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戰後臺灣學界對經世問題的探討與反省
書刊名:新史學
作者:丘為君 引用關係張運宗
作者(外文):Chiu, Eugene W.Chang, Yun-tsung
出版日期:1996
卷期:7:2
頁次:頁181-231
主題關鍵詞:劉廣京張灝皇朝經世文編明末清初晚清Ching-shihK. C. LiuHao ChangHuan-ch'ao chingshih wen-pienLate Ming and early Ch'ingLate Ch'i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6) 博士論文(3) 專書(3)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6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80
  • 點閱點閱:116
     就義理結構而言,「修身」與「經世」這一對概念無疑是儒學思想中最重要的成分之一,然就比較的觀點來看,作為主張社會參與強調積極入世的儒學「經世」精神,又遠較帶有「禁慾主義」色彩的「修身」思想更能凸顯儒學的特色。對照中國大陸在「戰後」至鄧小平確定「改革開放」路線為止這一段期間對儒家思想的持續批判現象,台灣學界對作為中國思想中堅的儒學思想研究,其熱情始終不曾稍怠;而在儒學思想的研究當中,台灣學界所提出的以「經世」觀念作為近世中國史與中國思想研究的主要焦點之一,則又是近五十年來,台灣學界在漢學研究方面最具成績的部分。戰後台灣學界對經世思想的積極興趣,主要是由於留美學人劉廣京與張灝教授於一九七○年代帶頭推動所造成的,在他們的開拓下,台灣學界對這一議題的研究風氣,於一九八○年代中葉以後進入了高峰期;不過,到了一九九○年代以後,台灣學界對有關經世研究的風氣,似乎已經有明顯轉弱的跡象。本文旨在反省自戰後以來的五十年間,台灣學界在經世思想研究上的基本方向、主要特徵與具體成果;檢討的重點,主要是針對在一九七○年代當經世問題成為學界的一個重要論述以後。
期刊論文
1.杜維運(19880400)。中國傳統史學的經世精神。歷史月刊,3,20-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家儉(19900600)。魏源的水利議--兼論晚清經世學家修法務實的精神。歷史學報,18,183-20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家儉(19930600)。魏源的史學與經世史觀。歷史學報,21,155-17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焯然(19891000)。論儒家的經世之學。大陸雜誌,79(4),18-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沈慧珠(19810900)。從曾國藩與魏源的經世思想看同光新政。史學會刊,25,41-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保淳(19871000)。舊命題的全新架構:明清之際的經世思想。幼獅學誌,19(4),170-1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陸寶千(19861200)。論羅澤南的經世思想。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5(下),67-7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Chang, Hao(1974)。On the Ching-shih Ideal in Neo-Confucianism。Ch'ing-shih Wen-t'i,3(1),36-61。  new window
9.古偉瀛(19880700)。顧炎武經世思想的特色。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報,14,421-44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壽安(19921200)。龔定菴的經世思想。漢學研究,10(2)=20,173-19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朱鴻林(19850900)。理論型的經世之學:真德秀大學衍義之用意及其著作背景。食貨月刊,15(3/4),108-1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李慕如(19920500)。由王荊公古文析論其學術思想與經世思想。屏東師院學報,5,1-4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山井湧、盧瑞容(19860700)。明末清初的經世致用之學。史學評論,12,141-1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劉廣京、周啟榮(19860600)。皇朝經世文編關於「經世之學」的理論。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5(上),33-9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熊秉真(19850600)。從唐甄看個人經驗對經世思想衍生之影響。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4,1-2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李國祁(19861200)。道咸同時期我國的經世致用思想。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5(下),17-6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林滿紅(19901200)。古文與經世:十九世紀初葉中國兩派經世思想的分殊基礎。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報,15,239-26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古清美(19851100)。清初經世之學與東林學派的關係。孔孟月刊,24(3)=279,44-5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Wakeman, Frederick(1969)。The Huang-ch'ao Ching-shih Wen-pien。Ch'ing-shih Wen-t'i,1969(Feb.),8-23。  new window
20.夏常樸(1981)。論王安石的致用思想。幼獅學誌,16(3),36-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周浩治(19820400)。「通經致用」的再出發。孔孟學報,43,293-31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李恩涵(19830600)。左宗棠的經世思想。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2,1-1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王家儉(19850600)。呂坤的憂患意識與經世思想。歷史學報,13,93-10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田博元(19860600)。李退溪的經世思想。師大學報,31,423-43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林聰舜(19870700)。傳統儒者經世思想的困境--從明清之際的顧、黃、王等人談起。哲學與文化,14(7)=158,47-5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蔡崇名(19880300)。蔡君謨經世思想與治國之道。高雄師院學報,16,35-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李紀祥(19891200)。「經世」觀念與宋明理學。中國書目季刊,23(3),30-4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崔永東(19900400)。孔學的經世風格及其對中國知識分子的影響。中國文化月刊,126,4-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黃克武(19860900)。經世文編與中國近代經世思想研究。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2,83-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王爾敏(19850900)。經世思想之義界問題。史潮,9/10,頁1-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鄭吉雄(19920600)。論章學誠的「道」與經世思想。臺大中文學報,5,303-32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周啟榮(19900600)。史學經世:試論章學誠《文史通義》獨缺 「春秋教」的問題。歷史學報,18,169-18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劉廣京(1981)。十九世紀初葉中國知識分子--包世臣與魏源。中央研究院國際漢學會議,中央研究院主辦 。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995-10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克武(1987)。明清經世思想與歷史觀。第二屆中西史學史研討會。臺中:中興大學歷史系。223-2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Metzger, Thomas A.(1984)。Ching-shih Thought and the Society Changes of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Ch'ing Periods: Some Preliminary Consideration。近世中國經世思想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21-37。  new window
