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焦慮的自戀--從艾貢.席勒的呈現自我談表現美學
書刊名:臺灣美術
作者:葉金燦蔡心瑀蔡弼凱
作者(外文):Yeh, Jin-tsannTsai, Hsin-yuTsai, Bi-kai
出版日期:2008
卷期:71
頁次:頁82-93
主題關鍵詞:焦慮自戀艾貢.席勒自畫像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4
  • 點閱點閱:30
摘要 畫家描繪自畫像這個行為本身,顯現出對自我的關注與對存在的覺察。本文以席勒(Egon Schiele﹐1890-1918)自畫像為研究對象,藉由分析畫家生長之時代背景、作品風格,以及焦慮與自戀兩個重要的人格特質,試圖找出自畫像這個繪畫形式背後,對於個人自我探討與追尋等深層的意涵與啟發,以及席勒自畫像作品的表現美學。 從席勒自畫像呈現出的焦慮、自戀等矛盾的自我形象可看出,畫家個人情感和自我意識的矛盾。存在主義的先驅齊克果認為,人的存在即有一種自我實現的渴望,然而當人類在面對實現自己的可能性時,卻往往產生焦慮的情緒,由席勒生長的時代背景及個人的生命經歷來看,席勒將藝術視為是內心與外在世界對話、交流之出口,並從中不斷的嘗試、探索自己生命之意義及可能性;另一方面,席勒對於自畫像此一題材的熱愛,亦顯現其人格中「自戀」的特質。希臘神話中俊美的少年納爾齊斯(Narcissus)由於愛慕著自己水中的倒影,最終精疲力盡的死去,化為一株顧影自憐的水仙花,而席勒同樣流連在鏡子內外、作品本身和真實自我之間,如同自戀的納爾齊斯在倒影中尋找自己的樣子,席勒將對自我的迷戀,以創作的方式將之外化成另一個具體的形象,成為他情感的依託,並宣告著自身已成為自己藝術中的主角。 本研究將從書籍、論文、期刊中蒐集歐洲歷史的發展,尤其著重於席勒所處的奧匈帝國之興衰演變及一次世界大戰前後維也納的社會環境,及當時的時代背景、文化思想等發展狀態;並參考席勒的傳記及相關論述,整理畫家生平的重要經歷與藝術生涯的過程發展,以更瞭解在整個歷史脈絡與文化背景的交互作用下,席勒自畫像創作的動機及表現形式的意涵,以期更深入了解席勒自畫像背後所欲傳達的意義與情感。另一方面分析整理關於「焦慮」及「自戀」的重要學說,如齊克果(Soren Kierkegaard﹐1813-1855)、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1900)、佛洛伊德(Freud Sigmund﹐1856-1939)等人對「焦慮」的本質及人類自我探索的相關論述,再以梅洛龐蒂之身體美學理論,探討席勒自畫像中的表現美學。 而藉由對席勒自畫像創作之探討,我們得以深入畫家之生命,瞭解其內心的情感掙扎與外界現實之衝突,而畫家一生中所創作的自畫像,更見證了畫家自我追尋與價值確立的過程,也藉此讓他在顛沛流離的時代環境中,確認自己的存在與意義。
圖書
1.Whitford, Frank、王昭文(1997)。席勒。台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維菁(2004)。席勒。台北:藝術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Steiner, Reinhard、吳瑪麗(1998)。艾貢‧席勒:藝術家的午夜心靈。台北:塔森。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Kohut, Heinz、劉慧卿、林明雄(2002)。自體的分析:一種系統化處理自戀型人格疾患的精神分析治療。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羅洛.梅、朱侃如(200408)。焦慮的意義。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高宣揚(19930000)。存在主義。臺北:遠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正文、車先蕙、李璨如、帥文慧、劉南椅、李璨如、Schultz, Duane、Schultz, Sydney Ellen、丁興祥(1997)。人格理論。臺北:揚智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St. Clair, Michael,陳登義。客體關係與自體心理學,http://www.socialwork.com.hk/psychtheory/18/Object_Relations_and_the_Psychology_of_the_Self_.htm, 2007/05/25。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