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書法獎賽制度與典藏之研究——以國父紀念館全國青年學生書畫比賽為例
作者:周志仁
作者(外文):Chih ren Chou
校院名稱:中興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所
指導教授:陳欽忠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5
主題關鍵詞:臺灣當代書法臺灣獎賽書法典藏全國青年學生書畫比賽國父紀念館Taiwan Contemporary CalligraphyTaiwan Calligraphy competitionCalligraphy CollectionNational Youth Student Calligraphy and Panting CompetitionNational Dr.Sun Yat-sen Memorial Hall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3
摘要
  藝術家的創作之路艱辛,青年時期的作品的典藏與保存更為不容易,臺灣獎賽甚多,然而卻少有得獎作品進行典藏,國父紀念館所舉辦的全國青年學生書畫比賽是其中的特例。國父紀念館所舉辦的全國青年學生書畫比賽共辦理了38屆,在近40年的時光裡,收藏了578件書法類前3名的作品,它們在時間的洪流中,被靜置在國父紀念館的典藏庫中,等待著有心人去探索與研究。筆者為美術館行政人員,深感此批作品之難得,故以此為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國父紀念館典藏資料庫為基礎,涉及歷史研究法、統計研究法、圖像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並以文獻蒐集、書風評析、主題構成、風格判讀及統計分析與闡釋及整理歸納構思結論等步驟,爬梳出此比賽的時代意義與價值。本論文除傳統資料與西方美學之應用,也將善用更多元研究方法並配合科學數據與圖表,除了質的要求亦同時注意量的呈現,使本論文能夠更具科學性。
  當時意氣飛揚的青年書法參賽者,已隨著時間的過去,成為臺灣書壇的翹楚人物。然而,許多書法家的青年時期的作品卻已不知流落何方,但國父紀念館因為獎賽制度配合而有系統的典藏,對於臺灣現代書法資料的保存有其助益。
  透過青年時期的作品研究,更可以了解書法家們對於書法藝術的投入過程,見證他們的創作歷程。全國青年學生書法比賽雖已停止辦理,但對臺灣書法人才培育是有正面積極的功效,希望藉由此論文的撰寫重新定義這項比賽在臺灣書法史的地位。
Summary
Creating is a hard work. Collection and preservation of youth is more difficult. There are many prix in Taiwan , collection of award-winning works are rare. National Youth students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competition organized by National Dr. Sun Yat-sen Memorial Hall. Nearly 40 years , the collection of the former 578 works of calligraphy , be allowed to stand in National Dr. Sun Yat-sen Memorial Hall Collection library, waiting for caring people to explore and research. I am a civil servant of Taichung City Seaport Art Centert , I hope to research it. It is my duty and honor.
This study based on National Dr. Sun Yat Sen Memorial Hall collection database. The research methods are historical research, statistical research, imaging studies and so on. In this study, in addition to the applic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aterials and Western aesthetics, but also will leverage more scientific research methods and charts. So the study can be more scientific.
Over time, youth Calligraphers became Taiwan famous calligrapher ,but many works of youth calligrapher are lost. National Dr. Sun Yat-sen Memorial Hall save it. National Dr. Sun Yat-sen Memorial Hall systematic collection let it be more useful information.
This competition has been stopped. By writing this paper, we hope to redefine the status of the competition in the history of Taiwanese calligraphy.
