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莊子.齊物論》的終極義諦及其奇詭書寫
書刊名:文學新鑰
作者:陳德和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en, De-he
出版日期:2005
卷期:3
頁次:頁25-44
主題關鍵詞:莊子齊物論詮釋生活世界辨證書寫Chuang tzuChi-wu-lunHermeneuticLife worldIdentifyWriti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19
  • 點閱點閱:220
莊子〈齊物論〉的主要意義,乃在生活世界中向天地人我的真實存在做出印證和宣言;它提醒我們,理當化解自我的偏執與封閉,而以無限寛廣的胸襟氣度,面對千差萬別的事事物物而皆能平等看待之、一致肯定之、共同包容之,最後證成和諧共榮的有情人間,是之謂「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此究其實乃為主客雙如、物我皆然之人生境界的示現,若其能以生活的世界即是真實的世界,則又充分體現了東方哲人道不離器、器不離道的共命慧。本文即藉由文本的詮釋,包括章句的訓詁和神話的解讀等,以試圖釋放出其如是的圓融慧思,文中並以「終極義諦」形容之。
期刊論文
1.陳德和(20040400)。人文的創構與護持--儒道淑世主義的對比。揭諦,6,141-16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德和(20040700)。儒道互補論的環境思維。鵝湖,30(1)=349,11-2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謝大寧(19941000)。齊物論釋。鵝湖,20(4)=232,44-5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楊祖漢(20041200)。齊物論的言說方式。鵝湖,30(6)=354,5-1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謝大寧(19940700)。齊物論釋。鵝湖,20(1)=229,45-4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謝大寧(19940800)。齊物論釋。鵝湖,20(2)=230,44-4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牟宗三、盧雪崑(20020100)。莊子「齊物論」講演錄。鵝湖,27(7)=319,1-1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陳品卿(1997)。莊學新探。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啟天(1971)。莊子淺說。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邦雄(1993)。莊子道。臺北:漢藝色研。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Tillich, Paul J.、王秀谷(1973)。愛情、力量與正義。臺北市: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沈善增(2001)。還吾莊子--〈逍遙遊〉、〈齊物論〉新解。上海:學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Allinson, Robert E.、周熾成(2004)。向往心靈轉化的莊子--內篇分析。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劉笑敢(1987)。莊子哲學及其演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叔岷(1988)。莊子校詮。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鍾泰(2002)。莊子發微。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少明(2004)。〈齊物論〉及其影響。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德和(20050000)。道家思想的哲學詮釋。臺北:里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牟宗三(1974)。才性與玄理。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牟宗三(1983)。中國哲學十九講:中國哲學之簡述及其所涵蘊之問題。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牟宗三、陶國璋(1999)。《莊子.齊物論》義理演析。書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Reding, Jean-Paul、張海晏(1998)。隱喻的要素:中西古代哲學的比較分析。中國古代思維模式與陰陽五行說探源。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