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戰後臺灣政治案件之審判--主要罪名與處分型態
書刊名:中華人文社會學報
作者:蘇瑞鏘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Su, Jui-chiang
出版日期:2011
卷期:14
頁次:頁134-161
主題關鍵詞:白色恐怖政治案件叛亂匪諜軍事審判White terrorPolitical casesRebellionCommunist agentsMilitary trial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2)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39
  • 點閱點閱:78
期刊論文
1.闞正宗、蘇瑞鏘(200503)。臺南開元寺僧證光(高執德)的「白色恐怖」公案再探。中華人文社會學報,2,252-28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熙明(20001000)。蔣中正與蔣經國在戒嚴時期「不當審判」中的角色。臺灣史研究,6(2),139-18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960)。豈容「御用」大法官濫用解釋權?。自由中國,22(5),144-1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蘇瑞鏘(20080300)。從雷震案看戒嚴時期政治案件的法律處置對人權的侵害。國史館學術集刊,15,113-15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傅正(1960)。護憲乎?毀憲乎?--望國大代表作明智的抉擇!。自由中國,22(4),114-1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蔣中正(1984)。保障人權及言論自由各問題。先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26,303-30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卓遵宏、劉筱齡、許伸弘(2003)。馬之驌先生訪談紀錄:生教所的悲歡歲月。國史館館刊,復刊35,233-2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馬之驌(2003)。憶苦受感化歲月兼記親友故舊。歷史月刊,184,117-1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志龍(2001)。「惡立法」或「惡司法」--探究刑法§100的詮釋與立法問題。萬國法律,115,38-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蘇瑞鏘(2005)。傅正傳。國史館館刊,復刊39,264-2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邱榮舉、謝欣如(2007)。戰後臺灣客家菁英與白色恐怖政治事件--解析許信良與三個重要政治事件之關係。「臺灣民主的興起與變遷」第二屆學術研討會。臺中:臺灣省諮議會。45-7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曾建元、曾薰慧(2006)。青春戰鬥曲:戰後國立臺灣大學政治事件之研究(1945-1955)。台灣人權與政治事件學術研討會。台北: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曁匪諜審判案件補償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君愷、蘇瑞鏘(2006)。威權統治時期校園政治案件中的人權侵害初探。臺北。303-3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謝聰敏(2008)。在白色恐怖中算帳--劉明。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黃朝義(2007)。戒嚴時期死刑案件的公平正義。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志龍、倪子修、鄭文中(2007)。戒嚴時期司法辦案獎金與獨立審判。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蘇芳瑩(2009)。論白色恐怖時期的根本惡。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薛化元、蘇瑞鏘(2008)。日治時期臺灣赤色救援會與戰後白色恐怖案件之研究。臺北:財圑法人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裘佩恩(1997)。戰後臺灣政治犯的法律處置(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柏楊(1986)。柏楊回憶錄。臺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蔡墩銘(2004)。戒嚴時期之惡法與審判--以不當叛亂匪諜審判案件為主。臺北:財團法人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傅正(198905)。雷震全集4雷震風波:雷案始末(二)。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趙公緞(1983)。中華民國軍法法令判解彙編。臺北:軍法專刊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袁士枚(1983)。刑事特別法詮論。臺北:袁士枚。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太正、王海南、法治斌、陳連順、黃源盛、顏厥安(2003)。法學入門。臺北:元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泰升(2004)。臺灣法律史概論。臺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新民(1995)。中華民國憲法釋論。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李世傑(1995)。調查局研究。臺北:李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魏廷朝(1997)。臺灣人權報告書:1949-1996。臺北:文英堂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周美華(2008)。戰後台灣政治案件:陳中統案史料彙編。台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劉作揖(1983)。保安處分執行法論。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國家安全局(1959)。歷年辦理匪案彙編。國家安全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蘇瑞鏘(2008)。超越黨籍、省籍與國籍--傅正與戰後臺灣民主運動。臺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蘇瑞鏘(2005)。戰後臺灣組黨運動的濫觴:「中國民主黨」組黨運動。稻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林山田(2008)。刑法通論。林山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周琇環(2008)。戰後臺灣政治案件:白雅燦案史料彙編。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陳顯武(2008)。戒嚴時期叛亂暨匪諜案件調查報告 ( 上 ) 總結報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陳顯武(2008)。戒嚴時期叛亂暨匪諜案件調查報告 ( 上 ) 總結報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陳顯武(2008)。戒嚴時期叛亂暨匪諜案件調查報告 ( 中 ) 總結報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陳顯武(2008)。戒嚴時期叛亂暨匪諜案件調查報告 ( 中 ) 總結報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陳顯武(2008)。戒嚴時期叛亂暨匪諜案件調查報告 ( 中 ) 總結報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陳顯武(2008)。戒嚴時期叛亂暨匪諜案件調査報告 ( 下 ) 總結報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傅正(1989)。傅正文選 (3):為中國民主黨•民主進步黨戰鬥--臺灣唯一跨越兩次組黨活動的民主鬥士「紀錄」。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傅正(1989)。雷震全集5:雷震風波─雷案始末。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李宣鋒(1998)。谷正文先生訪談紀錄。臺灣地區戒嚴時期50年代政治案件史料彙編 ( 五 ) 附錄。南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陳志龍(2001)。補償基金會案件審查之實質與程序 (第一部分:實質部分)。戒嚴時期政治案件之法律與歷史探討。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劉幸義(2004)。法學理論與實踐--以修正刑法第一百條内亂罪為例。戰鬥的法律人--林山田教授退休祝賀論文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倪子修、吳祚丞(2006)。戒嚴時期處置叛亂犯之特別實體法及程序法。臺灣人權與政治事件學術研討會。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蘇瑞鏘(2004)。傅正與1950年代臺灣民主運動--以「《自由中國》半月刊」和「『中國民主黨』組黨運動」為中心。20世紀臺灣民主發展:第7屆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中央日報(1960),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雷震(1960)。軍法聲請覆判理由書狀,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蘇瑞鏘(2009)。白色恐怖,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3864, 20091231。  new window
4.中央日報(1960),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中央日報(1960),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姚嘉文(2001)。從法政制度看白色恐怖。戒嚴時期政治案件之法律與歷史探討。臺北:財團法人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