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水沙連的族群墾殖過程--以清代埔里為例
書刊名:史轍
作者:葉育倫
作者(外文):Ye, Yu-lun
出版日期:2009
卷期:5
頁次:頁127-144
主題關鍵詞:埔里埔社眉社平埔族漢人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60
  • 點閱點閱:107
在清代水沙連地區的土地開發的變遷過程中,埔里始終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歷來深受學術界的關注。劉枝萬等諸位學者的研究呈現了埔里禁山、侵墾、族群遷徙等地方發展史精采的重要環節。 本文試圖描述埔里盆地內的埔、眉兩社、平埔族與漢人三大族群的關係,展現埔里的開發過程。以上三大族群在埔里發展史中各有其重要地位,他們既共同合作開發也曾個別有所發展,最終勝者贏得埔里,敗者淡出這個地區。埔里也因這三大族群的對抗、合作與融合中產生變化,最後變成埔里特有的山城特色。 清代的土地墾殖是埔里開發的基礎,也為日後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其開發過程既複雜又多元,具有獨特的內山開發特色。
期刊論文
1.洪麗完(20060600)。從十九世紀入埔遷徙活動看臺灣中部平埔熟番集體意識之展現。新史學,17(2),55-12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衛惠林(1981)。從埔里巴宰七社的漢化史實看中國民族文化之匯聚整合程式。中山學術文化集刊,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邱政略(2007)。古文書與地方史研究一以埔里地區為例。台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鄧相揚(2008)。平埔足拓墾眉社傳統領域的初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簡史朗(2008)。西部平埔族群入墾埔里時之聚落形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簡史朗(2005)。水沙連眉社古文書研究專輯。南投埔里:南投縣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連雅堂(1920)。臺灣通史。臺南:臺北眾文圖書公司:臺灣通史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簡史朗、曾品滄(2002)。水沙連--埔社古文書選輯。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987)。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北市:臺灣大通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劉枝萬、南投縣文獻委員會編纂組(1962)。南投縣人物志稿。南投縣:南投縣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劉枝萬、南投縣文獻委員會編纂組(19580100)。南投縣沿革志開發篇稿。南投:南投縣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洪麗完(2009)。熟番社會網絡與集體意識:臺灣中部平埔族群歷史變遷(1700-1900)。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劉澤民(2007)。臺灣古文書常見字詞集。南投縣:臺灣古文書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衛惠林、劉斌雄(19810000)。埔里巴宰七社志。臺北:中研院民族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史密(1984)。籌辦番地。治臺必告錄。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姚瑩(1984)。埔裹社紀略。東槎紀略。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鄧傳安(1988)。水沙連紀程。蠡測彙鈔。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黃叔璥(2000)。番俗六考‧北路諸羅番九。臺海使槎錄。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熊一本(1984)。條覆籌辦番社議。治臺必告錄。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夏獻綸(1987)。臺灣府轉行臬道夏獻綸查勘中路埔裏各社籌辦事宜。劉銘傳撫臺前後檔案。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劉韻珂(1984)。奏開番地疏。治臺必告錄。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劉韻珂(1984)。奏勘番地疏。治臺必告錄。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林朝棨(1964)。南投縣地理志地形志稿。南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鍾幼蘭(1998)。平埔族群與埔里盆地--關於開發問題的探討。平埔族群的區域研究論文集。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