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北宋《老子》六家注義理研究
作者:林裕學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n,Yuhsueh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簡光明
林晉士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3
主題關鍵詞:老子學老子注視域融合the study of " Lao-Zi "annotations of " Lao-Zi "fusion of horizon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8
北宋《老子》注承魏晉王弼《老子注》與隋唐成玄英、李榮注《老》之義理成就,進一步發展心性思想、體用架構與會通儒道,形成北宋《老子》注之重要特徵。陳景元、王安石、司馬光、呂惠卿、蘇轍與王雱為北宋重要注《老》者。本文以此六家《老子》注為研究基礎,分三類以論各家《老子》注義理內容,歸納北宋《老子》注義理成就。進而闡明北宋注家於詮釋《老子》過程中,深化《老子》思想,賦予《老子》時代性意義,豐富《老子》內涵。在多元視域融合下,使《老子》一書能屹立千年而不衰。
The annotations of " Lao-Zi " in the Northern Sung Dynasty had inherited the exegeteical achievements of the commentary of " Lao-Zi " by Wang Bi in the period of Wei-J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and Cheng Xuan-Ying, Lee Rong annotated " Lao-Zi " in Sui and Tang Dynasties, further developed the thought of mind natur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body and function and the assimilation between the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 Those are important acade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nnotations of " Lao-Zi " in the Northern Sung Dynasty. Chen Jing-Yuan, Wang An-Shi, Sima Guang, Lu Hui-Qing, Su Zhe and Wang Pang are the famous scholars annotated " Lao-Zi " in the Northern Sung Dynasty. Therefore, the article had been based on the six annotations of " Lao-Zi ", generalized the exegeteical achievements of the annotations of " Lao-Zi " in the Northern Sung Dynasty, and try-defined the scholars in the Northern Sung Dynasty deepened the thought of " Lao-Zi ", gave " Lao-Zi " the time significance, enriched the contents of" Lao-Zi " in the process to annotate " Lao-Zi ". The multifusion of horizons made " Lao-Zi " remained unshakable and became even firmer as time goes by.
參考文獻

一、古籍(依朝代排列)

〔西漢〕嚴遵著;王德育點校:《老子指歸》,北京市:中華書局,1994年3月。
〔西漢〕嚴遵著:《老子指歸》,《正統道藏》第二十冊,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1998年。
〔東漢〕鄭玄著;嚴一萍選輯:《易緯乾鑿度》,新北市:藝文印書館,1966年。
〔魏〕王弼;〔晉〕韓康伯著:《周易王韓注》,臺北市:大安出版社,1999年6月。
〔唐〕杜光庭撰:《道德真經廣聖義》,《正統道藏》第二十四冊,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1998年。
〔宋〕宋太祖等著;曾棗莊、劉琳主編:《全宋文》,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年8月。
〔宋〕范仲淹著:《范文正公集》,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2月。
〔宋〕孫復著:《孫明復小集》,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石介著:《徂徠集》,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柳開著:《河東集》,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
〔宋〕歐陽脩著:《歐陽脩全集》,臺北市: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年3月。
〔宋〕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朱熹撰;(明)呂柟抄釋:《宋四子抄釋》,臺北市:世界書局,1980年11月。
〔宋〕劉敞著:《公是七經小傳》,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劉敞著:《公是先生弟子記》,新北市:藝文印書館,1966年。
