謝維揚、俞孟宣譯:《結構人類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5年)。
(法)保羅.利科爾(Paul Ricoeur)著;陶遠華等譯:《解釋學與人文科學》(Hermeneutics and Human Science) (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
(法)馬伯樂(Henri Maspéro )著;馮沅君譯:《書經中的神話》(Légendes Mythologiques dans le Chou king) (北京:商務印書館發行,1939年)。
(法)馬伯樂(Henri Maspéro)著;伭曉笛、盛豐等譯:《馬伯樂漢學論著選》(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俄) M.H.鮑特文尼克(Бомвинник)等著;黃鴻森等譯:《神話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1985年)。
(俄)A.E.海通(Xantyh A.E);何星亮譯:《圖騰崇拜》(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俄)李福清:《從神話到鬼話──台灣原住民神話故事比較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1年)。
(俄)謝.亞.托卡列夫(C.A.Tokapeb)著,魏慶征譯:《世界各民族歷史上的宗教》(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
(俄)羅曼.雅克布遜(Roman Jakobson):〈語言學與詩學〉(Linguistics and Poetics),收於趙毅衡編選:《符號學──文學論文集》(天津:百花文藝,2004年),頁169-184。
(美)包爾丹(Daniel L. Pals)著;陶飛亞、劉義、鈕聖妮譯:《宗教的七種理論》(Seven theories of religion)(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美)布迪(Derk Bodde)、莫里斯(Clarence Morris)合著;朱勇譯;梁治平校:《中華帝國的法律》(Law in imperial China)(上海:江蘇人民出版社,1995年)。
(美)本杰明.史華茲(Benjamin I. Schwartz)著;程鋼譯;劉東校:《古代中國的思想世界》(The World of Thought in Ancient China) (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年)。
(美)米爾恰.伊利亞德( Mircea Eliade)著;楊素娥譯:《聖與俗:宗教的本質》(The Sacred & The Profane : The Nature of Religion)(臺北:桂冠圖書,2001年)。
(美)米爾恰.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晏可佳等譯:《神聖的存在:比較宗教的範型》(Patterns in Comparative Religion)(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美)米爾恰.耶律亞德 (Mircea Eliade )著;楊儒賓譯,《宇宙與歷史 : 永恆回歸的神話》(Le mythe de l''eternel retour : archeeyes et repetition )(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0年)。
(美)彼得.柏格(Peter L. Berger)著;蕭羨一譯:《神聖的帷幕:宗教社會學理論的要素》(The sacred canopy : elements of a sociological theory of religion) (臺北:商周出版社,2003年)。
(美)拉爾夫.科恩(Ralph Cohen)主編;程錫麟等譯:《文學理論的未來》(The Future of Literary Theory)(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
(美)阿蘭.鄧迪斯(Alan Dundes)編;朝戈金等譯:《西方神話學讀本》(Sacred Narrtive:Readings in the Theory of Myth) (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
(美)柯馬丁(Martin Kern):〈〈堯典〉:辭令與王道的意識形態〉收入陳珏主編:《漢學典範大轉移──杜希德與「金萱會」》(新竹:清大;臺北:聯經,2014年),頁57-90。
(美)海登.懷特(Hayden White)著;董立河譯:《形式的內容:敘事話語與歷史再現》(The Content of the Form: narrative discourse and historical representation)(北京:文津出版社,2005年)。
(美)海頓.懷特(Hayden White):《元史學:十九世紀歐洲的歷史想像》(Metahistory: The Historical Imagination in Nineteenth-Century Europe) (江蘇:譯林出版社,2009 年)。
(美)班大為(David W. Pankenier)著;余鳳先譯:《中國上古史實揭秘:天文考古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美)馬絳(John S.Major):〈神話、宇宙觀與中國科學的起源〉,載艾蘭(Sarah Allan)等主編:《中國古代思維模式與陰陽五行說探源》(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頁101-117。
(美)馬麗加.金芭塔絲(Marija Gimbutas);葉舒憲譯:《活著的女神》(The Living Goddesses)(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8)。
(美)莎拉.艾蘭(Sarah Allan)著;楊民等譯:《早期中國歷史、思想與文化》(Early Chinese History,Thought and Culture)(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
(美)喬瑟夫.坎伯(Joseph Campbell)著;朱侃如譯:《千面英雄》(The Hero with a Thousand Faces)(臺北:立緒文化,1997年)。
(美)斯蒂.湯普森(Stith Thompsom)著;鄭凡等譯:《世界民間故事分類學》(The Folktale)(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1年)。
