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自由中國》五四觀的型塑與運用
書刊名:思與言
作者:簡明海
作者(外文):Chien, Ming-hai
出版日期:2009
卷期:47:2
頁次:頁79-133
主題關鍵詞:五四自由中國胡適殷海光自由May FourthThe journal Free ChinaHu ShihYin Hai-guangFreedo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47
  • 點閱點閱:36
一九五○年代《自由中國》半月刊在臺灣的廣泛影響,是中國五四思潮成功扎根台灣的關鍵因素。其中,胡進典殷海光則是在《自由中國》宣揚五四思潮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殷海光更是實際的核心,而五四的民和、科學精神,也成爲《自由中國》反共,尤其是反國民黨威權的思想利器,本文即從五四意識在臺灣的形成與運用之背景,思考此一問題。
The journal Free China had powerful impact in Taiwan during 1950s. It's the major factor that helped the successful rooting of the thought of May Forth in Taiwan. By way of this influential journal, Hi Shih and Yin Hai-guang, as two important authors, had made May Forth legacy popular. Especially, Yin had played a more crucial role in that period. The democratic and scientific spirit of May Forth became sharp weapon of Free China against both communist and KMT authoritarian regime. This article thus tries to make clear how the May Forth perspectives were shaped and applied by the journal Free China.
期刊論文
1.殷海光(19580501)。跟著五四的腳步前進。自由中國,18(9),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殷海光(1959)。胡適與國運。自由中國,20(9),282-2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殷海光(1951)。共黨的語言可以襲用嗎?。自由中國,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應鳳凰(19980400)。「自由中國」「文友通訊」作家群與五十年代臺灣文學史。文學臺灣,26,105-138+236-2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黃光國、瞿海源(19871010)。「臺灣結」與「中國結」:對抗與出路。中國論壇,25(1)=289,1-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雷震(19600516)。我們為什麼迫切需要一個強有力的反對黨。自由中國,22(10),7-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傅正。從責任政治談到反對黨。自由中國,17(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胡適(1949)。「自由中國」發刊詞。自由中國,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自由中國社(1955)。我們要貫徹「五四」精神。自由中國,12(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謝文孫(1960)。斲害「五四精神」的幽靈─現代中國社會心理的分析。自由中國,22(9),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韋政通(1987)。臺灣三十年來的思想界。臺灣文藝,106,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自由中國社(1995)。胡適思想為甚麼遭受中共嫉視。自由中國,1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雷震(1957)。創刊「自由中國」的-為建立反共理智的信念。自由中國,1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殷海光(1958)。自由民主是反共的活路。自由中國,1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自由中國社(1960)。「反共」不是黑暗統治的護符!。自由中國,22(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胡適(1955)。寧鳴而死,不默而生。自由中國,1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殷海光(1960)。大江東流擋不住!。自由中國,2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許冠三(1951)。民主中國的障礙在哪裡?。自由中國,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殷海光(1960)。我對於在野黨的基本建議。自由中國,2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簡明海(2001)。自由主義的理想與實現-殷海光反思「五四」的歷史意義。現代學術研究,11,165-1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殷福生(2007)。五四人-一個探索性分析。新哲學,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殷海光(1957)。胡適思想與中國前途。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嚴家炎(1997)。評五四、文革與傳統文化的論爭。二十一世紀,4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簡明海(2003)。胡適與殷海光性格與思想關係新探。政大史粹,5,111-15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臺北市文獻委員會(2001)。五四新文化運動與臺灣座談會記錄(潘光哲發言)。臺北文獻,1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自由中國社(1952)。堵防時代思潮中的一股逆流。自由中國,6,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蔣介石(1952)。教育與革命建國的關係: 並說明民主的基礎在法治科學的應用在組織-四十七年九月三日主持革命實踐研究院紀念周年及軍官訓練團第八期開學典禮演講。改造,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臺北市文獻委員會(2001)。五四新文化運動與臺灣座談會記錄(薛化元發言)。臺北文獻,1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胡適、唐德剛(1979)。「胡適的自傳」第九章:五四運動......一場不辛的政治干擾。傳記文學,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薛化元(1995)。《自由中國》與民主憲政-1950年代臺灣思想史的一個考察。臺灣風物,4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郭淑雅(2001)。國族的魅影,自由的天梯--《自由中國》與聶華苓文學(碩士論文)。靜宜大學,台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簡明海(1997)。救亡與啟蒙的困境--殷海光思想轉變之研究(碩士論文)。