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網繭與飛躍之間——論湯顯祖之心態發展歷程及其創作思維
作者:黃莘瑜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Sin-Yu Huang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柯慶明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8
主題關鍵詞:湯顯祖牡丹亭南柯記邯鄲記Peony PavilionHan-tan chi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2)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39
湯顯祖於當代中晚明研究所踞之地位,和「尊情」或「主情」說密切相關;連帶而言,「尊情」、「主情」所以被認定為中晚明的文化潮流或特徵,湯氏絕對位居關鍵。然而值得推敲的是,即使單就《牡丹亭》來說,言其「尊情」固然可以成立,但何以如此的原由,若就湯顯祖自身書寫之文本作全面梳理,便會發現和「啟蒙」或「反傳統」觀點下情理論述的解釋存有相當距離。更何況《牡丹亭》、《南柯記》、《邯鄲記》這三部完成年份相當集中的作品,不論題材或風格都有很大的落差;尤其主角之「情」的表現,有著近乎相反的發展。這是否意味湯氏思想上的轉變?抑只是基於不同劇作主題的發揮?不管是用前一種或後一種方式提問,都常是把「情」當作意涵一致,且是相對於「理」的概念來處理。然而從具體文本脈絡來分析,「情」所指涉的向度及用法,實在很難,可能也不必用單一的模式來掌握。因此拙文不打算建立或銜接任何宏觀體系,而重在由文脈的辨異和分疏,去探索湯顯祖「創作思維」和「心態發展」間的聯繫,並試圖對「情」之相關問題進行說明,進而思考文藝與性命之道間的可能關係。
論題之「創作思維」,主要指焦點意識的形成、表現方式及意義脈絡,同時也包含對創作活動本身的思索;因為不只是純粹的理性運作,所以往往牽涉作者應對不同處境的「心態發展」。而「網繭」與「飛躍」的意象,則是借以表示湯顯祖由少到老始終存在,並甚為自覺的生存張力。
先前學界對晚明文化的討論,往往是以明中葉後商業發達及市鎮興起的框架為論述背景;而現今觀眾或讀者,也常是透過崑曲或明清江南出版、評點的現象,去認識湯顯祖其人及作品。但江南吳地對湯氏來說,卻是風土、聲口殊異的「他鄉」。「江右」不僅是其籍貫之所在,而且是具有密切情感聯繫,並涉及「價值」和「歸屬」的「地方」。可以說,湯氏中年後愈形清晰的生存張力,在其生命初期即已埋下伏筆。
江右士人一度於明代政壇佔有重要地位;經略天下就湯氏而言,更帶有幾分成就豪俠壯舉的浪漫想像。他以俠者為典範,企圖建立自我在世界的定位;但既是將官場視為實現俠義之所在,便注定要承受權力場域不得自主的掙扎。《紫釵記》作成前後,湯氏正陷入人事構釁的低潮,因此更激發他以「直」自任的堅持並強調「真」與「假」的辨別。相較於蔣防的<霍小玉傳>,《紫釵記》�堛�撓主角戀情的不是門閥,卻是權力、金錢的糾葛;反面人物的特徵也非李益的薄倖,而是盧太尉的私門壟斷。以私門壟斷取代階級門第,再以壟斷彰顯俠行的構思,應當與湯氏的政治觀點及立場緊密相關。劇中既藉由霍小玉、黃衫客等俠者,對比出異於「私門」的價值選擇;但價值選擇的行動,終究仍需靠「公家」的權勢和秩序為保證。而湯顯祖對於公」的認知,既以「分義」為前提,「分義」的制訂權又在「公家」,那麼公家之於俠者,便又牽涉「個人」和「國家」間的相互關係。在價值判斷上兩者既有交集,但在自由的行使上卻也隱含齟齬。
萬曆十九年湯氏向皇帝上疏受挫後,眼光不再只向外聚焦於「君」及「天下」,心態並產生耐人尋味的變化。其由強烈冀望行俠於世,轉向尋求與世無傷。從編年的角度推斷,羅汝芳、李贄、紫柏,雖都曾給予他啟發或影響,但上疏失敗的挫折,才使其更為自覺三人在其生命中所扮演的角色,而且也使他重新思考自我與世界間的關係。他頻頻採取懺悔的修辭,以獲罪謫臣兼地方官吏的身份,發表個人感悟並倡導「天性」大義的言說。但看似返向性命、時自惕厲的同時,卻也難掩傷感及對政治場域的痛切反省。
同時引人注目的是,湯顯祖的創作力也在此後數年間臻至高峰。奠定其於文學史上重要地位之「四夢」,除《紫釵記》是作於萬曆十五年前後外,《牡丹亭》、《南柯記》、《邯鄲記》則各完成於萬曆二十六、二十八、二十九年,也就是湯氏自遂昌任上棄官還鄉的最初四年間。藉由可繫年之詩文,可見尋索人生歸宿,乃是其劇作巔峰期所關切的問題。並此歸宿的探求,不止為返鄉四年間詩文的主題。
從其劇作來觀察,任職南京期間寫成的《紫釵記》,「情」僅僅是烘托俠義主題的戲劇成素;至《牡丹亭》和「二夢」,才真正被突顯為戲劇整體的綱領。而這般區隔,又恰好和湯氏心態的轉折構成呼應。
縱使《牡丹亭》及「二夢」,「情」皆為導引主角行動的核心;然而迥異的和詮釋觀點,也顯示出聚焦於「情」,不代表就是從特定角度賦予其堅實不移的價值。或者說,這三部戲都是以「情」為介質,呈現其在不同思想脈絡中,侔契性命之道的「幾種」可能。參照萬曆二十六至二十九年間,湯氏詩文�奡M求歸宿的意向,既未透露重大轉變,卻也多線穿插的現象,正與此不相違逆。因此,即使肯定「情」確實為湯氏戲劇文本的關鍵詞,還需釐清其如何作為關鍵詞才有意義。經由對「情」與「理」、「情」與「法」、「情」與「想」、「深情」與「智骨」等範疇在具體文脈中的分疏,可見湯氏對「情」的界義方式不僅多樣,並且容許矛盾。「情」既可能指向「飛躍」,也可能指向「網繭」;且無論為何,它都和「法」、「想」、「智」等相對端點都共同形成生存張力的結構。
湯顯祖以戲劇之道為「人情之大竇」。「竇」在《禮記》為隱喻用法,到了湯氏筆下,雖然還是隱喻,但《牡丹亭》或「二夢」呈演的戲劇之道,重心則回到「竇」的字面意思,也就是「穴」或「孔竅」上。換言之,隱喻乃反身指向自己。所以如此,應和「情」何以成為關鍵詞有關。湯氏對於「情」的用法,不論彰顯其穿透束縛的性質,或陷入封閉的趨力,都涉及「單一」及「多重」觀點的問題。
如果說《牡丹亭》是以「似怪如妖」的現象表現「天然」,那麼「二夢」則是從凡情世俗的構成,暴露其怪誕虛妄。可以說,《牡丹亭》和「二夢」,前後選取了「情」的相對面來展演「真實」。「世界」是「單一」或「多重」?「真實」是「單一」或「多重」?「孔竅」既區隔不同的時空,也銜接相異的世界。「竇」之兩端,《牡丹亭》表現為「死」、「生」,「二夢」則展演為「夢」、「覺」。戲劇主角進入而後出之,便不再侷限於原本熟悉的「單維」時空、「一個」世界;或者說,「情」都經由「孔竅」而獲得某種照明或轉化。這種表現型態和思考模式,正是湯氏十分特殊之處。
戲劇創作就其對《易經•觀卦》�堙u觀我生」、「觀其生」的關注,不啻為推演「自我」與「世界」間諸多「可能性」又寓「道」於「樂」的場域。透過人物形象、場景意象等的經營,既使得戲劇之外的人生議題和感觸益形「可觀」;但戲劇文本又遠非作者一己順逆及相伴而來的命運感所能規範。易言之,其所謂「駘蕩淫夷」之美,就在能展現豐盈而活潑創化的生機。至於生機在何處?就「荒園」與「湖山石」的意象引申,即共同導向局限和穿越、顯和隱、死與生的辯證。而生機就何而言?從其觀點可以看出一種拆解習常,重視幽隱,並直探究竟真實的傾向。又如何是世界的真實狀態?無論從儒、釋或道來詮釋,所對照者皆為僵化局限或趨向封閉的世故或世態。就此而言,不僅《牡丹亭》,包括《南柯記》和《邯鄲記》,都透露對遠離「真實」之世俗儒者及其觀點的批判。
「戲」固然不同於「經制彝常」,但「遊戲之道」亦關乎嚴肅與神聖。他一方面由「戲神」之「創生」立論,另一方面又自「宜伶」之「抽離」成說。這與其劇作展演「情」與「真實」關係的兩重方式,恰可相互參照。
Abstract
This paper is written due to interest in when and how “ch’ing”(情) became a value in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dvocacy of“ch’ing”was considered a cultural trend or feature in middle and late Ming Dynasty, and it was largely contributed by T’ang Hsien-tsu(湯顯祖) and his work “Peony Pavilion”(牡丹亭). However, “Peony Pavilion”, “Nan-k’o Chi”(南柯記), and “Han-tan Chi”(邯鄲記), which were written during the same period, showed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themes and styles; especially the expression of “ch’ing” by the main characters was nearly contrary. Does it indicate the change in T’ang’s thoughts? Or is it simply because of different themes? Regardless of the question asked, T’ang treated “ch’ing” as a concept with consistent connotation and compared with “li”(理). However,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textual context, the vector and usage of “ch’ing” is difficult to summarize, or described with a single model. In the discourses of “enlightenment” or “anti-tradition”, the view of “ch’ing” in the middle and late Ming Dynasty is reduced. Therefore, this paper does not plan to establish or connect any macro systems, instead, it aims to differentiate and analyze the textual context,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ang’s creative thinking and mental development, and explain related questions on “ch’ing”.