(美)德克.博德(Derk Bodde):〈中國古代神話〉(Myths of Ancient China),收於(美)塞.諾.克雷默(Samucl Noah Kramer)編;魏慶征譯:《世界古代神話》(Mythologies of The Ancient World) (北京:華夏出版社,1989年),頁345-381。
(美)默西亞.埃里亞德(Mircea Eliade)著;吳靜宜、陳錦書譯:《世界宗教理念史.卷一:從石器時代到埃勒烏西斯神秘宗教》(Histoire des croyances et des idees religieuses I: De l''age de la pierre aux mysteres d''Eleusis)(臺北:商周,2001年)。
(美)默西亞.埃里亞德(Mircea Eliade)著;廖素霞、陳淑娟:《世界宗教理念史.卷二:從釋迦牟尼到基督宗教的興起》(Histoire des croyances et des idees religieuses. tome III, de Mahomet a lage des Reformes) (臺北:商周出版,2001年)。
(英)弗雷德里赫.麥克斯.繆勒(Friedrich Max Muller)著;金澤譯:《宗教的起源與發展》(Origin and growth of religion)(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9年)。
(英)李約瑟(Joseph Terence Montgomery Needham):《中國科學技術史第四卷.天學》(北京:科學出版社,1975年)
(英)馬林諾夫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著;李安宅等譯:《巫術科學宗教與神話》(Magic, Science, and Religion)(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6年)。
(英)菲奧納.鮑伊(Fiona Bowie)著;金澤、何其敏譯:《宗教人類學導論》(The Anthropology of Religion: An Introduction)(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
(英)葛瑞漢(Angus Charles Graham):〈陰陽與關聯思維的本質〉,載艾蘭、汪濤、范毓周主編:《中國古代思維模式與陰陽五行說探源》(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頁1-57。
(英)葛瑞漢(Angus Charles Graham)著;張海晏譯:《論道者──中國古代哲學論辯》(Disputers of the TAO: Philosophical Argument in Ancient China)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英)詹.喬.弗雷澤(James George Frazer)著;徐育新、汪培基、張澤石譯:《金枝》上冊 (The Golden Bough:A Study in Magic and Religion)(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7年)。
(英)詹姆斯.喬治.弗雷澤(James George Frazer) 著;葉舒憲、戶曉輝譯:《《舊約)中的民間傳說:宗教、神話和律法的比較研究》(Folk-lore in the Old Testament: Studies in Comparative Religion, Legend and Law)(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
(奧)西格蒙德.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著;文良文化譯:《圖騰與禁忌》(Totem & taboo )(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9年)。
(德)布魯格(W.Brugger)編著,項退結譯:《西洋哲學辭典》(台北:華香園出版社,1989年)。
(德)利普斯(Julius E.Lips)著;汪寧生譯:《事物的起源》(The Origin of Things)(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2年)。
(德)沃爾夫岡.伊瑟爾(Wolfgang lser)著;陳定家汪正龍等譯:《虛構與想像:文學人類學疆界》(Das fiktive und das imaginare)(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
(德)阿萊達.阿斯曼(Aleida Assmann)、揚.阿斯曼(Jan Assmann):〈昨日重現¬¬──媒介與社會記憶〉,收於阿斯特莉特.埃爾(Astrid Erll) 主編;馮亞琳譯:《文化記憶理論讀本》(Materialbuch zur Gedachtnisforschung)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德)威廉.施密特(Wilhelm Schmidt)著;蕭師毅譯:《原始宗教與神話》(上海:上海文藝,1987年)。
(德)恩斯特.卡西爾(Cassirer Ernst)著;甘陽譯:《人論》(An Essay on Man)(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年)。
(德)馬克斯.韋伯(Max Weber)著;康樂、簡惠美譯:《宗教社會學》(Religionssoziologie)(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德)漢斯-格奧爾格.伽達默爾(Hans-Georg Gadamer)著;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Wahrheit Und Methode)(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9年)。
聯合聖經公會:《聖經─和合本(上帝版)》(The Holy Bible - Chinese Union Version (Shangti Edition) (臺北:臺灣聖經公會,2010年)。

(二)原文著作
御手洗勝:〈崑崙傳說と永劫回歸〉,《古代中國の神夕──古代傳說の研究》(東京:創文社,1984年)。
Mircea Eliade,Shamanism: Archaic Techniques of Ecstasy, translated by Willard R.Trask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2).