參考書目

一、圖書
美愛德華.路各-史密斯著,汪晴譯:《七十年代美術》,臺北市:青圖書有限公司,1987年8月15日初版。
德雷德侯著,張觀教譯:《晉唐書法考》,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90年6月,1版1刷。
Konstanze Bachmann著,劉藍玉譯:《藏品維護手冊》,臺北市:五觀藝術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
Robert Layton著,吳信鴻譯:《藝術人類學》,臺北市:亞太圖書出版社,1997年3月10日,初版2刷。
一燈:《書道禪心》,臺北市:淑馨出版社,2000年1月,1版1刷。
丁夢周:《中國書法與線條藝術》,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5月,1版1刷。
上海書畫出版社:《現代書法論文選》,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83年3月,1版3刷。
山東省博物館學會:《博物館學與博物館工作》,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89年4月,1版1刷。
中國文物學會專家委員會:《中國書畫定級圖典》,香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2007年1月,1版1刷。
公共電視台:《以藝術之名:從現代到當代,探索臺灣視覺藝術》,臺北市:博雅書屋有限公司,2009年4月,初版1刷。
尹之立:《書法新道》,臺北市:世界語文出版社,1988年7月初版。
王永興:《書法的實用與裝飾》,北京:北京體育學院出版社,1989年4月,1版1刷。
王壯弘:《碑帖鑒別常識》,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85年4月,1版1刷,。
王壯為:《書法研究》,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9月臺二版。
王壯為:《書法叢談》,臺北市:臺灣書店,1965年6月。
王秀雄:《觀賞、認知、解釋與評價──美術鑑賞教育的學理與實務》,臺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 1998年3月。
王建民:《藝術人類學新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12月,1版1刷。
王韋良:《中國文化精華全集.藝術卷》,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2年5月,1版1刷。
王嵩山:《想像與知識的道路》,新北市:稻鄉出版社,2009年9月,初版2刷。
王福林等:《國立國父紀念館陸客消費行為調查報告》,臺北市:國立國父紀念館,102年6月26日。
王劉純、佟培基、楊守權:《通用書法教程》,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8月,1版1刷。
王寶安:《體驗價值》,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9月,1版1刷。
包世臣:《藝舟雙楫疏證》,臺北市:華正書局有限公司,1990年5月初版。
包遵彭:《博物館學》,臺北市:正中書局,1970年1月臺初版。
古干:《現代書法三步》,臺北市: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8月,初版4刷。
古迪吉:《魏碑欣賞》,臺北市:藝術圖書公司,1983年1月30日再版。
史紫忱:《中國書法》,臺北市:正中書局,1990年9月臺初版。
史紫忱:《書法今鑒》,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3年3月新1版。
弗德利希.瓦達荷西(Friedrich waidacher)著,曾于珍譯:《博物館學:德語系世界觀點》,臺北縣:五觀藝術管理有限公司,2005年1月初版。
田光烈:《佛法與書法》,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5月,1版1刷。
任莉莉:《藏品徵集與登錄管理之研究》,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7月初版。
朱仁夫:《中國現代書法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12月,1版1刷。
朱元壽:《中國的裱褙藝術》,臺中市:臺灣省政府新聞處,1976年5月初版。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9月,1版1刷。new window
朱光潛:《談美》,臺南市:信宏出版社,1998年8月30日初版。
朱廷獻:《中國書學概要》,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10月初版。
朱建新:《孫過庭書譜箋證》,香港:中華書局香港分局,1985年9月重印。
何浩天:《中華瑰寶知多少》,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99年5月初版。
何國慶:《2001創時書藝傳統與實驗雙年展》,臺北市:財團法人何創時書法藝術文教基金會,2001年7月1日。
何國慶:《2007傳統與實驗書藝雙年展》,臺北市:財團法人何創時書法藝術教基金會,2008年1月5日。
余雪曼:《王義之蘭亭敘》,臺北市:藝術圖書公司,1987年初版。
吳啟禎:《褚河南書倪寬贊》,臺北縣,吳啟禎托興台彩色印刷股份有限公司自印,1997年7月15日。
吳國淳:《理解與詮譯:觀眾與博物館學習研究》,臺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2005年12月。
吳清基:《書法論文選輯》,嘉義市:省立嘉義女子高級中學,1992年3月16日。
吳超然:《臺灣當代美術大系》,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2003年12月初版。
吳覺遲:《行書探討》,吳錫:江蘇古籍出版社,1988年10月,1版1刷。
呂祝義:《書法欣賞學研究》,高雄市: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6年7月,初版1刷。
呂理政等:《榮耀臺灣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開館特輯》,臺南市: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13年5月初版。
