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詩禪交涉」在唐代至北宋詩學的開展
作者:吳靜宜
作者(外文):Ching-YiWu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碩博士班
指導教授:林朝成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3
主題關鍵詞:詩禪交涉詩格意境以禪喻詩文字禪詩學The Influence of Zen on the Aesthetics of the PoetryPoetic Rules(Shi ge)Vision(I jing)Analyzing Poetics Metaphorically with ZenWritten ZenPoetic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8
本文以詩禪交涉為題,時間斷限於唐代至北宋,希望能釐清詩學理論中出現那些以禪法、禪理、禪學來譬喻的現象,並理解佛學如何成為詩學理論的一部份。中國禪宗在唐代開始成立,然而文中所謂的禪並非專指禪宗,而是和禪相關的經典應用與思維方式。詩與禪的交涉,並非藉由佛學名相、佛學義理的語詞就能夠理解其交涉的內涵,必須同時參照佛教與禪宗在中國歷史的發展脈絡和佛經義理的內涵與思維的轉變。
本論文主要分為三個階段,分別為「詩禪交涉」的發端、「詩禪交涉」在唐代詩學的發展,以及「詩禪交涉」在北宋詩學的演進,作為主要討論的議題。全文共分為五章,第一章為緒論。第二章筆者主要從「格義」詩學的產生、「意象」論的深化、心物關係在創作論上的再檢討及佛經轉讀對詩歌聲律的影響四個方面深入探討。筆者發現魏晉六朝「視佛如仙、視佛法如道術」,其佛道緊密結合,都使得文學批評與詩學理論,產生高度的發展。受到佛教悉曇、轉讀與梵唄及僧人整理音韻的影響,聲病與四聲八病理論等聲律論因而成形,「般若十喻」與「法華七喻」等禪學術語成為詩學用語,更是直接行「以禪喻詩」之實。再者當神思創作論與禪定觀境之法相結合時,內六識與外六境的結合,以物象而顯情志的意境,都使意象論至唐代轉為意境論。第三章,筆者主要從中國唐代歷經禪宗理論的形成與詩歌理論蓬勃發展的階段入手,當時大量詩僧的出現,詩格、詩法與詩學著作的創發,以及「意境論」的形成,禪法定、靜、慧等地作用,都使得詩歌美學在創作論與風格論的發展上走向另外一波高峰。第四章,由於北宋梅、歐、王、蘇、黃等人的推動,更帶動中國詩歌經歷第二次高峰,特別是蘇軾「學詩渾似學參禪」,轉化自唐代就已經開始發展平淡至味的詩境,而與禪境相結合,而蘇軾等人對轉法華、轉如來思維的運用,也發展出遊戲三昧與妙觀逸想等詩禪交涉之詩學現象,至惠洪文字如春花般文字禪,以為詩以奇趣為宗,反常合道為趣,更將詩禪交涉的詩學範界延伸為無處不是禪。特別是當時雲門三關與三句已經直接被詩學所採用,而有所謂的詩學三關,以及繞路說禪與中國傳統含蓄詩學的結合,而使詩歌含言不盡意的餘韻。詩學發展至北宋末期,詩歌詩禪交涉的現象可謂臻於成熟,至南宋嚴羽《滄浪詩話》提出「以禪喻詩」,則為詩禪交涉集大成者。而這些大量的詩學著作,不但總結前代詩格與詩法,更豐碩中國詩學的內涵。
在詩禪交涉的觀察上,主要分為幾條主軸在進行,如聲律的發展與變化,原本自然音律至魏晉受佛經轉讀、悉曇而有了平仄、對仗,到唐代才有所謂的聲律論、律詩的形成,以至於出現詩格、詩法,以及北宋開始追求詩格與句法之典範。運用於聲律上,在六朝有所謂四聲八病,至唐代則有詩病,宋代則為詩家病,其病的內涵與關涉的焦點都已經轉變。另外在心物關係的發展軸,六朝以物色、物感為主,認為情以物興,物以情觀,然而到唐代則為觀物、詠物,直到唐代中期開始則出現了轉物,而這些都是詩禪交涉後的具體成果。再者論寫作模式與內在思維的關係,先有六朝的玄對山水、玄冥之境,才有後來的情境、物境與意境,到宋代正式則以詩境來統括。風格論方面,六朝階段借用澄懷味象,而論滋味,至唐代開始有所謂象外之象,並特重韻味,而北宋蘇軾將其內涵一轉,而論平淡至味,追求忘象之境。而李之儀以為悟筆如悟禪,早在六朝僧肇有已經談妙悟、頓悟,而唐人則論詩工創心,都是在禪與詩共通的心性論上加以創發。可見詩禪交涉必須放在文學與禪學發展史的脈絡上觀察,才能夠細緻的呈現禪與詩交會的結晶。雖然大部分的面向都被觸及,但筆者希望能細緻的追溯詩禪交涉的發展演進現象與內涵,讓中國詩學如何受到佛教思維的影響與作用,更加立體化的被看見。
The study is about Zen poetry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poetry and Zen Buddhism. The time limited to the Tang Dynasty to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sought to clarify the poetic theory metaphor of meditation, Zen praxis, assimilation of Zen concepts in poetry and understand how to become part of the theory of poetics.
In the China the Chinese Zen Buddhism is established in the Tang Dynasty. The Zen of this article is the classic application and Zen way of thinking.The assimilation of Zen concepts in poetry, not by the Buddhist name, the Buddhistic Truth words be able to underst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ir mutual influence.We need to refer to the changes in the context of the history of China's development, and the Buddhist scriptures Rationalist thinking of Buddhism and Zen.
The poem and Zen representations, not alone, by the Buddhist name the Buddhistic Truth words can understand the connotation of its representations must reference the connotation with the changes in the thinking of Buddhism and Zen in the context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history and Buddhist scriptures moral principles.
This study is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The Influence of Zen on the Aesthetics of the originator of the Poetry, The Influence of Zen on the Aesthetics of the Poetry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ang Dynasty Poetics, The Influence, of Zen on the Aestheticsof the Poetry in the evolution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Poetics. The study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 The second chapter is from the generation of geyi Poetics, image the deepening of theory, re-review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nd and matter in creation theory, Poetic Rhythm and Buddhist scriptures turn read in four aspects.I found the Wei, Jin and Six Dynasties , as the Buddha, such as cents, depending on Buddhism, such as Taoism, Buddhism and Taoism closely integrated, making literary criticism and theory of poetics, resulting in a high degree of development. By Buddhist Noted Tan, transfer to and Sanskrit chanting and monks finishing phonological, acoustic disease with four tones eight disease theories such as sound legal theory thus forming Prajna ten Yu and France and China seven metaphor such as Zen terminology become poetic language is even more direct line Buddhist Poetry real. Furthermore, when Meditation creation of combined meditation concept throughout the sixth consciousness within six outside combination of habitat, significant emotional images and mood, the imagery theory into Artistic Conception to the Tang Dynasty. Third chapter, the author mainly from China's Tang Dynasty, after the formation of the Zen theory to start with the stage of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 poetry, the emergence of a large number of the Poet Monks, poetic style, as founder of the poetry composition and the poetic writings, as well as mood ' formed Zen legal the static, Hui role makes poetry aesthetic development in the creation of style on to another wave of peak. Chapter Northern Song Mei, Europe, the Soviet Union, people driven, driven Chinese poetry experienced a second peak, Su Shi study poetry muddy like to learn Zen transformed since the Tang Dynasty has begun to develop a flat to the taste of poetry throughout Zen combination, while Su Shi turn Fa Hua, transferred, such as use of to end up thinking, but als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ame Samadhi and Miaoguan Yat want such as poetry Zen representations of poetic phenomenon, to Explains text Chunhua like text Zen thought poetry Trolltech cases, unusual and reasonable interest, more poetry Zen representations Poetics sector extends everywhere is Zen. Especially Cloud Gate 3 off with three direct poetics used, while the so-called Poetics three tests, and detour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Zen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implicit poetics of the poem with Endless Words aftertaste . Poetics development to the Northern Song final the poems about Zen representations phenomenon can be described Maturity to the Southern Song Yan Yu Changlangshihua Buddhist Poetry, compared with the poem Zen Negotiate synthesizer. And a lot of these poetic writings, not only to summarize the previous generation poetry forms and poetic method, more rich connotation of Chinese Poetics.
The Influence of Zen on the Aesthetics of the Poetry is divided into several spindle during.The sound legal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as well as the original natural temperament to the Wei and Jin by Buddhist scriptures to transfer to Siddham With Pingze, antithesis, to the the Tang Dynasty only the so-called Sound Theory, the formation of the verses so poetic style, poetry Law. Northern Song Dynasty began to pursue a poetic style and syntax of a model.
In the Six Dynasties,these is the Tonal Patterns and Eight Faults on the Chinese’s Poetry Forms . In the Tang Dynasty, poetry disease is the disease of the Poets in the Song Dynasty, the meaning and focus of the disease has been transformed. In addition, the the mind physical 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axis, Six Dynasties, identify, and material sense that Emotion matter Hing, was with emotion concept. , Compared to the Tang Dynasty Overview objects, chanting Tang Dynasty mid turn objects These are poems Zen representations concrete results.
Furthermor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riting mode with the internal thinking, first Six Dynasties mysterious landscape realm of Xuanming, that there was a situational, physical environment and mood to the Song Dynasty official places poetic omnibus. The Style of the Six Dynasties stage borrow Cheng Huai taste like, in terms of taste, the signs outside the so-called elephant to the Tang Dynasty, and special heavy flavor, while Su Shi connotation of a turn in terms of bland to taste, the pursuit of forgetting images of the territory. Li Zhiyi thought the Wu pen such as Wuchan the earlier in the Six Seng Zhao Tan Miao Wu, epiphany, while the Chinese invasive heart of poetry workers are in Zen poetry common inwardness theory be Chuangfa. Visible poetry representations must be observed in the context of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and Zen Zen Zen with poem intersection crystallization meticulous rendering. Although most oriented to be touched, but I hop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phenomenon a detailed retrospective poem Zen representations and connotation, so the Chinese Poetics how the impact and role of Buddhist thinking, seen a more three-dimensional.
