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後軍事社會中台灣的軍事治理
作者:吳孝寶
作者(外文):Wu Shiao-Pao
校院名稱: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
系所名稱:政治研究所
指導教授:林鍾沂
詹哲裕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0
主題關鍵詞:軍事社會後軍事社會公民社會治理軍事治理military societypost-military societycivil societygovernancemilitary governanc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76
摘要
有關「後軍事社會」(Post-Military Society)的概念,首先由英國學者馬丁‧蕭(Martin Shaw)於1991年提出。當時,冷戰方結束,東、西方軍事及意識型態的嚴重對抗,已獲得部分的消解。不過,軍事的重要性,是否就此不再是主導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呢?蕭(Shaw)以軍事主義、非軍事化及廿世紀的戰爭為例,進行探討並提出論述。他認為後軍事社會的概念,並不是軍事(military)與軍事主義(militarism)的逐漸消失,……,而是我們正逐漸遠離了二十世紀中葉,那種受軍事及軍事主義,以一種直接及經常壓迫性的行為,宰制所有社會關係及文化形式的狀態。」(Shaw 1991, vi-vii)。
軍事對於社會的影響力是重大的,我們觀察歐洲國家的發展歷史,正如Tilly等學者所言,軍事佔有重要的地位,戰爭促成歐洲民族國家的建立。為了應付戰爭所需的龐大軍費支出,在大量徵稅的需求下,行政力量漸次的成長,最終導致現代民族國家的建立。而源自於拿破崙時期的徵兵制度,在成為世界各國所採用的兵役制度之後,大眾軍隊或公民軍隊於焉誕生,開啟了總動員戰爭的型態。戰爭已不再只是職業軍人的事,它是一種全面動員公民作戰的形式。另外,由於現代社會的官僚組織、以及新型式、大規模意識型態的傳播散佈,形成軍事主義的系絡。使得軍事對於社會的影響力,得以擴散至成年男子,並普遍傳播至整個社會。有關戰爭題材的書籍、電影、小說,向來是此一社會型態中的主流議題,整個社會被軍事化了。
以軍事為主導的軍事社會,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達到了高峰。戰後對於核武及戰爭威脅的反省,促成了非戰公約的簽訂,以及限武談判的進行。期間非政府組織、反核團體、反戰團體紛紛表達各自的立場,西方國家的主戰組織,亦因國防組織文官化的推動而改變,最終促成1989年柏林圍牆的倒塌,及冷戰的結束,讓意識型態的兩極對立得以舒緩。而現代武器的發展,戰爭型態的改變,特別是核子武器的恐怖平衡,世界性大戰似乎不太可能發生。過去以軍事主義為中心所形成的軍事社會,產生了變化,使軍事對於社會的控制或壓制的力量逐漸降低。在社會文化的多元發展,以及公民社會興起的同時,以往由國家(軍事)主導的社會,產生了變化,整個社會進入所謂的後軍事社會。
從論文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發現,台灣的軍事與社會關係的發展,有著上述西方國家發展的脈絡。政府遷台以來的戒嚴時期,台灣的社會,是屬於以軍事為主的軍事社會型態。1987年解嚴之後,台灣公民社會的蓬勃發展,則符合後軍事社會的概念。因此,適合以軍事社會的途徑及後軍事社會的概念,重新探討台灣的軍事與社會關係。
在後軍事社會中,由於社會力量的蓬勃發展,政府職能的萎縮、軍事滲透力量的減弱、及公共事務日益龐雜的情況下。私人部門(營利組織)與公民社會(非營利組織),得以接替部分國家原有的行政事務。而原本以國家為中心的供給統治模式,則修正為政府、私人部門及公民社會三者之間彼此參與、互動的治理模式,不再是一種上對下的方式。這樣的治理模式,亦因全球化等等因素,影響了台灣的軍事治理。
昔日國防政策的優先性與控制性不再,過去以軍事主義為重點的軍事發展模式,必須改弦易轍。在後軍事社會中,我們的軍事政策,已不再是過去軍事社會時期,政府說了算的管理方式。它就如同政府其他部門的政策一般,必須採取將民間社會共同納入協商統合的治理方式,使軍事政策在推行上更加順暢。
關鍵字:軍事社會、後軍事社會、公民社會、治理、軍事治理
Abstract
The concept of "post-military society" was brought forward by the British scholar Martin Shaw in 1991. At that time, because of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the military and ideological confrontation between the East and West was easing off, reaching a certain extent of conciliation. Does it mean that the military is no longer a leading force in society? Shaw, citing the concepts of “militarism” and “demilitarization” as well as war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delves into the issue. He maintains that the concept of post-military society means: “Not that the military and militarism are disappearing…,but that we are moving away from the mid-century condition, in which they dominate all social relations and cultural forms in a direct and often oppressive manner.” (Shaw 1991, vi-vii).
Military influence on society is significant. We can see it from the history of European countries, just as Tilly and other scholars have noted -- the military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therein and wars contributed to the rise of nation states in Europe. To meet the robust military expenditure necessitated by wars, huge taxes were levied upon the people and the executive power became increasingly dominant. The European nation states rose accordingly.
