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元祐遷謫詩作與生命安頓
作者:張瑋儀
作者(外文):Wuei-yi Chang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碩博士班
指導教授:張高評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9
主題關鍵詞:宋詩元祐遷謫詩生命安頓意義治療學Song dynasty poetryYuanyou erabanishment poetrylogotherapysettle dow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4)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93
本文以元祐文人遷謫詩作為研究素材,由「天、地、人、我」的所處四域環境為架構,分析其遭逢困境的生命安頓之道。主要研究對象為:蘇軾、蘇轍、黃庭堅、秦觀、張耒、晁補之、陳師道,旁及同期交遊文士孔文仲、孔武仲、李之儀等人。將遷謫歷程之興感,析分為空間幅圍、時間向度、人倫關懷、自我詮釋等主題,再以意義治療學之研究方式,逐一呈顯其現象、診斷、處方之脈絡。本論文之章節規劃如下:
第一章緒論,略述研究構想之形成、研究方法及架構,針對已掌握之資料作文獻述評,分為專書論著、期刊論文、年鑑報告等。第二章為範疇釐定,統論元祐詩歌發展之文化因緣、政治背景、文學脈絡。自北宋遷謫詩論困境與文學,再由遷謫傳統與文學表現分析唐、宋詩之別,並由學人之詩與詩人之詩的說法,析理詩歌之評騭準的,從而呈顯宋型文化與宋詩特質之所在。第二節專就宋詩分期與元祐文人群體為論,由詩學體派之論,說明元祐文人所具有的代表性,從清代三元說、三關說之論斷,以及嚴羽本朝體至江西詩派之演進,辨析元祐體之定位。再就黨爭事件的影響,分析士人之左遷際遇與創作變化,貞定元祐文人之所處時局,作為背景考察與交待。
以下四章就元祐文人之遷謫詩作,分論時空人我之關聯:第三章談空間距離,從奔走天涯之體驗論及心理距離的遠近感受,分述「窮而後工」的反思與蛻變;由「天涯詩作」分析身世如寄、親朋離散之孤隔意識;「江山之助」展開天地漫遊之旅,以逍遙之心,探訪渠等之鄉關追尋,藉由土地記憶的勾勒,建構出身四海為家的精神家園。
第四章論元祐遷謫詩之時間感受,區分為:短時長感、長時短感、忘時之感。於蔓延時感,論感時傷逝之主客觀意念,並以文人倦夜、無眠之詩為證,見其輾轉反側;再由詩中自覺老邁、欲歸山林之言,體會光陰無情之奔逝。第二節由朝菌晦朔之喻,論光陰倏忽之感,匯整詩中南柯一夢、恍如隔世之論,由此似幻還真的虛實之境中,體會聚散無常、離合悲歡。既而分析詩作中的時不我與之嘆,舉飲酒詩為證,逐步說明文人畏禍、獨酌、共飲之事,進而在酒醒夢斷中,析言吾人與時推移、與物遷化的本質,唯有轉換心境,方得不受時限、自在馳騁。
第五章論元祐遷謫詩作之人倫情懷。第一節由宋詩變革論詩中之爭勝競作意識,分析文人群體與酬酢風氣的形成,舉禁體物語為例,說明宋詩中之自我設限、自我挑戰的良性互動。影響所及,蘇、黃優劣評議的毫釐爭勝,即為宋詩競勝態度的延伸,說明當代與後世文人各有所師,亦證明宋詩別出心裁、氣象萬千之特色。第二節論離別詩之聚散無常,自唐代贈別詩之表達意象,析理離別情境之所思所感,謫人告別親故、隻身奔赴旅途,自會引發滿懷悲緒,在天地的投寄中思索人生,對於相聚時刻自是格外珍惜,進而形成獨立自處的超越情感。
第六章探討元祐遷謫詩作之自我面對,析論其中之治療意涵。茲引維也納第三心理學派傅朗克(Viktor E. Frankl,1905-1997)意義治療學派(Logotherapy)之理論為申說。以意義治療學之兩大方式為架構,第一節由「停止反省法」(method of de-reflection)討論元祐遷謫詩之「忘」,內者忘懷得失、外者相忘江湖,以跳脫於當下之身心困境。第二節以「矛盾意向法」(method of paradoxical intentions)之對反思維觀,論平淡、巧拙、反常合道。元祐文人突破既有的審美判準,呈顯由絢爛歸於平淡、平淡而山高水深、大巧不如小拙的意境,運用治療觀念的矛盾意向,正可視為尋求身心平衡的治療之道,環環相扣,形成全文論證之系統。最末結論部分歸納全文意旨,申言研究之成果與考察,述及尚待開發命題,作為後續研究之前瞻與展望。
With the poems by the men of letters who were relegated during the years of rein title Yuanyou as raw materials, four environments “heaven, earth, people and myself” are situated in as parts of structure, the paper analyzes how the men of letters settle down their life in their difficult times. The subjects of research are Su Shi, Su Che, Huang Tingjian, Chin Guan, Chang Lei, Yao Buzhi and Chen Shidao. It divides the mood and feelings in the progress of relegation and exile into spatial scope, time dimensions, cares in human relationship and self-annotation as subjects. The planning of chapters is as follows:
Chapter I Introduction roughly describes the formation of research ideas, methodology and structure, gives a description and comments on the data of literature that we had in hands. It was divided into book, treatises, periodical articles. Chapter II is category collation and stipulation in which we synthetically discussed the cultural sources, political background, literary veins of the development of poems and songs in Yuanyou times. From the view of relegation and exile poems in Northern Song Dynasty, we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edicament and literature. Then from the relegation and exile poems and literary performance, we further analyzed the difference of poems between Tang Dynasty and Song Dynasty as well as appraisal standards of poems and songs to highlight the Song-type cultur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oems in Song Dynasty. Furthermore, based on the discussion of the poems in different periods of Song Dynasty and by scholars in Yuanyou as a whole, we described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Yuanyou scholars and analyze the positioning of the Yuanyou scholars from the poetic style and schools. We also analyzed the move to the west regions and the change of works due to the effects of party feudal events to determine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the Yuanyou scholars were in as the background observation and brief description.