一、古籍
1.經史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漢)《周易》〈繫辭傳〉,《欽定四庫全書》本。
(明)來知德(清)惠棟註疏,馮家金重編:《周易繫辭傳註疏》,臺北:頂淵文化,1999年。
(魏)王弼:《周易略例》,《中國哲學史資料選輯》,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唐)李鼎祚撰:《周易集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漢)孔安國注,(唐)孔穎達疏:《尚書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周禮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漢)司馬遷著:《史記》,《欽定四庫全書》本。
(漢)班固著:《漢書》,《欽定四庫全書》本。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三國志注》,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劉宋)檀道鸞撰:《續晉陽秋》,成都:巴蜀書社,1993年。
(南朝梁)蕭子顯:《南齊書》,《欽定四庫全書》本。
(南朝梁)沈約:《宋書》,《欽定四庫全書》本。
(北齊)魏收:《魏書》,《欽定四庫全書》本。
(唐)房玄齡:《晉書》,《欽定四庫全書》本。
(唐)姚思亷:《梁書》,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4年
(唐)李延壽:《南史》,《欽定四庫全書》本。
(宋)宋祁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新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78年11月
(宋)樂史:《太平寰宇記》,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宋)鄭樵:《通志》,《欽定四庫全書》本。
(元)脫脫等:《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
(元)辛文房編,(近代)周本淳校正:《唐才子傳校正》南京市:江蘇古籍出版社,1987年。
(明)陶宗儀:《書史會要》,上海:上海書店,1984年。
(清)潘永因編:《宋稗類鈔》,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5年。

2.佛經
《中華大藏經》,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大正新修大藏經》,臺北:佛陀教育基金會,1990年。
《卍續藏經》,臺北:新文豐,1988年。
《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東京:國書刊行會,1975-1989年。
(後漢)支婁迦讖譯:《佛說阿闍世王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15冊,臺北:佛陀教育基金會,1990年。
(後漢)支婁迦讖譯:《佛說伅真陀羅所問如來三昧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5 冊
(後漢)支婁迦讖譯:《般舟三昧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三國)支謙譯:《佛說維摩詰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4 冊
(三國)支謙譯:《佛說慧印三昧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5 冊
(三國)支謙譯:《佛說七知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 冊
(西晉)竺法護譯:《佛說方等般泥洹》,《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2 冊
(西晉)竺法護:《大哀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臺北:佛陀教育基金會,1990年。
(西晉)竺法護譯:《度世品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0 冊
(西晉)竺法護譯:《等目菩薩所問三昧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0 冊
(西晉)白法祖譯:《佛般泥洹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 冊
(東晉)僧伽提婆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幽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33冊,臺北:佛陀教育基金會,1990年。
(東晉)僧伽提婆譯:《中阿含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 冊
訶梨跋摩造,(前秦)鳩摩羅什譯:《成實論》,《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冊
(東晉)慧遠問,羅什答:《鳩摩羅什法師大義》,《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5冊,臺北:佛陀教育基金會,1990年。
(東晉)道安:《道行般若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8冊,臺北:佛陀教育基金會,1990年。
(東晉)佛馱跋陀羅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9冊
(東晉)佛馱跋陀羅譯:《佛說觀佛三昧海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15冊
(東晉)佛陀跋陀羅譯:《達摩多羅禪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5 冊
(東晉)法顯譯:《大般涅槃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1冊
(東晉)法顯譯:《雜阿毘曇心論》,《大正新脩大藏經》第28冊
(東晉)曇無蘭譯:《佛說寂志果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1冊
(前秦)鳩摩羅什:《大智度論》,《大正新脩大藏經》第25冊,臺北:佛陀教育基金會,1990年。
(後秦)僧肇:《注維摩詰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38冊,臺北:佛陀教育基金會,1990年。
(後秦)僧肇:《肇論》,《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5冊,臺北:佛陀教育基金會,1990年。
(後秦)僧肇《長阿含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1冊,臺北:佛陀教育基金會,1990年。
(北涼)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12冊,臺北:佛陀教育基金會,1990年。
(南朝宋)功德直譯:《菩薩念佛三昧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南朝宋)求那跋陀羅譯:《佛說菩薩行方便境界神通變化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9冊
(南朝梁)扶南三藏曼陀羅仙共僧伽婆羅譯:《大乘寶雲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16冊
(南朝梁)僧祐:《弘明集》,《大正新脩大藏經》第52冊,臺北:佛陀教育基金會,1990年。
(南朝梁)僧祐:《出三藏記集》,《大正新脩大藏經》第55冊,臺北:佛陀教育基金會,1990年。
(南朝梁)慧皎:《高僧傳》,《大正新脩大藏經》第50冊
(南朝梁)寶亮:《大般涅槃經集解》,《大正新脩大藏經》第37冊
(隋)吉藏:《仁王般若經疏》卷二,《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隋)智顗:《摩訶止觀》,《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6冊,臺北:佛陀教育基金會,1990年。
(隋)智顗說,灌頂記:《仁王護國般若經疏》《大正新脩大藏經》第33冊,臺北:佛陀教育基金會,1990年。
(隋)智顗:《妙法蓮華經玄義》,《大正新脩大藏經》第33冊,臺北:佛陀教育基金會,1990年。
(隋)智顗:《四念處》《大正藏》第46冊
(隋)智顗:《維摩經文疏》《卍續藏》第18冊
(隋)闍那崛多譯:《佛本行集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3冊
(隋)灌頂:《大般涅槃經疏》,《大正新脩大藏經》第38冊
(唐)玄奘:《成唯識論》,《大正新脩大藏經》第31冊,臺北:佛陀教育基金會,1990年。
(唐)窺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幽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33冊,臺北:佛陀教育基金會,1990年。
(唐)窺基:《成唯識論述記》,《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3冊,臺北:佛陀教育基金會,1990年。
(唐)慧能著,郭朋校釋:《壇經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唐)道世集:《法苑珠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唐)菩提留支譯:《入楞伽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16冊,臺北:佛陀教育基金會,1990年。
(唐)般剌蜜帝譯:《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19冊,臺北:佛陀教育基金會,1990年。
(唐)道宣:《廣弘明集》,《大正新脩大藏經》第52冊,臺北:佛陀教育基金會,1990年。
(唐)慧海撰:《諸方門人參問語錄》,《卍新纂續藏經》第63冊,臺北:廣文書局景印本,1979年。
(唐)龐蘊:《龐居士語錄》《卍續藏》第69冊
(唐)湛然述:《法華文句記》,《大正新脩大藏經》第34冊
(唐)宗密:《禪源諸詮集都序》,《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8冊
(唐)大覺:《四分律行事鈔批》《卍續藏》第42冊
(唐)釋道宣:《續高僧傳》《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五十冊
(唐)釋淨覺:《楞伽師資記》《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八十五冊
(唐)釋慧能:《壇經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4 年
(唐)釋玄覺:《證道歌注》《續藏經》第二編第十六套第三冊
(唐)釋慧然集:《鎮州臨濟慧照禪師語錄》《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七冊
(唐)澄觀:《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大正藏》第36冊
(五代)釋靜、筠:《祖堂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第十四冊
(五代)釋文益:《宗門十規論》,臺北:藝文印書館《禪宗集成》第一冊
(宋)文才:《肇論新疏游刃》《卍續藏》第 54 冊
(宋)正覺:《萬松老人評唱天童覺和尚頌古從容庵錄》《大正藏》第 48 冊
(宋)釋惠洪:《智證傳》《禪宗集成》第一冊
(宋)智圓:《閑居編》,《卍新纂續藏經》第56冊,臺北:廣文書局景印本,1979年。
(宋)陳舜俞:《廬山記》,《大正新脩大藏經》第51冊,臺北:佛陀教育基金會,1990年。
(宋)普濟編:《五燈會元》,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宋)道原纂:《景德傳燈錄》,《大正新脩大藏經》第51冊,臺北:佛陀教育基金會,1990年。
(宋)釋法印《禪宗頌古聯珠通集》《禪宗集成》第7冊
(宋)釋善清《慈受懷身禪師廳錄》《禪宗集成》第23冊
(宋)釋蘊聞《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大正藏》第47卷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中華書局 1984 年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四部叢刊三編》本
(宋)賾藏主集《古尊宿語錄》《佛藏要籍選刊》本第11冊
(宋)釋贊寧《宋高僧傳》中華書局 1987 年
(宋)釋楚圓集《汾歸無德禪師語錄》《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七冊
(宋)釋正覺頌古《開松老人評唱天童覺和尚頌古從容庵錄》《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8冊
(宋)釋重顯頌古《碧嚴錄》《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8冊
(宋)釋善卿《祖庭事苑》《續藏經》第二編第十八套第1冊
(宋)釋惠彬《叢林公論》《續藏經》第二編第十八套第5冊
(宋)釋惠洪《臨濟宗旨》,臺灣商務印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052 冊
(宋)思坦集註:《楞嚴經集註》,《卍新纂續藏經》第11冊,臺北:廣文書局景印本,1979年。
(宋)紹隆等:《圓悟佛果禪師語錄》,《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7 冊
(宋)法賢譯:《大正句王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01 冊
(元)宗寶編:《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8冊,臺北:佛陀教育基金會,1990年。
(明)寶成編集:《釋迦如來應化錄》,《卍新纂續藏經》第75冊,臺北:廣文書局景印本,1979年。
3.詩格、詩話、詩文評
(唐)釋皎然,(近代)周維德校注:《詩式校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
(唐)釋皎然,(近代)李壯鷹校注:《詩式校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年。
(日)遍照金剛,周維德校點:《文鏡秘府論》,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5年。
(日)遍照金剛,王利器校注:《文鏡秘府論校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年。
(日)遍照金剛,盧盛江校考:《文鏡秘府論彙校彙考(附文筆眼心抄)》,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五代)徐寅:《雅道機要》,(清)顧龍振編:《詩學指南》,臺北:廣文書局,1980年。
(宋)歐陽修:《六一詩話》,臺北:臺灣商務印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983年。
(宋)司馬光:《溫公續詩話》,何文煥輯:《歷代詩話》,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宋)劉 攽:《中山詩話》,臺北:臺灣商務,1983年。
(宋)魏泰著,陳應鸞校注:《臨漢隱居詩話校注》,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
(宋)蔡 啟:《蔡寬夫詩話》,郭紹虞輯:《宋詩話輯佚》,臺北:華正書局,1981年。
(宋)陳師道:《後山詩話》,臺北:臺灣商務印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983年。
(宋)王直方:《王直方詩話》,郭紹虞輯:《宋詩話輯佚》,臺北:華正書局,1981年。
(宋)馬永易:《實賓錄》,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年。
(宋)釋惠洪:《冷齋夜話》,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宋)釋惠洪:《冷齋夜話》,臺灣商務印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863 冊,臺北:藝文印書館景印《叢書集成續編》,1970年。
(宋)釋惠洪:《石門洪覺範天廚禁臠》,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10月。
(宋)釋惠洪:《石門文字禪》,臺北:臺灣商務印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116冊,1975年
(宋)釋惠洪:《林間錄》,臺灣商務印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052 冊。
(宋)釋惠洪:《禪林僧寶傳》,臺灣商務印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052冊。
(宋)葉夢得,徐時儀校點:《避暑錄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3月。
(宋)葉夢得:《石林詩話》,臺灣商務印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983年。
(宋)劉克莊:《後村詩話》,臺北,廣文書局,1971年。
(宋)范 溫:《潛溪詩眼》,郭紹虞輯:《宋詩話輯佚》,臺北:華正書局,1981年。
(宋)吳 可:《藏海詩話》,丁福保輯:《歷代詩話續編》,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宋)沈 括:《夢溪筆談》上海涵芬樓影印明刊本重印,臺北:臺灣商務,1981年。
(宋)嚴羽著,(清)胡鑑註:《滄浪詩話註》,臺北:廣文書局,1972年。
(宋)嚴羽著,胡才甫箋注:《滄浪詩話箋注》,上海:中華書局,1937年。
(宋)嚴羽著,郭紹虞校釋:《滄浪詩話校釋》,臺北:里仁書局,1987年4月。
(宋)佚 名:《道山清話》陶氏涉圓影印宋刊《百川學海》本。
(宋)陳 善:《捫虱新話》《叢書集成初編》本。