(三)中文著作(按作者姓名筆畫排列)
《中國天文學史》整理研究小組編:《中國天文學史》(北京:科學出版社,1981年)。
《金文今譯類檢》編寫組:《今文今譯類檢》(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
丁山:《古代神話與民族》(北京:商務印書館文,2005年)。
丁振宗:《破解《山海經》──古中國的X檔案》(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
于省吾主編:《甲骨文字話林.第三冊》(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中國《山海經》學術討論會編輯:《山海經》學術討論會《《山海經》新探》(成都: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6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殷周金文集成》(上海:中華書局,1984年)。
尤韶華:《歸善齋《呂刑》彙纂敘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
尹虎彬:《古代經典與口頭傳統》(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
尹盛平:《早期中國文明:周原文化與西周文明》(南京:鳳凰出版社,2004年)。
尹榮方:《社與中國上古神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文崇一:《楚文化研究》(臺北:東大,1990年)。new window
方詩銘、王修齡:《古本竹書紀年輯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王小盾:《中國早期思想與符號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王汎森:《古史辨運動的興起:一個思想史的分析》(臺北:允晨,1987年)。new window
王孝廉:《中國的神話世界:各民族的創世神話及信仰(上).(下)》(台北:時報,1987年)。
王孝廉:《中國神話世界.上編》(臺北:洪葉,2005年)。
王和:《歷史的軌跡:基於夏商周三代的考察》(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年)。
王建民主編:《歷史神話與民族志》(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年)。
王國維:《王國維遺書》(上海:上海古籍書店,1983年)。
王國維:《古史新證》(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4年)。
王國維:《觀堂集林》(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
王銘銘:《西方作為他者︰論中國「西方學」的譜系與意義》(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7年)。
王銘銘:《裂縫間的橋──解讀摩爾根《古代社會》》(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4年)。
王增永:《神話學概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王震中:《中國古代文明的探索》(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
王憲昭:《中國民族神話母題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
任繼愈主編:《中國哲學發展史.先秦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
任繼愈主編;卓新平執行主編:《20世紀中國學術大典:宗敎學》(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年)。
向宗魯:《說苑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朱狄:《信仰時代的文明──中西文化的趨同和差異》(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年)。
朱狄:《原始文化研究》(北京:三聯書店,1988年)。
朱芳圃遺著;王珍整理:《中國古代神話與史實》(北京:中州書晝社,1982年)。
牟鐘鑒、張踐:《中國宗教通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0年)。
何星亮:《中國圖騰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
何飛燕:《出土文字資料所見先秦秦漢祖先神崇拜的演變》(北京:科學出版社,2013年)。
何新:《諸神的起源──中國遠古太陽神崇拜》(北京:時事出版社,2002年)。
余英時:《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臺北:聯經,2014年)。new window
冷德熙:《超越神話──緯書政治神話研究》(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
吳銳:《後古史辨時代之中國古典學》(臺北:唐山出版社,2006年)。
吳燕和:《台東太麻里溪流域的東排灣人》(民族所研究所資料彙編第七期) (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3年)。
呂子方:《中國科學技術史論文集.下冊》(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
呂玉新:《古代東亞政治環境中天皇與日本的產生》(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7年)。
呂思勉、童書業編著:《古史辨.第七冊》(海南:海南出版社,2003年)。
李子賢:《探尋一個尚未崩潰的神話王國》(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
李玉潔:《楚史稿》(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88年)。
李申:《宗教論.第一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李亦園:《宗教與神話論集》(臺北,立緒文化,1998年),new window
李步嘉:《越絕書校釋》(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年)。
李零:《中國方術正考》(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李零:《中國方術續考》(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李零:《簡帛古書與學術源流》(北京:三聯書店,2004年)。
李學勤:《中國古代文明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年)。
李學勤:《走出疑古時代(修訂本)》(瀋陽市:遼寧大學出版社,1997年)。
李學勤主編:《中國古代文明與國家形成研究》(台北:雲龍,2004年)。
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4年)。