李文珍(郁周):《臺灣書家書事論集》,臺北市:蕙風堂筆墨有限公司出版部,2002年8月初版。
李文儒:《中國物館陳列精品圖解》,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6月,1版1刷。
李汝和:《臺灣文教史略》,臺北市:臺灣省文獻會,1972年5月。
李宜修:《臺灣當代美術社會發展1980-2000》,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8月,初版1刷。
李思賢:《當代書藝理論體系──臺灣現代書法跨領域評析》,臺北市: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11月初版。
李英豪:《保值字畫》,臺北市:藝術圖書公司,1992年12月23日初版。
李軍:《中華文化通志.教育學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1版1刷。
李郁周:《書理書迹研究》,臺北市:蕙風堂筆墨有限公司出版部,1997年3月。
李普同:《四十年來臺灣地區美術研究發展五——書法研究報告展覽專輯彙編》,臺中市:臺灣省立美術館,1996年7月。
李滌生:《中國書學》,臺中市:臺灣省立中興大學,1967年12月。
李蕭錕:《靜心寫經》,臺北市: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12月初版。
李霖燦:《中國美術史稿》,臺北市: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5月,1版3刷。new window
李聰明:《佛經寫經的書法藝術》,臺北縣:大千出版社,2006年3月初版。
李聰明:《書法藝術作品的賞析評論與收藏》,臺北市:大千出版社,2006年7月。
李聰明:《顛覆傳統的現代書法》,臺北縣:大千出版社,2007年8月初版。
杜忠誥:《杜忠誥書藝選集》,臺北市:華正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12月3日。
沃興華:《書法技法新論》,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09年8月,1版1刷。
沈尹默著、馬國權編:《沈尹默論書叢稿》,臺北市:明文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4月初版。
沈鴻根:《行書概論》,無錫:江蘇古籍出版社,1988年7月,1版1刷。
沈鴻根:《書法章法》,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88年3月,1版1刷。
谷鳳翔:《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十周年紀念專輯》,臺北市: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1978年4月。
邢煦寰:《藝術掌握論》,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6年12月,1版1刷。
亞倫.加頓豪斯著,陳羚芝譯:《解發創意的博物館:如何善用博物館激發創意思考》,臺北市:五觀藝術管理有限公司,2006年12月。
周志高、戴小京:《書法創作》,無錫:江蘇古籍出版社,1988年4月,1版1刷。
易述時:《中國現代書法》,長春:吉林省新華書店,1988年8月,1版1刷。
林永發:《七友畫會及其藝術之研究》,臺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1995年4月。new window
林明良:《恐龍書法家》,臺北市:起案塾有限公司,2013年8月,初版1刷。
林明良:《書法家愛笨鳥》,臺北市: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2005年12月初版。
林明良:《書法撞牆壁》,臺北市:蕙風堂筆墨有限公司出版部,2001年3月初版。
林金城:《書法教學理論與實際》,臺北市: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5月。
林政弘:《臺灣地區博物館經營管理策略》,臺北市:國立編譯館,2005年6月初版。
林國平:《時尚故宮數位生活》,臺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2007年12月,初版2刷。
林崇熙:《跨域建構.博物館學》,臺北市:國立臺灣博物館,2009年12月,初版1刷。
林語堂:《中國人》,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05年1月,1版5刷。
林澄枝:《八十六年臺閩地區藝文活動場地彙編》,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8年8月。
林麗娥:《大陸文革後二十年書法藝術活動之研究》,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2000年1月初版。
邱振中:《書法的形態與闡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1版2刷。
邱振中:《書法藝術與鑑賞》,臺北市:亞太圖書出版社,1995年1月15日初版1刷。
金學智:《書法美學談》,臺北市:華正書局有限公司,1989年3月。
姜汝真:《中國傳統文化的歷史闡釋與現代價值》,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7月,1版1刷。
修平山:《新中國書法》,臺北市:新形象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4年6月,1版1刷。
倪再沁:《臺灣當代藝術通鑑——藝術家雜誌30年版》,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2005年6月初版。
倪振忠:《實用書法基礎》,河南省:河南美術出版社,1989年1月,1版1刷。
凌雲超:《中國書法三千年》,香港:香港天風出版社,1977年12月,合訂再版。
夏學理、凌公山、陳媛:《文化行政》,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4月,初版1刷。
夏學理等:《展演機構營運績效管理》,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6月,初版1刷。