(宋)于濟、蔡正孫編,(朝鮮)徐居正等增注:《唐宋千家聯珠詩格校證》,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年12月。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北京:中華書局 1983 年。
(宋)張戒著,陳應鸞校箋:《歲寒堂詩話校箋》,成都:巴蜀書社,2000年。
(宋)朱 弁:《風月堂詩話》,臺北:臺灣商務印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983年。
(宋)魏慶之:《詩人玉屑》,臺北:九思出版有限公司,1978年。
(宋)阮 閱:《詩話總龜》,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年。
(元)蔡正孫:《詩林廣記》,臺北:廣文書局,1973年9月。
(元)方回選評,李慶甲集評校點:《瀛奎律髓彙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4月。
(明)高 棅:《唐詩品彙》,臺北:學海,1983年7月。
(明)胡應麟:《詩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明)王世貞:《全唐詩說》,《古今詩話叢編》,臺北:廣文書局,1971年。
(清)王夫之:《薑齋詩話箋注》,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
(清)趙 翼:《甌北詩話》,臺北:木鐸,1982年4月。
(清)翁方綱:《石洲詩話》,郭紹虞編選、富壽蓀校點:《清詩話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2刷。
(清)葉燮:《原詩》,丁福保輯:《清詩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清)王應奎:《柳南隨筆》,北京:中國書店,2000年。
(清)沈 濤:《匏廬詩話》,臺北:新文豐,1987年。
(清)何文煥編:《歷代詩話》,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清)丁福保編:《歷代詩話續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清)丁福保編:《全漢三國晉南北朝詩》,臺北:藝文,1968年。
王大鵬等編:《中國歷代詩話選》,長沙:岳麓書社,1985年。
張伯偉編:《全唐五代詩格彙考》,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4月。
張伯偉編:《稀見本宋人詩話四種》,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4月。
吳文治主編:《宋詩話全編》,南京:鳳凰出版社,2006年。
吳文治主編:《遼金元詩話全編》,南京:鳳凰出版社,2006年12月。
張健:《元代詩法校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9月。
郭紹虞:《宋詩話輯佚》,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9月。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12月。
許清雲:《皎然詩式輯校新編》,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
程毅中編:《宋人詩話外編》,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6年3月。
曾棗莊、曾濤編:《蘇文彙評》,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5月。

4.子集
(晉)王弼注《老子道德經注》,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清)郭慶藩:《校正莊子集釋》,臺北:世界書局,1981年。
(魏)曹植著:《曹植集》,《欽定四庫全書》本。
(魏)曹植著、趙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1月。
(晉)陸機著,張少康集釋:《文賦集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年9月。
(晉)陸機著,張懷瑾《文賦譯注》,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年。
(晉)葛洪:《抱朴子》,《欽定四庫全書》本,臺北:新文豐,1998年。
(南朝宋)劉義慶著,余嘉錫箋疏:《世說新語箋疏》,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梁)蕭統:《文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梁)劉勰著,陳拱本義:《文心雕龍本義》,臺北:臺灣商務,1999年1月。
(梁)劉勰著,詹鍈義證:《文心雕龍義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梁)鍾嶸:《詩品》,《欽定四庫全書》本。
(梁)沈約著,陳慶元校箋:《沈約集校箋》,杭州市:浙江古籍,1995年12月。
(陳)徐陵編:《玉臺新詠箋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唐)歐陽詢編:《藝文類聚》,《欽定四庫全書》本。
(唐)崔融:《新唐詩格》,《欽定四庫全書》本。
(唐)王昌齡:《詩格》,《欽定四庫全書》本。
(唐)王昌齡:《詩中密旨》,《欽定四庫全書》本。
(唐)皎然:《詩式》,《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書局,1970年
(唐)皎然:《杼山集》,《景印文淵四庫全書》,臺北:商務,1986年
(唐)殷璠:《河嶽英靈集》,《欽定四庫全書》本。
(唐)呂溫:《呂和叔文集》《四部叢刊初編》
(唐)白居易:《白氏長慶集》,四部叢刊初編集部,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
(唐)白居易:《金針詩格》,《欽定四庫全書》本。
(唐)白居易:《文苑詩格》,《欽定四庫全書》本。
(唐)劉禹錫:《劉賓客文集》,《欽定四庫全書》本。
(唐)元稹:《元氏長慶集》,《欽定四庫全書》本。
(唐)元稹撰,冀勤點校:《元稹集》(底本用影宋抄本《元氏長慶集》),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8月。
(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63年。
(唐)賈島《二南密旨》,《欽定四庫全書》本。
(唐)歐陽詹:《歐陽行周文集》,四部叢刊初編集部,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
(五代)齊己:《白蓮集》,臺北:明文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1年。
(宋)陶穀:《清異錄》,《欽定四庫全書》本。
(宋)孫光憲:《北夢瑣言》,《欽定四庫全書》本。
(宋)宋祁:《景文集》,《欽定四庫全書》本。
(宋)余靖:《武溪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6年。
(宋)歐陽脩:《歐陽脩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宋)王安石:《王安石全集》,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
(宋)蘇軾著,(清)馮應榴輯注,黃任軻、朱懷春校點:《蘇軾詩集合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宋)蘇軾著,鄧立勛編校:《蘇東坡全集》,合肥:黃山書社,1997年1月。
(宋)蘇軾著:《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宋)黃庭堅,劉琳、李勇先,王蓉貴校點:《黃庭堅全集》,成都:四川大學,2001年5月。
(宋)黄庭堅:《山谷詩集注》卷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2月。
(宋)黄庭堅:《豫章黄先生文集》,臺北:商務,四部叢刊本,1979年。
(宋)陸游,錢仲聯校注:《劍南詩稿校注》,上海:上海古籍,1985年9月。
(宋)陸游著,孔凡禮輯:《陸游佚著輯存》,北京:中華書局,1976年。
(宋)朱熹:《晦安先生朱文公文別集》,《欽定四庫全書》本。
(宋)郭茂倩輯:《樂府詩集》,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宋)吳曾:《能改齋漫錄》,臺北:木鐸,1982年5月。
(宋)黃昇:《中興以來絕妙詞選》,商務印書館,1979年。
(宋)嚴羽著,陳定玉輯校:《嚴羽集》,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6月。
(宋)戴復古:《石屏詩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76年。
(宋)陳思編:《兩宋名賢小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1983-1986年。
(宋)李幼武:《皇朝名臣言行續錄》,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年10月。
(明)周祈撰:《名義考》,四庫全書子部精要本,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年。
(清)王夫之評選,張國星點校《古詩評選》,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7年。
(清)王士禎:《帶經堂詩話》,《欽定四庫全書》本,臺北:清流,1976年。
(清)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京都:中文出版社,1981年6月。
(清)沈德潛:《古詩源箋注》,臺北:華正書局,1983年8月。
(清)聖祖仁皇帝御定,陸廷敬等輯注《御選唐詩》,《欽定四庫全書》本。
(清)曹寅等編:《全唐詩》,《欽定四庫全書》本。
(清)董浩編:《全唐文》,《欽定四庫全書》本。
(清)高宗:《御選唐宋詩醇》《欽定四庫全書》本,臺北:世界書局,1988年。
沈曾植著,錢仲聯校注:《沈曾植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逯欽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臺北:木鐸出版社,1988年。
北京大学古文獻研究所編纂《全宋詩》,《欽定四庫全書》本。

二、專書(以下均依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丁敏:《佛教神通:漢譯佛典神通故事敘事研究》,法鼓文化,2007年9月。
丁敏:《中國佛教文學的古典與現代:主題與敘事》,岳麓書社,2007年6月。
丁敏:《佛教譬喻文學研究》,東初出版社,1996年3月。new window
巴壺天、杜松柏:《禪與詩》,臺北:弘道書局,1980年。
巴壺天:《禪骨詩心集》,臺北:東大,2004 年 10 月
方立天:《魏晉南北朝佛教》,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
方元珍:《文心雕龍與佛教關係之考辨》,臺北:文史哲,1987年。
方孝岳:《中國文學批評》,臺北:莊嚴出版社,1981年。
方錫球:《許學夷詩學思想研究》,合肥:黃山書社,2006年12月。
木齋:《中國古代詩歌流變》,北京:京華出版社,1998年8月。
木齋:《宋詩流變》,北京:京華出版社,1999年10月。
毛正天:《中國古代詩學本體論闡釋》,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7年4月。
印順導師:《中觀論頌講記》,臺北:正聞,1992年1月修訂一版。
印順導師:《中觀今論》,《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光碟版,新竹:印順文教基金會,2002年。
王力:《中國語言學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6年11月。
王小舒:《中國文學精神──宋元卷》,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
王小舒:《神韻詩史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6月。
王文進:《南朝山水與長城想像》,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6月。new window
王元化:《文心雕龍創作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0月。
王水照編:《宋代文學通論》,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7年6月。
王先霈:《中國古代詩學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2007年8月。
王明見:《劉克莊與中國詩學》,成都:巴蜀書社,2004年2月。
王玫:《建安文學接受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7月。
王金山、王青山:《文學接受研究》,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2005年7月。
王敏華:《中國詩禪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
王順娣:《宋代詩學平淡理論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9年12月。
王瑤主編:《中國文學研究現代化進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12月。
王瑤:《中古文學史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1月。
王德明:《中國古代詩歌句法理論的發展》,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12月。
王運熙、顧易生:《中國文學批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王運熙、楊明:《隋唐五代文學批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10月。
王夢鷗:《古典文學論探索》,臺北:正中書局,1984年。
王夢鷗:《文藝美學》,臺北:遠行出版社,1976年。
王夢鷗:《中國文學理論與實踐》,臺北:時報出版社,1995年。new window
王國瓔:《中國山水詩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8月。
王鍾陵主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論文精粹:文學史方法論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
古風:《意境探微》,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1年12月。
皮朝綱:《禪宗的美學》,高雄:麗文文化,1995 年 9 月初版一刷。
皮朝綱:《中國古代文藝美學概要》,成都: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6年12月。
印順:《中國禪宗史》,竹北:正聞出版社,1998 年 1 月初版。
成復旺等:《中國文學理論史》,臺北:洪葉文化,1993年12月。
江建俊:《魏晉思想文化綜論》,臺北:新文豐,2009年8月。
朱光潛:《朱光潛美學文集》,上海 : 上海文藝社出版發行,新華經銷,1989年
朱自清:《詩言志辨》,臺北:頂淵文化,2001年12月。
朱東潤:《中國文學批評史大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6月。
朱良志:《大音希聲──妙悟的審美考察》,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5年12月。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2年4月。
曲金良:《敦煌佛教文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吳文治:《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名著題解》,合肥:黃山書社,1987年2月。
吳光正等主編:《異質文化的碰撞—─二十世紀佛教與古代文學論叢》,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11月。
吳懷東:《杜甫與六朝詩歌關係研究》,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
吳建民:《中國古代詩學原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2月。
吳靜宜:《惠洪「文字禪」詩學內涵》,永和:花木蘭出版社,2012年3月。
易聞曉:《中國詩句法論》,濟南:齊魯書社,2006月1月。
易聞曉:《中國詩法綱要》,濟南:齊魯書社,2006月1月。
杜松柏:《禪學與唐宋詩學》,臺北:黎明文化,1978年。new window
杜松柏:《知止齋禪學論文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杜松柏:《詩與詩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8年9月。
杜松柏:《知止齋古稀學術論文自選集》,臺北:台灣學生,2006年。
呂正惠:《抒情傳統與政治現實》,臺北:大安出版社,1989年。
呂澂:《中國佛學源流略講》,臺北:里仁書局,1998年。
呂澂:《中國佛學思想概要》,臺北:天華出版社,1986年。
何方耀:《晉唐時期南海求法高僧群體研究》,北京:宗教文化,2008年。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臺北:學生書局,1993年2月。
李曰剛:《中國詩歌流變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2月。
李壯鷹:《中國詩學六論》,濟南:齊魯書社,1989年6月。
李壯鷹:《禪與詩》,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10月。
李珍華:《王昌齡研究》,西安:太白文藝出版社,1994年5月。
李春青:《宋學與宋代文學觀念》,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10月。
李浩:《唐詩的美學闡釋》,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年4月。