李澤厚:《由巫到禮.釋禮歸仁》(北京:三聯書店,2015年)。
李澤厚:《波齋新說》,(香港:天地圖書公司,1999年)。
杜正勝:《古代社會與國家》(臺北,美術考古叢刊,1992年)。
肖黎、李桂海:《中國古代史導讀》(北京:文匯出版社,1992年)。
周作人:《周作人民俗學論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9年)。
周法高編:《金文詁林.卷一》(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74年)。
屈萬里:《詩經詮釋》(臺北:聯經,1988年)。new window
林安梧:《中國宗教與意義治療》(臺北:文海基金會出版;明文書局發行,1996年)。new window
林惠祥:《神話論》(臺北:商務,1968年)。
侯外廬:《中國古代社會史論》(北京:人民出版,1955年)。
胡志宏:《西方中國古代史研究導論》(鄭州:大象出版社,2002年)。
茅盾:《中國神話研究初探》(即《中國神話AB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唐曉峰:《從混沌到秩序:中國上古地理思想史述論》(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徐中舒主編:《甲骨文字典》(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90年)。
徐旭生:《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臺北:里仁書局,1999年)。
桑兵:《國學與漢學──近代中外學界交往錄》(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袁珂,《中國神話通論》(成都:巴蜀書社,1993年)。
袁珂:《中國古代神話》(北京:華夏出版社,2006年)。
袁珂:《中國神話史》(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8年)。
袁珂:《古神話選釋》(臺北:長安出版社,1986年)。
袁珂:《神話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袁珂著;賈雯鶴整理:《袁珂學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馬世之:《中原古國歷史與文化》(鄭州:大象出版社,1998年)。
馬昌儀:《古本山海經圖說》(濟南:山東畫報,2001年)。
馬昌儀編:《中國神話學文論選粹》(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4年)。
張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較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1年)。
張以仁:《春秋史論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年)。
張以仁:《國語左傳論集》(臺北:東升出版公司,1980年)。
張正明:《楚史》(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張正明編:《楚史論叢:初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
張光直:〈中國創世神話之分析與古史研究〉,收於馬昌儀編:《中國神話學文論選萃.下編》(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4年)。
張光直:《中國考古學論文集》(北京:三聯書店,1999年)。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北京:三聯書店,2013年)。new window
張光直:《美術、神話與祭祀》(北京:三聯書店,2013年)。new window
張光直:《商文明》(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2年)。
張京華:《古史辨派與中國現代學術走向》(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9年)。
張純一:《墨子集解》(上海:上海世界書局,1936年)。
張榮明:《中國的國教》(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張榮明:《權力的謊言──中國傳統的政治宗教》(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梁治平:《法辨──中國法的過去、現在與未來》(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
梁啟超:《飲冰室全集之八十四.漢書藝文志諸子略考釋》(上海,中華書局,1936年)。
梁啟超:《飲冰室合集第二冊.飲冰室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一)》(上海:中西書局,2010年)。
章太炎:《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章太炎:《章太炎學術文化隨筆》(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9年)。
許冠三:《新史學九十年.上冊》,(長沙:嶽麓書社,2003年)。
郭沫若:《甲骨文合集》(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攷釋》(臺北:大通書局,1971年)。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考古編》(北京:科學出版社,1982年)。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考古編》(北京:科學出版社,1982年)。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歷史編》(北京:科學出版社,1982年)。
郭慶藩輯:《莊子集釋.天下》(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
郭靜云:《夏商周:從神話到史實》(上海:上海古籍,2013年)。
陳久金、張明昌:《中國天文大發現》(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8年)。
陳久金:《中國星座神話》(臺北:台灣古籍,2005年)。
陳久金:《帛書及古典天文史料注析與研究》(臺北:萬卷樓,2001年)。new window
陳來:《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三聯書店,2009年)。new window
陳啟雲:《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歷史論析》(北京:北京大學,2001年)。
陳雄根、何志華編著:《先秦兩漢典籍引尚書資料彙編》(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3年)。