〔宋〕劉敞著:《公是集》,新北市:藝文印書館,1966年。
〔宋〕張載撰;(明)王夫之注:《張子正蒙注》,臺北市:世界書局,1980年10月。
〔宋〕張載撰;朱熹注:《張子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1月。
〔宋〕張載著:《張載集》,北京市:中華書局,1978年8月。
〔宋〕李覯著:《李覯集》,臺北市: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4月。
〔宋〕司馬光著:《司馬文正公傳家集》,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宋〕陳景元撰:《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篇》,《正統道藏》第二十三冊,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1998年。
〔宋〕王安石著:《王安石全集》,臺北市:河洛圖書,1974年10月。
〔宋〕王安石著:《王臨川全集》,臺北市:世界書局,1977年6月。
〔宋〕王安石撰;邱漢生輯著:《詩義鈎沉》,北京市:中華書局,1982年9月。
〔宋〕王安石著;容肇祖輯:《王安石老子註輯本》,北京市:中華書局,1979年5月。
〔宋〕呂惠卿注:《道德真經傳》,《正統道藏》第二十冊,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1998年。
〔宋〕蘇轍著:《老子解》,北京市:中華書局,1985年。
〔宋〕蘇轍著:《論語拾遺》,新北市:藝文印書館,1966年。
〔宋〕蘇轍著:《欒城集》,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0月。
〔宋〕范應元撰;嚴靈峰輯:《道德經古本集註》,新北市:藝文印書館,1966年。
〔宋〕程顥、程頤撰;〔宋〕朱熹編:《二程遺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年11月。
〔宋〕晁說之撰;〔宋〕晁子健編:《景迂生集》,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楊時著:《二程粹言》,新北市:藝文印書館,1966年。
〔宋〕邵博著:《河南邵氏聞見後錄》,新北市:藝文印書館,1966年。
〔宋〕朱熹;陳俊民校訂:《朱子文集》,臺北市:財團法人德富文教基金會,2000年2月。
〔宋〕朱熹著:《朱子語類》,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陸九淵著:《陸九淵集》,臺北市:里仁書局,1981年1月。
〔宋〕詹大和等撰:《王安石年譜三種》,北京市:中華書局,1994年1月。
〔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篇》,北京市:中華書局,1992年3月。
〔宋〕王應麟著;〔清〕翁元圻注:《翁注困學記聞》,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56年4月。
〔宋〕晁公武撰;孫猛校證:《郡齋讀書志校正》,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6月。
〔宋〕朱熹撰:《朱熹集》,成都市: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10月。
〔宋〕彭耜撰:《道德真經集注》,《正統道藏》第二十一冊,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1998年。
〔元〕杜道堅撰:《玄經原旨發揮》,《正統道藏》第二十一冊,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1998年。
〔元〕脫脫等撰:《宋史》,北京市:中華書局,1985年6月。
〔元〕白珽撰:《湛淵靜語》,北京市:中華書局,1985年。
〔元〕趙道一撰:《歷代真仙體道通鑑》,《正統道藏》第八冊,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1998年。
〔明〕焦竑撰:《老子翼》,臺北市:廣文書局,1993年7月。
〔明〕張宇初、邵以正、張國祥編纂:《正統道藏》,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1998年。
〔清〕黃宗羲原著;全祖望補修:《宋元學案》,北京市:中華書局,1986年12月。
〔清〕全祖望撰:《鮚埼亭集》,臺北市:華世出版社,1977年3月。
〔清〕全祖望撰:《鮚埼亭集外編》,臺北市:華世出版社,1977年3月。
〔清〕朱彝尊著;中華書局編輯部編:《經義考》,北京市:中華書局,1998年11 月。
〔清〕紀昀等著:《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新北市:藝文印書館,1979年。
〔清〕王梓材;馮雲濠著:《宋元學案補遺》,北京市: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2年4月。
〔清〕徐松著:《宋會要輯稿》,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1976年10月。
〔清〕葉德輝輯;嚴靈峰編:《葉夢得老子解》,新北市:藝文印書館,1966年。
〔清〕皮錫瑞著;周予同注釋:《經學歷史》,北京市:中華書局,2008年8月。

二、專著(依作者筆畫排序)

《文史知識》編輯部編:《道教與傳統文化》,北京市:中華書局,1992年8月。
丁原植:《郭店竹簡老子釋析與研究(增修版)》,臺北市:萬卷樓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4月。new window
尹志華:《北宋《老子》注研究》,成都市:巴蜀書社,2004年11月。
方克立:《中國哲學小史》,臺北市:木鐸,1986年1月。
方東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學》,臺北市: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6月。