李銳清:《《滄浪詩話》的詩歌理論研究》,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2年。
李淼:《禪宗與中國古代詩歌藝術》,高雄:麗文出版社,1993年。
李建中主編:《中國文學批評史》,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年8月。
李澤厚:《美學三書》,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9年1月。
李澤厚:《美的歷程》,臺北:元山書局,1986年。
李澤厚、劉綱紀主編:《中國美學史》,臺北:谷風出版社,1987年12月。
李膺揚、李勃洋:《瀟灑人生:蘇軾與佛禪》,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
祁志祥:《中國美學的文化精神》,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6年。
祁志祥:《似花非花 佛教美學觀》,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汪涌豪、駱玉明編:《中國詩學》,上海:東方出版中心,1999年4月。
汪裕雄:《意象探源》,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4月。
阮忠:《唐宋詩風流別史》,武漢:武漢出版社,1997年12月。
宗白華:《美學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
周裕鍇:《中國古代闡釋學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11月。
周裕鍇:《文字禪與宋代詩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11月。
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成都:巴蜀書社,1997年1月。
周裕鍇:《中國禪宗與詩歌》,高雄:麗文文化事業,1994年7月。
周裕鍇:《宋僧惠洪行履著述編年總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3月
周勛初:《中國文學批評小史》,臺北:崧高出版社,1985年。
周振甫、冀勤編《錢鍾書談藝錄讀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8月。
季羨林:《禪和文化與文學》,臺北:臺灣商務,2003年9月。
季羨林等:《禪與東方文化》,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年2月。
尚永亮:《唐代詩歌的多元觀照》,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6月。
尚學鋒:《中國古典文學接受》,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
易聞曉:《中國詩句法論》,濟南:齊魯書社,2006月1月。
易聞曉:《中國詩法綱要》,濟南:齊魯書社,2006月1月。
林文月:《山水與古典》,臺北:三民,1996年6月。
林東海:《詩法舉隅》,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4年2月。
林淑貞:《詩話論風格》,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7月。new window
林繼中:《文學史新視野》,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10月。
林光明:《梵字悉曇入門》,臺北:嘉豐出版社,2007年10月。
屈大成:《中國佛教思想中的頓漸觀念》,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 年 1 月初版。new window
洪修平:《禪宗思想的形成與發展》,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 年 1 月初版。
魏道儒、杜繼文:《中國禪宗通史》,江蘇:江西古籍出版社,1995 年 2 月第二刷。
刑東風:《禪悟之道˙南宗禪學研究》,新店:圓明出版社,1995 年 5 月初版。
楊惠南:《禪史與禪思》,臺北:東大,1995 年 4 月初版。new window
柯慶明:《文學美綜論》,臺北:長安出版社,1983年5月。new window
柯慶明、曾永義編輯:《兩漢魏晉南北朝文學批評資料彙編》,臺北:成文出版社,1978年9月。
柯慶明、蕭馳主編:《中國抒情傳統的再發現》,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年12月。
胡遂:《佛教禪宗與唐代詩風之發展演變》,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4月。
胡遂:《佛教與晚唐詩》,北京:東方出版社,2005年2月。
侯雅文:《李夢陽的詩學與和同文化思想》,臺北:大安出版社,2009年9月。
姚儀敏:《盛唐詩與禪》,高雄:佛光出版社,1990年。
姚瀛艇:《宋代文化史》,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2年2月。
郁龍余:《中國印度文學比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9月。
郁龍余:《中國印度詩學比較》,北京:崑崙出版社,2006年10月。
范文瀾:《唐代佛教》,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
查洪德、李修生:《遼金元文學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12月。
韋海英:《江西詩派諸家考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7月。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臺北:學生書局,1992年7月。new window
徐國榮:《玄學和詩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唐秀連:《僧肇的佛學理解與格義佛教》,臺北:文史哲,2008年4月。new window
孫立:《中國文學批評文獻學》,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
孫昌武:《文壇佛影》,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9月。
孫昌武:《佛教與中國文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8月。
孫昌武:《禪思與詩情》,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8月。
孫昌武:《詩與禪》,臺北:三民書局,1994年8月。
孫昌武:《唐代的文學與佛教》,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孫昌武:《中國佛教文化史》,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高友工:《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年8月。new window
高友工、梅祖麟:《唐詩的魅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袁行霈、孟二冬、丁放:《中國詩學通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12月。
袁行霈:《中國詩歌藝術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6月。
陶子珍:《詩詞散文綜論》,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04年1月。
傅剛:《魏晉南北朝詩歌史論》,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12月。
傅璇琮:《唐詩論學叢稿》,北京:京華出版社,1999年。
傅璇琮:《唐代科舉與文學》,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9月。
傅璇琮、李時珍:《河嶽英靈集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傅璇琮編:《黃庭堅和江西詩派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1978年8月。
傅偉勳:《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哲學與宗教」四集》,臺北:東大圖new window
書,1999 年
麻天祥:《中國禪宗思想發展史》,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年 3 月初版
楊曾文:《唐五代禪宗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 年 5 月初版
蔡日新:《中國禪宗的形成》,新店:圓明出版社,1999 年 3 月初版
張少康、劉三富:《中國文學理論批評發展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12月。new window
張少康:《司空圖及其詩論研究》,臺北:學苑出版社,2005年。
張少康:《中國文學理論批評簡史》,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7年3月。new window
張少康:《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教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new window
張文利:《理禪融會與宋詩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8月。
張文勛:《中國古代文學理論論稿》,上海:上海古籍,1984年9月。
張方:《中國詩學的基本觀念》,北京:東方出版社,1999年5月。
張立群:《中國詩性文論與批評》,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年5月。
張仲謀:《近古詩歌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12月。
張伯偉:《禪與詩學》,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9月。
張伯偉:《中國古代文學批評方法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5月。
張伯偉:《中國詩學研究》,瀋陽:遼海出版社,2000年1月。
張宏生:《詩偈卷》,《中國佛教百科叢書》第七冊,高雄:佛光出版社,1999年6月。
張宏生:《中國詩學考索》,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11月。
張宏生:《宋詩融通與開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
張思齊:《宋代詩學》,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11月。
張晶:《中國古代文學通論──遼金元卷》,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
張晶:《遼金元文學論稿》,北京:北京廣播學院,2004年1月。
張晶:《禪與唐宋詩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年6月。
張晶:《審美之思──理的審美化存在》,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2年1月。
張高評:《宋詩之傳承與開拓》,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3月。
張高評:《宋詩之新變與代雄》,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9月。
張高評:《會通化成與宋代詩學》,臺南:國立成功大學出版組,2000年8月。new window
張高評:《宋詩特色研究》,長春:長春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張高評:《自成一家與宋詩宗風》,臺北:萬卷樓圖書,2004年
張高評:《春秋書法與左傳學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new window
張高評:《創意造語與宋詩特色》,臺北:新文豐,2006。new window
張高評:《印刷傳媒與宋詩特色》,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
張高評:《創意造語與宋詩特色》,臺北:新文豐出版社,2008年new window
張海沙:《初盛唐佛教禪學與詩歌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1月。
張海沙:《曹溪禪學與詩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6月。
張健:《中國文學批評》,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2年8月。
張健:《文學批評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年10月。
張健:《滄浪詩話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1966年7月。
張健:《滄浪詩話研究》,臺北:五南,1992年8月。
張節末:《禪宗美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7月。
張毅:《宋代文學思想史》,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4月。
張毅:《宋代文學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12月。
張毅:《中國文藝思想史論集──張毅自選集》,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4年10月。
敏澤:《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年3月。
敏澤:《中國美學思想史》,濟南:齊魯書社,1989年。
曹東:《嚴羽研究》,北京:軍事誼文出版社,2002年1月。
曾祖蔭:《中國佛教與美學》,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許杭生:《魏晉玄學史》,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年7月。
許志剛:《嚴羽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1月。
許清雲:《皎然詩式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
郭朋:《隋唐佛教》,濟南:齊魯書社,1979年。
郭紹林:《唐代士大夫與佛教》,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87年8月。
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7月
郭紹虞:《宋詩話考》,臺北:學海出版社,1980年。
郭紹虞:《中國詩的神韻、格調及性靈說》,臺北:華正書局,2005年。
湯一介:《佛教與中國文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
湯用彤:《隋唐佛教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3月。
湯用彤:《魏晉玄學講義》,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年11月。
湯用彤:《魏晉玄學論稿》,臺北:廬山出版社,1972年。
陳自力:《釋惠洪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8月。
陳允吉:《佛教與中國文學論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月。
陳允吉:《唐詩中的佛教思想》,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new window
陳伯海:《中國詩學之現代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1月。
陳伯海:《唐詩學引論》,上海:東方出版社,1988年10月。
陳伯海:《嚴羽和滄浪詩話》,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3年4月。
陳伯海主編:《唐詩彙評》,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5月。
陳伯海主編:《唐詩學史稿》,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
陳兵:《佛教禪學與東方文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陳紹偉:《詩歌辭典》,廣州:花城出版社,1990年12月。
陳良運:《中國詩學批評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7月。
陳良運:《中國詩學體系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7月。
陳良運:《美的考索》,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5年11月。
陳望衡:《中國古典美學史》,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new window
陳植鍔:《詩歌意象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8月。
陳應鸞:《詩味論》,成都:巴蜀書社,1996年10月。
陳寅恪:《金明館叢稿初編》,臺北:里仁書局,1981年。
陳寅恪:《陳寅恪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章培恆、駱玉明主編:《中國文學史新著》,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9月。
