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現代主義與六十年代臺灣文學複系統:《現代文學》再探
書刊名:中外文學
作者:張錦忠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Tee, Kim Tong
出版日期:2001
卷期:30:3=351
頁次:頁93-113
主題關鍵詞:複系統理論易文-左哈爾文學干預現代文學現代主義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7) 博士論文(2) 專書(2)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7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4
  • 點閱點閱:75
     本文借用以色列文化符號三定家易文-左哈爾的複系統理論重探六十年代臺灣學建制的階層結構及其位階挪移的情形。論文指出五、六十年代現代主義文學在臺灣文壇冒現,乃文學干預的現象。現代派詩人群與《文學雜誌》在五十年代為文學現代化奠下根基,《 現代文學》在六十年代初創刊,開啟了現代主義文學──尤其是小說──的新契機。編者王文興等人透過翻譯,引入卡夫卡、喬哀思等歐美現代小說家的作品。這些外援強了現代主義文學的文庫與聲勢,及其在臺灣文學複系統中的位置。不過,本土論述力爭上游,漸漸在六十年代中葉左右,與現代主義形成雙中心並立的局勢,彰顯了臺灣文學文學複系統的動態與多樣性。
期刊論文
1.Even-Zohar, Itamar(1990)。The Position of Translated Literature within the Literary Polysystem。Polysystem Studies, Poetics Today,11(1),45-51。  new window
2.Even-Zohar, Itamar(1990)。Polysystem Theory。Polysystem Studies Poetics Today,11(1),9-26。  new window
3.單德興(20000500)。偶開天眼覷紅塵--再訪王文興。中外文學,28(12)=336,182-19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紀弦(19560201)。現代派信條釋義。現代詩,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夏濟安(195609)。致讀者。文學雜誌,1(1),7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960)。發刊詞。現代文學,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錦忠(20001000)。翻譯、「現代文學」與臺灣文學複系統。中外文學,29(5)=341,216-22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982)。《現代詩》宣言。中外文學,10(12)=120,184-18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982)。創世紀的路向。中外文學,10(12)=120,187-18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Even-Zohar, Itamar(1990)。Laws of Literary Interference。Poetics Today,11(1),53-72。  new window
11.Even-Zohar, Itamar(1990)。The ’Literary System’。Poetics Today,11(1),27-44。  new window
12.Gregory, Horace(1960)。現代小說中的信仰之轉變。現代文學,1,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紀弦(1956)。社論。現代詩,13,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古添洪(2001)。臺灣詩史第二章(上):光復後臺灣詩壇的再墾拓與詩版圖(1945-1964)。海鷗詩刊,23,80-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林亨泰(1982)。古剎的竹掃。中外文學,10(12)=120,194-1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林良雅(1980)。三十年來中譯法詩的回顧:兼懷念兩位前輩:盛成與侯佩尹。幼獅文藝,51(3),120-1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現代文學社(1960)。編後。現代文學,2,1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現代文學編輯社(1961)。現代文學一年。現代文學,7,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Shavit, Zohar(1991)。Canonicity and Literary Institutions。Amsterdam-Atlanta, GA。231-238。  new window
圖書
1.呂正惠(1992)。現代主義在臺灣─從文藝社會學的角度來考察。戰後臺灣文學經驗。臺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單德興(2001)。對話與交流:當代中外作家、批評家訪談錄。臺北: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白先勇(1978)。驀然回首。臺北:爾雅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亨泰(1994)。找尋現代詩的原點。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Even-Zohar, Itamar(1978)。Universals of Literary Contacts。Papers in Historical Poetics。Tel Aviv。  new window
6.李歐梵(1996)。臺灣文學中的「現代主義」與「浪漫主義」。現代性的追求:李歐梵文化評論精選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周棄子(1977)。讀《今檮杌傳》。未埋庵短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林亨泰(1994)。現代主義與臺灣現代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亨泰(1994)。現代派運動與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亨泰(1994)。《現代詩》季刊與現代主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柯慶明(1995)。六〇年代現代主義文學?。四十年來中國文學。臺北:聯合文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單德興(2001)。錘鍊文字的人--王文興訪談錄。對話與交流--當代中外作家、批評家訪談錄。臺北: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奚密(1998)。邊緣,前衛,超現實:對臺灣五、六十年代現代主義的反思。現當代詩文錄。臺北:聯合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