The following four chapters are the discussion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ace, time and myself in the poetic works by Yuanyou scholars during their relegation: Chapter III discusses the spatial distance. From the experiences in roving in the remotest corner of the earth and the feeling of psychological distance, it discusses the introspection and drastic change of “gaining in poetry after suffering”. From “the poetic works made in the remotest corner of the earth”, it analyzes the isolation consciousness derived from floating life and the scattering in different places of relatives and friends; “under the help of land” they started their roving trips around. With free and unfettered hearts, we explored their pursuit of home town, construction of their spiritual homes of “feeling at home wherever they go” by means of the depiction of land memory.
Chapter IV discusses the feeling of time in the poetic works by Yuanyou scholars during their relegation that are divided into short time and long feeling, long time and short feeling, feeling of forgetting time. Firstly we discuss their objective consciousness of sad feeling of time passing away with the poems by the men of letters on tired night without sleep as evidence and analyze the feeling of long-drawn time. Section II discuss the swift pass of life time like a parable said that a bacteria born in morning and die at night never see the new moon and full moon. Summarize the discourses in the poems that compare the life with the illusory joy in a fond dream or people sometimes feel they has been in a remote past. Then analyze the exclamation in the poems that time waits for no man with the drinking poems as evidence to explain step by step that the scholars’ fear of calamity, drinking without company and drinking with friends. We analyze that people always understand the nature of life only after sobering up and dream disruption that we should change with time and evolve with things. So only the conversion of the state of mind could free us from the limit of time and we may be spiritually free.
Chapter V discusses thoughts and feelings of human relationship in the relegation and exile poems in Yuanyou times: Section I discusses the competition consciousness in the poems from the view of change of the poetry in Song Dynasty. We analyze the formation of scholars’ grouping and entertainment culture to describe the benign interaction of self-limitation, self-challenge in the poetry of Song Dynasty. It affects the keen competition in the appraisal of poems between Su Shi and Huang Tingjian that were the extension of competition in the poetry of Song Dynasty. It indicates that the contemporary and following generations of scholars always have their spiritual master in mind and proves that the poetry in Song Dynasty tried to be different and spectacular. Section II discusses the gathering and separation impermanence in farewell poems. From the presenting image of farewell poems in Tang Dynasty, we analyze the thought and feeling in separation situation. A relegated person who bids farewell to family members, relatives and friends and travel alone must have much sad emotions and begins to his life in the world, cherish the gathering moments that will form a independent and transcending affection.