方俊吉:《孟子學說及其在宋代之振興》,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7月。new window
日中民族科學研究所編;向以鮮、鄭天剛譯:《中國歷代職官辭典》,鄭州市: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8月。
王明蓀:《王安石》,臺北市:東大圖書公司,1994年10月。
王淮:《老子探義》,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1月。
王博:《老子思想的史官特色》,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3年11月。
王德毅:《宋史研究論集》,臺北市:鼎文書局,1972年5月。new window
王德毅等著:《中國歷代思想家(九)》,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6月。
王靜芝等編:《經學論文集》;臺北市: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10月。
本田成之:《中國經學史》,臺北市:廣文書局,1990年7月。
甘鵬雲:《經學源流考》,臺北市:鐘鼎文化出版公司,1967年6月
田浩(Hoyt Cleveland Tillman)編;楊立華、吳艷紅等譯:《宋代思想史論》,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12月。
任繼愈主編:《中國道教史》,上海市:人民出版社,1990年6月。
朱昌徹、張祥浩:《古代思想家》,臺北市:昭文社,1998年1月。
朱建民:《古代思想家》,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89年9月。
朱維錚:《中國經學史十講》,上海市: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10月。
江淑君:《宋代老子學詮釋的義理向度》,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2010年3月。new window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3年10月。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63年6月。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臺北市:正中書局,1970年5月。new window
牟宗三:《周易的自然哲學與道德函意》,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88年3月。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臺北市:聯經出版社,1970年8月。
余英時:《史學與傳統》,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7年5月。
余英時:《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臺北市:允晨文化,2004年7月。
余書麟:《中國儒家心理思想史(上冊)》,臺北市:國立編譯館,1994年8月。
余書麟:《中國儒家心理思想史(下冊)》,臺北市:國立編譯館,1994年8月。
吳叔樺:《蘇轍學術思想研究》, 臺北市:萬卷樓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5月。new window
吳怡:《中國哲學發展史》,臺北市:三民書局,1989年12月。new window
吳雁南、秦學頎、李禹階主編;張曉生校訂:《中國經學史》,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8月。
李之亮:《王荊公詩注補箋》,成都市:巴蜀書社,2000年12月。
李明輝編:《儒家經典詮釋方法》,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6月。
李威熊:《中國經學發展史論》,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12月。new window
李祥俊:《王安石學術思想研究》,北京市: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11月。
李華瑞:《王安石變法研究史》,北京市:人民出版社,2004年6月。
李裕民:《司馬光日記校注》,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5月。
沈青松主編:《第四屆宋代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杭州市: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年10月。
沈清韓:《王荊公詩文沈氏注》,香港:中華書局,1997年9月。
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成都市:巴蜀書社,1997年1月。
林素芬:《北宋中期儒學道論類型研究》,臺北市:里仁書局,2008年12月。new window
金中樞:《宋代學術思想研究》,臺北市:幼獅文化事公司,1989年3月。
金毓黻:《宋遼金史》,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91年4月。
侯外廬:《中國思想史綱》,臺北市:五南圖書,1993年9月。
侯外廬:《宋明理學史》,北京市:人民出版社,1984年4月。
姜國柱:《中國歷代思想史-宋元卷》,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3年。
姜廣輝:《中國經學思想史(第一卷)》,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9月。