Napoleon’s mass conscription was adopted by most countries in the world, leading to the emergence of public military or civil forces and ushering in general mobilization patterns. War is no longer a business of professional soldiers, becoming a pattern of mobilizing all civilians for war. In the modern society, bureaucratic organizations and new types of large-scale spread of ideologies come to form the context of militarism. And that was the military's influence on society, extending from male adults to the whole society. Stories about war were popular in books, movies and novels -- the whole society was militarized.
Military-led military society reached a peak during World War II. After the war, however, reflections on the threats of nuclear weapons and war prompted the signing of non-war pacts and arms reduction talks. In the process,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anti-nuclear groups and anti-war groups expressed their respective views. The hawkish elements in the West, due to the introduction of civilian staff into defense organizations, also changed. What followed was the collapse of the Berlin Wall in 1989 and the consequential end of the Cold War. The prior ideological polarization between the East and West was thus softened. A next world war seems quite impossible because of the change of war pattern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weapons, especially the nuclear balance of terror between the East and West. Given the formation of social and cultural pluralism and the rise of civil society in recent years, the former military-led society began to change, entering into a so-called post-military society.
In the dissertation, we argue that Taiwan's military and social relations over the past few decades show similar development patterns as seen in the West. In 1949, the Government of Republic of China moved to Taiwan. Since then till the lifting of the martial law in 1987, Taiwan's society had been dominated by the military, falling into the category of military society. In the post-martial law era, Taiwan’s civil society started flourishing, corresponding with our understanding of a post-military society. Therefore, the concept of “military society” and “post-military society” fit in well as we use a new approach to re-examine Taiwan's military and social relations.
In the post-military society, because of the weakening of the military penetratio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forces, and the growing complexity of public affairs, government functions have been shrinking. It makes for the private sector (profit organizations) and civil society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to take over some governmental responsibilities. The original state-centric mode of supply and control has been corrected as a mode of mutual participation and interactive governance between the government, private sector and civil society, no longer a top-down mode of control. The governance mode, under the influences of globalization, also affects Taiwan's military development.
National defense policy no longer enjoys prioritization and controllability as in the past; the former development mode of militarism as the focus must be changed. In the post-military society, our military policy is no longer the kind of management in which the government has the final say. In order for the military policy to be executed more smoothly, a kind of management which consults with the civil society must be adopted by authorities concerned as done by other governmental departments.