程小平:《《滄浪詩話》的詩學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6年7月。
程杰:《北宋詩文革新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12月。
程杰:《宋詩學導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10月。
黃永武:《中國詩學--思想篇》(新增本),台北:巨流出版社,2009年8月。
黃永武:《詩與美》,臺北:洪範書店,1984年。
黃保真、成復旺、蔡鍾翔:《中國文學理論史──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時期》,臺北:洪葉文化,1993年12月。
黃奕珍:《宋代詩學中的晚唐觀》,臺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4月。
黃美鈴:《唐代詩評中風格論之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2年2月。
黃美鈴:《歐、梅、蘇與宋詩的形成》,臺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5月。new window
黃啟方:《兩宋文史論叢》,臺北:學海出版社,1985年10月。
黃啟方:《黃庭堅研究論集》,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
黃啟方:《黃庭堅與江西詩派論集》,臺北:國家出版社,2006年10月。new window
黃啟方:《兩宋詩文縱談》,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年。
黃啟方:《北宋詩文縱談》,臺北:商務印書館,1997年。
黃啟方:《北宋文學批評資料彙編》,臺北:成文出版社,1978年。
黃啟方:《東坡的心靈世界》,臺北:學生書局,2002年。
黃啟江:《一味禪與江湖詩》,臺北:商務印刷館,2010年7月。
黃景進:《意境論的形成:唐代意境論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9月。new window
黃景進:《嚴羽及其詩論之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2月。new window
黃寶華、文師華:《中國詩學史──宋金元卷》,廈門:鷺江出版社,2002年9月。
黃寶生:《印度古典詩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1月。
彭雅玲:《僧.法.思—─中國詩學的越界思考》,臺北:文史哲,2009年。
彭雅玲:《唐代詩僧的創作論研究:詩歌與佛教的綜合分析》,永和:花木蘭出版社,2009年new window
童慶炳:《中國古代文論的現代意義》,北京:北京師範大學,2001年12月。
童慶炳:《中國古代詩學心理透視》,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3年7月。
童慶炳:《文學經典的建構、解構和重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11月。
楊曾文:《宋元禪宗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10月。
涂光社:《勢與中國藝術》,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0年。
復旦大學中文系古典文學教研組:《中國文學批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1979年10月。
葉朗:《中國美學史大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11月。
葉維廉:《中國詩學》,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2年1月。new window
葉維廉:《歷史、傳釋與美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8年3月。
葉桂桐:《中國詩律學》,臺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
葉嘉瑩:《迦陵談詩》:臺北:東大,2005年10月。
詹杭倫:《方回的唐宋律詩學》,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12月。
詹福瑞:《中國文學理論範疇》,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1997年5月。
葛兆光:《漢字的魔方》,瀋陽:瀋陽,1999手1月。
葛兆光:《禪宗與中國文化》,臺北:天宇出版社,1988年。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七世紀至十九世紀中國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年。
葛兆光:《中國禪思想史-從六世紀到九世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 年
10 月第二刷
葛紅兵、溫潘亞:《文學史形態學》,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01年2月。
董乃斌、陳伯海、劉揚忠:《中國文學史學史》,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
董乃斌:《近世名家與古典文學研究》,南京:上海大學出版社,2005年8月。
董乃斌:《文學史學原理研究》,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6月。
鄭毓瑜:《六朝情境美學》,臺北:里仁書局,1997年12月。
趙新林:《中西詩學象論溯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7月。
趙樸初:《佛教常識問答》,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8年。
趙樸初、任繼愈等:《佛教與中國文化》,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80年。
趙敏俐編著:《文學研究方法論講義》,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
蔣寅:《古典詩學的現代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劉方:《文化視域中的宋代文論》,上海:學林出版社,2006年6月。
劉方:《宋型文化與宋代美學精神》,成都:巴蜀書社,2004年8月。
劉衛林:《中唐詩境說研究》,香港:香港大學,1999年。
劉朝謙:《蘇軾詩學研究》,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2001年。
劉運好:《魏晉哲學與詩學》,合肥:安徽大學,2003年。
劉德重、張寅彭:《詩話概說》,臺北:學海出版社,1993年12月。
蔣述卓等:《二十世紀中國古代文論學術史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8月。
蔣述卓:《山水美與宗教》,臺北:稻禾出版社,1992年。
蔣述卓:《佛教與中國古典文藝美學》,長沙:岳麓書社,2008年4月。
鄧新華:《中國古代接受詩學》,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0年10月。
鄧新華:《中國古代詩學解釋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1月。
鄧新華:《中國傳統文論的現代觀照》,成都:巴蜀書社,2004年5月。
鄧新華:《古代文論的多維透視》,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6月。
鄧新躍:《明代前中期詩學辨體理論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1月。
賴力行、李清良:《中國文學批評史》,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
廖明活:《中國佛教思想述要》,臺北:商務出版社,2006年。new window
廖蔚卿:《漢魏六朝文學論集》,臺北:大安出版社,1997年。new window
蔡英俊:《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臺北:大安出版社,1990年。
蔡英俊:《中國古典詩論中「語言」與「意義」的論題--「意在言外」的用言方式與「含蓄」的美典》,臺北:學生書局,2001年4月。new window
蔡瑜:《唐詩學探索》,臺北:里仁出版社,1998年4月。
蔡彥峰:《元嘉體詩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12月。
賴賢宗:《佛教詮釋學》,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3年。new window
賴賢宗:《體用與心性: 當代新儒家哲學新論》,台北,學生書局,2001年。new window
賴賢宗:《意境美學與詮釋學》,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出版,2003年。new window
錢志熙:《魏晉南北朝詩歌史述》,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6月。
錢志熙:《魏晉詩歌藝術原論》(修訂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9月。
錢志熙:《黃庭堅詩學體系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6月。
錢鍾書:《管錐編》,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年1月。
錢鍾書:《談藝錄》,臺北:書林出版公司,1999年2月初版2刷。
盧盛江:《空海與文鏡秘府論》,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5年2月。
盧盛江:《魏晉玄學與中國文學》,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2年4月。
盧盛江:《隋唐五代文藝理論匯校評注》,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2年12月。
戴文和:《「唐詩」、「宋詩」之爭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6月
戴燕:《文學史的權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3月。
薛富興:《東方神韻──意境論》,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6月。
謝思煒:《禪宗與中國文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1993年。
謝重光:《漢唐佛教社會史論》,臺北:國際文化,1990年。new window
韓林德:《境生象外──華夏審美與藝術特徵考察》,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5年4月。
韓經太、張松如:《宋代詩歌史論》,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12月。
韓經太:《詩詞美論與詩詞美境》,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2000年。
韓經太:《清淡美論辨析》,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9年。
魏承思:《中國佛教文化論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3月。
蕭馳:《中國詩歌美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11月。
蕭馳:《中國抒情傳統》,臺北:允晨文化,1999年1月。
蕭馳:《佛法與詩境》,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9月
蕭馳:《抒情傳統與中國思想 : 王夫之詩學發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3年6月
蕭麗華:《唐代詩歌與禪學》,臺北:東大出版社,1997年new window
蕭華榮:《中國詩學思想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4月。
羅宗強:《隋唐五代文學思想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8月。
羅根澤:《中國文學批評史》,臺北:學海出版社,1990年2月。
羅根澤:《中國文學批評史》,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3月。
羅聯添主編:《中國文學史論文選集》,臺北:學生書局,1979年3月。
釋聖嚴:《學術論考II》,臺北:法鼓文化,2005年。
龔鵬程:《中國文學史(上)(下)》,臺北:里仁書局,2009年1月。new window
龔鵬程:《中國文學批評史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6月。new window
龔鵬程:《文學批評的視野》,臺北:大安出版社,1990年。
龔鵬程:《江西詩派宗社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3年10月。new window
龔鵬程:《詩史本色與妙悟》,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2月。new window
龔鵬程:《佛教與佛學》,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6年。new window

顧易生、蔣凡:《先秦兩漢文學批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4月。
顧易生、蔣凡、劉明今:《宋金元文學批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6月。
臺靜農:《中國文學史》,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年12月
顏崑陽:《古典詩文論叢》,臺北:漢光文化事業公司,1987年3月。
顏崑陽:《李商隱詩箋釋方法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3月。

三、期刊(以下均依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尹文濤:〈論《滄浪詩話》中的「識」〉,《懷化學院學報》,第26卷第1期,2007年1月。
孔蓮蓮:〈論嚴羽《滄浪詩話》中的禪與詩之關係〉,《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第3期。
王元化:〈文學理論體系問題〉,《文心雕龍創作論》第二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王邦雄:〈謝靈運十四音訓敘輯考〉,《國學研究》第三卷,北京:北京大學,1995年。
王明暉:〈略析胡應麟對嚴羽、高棅詩學觀念的繼承〉,《江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第23卷第1期(2004年2月)。
王惠:〈論《滄浪詩話》的「師古」思想體系及其得失〉,《中州大學學報》,第24卷第1期(2007年1月)。
王夢鷗:〈試論皎然《詩式》〉,《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4:3(1981年3月)。
王鳳雲:〈也談嚴羽的「盛唐為法」〉,《張家口師專學報》,第19卷第4期(2003年8月)。
王德明:〈方回的「格」論及其對晚宋詩風的批判〉,《廣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6卷第1期。
王德明:〈論宋代詩歌句法理論〉,《新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8卷第3期(2000年9月)。
王德威:〈「有情」的歷史──抒情傳統與中國文學現代性〉,《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三十三期,2008年9月new window
王德岩:〈止觀修習與成象、造境—佛教止觀實踐對中國古代審美體驗方式的影響〉《普門學報》第十四期,2003年3月
申朝暉:〈《滄浪詩話》的文體意識和嚴羽的審美理想〉,《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卷第2期,(2004年4月)。
石明慶:〈從南宋詩話探討理學與宋詩學的理論建構〉,《鹽城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5卷第1期(2005年2月)。
任先大:〈20世紀中西嚴羽研究述略〉,《湖南社會科學》,2007年第2期。
任先大:〈20世紀海外嚴羽研究述評〉,《甘肅社會科學》,2007年第4期。
任先大:〈20世紀國內嚴羽研究述評(下篇)〉,《甘肅社會科學》,2006年第6期。
任先大:〈20世紀國內嚴羽研究述評(上篇)〉,《甘肅社會科學》,2006年第3期。
任先大:〈當代學術史視域中的嚴羽研究──以郭紹虞為中心〉,《社會科學輯刊》,2007年第4期。
任先大:〈對嚴羽話語系統中「李杜話語」的思考〉,《雲夢季刊》,1997年第3期。
朱易安:〈理學方法和唐詩批評的美學趣味〉,《上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0卷第2期,2001年。
朱學東:〈「繞路說禪」與「妙用無體」──「不著一字 盡得風流」別解〉,《中國文學研究》,2002年第1期。
朱學東:〈晚唐五代詩僧齊己的詩學理論探微〉,《荊州師範學院學報》,2002年第1期。
余敦康:〈鳩摩羅什與東晉佛玄合流思潮〉,《世界宗教研究》,1994年第二期。
余敦康:〈蘇軾的《東坡易傳》〉,《國學研究》第三卷,北京:北京大學,1995年。
吳建民:〈妙悟論〉,《中州學刊》,1996年第5期。
吳靜宜:〈天台宗與茶禪的關係〉,《臺北大學中文學報》創刊號,2006年7月。new window
易聞曉:〈黃庭堅詩學與宋人詩話的論詩取向〉,《文學遺產》2008年第四期
李天道:〈禪:生命之境和最高審美之境〉,《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6期。
李世萍:〈靈感與禪悟──談詩禪相通之契機〉,《內蒙古民族師院學報(哲社版)》,1995年第2期。
