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數位人文研究發展:跨領域學習與研究之芻議
書刊名:國立臺中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學報
作者:林顯明
作者(外文):Lin, Hsien-ming
出版日期:2015
卷期:4
頁次:頁59-79
主題關鍵詞:數位人文數位典藏社會科學兩個文化研究方法Digital humanitiesDigital archivesSocial sciencesTwo cultures debateMethodolog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95
  • 點閱點閱:72
期刊論文
1.陳力衛(20121200)。「帝國主義」考源。東亞觀念史集刊,3,363-365+367-38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力衛(20111200)。近代中日概念的形成及其相互影響--以「民主」與「共和」為例。東亞觀念史集刊,1,149-17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鄭宇君(20140100)。向運算轉:新媒體研究與資訊技術結合的契機與挑戰。傳播研究與實踐,4(1),67-8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邵軒磊(20121200)。戰前東洋史學之觀念與知識系譜。東亞觀念史集刊,3,335-337+339-36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邵軒磊、大澤肇(20150900)。從數位典藏到數位人文--以日本東洋文庫之經驗為案例。興大人文學報,55,101-12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郭文平(20151000)。字彙實踐及媒介再現:語料庫分析方法在總體經濟新聞文本分析運用研究。新聞學研究,125,95-14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郭俊桔、張育蓉(20130600)。使用情緒分析於圖書館使用者滿意度評估之研究。圖書資訊學研究,7(2),153-19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黃錦珠(20111200)。晚清女作家小說中的婚戀觀--以《女獄花》、《姊妹花》、《俠義佳人》為例。東亞觀念史集刊,1,261-263+265-29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鄭文惠(20140900)。從人文到數位人文:知識微縮革命與人文研究範式的轉向。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5(4),169-17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鄭宇君、陳百齡(20140700)。探索2012年臺灣總統大選之社交媒體浮現社群:鉅量資料分析取徑。新聞學研究,120,121-16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謝清俊(20150600)。從人文看資訊之二--從資訊到史料。止善,18,3-1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Berry, David M.(2011)。The Computational Turn: Thinking about the digital humanities。Culture Machine,12,1-22。  new window
13.黃美娥(20121200)。聲音.文體.國體--戰後初期國語運動與臺灣文學(1945-1949)。東亞觀念史集刊,3,223-27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黃寬重(20120200)。數位時代人文研究的衝擊與蛻變。漢學研究通訊,31(1)=121,1-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詩沛(2011)。資訊技術與歷史文獻分析(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顯明(2015)。數位人文於政治學的應用: 解構兩岸關係中的ECFA政策(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江沛航(2015)。耙梳國家記憶脈絡--開創嶄新視野的數位人文研究,http://newsletter.teldap.tw/news/read_topstory.php?nid=5982&lid=68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Digital Humanities at UCLA(2009)。The Digital Humanities Manifesto 2.0,http://manifesto.humanities.ucla.edu/2009/05/29/thedigital-humanities-manifesto-20。  new window
3.Porsdam, Helle(2011)。Too much 'digital', too little 'humanities'? An attempt to explain why many humanities scholars are reluctant converts to Digital Humanities,http://arcadiaproject.lib.cam.ac.uk/docs/DigitalHumanities.pdf。  new window
4.(2009)。Defining ''Born Digital'' An Essay by Ricky Erway, OCLC Research, Types of Bom-Digital Materials,http://www.oclc.org/content/dam/research/activities/hiddencollections/bomdigital.pdf。  new window
5.Cohen, Patricia(2010)。Analyzing Literature by Words and Numbers,http://www.nytimes.com/2010/12/04/books/04victorian.html?ref=topics。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王汎森(2014)。數位人文學之可能性及限制一個歷史學者的觀察。數位人文研究與技藝。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赤石直美、瀨戶壽一、福島幸弘、矢野桂司(2012)。京都大比例尺地圖(京都市明細圖Kyoto-shi meisai-zu)數位化。數位人文要義:尋找類型與軌跡。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滿紅(20110000)。數位化:史學與社會結合的一大契機。數位人文在歷史學研究的應用。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金觀濤(20110000)。數位人文研究的理論基礎。數位人文研究的新視野:基礎與想像。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金觀濤、邱偉雲、劉昭麟(20120000)。「共現」詞頻分析及其運用--以「華人」觀念起源為例。數位人文要義:尋找類型與軌跡。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洪振洲、馬德偉、張伯雍、李志賢、黃仁順(2011)。數佛教數位典藏與GIS技術應用經驗分享。從保存到創造:開啟數位人文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劉吉軒、柯雲娥、張惠真、譚修雯、黃瑞期、甯格致(2012)。文本分析呈現臺灣海外史料政治思想的輪廓。數位人文要義:尋找類型與軌跡。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劉青峰(2011)。觀念史研究與數據庫的建立與應用。數位人文研究的新視野:基礎與想像。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謝育平(20110000)。同位詞夾子:主題式分類詞庫萃取演算法。數位人文研究的新視野:基礎與想像。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項潔、涂豐恩(20110000)。導論--什麼是數位人文。從保存到創造:開啟數位人文研究。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項潔、翁稷安(20120000)。多重脈絡--數位檔案之問題與挑戰。數位人文要義:尋找類型與軌跡。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項潔、陳麗華(20140000)。數位人文--學科對話與融合的新領域。數位人文研究與技藝。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