東海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明通(1990)。威權政體下臺灣地方政治菁英的流動(1945-1986)--省參議員流動的分析(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魏誠(1984)。自由中國半月刊內容演變與政治主張(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張忠棟(1990)。胡適、雷震、殷海光。臺北:自立晚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沈衛威(1990)。一代學人--胡適傳。台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唐德剛(1979)。胡適雜憶。臺北:傳記文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馬之驌(1993)。雷震與蔣介石。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中共中央毛澤東選集出版委員會(1966)。毛澤東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筱峰(1987)。台灣民主運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世宏、張世瑛、許瑞浩、薛月順(2002)。雷震案史料彙編:國防部檔案選輯。臺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任育德(1999)。雷震與臺灣民主憲政的發展。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胡明(1996)。胡適傳論。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何卓恩(2008)。《自由中國》與臺灣自由主義思潮:威權體制下的民主考驗。臺北市:水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顧昕(1992)。中國啟蒙的歷史圖景。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江宜樺(20010000)。自由民主的理路。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李澤厚(1991)。中國現代思想史論。臺北:風雲時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薛化元(19960000)。自由中國與民主憲政:1950年代臺灣思想史的一個考察。臺北:稻鄉。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張忠棟(1990)。胡適五論。台北:允晨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殷海光(1978)。春蠶吐絲。春蠶吐絲。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林毓生(1990)。殷海光先生一生永恆奮鬥的意義。思想與人物。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胡適(2001)。胡適日記全編(8)。胡適日記全編(8)。合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蔣介石(1959)。三民主義的本質。五四愛國運動四十週年紀念特刊。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聶華苓(1990)。殷海光-一些舊事。殷海光全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翟海源(1989)。知識份子的現代性與社會現代化。知識份子與臺灣發展。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殷海光(1990)。致張灝。殷海光全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汪幸福(2004)。胡適與《自由中國》。胡適與《自由中國》。武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韋政通(1991)。立足臺灣‧關懷大陸。立足臺灣‧關懷大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張忠棟(1999)。五四與學生運動。五四與學生運動。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雷震(1990)。1949年4月14日日記。雷震全集(第35冊)。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陳金淦(1989)。胡適研究資料(中國文史資料彙編乙篇)。胡適研究資料(中國文史資料彙編乙篇)。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傅正(1990)。對殷先生的一段懷念。殷海光全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殷海光、夏道平、(南朝梁)宋文明(1990)。「自由中國」撰稿人共同聲明。殷海光全集(第12卷)。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殷海光(1990)。致林毓生。殷海光全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張灝(1990)。一條沒有走完的路。殷海光全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殷海光(1990)。我憶孟真先生。殷海光全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殷海光(1990)。我對於在野黨的基本建議。殷海光全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殷海光(1990)。五四的隱沒和再現。殷海光全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楊國樞(1989)。代序-臺灣知識份子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知識份子與臺灣發展。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胡適(1999)。個人自由與社會進步-再談「五四」運動。五四與學生運動。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胡適(1999)。五四運動紀念。五四與學生運動。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李筱峰(1989)。知識份子與政治革新運動。知識份子與臺灣發展。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Schwarcz, Vera(1989)。五四的老調子-知識份子自己的看法。論傳統與反傳統。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金耀基(1998)。中國的現代性與民主發展的前景: 論民主與文化之關係。民主— 轉型?臺灣現象。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朱養民(1992)。七論反對黨 : 台灣首次反國民黨專政的人民組黨運動。臺北市: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徐復觀(1961)。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紀念特刊:五十年來的中國學術文化,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孟祥傑(2004)。老院土講古:胡適一句「總統你錯了」不少人臉發白,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薛化元(1998)。台灣自由主義思想發展的歷史考察(1949~1960):以《自由中國》的反對黨問題為中心。民主.轉型?臺灣現象。臺北:桂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