keywords: military society, post-military society, civil society, governance,
military governance
一、中文部分
丁煌譯。2004。J. V. Denhardt & R. B. Denhardt著。《新公共服務:服務,而不是掌舵》。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丁萬鳴。2003a。〈軍機維修合資觸礁 美商洛馬撤台〉。《聯合報》。2003/02/20。
丁萬鳴。2003b〈保住軍機維修巿場之後呢〉《聯合報》。2003/02/20。
王秋絨。2008。〈台灣後社會學研究剖析〉。《教育與社會研究》。15:73-95。new window
王 遠。2008。〈對紀登斯「反思性」概念的理解〉,湖南社會學網。http://www.hnshx.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3719
王崑義、呂炯昌。2009。〈中共推展武裝衝突法 圖謀掌控戰爭法理〉。台北:青年日報。2009/05/03。
王逸舟主編。1999。《全球化時代的國際安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尹弘毅譯。2002。Anthony Giddens , Christopher Pierson著。《現代性:紀登斯訪談錄》。台北:聯經出版社。
方長梧主編、張福建等譯。1988。Adam Kuper & Jessica kuper合編。《唐山社會科學簡明辭典》。台北:唐山出版社。
內政部。2003。社會發展趨勢調查報告。
內政部。2004。台閩地區各級人民團體活動概況調查報告。
亓樂義。2009a。〈兩岸軍事互信 扁7年前授意研究〉。《中國時報》。2009/03/05。
亓樂義。2009b。〈推動國防改革 民間最大智庫誕生〉。《中國時報》。2009/12/26。
立法院。2003a。〈立法院第五屆第二會期國防委員會第十四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立法院公報》。92(9)。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2003b。〈立法院第五屆第三會期國防委員會第五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立法院公報》92(18)。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2003c。〈立法院第五屆第三會期國防委員會第七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立法院公報》。92(19)。台北:立法院。
申慧媛。2009。〈軍中人權守護者陳碧娥,協助役男走出困境〉。外交部NGO國際事務委員會網站。
http://www.taiwanngo.tw/story0_detail.asp?id=7789&subjectid=4642
行政院主計處。2010a。〈99b歷年中央政府收支概況表〉。
行政院主計處。2010b。〈99b歲出政事別預算總表〉。
行政院新聞局。2008。〈2007年臺灣雜誌出版產業調查研究報告〉。
行政院新聞局。2009。〈出版年鑑 2009〉。
朱道凱、劉瑞華譯。2002。Paul Hirst,Grahame Thompson著。《全球化迷失》。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朱淑娟。2009。〈請問這樣‧有公民參與嗎?〉。《台灣環境資訊協會》。2009/10/12。http://e-info.org.tw/node/48332
交通部民用航空局。2009。〈民用航空局97年年報〉。台北:交通部民用航空局。
李台京譯。1992。Bond Brian 著。歐洲近百年戰爭與社會史(一八七0-一九七0)。台北:政治作戰學校。
李宗勳編著。2002。《政府業務委外經營:理論與實務》。初版。台北: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
李明。2005。〈韓戰前後的美國對華政策〉。《中國近代史的再思考》國際學術研討會。
李尚遠譯。2008。Charles Taylor著。《現代性中的社會想像》(Modern Social Imaginaries)。台北:商周出版社。
李宗勳。2009。〈公民社會與社區參與──從心態期待到空間讓渡〉。《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報》。30:131-148。new window
李承禹。2007。〈後冷戰時期美軍衝突光譜界定與低強度衝突行動〉。《黃埔學報》。53:25-40。new window
李珍連、陳新花。2007。〈斯賓塞的主要社會學思想〉。《科技信息》。30:128-9。
李彥謀。2009。〈國土防禦,攘敵也要護土/國軍救災,擬成立山地部隊〉。《新新聞》。1117:36-37。
李泰翰。2002。「黨團、軍事與教育-一九五○年代學生軍訓進入校園之研究」。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斌。2004。〈科技文明與戰爭的歷史演變〉。《歷史月刊》。54-61。
李霄壟、呂志娟譯。2007。Gwynne Dyer著。《戰爭》。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李康、李猛譯。2007。Anthony Giddens著。《社會的構成》(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台北:左岸文化。
江元慶。2004。《南陽艦魅影》。台北:新新聞出版社。
何景榮譯。2002。Jan-erik Lane, Svante Ersson著。《新制度主義政治學》(The New Institutional Politics:Performance and Outcomes)。台北:韋伯文化出版社。
呂苔瑋等譯、吳瓊恩審閱。2006。Owen E. Hug’hes著。《公共管理與行政》(Public Management & Administration(3E))。台北:雙葉書廊。
何旻燁、張青。2010。(最受信賴的行業),《撰讀者文摘》。2010年3月號。
何明修。2010。〈社運為什麼走回頭路?〉。《中國時報》。2010/03/16。
吳文程。2007。《政治發展與民主轉型:比較政治理論的檢與批判》。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
吳心伯。2004。〈反應與調整:1996年台海危機與美國對台政策〉。《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56-60。
吳怡德、林忠群。2005。〈國防科技工業機構委外經營管理之模式與個案探討〉。《遠東學報第》。22(1):137-148。
吳芝儀、李奉儒譯。2008。Michael Quinn Patton著。《質性研究與評鑑》(Qualitative Research & Evaluation Methods)。嘉義:濤石文化。
吳孝寶。1994。《中共高等學校思想政治工作之研究》。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孝寶。2008。〈中共對台心理戰的應用-以台海三次危機為例〉。《空軍學術雙月刊》。603:25-43。
吳孝寶。2009。〈分裂國家、地區軍事互信機制建構與比較〉。《空軍學術雙月刊》。609:28-50。