奚淞:《心與手——寫心經.畫觀音》,臺北市:雄獅圖書股份限公司,2001年11月初版。
孫洵:《民國書法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8年9月,1版1刷。
孫曉雲:《書法有法》,北京:知識出版社,2006年12月,1版2刷。
徐永進:《發現書法真相》,臺北市:蕙風堂筆墨有限公司出版,1997年11月1版。
徐永進:《解放書法》,臺北縣:大度山文心事業出版社,2007年5月初版。
徐良夫:《書法基礎教程》,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8年5月,1版1刷。
徐典裕等:《全方位數位博物館建置》,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歷史博言研究所,2012年7月初版。
海倫.威斯格茲原作,曾長生譯:《禪與現代美術-現代東西方藝術互動史》,臺北市:典藏藝術家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6月初版。
祝敏申:《書法欣賞與學習》,香港:商務印書館香港分館,1987年9月,1版1刷。
祝嘉:《書學史》,蘭州:蘭州古舊書店,1978年8月。
袁維春:《學書論札》,北京:宇航出版社,1987年12月,1版1刷。
高千惠:《風火林泉:當代亞洲藝術專題研究》,臺北市: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9月18日初版。
高秀蓮:《美術與觀念之教材教法》,臺北市: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10月初版。
高尚仁、管慶慧:《書法與認知》,臺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10月初版。
高尚仁:《書法心理學》,臺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8月再版。
高尚仁:《書法藝術心理學》,臺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1月1日,初版1刷。
高楠:《藝術心理學》,臺南市:復漢出版社有限公司,1993年6月中文正體字版1版1刷。
啟功:《書法概論》,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0年10月,1版5刷。
國立中正大學書法研學社編輯群:《文房情事:筆、墨、紙、硯的特質研究與應用》,臺南市:天晴文化事業,2010年5月。
寇丹:《書法藝術漫談》,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9月,1版1刷。
崔陟:《書法》,臺北市:貓頭鷹出版社,2001年9月,1版8刷。
康有為:《廣藝舟雙楫疏證》,臺北市:華正書局有限公司,2003年4月,初版2刷。
張世賢:《如何作好預防性文物保存》,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0年9月。
張仲愈:《行草章法舉要》,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89年5月,1版1刷。
張光賓:《中華書法史》,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2011年6月,初版7刷。
張志和:《中國古代的書法》,臺北市: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1年4月,1版1刷。
張婉真:《論博物館學》,臺北市: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3月初版。new window
張臨生:《如何進行博物館藏品徵集編目與收藏管理》,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0年9月。
張韜:《二十世紀中國高等書法教育史》,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1版1刷。
張譽騰:《走在博物館的時空裡》,臺北縣:稻鄉出版社,1994年10月初版。
張譽騰:《認同建構:國家博物館與認同政治》,臺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2012年8月初版。
曹意強:《藝術與歷史》桃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1年1月,1版1刷。
曹暉:《視覺形式的美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3月,1版1刷。
梁鼎光:《小楷書法》,湛江:嶺南美術出版社,1986年11月,1版2刷。
許正宗:《臺灣省展書法風格四十年流變》,臺北市: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9年11月,初版1刷。
許美雲:《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典藏管理與保存維護手冊》,臺南市: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11年10月初版。
連俐俐:《大美術館時代》,臺北市: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9月初版。
郭農聲、李甫:《書法教學》,臺北市: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6月初版1刷。
郭鼎堂等:《蘭亭論辨》,臺北市:華正書局,1988年。
陳代星:《中國書法批評史略》,成都:中國書法批評史略,1998年8月,1版1刷。
陳玉龍:《中國書法藝術》,北京:新華出版社,1993年2月,1版1刷。
陳廷佑:《中國書法》,臺北市:國家出版社,2007年6月,初版1刷。
陳佳利:《被展示的傷口:記憶與創傷的博物館筆記》,臺北市: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3月初版。
陳其南、王尊賢:《消失的博物館記憶早期臺灣的博物館歷史》臺北市:國立臺灣博物館,2009年12月,初版1刷。
陳宗琛:《卜茲書法集》,臺北市:舞陽美術企劃,1989年8月初版。
陳政見、蔡明富:《書法教學與治療》,嘉義市:紅豆出版社,1997年6月初版。
陳師欽忠:《法書格式與時代書風之研究》,臺中市:正大光明筆墨有限公司,2002年10月,增訂2版。