Chapter VI explores the self-face of the relegation and exile poems in Yuanyou times and analyzes the therapy meaning in the poems. Citing the theory of Logotherapy introduced by Viktor e. Frank (1905-1997) of Vienna Third Psychology School for description, we used two patterns of Logotherapy as structure. Section I discusses the “forgetting” in the relegation and exile poems in Yuanyou times by the method of de-reflection. In the heart, forget the loss and gains, in the outside world forget the vagabond life to escape from the current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difficulties. Section II discusses wateriness, ingenious and clumsy and normal and abnormal principles by the opposite thinking in the method of paradoxical intentions. The men of letters in Yuanyou times made a breakthrough in the existed aesthetic standards and highlighted the poetic imagery that one experiences from gorgeous to insipid but may find new world from insipid mind and a little clumsy may be better than two skillful. Using contradictory intentions in therapy ideas could be considered as seeking a therapy for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balance. They were closely correlated and form a system for the argumentation in the paper. The conclusion inducts aims of the paper to describe the results and observations in the research. It also mentions the undeveloped propositions that may become outlook and prospects for follow-up researches.
引用書目
說明:古籍專著,係以時代先後為序,專書論著依作者姓氏筆劃為序,作品在兩種以上者,則據出版時間為序

(一)引用古籍
〔魏〕王弼注、〔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疏,《周易注疏》,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7年10月景印初版
〔魏〕王弼、[周]列禦寇、[晉]張湛,《老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初版
[梁]鍾嶸著、曹旭集注,《詩品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初版
[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昭明文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
〔漢〕司馬遷,《史記》,臺北:東華書局,1968年10月3版
[漢]曹操,《曹操集》,臺北:河洛圖書公司,1975年10月初版
[漢]劉向,《說苑》,臺北:藝文出版社,1968年初版
[唐]韓愈、[清]馬其昶校注、馬茂元編次,《韓昌黎文集校注》,臺北:漢京文化事業,1983年初版
[宋]司馬光,《資治通鑑長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初版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註》,臺北:鵝湖出版社,1998年10月四版
[宋]李燾撰,徐光烈譯注,安平秋審閱,《續資治通鑑長編》,臺北:錦繡出版社,1993年初版
[宋]洪邁,《容齋隨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6月
[宋]費衮,《梁谿漫志》,臺北:廣文書局,1970年初版
[宋]楊仲良編,《續資治通鑑長編紀事本末》,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年5月一版
[宋]嚴羽著、郭紹虞校釋,《滄浪詩話校釋》,臺北:里仁書局,1987年初版
[宋]蘇軾著、[清]王文誥註,《增編索引蘇文忠公詩編註集成總案》,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7年10,初版三刷
[宋]釋惠洪〈跋三學士帖〉,《石門文字禪》,(四部叢刊初編縮本),臺北:商務印書館,1967年9月臺二版
〔宋〕邵浩編,《坡門酬唱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7年初版
〔宋〕黃庭堅著、黃寶華選註,《黃庭堅選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宋〕葉夢得,《避暑錄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
〔宋〕葛立方,《韻語陽秋》,《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初版
[元]馬端臨撰,《新校本文獻通考》,臺北:新文豐書局,1986年臺一版
[元]脫脫,《新校宋史本》,臺北:鼎文書局,1983年初版
[明]陳邦瞻纂輯、張溥論正,(新校本)《宋史紀事本末》,臺北:鼎文書局,1978年初版
[明]袁中道,《珂雪齋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初版
[明]袁宏道,《袁宏道集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初版
[明]焦竑,《澹園集》,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初版
[明]胡應麟,《詩藪》,臺北:廣文書局,1973年9月初版
[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臺北:大化書局,1982年初版
[清]姚鼐,《惜抱軒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
[清]孫詒讓,《墨子閒詁》,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11年初版
