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清代臺中大甲溪北地區的漢人聚落拓殖與平埔族群地權轉移
書刊名:高醫通識教育學報
作者:楊護源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07
卷期:2
頁次:頁155-189
主題關鍵詞:大甲溪北拓殖番地聚落群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7
  • 點閱點閱:35
清代臺灣中部地區的農業拓墾起步較臺灣南部地區為晚,迄乾隆晚期至道光年間,臺中地區內已形成大小不等的聚落群。在臺灣土地農業化的過程中,實伴隨著番漢族群地位的逆轉,漢庄的快速增加與地權的轉移,使漢人族群於人數與經濟上均居地區族群之上風。 清代大甲溪北地區的土地拓殖,以大安沖積扇的開拓最早,大甲沖積扇之聚落拓殖以乾、嘉、道三朝最盛,磁磘沖積扇至嘉慶年間才有較多農業入墾聚落的形成;整體而言,大甲溪北地區漢人雖入拓建庄時間為早,但地區內各沖積扇的開拓有時間上的先後差異。地區平埔族群在歷經雍正九年的大甲西社事件後,族群人口與資源均受到損耗,於乾隆初年開始出現經濟上的困難,至乾隆三十年代番佃戶已取得永佃權,同時番社因生計困難只好控官要求提高番佃戶之番租粟額,顯現出在經濟困窘的狀況下,番社為求生存無所不用其極的狀況。隨著地區土地拓殖擴大與聚落的增加,地區平埔族群之地權卻漸流失,標示著地區平埔、漢人族群勢力的消長。
期刊論文
1.洪麗完(1990)。清代台中地方福客關係初探。台灣文獻,41(1),8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張士陽    、鄧孔昭(1991)。雍正九、十年台灣中部的原住民抗清事件。台中縣豐原市:民俗出版社。9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臨時台灣舊慣調査會(1905)。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第二部調查經濟資料報告 。東京市: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諸橋轍次(1960)。大漢和辭典。台北市:藍燈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諸橋轍次(1960)。大漢和辭典。台北市:藍燈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勝彥、洪敏麟(1989)。台中縣志:土地志。 。台灣省台中縣:台中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伊能嘉矩     、吉田東伍(1909)。大日本地名辭書續編。台灣省台中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伊能嘉矩    、溫吉(1957)。台灣蕃政志 。台北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黄秀政(2001)。台中縣海線開發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梁志輝、鍾幼蘭(19981000)。台灣原住民史料彙編:國立故宮博物院清代宮中檔奏摺台灣原住民史料。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衛惠林(1988)。埔里巴宰七社志。台北市:中硏院民族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勝彥、曾振名。氏族篇。台中縣志:住民志 。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劉澤民。大甲東西社古文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洪麗完(2001)。外埔鄕藏古文書專輯。台灣省台中縣:外埔鄕公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王世慶。台灣公私藏古文書影本。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洪敏麟。台灣舊地名之沿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洪麗完。台中縣立文化中心藏台灣古文書專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陳水木、潘英海(2002)。道卡斯蓬山社群古文書。台灣省苗栗縣:苗栗縣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張勝彥、趙書雅(1989)。水利篇。台中縣志:經濟志。台灣省台中縣:台中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蔡振豐 (1955)。苑裡志。台灣省台北縣:台灣風物雜誌社重新點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陳水木   、潘英海(2002)。道卡斯蓬山社群古文書。台灣省苗栗縣:苗栗縣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陳培桂 。淡水廳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黃秀政(2001)。台中縣海線開發史。台中縣豐原市:台中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伊能嘉矩、吉田東伍(1909)。大日本地名辭書續編。東京市:富山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1905)。臺灣土地慣行一班。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臺灣總督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郭肇立(1998)。聚落與社會。臺北: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劉益昌(1999)。存在的未知:台中地區的考古遺址與史前文化。台中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清會典臺灣事例。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劉澤民(2002)。平埔百社古文書。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劉澤民(2004)。臺灣總督府檔案平埔族關係文獻選輯續編。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周鍾瑄、陳夢林、李欽文(1962)。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伊能嘉矩、江慶林(1991)。台灣文化志。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郁永河(1959)。裨海紀遊。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洪敏麟(1984)。臺灣舊地名之沿革。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伊能嘉矩、溫吉(1957)。臺灣番政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黃叔璥、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海使槎錄。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劉澤民(2003)。大甲東西社古文書。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董倫岳(2000)。梧棲古文書史料專輯。梧棲鎮公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台灣銀行經濟硏究室  (1963)。清世宗實錄選輯。台灣文獻叢刊 。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硏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83)。台灣中部地方文獻資料 。台灣文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蔣師轍 、薛紹元(1962)。台灣通志。台灣文獻叢刊 。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硏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勝彥    、曾振名。氏族篇。台中縣志:住民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