姜廣輝:《中國經學思想史(第二卷)》,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9月。
帥鴻勳:《王安石新法研述》;臺北市:正中書局,1982年3月
洪本健編:《歐陽脩資料彙編》,北京市:中華書局,1995年5月。
韋政通:《中國思想史》,臺北市:大林出版社,1983年6月。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史(卷二)》, 臺北市:中華道統出版社,1997年12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68年2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9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一)》,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10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二)》,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10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三)》,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10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9月。
唐明邦:《邵雍評傳》,南京市: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12月。
夏長樸:《李覯與王安石研究》,臺北市:大安出版社,1989年5月。
徐洪興:《思想的轉型-理學發生過程研究》,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
徐復觀:《中國經學史的基礎》,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2年5月。new window
涂美雲:《朱熹論三蘇之學》,臺北市: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7月。new window
袁保新:《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1年9月。
高亨:《老子正詁》,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1981年2月。
高專誠:《御注老子》,太原市: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年1月。
高華平:《魏晉玄學人格美研究》,成都市:巴蜀書社,2000年8月。
張立文:《宋明理學邏輯結構的演化》,臺北市:萬卷樓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1月。
張立文:《道》,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年3月。
張希清:《宋朝典制》,吉林市:吉林文史初版社,1997年12月。
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臺北市:藍燈,1992年4月。
張躍:《唐代後期儒學的新趨向》,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3年4月。
曹聚仁:《中國學術思想史隨筆》,北京市:三聯書店,1986年6月。
梁啟超:《王荊公》,臺北市:臺灣中華書局,1974月7月
陳正雄:《蘇轍學術思想述析》,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2000年12月。
陳來:《朱熹哲學研究》,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0年。
陳來:《宋明理學》,臺北市:洪葉文化,1993年5月。
陳茂同:《歷代職官沿廿史》,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8年3月。
陳鼓應:《老子今註今譯》,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70年5月。
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九輯「玄學與重玄學」專號》,北京市:三聯書店,2002年6月。
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二十六輯「道家思想與北宋哲學」專號》,北京市:三聯書店,2012年11月。
陳榮捷:《中國哲學論集》,臺北市:中研院中國文哲所,1994年8月。new window
陳榮捷:《朱子新探索》,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4月。new window
陳榮捷:《宋明理學之概念與歷史》,臺北市:中研院中國文哲所,1996年。new window
陳榮捷:《新儒學論集》,臺北市:中研院中國文哲所,1995年4月。new window
陳德和:《道家思想的哲學詮釋》,臺北市:里仁書局,2005年1月。new window
陳鐘凡:《兩宋思想述評》,臺北市:華世出版社,1977年3月。
傅偉勳:《從創造的詮釋學道大乘佛學——「哲學與宗教」四集》,臺北市:東大圖書,1999年5月。new window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市:三民書局,1981年1月。
曾為惠:《老子中庸思想》,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80年4月。new window
曾棗莊著:《蘇轍評傳》,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6月。
賀昌群、劉大杰、袁行霈著:《魏晉思想(甲編)》,臺北市:里仁書局,1995年8月。