吳英明、張其祿。2006。《全球化下的公共管理》。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new window
吳國楨手稿。1995。黃卓群口述、劉永昌整理。《吳國楨傳》。台北:自由時報。
吳惠林等譯。1994。George J. Stigler著。《人民與國家:管制經濟學論文集》(The Citizen and The State-Essays on Regulation)。台北:遠流版社。
宋興洲。2009。〈治理的理論性探討:神力或幻象?〉。《國會月刊》。32(2):13-41。new window
沈明室。2007。〈中共三戰運用層次、策略與我國反制作為〉。《復興崗學報》。90:223-244。new window
沈宗瑞。2001。《國家與社會:中華民國的經驗分析》。台北:韋伯文化。new window
沈宗瑞、高少凡、許湘濤、陳淑鈴等譯。2004。Held David等著。《全球化衝擊:全球化對政治、經濟與文化的衝擊》。台北:韋伯文化。
沈清松。2000。〈在批判、質疑與否定之後-後現代的正面價值與視野〉。《哲學與文化》。27(8):705-715。new window
林信華。2003。〈後現代社會中的認同現象〉。127-171。收錄於黃瑞祺主編。2003。《現代性、後現代性、全球化》。台北:左岸文化。
林信華。2004。《廿一世紀新社會學──漂泊的台灣社會》。台北:新視野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林育珊譯。2008。Jonathan Grixl著。《TOP研究的必修課:學術基礎研究理論》。台北:寂天文化。
林孝鏗、陳守義。2009。〈國際生產及適航會議暨全球航空製造議題〉。台北:交通部民用航空局出國報告。
林鍾沂。2002。《行政學》,修訂二版。台北:三民書局。
林鍾沂。2007。〈行政變革下和諧治理的催化機制之探討〉。《海峽兩岸公共管理與和諧社會治理研討會》論文集。
林水波、李長晏。2005。《跨域治理》。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new window
後備司令部。2010。〈中華民國青溪協會簡介〉。台北:後備司令部。http://afrc.mnd.gov.tw/BackService/GreenFriend.html
帥化民。2006。〈審查本院委員帥化民等33人擬具「國軍職務官舍設置管理條例草案」案〉。立法院第 6 屆 / 第 3 會期 / 國防委員會第 17 次會議紀錄。
官有垣。2002。〈第三部門的研究:經濟學觀點與部門互動理論的檢視〉。台灣社會福利學刊(電子期刊)3:1-28。 http://www.sinica.edu.tw/asct/asw/journal/TJSW3_1.pdfnew window
俞可平主編。2000。《治理與善治》。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俞可平等著。2002。《中國公民社會的興起與治理的變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俞可平。2004。〈善政:走向善治的關鍵〉。《文匯報》2004/1/19。
南方朔。2002。〈「全球化」的新經典之作──中文版序兼導讀〉。收錄自《全球化迷失》。2002。台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徐昕等譯。2006。Hans J.Morgenthau著。《國家間政治:權力鬥爭與和平》(Politics Among Nations :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徐正光、蕭新煌主編。1996。《臺灣的國家與社會》。台北:東大圖書公司。new window
東海大學。2005。《國家與現代性──現代性與台灣政治/經濟轉型(I)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5年7月16日。台中:東海大學社會學系。
東海大學。2005。《國家與現代性-現代性與台灣政治/經濟轉型(II)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5年12月17日。台中:東海大學社會學系。
柯朝欽。2008。〈敵人、戰爭與政治秩序:史密特(Carl Schmitt)論戰爭與政治秩序的形成〉。《思與言》。46(1):163-208。new window
洪文華。2003。《我國軍訓教育之研究-兼論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大陸軍訓教育制度》。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洪陸訓等譯。2000。Martin Shaw著。《後軍事社會:軍事主義、非軍事化與二十世紀末戰爭》(Post-Military Society: Militarism, Demilitarization and War at the End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台北:政戰學校。
洪陸訓、陳膺宇主編。2004。《軍事社會學論文譯介》。台北:政治作戰學校。
洪陸訓。2005。《軍事政治學:文武關係理論》。台北:五南出版社。
洪陸訓等譯。2005。Charles C. Moskos等編。《後現代軍隊:冷戰後的武裝力量》(The Postmodern Military Armed Forces after the Cold War)。台北:政治作戰學校。
洪陸訓等譯。2006。Samuel P. Huntington著。《軍人與國家:文武關係的理論與政治》(The Soldier and The State)。台北:時英出版社。
洪陸訓等譯。2009。Giuseppe Caforio編。《軍事社會學手冊(下)》。台北: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
洪鎌德。2007。《黑格爾哲學之當代詮釋》。台北:人本自然文化。new window
胡宗澤、趙力濤譯。2005。Anthony Giddens著。《民族國家與暴力》(The Nation-State and Violence)。台北:左岸文化。
胡錦濤。2008。「攜手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同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在紀念《告臺灣同胞書》發表3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
唐娟。2006。《政府治理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郭良文、陶芳芳。2000。〈台灣報禁政策對發行與送報之影響︰一個時空辯證觀點的思考〉。《新聞學研究》。65:57-94。new window
教育部。2009。「高級中等學校軍訓教官工作精進與調整方案」。台北:教育部。
國防部國軍政工史稿編纂委員會。1960。《國軍政工史搞》。下冊。台北:總政治部。
國防部資源司編印。2003。〈國防部科技工業機構中階管理人員法規實務研習班講義資料〉。
國防部。2003。〈函覆本部對「國軍推動國有民營及軍機商維進度緩慢之問題」執行概況〉。台北:國防部。
國防部編。2004。《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國防報告書》。台北:國防部。
國防部。2005。〈國防部文職人員晉用說明資料〉。《國防部記者會參考資料》。2005/09/30。台北:國防部。
國防部編。2006。《中華民國九十五年國防報告書》。台北:國防部。