陳夢家:《尚書通論》(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陳夢家:《殷虛卜辭綜述》(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陳曉楓:《中國法律文化研究》(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
陳遵媯:《中國天文學史.第一冊》(臺北:明文書局,1998年)。
陳遵媯:《中國天文學史.第二冊》(臺北:明文書局,1985年)。
陶陽、牟鐘秀:《中國創世神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傅斯年:《傅孟真先生集》(臺北:臺灣大學,1952年)。
勞思光:《中國文化要義新編》(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98年)。
富育光、孟慧英:《滿族薩滿教研究》(北京:北京大學,1991年)。
曾運乾:《尚書正讀》(北京:中華書局,1964年)。
程元敏:《尚書周書牧誓洪範金縢呂刑篇義證》(臺北:萬卷樓,2011年)。new window
程憬著;顧頡剛整理;陳泳超編訂,《中國古代神話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童書業:《春秋史》(上海:上海古籍,2003年)。
童書業:《春秋左傳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費孝通主編:《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修訂版)》(北京:中央民族大學版社,1999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上冊》(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
馮志偉:《現代語言學流派》(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馮時:《中國天文考古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黃平、羅紅光、許寶強主編:《當代西方社會學.人類學新詞典》(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
黃懷信、張懋鎔、田旭東撰;李學勤審定:《逸周書彙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黃靈庚:《楚辭章句疏證》(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楊向奎:《中國古代社會與古代思想的研究》(上海:上海人民,1962年)。
楊利慧、張成福:《中國神話母題索引》(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2013年)。
楊利慧:《神話與神話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
楊福泉、鄭曉雲:《火塘文化錄》(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
楊寬:〈中國上古史導論〉,收入呂思勉、童書業編著,《古史辨.第七冊》。
楊寬:《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楊樹達:《積微居金文說》(増訂本)(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葉玉森編:《殷虛書契前編集釋(卷一)》(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葉林生:《古代傳說與華夏文明》(哈爾濱:黑龍江教育,1999年)。
葉舒憲、蕭兵、(南韓)鄭在書:《山海經的文化尋蹤───「想像地理學」與東西文化碰觸》(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葉舒憲:《中國神話哲學》(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葉舒憲:《文學人類學教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
葉舒憲:《文學與人類學──知識全球化時代的文學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
董楚平:《吳越文化新探》(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
裘錫圭:《中國出土古文獻十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
賈雯鶴:《神話的文化解讀》(重慶:重慶大學,2010年)。
蒙文通:《古史甄微》(成都:巴蜀書社,1998年)。
趙沛霖:《先秦神話思想史論》(臺北:五南,1998年)。new window
趙振祥:《唐前新聞傳播史論》(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2年)。
劉宗迪:《失落的天書:山海經與古代華夏世界觀》(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
劉起釪:《古史續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
劉起釪:《尚書學史》(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劉起釪:《顧頡剛先生學述》(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劉崇稜:《日本古典文學精讀》(臺北:五南,2004年)。
劉魁立、馬昌儀、程薔編:《神話新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7年)。
劉寶才、錢遜、周蘇平主編:《先秦史》(臺北:五南,2002年)。
歐陽哲生主編:《傅斯年全集.第三卷》(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
蔡樞衡:《中國刑法史》(南寧:廣西人民出版杜,1983年)。
鄭文光:《中國天文學源流》(臺北:萬卷樓,2000年)。
鄭志明:《中國神話與儀式》(臺北,文津出版社,2009年)。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
魯迅:《魯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
魯迅:《魯訊全集.第八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年)。
蕭兵:《神話學引論》(臺北:文津出版社,2001年)。
蕭兵:《黑馬──中國民俗神話學文集》(臺北:時報文化出版,1991年)。
錢穆:《先秦諸子繫年》(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6年)。
錢鐘書:《管錐編.第一冊》(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謝六逸:《神話學ABC》(上海:世界書局,1928年)。
謝維揚:《中國早期國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new window
謝選駿:《神話與民族精神》(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1986年)。
