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對大陸市民社會理論中國家與社會關係的再思考:以網際網路的觀點
書刊名:東亞季刊
作者:劉彥廷
作者(外文):Liu, Yen-tin
出版日期:2003
卷期:34:4
頁次:頁59-93
主題關鍵詞:市民社會全球市民社會國家與社會關係網際網路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32
  • 點閱點閱:25
本文係以網際網路的觀點,探討大陸市民社會理論中的國家與社會關係。此面臨兩個轉折:首先,近代市民社會理論源自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若欲將其適用至歷史、文化皆與之殊異的中國大陸,需要第一次的轉折。其次,網路係虛擬世界的載體,若欲與依託於現實世界的市民社會相比較,又需要第二個轉折。因此,本文在論述上將分西方市民社會理論的發展、大陸市民社會的生成與網際網路對其的影響三方面進行。吾人認為,網路的出現雖強化了中國大陸的社會自主性,降低國家威權對社會的滲透,但網際網路跨國界的思考邏輯,已逸脫了市民社會理論的思維。不管是傳媒方式、空間型態、社群意識等方面,網路使用者皆係以個人的身份進行溝通,穿透了國家認同的限制,致使對立於國家概念的市民社會理論,喪失了論述的焦點也減損其理論的適用性。換言之,以網路為先導的社會結構,已迥異於工業革命以來的社會發展,藉由國家/社會觀的角度,市民社會理論是否在網路社會繼續使用,未來恐將難以樂觀。
期刊論文
1.徐斯儉(19990500)。大陸農村的基層民主與經濟發展的關係。中國大陸研究,42(5),3-3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平萍(1999)。制度轉型中的國有企業:產權形式的變化與車間政治的轉變--關於國有企業研究的社會學述評。社會學研究,1999(3),70-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白沙洲(2000)。重新審視中國農村的基層選舉和村民自治。當代中國研究,2000(4)=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朱原倫、王振旭(1997)。作好鄉鎮企業結構調整這篇大文章。企業家,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瑜青(2002)。市民社會理念與社會自主性發展。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0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柳金財(19990100)。中共基層民主建設中「鄉政」與「村治」的關係探討。東亞季刊,30(1),111-14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徐東海、夏樂生(20010400)。大陸職工下崗所引發問題及解決對策之評析。共黨問題研究,27(4),48-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明明(2001)。比較現代化、市民社會、新制度主義。戰略與管理,200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華偉(2000)。單位制向社區制的回歸。戰略與管理,200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劉曄(20000300)。鄉村中國的行政建設與中介領域的權力變遷--20世紀中國鄉村政治發展的探索。中國社會科學季刊,29,1-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趙辰昕(2001)。城市社區建設、市民社會及政治發展。蘭州鐵道學院學報,2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鄭杭生、洪大用(1996)。當代中國社會結構轉型的主要內涵。社會學研究,199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盧漢龍(1999)。單位與社區:中國城市社會生活的組織重建。社會科學,199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盧漢龍(1999)。牆頭經濟和集體社會主義。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1999(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謝新洲(200302)。網路媒體競爭態勢分析。國際新聞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黨國印(1999)。村民自治是民主政治的起點嗎?。戰略與管理,1999(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Rawls, John(1998)。The Priority of Right and Ideas of the Good。Philosophy and Public Affairs,17(4)。  new window
18.Rieff, David(1999)。Civil Society and the Future of the Nation-State: Two Views-The false dawn of civil society。The Nation,2。  new window
19.方朝暉(1999)。對九十年代市民社會研究的一個反思。天津社會科學,1999(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石之瑜(20000200)。政治科學與馬克斯主義的共謀?--關於全球市民社會與全球資產階級的論述。共黨問題研究,26(2),7-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沈延生(1998)。村政的興衰與重建。戰略與管理,1998(6),1-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柳金財(19981100)。中共基層民主建設運作中「黨」的因素分析。共黨問題研究,24(11),28-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張宛麗(2000)。中國社會階層研究二十年。社會學研究,2000(1),24-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陳志柔(19991000)。中國大陸的不平等結構與制度變遷。中國大陸研究,42(10),1-1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楊繼繩(19990900)。中國當代階層結構的總體分析。中國社會科學季刊,27,119-1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路風(19931100)。中國單位體制的起源和形成。中國社會科學季刊,5,66-8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約翰.羅根、邊燕杰(1996)。單位制與住房商品化。社會學研究,1996(1),83-9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Oi, Jean C.(1995)。The Role of the Local State in China's Transitional Economy。The China Quarterly,144,1132-1149。  new window
29.Womack, Brantly(1991)。Transfigured Community: Neo-Traditionalism and Work Unit Socialism in China。China Quarterly,126。  new window
30.路風(1989)。單位:一種特殊的社會組織形式。中國社會科學,1989(1),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俞可平(1998)。全球化時代的社會主義。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凌志軍(1997)。歷史不再徘徊:人民公社在中國的興起和失敗。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Harding, Neil(1984)。The State In Socialist Society。London:The Macmillan Press。  new window