Creative thinking refers to the formation, expression, and connotation of focus consciousness, while including the thinking concerning the creative activity. Since it is not only about the mere rational operation, but it also concerns the mental development of writers in response to different situations.
Previous discussion on the culture of late Ming Dynasty by the academia was often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prosperity of business and rising of towns after the mid-Ming Dynasty. Audience or readers today often learn about T’ang and his works through Kun opera(崑曲), as well as publications and comments in southern China during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For T’ang , the Wu(吳) territory in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a “foreign land”(他鄉) and “right side of the Yangtze River”(江右)with different customs and languages, was not only where he registered the residence but also it is a “place” involves “value” and “belongingness”; in another word, the better clarified life energy after middle-aged years of T’ang was implied in his early days.
The literati who came from right side of the Yangtze River once had occupied significant political positions in Ming Dynasty. For T’ang, serving as a government official especially brought romantic senses in achieving chivalrous conducts. He learned from chivalrous experts to establish his position in the world. Since he practiced chivalrous conducts in a political world, he was destined to burden the uncontrollable struggle in a power field. Comparing with “Huo Hsiao Yu Chuan” (霍小玉傳)and “Tzu Ch’ai Chi”(紫釵記), the obstacle to love was not from influences of family but from complication of power and mone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illain figures are not Li Yi(李益)’s heartlessness but government officer Lu(盧太尉)’s personal monopolization. The story theme is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T’ang’s political views and standpoint.
Turning down by Wan Li Emperor(萬曆皇帝) for his frank criticism in 1591A.D, T’ang was frustrated and changed his mindset instead of concentrating on emperor and his ruling world. From chronicle records, Lo Ju-fang(羅汝芳), Li Chih(李贄), and Tzu Po (紫柏)had once offered inspiration or had impact on T’ang. Since he was frustrated that his criticism was not accepted, he especially valued these three persons and reconsider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mself and the world.
It is worth noting that his creativity reached a peak stage after his mindset switched to the other direction during several years. In addition to “Tzu Ch’ai Ch” that was finished during the time serving as government official in Nanjing around 1587, the “Si Meng” (四夢)that established T’ang’s significant status in literature history includes “Peony Pavilion”, “Nan-k’o Chi”, and “Han-tan Chi” that were completed in 1598, 1600, and 1601, respectively, the first four years he returned hometown from his government post. Through poetry, he searched for his life destination, which is also the issue his opera most concerned about during his prime days. The search for destination is not only the subject of poetry during the four years at hometown. In fact while watching his opera, “ch’ing” is only an element reflecting the subject of chivalrous conduct in “Tzu Ch’ai Chi”; it is until “Peony Pavilion” and “Er Meng” (二夢)that essence of the entire opera is truly accentuated. This differentiation coincides with the transition of T’ang’s mindset.