魏昌:《楚國史》(武漢:武漢出版社,2002年)。
羅竹風主編:《中國大百科辭典.宗教卷》(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8年)。
羅根澤編著:《古史辨.第四冊》(海南:海南出版社,2003年)。
關永中:《神話與時間》(臺北:台灣書店,1997年)。new window
關鋒:《求學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
龐樸:《當代學者自選文庫.龐樸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
蘇秉琦:《中國文明起源新探》(北京:三聯書店,1999年)。
蘇雪林:《崑崙之謎》(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56年)。
顧剛編著:《古史辨.第二冊》(海南:海南出版社,2003年)。
顧頡剛、劉起釪:《尚書校釋譯論》(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顧頡剛:《古史辨.第一冊》(海南:海南出版社,2003年)。
顧頡剛:《古史辨自序.上冊》(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顧頡剛:《史林雜識》(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
顧頡剛編:《崔東壁遺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顧頡剛編著:《古史辨.第五冊》(海南:海南出版社,2003年)。

(四)單篇文章(按作者姓名筆畫排列)
(日)小川琢治:〈山海經考〉,收入江俠庵編譯:《先秦經籍考.下冊》(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年),頁1-92。
(美)夏含夷(Edward L. Shaughnessy):〈「夏商周斷代工程」十年後之批判──以西周諸王在位年代為例證〉,《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出土材料與新視野》(臺北:中央研究院,2013年),頁343-381。
余敦康:〈夏商週三代宗教──中國哲學思想發生的源頭〉,姜廣輝主編:《經學今詮三編》(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2年),頁1-120。。
呂微:〈現代神話學與經今、古文說──《尚書.呂刑》闡釋的案例研究(摘錄)〉,收於陳泳超主編,《中國民間文化的學術史觀照:民間文化青年論壇第一屆網路學術會議論文集》(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 ,頁1-35。
李零:〈考古發現與神話傳說〉,《學人.第五輯》(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1994年),頁115-150。
金春峰:〈「月令」圖式與中國古代思維方式的特點及其對科學、哲學的影響〉,載於深圳大學國學研究所主編:《中國文化與中國哲學)(北京:東方出版社,1986年),頁126-158。
胡萬川:〈失樂園一中國樂園神話探討之一〉,收於李亦園、王秋桂主編:《中國神話與傳說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臺北:漢學研究中心,1996年),頁103-124。
徐志平:〈從比較神話學觀點重探中國的天地分離神話〉,陳器文主編:《新世紀神話研究之反思: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八屆》(臺中:興大中文系,2110年),頁385-396。。new window
張光直:〈中國創世神話之分析與古史研究〉收於馬昌儀編,《中國神話學文論選萃.下編》(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4年),頁19-62。。
張國安:〈《大荒經》文荒誕難解新釋〉,收入黃留珠、魏全瑞主編:《周秦漢唐文化研究.第五輯》(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年),頁21-35。
陳連山:〈20世紀中國神話學簡史〉,於於陳平原主編:《現代學述史上的俗文學》(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頁3-27。
傅斯年〈夷夏東西說〉,載於《慶祝蔡元培先生六十五歲論文集》(南京: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35年),頁1093-1134,。new window
馮時:〈天地交泰觀的考古學研究〉,葉國良、鄭吉雄、徐富昌(合編):《出土文獻研究方法論文集初集》(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頁323-338。new window
楊儒賓:〈黃帝與堯舜──先秦思想的兩種天子觀〉收入李學勤、林慶彰等作:《新出土文獻與先秦思想重構》(臺北:台灣書房,2007年),頁355-390。new window
葉舒憲:〈人類學想像與新神話主義〉,收於王甯主編:《文學理論前沿》第2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頁86-123。
衛聚賢:〈天地開闢與盤古傳說的探源〉,收於馬昌儀選編:《中國神話學百年文論選(上)》,頁134-139。
鄭傑文:〈關於《穆天子傳》出土、整理、流傳諸問題的考辨〉,收入山東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編:《古籍整理與研究論叢》第一輯(山東:山東大學出版社,1991年),頁58-65。
鄭傑文:〈關於《穆天子傳》出土、整理、流傳諸問題的考辨〉,收入於山東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編:《古籍整理與研究論叢》第一輯(山東:山東大學出版社,1991年),頁 57-76。
鍾敬文、楊利慧:〈古代神話研究史上的合理主義〉,收於李亦園、王秋桂主編:《中國神話與傳說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臺北:漢學研究中心,1996年),頁33-59。
饒宗頤:〈歷史家對薩滿主義應重新作反思與檢討──巫的新認識〉,收載《中華文化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頁396-412。
觀雲:〈神話歷史養成之人物〉,收於馬昌儀選編:《中國神話學百年文論選(上)》(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年) ,頁1-2。


三、期刊(按作者姓名筆畫排列)
(俄)B. R iftin (李福清):〈國外研究中國各族神話概述──《中國各民族神話研究外文論著目錄序》〉,《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9卷第1期(2006年02月)。
(俄)M.H.斯傑布林-卡明斯基著;易方譯:《神話理論》,《民間文學論壇》1986年第1期。
(美)理查德.哈理斯(Richard Harris)著;張園譯:〈理想社會:價值觀、構想與變體〉(The Ideal Society: Values, Visions and Variations),《中國傳媒海外報告》,2010年第6卷第1期。
方旭東:〈影響思想史的20世紀出土古書(上)(下)〉,《哲學動態》2000年09、10期。
