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文心雕龍.史傳》論史學之於文學的意義
書刊名:東海中文學報
作者:郭章裕
作者(外文):Kuo, Chang-yu
出版日期:2021
卷期:41
頁次:頁1-34
主題關鍵詞:六朝史學劉勰文心雕龍史傳Six DynastiesHistoriographyLiu XieWen xin diau lungHistorical biograph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77
  • 點閱點閱:5
期刊論文
1.段建宏(2007)。從《文心雕龍‧史傳》看中國傳統史學及其變革。長治學院學報,24(4),55-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顏崑陽(20051200)。論「文類體裁」的「藝術性向」與「社會性向」及其「雙向成體」的關係。清華學報,35(2),295-33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郝潤華(2004)。論六朝時期史學與文學的關係。淮陽師院學報,2004(6),128-1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寇效信(1986)。釋文質。文心雕龍研究學刊,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開焱(2009)。潛限在歷史敘事選擇中的真實視域與倫理意涵--《文心雕龍.史傳》歷史敘事理論研究。古代文學理論研究,27,161-1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開焱(2009)。歷史敘事的真實性與意識形態元敘事的內在制約--《文心雕龍.史傳》歷史敘事理論研究。古代文學理論研究,28,214-2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文浩(2012)。《文心雕龍.史傳》篇之新梳辨。赤峰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莫恒全(2006)。《文心雕龍》之《史傳》篇辨讀--劉勰對史傳編修的理論貢獻。晉陽學刊,200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莫恒全、勞玉靈(2007)。《文心雕龍》之《史傳》篇的史論價值。廣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盧東兵(2006)。《文心雕龍.史傳》的史學成就。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杜維運(1998)。中國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郗文倩(2010)。中國古代文體功能研究--以漢代文體為中心。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良運(2001)。文質彬彬。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郝潤華(2005)。六朝史籍與史學。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房玄齡(2003)。晉書。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班固、顏師古(2010)。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吳懷祺(1996)。中國史學思想史。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錢鍾書(1986)。管錐篇。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劉師培(2004)。中國中古文學史講義。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嚴可均(1999)。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李延壽(2008)。南史。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譚家健(2006)。中國古代散文史稿。重慶:重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劉永濟(1981)。文心雕龍校釋。台北:華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姚思廉(2003)。梁書。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王更生(1989)。文心雕龍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瞿林東(2005)。中國史學的理論遺產。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魏收(2003)。魏書。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王毓紅(2011)。言者我也:《文心雕龍》批評話語分析。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顏崑陽(1993)。六朝文學觀念叢論。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汪榮祖(2006)。史學九章。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劉勰、詹鍈(1999)。文心雕龍義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柯慶明(20160000)。古典中國實用文類美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何晏、邢昺(2001)。論語注疏。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陳壽、裴松之(2003)。三國志。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劉義慶、徐震堮(1989)。世說新語校箋。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吳林伯(2013)。文心雕龍義疏。武漢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李祥年(1995)。漢魏六朝傳記文學史稿。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杜維運(2006)。史學方法論。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岡村繁、陸曉光(2009)。周漢文學史考。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邱敏(2003)。六朝史學。南京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范文瀾(2013)。文心雕龍義疏。武漢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唐志遠(2018)。六朝史學與文學。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黃霖(2005)。文心雕龍彙評。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詹鍈(1984)。文心雕龍的風格學。木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雷家驥(1990)。中古史學觀念史。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褚斌杰(2003)。中國古代文體概論。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趙仲邑、陸侃如(1983)。文心雕龍研究。木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錢基博(2011)。文心雕龍校讀記.讀莊子天下篇疏記。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章學誠(1973)。章氏遺書。漢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房玄齡(2008)。晉書。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費振剛、仇仲謙、劉南平(2005)。全漢賦校注。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王力堅(2001)。均衡與傾斜--六朝文質論試析。古代文學理論研究。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周春塘(2002)。從《文心雕龍.史傳》看劉勰史學的理論和實踐。論劉勰及其文心雕龍。學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金梅(2013)。劉勰「《春秋》筆法」論綱及其中國文論建構。文心雕龍研究。學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賴欣陽(2014)。劉勰《文心雕龍》的《春秋》論述。儒學視野中的文心雕龍。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