陳祖範、吳聖麟:《書法自修導讀》,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年10月,1版1刷。
陳國寧:《博物館的演進與現代管理方法之研討》,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78年6月初版。
陳國寧等:《博物館巡禮:臺閩地區公私立博物館專輯》,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1年11月初版。
陳德禮:《中國藝術辯證法》,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0年2月,1版1刷。
陸衡:《林散之筆談書法》,蘇州:吉吳軒出版社,1994年6月,1版1刷。
麥鳳秋:《四十年來臺灣地美術發展研究之五書法研究研究報告展覽專輯彙編》,臺中市:臺灣省立美術館,1996年1月。
傅申:《傅申書法論文集(一)》,臺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1996年9月。
彭德:《中華文化通志.藝文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1版1刷。
曾一士等:《美哉國父紀念館》,臺北市:國立國父紀念館,2002年11月12日初版。
曾一士等:《國立國父紀念館三十週年館慶特刊》,臺北市:國立國父紀念館,2002年5月16日。
焦明晨:《敦煌寫卷書法研究》,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5月初版。
程質清:《篆書基礎知識》,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8年1月,1版1刷。
華正人:《書法藝術學習答問》,臺北市:華書局有限公司,1987年9月初版。
華正人:《現代書法論文選》,臺北市:華正書局有限公司,1984年12月初版。
閔祥德:《書法指南》,合肥:安徽美術出版社,1989年6月,1版1刷。
黃永川等:《博物館營運的新思維》,臺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2005年11月。new window
黃光男:《美感與認知——美術論文集》,高雄市:復文圖書出版社,1993年12月,初版2刷。
黃光男:《博物館企業》,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2007年2月初版。
黃光男:《博物館行銷策略》,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1997年10月初版。new window
黃光男:《博物館新視覺》,臺北市:正中書局,2002年10月,臺初版5刷。new window
黃光男:《畫境與化境》,臺北市:典藏出版社,2007年6月。
黃光男:《筆歌墨舞-書法藝術》臺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1999年6月。
黃光男:《詠物成金──文化創意產動析論》,臺北市: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4月,初版4刷。
黃光男:《筆歌墨舞-書法藝術》,臺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1999年6月。
黃光男等:《博物館之營運與實務——以國立歷史博物館為例》,臺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2000年1月。
黃光男等:《新世紀的博物館營運》,臺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2002年12月初版。
黃宗義:《歐陽詢書法之研究》,臺北市:蕙風堂筆墨有限公司出版部,1988年3月1日初版。new window
黃金陵:《文字藝術的探索》,臺北市:蕙風堂筆墨有限公司,2002年7月初版。
黃鳴奮:《藝術交往論》,臺北市:淑馨出版社,1993年6月初版。
黃劍:《名作的中國書法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10月,1版1刷。
愛德蒙.惠特曼(Edmund Burke Feldman)原著,劉美玲譯:《藝術教育的本質》,臺北市:五觀藝術管理有限公司,2003年4月修訂1版。
楊仁愷:《中國書畫鑑定學稿》,臺北縣:蘭臺網路出版商務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1月初版。
楊再森:《行書筆法與蘭亭序帖》,北京:北京體育學院出版社,1990年3月,1版2刷。
葛鴻楨:《論吳門書派》,北京:榮寶齋出版社,2005年12月,1版1刷。
葛蘭恩.塔柏伊著,林潔盈譯:《博物館教育人員手冊──新世紀博物館教育工作再出發》,臺北市五觀藝術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9月。
董陽孜:《董陽孜作品集》,1987年6月30日初版。
廖曉晴:《線條裡的神韻:中國歷代書法》,瀋陽:遼海出版社,1998年7月,1版1刷。
彰化縣政府文化局:《百年百書畫:磺溪當代名家邀請展.百書法》,彰化縣:彰化縣政府文化局,2011年10月初版。
熊宜敬:《筆歌墨舞抒情寫意——渡海來臺書畫名家系列(一)》,臺北市: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11月初版。
熊秉明:《中國書法理論體系》,臺北市: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1月,4版5刷。new window
熊紹庚:《書法教程》,上海:華東範大學出版社,1989年2月,1版1刷。
臺灣省立美術館:《第四十四屆臺灣省美展彙刊》,臺中市:臺灣省立美術館,2000年。
臺灣省立美術館編輯委員會:《臺灣地區前輩美術家作品特展(二)書法專輯》,臺中市:臺灣省立美術館,1994年3月。
臺灣省政府:《全省美展五十年回顧展》,南投縣:臺灣省政府教育廳,1995年8月。
臺灣省政府同仁書法研究會:《書論選粹》,臺北市:臺灣書店,1962年12月。
趙英山:《書法新義》,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12月2版。
趙普:《隸書學習與欣賞》,北京:文津出版社,1989年9月,1版1刷。
齊沖天:《書法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10月,1版1刷。
劉小晴:《小楷技法指南》,上海:上海書店,1992年4月,1版1刷。