Although “ch’ing” is the center for guiding action of the leading character in “Peony Pavilion” and “Er Meng”, the totally different story development and interpretation reveal “ch’ing” does not represent the solid value from a fixed angle. While “ch’ing” is indeed the keyword in the context of T’ang’s opera, it is important to clarify how it became the keyword. By analyzing the scope of “ch’ing” and “li”, “ch’ing” and “fa”(法), “ch’ing” and “hsiang”(想), “shen ch’ing”(深情) and “chih ku”(智骨) in the specific context, T’ang certainly had numerous ways to define “ch’ing”; “ch’ing” may possibly indicate “infinite” and “limited” in the opposite relationship. Anyway, it would become a life structure with opposite points (e.g. “fa”, “hsiang”, and “chih”).
T’ang Hsien-tsu considered the “way”(道)of “opera god”(戲神) as “Jen Ch’ing Chih Da Tou”(人情之大竇). “Tou” was used as a metaphor in “Book of Rites”(禮記). Written by T’ang, it is still a metaphor; yet, the course of opera presented in “Peony Pavilion” and “Er Meng” changes its focus back on the literal meaning of “tou”, which is also “hole” or “opening”. In another word, metaphor points to self; thus, it shall have something to do with how “ch’ing” became the keyword. T’ang used “ch’ing” to indicate the nature of penetrating constraint or being caught in a closed power, which both involve issues with “single” and “multiple” perspectives. Is the “world” “single” or “multiple”? Is the “truth” “single” or “multiple”? “Tou” distinguishes time and space; it also connects worlds that are different. Two ends of “tou” demonstrated in “Peony Pavilion” are “death” and “life”, while in “Er Meng” are “dream” and “awakening”. The leading role of the opera entered and came out instead of living in the familiar “one-dimensional” time and space in the “one” world.
In terms of T’ang, opera may provide a place to present various “possibilities” among “self” and “world”. What, on earth, is the true status of the world? Regardless of the interpretation from Confucianism, Buddhism, or Daoism, all sorts of comparison are rigid confinement or self-contained sophistication. For this, not only “Peony Pavilion”, “Nan-k’o chi” and “Han-tan chi” indicate the criticism to secular scholars who went far away from “liberty”, too.
Establish the theory from “intoxicating creation” of “opera god”, T’ang also suggested theory from “conscious acting” of “Yi actors”(宜伶). It can be referred to dual methods of demonstr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g” and “liberty” in his operas.
參考資料

一、傳統文獻(包括排印、點校及注釋本。同一朝代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漢〕桓寬著,王利器校注:《鹽鐵論》(北京:中華書局,1992)。
〔漢〕司馬遷著,〔日〕瀧川龜太郎考證:《史記會注考證》(臺北:天工書局,1989)。
〔漢〕伶玄:《飛燕外傳》,《續修四庫全書》集部第178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漢〕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
〔漢〕郭茂倩:《樂府詩集》(北京:中華書局,1979)。
〔漢〕揚雄著,〔清〕汪榮寶義疏,陳仲夫點校:《法言義疏》(北京:中華書局,1987)。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正義:《禮記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
〔漢〕劉向著,石光瑛校釋:《新序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1)。
〔西晉〕甘寶:《搜神記》(臺北:鼎文書局,1978)。
〔西晉〕陳壽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國志》(臺北:宏業書局,1972)。
〔東晉〕陶潛著,王叔岷箋證:《陶淵明詩箋證稿》(臺北:藝文印書館,1975)。
〔東晉〕陶潛著,袁行霈箋注:《陶淵明集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03)。
〔東晉〕葛洪:《神仙傳》,收錄於《四庫全書》第1059冊(臺北:商務印書館,1983)。
〔姚秦〕鳩摩羅什譯,〔明〕楊起元評注:《維摩詰經評註》,《卍續藏經》(臺北:中國佛教會影印影印卍續藏經委員會,1968)第30冊。
〔姚秦〕鳩摩羅什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臺北:新文豐圖書公司,1983)。
〔姚秦〕鳩摩羅什譯:《中觀論頌》,收錄於《龍樹六論:正理聚及其注釋》(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
〔姚秦〕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卷49。收錄於《大正新脩大藏經》(臺北:宏願出版社,1992)第25冊。
〔南朝宋〕范曄著,〔唐〕李賢注,〔清〕王先謙集解:《後漢書集解》(臺北:藝文印書館,1982)。
〔南朝宋〕曇無蜜多譯:《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大正藏》(臺北:新文豐圖書公司,1988)第9冊。
〔南朝梁〕陶宏景撰:《真誥》(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
〔南朝梁〕劉勰著,詹瑛義證:《文心雕龍義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南朝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臺北:華正書局,1991)。
〔北涼〕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收錄於《大正新脩大藏經》第12冊(臺北:宏願出版社,1992)。
〔晉〕陶潛著,逯欽立校注:《陶淵明集》(北京:中華書局,1979)。
〔南朝宋〕劉義慶撰,徐震堮校箋:《世說新語校箋》(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
〔後蜀〕趙崇祚:《花間集》(臺北:藝文印書館,1960)。
〔隋〕智顗:《摩訶止觀》,卷2下。收錄於《大正新脩大藏經》(臺北:宏願出版社,1992)第46冊。
〔唐〕玄奘譯:《大般若波羅蜜經》。收錄於《大正新脩大藏經》(臺北:宏願出版社,1992),第5冊。
〔唐〕白居易:《白氏長慶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唐〕李白著,瞿蛻園等校注:《李白集校注》(臺北:里仁書局,1981)。
〔唐〕李筌:《陰符經疏》(臺北:新文豐圖書公司,1987)。
〔唐〕宗密:《原人論》。收錄於《大正新脩大藏經》(臺北:宏願出版社,1992)第45冊。
