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河川公共性的轉化:曾文溪上游治理的人文反思
書刊名:臺灣原住民研究論叢
作者:浦忠勇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12
卷期:12
頁次:頁93-128
主題關鍵詞:曾文溪河川治理公共性環境倫理鄒族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3)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44
  • 點閱點閱:92
這篇論文在探討河川文化與「公共性」的議題。public涉及的概念中,即包含了「公共性」的概念,河川自古以即以「公」的形式存在,擁有「公有地」、「公共財」、「共有地」、「共同體」、「生態圈」或者「共同資源」等「公共性」概念,換言之,河川不被認為是以「私」或「私有化」的形式存在。本文以曾文溪上游治理現象為例,首先,爬梳鄒族的河川文化,探討曾文溪與鄒族社會難以切割的關係,並討論這一條維繫鄒族生命、社會與文化的河川,族人是如何利用、管理並賦予河川多樣的文化意義;其次,本文將進一步梳理近百年來(1900-2010)的曾文溪歷史,初步描述百年來河川發生的種種變化,特別是那些改變河川生態、功能以及江河景觀的歷史事件,亦即導致河川公共性轉化具關鍵性的河川治理事件,如水稻引進、定耕農業、技術引進、水庫及攔砂壩興建、河川保育以及重大的河川災害等等事件,這些均足以改變鄒族社會的河川文化,也因著這些事件而增加了河川複雜的權益關係網絡,讓原本屬於部落及在地性層次的「公共性」議題,被提至國家、甚或全球性的環境議題。最後,在本文結束前將在「經濟發展」與「環境倫理」兩種知識範疇下進行辨證與對話,提出曾文溪治理的人文視野與路徑。
會議論文
1.汪明輝(2004)。左岸小支流經濟經驗〜達娜伊谷生態觀光產業的鄒族行動者、河川與國家。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汪明輝(1998)。鄒:一個建構中的族群。南投縣南投市:台灣省文獻會。201-2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劉明浩(2008)。生態教育園區發展與經營--以達娜伊谷自然生態公園為例(碩士論文)。屏東科技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湯宏忠(2002)。鄒族原住民社區永續發展之探討--以阿里山鄉山美社區經驗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浦忠成(1994)。臺灣鄒族神話研究(博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佐佐木毅、金泰昌(2008)。地球環境與公共性。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石建斌(2009)。大壩政治學。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Harper, Charles L.、李艷紅(1998)。環境與社會--環境問題中的人文視野。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周紅運、Patrick McCully(2005)。大壩經濟學。中國發展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益仁。從河川教育到土地倫理重建--個原住民文化的角。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官明、Joseph R. Des Janlins(2002)。環境倫理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瑋琦、Terutoshi Ishihara、Hideo Yoshikane、Emiko Yasufuku(2005)。觀光發展與社區營造。台北:品度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浦忠成(1993)。臺灣鄒族風土神話。臺北:常民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浦忠成(2010)。臺灣原住民族文學史綱。臺北:里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葉俊榮(199711)。環境理性與制度抉擇。台北:三民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依憂樹.博伊哲努(1996)。臺灣鄒族生活智慧。臺北市:常民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王嵩山(19950000)。阿里山鄒族的社會與宗教生活。臺北:稻鄉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王嵩山(2003)。阿里山鄉誌。嘉義:阿里山鄉公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官大偉(20120709)。部落的水政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浦忠成(20091007)。正視曾文溪攔沙壩問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浦忠成(20120308)。一條鲴魚的警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浦忠義(20120122)。開腸剖肚,鄒族部落陷危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陳其南(1996)。文化產業發展與社區總體營造。臺灣原住民文化藝術傅承與發展系列座談實錄報告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