劉浩然:《顏真卿行書探導》,北京:北京體育學院出版社,1989年4月,1版1刷。
劉婉珍:《博物館觀眾研究》,臺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8月,初版1刷。new window
劉嘯月:《書法捷要》,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8年8月初版。
歐陽中石:《書法與中國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1版1刷。
歐陽中石等:《藝術概論》,臺北市:五南書出版股份月限公司,2001年9月,初版3刷。
潘金定:《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86年至95年誌要》,臺北市: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2007年4月初版。
潘運告:《古碑帖品評注釋》,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12年8月,1版1刷。
潘德熙:《篆書技法指南》,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年1月,1版1刷。
蔡明讚:《書法的趣味—揮毫、文玩、收藏》,臺北縣:蕙風堂筆墨有限公司,2000年3月初版。
蔡昭儀:《全球古根漢效應》,臺北市:典藏藝術家庭殳份有限公司,2004年12月初版。
蔡崇名:《宋四家書法析論》,臺北市:華正書局有限公司,1986年3月,修訂再版。
蔡崇名:《書法及其教學之研究》,臺北市:華正書局有限公司,1990年10月4版。
蔣勳:《美的沈思》,臺北市: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3月,初版3刷。
適評:《現代書藝》,臺北市:蕙風堂筆有限公司,1994年6月初版。
鄭芳和:《靈之舞動.徐永進》,新北市:策馬入林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年4月,初版1刷。
鄭惠美:《現代書藝》,臺北市:蕙風堂筆有限公司, 1994年6月初版。
鄭惠美:《漢簡文字旳書法研究》,臺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1984年12月初版。
蕭銘祥:《翰墨春秋——1945年以前的臺灣書法》,臺中市:國立臺灣美術館,2004年11月30日。
蕭瓊瑞:《島嶼色彩》,臺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11月初版。
蕭瓊瑞:《戰後台灣美術史》,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2013年4月初版。
蕭瓊瑞:《激盪.迴游—臺灣近現代藝術11家》,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2004年3月初版。
薛平海:《臺灣地區培訓與晉用博物館專業人員之回顧與展望》,臺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2004年9月。
謝攸青:《後現代藝術教育理論建構與實例設計》,嘉義市:濤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11月,初版1刷。
謝稚柳:《鑒餘雜稿(增訂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1版1刷。
韓玉濤:《中國書學》,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10月,1版1刷。
聶振斌:《儒學與藝術教育》,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年1月,1版1刷。
羅鴻文:《護古藝新——國立臺灣文學館文物修護紀實(一)》,臺南市:國立臺灣文學館,2010年10月,初版1刷。
陶宗儀:《書史會要》,上海:上海書店,1984年,1版1刷。


二、研討會論文
陳師欽忠:<臺灣地區前輩書法家的作品風格及書學成就>,臺灣省立美術館編輯委員會:《臺灣地區前輩美術家作品特展(二)書法專輯》,臺中市:臺灣省立美術館,1994年3月。
黃光男:<由專業人才與經費預算談臺灣博物館營運的省思>,《危機與轉機:新世紀的博物館2003年博物館館長論壇》,臺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2003年12月。
黃光男:<南海視窗:國立歷史博物館營運與空間>,《博物館與建築:邁向新博物館之路—博物館館長論壇論文集》,臺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2000年5月。
葉前錦、丘世馨<用心,典藏臺灣文物:臺史博之典藏管理與保存維護>,呂理政等:《榮耀臺灣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開館特輯》,臺南市: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13年5月初版。
李明珠:<博物館、圖書館之同異與教學之道>,《博物館與圖書館的對話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2005年12月。
林建成:<展示、網路與關懷:史前館特展中與網路社群互動的實例>,《2011博物館與文化機構科技應用論文集》,臺北市:博物館電腦網路協會臺灣分會,2011年12月。
陳英文:<海上畫派與文化創意產業>,林進忠等:《傅狷夫教授百歲紀念-現代書畫藝術風格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國立台灣藝術大學,2009年7月。
林崇宏:<博物館文化歷史的視覺化知識延伸-以博物館文化元素轉換為創新文化商品為案例>,《2011博物館與文化機構科技應用論文集》,臺北市:博物館電腦網路協會臺灣分會,2011年12月,頁218
鄭惠美:<書法越界-故宮物院熟書法 vs. TFAM生書法>,《「國際書法文獻展-文字與書寫」學術研討會論文專輯暨會議記錄》,臺中市:國立臺灣美術館。
樓永堅:<顧客或學生?博物館觀觀賞行為分析>,《新世紀新方向博物行銷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1999年1月。
黃光男:<文化行銷與博物館──條件與時機>,《新世紀新方向博物行銷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1999年1月.