王仁湘:〈關於史前中國一個認知體系的猜想──彩陶解讀之一〉,《華夏考古》,1999年第4期。
王以欣、王敦書:〈希臘神話與歷史──近現代各派學術觀點述評〉,《史學理論研究》,1998年第4期。
王平原:〈絕地天通考論〉,《法律文化研究》2007年000期。
王承略:〈論《孔子家語》的真偽及其文獻價值〉,《煙臺師範學院學報》2002年3期。
王雲鵬:〈我國古代刑法典探源〉,《中州學刊》2003年7月第4期(總第136期)。
王銘銘:〈神話學與人類學〉,《西北民族研究》2010年第4期(總第67期)。
王謀寅:〈對中國成文法起源問題的思考〉,《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3月第32卷第2期。
田永錦:〈論《越絕書》、《吳越春秋》的「小說家言」〉,《梧州學院學報》第17卷第2期,2007年04月。
田兆元:〈論當代公祭的主體與儀式等問題〉,《河南社會科學》2009年2期。
朱君孝、朱思紅:〈炎帝後裔與周族興衰〉,《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3期。
牟鍾鑒:〈儒家宗教觀與新人文精神〉,《宗教哲學》第2卷第4期。new window
何浩:〈顓頊傳說中的神話與史話〉,《歷史研究》,1992年第3期。
吳銳:〈楊向奎先生論炎帝文明〉,《中國哲學史》1996年第3期。
吳銳:〈論「神守國」〉,《齊魯學刊》1996年第1期。
呂文郁:〈論堯舜禹時代的部族聯合體〉,《社會科學戰線》,1999年第5期。
呂美泉:〈從《尚書.虞夏書》看堯舜禹社會政治組織的性質〉,《社會科學戰線》,1999年第5期。
呂紹綱:〈中國文化史宜從堯舜講起〉,《社會科學戰線》,1998年第3期。
呂微:〈母題:他者的言說方式──《神話何為》的自我批評〉,《民間文化論壇》2007年1期。
李力:〈夏商周法制研究評析〉,《中國法學》1994年第6期。
李子賢,〈活形態神話研究與中國神話學建構〉,《民間文化論壇》2010年3期。
李子賢,〈活形態神話芻議〉,《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87年4期。
李孝遷:〈日本「堯舜禹抹殺論」之爭議對民國古史學界的影響〉,《史學史研究》總140期,2010年第4期。
李零:〈出土發現與古書年代的再認識〉,《九州學刊》(香港)第3卷第1期,1988年。
李學勤:〈清華簡與《尚書》、《逸周書》的研究〉,《史學史研究》2011年第2期。
李學勤:〈新整理清華簡六種概述〉,《文物》2012年第8期。
李學勤:〈論清華簡《楚居》中的古史傳說〉,《中國史研究》,2011年第1期。
李灩波:〈中國創世神話研究評述〉,《上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5卷第5期,2006年9月。
杜維明:〈試談中國哲學中的三個基調〉,《鵝湖月刊》7卷79期(1982/01)。new window
周書燦:〈《穆天子傳》研究論述〉,《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周發祥:〈西方的中國神話研究〉,閻純德主編:《漢學研究》2000年1月第4輯。
周鳳五:〈讀郭店竹簡「成之聞之」劄記〉,《古文字與古文獻》試刊號,1999年10月。
孟慧英:〈活態神話研究的歷史基礎〉,《民族文學研究》1989年1期。
孟慧英:〈關於薩滿教的認識〉,《滿族研究》2000年第2期。
明輝:〈中國古代贖刑的制度與文化思考:兼與富谷至先生商榷〉,《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10年第2期。
易建平:〈從摩爾根到塞維斯︰酋邦理論的創立〉,《史學理論研究》,2008年第4期。
姚治中:〈華夏國家形成期的苗蠻部落聯盟〉,《六安師專學報(綜合版)》1997年12月第13卷第4期。
姚繼斌:〈啟蒙之史──《中國古代史》與清末民初學子〉,《暨南學報:哲社版》2008年4期。
胡厚宣:〈殷卜辭中的上帝與王帝(上)(下)〉,《歷史研究》1959年第9期、第10期。
胡樹:〈薩滿的「飛翔」與「附體」析論〉,《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0卷2003年第2期(總第147期)。
苟波:〈中國古代的「原始樂園」神話及哲學解讀〉,《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5期。
倪延年:〈論中國古代新聞法制起源於「顓頊時期」〉,《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11卷第1期2011年1月。
倪愛山、徐國利:〈簡論清末民初新史學〉,《安徵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4卷第4期。
徐少華:〈呂國銅器及其歷史地理探疑〉,《中原文物》1996年第4期。
徐少華:〈鄀國銅器及其歷史地理研究〉,《江漢考古》1987年第3期。
徐文武:〈觀射父的宗教思想〉《荊州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03期。
徐忠明:〈神話思維與中國古代法律起源若干問題釋證〉,《比較法研究》1994年第2期。
徐杰:〈空間的邏輯──文學語境空間層域的內部關係〉,《文藝理論研究》2015年第1期。
徐曉光、韋宗林:〈上古苗族國家與法的雛形探微〉,《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5卷第3期,2004年7月。
晁福林:〈先秦時期「德」觀念的起源及其發展〉,《中國社會科學》2005年第4期。
晁福林:〈神之源:中國原始時代社會觀念的萌生及其發展〉,《大連大學學報》第27卷第3期2006年6月。
涂經詒:〈略論「中國性」問題研究的歷史與現狀〉,《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4卷第1期(總第7期) 2007年6月。new window
烏丙安:〈20世紀日本神話學的三個里程碑〉,《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04期。
袁珂:《從狹義的神話到廣義的神話──〈中國神話傳說〉序》,《社會科學戰線》1982年4期。
馬小紅:〈祀與戎──中國古代法律的源頭〉,《文史知識》1993年第6期。
高莉芬:〈神聖的秩序──〈楚帛書.甲篇〉中的創世神話及其宇宙觀〉,《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0期,2007年3月。
常金倉:〈《山海經》與戰國時期的造神運動〉,《中國社會科學》2000年第6期。
常金倉:〈兩種神話學思想的碰撞──關於《山海經》等問題答朱仙林同志〉,《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12年3月第2期。
張亨:〈說道家──作為一種文化體系的宗教〉,《清華學報》新42卷第4期,2012年12月。new window
張京華:〈古史研究的三條途徑:以現代學者對「絕地天通」一語的闡釋為中心〉,《漢學研究通訊》26:2(總102期),2007年5月。new window
張國安:〈《大荒經》與《山海經》關係新論〉,《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9月,第34卷第5期。
張富祥:〈由東夷古史探討「絕地天通」〉,《齊魯文化研究》總第三輯2004年00期。
張懋鎔:〈新見金文與穆王銅器斷代〉,《文博》2013年第2期。
張懷通:〈「巫咸」考──兼論良渚文化向中原的傳播〉,《東南文化》2000年第7期,總第135期。