〔唐〕房玄齡等撰:《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唐〕般若譯:《大方廣佛華嚴經》,收錄於《大正新脩大藏經》(臺北:宏願出版社,1992)第10冊。
〔唐〕佛陀多羅譯:《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收錄於《大正新脩大藏經》(臺北:宏願出版社,1992)第17冊。
〔北宋〕宋祁:《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
〔北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覽》(北京:中華書局,1960)。
〔北宋〕李昉等編:《太平廣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北宋〕張伯端著,〔清〕傅金銓彙註:《悟真篇三註》,(臺北:新文豐圖書公司,2001)。
〔北宋〕張君房纂輯,蔣力生等校注:《雲笈七籤》(北京:華夏出版社,1996)。
〔北宋〕程顥、程頤著,王孝魚點校:《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1981)。
〔北宋〕蘇軾撰,〔宋〕王文誥輯註,孔凡禮點校:《蘇軾詩集》(北京:中華書局,1982)。
〔北宋〕蘇軾著,龍沐勛箋:《東坡樂府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
〔南宋〕朱熹:《周易本義》(收錄於《周易本義》,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
〔南宋〕朱熹:《四書章句集註》(臺北:大安出版社,1996)。
〔南宋〕周密著,張茂鵬點校:《齊東野語》(北京:中華書局,1983)。
〔南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94)。
〔元〕李道純:《中和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元〕脫脫等撰:《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77)。
〔元〕趙道一:《歷世真仙體道通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明〕文震亨著,海軍、田君注釋著,趙農注釋:《長物志圖說》(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4)。
〔明〕王守仁撰,吳光、董平、姚延福編校:《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明〕王思任:《王季重雜著》(臺北:偉文圖書公司,1977)。
〔明〕田藝衡:《留青日札》(臺北:廣文書局,1969)。
〔明〕沈周:《石田詩選》(臺北:世界書局,1986)。
〔明〕吳亮《萬曆疏鈔》,《續修四庫全書》冊468(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北京:中華書局,1959)。
〔明〕李贄:《藏書》(北京:中華書局,1959)。
〔明〕李贄:《李溫陵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1)。
〔明〕李贄:《焚書》(北京:中華書局,1988)。
〔明〕李贄:《續焚書》(北京:中華書局,1988)。
〔明〕李贄:《初潭集》,《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子部雜家類第1189冊。
〔明〕呂坤著,吳承學、李光摩校注:《呻吟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明〕何心隱:《何心隱集》(北京:中華書局,1960)。
〔明〕計成著,趙農注釋:《園冶圖說》(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3)。
〔明〕帥機:《陽秋館集》,《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集部第139冊。
〔明〕海瑞著,陳義鍾編校:《海瑞集》(北京:中華書局,1962)。
〔明〕耿定向:《耿天臺先生文集》,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集部別集類第131冊。
〔明〕袁中道:《遊居柿錄》(臺北:新興書局,1982)。
〔明〕袁中道:《珂雪齋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明〕袁宏道著,錢伯城箋校:《袁宏道集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明〕袁宗道著,錢伯城標點:《白蘇齋類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明〕袁袠:《世緯》(臺北:新興書局,1974)。
〔明〕徐渭:《徐渭集》(北京:中華書局,1999)。
〔明〕章潢:《周易象易》,《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易類第18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
〔明〕鹿善繼:《認真草》(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
〔明〕屠隆:《白榆集》(臺北:偉文圖書公司,1977)。
〔明〕陳繼儒:《晚香堂小品》(上海:貝葉山房,1936)。
〔明〕張宇初:《峴泉集》(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1974)。
〔明〕張岱:《快園道古》(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
〔明〕張岱著,夏咸淳、程維榮校注:《陶庵夢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明〕張瀚:《松窗夢語》(北京:中華書局,1985)。
〔明〕湯顯祖著,徐朔方箋校:《湯顯祖全集》(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9)。
〔明〕馮夢龍著,高洪鈞箋注:《馮夢龍集箋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
〔明〕黃宗羲著:《明夷待訪錄》,沈善洪主編《黃宗羲全集》第1冊(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
〔明〕黃宗羲:《明儒學案》,沈善洪主編《黃宗羲全集》第7、8冊(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
〔明〕董其昌:《容臺集》(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1968)。
〔明〕董說:《西遊補》(臺北:世界書局,1975)。
〔明〕紫柏真可:《紫柏老人集》,《明版嘉興大藏經》第22冊(臺北:新文豐圖書公司,1987)。
〔明〕楊起元:《太史楊復所先生證學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子部雜家類第90冊。
〔明〕楊時喬:《新刻楊端潔公文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明〕鄒元標:《鄒公存真集》,《四庫禁燬書叢刊補編》冊76(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明〕蕅益智旭撰,孔宏點校:《靈峰宗論》(北京:北京圖書館,2004)。
〔明〕蔣一葵:《長安客話》(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
〔明〕管志道:《惕若齋集》(東京:內閣文庫,1980;微縮資料)。
〔明〕管志道《周易六龍解》(臺北:成文書局,1976)。
〔明〕管志道:《續問辨牘》,《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子部雜家類第88冊。
〔明〕劉仕義:《新知錄摘鈔》(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
〔明〕憨山德清著,孔宏點校:《憨山老人夢游集》(北京:北京圖書館,2004)。
〔明〕謝肇淛:《五雜俎》(臺北:新興書局,1971)。
〔明〕羅汝芳《盱壇直詮》(臺北:廣文書局,1960)。
〔明〕羅汝芳:《近溪羅先生一貫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
〔明〕羅汝芳著,方祖猷、梁一群、李慶龍等編校整理:《羅汝芳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明〕嚴嵩:《鈐山堂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第56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明〕釋真鑑:《大佛頂首楞嚴經正脈疏》,《明版嘉興大藏經》第16-17冊(臺北:新文豐圖書公司,1987) 。
〔明〕顧炎武撰,〔清〕黃汝成集釋:《日知錄集釋》(臺北:世界書局,1962)。
〔明〕顧應祥:《靜虛齋惜陰錄》,收錄於《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北京:書目文獻社,1988),子部雜家類第64冊。
〔清〕王先慎:《韓非子集解》(臺北:世界書局,1991)。
〔清〕朱彝尊著,姚祖恩編,黃君坦校點:《靜志居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
〔清〕全祖望著,詹海雲校注:《全祖望鮚埼亭集校注》(臺北:國立編譯館)。