[清]袁枚,《小倉山房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清]陳衍,《石遺先生集》,臺北:藝文印書館,1964年初版
[清]陳衍,《石遺室詩話》,臺北:廣文書局,1982年初版
[清]陳衍,《近代詩鈔》,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1年
[清]陳衍評點、曹中孚校注,《宋詩精華錄》,四川:巴蜀書社,1992年3月初版
[清]彭定求等編,北京:中華書局,《全唐詩》,1960年初版
[清]黃以周等輯注,顧吉辰點校,《續資治通鑑長編拾補》,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3月第一版
[清]黃宗羲,《南雷文定》前集卷一,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清]葉燮著,霍松林校注,《原詩》,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年初版
[清]錢謙益,《牧齋有學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初版
〔清〕永瑢、紀昀等撰,《武英殿本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初版
〔清〕何文煥,《歷代詩話》,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11月初版五刷
〔清〕郭慶藩撰,《莊子集釋》,臺北:世界書局,1968年11月再版

(二)年譜、詩話、總集、敍錄、彙編
[清]丁福保編撰,《佛學大辭典》,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07年2月
[清]王夫之等撰,《清詩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6月1版
[清]紀昀等編,《文淵閣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5月初版
[清]郭紹虞編,《中國歷代文論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2月初版
[清]郭紹虞主編,《清詩話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12月初版
丁福保輯,《歷代詩話續編》,臺北:木鐸出版社,1983年初版
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主辦,《中國蘇軾研究》(第一輯),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年7月
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主辦,《中國蘇軾研究》(第二輯),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7月
中華書局編,《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85年北京新一版
孔凡禮,《蘇軾年譜》,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2月第一版
王雲五編,《四庫全書珍本別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 年
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編,《全宋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年9月
四川大學中文系唐宋文學研究室編,《蘇軾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1月
四川大學宋代文化研究資料中心編,《宋代文化研究》,成都:四川大學,1992年
吳文治主編,《宋詩話全編》,南京:鳳凰出版社,1998年12月初版
吳文治主編,《明詩話全編》,南京:鳳凰出版社,1997年12月初版
吳宏一主編,《清代詩話知見錄》,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
徐培均,《秦觀年譜長編》,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12月
曾棗莊、劉琳主編,《全宋文》,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年8月初版
臺灣商務印書館編,《四部叢刊初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初版
鄭永曉,《黃庭堅年譜新編》「中國社會科學院青年學者文庫」,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發行,1997年初版
儋州市人民政府、蘇軾學會合編,《全國第八次蘇軾研討會論文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6年12月
蘇軾研究學會編,《東坡研究論叢》第三輯,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86年3月第一版

(三)詩學、文學、美學論著
丁成泉,《中國山水詩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8月版 
仇小屏,《古典詩詞時空設計美學》,臺北:文津出版社,2002年11月初版new window
王力堅,《六朝唯美詩學》,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6月初版
王友勝,《唐宋詩史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6月初版
王水照,《蘇軾論稿》,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4年12月
王水照、朱剛著,《蘇軾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9月
王水照,《王水照自選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初版
王水照選注,《蘇軾選集》,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0年9月初版二刷
王水照主編,《宋代文學通論》,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5年4月
王兆鵬,《宋南渡詞人群體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3月
王國維,《人間詞話》,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3月
王雲五主編,《四庫全書珍本.七集》,《坡門酬唱集.引》,臺北:商務印書館,1977年初版
王雲五主編,《四庫全書珍本》,臺北:商務印書館,1977年初版
王錫九,《皮陸詩歌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4年5月初版