章啟群:〈論中國代文天學向占星學的轉折──秦漢思想聚變的緣起〉,《雲南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10卷第6期。
莊美芳:〈臺灣原住民日月神話的時空觀〉,《民間文化論壇》,2006年05期。
許兆昌:〈重、黎絕地天通考辨二則〉,《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1年第2期。
許地山:〈孟加拉民間故事研究〉,《民俗》1930年109期。
郭淑云:〈中國薩滿教若干問題研究述評〉,《民族研究》2011年第3期。
陳連山:〈走出西方神話的陰影──論中國神話學界使用西方現代神話概念的成就與局限〉,《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9卷第6期,2006年12月。
陳夢家:〈商代的神話與巫術〉,《燕京學報》20期,1937年。
陳夢家:〈戰國楚帛書考〉,《考古學報》1984年第 2期。
陳贇:〈絕地天通與中國政教結構的開端〉,《江蘇社會科學》2010年第4期。
彭永捷:〈略論中國哲學之開端〉,《中國哲學史》2004年第3期。
彭兆榮:〈邊界不設防:文學與人類學研究〉,《文藝研究》1997年第1期。
程憬:〈古史的研究〉,《國立中央大學社會科學叢刊》1935年第2卷第1期。
童恩正:〈中國古代的巫〉,《中國社會科學》1995年第5期。
童恩正:〈有關文明起源的幾個問題──與安志敏先生商榷〉,《考古》,1989年第1期。
童書業:〈四嶽考〉,《禹貢半月刊》第2卷第3期(總數第15期),1934年10月。
賀學君:〈中日中國神話研究百年比較〉,《文學評論》2001年第5期。
馮時:〈河南濮陽西水坡M45號墓的天文學研究〉,《文物》,1990年第3期。
黃玉順:〈絕地天通:從生活感悟到形上建構〉,《湖南社會科學》2005年第2期。
黃玉順:〈絕地天通──天地人神的原始本真關係的蛻變〉,《哲學動態》2005年第5期。
黃盛璋:〈鄀國銅器──銅器分國考釋之一〉,《文博》1986年第2期。
楊向奎:〈歷史與神話交融的防風氏〉,《傳統文化與現代化》1998年第1期。
楊澤波:〈從以天論德看儒家道德的宗教作用〉,《中國社會科學》,2006年第3期。
萬建中、李瓊:〈中國現代故事學的濫觴──20世紀二三十年代學術成就評述〉,《西北民族研究》2008年第4期(總第59期)。
葉林生:〈「絕地天通」新考〉,《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9月。
葉舒憲:〈中國神話學百年回眸〉,《學術交流》,2005年第1期(總第130期),2005年1月。
葉舒憲:〈文學人類學:田野與文本之間〉,《文藝研究》1997年第1期。
葉舒憲:〈文學人類學的理論與方法──當代中國文學思想的人類學轉向視角〉,《河北學刊》2011年5月第31卷第3期。
賈學鴻:〈分屬於兩個系統的絕地天通傳說──《尚書》、《國語》相關記載的對讀與辨析〉,《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12年11月第6期。
趙永恆:〈隧人氏「察辰心而出火」的可能年代〉,《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7月第32卷第4期。
趙宗福:〈清代研究「山海經」重要成果的新發現──陳逢衡「山海經匯說」述評(上)(下)〉,《大陸雜誌》第102卷第1、2期,2001年1、2月。
趙炳清:〈楚人先民溯源略論〉,《民族研究》2005年第1期。
趙薇:〈「堯舜禹抹殺論」與白鳥庫吉的日本東洋史學〉,《北方論叢》2013年第1期。
劉苑如:〈周穆王欲肆其心?──《穆天子傳》中的巡遊書寫與其事類隱喻〉,《成大中文學報》38期,2012年9月。new window
劉起釪:〈現代日本的《尚書》研究〉,《傳統文化與現代化》1994年第2期。
慧開:〈「宗教」一詞的文化脈絡比較詮釋──兼論現代宗教教育的定位與取向〉,《普門學報》第29 期,2005年9月。
蔡晏霖:〈思索「地方知識」〉,《亞太研究論壇》第54期,2011年12月。new window
蔡慧清:〈德克.卜德與中國文化〉,《湖南社會科學》 2006 年第2期。
鄭傑文:〈《穆天子傳》知見版本述要〉,《文獻》1994年第2期。
燕廉奚:〈《古史辨》的得與失〉,《中國圖書評論》2008年2期。
盧國龍:〈「绝地天通」政策的人文解釋空間〉,《世界宗教研究》 2010年第6期。
蕭兵:〈「崑崙」祁連說補證),《西北史地》1985年第2期。
藏生:〈天人溝通(續完)──釋「格」〉,《中文自學指導》1999年第6期。
藏生:〈天人溝通──釋「格」〉,《中文自學指導》1999年第5期。
嚴文明:〈甘肅彩陶的源流〉,《文物》,1978年第10期。
鐘國發:〈20世紀中國關於原始宗教與神話的研究綜述〉,《當代宗教研究》2005年第2期。
顧鈞:〈美國漢學家卜德(Derk Bodde)的秦史研究〉,《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05期。
顧曄鋒:〈《穆天子傳》成書時間研究綜述〉,《長春理工學報(高教版)》2007年04期。

四、碩博士論文
王仁鴻:《《山海經》的神話思維──以空間、身體、食物、樂園為探討核心》(嘉義: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孫明芸:《秦漢勞役刑與財產刑之研究》(台南:成功大學歷史系所碩士論文,2005年)。
莊美芳:《開天闢地神話研究──以中國各族為中心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所博士論文,2006年1月)。new window

五、網站
漢語聖經協會:〈七十士譯本在聖經翻譯上的意義〉基督教線上中文資源中心http://occr.christiantimes.org.hk/art_0101.html
鞠曦:〈《中國儒教史》反思:「帝」與「天」的宗教化之誤──殷周文化和儒家文化(上)〉,「孔子2000」網http://www.confucius2000.com/confucian/rujiao/dytzzjyzyrjwh.htm
http://iel.cass.cn/news_show.asp?newsid=9400&detail=1
曹峰:〈出土文獻可以改寫思想史嗎?〉「簡帛研究網」
郭靜云:〈從不同文本引用《尚書.呂刑》篇試探戰國社會思想的多元性〉「簡帛研究網」http://www.jianbo.org/admin3/2009/guojingyun010.htm
盛邦和:〈上世紀初葉日本疑古史學敘論〉,《二十一世紀》網絡版第36期2005年3月31日。http://www.cuhk.edu.hk/ics/21c/supplem/essay/0410110.htm 
http://www.jianbo.org/admin3/2008/xuedeng06/caofeng001.htm#_ftn53
子居:〈清華簡《楚居》解析〉,見「簡帛研究網」http://www.jianbo.org/admin3/2011/ziju001.htm
牟鐘鑒:〈從宗教學與哲學看中國神話〉2011年6月21日發佈。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中國民族文學網」
劉宗迪:〈民俗學:從神話的編造者到神話的消解者〉2011年9月1日發佈。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中國民族文學網」http://iel.cass.cn/news_show.asp?newsid=9591&detail=1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