4.李英明(2000)。網路社會學。臺北:揚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胡泳、范海燕(1997)。Internet網路為王。台北:捷幼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Moore, Barrington J.、蕭純美(1992)。民主與獨裁的社會起源。臺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Christiansen, Flemming、Rai, Shirin M.、潘兆民(1999)。中國政治與社會。台北:韋伯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天兒慧、劉靜貞(1990)。中國--蛻變中的社會主義大國。台北:月旦。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中國經濟出版社(2001)。2001中國電子商務藍皮書。北京:中國經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毛澤東(1964)。毛澤東選集。北京:人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吳玉山(1996)。遠離社會主義。台北:正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吳國光(1994)。國家、市場與社會。香港:牛津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宋國誠(2003)。全球化與中國之發展。台北:政大國關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李英明(2001)。全球化時代下臺灣和兩岸關係。臺北:生智。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Duara, Prasenjit、王福明(1992)。文化、權力與國家。南京:江蘇人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Huntington, Sammel P.、劉軍寧(1996)。第三波。台北: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金觀濤、唐若昕(1985)。西方社會結構的演變:從古羅馬到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成都:四川人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Weber, Max、于曉(1988)。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台北:黎明。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陳志奇(1993)。中國近代外交史。台北:國立編譯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Hobbes, Thomas、朱敏章(1972)。利維坦。台北:台灣商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Kwan, Man Bun(2001)。The Salt Merchants of Tianjin。Honolulu, Hawaii: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new window
22.Kim, S.(1989)。China and the World: New Directions in Chinese Foreign Relations。Boulder:Westview。  new window
23.Robert, B.(1990)。The New Democracies: Global Change and U.S. Policy。Cambridge:MIT Press。  new window
24.石之瑜(1997)。中國文化與中國的民。臺北市:風雲論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石之瑜(1994)。中國大陸的國家與社會。臺北:五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石之瑜(1992)。兩岸關係的深層結構--文化發展與政治認知。臺北:永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何增科(2000)。公民社會與第三部門。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Habermas, Jürgen、曹衛東(2002)。後民族格局。台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Castells, Manuel、夏鑄九(1998)。網路社會之崛起。唐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Walder, Andrew G.、龔小夏(1996)。共產黨社會的新傳統主義。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趙建民(1997)。當代中共政治分析。臺北:五南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Shue, Vivienne(1988)。The Reach of the State: Sketches of the Chinese Body Politic。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33.陳明通、鄭永年(1998)。兩岸基層選舉與政治社會變遷。台北:月旦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Miller, David、Bogdanor, Vernon、鄧正來(1992)。布萊克維爾政治學百科全書。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鄭竹園(2000)。大陸經濟改革與兩岸關係。臺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Hegel, Georg Wilhelm Friedrich、范揚、張企泰(1985)。法哲學原理。台北:里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Sabine, George H.、李少軍、尚新建(1991)。西方政治思想史。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豬口孝、劉黎兒(1992)。國家與社會。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金觀濤、劉青峰(1993)。開放中的變遷--在論中國社會超穩定結構。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李英明(1995)。中國大陸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陶東風(2000)。後殖民主義。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鄧正來(2001)。市民社會。台北:揚智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Carnoy, Martin(1984)。The State and Political Theor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44.陳永發(1998)。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從革命奪權到告別革命。台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Weber, Max、Gerth, Hans H.、Yang, C. K.(1964)。The Religion of China: Confucianism and Taoism。Free Press:The Macmillion Company:Collier Macmillan Publishers。  new window
46.班納迪克.安德森、吳叡人(1999)。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Marx, Karl Heinrich、Von Engels, Friedrich(1960)。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