〔清〕邵念祖:《思復堂文集碑傳》,(臺北:明文書局,1991)。
〔清〕孫希旦集解:《禮記集解》(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
〔清〕許應爍修、謝煌纂:《撫州府志》(臺北:成文書局,1975)。
〔清〕郭慶藩編,王孝魚整理:《莊子集釋》(臺北:群玉堂圖書公司,1991)。
〔清〕曹寅等奉敕編:《全唐詩》(臺北:世界書局,1988)。
〔清〕張廷玉:《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
〔清〕董誥等撰:《欽定全唐文》(臺北:啟文出版社,1961)。
〔清〕陸次雲:《北墅緒言》《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237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清〕趙吉士:《寄園寄所寄》,卷7,《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子部雜家類第1196冊。
〔清〕劉鶚:《老殘遊記》(臺北:桂冠圖書公司,2000)。
〔清〕趙翼著,王樹民校證:《廿二史劄記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4)。
〔清〕錢謙益撰,〔清〕錢陸燦編:《列朝詩集小傳》(臺北:明文書局,1991)。
〔清〕錢謙益著,〔清〕錢曾箋注,錢仲聯標校:《牧齋初學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清〕錢謙益著,〔清〕錢曾箋注,錢仲聯標校:《牧齋有學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清〕錢謙益:《列朝詩集》,《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第96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清〕錢謙益輯:《紫柏尊者別集》,《卍續藏》(臺北,新文豐圖書公司,1977)第127冊。
〔清〕嚴可均撰,陳延嘉、王同策、左振坤校點主編:《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清〕顧炎武:《亭林文集》(臺北:新興書局,1956)。


二、近人論著(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列;若作者兩位以上,權以首位為序。西文則依字母先後)
第一部分:書籍
王明:《道家和道教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
王春南:《宋濂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
王書奴:《中國娼妓史》(上海:三聯書店,1988)。
王崗:《浪漫情感與宗教精神》(香港:天地圖書公司,1999)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袁震宇、劉明今著:《中國文學批評通史•明代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王璦玲主編:《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主體意識與社會——文學篇(上)(下)》(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4)。
王璦玲:《晚明清初戲曲之審美構思與其藝術呈現》(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5)。new window
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校印、黃彰健校勘,《明實錄》(京都:中文出版社,1984)。
中華書局編輯部:《全元散曲》(臺北:中華書局,1969)。
毛效同:《湯顯祖研究資料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甘懷真:《皇權、禮儀與經典詮釋:中國古代政治史硏究》(臺北:喜馬拉雅基金會,2003)。
江西省文學藝術研究所:《湯顯祖研究論文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4)。
衣若蘭:《三姑六婆——明代婦女與社會的探索》(臺北:稻鄉出版社,2002)。new window
呂妙芬《陽明學士人社群——歷史、思想與實踐》(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
朱維錚:《走出中世紀》(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任文利:《心學的形上學問題探本》(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
任繼愈:《中國道教史》(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8)。
汪辟彊校錄:《唐人小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李素平:《女神•女丹•女道》(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
李焯然:《明史散論》(臺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1991)。
李聖華:《晚明詩歌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
杜維明:《儒家思想》(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
巫仁恕:《奢侈的女人》(臺北:三民書局,2005)。
巫仁恕:《品味奢華——晚明的消費社會與士大夫》(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7)。new window
吳梅:《中國戲曲概論》(臺北:廣文書局,1980)。new window
吳震:《明代知識界講學活動繫年》(上海:學林出版社,2003)。
吳震:《陽明後學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吳震:《羅汝芳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5)。
吳震編校整理:《王畿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余安邦:《情、欲與文化》(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2003)。
余英時:《紅樓夢的兩個世界》(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78)。
余英時:《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7)。new window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臺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2003)。
余英時:《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臺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2004)。
余英時著,沈志佳編:《文化評論與中國情懷(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林毓生:《思想與人物》(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3)。
范佳玲:《紫柏大師生平及其思想研究》(臺北:法鼓文化事業公司,2001)。
范毅軍:《傳統市鎮與區域發展》(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5)。
屈萬里:《詩經詮釋》(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3)。new window
孟森:《明史講義》(北京:中華書局,2006)。
周臘生《明代狀元譜》(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
柳存仁:《和風堂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孫康宜:《陳子龍柳如是詩詞情緣》(臺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1992)。
南炳文主編:《佛道秘密宗教與明代社會》(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1)。
姜廣輝:《走出理學:清代思想發展的內在理路》(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
侯外廬主編:《中國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馬濤:《走出中世紀的曙光——晚明清初救世啟蒙思潮》(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3)。
袁行霈:《陶淵明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
袁行霈主編:《中國文學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徐朔方:《湯顯祖年譜》(北京:中華書局,1958)。