黃俊傑:《中國文化新論 思想篇二-天道與人道》,臺北市:聯經出版社,1983年4月。
黃俊傑:《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6年2月。new window
黃釗:《帛書老子校注析》,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10月。
楊儒賓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三)文學與道家經典篇》,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2004年6月。
葉國良:《宋人疑經改經考》,臺北市: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1980年6月。new window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上海市: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12月。
董恩林:《唐代老學:重玄思辯中的理身理國之道》,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5月。
賈豐臻:《中國理學史》,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12月。
漆俠:《宋學的發展與演變》,石家庄市: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
熊鐵基、馬良懷、劉韶軍著:《中國老學史》,福州市: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7月。
熊鐵基、劉韶軍等著:《二十世紀中國老學》,福州市: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7月。
蒙文通輯校:《道書輯校十種》,成都市:巴蜀書社,2001年8月。
蒙培元:《理學的演變》,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0年1月。
趙益:《王霸義利:北宋王安石改革批判》,南京市: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4月。
劉子健:《兩宋史研究彙編》,臺北市:聯經出版社,1997年4月。new window
劉固盛:《宋元老學研究》,成都市:巴蜀書社,2001年9月。
劉固盛:《道教老學史》,武漢市: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12月。
劉昌佳:《理學方法論》,臺北市:里仁書局,2010年8月。
劉玲娣:《漢魏六朝老學研究》,武漢市: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1月。
劉峰、臧知非:《中國道教發展史綱》,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7年1月。
劉國忠主編:《中國思想史參考資料集-隋唐至清卷》,北京市: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年2月。
劉康德:《老子直解》,上海市:復旦大學出版社,1997年12月。
劉復生:《北宋中期儒學復興運動》,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1年7月。
劉福增:《老子哲學新論》,臺北市:東大圖書公司,1999年3月。new window
樓宇烈:《王弼集校釋》,臺北市:華正書局,1992年12月。
蔡仁厚:《中國哲學史大綱》,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
蔡仁厚:《宋明理學-北宋篇》,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0年3月。new window
蔡方鹿:《宋明理學心性論》,成都市:巴蜀書社,2009年5月。
蔣義斌:《宋代儒釋調和論及排佛論之演進-王安石之融通儒釋及程朱學派之排佛反王》,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8月。new window
鄧廣銘:《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北京市: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
鄭曉江主編:《江右思想家研究》,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3月。
魯迅、容肇祖、湯用彤著:《魏晉思想(乙編三種)》,臺北市:里仁書局,1995年8月。
黎建球:《中國百位哲學家》,臺北市:東大圖書,1988年8月。
賴賢宗:《道家詮釋學》,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1月。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7987年3月
錢穆:《中國思想史》,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8月。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五)》,臺北市:東大圖書,1978年7月。
錢穆:《宋明理學概述》,臺北市:蘭臺,2001年2月。
錢穆:《莊老通辨》,臺北市:東大圖書,1991年12月。
謝大寧:《儒家圓教底再詮釋-從「道德的形上學」到「溝通倫理學底存有論的轉化」》,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12月。
韓鍾文:《中國儒學史》,廣州市:廣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6月。
鄺世元:《中國學術思想史》,臺北市:里仁書局,2006年1月。
魏元珪:《老子思想體系探索.上》,臺北市:新文豐出版社,1994年6月。