李幸玲:〈廬山慧遠的禪觀及禪法特色〉,《正觀》12期(2000年3月)。new window
李炳海:〈慧遠的淨土信仰與謝靈運的山水詩〉,《學術研究》1996年第2期。
李軍:〈詩識與妙悟〉,《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第5期。
李嘉言:〈佛教對六朝文學的影響〉,《開封師院學報》,1964年。
周大興:〈即色與遊玄—支遁佛教玄學的詮釋〉,《中央文哲研究集刊》第二十四期(2004年3月)。new window
周全田:〈禪思與詩思之別〉,《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二十一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12月。
周裕鍇〈詩中有畫:六根互用與出位之思——略論《楞嚴經》對宋人審美觀念的影響〉《四川大學學報》,2005年。
周裕鍇:〈法眼看世界:佛禪觀照方式對北宋後期藝術觀念的影響〉,《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2007年1月。
周裕鍇:〈惠洪文字禪的理論與實踐及其對後世的影響〉,《北京大學學報》第四期,2008年
周裕鍇:〈滄浪詩話的隱喻系統和詩學旨趣新論〉,《文學遺產》,2010年第二期
周裕鍇:〈興趣與音節:略談嚴羽詩學中復古傾向的真諦及其影響〉,《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10月
周裕鍇:〈奪胎與轉生的信仰—關於惠洪首創作詩奪胎法思想淵源旁證的考察〉《成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6月。
周廣榮:〈悉曇學敘論〉,《普門學報》第9期(2002年5月)。
周維介:〈禪與中國詩論之關係〉《貝葉》第七期,新加坡,1973年
林朝成、張高評:〈兩岸中國佛教文學研究的課題之評介與省思—─以禪、詩交涉為中心〉,台南:成大中文學報,2001年8月。new window
林朝成:〈六朝佛家美學──以宗炳暢神說為中心的研究〉,《國際佛學中心》第二期(1992年12月)。
竺家寧:〈佛經語言研究綜述—音義的研究(下)〉,《佛教圖書館館刊》第48期(2008年12月)。new window
邱瑞祥:〈從牟子《理惑論》看佛教的中國化趨勢〉,《肇慶學院學報》第30卷第6期(2009年11月)。
邱湘雲:〈禪學對唐代詩歌美學的影響〉,《興大人文學報》37期,2006年9月,頁223-260。new window
芮宏明:〈「妙悟」與唐、宋詩學〉,《文藝理論研究》,2005年第1期,頁99-103
俞敏:〈後漢三國梵漢對音譜〉油印本,1979年,後收於俞敏《中國語文學論文選》,東京:光生館,1984年。
柳倩月:〈夫學詩者,以識為主──嚴羽《滄浪詩話》審美判斷能力說〉,《四川教育學院學報》,第21卷第9期(2005年9月)。
柳倩月:〈論詩如論禪──嚴羽「以禪喻詩」方法論辨析〉,《南昌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7卷第5期(2006年9月)。
段宗社:〈「妙悟」與「詩法」——試論唐宋以來古典詩歌理論的發展〉,《西安聯合大學學報》,2003年1月。
段宗社:〈「詩必盛唐」臆說〉,《新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3月。
段宗社:〈詩性體悟與詩性言說——試論「妙悟」的創作論特性〉,《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4月。
洪映萱:〈「詩學等禪宗,千古淵源共」──略論作為實踐美學的禪和詩歌語言的關係〉,《廈門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第3期。
洪喬平:〈嚴羽「滄浪詩話」中「活句」對詩歌創作的意義〉,《育達研究叢刊》2002年3月。
胡建次、王金根:〈中國古代「詩法」的承傳〉,《江西社會科學》,2005年9月。
胡建次、邱美瓊:〈嚴羽詩古典唐詩學的建構及其貢獻〉,《南昌大學學報(人社版)》,第35卷第1期(2004年1月)。
胡建次、劉慧萍:〈中國古代詩格的發展及其特徵〉,《南昌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7卷第3期(2006年5月)。
胡建次:〈20世紀中國古典詩話整理與研究述略〉,《思想戰線》,2002年第2期。
胡建次:〈中國古代詩話及其匯編之體的承傳〉,《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11卷第2期。
胡建次:〈中國古典詩學視野中的「興趣」論〉,《長春師範學院學報》,第23卷第3期(2004年5月)。
胡建次:〈宋代唐詩學的展開與演進〉,《江西社會科學》,2004年6月。
胡建次:〈宋代詩話中的詩格論〉,《南昌大學(人社版)》,第34卷第1期,2003年1月。
胡建次:〈金元詩論視野中的「趣」〉,《濟南大學學報》,第14卷第4期,2004年。
胡建次:〈遼金元在唐詩學史上的貢獻〉,《齊齊哈爾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1月。
孫昌武:〈早期中國佛法與文學裡的「真實」觀念〉,《文學遺產》,2011年第四期。
孫學堂:〈嚴羽「氣象」、「興趣」說辨識〉,《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4期。
徐達:〈錢鍾書論《滄浪詩話》〉,《貴州大學學報》,1992年2期。
殷曉燕:〈論以禪喻詩與《滄浪詩話》〉,《楚雄師範學院學報》,2003年12月。
殷曉燕:〈論嚴羽「以禪喻詩」的審美寓意〉,《殷都學刊》,2007年第3期。
袁行霈:〈中國古典詩歌的意象〉,《文學遺產》(1983年第4期)。
高大威:〈齊己《風騷旨格》與中晚唐詩格的發展〉,《中國古典文學研究》9,2003年6月
高友工;〈文學研究的美學問題(上):美感經驗的定義與結構〉,《中外文學》第七卷十一期,1979年。new window
高文強:〈二十世紀佛教與六朝文學批評研究述略〉,《零陵學院學報》,2004年3月。
高文強:〈佛教東漸對詩歌聲病觀念集規則的影響〉,《長江學術》,2006年第二期。
高華平:〈從阮籍詩文看阮氏信奉或傾向佛教之可能〉,《運城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0年4月。
張天明:〈滄浪「妙悟」說與審美的直覺性〉,《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8年第4期。
張玉霞、張祖利:〈對藝術直覺和靈感的「禪悟」——論嚴羽的「妙悟」說〉,《淄博師專學報》,1997年第4期。
張宏生:〈邊緣文人和超前意識──考察嚴羽詩歌理論的一個角度〉,《江蘇社會科學》,2001年7月。
張杰:〈中國統統詩學氣象說對作品審美要求的文化心理闡釋〉,《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53卷第6期,2000 年11月。
張思齊:〈「妙悟說」比較探源──以考察典故「羚羊挂角,無迹可求」為切入點的世界坐標中的比較研究〉,《中國詩學》,第七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年6月。
張洪明、李雯靜:〈庾信五言詩聲律考察—兩項檢驗在漢語詩律中的案例研究〉,《文學與文化》,2011年第4期。
張海鷗:〈宋詩「晚唐體」辨〉,《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3卷,2003年第3期。
張高評:〈宋詩與化俗為雅〉,《國立編譯館館刊》,(1992年,第二十一卷第一期),頁104-116。
張高評:〈從「會通化成」論宋詩之新變與價值〉,《漢學研究》,第16卷第1期(1998年),頁237 - 248。new window
張高評:〈五十年來唐宋文學的回顧與前瞻〉,《漢學研究通訊》(2001年20.1:6-19)。new window
張高評:〈印刷傳媒與宋詩之學唐變唐──博觀約取與宋刊唐詩選集〉,《成大中文學報》,第16期(2007年4月)。new window
張高評:〈北宋讀詩詩與宋代詩學──從傳播與接受之視角切入〉,《漢學研究》,第24卷第2期(2006年12月)。new window
張高評:〈同題競作與宋詩之遺妍開發――以「陽關圖」、「續麗人行」為例〉,《文與哲》第九期,(2006年12月),頁227-229。new window
張高評:〈破體與創造性思維──宋代文體學之新詮釋〉,《中山大學學報》第49卷,(2009年,第3期)。
張高評:〈白戰體與宋詩之創意造語:禁體物詠雪詩及其困難見巧〉,《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香港中文大學,2009年。new window
張高評:〈《詩人玉屑》論言用不言名—不犯正位與創意詩思〉,《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第85期,2009年10月
張高評〈評《詩人玉屑》述詩家造語—以創意之詩思為核心〉,《文與哲》第17期,2010年12月,頁169-214。new window
張高評:〈杜甫題畫詩與詩學典範—從《苕溪漁隱叢話》論杜甫畫山水詩切入〉《淡江中文學報》第25期,2011年12月,頁1-34。new window
張健:〈《滄浪詩話》非嚴羽所編──《滄浪詩話》成書問題考辨〉,《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36卷第 4期。
張健:〈「詩話總龜」中所展示的詩學評論〉,《國立編譯館館刊》,第30卷第1/2合刊本,2001年12月。
張健:〈關於嚴羽著作幾個問題的再考辨〉,《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38卷第4期。
張婷婷:〈嚴滄浪「妙悟」說別解〉,《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2002年第2期。
張婷婷:〈嚴滄浪以禪喻詩理論特點及利弊辨析〉,《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9年第5期。
張晶、劉潔:〈謝榛詩學對嚴羽的超越及其時代意義〉,《思想戰線》,2000年第6期。
張晶:〈宋詩的「活法」與禪宗的思維方式〉,《文學遺產》,1989年6月。
張晶:〈從「虛靜」到「空靜」──禪與詩歌審美創造心理〉,《雲南教育學院學報》,1994年8月。
張晶:〈皎然詩論與佛教的中道觀〉,《文學遺產》,2007年第六期
張節末:〈比興、物感與剎那直觀―先秦至唐詩思的演變〉,《社會科學戰線》,2002年
張節末:〈謝靈運山水詩的成因及其美學分析〉,《漢學研究》第28卷第4期,2010年12月new window
張靜:〈「物色」:一個彰顯中國抒情傳統發展的理論概念〉《台大文史哲學報》第六十七期(2007年11月)。new window
敏澤:〈中國古典意象論〉,《文藝研究》(1983年第3期)。
曾棗莊:〈「天下幾人學杜甫,誰得其皮與其骨?」—論宋人對杜詩的態度〉,《唐宋文學研究》(成都:巴蜀書社,1999 年),頁35-49。
陳伯海:〈釋「妙悟」──論詩性生命的超越性領悟〉,《中國詩學》,第十一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10月。
陳國球:〈從律詩美典到中國文化史的抒情傳統—從高友工「抒情美典論」初探〉,《政大中文學報》第十期(2008年12月)。new window
陳寅恪:〈四聲三問〉,《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34年2月)。
陶文鵬:〈意象與意境關係之我見〉,《文學評論》(1991年第5期)。
傅紹良:〈禪宗與盛唐山水審美意識的轉變〉《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12月。
彭雅玲:〈唐宋人對於「詩僧」一詞的指涉及相關問題之反省〉,《第二屆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主辦(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2月。
彭雅玲:〈唐宋人對於「詩僧」一詞的指涉及相關問題之反省〉,《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1年
彭雅玲:〈皎然的詩藝觀(一):「文章宗旨」說析論〉,《臺北師院語文集刊》,2003年6月
彭雅玲:〈詩語與修悟-以皎然、貫休、齊己三位詩僧的詩歌為討論中心〉,鄭志明編:《宗教藝術、傳播與媒介》(嘉義:南華大學宗教文化研究中心,2002年1月)。
普慧:〈《文心雕龍》與佛教成實學〉,《文史哲》1997年第五期。
普慧:〈齊梁詩歌聲律論與佛經轉讀及佛教悉曇〉,《文史哲》2000年第6期。
普慧:〈論劉勰及其《文心雕龍》的佛教神學精神〉,《文藝研究》2006年第10期。
曾小玉:〈中國古代詩學「意象」理論的發展流變〉,《文學界》,2010年12月。
程小平:〈論「悟」:關于宋代詩學一個范疇的分析──以嚴羽詩學為中心〉,《新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6月。
程小平:〈嚴羽詩學思想研究現狀與展望〉,《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學報》,第10卷第1期,2001年3月。
黃廣華:〈《文心雕龍》與因明學〉《學術月刊》,1984年7月。
葉朗:〈說意境〉,《文藝研究》(1998年第1期)。
葉維廉著,古添洪譯:〈嚴羽與宋人詩論〉,《幼獅學誌》,第15卷第4期,1979年12月。new window
廖肇亨:〈明末清初叢林論詩風尚探析〉,《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0期,2002年3月,頁263-302new window
廖肇亨:〈明清詩學論爭中的嚴羽:「詩法」與「妙悟」的多稜折射〉,《中國詩學》,第12輯,2008年1月。
管雄:〈聲律的發生和發展及其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影響〉,《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三輯,1981年。
趙青:〈由「以禪入詩」、「以禪喻詩」到「妙悟之說」──中國古代詩歌創作、批評史上一次創造雙贏的溝通〉,《甘肅聯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1卷第4期(2005年10月)。
劉道廣:〈《金剛經》和〈畫山水序〉〉《普門學報》第15期,2003年5月。
劉衛林:〈中唐詩學造境說與詩之變 ──兼論佛教思想之影響〉,《普門學報》第16期(2003年7月)。
劉衛林:〈心冥空無 跡寄文字──中唐詩僧靈澈生平及詩歌考論〉,《普門學報》25期(2005年1月)。
劉衛林:〈李白與北宗禪〉,《新亞學報》24,2006年1月new window
蔣寅:〈以禪喻詩的學理依據〉,《學術月刊》,1999年第9期,頁64-71
蔣寅:〈作為批評家的嚴羽〉,《文藝理論研究》,1998年3月,頁70-76
蔡志超:〈嚴羽興趣說〉,《慈濟技術學院學報》,第9期,2006年7月,頁121-133
蔡彥峰:〈論謝靈運山水詩對慧遠佛教美學的創造性發展〉,《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6年第3期。
蔡英俊:〈《文心雕龍》與印、歐文論之比較〉,《淡江人文社會學刊》,2009年6月。
蔡瑜:〈王昌齡的身境論──《詩格》析義〉,《漢學研究》第28卷第2期,2010年6月。new window
蔡榮婷:〈北宋禪宗「讚」的演變與發展〉,《佛教文獻與文學》(京都:國際佛教學大學院大學,2008年9月)
鄧國軍:〈反對「以禪喻詩」之評析與詩、禪內在機制再探索〉,《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1月。
鄧國軍:〈以禪喻詩,莫此親切——嚴羽「以禪喻詩」說論爭的回顧與再探索〉,《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2月。
鄧紹秋:〈禪與審美心境〉,《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6月。
鄧新華:〈宋人「妙悟」與「活參」的詩歌接受理論〉,《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3卷第1期,(2001年1月)。
鄧新躍:〈《滄浪詩話》與明代詩學辨體理論〉,《湖南城市學院學報》,第25第6期(2004年11月)。
鄧新躍:〈《滄浪詩話》與盛唐詩歌的經典化〉,《江漢論壇》,2007年第2期。
鄧新躍:〈明代詩學辨體理論的尊體意識與典範意識〉,《南都學壇(人文社會科學學報)》,2005年3月。
鄧新躍:〈論宋代的詩學辨體理論〉,《江淮論壇》,2005年第1期。
橫山伊勢雄:〈《滄浪詩話》──抒情的回歸〉,《中國文學研究》,1992年第3期。
錢鍾書:〈中國詩與中國畫〉,《文學研究叢編》第一輯,臺北:木鐸出版社,1981年7月。
盧盛江:〈王昌齡詩格考〉,《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2月。
盧盛江:〈皎然《詩議》考〉,《南開學報》,2009年4月。
盧燕新:〈殷璠《河嶽英靈集》的選詩心態〉,《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0卷第6期(2007年11月)。
蕭馳:〈「書寫聲音」中的群與我、情與感──〈古詩十九首〉詩學質性與詩史地位的再檢討〉,《中國文哲研究集刊》30期,
蕭馳:〈中國傳統詩學中的超越與本在:《二十四詩品》中一個重要意涵的探討〉,《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2期,1998年3 月。new window
蕭馳:〈如來清淨禪與王維晚期山水小品〉,《漢學研究》21:2,2003年12月new window
蕭馳:〈郭象玄學與山水詩之發生〉,《漢學研究》第27卷第3期,(2009年9月)。new window
蕭麗華:〈全唐五代僧人詩格的詩學意義〉,《臺大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20期,2010年12月。new window
蕭麗華:〈東坡詩中的禪喻〉,《臺大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6期,2001年7月。new window
蕭麗華:〈東坡詩的《圓覺》意象與思想〉,《臺大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11期,2006年7月。new window
蕭麗華:〈從物境到意境:皎然詩論在「情景交融」主題上的推進〉《中國古典詩學新境界學術研討會》,2011年11月19、20日
蕭麗華:〈從儒佛交涉的角度看嚴羽「滄浪詩話」的詩學觀念〉,《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5期,2000年7月。new window
蕭麗華:〈論詩禪交涉—以唐詩為考索重心〉,《臺大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1期,1996年7月。new window
蕭麗華、吳靜宜:〈從不立文字到不離文字—唐代僧詩中的文字觀〉《中國禪學》第二期,2003年6月