國防部編。2009a。《中華民國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台北:國防部。
國防部編。2009b。《中華民國九十八年國防報告書》。台北:國防部。
國防部。2009c。〈國防部文職人員晉用情形〉。《國防部記者會參考資料》,11月30日。台北:國防部。
袁鶴齡。2003。《國家發展的理論與實務:臺灣案例研究》。台北:高立圖書有限公司。
袁鶴齡。2004。《全球化世界的治理》。台中:若水堂出版。
黃介正。2009。〈兩岸政治協商的起手式〉。聯合報。2009/10/18。
黃光國。2003。《社會科學的理路》。台北:心理出版社。
黃金麟。2001。《歷史、身體、國家:近代中國的身體形成》。台北:聯經出版社。
黃金麟。2008。〈共謀性的治理〉。第八屆高中生人文及社會科學營(社會學領域)資料。
黃金麟。2009。《戰爭、身體、現代性:近代台灣的軍事治理與身體1895-2005》。台北:聯經出版社。new window
黃忠盛、陳守義。2009。〈出席美國亞太區域雙邊航空安全簽約國對話會議〉。台北:交通部民用航空局出國報告。
黃榮護、楊曉熹。2006。〈國防工業組織變革里程碑──第302廠委託經營個案研究〉。台北:公共組織變革管理個案學術研討會。
黃煜文譯。2007。Solomon C. Robert、Higgins M. Kathleen著。《寫給所有人的簡明哲學史。台北:麥田出版社。
黃瑞祺主編。2003。《現代性、後現代性、全球化》。台北:左岸文化。
黃齡玉。2005。〈考察德國替代役之實施情形〉。《行政院出國報告》。
許文傑。2000。〈「公民參與」的理論論述與「公民性政府」的形成〉。《公共行政學報》。4:65-97。
許立一。2008。〈實質公民參與:台灣政治後現代性危機的解決途徑?〉。《台灣科技大學人文社會學報》。4:133-158。new window
許道然等譯、孫本初審訂。2000。Peters B. Guy著。《政府未來的治理模式》(The Future of Governing:Four Emerging Models)。台北: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許紹軒。2009。〈國防硬幹,考驗與馬關係〉。《自由時報》。2009/03/15。
馬士元。2006。〈美國國土安全體系發展現況與對我國之啟示〉。《風險社會與安全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3-212頁。
程天放。〈我們今日所需要的教育〉,收錄於教育部編《教育方針與政策資料》。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葉娟麗等譯。2007。Bruce Bueno Mesguita、Hilton L.Root著。《繁榮的治理之道》(Governing for Prosperity)。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陳力蓉。2001。〈黃媽媽 軍中人權守護者〉。《生命力新聞》。台北:輔仁大學新聞傳播系。2001/03/21。http://www.newstory.info/2001/03/post_66.html
陳仲丹譯。2004。Alan Hunter著。〈什麼是和平研究-學科發展史〉。《學海》。3:12-16。
陳欽春。〈把社會帶回公共生活:公民社會的觀點〉。台北大學「公部門與公民社會發展」學術研討會。2007年6月12日。頁65-115。
陳恒鈞。2002。《治理互賴與政策執行》。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new window
陳新民、戴政龍、蔡政廷。2002。〈企業精神與國防組織再造〉。《國政研究報告》。
陳梁枝。2003。《中華民國解嚴後的文武關係》。政治大學外交系碩士論文。
陳興國。2003。《兩岸軍隊政治教育之比較研究》。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論文。
陳義彥等譯。2007。Marsh David & Stoker Gerry等著。《政治學方法論與途徑》。台北:韋伯文化。
陳朝興。2002。《眷村文化保存調查研究第一期》。台北市文化局委託研究計劃報告。
陳龍森。2002。《當代科技理性的探討》。高雄:中山大學博士論文。new window
陳儀深。2003。〈臺獨叛亂的虛擬與真實──一九六一年蘇東啟政治案件研究〉。《臺灣史研究》。10(1):141-172。new window
彭懷真。1989。《進入社會學的世界》。台北:洞察出版社。
逯扶東。2005。《西洋政治思想史》。台北:三民書局。
雷飛龍、陳坤森譯。1998。B. Guy Peters。《公共組織與管理:比較的觀點》(Comparing Public Bureaucracies)。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郭盛哲。2003。〈軍隊內部勞力市場的轉型:國軍精實案的政策形成背景〉。《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35: 133-141。
郭盛哲。2008。〈當代歐美戰爭社會學研究〉。《政治大學社會學報》。39:119-146。
郭錦萍。2003。〈美台9月將簽雙邊航空安全協定〉。《聯合報》。2003/02/12。
范林森譯編。2002。《西方戰略經典》。北京:時事出版社。
張世杰等譯。1994。Denhardt Robert B著。《公共組織理論》(Theories of Public Organization)。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
張台麟。2008。〈全募兵制與國際趨勢:以法國制度變遷為例〉。《全募兵制與國防轉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政治大學主辦,國防部整合評估室協辦。
張尚文。1998。〈同性戀需要接受精裨治療嗎?〉。《中國時報》。1998/01/12。
張亞中。2001。〈全球治理:主體與權力解〉。《問題與研究》。40(2):1-23。
張君玫譯。2003。Nigel Dodd著。《社會理論與現代性》。台北:巨流出版社。
張明慶主編。2002。《軍事社會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張晉芬、瞿海源。2005。〈社會發展新核心價價〉。《新世紀第二期國家建設計畫研擬專題研究系列III-社會法政篇》。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張旺山。2005。〈國家的靈魂:論史密特的主權概念〉。《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12:95-130。new window
格里‧斯托克(Gerry Stoke)。1999。〈作為理論的治理:五個論點〉。《國際社會科學雜誌〈中文版〉。1:19-30。北京。
秦孝儀。1985。《中華民國政治發展史》。台北:近代。
傅凌譯。1994。Alvin & Heidi Toffler著。《新戰爭論》。台北:時報文化。
楊永恆譯。2007。Christiane Arndt and Charles Oman著。《政府治理指標》(Uses and Abuses of Governance)。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曹衛東、王曉玨、劉北城、宋偉杰譯。2005。哈伯瑪斯著。《公共顉域的結構轉型》。台北:聯經出版社。
梁必駸、越魯杰。1995。《高技術戰爭哲理》。第1版。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詹哲裕。2006。《國防專業倫理》。東吳大學國防事務與管理學程講義。