王錫九,《皮陸詩歌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4年5月初版
吉川幸次郎著,《宋詩概說》,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8年9月
安平秋、章培恆主編,《中國禁書大觀》,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0年3月
朱光潛,《詩論》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6月一版
朱靖華,《朱靖華古典文學論集.蘇軾論評》,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10月
朱靖華,《蘇軾論》,北京:京華出版社,1997年12月第一版
江建俊,《魏晉學術思想研索》,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2月初版
衣若芬,《觀看.敘述.審美─唐宋題畫文學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4年6月初版
何 寧,《淮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10月1版
吳 晟,《黃庭堅詩歌創作論》,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發行,1998年
吳言生,《禪宗詩歌境界》,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10月
吳淑鈿,《近代宋詩派詩論研究》,第四章〈寬容的藝術精神(一)-法與變〉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9月初版
李元洛,《詩美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年初版new window
李春青,《宋學與宋代文學觀念》,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10月初版一刷
李澤厚,《美的歷程》,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4年
杜松柏,《禪與詩》,臺北:弘道出版社,1980年第一版
杜松柏,《詩與詩學》,臺北:五南出版社,1998年9月,初版一刷
沈松勤,《北宋文人與黨爭》,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初版二刷
沈松勤,《南宋文人與黨爭》,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初版
周振甫、冀勤編著,《談藝錄》讀本,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初版
周裕鍇,《中國禪宗與詩歌》,高雄:麗文文化有限公司,1994年7月
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成都:巴蜀書社,1997年1月
周裕鍇,《文字禪與宋代詩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周裕鍇,《禪宗語言》,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宗白華,《美學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初版
尚永亮,《貶謫文化與貶謫文學—以中唐元和五大詩人之貶及其創作為中心》,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第一刷
林正三,《詩學概要》,臺北:廣文書局,1998年7月初版
林安梧,《語言的異化與存有的治療.中國宗教與意義治療》,臺北:明文書局,2001年7月再版new window
林宜陵,《北宋詩歌論政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3年3月一刷new window
林品石,《呂氏春秋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初版
林美君,《張耒及其詩文硏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7年初版
林湘華,《禪宗與宋代詩學理論》,臺北:文津出版社,2002年2月new window
金丹元,《撿拾藝術的記憶─中國古典美學漫談》,臺北:業強出版社,1992年初版
胡奇光,《中國文禍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
胡雲翼,《宋詩研究》,成都:巴蜀書社,1993年10月一版
胡雲翼,《胡雲翼說詩》,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9月初版
胡曉明,《中國詩學之精神》,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二版一刷,頁214-215
范文瀾,《文心雕龍注》,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69年8月
唐玲玲、周偉民,《蘇軾思想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2月
袁行霈,《中國詩歌藝術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1989年5月
袁行霈主編,《中國文學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馬東瑤,《蘇門六君子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3月第一版
高明士,《戰後日本的中國史研究》,臺北:東昇出版公司,1982年9月new window
張 晶,《禪與唐宋詩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年6月
張 毅,《宋代文學思想史》,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張 毅,《宋代文學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12月
張文利,《理禪融會與宋詩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2004年8月
張伯偉,《禪與詩學》,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張宏生,《宋詩:融通與開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初版一刷
張希清,《宋朝典章制度》,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3月
張素貞校注,《新編韓非子》,臺北:國立編譯館出版,2001年初版
張高評,《宋詩之傳承與開拓—以翻案詩、禽言詩、詩中有畫為例》,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3月初版
張高評,《宋詩綜論叢編》,高雄:麗文文化有限公司,1993年10月初版一刷
張高評,《宋詩之新變與代雄》,臺北:洪葉文化公司,1995年9月初版
