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支那認識」與臺灣日本語系文學:以呂赫若《清秋》為例
書刊名:臺灣文學研究集刊
作者:吳嘉浤
作者(外文):Wu, Chia-hung
出版日期:2022
卷期:28
頁次:頁33-62
主題關鍵詞:華語語系日語語系支那學支那認識呂赫若SinophoneJapanophoneSinologySHINA knowledgeLu He-Ruo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45
  • 點閱點閱:3
期刊論文
1.邵軒磊(20121200)。戰前東洋史學之觀念與知識系譜。東亞觀念史集刊,3,335-337+339-36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曾巧雲(20140400)。故國之內.國境之外--日治前期《臺灣日日新報》上傳統文人的西渡經驗初探。臺灣文學研究學報,18,153-20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德威(20181200)。華夷之變:華語語系研究的新視界。中國現代文學,34,1-2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誦聖(20171200)。戰時臺灣文壇:「世界文學體系」的一個案例研究。臺灣文學學報,31,1-3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惠珍(20100600)。戰前臺灣知識份子閱讀私史--以臺灣日語作家為中心。臺灣文學學報,16,33-5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河村昌子(2007)。戦時下日本における林語堂の邦訳。千葉商大紀要,45(3)=158,51-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阿里夫.德里克、吳錦華、陳萃(20140400)。文學身份/文化身份:在當代世界中當一個中國人。臺灣學誌,9,169-19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塚本照和(1999)。再録呂赫若「「陳夫人」の公演」。中国文化研究,16,39-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文薰(20111200)。一九四〇年代臺灣日語小說之成立與台北帝國大學。臺灣文學學報,19,99-13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顧錚(2009)。戰爭的理由、視覺表徵與上海:木村伊兵衛與原弘的「上海」攝影特輯(1937-1938)。社會科學,2009(1),150-159+19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Kwon, Nayoung Aimee(2019)。Post/colonial Japanophone versus Global Japanophone。跨境:日本語文学研究,8,8-14。  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羅詩雲(2016)。臺灣日治時期知識分子的中國敘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庄司總一、黃玉燕(1999)。陳夫人。文英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市村瓚次郎(1939)。支那史研究。春秋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信夫清三郎、周啟乾(1990)。日本近代政治史。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内藤湖南(1976)。内藤湖南全集。筑摩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片岡巖(1921)。台湾風俗誌。台湾日日新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朱惠足(2009)。「現代」的移植與翻譯:日治時期臺灣小說的後殖民思考。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吉澤誠一郎(2003)。愛国主義の創成:ナショナリズムから近代中国をみる。岩波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映真(1997)。呂赫若作品研究:臺灣第一才子。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實藤惠秀、譚汝謙、林啟彥(1982)。中國人留學日本史。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葉石濤、澤井律之、中島利郎、彭萱(2010)。臺灣文學史綱。春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内藤湖南(1938)。支那論。創元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子安宣邦、趙京華(2004)。東亞論:日本現代思想批判。吉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Reynolds, Douglas R.、李仲賢(2006)。新政革命與日本:中國1898-1912。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Fogel, Joshua A.、陶德民、何英鶯(2016)。內藤湖南:政治與漢學(1866-1934)。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若林正丈、臺灣史日文史料典籍研讀會(2007)。臺灣抗日運動史研究。播種者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史書美(20170000)。反離散:華語語系研究論。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野村浩一(1981)。近代日本の中国認識:アジアへの航跡。研文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井岡咀芳(1942)。満支習俗考。湯川弘文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西成彥(2022)。外地巡禮:「越境的」日語文學論。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吳密察(2009)。帝國裡的「地方文化」:皇民化時期臺灣文化狀況。新自然主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呂赫若(2001)。清秋。ゆまに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張文環(1998)。張文環日本語作品及草稿全編。臺中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華北交通株式会社資業局資料課(1942)。北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子安宣邦、王升遠(2020)。近代日本的中國觀。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岡本隆司、陳心慧(2017)。中國為何反日?:中日對立五百年的深層結構。八旗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垂水千惠、劉娟(2020)。奮鬥的心靈:呂赫若與他的時代。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楊逵(1999)。楊逵全集(第五卷):小說卷。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齋藤希史、盛浩偉(2020)。「漢文脈」在近代:中國清末與日本明治重疊的文學圈。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呂赫若、鍾瑞芳(2004)。呂赫若日記,1942-1944。國家臺灣文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陳芳明(20110000)。臺灣新文學史。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高田真治(1939)。支那思想の研究。春秋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施淑(1997)。最後的牛車:論呂赫若的小說。兩岸文學論集。新地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呂正惠(2006)。殉道者:呂赫若小說的「歷史哲學」及其歷史道路。呂赫若小說全集。INK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文薰(2011)。「鄉土」的安魂曲:1940年代日語小說的空間分析。《戰鼓聲中的歌者:龍瑛宗及其同時代東亞作家》論文集。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芳明(2006)。廢墟之花。呂赫若小說全集。INK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