蕭麗華、吳靜宜:〈蘇軾詩禪合一論對惠洪「文字禪」的影響〉《玄奘大學「佛學與文學學術研討會」》,2003年4月
蕭麗華、吳靜宜:〈惠洪詩禪的「春」意象--兼為「浪子和尚」辯誣〉《台大佛研中心學報》第九期,2004年
賴鵬舉:〈東晉慧遠法師〈法性論〉義學的還原〉,《東方宗教研究》新3期(1993年10月)。
謝丹:〈龐德「語勢」與「勢」及中國傳統「勢」論〉《時代文學》,2011年4月。
蕭淳鏵:〈《詩人玉屑》收錄《滄浪詩話》所出現的相連關係〉《國立編譯館館刊》,2000年6月。
譚潔:〈關於四聲與佛經轉讀關係的研究綜述〉,《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2009年。
郄斌:〈牟子《理惑論》及其對中國佛教發展的影響〉,《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第25卷第9期(2008年9月)。
四、論文(以下均依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1.學位論文
王奎光:《元代詩法研究》,上海: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博士論文,2007年4月。
王家琪:《皎然詩研究》,臺中:中興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1999年1月。
向麗蘋:《南北朝至初唐五言律詩格律形成之研究》,高雄:中山大學碩士論文,1995年。
何敏儀:《唐代詩論中的意境論研究》,香港:新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7月
吳靜宜:《惠洪「文字禪」詩學內涵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班論文,2003年。
李春桃:《《二十四詩品》接受史》,上海: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博士論文,2007年4月。
李嘉瑜:《元代唐詩學》,臺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4年。new window
岡崎郁子:《空海的研究-以他的文學論為中心》,臺北: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姜春蘭:《論鳩摩羅什的佛經翻譯理論與實踐》,天津:天津理工大學英語語言文學碩士論文,2007年。
張振華:《六朝神滅不滅問題論爭》,臺北:臺灣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84年。
張曉靜:《《滄浪詩話》與明代復古派詩論》,濟南:山東師範大學,文藝學碩士論文,2005年4月。
許銘全:《唐前詩歌中「抒情空間」形成之研究—從空間書寫到抒情空間》,臺北:臺灣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10年1月。new window
陳建郎:《《文心雕龍》佛論辭源研究》,宜蘭:佛光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8月。
陳英傑:《宋代「詩學盛唐」觀念的形成與內涵》,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6月。
黃培青:《宋元時期嚴羽詩論接受史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所博士論文,2007年。new window
黃獻忠:《嚴羽的妙悟跟喬伊斯的神現說之比較研究》,臺北:東吳大學英文所碩士論文,2008年。
楊波:《方回《瀛奎律髓》的唐詩觀》,開封:河南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碩士論文,2005年。
葛卉:《傳統與現代的對話:《滄浪詩話》的接受理論》,濟南:山東師範大學文藝學碩士論文,2004年4月。
蔡榮婷:《唐代詩人與佛教關係之研究-兼論唐詩中的佛教語彙意象》,臺北:政大中文所博士論文,1992年。new window
潘少瑜:《錢鍾書詩論研究》,臺北:臺灣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8年。
鄭阿財:《空海文鏡秘府論之研究》,臺北: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6年5月。
蕭淳鏵:《《詩人玉屑》詩論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哲學博士論文,1999年。
鐘良:《杜審言、沈佺期和宋之問嶺南貶謫詩述論》,廣州:華南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所碩士論文,2004年。
蘭壽春:《唐前物感說的生成與嬗變》,福州:福建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7年。
蓋美鳳:《活法與江西詩派形成》,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年

2.專書論文
王元化:〈釋〈物色篇〉心物交融說—關於創作活動中的主客關係〉,收於氏著:《文心雕龍創作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王文進:〈詠懷的本質與形似之言〉,收於蔡英俊主編:《中國文化新論 文學篇(二)意象的流變》,臺北:聯經出版社,1982年。
王敏華:〈詩禪同「妙悟」 學詩似參禪──「以禪喻詩」論的發展源流〉,收於氏著:《中國詩禪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1997年。
王熙元:〈從「以禪喻詩」論嚴羽的妙悟說〉,收於《佛教與中國文化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上輯》,臺北: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宗教研究委員會,1995年07月。new window
王瑤:〈玄言、山水、田園〉,收於氏著:《中古文學史論》,臺北:長安出版社,1975年10月。
王樹海:〈佛禪的人生觀和蘇軾生命歷程的審美化〉,收於氏著:《詩禪證道:貶官禪悅和後期唐詩的人造自然風格》,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7月。
田曉菲:〈幻與照:六世紀新興的觀照詩學〉,收於氏著:《烽火與流星》,新竹市: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年8月。
田曉菲:〈餘事之樂:宮體詩及其對「經典化」的抵制〉,收於氏著:《烽火與流星》,新竹市: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年8月。
朱自清:〈禪家的語言〉《世間解》月刊,1948年1月
余英時:〈道統與政統之間——中國知識分子的原始型態〉收於氏著:《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呂正惠:〈「物色」論與「緣情」說:中國抒情美學在六朝的發展〉,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編:《文心雕龍綜論》,臺北:學生書局,1988年。
呂正惠:〈形式與意義〉,收於蔡英俊主編:《中國文化新論 文學篇(一)抒情的境界》,臺北:聯經出版社,1982年。
杜松柏:〈佛法「禪」「悟」於詩論的影響〉,收於氏著:《詩與詩學》,新北市:洙泗出版社,1990年。new window
汪春泓:〈論謝靈運及其山水詩—─兼論莊老告退,而山水方滋〉,《日本福岡大學《文心雕龍》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7年3月。
林素玟:〈文學理論研究概況〉,龔鵬程編:《五十年來的中國文學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年。
松浦友久:〈「的名対」と「総不対対」—対偶論ノート—〉,收入於《中国詩文の言語学—対句.声調.教学》,東京:研文出版,2003年9月27日。
松浦友久:〈六朝新体詩から唐代近体詩へ—「対偶性」と「拍節リズム」を中心に—〉,收入於《中国詩文の言語学—対句.声調.教学》,東京:研文出版,2003年9月27日。
松浦友久:〈対偶表現の本質—関連諸説との比較において—〉,收入於《中国詩文の言語学—対句.声調.教学》,東京:研文出版,2003年9月27日。
松浦友久:〈対偶表現の本質—関連諸説との比較において—〉,收入於《中国詩文の言語学—対句.声調.教学》,東京:研文出版,2003年9月27日。
侯迺慧:〈由「氣」的意義與流程看文心雕龍的創作理論〉,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編:《文心雕龍綜論》,臺北:學生書局,1988年。
柯慶明:〈謝赫「六法」的美學理論系統初論〉,《王叔岷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臺北:大安出版社,1993年5月。
胡適:〈佛教的翻譯文學〉,收入《白話文學史》,臺北,樂天出版社,1970
孫昌武:〈論禪與詩〉,收入楊曾文、方廣錩主編:《佛教與歷史文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
袁行霈:〈詩與禪〉,收於氏著:《中國詩歌藝術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89年5月。
高友工:〈文學研究的理論基礎—─試論「知」與「言」〉,收於氏著《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臺北:臺灣大學出版社,2011年8月。new window
高友工〈小令在詩傳統中的地位〉,收於氏著《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臺北:臺灣大學出版社,2011年8月。new window
高友工〈中國文化史中的抒情傳統〉《,收於氏著《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臺北:臺灣大學出版社,2011年8月。new window
高友工〈中國語言文字對詩歌的影響〉,收於氏著《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臺北:臺灣大學出版社,2011年8月。new window
高友工〈文學研究的美學問題(下):經驗材料的意義與解釋〉,收於氏著《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臺北:臺灣大學出版社,2011年8月。new window
高津孝:〈中國山水詩和外界的認識〉,收入於蔣寅編譯:《日本學者中國詩學論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年8月。
高華平:〈心無義與以玄對山水—論心無義的形成及其與魏晉山水審美意識的關係〉,香港浸會大學編:《漢魏六朝文學與宗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8月。
張少康:〈論鍾嶸的文學思想〉,收於曹旭:《中日韓詩品論文選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張文勛:〈六朝聲律說與詩歌創作的關係〉,收於氏著:《中國古代文學理論論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9月。
張文勛:〈老莊的美學思想及其影響〉,收於氏著:《中國古代文學理論論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9月。
張連第、趙廣林:〈詩味說的形成和發展〉,《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十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6月。
梁啟超:〈翻譯文學與佛典〉,《佛教與中國文學》,臺北:大乘文化,1981。
梅祖麟:〈梵文詩律和詩病說對齊梁聲律形成的影響〉,《梅祖麟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
莫礪鋒:〈從《瀛奎律髓》看方回的宋詩觀〉,收於氏著:《唐宋詩歌論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年4月。
郭紹虞:〈格調與神韻〉,收於氏著:《照隅室古典文學論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7月。
陳允吉:〈中古七言詩體的發展與佛偈翻譯〉,收於氏著《佛教與中國文學論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月。
陳允吉:〈東晉玄言詩與佛偈〉,收於氏著《佛教與中國文學論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月。
陳允吉:〈漢譯佛典偈頌中的文學短章〉,收於氏著《佛教與中國文學論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月。
陳允吉:〈論佛偈及其翻譯文體〉,收於氏著《佛教與中國文學論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月。
陳弱水:〈中古傳統的變異與裂解—─論中唐思想變化的兩條線索〉,收於氏著:《唐代文士與中國思想的轉型》,北京: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8月。
陳寅恪:〈讀洛陽伽藍記書後〉,《史語所集刊》第八本二分,1939年9月,《金明館叢稿二編》,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年。new window
湯用彤:〈王弼聖人有情義釋〉,收於氏著:《魏晉玄學論稿》,臺北:廬山出版社,1972年。
湯用彤:〈魏晉玄學流別略論〉,收於氏著:《魏晉玄學論稿》,《魏晉思想.甲編五種》,臺北:里仁書局,1984年。
黃啟方:〈黃庭堅的三個問題——詩作分明、詩體變易及詩論的建立〉,《中央研究院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1989年6月。
黃寶華:〈《滄浪詩話》的「興趣」與唐宋詩學的流變〉,《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二十一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12月。
黃瀞瑩:〈嚴滄浪詩歌藝術研究〉,《含章光化──戴璉璋先生七秩哲誕論文集》,臺北:里仁書局,2002年12月。
逯欽立:〈四聲考〉,收於氏著:《漢魏六朝文學論集》,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葉維廉:〈中國古典詩中山水美感意識的演變〉,收於氏著:《中國詩學(增訂版)》,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年9月。new window
廖肇亨:〈從不見到洞見:明清詩禪論述的傳承與開新〉,《第十屆文學與美學暨第二屆中國文藝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2007年6月。
廖肇亨:〈嚴羽與明清詩學論爭〉,《金元明文學之整合研究──近世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之二,臺北:新文豐出版社,2007年3月。。
廖蔚卿:〈鍾嶸批評思想的批判〉,收入毛慶其選編:《台灣學者中國文學批評論文選》,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
蔣述卓:〈古代詩論中的以禪喻詩〉,《宗教文藝與審美創造(增訂本)》,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5年7月。
蔣寅:〈語象物象意象意境—詩歌本文構成的基本單位〉,收於氏著:《古典詩學的現代詮釋(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4月。
魯迅:〈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收於氏著:《魏晉風度及其他》,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
蕭華榮:〈鍾嶸《詩品》的詩歌批評體系〉,收於曹旭編:《中日韓詩品論文選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韓泉欣:〈皎然詩論與佛教哲學〉,《古典詩學會探──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榮休紀念文叢:陳允吉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4月。
顏崑陽:〈論沈約的文學觀念〉,收於氏著:《六朝文學觀念叢論》,臺北:正中書局,1993年2月。
顏崑陽〈中國古典文學批評術語疏解10則〉,收於氏著:《六朝文學觀念叢論》,臺北:正中書局,1993年2月。
顏崑陽〈論文心雕龍「辯證性的文體觀念架構」──兼辨徐復觀、龔鵬程「文心雕龍的文體論」〉,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編:《文心雕龍綜論》,臺北:學生書局,1988年。new window
顏崑陽〈論文心雕龍「辯證性的文體觀念架構」──兼辨徐復觀、龔鵬程「文心雕龍的文體論」〉,收於氏著:《六朝文學觀念叢論》,臺北:正中書局,1993年2月。
饒宗頤:〈劉勰文藝思想與佛教〉《文心雕龍》研究專號(臺北:明倫出版社),1971年2月
饒宗頤:〈《文心雕龍》與佛教〉,《文心雕龍與佛教關係之考辨》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887年3月。
饒宗頤:〈文心雕龍聲律篇與鳩摩羅什通韻〉,《梵學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饒宗頤:〈永嘉:談謝靈運與驢唇書〉,收於氏著:《澄心論萃》,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6年。
饒宗頤:〈談中國詩的情景與理趣〉,《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文集》,臺北:新文豐,2003年。
饒宗頤:〈論悉曇異譯作「肆曇」及其入華之年代〉,《北方澤州慧遠所述之悉曇章》,臺北:新文豐,2003年。
龔鵬程:〈從《呂氏春秋》到《文心雕龍》──自然氣感與抒情自我〉,收於氏著:《文學批評的視野》,臺北:大安出版社,1990年。
五、論文集
蔡英俊主編:《中國文化新論 文學篇(一)抒情的境界》,臺北:聯經出版社,1982年。
蔡英俊主編:《中國文化新論 文學篇(二)意象的流變》,臺北:聯經出版社,1982年。
張高評主編:《宋代文學研究叢刊》第一期,高雄:麗文文化事業公司,1995年3月。
張高評主編:《宋代文學研究叢刊》第二期,高雄:麗文文化事業公司,1996年。