張高評,《會通化成與宋代詩學》,臺南:成功大學出版組,2000年8月new window
張高評,《《春秋》書法與《左傳》學史》,臺北:五南圖書公司,2002年1月new window
張高評,《自成一家與宋詩宗風-兼論唐宋詩之異同》,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11月初版new window
張高評,《春秋書法與左傳學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6月初版new window
張高評,《創意造語與宋詩特色》,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8年6月初版new window
張高評,《印刷傳媒與宋詩特色─兼論圖書傳播與詩分唐宋》,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3月初版new window
張高評主編,《宋代文學研究叢刊》第二期,高雄:麗文文化有限公司,1996年9月初版一刷
張淑香,《抒情傳統的省思與探索》,臺北:大安出版社,1992年3月一版
梁 昆,《宋詩派別論》,臺北:東昇文化事業公司,1980年5月初版
莫礪鋒,《唐宋詩論稿》,瀋陽:遼海出版社,2001年10月初版
莫礪鋒編,《第二屆宋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 
許 總,《宋詩-以新變再造輝煌》,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12月
許 總,《唐宋詩宏觀結構論》,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2月初版 
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臺北:盤庚出版社,1978年9月
陳三立,《散原精舍詩》,臺北:新文豐書局,1979年初版
陳良運,《中國詩學體系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9月
陳望衡,《中國古典美學史》,臺北:華正書局,2001年8月初版new window
傅璇琮,《黃庭堅與江西詩派卷》,高雄:麗文文化有限公司,1993年
彭國忠,《元祐詞壇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11月初版
曾棗莊,《蘇軾評傳》,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9月
曾棗莊,《論西崑體》,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3年10月初版一刷
曾棗莊,《三蘇文藝思想》,臺北:學海出版社,1995年8月初版
曾棗莊,《三蘇傳》,臺北:學海出版社,1996年6月
曾棗莊,舒大剛主編,《三蘇全書》,北京:語文出版社,2001年11月1版
曾棗莊主編,《蘇詩彙評》,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2000年1月
曾棗莊等著,《蘇軾研究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
程 杰,《北宋詩文革新研究》,呼和浩特:內蒙古教育出版社,2000年2月一版
程千帆、吳新雷,《兩宋文學史》,高雄:麗文文化有限公司,1993年10月初版一刷
程民生,《宋代地域文化》,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1997年8月1日
童慶炳,《中國古代心理詩學與美學》,北京:新華書局,1997年10月
黃永武、張高評編,《宋詩論文選輯》第一輯,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88年5月初版
黃奕珍,《宋代詩學中的晚唐觀》,臺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4月初版
黃啟方,《東坡的心靈世界》,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10月初版
黃寶華,《黃庭堅評傳》,江蘇: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12月
黃寶華選注,《黃庭堅詩文選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2月一版
楊松年,《中國文學批評論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8月初版
楊慶存,《黃庭堅與宋代文化》,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2年8月,初版一刷
齊治平,《唐宋詩之爭概述》,長沙:岳麓書社,1984年
劉乃昌,《蘇軾文學論集》,濟南:齊魯書社,2004年5月第一次印刷
劉乃昌,《兩宋文化與詩詞發展論略》,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5年11月初版
劉尚榮,《蘇軾著作版本論叢》,成都:巴蜀書社,1988年3月第1版
劉盼遂、郭預衡主編,《中國歷代散文選》,臺北:五南圖書公司,1994年初版
劉開揚,《高適詩集編年箋註》,臺北:漢京出版社,1983年
劉維崇,《黃庭堅評傳》,臺北:黎明文化公司,1981年
潘嘯龍、蔣立甫,《詩騷詩學與藝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5月初版一刷
蔡 瑜,《中國抒情詩的世界》,臺北:臺灣書店,1999年11月初版
蔡振念,《杜詩唐宋接受史》,臺北:五南出版社,2002年初版new window
蕭華榮,《中國詩學思想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4月初版一刷
蕭慶偉,《北宋新舊黨爭與文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年6月
錢 穆,《國史大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40年6月初版,1985年12月修訂十二版
錢 穆,《中國歷史研究法》,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2000年8月初版四刷
錢仲聯,《夢苕庵清代文學論集》濟南:齊魯書社,1983年初版
錢仲聯編校,《陳衍詩論合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1版1刷
錢志熙,《黃庭堅詩學體系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
錢建狀,《南宋初期的文化重組與文學新變》,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6年10月1日
錢鍾書,《宋詩選註》,臺北:書林出版社,1990年9月
錢鍾書,《談藝錄》,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2月二刷
謝明陽,《明遺民的「怨」「群」詩學精神-從覺浪道盛到方以智、錢澄之》,臺北:大安出版社,2004年2月一版
謝思煒,《唐宋詩學論集》,北京: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12月北京二刷