徐朔方:《論湯顯祖及其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徐朔方:《湯顯祖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3)。
徐朔方、孫秋克:《明代文學史》(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6)。new window
韋慶遠:《張居正和明代中後期政局》(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淡江大學中文系主編:《俠與中國文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
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臺北:里仁書局,1995)。new window
章穎:《湯顯祖說情》(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7)。
許滌新、吳承明主編:《中國資本主義發展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郭英德:《明清傳奇綜錄(上)》(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華瑋:《明清婦女之戲曲創作與批評》(臺北:中央硏究院中國文哲硏究所,2003)。new window
華瑋、江巨榮點校:《才子牡丹亭》(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
華瑋主編:《湯顯祖與牡丹亭》(臺北:中央硏究院中國文哲硏究所,2005)。
曹淑娟:《晚明性靈小品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88)。new window
曹國慶、趙樹貴、劉良群:《嚴嵩評傳》(上海:上海社會科學研究院,1989)。
陳平原:《從文人之文到學者之文》(北京:三聯書店,2004)。
陳平原、王德威編《北京:都市想像與文化記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陳江:《明代中後期的江南社會與社會生活》(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2006)。
陳竹:《明清言情劇作學史稿》(武昌: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
陳來:《中國近世思想史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陳書錄:《明代前後七子研究》(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4)。
陳書錄:《明代詩文的演變》(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
陳寅恪:《柳如是別傳》(北京:三聯書店,2001)。
陳寅恪:《金明館叢稿二編》(北京:三聯書店,2001)。
陳國平:《明代行政法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陳建華:《中國江浙地區十四至十七世紀社會意識與文學》(上海:學林出版社,1992)。
陳榮捷:《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臺灣:學生書局,1983)。new window
陳寶良:《明代儒學生員與地方社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張淑香:《元雜劇中的愛情與社會》(臺北:長安出版社,1980)。
張淑香:《抒情傳統的省思與探索》(臺北:大安出版社,1992)。
張藝曦:《社群、家族與王學的鄉里實踐——以明中期江西吉水、安福兩縣為例》(臺北: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2006)。new window
陶鶴山:《市民群體與制度更新——對中國現代化主體的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
黃文錫:《湯顯祖:曠代情聖》(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
黃仁宇:《萬曆十五年》(臺北:食貨出版社,1993三版)。
黃宗智:《中國研究的規範認識危機》(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
黃宗智主編:《中國研究的範式問題討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黃卓越:《佛教與晚明文學思潮》(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
黃卓越:《明永樂至嘉靖初詩文觀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
黃卓越:《明中後期文學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葛兆光:《思想史研究課堂講錄》(北京:三聯書店,2005)。
葛兆光:《思想史的寫法——中國思想史導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第二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
葉嘉瑩:《我的詩詞道路》(臺北:桂冠圖書公司,2000)。
傅衣凌主編,楊國楨、陳支平著:《明史新編》(臺北:昭明出版社,1999)。
程玉瑛:《晚明被遺忘的思想家——羅汝芳(近溪)詩文事蹟編年》(臺北:廣文書局,1995)。
程芸:《湯顯祖與晚明戲曲的嬗變》(北京:中華書局,2006)。
程炳達、王衛民編著:《中國歷代曲論釋評》(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
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北京:中華書局,1983)。
楊白衣:《唯識讀本》(高雄:慈恩出版社,1981)。
楊振良:《牡丹亭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new window
楊惠南:《佛教思想新論》(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0)。
蒙培元:《心靈超越與境界》(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趙紅娟:《明遺民董說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趙園:《制度•言論•心態——明清之際士大夫硏究續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蔣年豐:《與西洋哲學對話》(臺北:桂冠圖書公司,2005)。new window
蔡毅編:《中國古典戲曲序跋彙編》(濟南:齊魯書社,1989)。
熊秉真、呂妙芬主編:《情欲與禮教——前近代中國文化中的後╱現代性》(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9)。
熊秉真主編,王璦玲、胡曉真合編:《欲掩彌彰:中國歷史文化中的「私」與「情」》(臺北:漢學硏究中心,2003)。
熊秉真、張壽安合編:《情欲明清——達情篇》(臺北:麥田出版社,2004)。
熊秉真、余安邦合編:《情欲明清——遂欲篇》(臺北:麥田出版社,2004)。
鄭利華:《明代中期文學演進與城市形態》(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5)。
鄭培凱:《湯顯祖與晚明文化》(臺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1995)。new window
趙曉華:《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的學術研究與論爭》(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4)。
樊樹志:《晚明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鄧正來:《市民社會》(臺北:揚智文化事業公司,2001)。new window
鄧志峰:《王學與晚明的師道復興運動》(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
樂蘅軍:《意志與命運——中國古典小說世界觀綜論》(臺北:大安出版社,2003)。new window
劉人鵬:《近代中國女權論述——國族、翻譯與性別政治》(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2)。
蕭登福:《六朝道教上清派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5)。
蕭萐父、許蘇民:《明清啟蒙學術流變》(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5)。
錢基博:《明代文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
嵇文甫:《左派王學》(臺北:國文天地雜誌社,1990)。
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論》(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
謝伯陽編:《全明散曲》(濟南:齊魯書社,1994),頁1975。
鍾彩鈞、楊晉龍主編:《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主體意識與社會——學術思想篇》(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4)。new window