詹哲裕。2007。《軍事倫理學-軍事專業倫理的理念與培塑》。台北:文景書局。
監察院。2001。〈國軍推動國有民營及軍機商維進度緩慢等有關問題〉。台北:監察院。
監察院。2004。〈國軍廢彈處理中心於委外規劃設計、系統購置規劃,合約訂定有違失;對承商未依約施作等,未及時查處,使合約精神蕩然無存案〉。台北:監察院。
監察院。2010。〈「國防二法實施之成效與檢討」專案調查研究報告結論與建議綱要〉。2010年1月25日。
駱盈伶譯。2009。Gerard Delanty著。《現代性與後現代性:知識、權力與自我》。台北:韋伯文化。
蔣中正。「中華民國四十四年十一月五日招待歸國僑團團員及球隊隊員講」。《反共反攻復國的前途》。演講集。28:373-378。
鄭為元。2004。〈斯賓塞的「軍事社會」概念的分析〉。收錄於《軍事社會學論文譯介》。台北:政治作戰學校。
鄭祖邦。2003。〈社會學的戰爭論述:對歷史社會學與國際關係社會學的知識論析〉。《2003年台社會學年會》。台北:政治大學。
蔡源煌。1990。《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台北:雅典出版社。
蔡錚雲。2006。《另類哲學:現代社會的後現代文化》。台北:邊城出版社。new window
鄧正來。2001。《市民社會》。台北:揚智文化。new window
孫治本。2003。〈跨國公民社會與歐洲聯盟的整合問題〉。黃瑞祺主編。2003。《現代性、後現代性、全球化》。台北:左岸文化。
孫治本。2005。〈公民意識的培養與建構〉。《新世紀第二期國家建設計畫研擬專題研究系列III-社會法政篇》。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簡子惠譯。1998。James O’Connell 著。〈和平研究的可能性〉。《和平叢書1》。台北:輔仁大學若望保祿二世和平對話研究中心。
劉少杰。2002。《後現代西方社會學理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劉 成。2008。〈和平研究視角下的和平與戰爭問題〉。《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4:132-140。
劉 成。2005。〈西方國家和平研究綜述〉。《國外社會科學》。2:25-29。
劉后安、洪聖斐等譯。2002。Michael G. Roskin & Robert L. Cord等著。《政治學的世界》。台北:時英出版社。
劉莘譯。Kymlicka Will著。2003。《當代政治哲學導論》。台北:聯經出版社。
劉宗坤等譯。Carl Schmitt著。2004。《政治的概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劉進慶、涂照彥、隅谷三喜男。1955。《台灣之經濟──典型NIES成就與問題》。台北:人間出版社。
廖仁義譯。1995。Giddens Antony 著。《批判的社會學導論》。台北:唐山出版社。
廖興中、史美強。2000。〈論官僚組織在後現代社會中的困境與轉型〉。《中國行政評論》。10(1):215-249。new window
廖義銘。2005。《反思性公共行政與管制》。台北:翰蘆圖書出版社。new window
廖國鋒。2002。〈廠商銷售軍公教福利品差別定價策略之研究〉。《中華管理學報》。3(3):45-55。new window
潘東豫。2003。〈國防組織再造進化模式之研究-從美國國防組織之演變分析我國防組織再造之特性〉。《和平論壇 》。6:1-22。
薛化元。1996。《自由中國》與民主憲政:1950 年代台灣思想史的一個考察》。台北:稻鄉出版社。new window
薛化元。2008。《蔣經國與臺灣政治發展的歷史再評價》。台北:國政研究報告。
戴慧琳。2009。〈我國女性軍人工作滿意度之探討〉。《主計季刊》。235:84-97。台北:國防部主計局。
戴耀夫譯。1988。魯登道夫(Eric Friedrich W. Ludendorff)著。《總體戰》。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鄧正來。2001。《市民社會》。台北:揚智文化。new window
熊 瑩譯。2004。Rigby Andrew著。〈和平、暴力與正義:和平研究的核心概念〉。《學海》。3:16-26。
盧政春。2005。〈台灣社會安全體系之問題與對策〉。《新世紀第二期國家建設計畫研擬專題研究系列III-社會法政篇》。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盧德允。2002。〈排同性戀條款,憲令部擬刪〉。《聯合報》。2002/05/02。
錢淑芬。2007。〈從軍隊與社會關係論國軍政戰工作新契機〉,《第10屆軍事社會科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防大學政戰學院。
憲兵司令部。2010。〈後備憲兵概要〉。憲兵司令部網站。http://afpc.mnd.gov.tw/Publish.aspx?cnid=1648&p=12248&Level=2
趙永茂。2008。〈地方與區域治理發展的趨勢與挑戰〉。《研究雙月刊》。32(5): 3-15。
趙怡、褚瑞婷。2008。〈再談台灣有線電視政策-從NCC的設立說起〉。國政研究報告12月2日。台北: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趙碧華、賴兩陽。2006。〈台灣社會役制度人力運用及成效評估〉。《社區發展季刊》。115:238-260。new window
蕭新煌。2002。《台灣社會文化典範的轉移》。台北:立緒文化事業公司。
蕭新煌。2003。〈台灣社會典範轉移與兩岸關係展望〉。《變遷社會與人群變遷》。專題講座。高雄餐旅學院。
韓保中。2006。《公民社會觀點之民主行政理論-以Denhardt 新公共服務論為主軸》。台大政研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韓京呈。2010。〈先進國家新指標, 網路普及率〉。2010/02/01。http://www.credit.com.tw/newweb/Market/weekly/index.cfm?sn=46
顧忠華。2005。《解讀社會力──台灣的學習社會與公民社會》。台北:左岸文化。
譚傳毅。1996。〈論克勞塞維茲的戰爭與政治〉。《問題與研究》。35(11):49-60。new window
謝金河。2009。〈十五年前的上海 十五年後的台北〉。《先探投資週刊》。 2009/10/05。
遠見雜誌民調中心。2008。〈「兩會復談前,民眾怎看兩岸關係」民調〉。
http://www.gvm.com.tw/gvsrc/2008_gvsrc_viewsoncross-strait_C.pdf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09。〈「台灣民眾政治信任與政策偏好」民意調查摘要表〉。http://www.rdec.gov.tw/public/Data/01516305271.pdf
蔣故總統經國先生百年誕辰紀念籌備委員會。2009。〈走國經國歲月,蔣故總統經國先生百年誕辰紀念〉。http://www.cck.org.tw/index.html。
M. 加茨科。2009。〈專家分析九國兵役制度優劣:混合兵役制漸成主流〉http://big5.china.com.cn/gate/big5/lianghui.china.com.cn/military/txt/2009-05/27/content_17845282.htm
二、英文部分
Adelman, Madelaine. 2003. ”The Military, Militarism, and the Militarization of Domestic Violence. “Violence Against Woman. 9(9):1118-1152.