韓經太,《宋代詩歌史論》,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12月一版
羅宗強編,《古代文學理論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社,2002年10月第一版
羅家祥,《北宋黨爭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11月
羅鳳珠,《晁補之及其文學研究》,臺北:樂學書局,1998年3月初版
嚴迪昌,《清詩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8年
龔鵬程,《江西詩社宗派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3年new window

(四)治療學論著
巴史克(Michael Franz Busch)著,易之新譯:《心理治療入門》,臺北: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5月初版四刷
成窮等譯,《海德格爾詩學文集.人詩意地棲居》,上海: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年初版
林安梧,《中國宗教與意義治療》,臺北:明文書局印行,1996年4月new window
袁保新,《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9月初版
馬丁.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著,王慶節、陳嘉映譯,《存在與時間》,臺北:桂冠出版社,1990年初版
陳鼓應,《莊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10月初版十二刷
葉舒憲,《文學與治療》,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9月一版
維克多•弗朗克著、游�琱s譯,《生存的理由》,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91年7月
劉 雨,《寫作心理學》,高雄:麗文文化有限公司,1995年3月初版
鄭志明主編,《生命關懷與心靈治療》,嘉義:南華大學宗教中心,2000年8月初版

(五)學位論文
王璧寰,《北宋新舊黨爭與詞學》,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6月new window
吳姍姍,《陳衍詩學研究-兼論晚清同光體》,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年6月new window
李慕如,《東坡詩文思想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年6月new window
周益忠,《宋代論詩詩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所博士論文,1989年6月new window
施淑婷,《蘇軾文學與佛禪之關係-以蘇軾遷謫詩文為核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7年6月new window
張瑋儀,《莊子「治療學」意蘊之分析與展開》,淡江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3年6月
蓋琦紓,《蘇門與元祐文化》,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所博士論文,2002年6月new window
蔡玲琬,《盛唐送別詩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0年6月
鞏本棟,《北宋黨爭與文學》,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博士論文,1990年9月
羅鳳珠,《蘇軾黃州詩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6月

(六)期刊論文
丁永淮,〈蘇軾黃州活動年月表〉,《東坡研究論叢》第三輯,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86年初版
丁曉、沈松勤,〈北宋黨爭與蘇軾的陶淵明情結〉,《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卷第2期,2003年3月,頁111-119
方連祥,〈王績飲酒詩探研〉,《東方人文學誌》3:4,2004年12月,頁29-41new window
王兆鵬,〈錢鍾書《宋詩選注》的文獻價值與文獻疏失〉,《中國文化研究》2003年1月春之卷,總第39期,頁46-54
王澧華,〈近代「宋詩運動」考辨〉,《社會科學研究》,2005年6月,頁168-171
向 明,〈從浪跡天涯到承歡大地-讀彩羽的詩和人-詩人彩羽專輯〉,《創世紀詩雜誌》116,1998年9月,頁100-107
成娟陽,〈荒寒:柳宗元永州山水文學主體風格解讀〉,《湖南文理學院學報》,2002年第27期,頁83-86
朱良志,〈關於大巧若拙美學觀的若干思考〉,《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版》,2006年第三期,頁34-36
衣若芬,〈題畫文學研究概述〉,《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0卷1期,2000年3月,頁215-226new window
衣若芬,〈寫真與寫意:從唐至北宋題畫詩的發展論宋人審美意識的形成〉,《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十八期,2001年3月,頁41-90new window
何劍平,〈元稹的宦海沈浮與禪心消長〉,《四川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1期,總第306期,頁72-78
何劍平,〈元稹的宦海浮沈與禪心消長〉,《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總第136期,2005年第1期,頁72-78
呂雙偉,〈論《四庫全書總目》的「元祐」批評觀〉,《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卷第6期,2005年11月
邢孔史、李景新,〈海南島貶謫文化資源開發利用情況研究〉,《瓊州大學學報》第12卷第3期,2005年6月,頁53-58
金中樞,〈車蓋亭詩案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報》第二號,1975年7月,頁33-89new window
周裕鍇,〈禪門宗風與宋詩派別〉,《宋代文學研究叢刊》創刊號,高雄:麗文文化有限公司,頁127-144
周裕鍇,〈蘇軾的嗜石興味與宋代文人的審美觀念〉,《社會科學研究》,2005年1月,頁169-176
周靜佳,〈酣觴賦詩-論陶詩的飲酒主題〉,《成大中文學報》第十一期,2003年11月,頁79-110 new window
林安梧,〈《老子道德經》及其意義治療的幾個可能向度〉,(南華大學第四屆「現代生死學理論建構」學術研討會,2004年10月),頁1-5
林安梧,〈語言的異化與存有的治療-以老子《道德經》為核心的理解與詮釋〉《中國宗教與意義治療》,臺北:明文書局,1996年4月new window
