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印刷傳媒與宋代詠史詩之新變--以遺民陳普詠史組詩為例
書刊名:文與哲
作者:張高評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ang, Kao-ping
出版日期:2007
卷期:11
頁次:頁313-355
主題關鍵詞:印本文化陳普詠史組詩宋詩特色The printed-book cultureChen PuIntonal historySuite of poemsSong poems feature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80
  • 點閱點閱:108
期刊論文
1.袁同禮。宋代私家藏書概略。圖書館學季刊,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袁逸(1993)。中國歷代書價考。編輯之友,199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馬承五(1985)。試論杜甫七律組詩的連章法。草堂,198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希清(1987)。論宋代科舉取士之多與冗官問題。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7(5),105-116+1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希清(199407)。北宋貢舉登科人數考。國學研究,1994(2),393-4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高評(20020600)。清初宗唐詩話與唐宋詩之爭--以「宋詩得失論」為考察重點。中國文學與文化研究學刊,1,83-1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高評(20061200)。北宋讀詩詩與宋代詩學--從傳播與接受之視角切入。漢學研究,24(2),191-22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高評(20070400)。印刷傳媒與宋詩之學唐變唐--博觀約取與宋刊唐詩選集。成大中文學報,16,1-3+5-4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高評(2007)。創造思維與宋詩特色─以創造性模仿、求異思維為例。宋代文學研究叢刊,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高國杭(1983)。宋代史學及其在中國史學史上的地位。中國歷史文獻研究集刊,4,126-1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張高評(2004)。清初宋詩學與唐宋詩之異同。第三屆國際暨第八屆清代學術研討會,國立中山大學清代學術研究中心 (會議日期: 20040313-20040314)。高雄:中山大學清代學術研究中心。87-1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黃宗羲、全祖望。宋元學案。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伯偉(1999)。鍾嶸詩品研究。鍾嶸詩品研究。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費衮(1983)。梁谿漫志。臺北市: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楊渭生(1998)。兩宋文化史研究。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方彥壽(2003)。福建古書之最。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方彥壽(2004)。建陽刻書史。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際寧(2002)。佛經版本。江蘇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錢存訓(2002)。中國古代書籍紙墨及印刷術。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堅、馬文大(2002)。宋元版刻圖釋。北京:學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祝尚書(199911)。宋人別集敘錄。北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Needham, Joseph(1987)。大滴定:東西方的科學與社會。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編輯部(1987)。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大百科全書。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張高評(20041100)。自成一家與宋詩宗風:兼論唐宋詩之異同。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郭紹虞(1972)。宋詩話輯佚。臺北:文泉閣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徐凌志(2004)。中國歷代藏書史。南昌市:江西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陳植鍔(199203)。北宋文化史述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李清馥。閩中理學淵源考。臺北: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萬曼(1982)。唐集敘錄。臺北: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羅大經(1966)。鶴林玉露。臺北縣板橋市: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陳寅恪(1980)。金明館叢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張秀民、韓琦(2006)。中國印刷史。浙江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梁玉繩(198406)。史記志疑。臺北市: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莫礪鋒(2000)。朱熹文學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葉嘉瑩(1988)。杜甫秋興八首集說。臺北:國立編譯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吳懷祺(1996)。中國史學思想史。安徽人民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侯外廬(1995)。中國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羅宗強(1991)。玄學與魏晉士人心態。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黎靖德(1988)。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錢存訓、鄭如斯(2004)。中國紙和印刷文化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傅璇琮、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1991)。全宋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何忠禮、徐吉軍(1999)。南宋史稿:政治.軍事.文化。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王重民(1984)。中國目錄學史論叢。北京市: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胡仔(1978)。苕溪漁隱叢話。臺北:長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魯迅、魯迅先生紀念委員會(1991)。魯迅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張高評(19950900)。宋詩之新變與代雄。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章學誠(1980)。文史通義。臺北:華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清水茂、蔡毅(2003)。清水茂漢學論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錢鍾書(1988)。談藝錄。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曹之(1994)。中國印刷術的起源。武漢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宿白(1999)。唐宋時期的雕版印刷。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尾崎康、陳捷(1993)。以正史為中心的宋元版本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祝尚書(2004)。宋人總集敘錄。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沈玉成、劉寧(1992)。春秋左傳學史稿。江蘇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周少川(1999)。藏書與文化:古代私家藏書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顧易生、蔣凡、劉明今(1996)。宋金元文學批評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張高評(1990)。宋詩之傳承與開拓--以翻案詩、禽言詩、詩中有畫為例。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許抗生、李中華、陳戰國、那薇(1989)。魏晉玄學史。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胡應麟(2001)。少室山房筆叢。上海書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余秋雨(2006)。觀眾心理學。台北市:天下遠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程煥文(1994)。中國圖書論集。中國圖書論集。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清)陳衍(2002)。石遺室詩話,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清)葉昌熾(1999)。藏書紀事詩,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清)郭匏廬(1984)。讀杜札記,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明)楊應詔。閩南道學源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明)董其昌(2005)。畫禪室隨筆,中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明)陳普。石堂先生遺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978)。二十五史,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