Arnstein, Sherry .1971. “The 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Journal of the Royal Town Planning Institute , Tokenism. 57(1):176-182.
Aron, Raymond. 1968. Peace & War. A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s.
Barrio, Antonio Marquina. 2010. “Global Challenges and Threats: European and US
Approaches.” UNISCI Discussion Papers. 22:142-160.
Bingham, Blomgren Lisa, Nabatchi, Tina and O’Leary, Rosemary. 2005. “The New Governance: Practices and Processes for Stakeholder and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the Work of Government. “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65(5):547-558.
Boone, Bartholomees J. ,Jr, ed. 2004. U.S. Army War College Guide to National Security Policy and Strategy. U.S.: U.S. Army War college.
Bovaird, Tony & Löffler, Elke, eds. 2003. Public Management and Govenance. New York:Routledge.
Caforio, Giuseppe, ed. 1998. The Sociology of the Military. U.S. : Edward Elgar Publisher.
Caforio, Giuseppe, ed . 2003. Handbook of the Sociology of the Military. New York : Kluwer Academic/Plenum Publishers.
Caforio, Giuseppe, ed . 2007. Social Sciences and the Military. New York:Routledge.
Caforio, Giuseppe, ed . 2007.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Military and Parent Society in Democratic Countries. Amsterdam : Elsevier.
Clausewitz, Carl von. 2007. On War, Michael Howard and Peter Paret, eds,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oker, Christopher. 2001. Humane Warfare. London: Routledge.
Collins, Dictionary. 2006. Collins Dictionary of Sociology. London, United Kingdom, http://www.credoreference.com/entry/5997246
Commission of the European. 2001. ”Europea Governance-a White Paper.” Brussels: Commission of the European.
Dillon, Michael. 2008. “Underwriting Security Security Dialogue.” 39(23):309-332.
Elke, Löffler. 2003. “Governance:Networking with Stakeholders.” In Bovaird Tony & Löffler Elke, eds. Public Management and Govenance. New York: Routledge .
Ezzamel, Mahmoud and Reed, Mike. 2008. “Governance: A code of multiple colours Human Relations”, 61(5): 597-615 .
Farazmand, Al. ed . 2004.Sound Governance:Policy and Administrative Innovations . Westport:Praeger .
Forster, Anthony. 2006. “Breaking the covenant:governance of the British army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International Affairs . 82(6):1043-1057.
Giddens, Antony. 1982. Sociology-A Brief but Critical Introduction.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Giddens ,Antony. 1987. The Nation- State and Violence. Berk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Giddens, Antony.1990. The Conseguences of Modernity. Cambridge:Polity Press.
Gray, Chris Hables. 2007.”Postmodern War at Peak Empire”Science as Culture. 16(2):109-128.
Hammes, Thomas X.2008.”War Evolves into the Fourth Generation”, pp.21-44, in Teriff, Terry., Karp , Aaron and Karp, Regina eds, 2008. Global Insurgency and the Future of Armed Conflict. NY:Routledge.
Helvetas, Zurich., Karin, Fueg and Schärer, Lilith.,eds.,2007.Sharing Power for Development:Experiences in Local Governance and Decentralisation .UK: Practical Action Publishing.
Helprin, Mark.1988.’’Revolution or Dissolution”. http://www.forbes.com/asap/1998/0223/086.html
Hood, C., 1991. “A Public Management for All Seasons” Public Administration, 69: 3-19.
Inglehart,Ronald and Welzel, Christian.2005. Modernization Cultural Change, and Democracy :The Human Development Sequence.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nternet World Stats. 2010. “Internet Users & Population Statisticsfor 35 countries and regions in Asia”. http://www.internetworldstats.com/stats3.htm#asia
Jim, Mann. 1999. “U.S. Has Secretly Expanded Military Ties with Taiwan”.The Los Angeles Times.7/ 24.