林春明著,黃雪霞譯,〈柏格森:時間-綿延-生命〉,《哲學與文化》第32卷第5期,總第372期,2005年5月,頁91-96new window
洛 夫,〈天涯美學-海外華文詩思發展的一種傾向〉,《創世紀詩雜誌》150期,2007年3月,頁22-25。
倪士毅,〈北宋館閣述略〉,收錄於《宋史研究論文集》,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7月初版
徐月芳,〈盛唐飲酒詩中的儒懷、道影、佛心〉,《東方人文學誌》,2005年12月,頁111-128new window
秦寰明,〈呂本中〈江西詩社宗派圖〉創作時間考辨〉,南京:南京師範大學,《文教資料簡報》1989年第六期
秦寰明,〈宋詩元祐體闡論〉,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唐宋詩詞論文集》,江蘇:江蘇文藝出版社,1991年5月第一版一刷
秦寰明,〈試論北宋元祐詩壇興盛的原因〉,《遼寧大學學報》總第107期,1991年第1期,頁47-49
袁保新,〈秩序與創新-從文化治療學的角度省思道家哲學的現代意涵〉,《鵝湖月刊》27:2=314,2001年8月new window
馬東瑤,〈蘇門酬唱與宋調的發展〉,《文學遺產》2005年第一期,頁97-108
高柏園,〈莊子思想中的心靈治療體系〉,《鵝湖》26:4=304,2000年10月new window
張 健,〈誠齋詩話與南宋文壇軼事〉,《暢流》第29卷第1期,1964年2月
張宏生,〈元祐詩風的形成及其特徵〉,《宋代文學研究叢刊》創刊號,1995年3月,頁183-199
張高評,〈〈明妃曲〉之同題競作與宋詩之創意研發─以王昭君之「悲怨不幸與琵琶傳恨」為例〉,《中國學術年刊》第廿九期(春季號),2007年3月,頁85-114new window
張高評,〈五十年來唐宋文學研究的回顧與前瞻〉,《漢學研究通訊》第20卷第1期(總77期),2001年2月,頁6-19new window
張高評,〈〈薄薄酒〉詩與創意研發─蘇軾、黃庭堅與南宋詩人之同題競作〉,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中國學術年刊》第30期(春季號),2008年3月,頁137-166。new window
張高評,〈《全宋詩》編纂經過〉,《中華詩學季刊》6卷1期,1988年秋季,頁7-9
張高評,〈北宋使遼詩之主題與風格〉,《宋元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東吳大學中文系,2002年3月,頁453-518
張高評,〈北宋讀詩詩與宋代詩學─從傳播與接受之視角切入〉,《漢學研究》第廿四卷第二期(總第49號),2006年12月,頁191-223new window
張高評,〈印刷傳媒之崛起與宋詩特色之形成〉,《成大中文學報》第18期,2007年10月,頁39-78new window
張高評,〈印刷傳媒與宋詩之新變自得─兼論唐人別集之雕印與宋詩之典範追尋〉,國立中山大學中文系《文與哲》第10期,2007年6月,頁227-270new window
張高評,〈印刷傳媒與宋詩之學唐變唐─博觀約取與宋刊唐詩選集〉,《成大中文學報》第16期,2007年4月,頁1-44new window
張高評,〈同題競作與宋詩之遺妍開發─以〈陽關圖〉、〈續麗人行〉為例〉,《文與哲》第九期,2006年12月,頁225-262new window
張高評,〈兩岸《全宋詩》所據版本之比較研究–以北宋為例〉,兩岸古籍整理學術研討會,1996年4月,頁1-17new window
張高評,〈南宋昭君詩之接受與誤讀〉,《第五屆中國詩學會議論文集-宋代詩學》,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主編,2000年10月,頁403-450
張高評,〈唐代讀詩詩與閱讀接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國文學報》第42期,2007年12月,頁177-205new window
張高評,〈臺灣版《全宋詩》編纂體例選刊〉,《成大中文學報》第1期,1992年11月,頁125-163new window
張高評,〈蘇軾遷謫與山水紀遊詩之新變─兼論道家思想與生命安頓〉,《中國蘇軾研究》第一輯,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年7月,頁219-248
張蜀蕙,〈馴化與觀看-唐、宋文人南方經驗中的疾病經驗與國族論述〉,《東華人文學報》第七期,花蓮: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2005年7月,頁41-84new window
張瑋儀,〈王弼一多命題中的人學思理〉,《雲漢學刊》第十一期,2004年5月,頁13-30new window
張瑋儀,〈陸游「天涯詩」與三昧之境〉,中國陸游研究會編,紀念陸游誕辰880周年暨越中山水文化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陸游與越中山水》,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11月,頁168-180
程千帆、莫礪鋒,〈蘇軾的風格論〉,《成都大學學報》,1986年4月,頁3-12
莊文福,〈王維送別詩之意象選擇與創造〉,《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第七期,2002年3月,頁275-290new window
陳保銀,〈北宋城市、鎮市、草市與集市的商業活動〉,《成大歷史學報第二十六號》,2002年6月,頁1-46new window
曾永義,〈中國飲酒禮俗小考〉,收錄於《第三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1994年初版
廖文華、陳小芒,〈唐宋貶謫江西地域的文士考略〉,《贛南師範學院學報》2005年第五期,頁48-51 
廖祥荏,〈天涯踏雪記-愁予旅行詩評析〉,《中國語文》88:6=528,2001年6月,頁56-61
蔡玲琬,〈論盛唐送別詩的知己意識〉,《南師學報》第三十六期,2002年10月,頁125-146
蔡素芬,〈漂泊的,天涯美學-洛夫訪談〉,《創世紀詩雜誌-洛夫長詩「漂木」特輯》128期,2001年9月,頁38-41。
鄭 鋒,〈如何看待北宋「元祐更化」〉,《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6卷第2期,2005年3月,頁91-96
鄧喬彬,〈唐人的怨詩〉,《中國韻文學刊》2006年12月,第4期,總第39期,頁19。
魯 迅,〈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收錄於王鍾陵主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論文精粹•文學史方法論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頁79-92
蕭瑞峰、劉成國,〈「詩盛元祐」說考辨〉,《文學遺產》2006年第二期,頁54-63
錢仲聯、嚴明,〈袁枚與陳衍-論詩壇盟主對清詩發展的積極影響〉,高雄:中山大學中文系,《第一屆國際清代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3年11月,頁347
錢志熙,〈中國古代的文學史建構及其特點〉,《文學遺產》2003年11月第六期,頁14-24
鍾怡雯,〈旅行中的書寫:一個次文類的成立〉,《臺北大學中文學報》第四期,2008年3月,頁23-52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