張高評主編:《宋代文學研究叢刊》第三期,高雄:麗文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
張高評主編:《宋代文學研究叢刊》第四期,高雄:麗文文化事業公司,1998年12月。
張高評主編:《宋代文學研究叢刊》第五期,高雄:麗文文化事業公司,1999年12月。
張高評主編:《宋代文學研究叢刊》第六期,高雄:麗文文化事業公司,2002年5月。
張高評主編:《宋代文學研究叢刊》第七期,高雄:麗文文化事業公司,2003年5月。
張高評編:《宋詩綜論叢編》,臺北:麗文文化事業公司,1993年10月。
黃永武、張高評編:《宋詩論文選輯》一二三,高雄:復文文化事業公司,1988年5月。
張曼濤主編:《佛教與中國文化》,臺北:大乘,1978年。
南開大學中文系古典文學教研室主編:《意境縱橫探》,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86年。
任繼愈主編:《中國佛教史》,卷一至卷三,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
《佛教與中國文化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臺北: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宗教研究委員會,1995年07月。
《日本福岡大學《文心雕龍》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7年3月。
龔鵬程編:《五十年來的中國文學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年。
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編:《文心雕龍綜論》,臺北:學生書局,1988年。
楊曾文、方廣錩主編:《佛教與歷史文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
香港浸會大學編:《漢魏六朝文學與宗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8月。
曹旭編:《中日韓詩品論文選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福建師範大學中文系編:《嚴羽學術研究論文選》,鷺江:鷺江出版社,1987年10月。
《中央研究院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1989年6月。
《含章光化──戴璉璋先生七秩哲誕論文集》,臺北:里仁書局,2002年12月。蔣寅編譯:《日本學者中國詩學論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年8月。
毛慶其選編:《台灣學者中國文學批評論文選》,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
《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二十一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12月。
《古典詩學會探──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榮休紀念文叢:陳允吉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4月。
《宗教文藝與審美創造(增訂本)》,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5年7月。
《第十屆文學與美學暨第二屆中國文藝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2007年6月。
《金元明文學之整合研究──近世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之二,臺北:新文豐出版社,2007年3月。
《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十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6月。
輔仁大學中文系、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主編:《建構與反思:中國文學史的探索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
《嚴羽學術研究論文選》,鷺江:鷺江出版社,1987年10月
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主編《宋代文學與思想》臺北市:台灣學生書局民國78年8月初版。
六、翻譯作品
(日)阿部肇一著,關世謙譯:《中國禪宗史》,臺北:東大圖書,1991年4月
(日)中村‧元等著,余萬居譯:《中國佛教發展史》,臺北:天華出版公司,1993 年9月
(日)柳田聖山著,吳汝鈞譯:《中國禪思想史》,臺北:商務印書館,1995年12 月
(日)小川環樹著,周先民譯:《風與雲:中國詩文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7月。
(日)興膳宏著,李寅生譯《中國古典文化景致》,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日)興膳宏著:《中國的文學理論》,東京:筑摩書房,1988年
(日)加地哲定著,劉衛星譯:《中國佛教文學》,北京:今日中國出版社,1990年12月。
(日)水野弘元著,劉欣如譯:《佛典成立史》,臺北:東大出版社,2007年。
(日)筧文生、筧久美子著,盧盛江、劉春林編譯:《唐宋詩文的藝術世界》,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日)岡村繁著,陸曉光譯:《漢魏六朝的思想與文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5月。
(日)淺見洋二著,金程宇、(日)岡田千穗譯:《距離與想像──中國詩學的唐宋轉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2月。
(日)鈴木虎雄著、洪順隆譯:《中國詩論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年。
(日)宮崎市定撰、邱添生譯:《中國史》,臺北:華世,1980年
(日)內藤湖南著、夏應元等譯:《中國史通論 : 內藤湖南博士中國史學著作選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
(法)謝和耐著,耿昇譯:《中國社會史》,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5年。
(法)謝和耐著,耿昇譯:《中國5-11世紀的寺院經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美)愛蓮心著,周熾成譯:《嚮往心靈轉化的莊子:內篇分析》,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年。
(美)包弼德著,劉寧譯:《斯文:唐宋思想的轉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
(美)劉若愚著,杜國清譯:《中國文學理論》,臺北:聯經出版社,1981年9月。
(美)蘇珊.朗格著,劉大基、傅志強、周發祥譯:《情感與形式》,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年。
(美)林順夫著,張宏生譯:《中國抒情傳統的轉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美)宇文所安著,田曉菲譯:《他山的石頭記:宇文所安自選集》,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美)宇文所安著,王柏華、陶慶梅譯《中國文論:英譯與評論》,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2002年。
(美)宇文所安著,程章燦譯:《迷樓:詩與欲望的迷宮》,臺北:聯經出版社2006
(美)宇文所安著,鄭學勤譯:《追憶: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往事再現》,臺北:聯經出版社,2006年。
(美)宇文所安著,陳引馳、陳磊譯《中國「中世紀」的終結》:中唐文學文話論集,臺北:聯經出版社,2007年。
(美)韋勒克、華倫著,王夢鷗譯:《文學論—文學研究方法論》,臺北:志文出版社,1976年10月。
(美)約瑟夫著:〈文學借鑒與比較文學研究〉,張隆溪選編:《比較文學譯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2年。
(美)艾布拉姆斯(M.H.)著,袁洪軍、操鳴譯,金惠敏校:《鏡與燈──浪漫主義理論批評傳統》,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年
(美)布魯姆著(Harold Bloom),徐文博譯,《影響的焦慮:詩歌理論》。臺北: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12月。
(美)布魯姆著(Harold Bloom),朱立元、陳克明譯,《比較文學影響論──誤讀圖示》,臺北:駱駝出版社,1992年1月。
(美)布魯姆著(Harold Bloom),高志仁譯,《西方正典》,臺北:立緒文化公司,1998年。
(美)法蘭克‧藍崔齊亞(Frank Lentricchia)、湯姆斯‧麥可洛夫林(Thomas Mclaughlin)編,張京媛等譯,《文學批評術語》。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年。
(美)孔恩著,程樹德、傅大為、王道還、錢永祥譯,《科學革命的結構》,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7月。
(美)約翰.伯格(John Berger)著,吳莉君譯,《觀看的視界》(The Sense of Sight),臺北:麥田出版,2010年8月。
(美)萊斯利.懷特(Leslie A. White)著、沈原等譯:《文化的科學》,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88年9月。
(美)芮沃壽(Arthur Wright)著、常蕾譯:《中國歷史中的佛教》(Buddhism in Chinese History),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6月。
(美)彼得.格里高瑞(Peter N. Gregory)編、馮煥珍、龔雋、秦瑜、唐笑芝等譯:《頓與漸—中國思想中通往覺悟的不同法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3月。
(美)斯坦利.威斯坦因著、張煜譯:《唐代佛教》(Buddhism under the T’ang),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8月。
(德)施太格繆勒(Stegmüller, Wolfgang)著,王炳文等譯︰《當代哲學主流》上卷,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1月。
(德)加達默爾著,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臺北:時報出版社,1993年。
(德)顧彬:《中國文人的自然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德)姚斯(H. R.)、霍拉勃(R. C.)著,周寧、金元浦譯,滕守堯審校,《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年9月。
(德)黑格爾著,朱孟實譯,《美學》,臺北:里仁書局,1983年3月。
(法)余蓮(François Jullien)著,卓立譯:《淡之頌:論中國思想與美學》,臺北:桂冠圖書公司,2006年
(法)梅洛龐蒂著,龔卓軍譯:《眼與心:身體現象學大師梅洛龐蒂的最後書寫》,臺北:典藏藝術家庭,2007年10月
(英)約翰.伯格著,吳莉君譯,《觀看的方式》。臺北:麥田出版社,2008年3月。
(俄)舍爾巴茨基(Stcherbatsky, Th.)著,《大乘佛學:佛教的涅槃概念》(The Conception of Buddhist Nirvana)立人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
(荷)許里和著,李四龍、裴勇等譯:《佛教征服中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年。

七、外文書籍
(一)日文
伊崎孝幸:〈司空圖の文學論—味外の旨とは何か—〉,《日本中國學會報》第62集,2010年。
興膳宏:〈《文心雕龍》與《出三藏記集》〉,收入福永光司編:《中国中世の宗教と文化》,京都: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1982年。
興膳宏:《中國の文學理論》,東京:筑摩書房,1988年。
古川末喜:《初唐の文學思想と韻律論》,京都:知泉書館,2003年。
小川環樹:《風と雲:中國文學論集》,東京:朝日新聞社,1972年
小尾郊一:《中国文学にぉける自然と自然观》,東京:岩波書店,1962年。
村田昇:《日本文學の佛教的論究》,東京:一橋書房,昭和27年5月
松浦友久:《中国詩文の言語学—対句.声調.教学》,東京:研文出版,2003年9月
松本肇、川合康三編:《中唐文学の視角》,東京:創文社,1998年。
赤井益久:《中唐詩壇の研究》,東京:創文社,2004年。
赤井益久:〈唐釋皎然の詩論について──中國詩學「景情交融」の主題に即して──〉,《松浦友久博士追悼紀念中國古典文學論集》,東京都:研文出版2006年3月。
船津富彥:《中国の詩人—山水詩人謝靈運》,東京:集英社,1983年。
大山潔:〈《杜陵詩律五十一格》とその成書年代--杜詩研究の起源を探る試み〉,《東京大學中國語中國文學研究室紀要》第5號,2002年4月
尾崎雄二郎、平田昌司編:《漢語史の諸問題》,京都: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1988年3月。
渡邊照宏、宮阪宥勝校注:《三教指歸、性靈集》,東京:岩波書店,1986年。
內藤湖南:《支那論》,大阪:創元社,1941年(昭和16)。
宮崎市定:《中國史》,東京:岩波書店,1978-1979年。
(二)英文
Andrew Welsh, Roots of lyric: primitive poetry and modern poetics Princeton, N.J.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c1977
Bernard Hung-Kay Luk; Barry D Steben“Contacts between Cultures(Eastern Asia: Literature and Humanities, Volume 3) Lewiston : Edwin Mellen Press,1992
C. A. F. Rhys Davids“Buddhist Logic, the Bibliotheca Buddhica Series, The 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of Great Britain 4and Ireland,No. 2 (Apr., 1934)
David J. Kalupahana,“The Principles of Buddhist Psychology, State Univ of New York Pr (July 1987)
Fredric Jameson,“The Political Unconscious:Narrative as a Socially Symbolic Act(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1)
Jonathan Chaves, “Mei Yao che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arly Sung Poetry (Cloth) University Presses of California, Columbia and Princeton,1976
J. Culler, STRUCTURALIST POETICS, Ch. 8: Poetics of the Iyric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76), p. 175-178.
Kalupahana. David J., “Nagarjuna: The Philosophy of the Middle Way (SUNY
Series in Buddhist Studies), State Univ of New York Pr (April 1986)
Paul J. Griffiths, “ On Being Mindless: Buddhist Meditation and the Mind-Body Problem. La Salle: Open Court, 1986
Susan Bush, “tsung Ping’s Essay on Painting Landscape and the Landscape Buddhism, in Susan Bush and Christian Murck eds.,“Theories of the Arts in China,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3
Stegmuller, Wolfgang: Main Currents in Contemporary German, British, and American Philosophy, 4th ed., translated from the German by Albert E. Blumberg, Dordrecht, Holland: D. 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 1969.
Tsu-lin Mei, & Victor H. Mair, “The Sanskrit Origins of Recent Style Prosody,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51, no. 2. (December 1991): 375. 3
Th. Stcherbatsky, “The Central Conception of Buddhism and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Dharma. ,London: Royal Asiatic Society, 1923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