韓大城:《明代城市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1)。
釋印順:《佛法概論》(臺北:正聞出版社,1992)。
釋印順:《般若經講記》(新竹:正聞出版社,2000)。
釋聖嚴:《明末佛教研究》(臺北:東初出版社,1992)。new window
龔鵬程:《江西詩社宗派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3)。new window
龔鵬程:《大俠》(臺北:錦冠出版社,1987)。
龔鵬程:《廿四史俠客資料匯編》(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5)。
龔鵬程:《晚明思潮》(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出版社,2001)。new window
龔鵬程:《才》(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6)。
榮格(C. G. Jung)著,龔卓軍譯:《人及其象徵》(臺北,立緒文化事業公司,1999)。
克里斯多佛•武德爾德(Christopher Woodward)著,張讓譯:《人在廢墟》(臺北:邊城出版社書局,2006)。
De Bary, WH. Theodore, Self and society in Ming Thought (New York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0)。
狄百瑞(De Bary,William Theodore)著,李弘祺譯《中國的自由傳統》(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3)。
崔瑞德(Denis Twitchett)、牟復禮(Frederick W. Mote)編,楊品泉譯:《劍橋中國明代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Georg Simmel, edited by David Frisby, translated by Tom Bottomore and David Frisby, The philosophy of money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1990)
高夫曼(Erving Goffman)著,徐江敏、李姚軍譯:《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2)。
齊美爾(Georg Simmel)著,劉小楓編,顧仁明譯:《金錢、性別、現代生活風格》(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1)。
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著,鄧伯宸譯:《黑暗時代群像》(臺北:立緒文化事業公司,2006)。
Isaiah Berlin , edited by Henry Hardy , with an essay on Berlin and his critics by Ian Harris, Liberty : incorporating four essays on liberty (Oxford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以賽亞•柏林(Isaiah Berlin,或譯以撒•柏林)著,胡傳勝譯:《自由論》(南京:譯林出版社,2003)。
John Berger著,戴行鉞譯:《觀看之道》(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5)。
Johan Huizinga , Homo ludens; a study of the play-element in culture(London, Routledge & K. Paul LTD. [1949])
Jürgen Habermas著,曹衛東、王曉玨、劉北城、宋偉杰合譯:《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2)。
〔德〕曼弗雷德•普菲斯特(Manfred Pfister)著,周靖波、李安定譯:《戲劇理論與戲劇分析》(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4)。
North, Douglass Cecil , 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Cambridge(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Rogers Brubaker , The limits of rationality : an essay on the social and moral thought of Max Weber(London; Boston : Allen & Unwin, 1984)
舒衡哲(Schwarcz Vera)著,劉京建譯:《中國啓蒙運動:知識份子與五四遺產》(臺北:桂冠圖書公司,2000)。
Tim Cresswell著,徐苔玲、王志弘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臺北:群學出版公司,2006)。
edited by Timothy Brook and Gregory Blue , China and historical capitalism: genealogies of sinological knowledge(Cambridge ;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中譯見古偉瀛等譯:《中國與歷史資本主義》(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
卜正民(Timothy Brook)著,方駿、王秀麗、羅天佑譯:《縱樂的困惑:明朝的商業與文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4)。
卜正民(Timothy Brook)著,張華譯:《為權力祈禱——佛教與晚明中國士紳社會的形成》(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
薇薇安娜•齊利澤(Viviana A. Zelizer)著,陳難能譯:《金錢的社會意義》(The social meaning of money,臺北:正中書局,2004)。
〔日〕小野和子著,李慶、張榮湄譯:《明季黨社考》(上海:上海世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日〕大木康:《中国遊里空間:明清秦淮妓女の世界》(東京:青土社,2002)。
〔日〕大木康:《明末江南の出版文化》(東京:研文出版,2004)。
〔日〕伊東貴之:《思想としての中国近世》(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2005)。
〔日〕青木正兒著,王吉廬譯:《中國近世戲曲史》(臺北:商務印書館1965)。
〔日〕岩城秀夫:《中国戲曲演劇研究》(東京:創文社,1973)。
〔日〕岩城秀夫:《中国古典劇の研究》(東京:創文社,1986)。
〔日〕岡田武彥:《王陽明と明末の儒學(上)》(東京:明德出版社,2004)。
〔日〕秋月觀暎:《中國近世道教の形成:淨明道の基礎的硏究》(東京:創文社,1978)。
〔日〕荒木見悟:《明代思想研究:明代における儒教と佛教の交流》(東京:創文社,1972)。
〔日〕荒木見悟:《明末宗教思想研究——管東溟の生涯とその思想》(東京:創文社,1979)。
〔日〕荒木見悟:《陽明学の位相》(東京:研文出版,1992)。
〔日〕荒木見悟著,廖肇亨譯:《明末清初的思想與佛教》(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6)。
〔日〕溝口雄三:《方法としての中国》(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89)。
〔日〕溝口雄三著,索介然、龔穎譯:《中國前近代思想的演變》(北京:中華書局,1997)。
〔日〕溝口雄三、小島毅主編,孫歌等譯:《中國的思維世界》(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日〕齋藤茂《中国妓女と文人》(東京:東方書店,2000)。
〔日〕橫山紘一著,許洋主譯:《唯識思想入門》(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2)。

第二部分:論文(包括期刊、會議及文集中論文)
二川:<袁安臥雪圖畫理抉微>,《朵雲》總第45期,1996年8月,頁58-70。
王汎森:<明代心學家的社會角色>,收錄於鄭欽仁教授榮退紀念論文集編輯委員會:《鄭欽仁教授榮退紀念論文集》(臺北:稻鄉,1999),頁249-266。
王璦玲:<論湯顯祖劇作與劇論中之情、理、勢>,收錄於華瑋主編:《湯顯祖與牡丹亭》,頁171-213。
王鴻泰:<青樓:中國文化的後花園>,《當代》,第137期,1999.1,頁16-29。
古清美:<羅近溪「打破光景」義之疏釋及其與佛教思想之交涉>,釋聖嚴等編著:《佛教的思想與文化:印順導師八秩晉六壽慶論文集》(臺北:法光出版社,1991),頁217-236。
巫仁恕:<明代平民服飾的流行風尚與士大夫的反應>,《新史學》10:3,1999.9,頁55-109。new window
呂妙芬:<晩明《孝經》論述的宗教性意涵:虞淳熙的孝論及其文化脈絡>,《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48期,2005.6,頁1-46。new window