4.Bartlett, Thomas(1984)。Ch'ing Period View of Ku Yen-wu's Statescraft Scholarship。近世中國經世思想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39-7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程一凡(1984)。顧炎武的私利觀。近世中國經世思想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81-10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呂實強(1984)。王船山的經世思想中維新的傾向。近世中國經世思想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105-1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周啓榮、劉廣京(1984)。學術經世:章學誠之文史論與經世思想。近世中國經世思想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117-1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謬全吉(1984)。章學誠議立志(乘)科的經世思想探索。近世中國經世思想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157-17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王聿均(1984)。徐松的經世思想。近世中國經世思想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181-19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王爾敏(1984)。姚瑩之經世思想及其對域外地志之探究。近世中國經世思想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201-2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王家儉(1984)。洪北江的憂患意識。近世中國經世思想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235-2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Elman, Benjamin A.(1984)。The Ch'ang-chou New Text School: Preliminaiy Reflections。近世中國經世思想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253-2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孫廣德(1984)。龔自珍的經世思想。近世中國經世思想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275-29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劉廣京(1984)。魏源之哲學與經世思想。近世中國經世思想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359-39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周啓榮(1984)。從「狂言」到「微言」--論龔自珍的經世思想與經今文學。近世中國經世思想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295-3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Whitbeck, Judith(1984)。From K'ao-cheng to Ching-shih: Kung Tzu-chen and the Redirection of Literati Commitment in Early Nineteenth Century China。近世中國經世思想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323-355。  new window
17.劉廣京(1984)。魏源之哲學與經世思想。近世中國經世思想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359-3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魏秀梅(1984)。賀長齡的經世思想。近世中國經世思想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393-4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李國祈(1984)。由左宗棠的事功論其經世思想。近世中國經世思想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413-4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鄧元忠(1984)。洪仁玕的經世之學。近世中國經世思想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473-48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王萍(1984)。清代曆算學的傳承與蛻變。近世中國經世思想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491-50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黎志剛(1984)。郭嵩燾的經世思想。近世中國經世思想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509-5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蘇雲峰(1984)。張之洞的經世思想。近世中國經世思想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531-5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李三寶(1984)。經世傳統中的新契機:康有為早期思想研究之一。近世中國經世思想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561-5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黃俊傑(1984)。從「孟子微」看康有為對中西思想的調融。近世中國經世思想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577-60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王樹槐(1984)。康有為改革貨幣的思想。近世中國經世思想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611-6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陸寶千(1984)。章太炎在晚清之經世思想。近世中國經世思想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645-6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王家儉(1989)。晚清公羊學的演變與政治改革運動。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台北:中央研究院。705-7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張灝(1984)。宋明以來儒家經世思想試釋。近世中國經世思想研討會。中央研究院。3-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李紀祥(1992)。明末清初儒學之發展。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保淳(1991)。經世思想與文學經世--明末清初經世文論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灝(1989)。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聯經出版事業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陸寶千(1978)。明季諸子之經世思想--理想政府之設計。清代思想史。台北:廣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陸寶千(1978)。明季諸子之經世思想--重商。清代思想史。台北:廣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韋政通(1991)。十九世紀初期的經世思想。中國十九世紀思想史。台北:東大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龔鵬程(1994)。儒學經世的問題:以顏元為例。晚明思潮。台北:里仁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