譚宇權:《老子哲學評論》,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2年8月。
關長龍:《兩宋道學命運的歷史考察》,上海市:學林出版社,2001年12月。
嚴靈峰:《老子宋注叢殘》,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3年5月。
嚴靈峰:《老子研讀須知》,臺北市:正中書局,1992年4月。
嚴靈峰:《老子達解》,臺北市:華正書局,1992年10月。
嚴靈峰:《經子叢書》,臺北市: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83年5月。
嚴靈峰輯校:《老子崇寧五注》,臺北市:成文出版社,1979年10月。
饒宗頤:《老子想爾注校證》,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1月。
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上海市:古籍出版社,1995年。
龔杰:《張載評傳》,南京市: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3月。
(英)葛瑞漢;成德祥等譯:《中國的兩位哲學家:二程兄弟的新儒學》,鄭州市:大象出版社,2000年7月。

三、期刊論文(依作者筆畫排序)

山田俊:〈呂惠卿關於《老子》《莊子》思想淺析〉,《宗教學研究》1998年第4期,頁46-57。
井澤耕一、李寅生:〈略論王安石的性情命論〉,《東華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3卷第1期,2004年3月,頁7-20。
尹志華:〈王安石《老子注》探微〉,《江西社會科學》2002年11期,頁43—48,。
尹志華:〈北宋道士陳景元的人性論及其歷史意義〉,《中國道教》2003年第5期,頁13-15。
尹志華:〈北宋道士陳景元的老學思想新探〉,《世界宗教研究》2004年第1期,頁82-87。
尹稚林、尹承琳:〈王安石創建「荊公新學」與改革科舉和教育〉,《雲南師範大學學報》第33卷第2期,2001年3月,頁60-63。
方元珍:〈王安石著作考述〉,《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第25卷第2期,1992年12月,頁133-150。new window
王明蓀:〈王安石的王霸論〉,《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15卷第2期,1982年2月,頁6-12。
王家泠:〈劉敞、歐陽修、王安石三家人性論與聖人觀析論--兼論其與程朱理學的幾點思想差異〉,《中國文學研究》第20期,2005年6月,頁171-210。new window
王書華:〈荊公新學與二程洛學在經學領域的對立與分歧〉,《河北學刊》第21卷第2期,2001年3月,頁10-14。
佐藤鍊太郎:〈蘇軾與李贄《老子解》的對比研究〉,《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6期,頁97-101。
吳叔樺著:〈彌合三教——蘇轍《老子解》之詮釋特色〉,《第四屆中國文哲之當代詮釋學術言研討會會前論文集》,臺北市:國立臺北大學中國文學系,2009年10月,頁151—174。
李波:〈以儒解莊:王安石學派的莊子學闡釋〉,《晉陽學刊》2009年第4期,2009年4月,頁110-113。
李波:〈儒道合一:王安石學派的莊子學及其影響〉,《安慶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8卷第7期,2009年7月,頁12-16。
李慕如:〈由王荊公古文析論其學術思想與經世思想〉,《屏東師院學報》第5期,1992年5月,頁1-44。new window
周憲文:〈王安石年譜〉,《銘傳學報》第17期,1980年3月,頁269-275。
林天蔚:〈北宋積弱的三種新分析〉,《宋史研究集(第九輯)》,臺北:國立編譯館,1977年5月,頁147-197。new window
林素芬:〈「道之一不久矣」──論王安石的「道一」說〉,《臺大中文學報》第17期,2002年12月,頁125-159。new window
林瑞翰:〈宋代官制探微〉,《宋史研究集(第九輯)》,臺北;國立編譯館,頁199-267,1977年5月。new window
采文華、戴文君:〈王安石新學與陸九淵心學的相近之處〉,《江西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第26卷第4期,2005年8月,頁93-96。
金生楊:〈王安石《易解》與《孟子》的關係芻議〉,《四川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5期,頁85-88,2002年9月。
金生楊:〈程朱理學與王安石《易解》〉,《孔子研究》2004年第3期,頁83-90。
金建鋒:〈北宋道士陳景元生平事迹考述〉,《中國道教》2011年第2期,頁43-48。
姜廣輝:〈論宋明理學與經學的關係〉,《湖南大學學報》第18第5期,2004年9月,頁3-12。
孫亦平:〈論道教心性論的哲學意蘊與理論演化〉,《哲學研究》2005年第5期,頁53-57。
徐規、楊天保:〈走出「荊公新學」-對王安石學術演變型態的再勾勒〉,《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5卷第1期,2005年1月,頁31-39。
徐華:〈呂惠卿《道德真經傳》的老學思想〉,《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6卷第4期,2009年7月,頁69-73。
高志成:〈王安石易學論述〉,《台中技術學院學報》第五期,2004年6月,頁1-25。new window
陳文苑:〈析蘇轍《老子解》的核心概念--「性」〉,《東山師範學院學報》第23卷第8期,2008年8月,頁11-14。
陳育民:〈老學史簡述—從先秦以至現當代的考察〉,《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語文學報》第14期,2007年12月,頁19-41。new window
程梅花:〈兼綜儒道 貫通天人-論王安石「天生人成」的哲學思想〉,《山西高等學院社會科學學報》第14卷第6期,2002年6月,頁22-24。