吳書蔭:<湯顯祖交游和詩文創作年代考略>,收錄於華瑋主編:《湯顯祖與牡丹亭(上)》,頁71-104。
吳新苗<湯顯祖與屠隆交游考——兼論「玉茗堂批訂董西廂」真偽問題>,《戲劇:中央戲劇學院學報》,2006年第1期,頁24-29。
吳震:<十六世紀中國儒學思想的近代意涵>,《臺灣東亞文明研究集刊》1:2,2004.12。
吳震:<泰州學派芻議>,《浙江社會科學》,2004年第2期,頁142-150。
吳震:<泰州後學顏山農思想緒論>,《浙江社會科學》,2005年第1期,頁133-139。
吳震:<羅近溪的經典詮釋及其思想史意義——就「克己復禮」的詮釋而談>,《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5期,頁72-79。
余英時:<現代儒學的回顧與展望——從明清思想基調的轉換看儒學的現代發展>,收錄於《現代儒學論》(River Edge,N.J.:八方文化,1996),頁1-59。
余英時:<士商互動與儒學轉向——明清社會史與思想史之一面向>,見郝延平、魏秀梅主編《近世中國之傳統與蛻變 : 劉廣京院士七十五歲祝壽論文集》(臺北:中央硏究院近代史硏究所,1998),頁3-52。new window
余英時:<明清變遷時期社會與文化的轉變>,收錄於《中國歷史轉型時期的知識分子》(臺北:聯經,1992),頁35-42。
林保淳:<中國古典小說中的「女俠」形象>,《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1期,1997.9,頁43-88。new window
林麗月:<晚明崇奢思想隅論>,《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19期,1991.6,頁215-234。new window
林麗月<大雅將還:從「蘇樣」服飾看晚明的消費文化>,收錄於熊月之、熊秉真主編:《明清以來江南社會與文化論集》(上海:上海社會科學研究院,2004),頁213-224。
邱仲麟:<點名與簽到——明代京官朝參、公座文化的探索>,《新史學》9:2,1998.6,頁1-43。new window
周陽山:<從公民文化到公民社會——一項現實的考察>,《華崗社科學報》16期,2002.6,頁1-9。
周建華、饒志勇:<明代理學與江西文學——以湯顯祖為例>,《江西社會科學》,2005年第9期,頁74-76。
洪修平:<論漢地佛教的方術靈神化、儒學化與老莊玄學化——從思想理論的層面看佛教的中國化>,《中華佛學學報》第12期,1999.7,頁303-315。new window
祝平次:<社會人倫與道德自我——論明代泰州平民儒者思想的社會性>,收錄於鍾彩鈞、楊晉龍主編《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主體意識與社會:學術思想篇》(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4),頁91-141。
柯慶明:<愛情與時代的辯證>,收錄於華瑋主編:《湯顯祖與牡丹亭》,頁215-258。
胡凡:<立儲之爭與明代政治>,《西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版)1997年第4期,頁93-98。
侯外廬:<論明清之際的社會、階級關係和啟蒙思潮的特點>《新建設》1955年第5期。
侯外廬:<論湯顯祖紫釵記和南柯記的思想性——從歌頌自然情景的「春天」到政治傾向的「烏托邦」>,原載《新建設》1961年第7期,後收錄於毛效同編:《湯顯祖研究資料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頁814-833。
俞可平<馬克思的市民社會理論及其歷史地位>,《中國社會科學》1993年第4期,頁59-74。
馬曉英<晚明天主教與佛教的衝突及其影響>,《世界宗教研究》2002年第4期,頁84-94。
曾永義:<再說「拗折天下人嗓子」>收錄於華瑋主編:《湯顯祖與牡丹亭》,頁1-70。new window
華瑋:<世間只有情難訴——試論湯顯祖的情觀與他劇作的關係>,《大陸雜誌》,1993年,86:6,頁32-40。
崔洛民:<湯顯祖之江西意識及其與吳文人的矛盾>,《戲劇藝術》,2001年第1期,頁102-108。
陳來:<蒙學與世俗儒家倫理>,收錄於《中國近世思想史研究》(北京:商務,2003),頁409-455。
陳進國:<李筌《陰符經疏》的真偽考略>,《中國道教》2002年第4期,頁28-30。
張淑香:<杜麗娘在花園——一個時間的地點>,收錄於華瑋主編:《湯顯祖與牡丹亭(上)》,頁259-288。
彭國翔:<王畿的良知信仰論與陽明學的宗教化>,《中國哲學史》,2002年第3期,頁54-62。
彭國翔:<陽明學者的正統與異端之辨>,《中華文化論壇》,2003年第1期,頁123-128。
黃俊傑:<東亞近世儒者對「公」、「私」領域分際的思考>,收錄於黃俊傑、江宜樺編:《公私領域新探:東亞與西方觀點之比較》(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頁117-135。
黃振林:<晚明江西的戲曲面貌與湯顯祖劇作的腔調>,《廈門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第4期,頁16-22。
楊國楨、陳支平:<傅衣凌晚年中國社會經濟史學思想的發展>《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1年第1期,頁1-5。
楊芳燕:<明清之際思想轉向的近代意涵——研究現狀與方法的省察>,《漢學研究通訊》20:2,2001.5,頁44-53。new window
鄔國平:<也談《焚書》原本的問題>,《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版)》,2004年第2期,頁45-50。
廖肇亨:其<禪門說戲>,《漢學研究》17:2,1999.12,頁277-298。
廖肇亨:<僧人說夢:晚明叢林夢論試析>,收錄於左東嶺主編:《2005明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頁301-321。
趙山林:<試論「臨川四夢」的文學淵源>,收錄於華瑋主編:《湯顯祖與牡丹亭(上)》,頁137-169。
趙治中:<湯顯祖與屠隆交誼考>,《麗水學院學報》2007年第3期,頁24-27。
蔣義斌:<鳩摩羅什譯《大品經》、《妙法蓮華經》中的「深心」>,收錄於《佛教思想的傳承與發展——印順導師九秩華誕祝壽文集》(臺北:東大,1995),頁291-306。
蔡其達:<打開「民間社會」史——一個反宰制論述的考察>,《中國論壇》28:12,1989.9,頁23-33。
熊秉真:<情欲、禮教、明清>,《漢學研究通訊》20:2,2001.5,頁1-3。new window
鄭志良:<湯顯祖尺牘三封考釋>,《中國典籍與文化》,2004年第3期,頁96-99。
鄭宗義:<性情與情性:論明末泰州學派的情欲觀>,收錄於張壽安、熊秉真合編《情欲明清——達情篇》(臺北:麥田出版社,2004),頁23。
劉群:<湯顯祖和屠隆罷官閒居時期的心態和戲劇創作比較>,《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6期,頁14-17。
蕭永明:<論蘇軾蜀學與洛學的歧異>,《雲夢學刊》,2002年第2期,頁39-42。
戴璉璋:<湯顯祖與羅汝芳>,《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006年,16:4,頁245-259。new window
戴繼誠:<對朱國楨「達觀始末」一文的辨正——兼駁利瑪竇對紫柏的有關評述>,《宗教學研究》2007年第1期,頁67-71。
關子尹:<說悲劇情懷:情感的先驗性與哲學的悲劇性>。收錄於其著《語默無常:尋求定向中的哲學反思》(Hong Kong:Oxford University Presss,2008),頁321-368。
羅志田:<中國文藝復興之夢:從清季的古學復興到民國的新潮>《漢學研究》20:1,2002,6)。new window
龐乃明:<利瑪竇與明人歐洲觀的初步形成>,《求是學刊》,2005年第3期,頁110-116。
〔日〕岩井茂樹:<明末の集権と「治法」主義——考成法のゆくえ>,收錄於〔日〕小野和子編《明清時代の法と社會》(京都: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硏究所,1983),頁167-193。
〔日〕岩城秀夫著,戴麗珠譯:<戲曲與夢>,收錄於張敬、曾永義等著:《中國古典戲劇論集》(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85),頁345-370。
〔日〕荒木見悟著,高正哲整理,釋慧嚴譯:<明代楞嚴經的流行(上)、(中)、(下)>,《人生雜誌》第123、124、125期,1993.11、1993.12、1994.1,頁32-37、36-42、31-38。

第三部分:學位論文

王鴻泰:《流動與互動:由明淸間城市生活的特性探測公眾場域的開展》,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年。new window
林宜蓉:《中晚明文藝場域「狂士」身分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
周志文:《屠隆文學思想研究》,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1年new window
曾光正:《不離俗而證真——泰州學派倫理觀的研究》,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6年。new window
張藝曦:《講學與政治——明代中晚期講學性質的轉變及其意義》,臺灣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1998年。
魏月萍:《君師道合:晚明泰州學者的「三教合一」論述》,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07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