Jones, James and Herslow, Robert. 2005.“The United States Air Force Approach to Capabilities-Based Planning & Programming (CBP&P), Part 1: Planning”. NATO Reasearch and Technology Organization.
Kaldor, Mary. 2006. New & Old Wars. Second Edition. Cambridge:Polity Press.
Kettle, Donald F. 2000. “The Transformation of Governance:Globalization, Devolution, and the Role of Government”,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November /December, 60(6):488-497.
Kettle, Donald F. 2002.The transformation of Governance:Public Administration for Twenty-First Century America. 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Kooiman, Jan ed.. 1993. Modern Governance: New Government-Society Interactions . London:SAGE.
Kooiman, Jan. 2003. Governing as Governance. London :SAGE
Lind, William. et al.1989.”The Changing Face of War:Into the Fourth Generation”Marine Corps Gazette, October, pp.22-26.
Lyotard, Jean-François.1991:The Inhuman:Reflections on Time.Cambridge:Polity Press.
Mann, Michael. 1987. ”The roots and contradictions of modern militarism”, New Left Review, 162.
Mann, Michael. 1988. States, War & Capitalism: Studies in Political Sociology.Oxford:Basil Blackwell Inc.
Martin, Steve.2003. “Engaging with Citizens and Other Stakeholders”, in Bovaird Tony & Löffler, Elke eds, 2003. Public Management and Govenance. New York:Routledge, pp.189-201.
Michael, Smith and Isabel, Oakeshott. 2010.“ Navy set to lift ban on women in submarines”, The Sunday Times. 1/ 3. http://www.timesonline.co.uk/tol/news/uk/article6974050.ece
Moskos, Charles C., John, Allen Williams and David, R.Segal eds.2000.The Postmodern Military Armed Forces after the Cold War.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uukkonen, Martti. 2009. “Framing the Field :Civil Society and Related Concepts”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 . 38(4):684-700.
Noonan, Michael P. 2006. ‘The 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 and U.S. Defense Policy.’ Orbis, Summer:584-591.
Nordlinger. 1968.”Political Development :Time Sequence and Rater of Change”World Politics, 20(3):494-520.
OECD. 2001.” Engaging Citizens in Policy-making :Information , Consultation and Public Particpation” .
Ozerdem, Alpaslan .2009. Post-War Recovery:Disarmament, Demobilization and Reintergration . London:I.B.Tauris.
Pierre,Jon and Peters,B.Guy.2000.Governance,Politics and the State. London:Macmillan Press.
Rhodes, R.A.W. 1996. “The New Governance:Coverning without Gobernment”Political Studies,44:652-667.
Rhodes, R.A.W. 2000.”Governance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In Pierre,J.ed., Debating Governance: Authority, Steering, and Democracy.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54-89.
Salamon, Lester M. , Sokolowski S.Wojciech and List Regina. 2003. Global Civil Society:An Overview.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Shaw, Martin. 1991.Post-Military Society: Militarism, Demilitarization, and War at the End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UK:Big Apple Tuttle-Mori Agency
Skjelsbaek, kjell. 1979.”Militarism, It’s Dimensions and Corollaries:An Attempt at Conceptual Clarification”.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 , 16(3): 213-229.
Smith, Ron. 1983. ”Aspects of Militarism”, Capital and Class, 19:17-32.
Soeters, J. and Recht R. 1998. ”Culture and Discipline in Military Academies: 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Journal of Political and Military Sociology, 26(2):169-190.
Stockholm 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SIPRI)”1982. Militarization and Arms Control In Latin America, in World Armanents and Disarmament SIPRI Yearbook 1982.London :Taylor and Francis .
Stoker, and Harold, Wolman, eds., 1995. Theories of Urban Politics. London:Sage.
Tangredi, Sam J.2003.”Effects of Globalization on Military Operations”. The European Legacy. 8(3):299-315.
Teriff, Terry., Karp ,Aaron and Karp, Regina eds, 2008.Global Insurgency and the Future of Armed Conflict. NY:Routledge.
The World Bank. 1989. “Sub-Saharan Africa. From Crisis to Sustainable Growth. A. Long-Term Perspective Study”. World Bank, Washington, D.C.
Tilly, Charles.1985. "War making and state making as organized crime", in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 Peter Evans, Dietrich Rueschemeyer, and Theda Skocpol eds,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169- 187.
Rhodes, A.W, 1996. “The New Governance:Governing without Government” , Political Studies , 44:652-67.
Ross, L.Andrew. 1987. “Dimensions of Militarization in the Third World”. Armed Forces & Society,13:561-578.
United Nations. 1999. Manila Declaration on Governance.
U.S. DoD, 2001 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 Report, Department of Defense, USA, Washington D.C. Sept. 2001.
U.S. DoD, 2006 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 Report, Department of Defense, USA, Washington D.C. Feb. 2006.
U.S. 2001. CRS Report for Congress 2001,2.
Vagts, Alfred. 1959. A History of Militarism Civilian and Military, Revised edition,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Van, Til John and W.Ross Steven.2001.”Looking Backward:Twentieth-Century Themes in Charity , Voluntarism , and the Third Sector”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trterly, 30(1):112-129.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