馮光、饒國賓:〈論王安石的「三自」精神〉,《江西社會科學》2001年第11期,頁159-161。
黃士恆:〈王安石《老子注》的道論與天人關係〉,《清華中文學報》第二期,2008年12月,頁17—44。new window
黃姿瑜:〈王安石〈洪範傳〉析論〉,《問學》第7期,2004年12月,頁125-147。new window
楊天保、徐規:〈走進學術生成的社會知識背景-王安石學術淵源考中的一種轉向〉,《江西社會科學》2005年第4期,頁234-242。
楊天保:〈簡論王安石與宋代儒學之復興〉,《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卷第3期,2003年9月,頁16-20。
楊世文:〈北宋經學改革與經學變古〉,《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1期,頁116-122。
楊世文:〈論宋初的文化憂患意識〉,《四川大學學報》2001年第5期,頁100-107。
楊世利:〈試論王安石內聖外王之道〉,《中州學刊》2000第4期,頁149-153。
楊柱才:〈王安石性命學說〉,《撫州師專學報》第20卷第2期,2001年6月,頁42-47。
楊倩描:〈《易》學王安石變法思想的理論支撐〉,《河北學刊》第24卷第4期,2004年7月,頁159-164。
萬斌生:〈王安石「禮義治國」的思想與實踐〉,《撫州師專學報》第21卷第3期,2002年9月,頁1-4。
萬斌生:〈解讀司馬光《與王介甫書》兼論王安石回信〉,《閩江學院學報》第24卷第3期,2003年6月,頁55-58。
葉平:〈蘇軾、蘇轍的「性命之學」〉,《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0年第6期,頁86-92。
鄔國義:〈王安石《宋贈尚書都官郎中司馬君墓表》一文-兼論溫公、荊公之關係〉,《華東師範大學學報》第23卷第1期,2001年1月,頁109-113。
廖育菁:〈王安石《三經新義》初探〉,《文與哲》第2期,2003年6月,頁1-38。new window
劉宇:〈儒家「經世」與王安石的「致用」〉,《華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20卷第4期,2002年12月,頁69-72。
劉成國:〈王安石與蘇軾關係新論〉,《撫州師專學報》第20卷第2期,2001年6月,頁29-36。
劉固盛:〈二程人性論的道家思想淵源〉,《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44卷第2期,2005年3月,頁51-55。
劉固盛:〈論王安石學派的老學思想〉,《海南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1期,頁75-80。
樂文華:〈歐陽修和王安石的經學特色〉,《江西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第25卷第5期,2004年10月,頁31-34。
樊宏法:〈論胡宏與王安石「性與天道」觀差別〉,《江蘇工業學院學報》第6卷第2期,2005年6月,頁1-4。
蔡方鹿:〈北宋蜀學三教融合的思想傾向〉,《江南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版)》第10卷第3期,2011年6月,頁12-33。
鄭小江:〈論王安石的學術思想與變法實踐〉,《孔孟學報》第84期,2006年9月,頁165-194。new window
鄭曉江:〈論王安石的學術思想與變法實踐〉,《求索》2005年第3期,頁173-177年。
鮑國順:〈王安石性命思想探究〉,《中山人文學報》第9期,1999年8月,頁43-64。new window
簡光明:〈程俱《老子論》初探〉,《輔英學報》第15期,1995年12月,頁214-225。

四、學位論文(依作者筆畫排序)

方南波:《《盧陵學案》研究──論歐陽修與北宋中期學術思想的發展》,蘇州市:蘇州大學專門史碩士論文,2002年。
王書華:《荊公新學初探》,保定市:河北大學歷史學博士論文,2001年。
吳叔樺:《蘇轍學術思想研究》,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6年。new window
李佳諭:《陳景元莊子思想研究》,嘉義縣:國立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沈明謙:《王雱《南華真經新傳》思想體系詮構》,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林素芬:《北宋儒學道論研究——以范仲淹、歐陽修、邵雍、王安石為探討對象》,臺北市: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
林菁菁:《王安石對於典籍之詮釋與應用》,新北市: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2年。
林靜慧:《蘇轍《老子解》研究》,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翁如慧:《蘇轍《老子解》義理詮釋》,嘉義縣:南華大學文學所碩士論文,2009年。
張琬瑩:《呂惠卿《道德真經新傳》研究》,臺北市: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楊慶豐:《孔子與老子思想之比較研究》,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1年。new window
樊鳳玉:《王安石、司馬光之注《老》與其政治實踐關係之研究》,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1年。new window
賴秀玲:《唐君毅老學詮釋之基本原則與進路》,嘉義縣:國立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簡光明:《宋代莊學研究》,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年。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