巴蘇亞.博伊哲努(浦忠成):<博物館的經營與管理:以國立史前館為例>,《分享與交流-博物館館際合作:2007年博物館》,臺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2007年10月。
張炳煌:<五十年來臺灣書法的推動>,中華民國書法教育學會:《2001年書法論文選集》,臺北縣:蕙風堂筆墨有限公司,2001年12月12日。
李郁周:<級進制月課競書在臺灣的發展--以《詩報.書道壇》與《育英.品書》為例>,中華書道編輯委員會:《跨世紀書藝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中華書道學會,2000年10月28日初版。
李郁周:<豹隱南山霧,鳳搏北海鳳──陳丁奇書藝創發的歷程>,中華民國書法教育學會:《2001年書法論文選集》,臺北縣:蕙風堂筆墨有限公司,2001年12月12日。
李郁周<1960年代臺灣書壇述論>,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院書畫藝術學系:《紀念傅狷夫教授現代書畫藝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國立臺灣藝術大學,2007年12月。
沃興華:<論敦煌書法的藝術特徵和現實意義>,陳維德:《出土文物與書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中華書道學會,1999年4月,修訂再版。
崔成宗:<對聯與書法之美>,中華民國書學會主辦、張炳煌、崔成宗主編《書畫藝術與生活空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里仁書局,2011年8月20日。
陳欽忠:<法書格式的演變與展望>,中華書道編輯委員會:《跨世紀書藝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中華書道學會,2000年10月28日初版。
整理自王關仕:<國中書法教學略說>(選自「中等教育」雙月第三三十九卷第六期一大八八年十二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等教育輔導委員會出版)選自吳清基:《書法論文選輯》,嘉義市:省立嘉義女子高級中學,1992年3月16日。
鄧散木:<臨池偶得>,上海書畫出版社:《現代書法論文選》,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83年3月,1版3刷。
陳維德:<歐陽詢楷書結體析探>,《2010唐宋書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彰化縣:明道大學國學研究所,2010年11月。
蔡崇名:<宋徽宗高宗父子書法之比較>,《第二屆金石書畫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1993年4月24日。
金開誠:<顏真卿的書法>,《現代書法論文選》,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83年3月,1版3刷。


三、報紙
石守謙:<文字與書法——談董陽孜的誠作為移動的雕塑>,2015年2月9日《中國時報》D4版人間副刊。
楊媛婷:<北京故宮抄襲創意立委要求提告>,《自由時報》,2014年12月19日A16版。
何定照<古物走出深閨中研院文創搶手>,《聯合報》2015年1月12日A7版文化。
<兩岸故宮文創產品挑大樑>,《民眾日報》,2015年1月13日第5版大陸新聞。
孟憲玉:<孫中山與宋慶齡特展登場>,《民眾日報》2015年3月13日第4版臺北政經。

四、學位論文
林俊臣:《書法現代性問題討論》,南華大學美學研究所論士論文,2005年6月。
簡月娟:《中國近現代書法美學建構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6月。new window
許正宗:《臺灣省展書風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6月。
任容清:《近現代省垣書家六人書法研究》,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6月。
洪文雄:《唐人楷書的文化意涵》,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7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