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筆記明志:明代中期的歷史書寫
作者:張運宗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系
指導教授:林麗月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5
主題關鍵詞:筆記明志用世古今歷史書寫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17
在「經典」與「時事」的光譜間,作者有意識地選擇「筆」「記」的書寫形式,藉由「雜」的內容,作為「進己志」之具體實踐。這個大傳統深深體現在我們討論的黃瑜、鄭曉和何良俊的著作中。他們三人看似迥異的人生,可能最大的共通點是,圍繞著科舉所出現不同的人生際遇裡,投入漫長的時間與精力完成一生最後的著作:「筆記」──《雙槐歲鈔》、《古言》、《今言》、《四友齋叢說》,而透過他們三位的比較,讓我們能更深入地理解作者選擇「筆記」作為一種歷史書寫形式的深沈意義。如果我們把作者視為時間軸的起點,黃瑜向下拉出一條以「程朱」為主軸的家學,鄭曉向上追溯一條以「史」為主軸的家學,何良俊則以「科舉」為主軸,自我完成一個「博學」的織網,他所面對者只有自己。而且,黃瑜欲建立天地間人事物的秩序,鄭曉以上位者面對國家存序的問題,何良俊所面對者,卻是時空座標軸交會的一點,一個深沈內在的自己。他們從經史典籍與所處時代的大小事物間,反覆思索與對話,筆記的「雜」展現了極大包容性,當「雜」能夠完成一種結構式條目安排時,實則筆記也成為展現「己志」的最佳場域,而掌握筆記作為一種歷史書寫的關鍵正在於,理解他們所投身的「古」與「今」的跳動光譜。
壹、古籍文獻
《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63.6,上海第1版第3次印刷。
《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4.11,上海第2次印刷。
《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8,上海第1版第2次印刷。
《三國志‧魏書》,北京:中華書局,1959.12第1版第1次印刷。
《三國志‧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11,第1版第1次印刷。
《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5,第1版。
《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2,第一版。
《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77.11,第1版,上海第1次印刷。
《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4,第1版。
《明世宗實錄》,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77,第1版。
《(崇禎)松江府志》,收入《日本藏中國罕見地方志叢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1.10,第一版。
《松江府志》(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刊本),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第一○號》,台北:成文出版社,1984.3,臺一版。
《長洲縣志》(清乾隆十八年(1753)刻本),收入《中國地方志集成‧江蘇府縣志輯13》,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6,第1版1。
《長樂縣志》(清崇禎十四年(1641)刻本),收入《福建師範大學圖書館藏稀見方志叢刊》第6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8.5,第1版第1次印刷。
《華亭縣志》(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刊本),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第四六二號》,台北:成文出版社,1984.3,臺一版。
《嘉興府志》(清光緒五年(1879)刊本),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第五十三號,台北:成文出版有限公司,1970.8,臺一版。
《十三經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12,第1版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北京:中華書局,1965,第1版第1次印刷。
《今獻備遺》,《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四五三冊,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6。
《皇明憲實》,收入周駿富輯,《明代傳記叢刊‧名人類5》,台北:明文書局,1991.10,初版。
《孔子家語》,《四部叢刊初編‧子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5,上海涵芬樓借江南圖書館藏明翻宋本景印。
王先謙,《莊子集解》,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04.10,5版1刷。
全祖望,《宋元學案》,台北:華世出版社,1987.9,台一版。
朱熹,《四書章句集註‧論語》,收入朱杰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12,第1版第1次印刷。
阮元,《揅經堂集》,收入《叢書集成初編》,台北:商務印書館,1936.6,初版。
沈節甫《紀錄彙編》(涵芬樓景印明萬曆刊本,1938),收入《百部叢書集成》第16輯,板橋:藝文印書館,1966。
沈澤宜,《詩經新解》,上海:學林出版社,2000.6,第1版。
屈萬里,《尚書釋義》,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4.11修訂。new window
高鳴鳳,《今獻彙言》(涵芬樓景明刊本,1937)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9,臺一版。
焦竑,《國朝徵獻錄》,《續修四庫全書》,第五三一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3,第1版第1次印刷。
焦贛,《(焦氏)易林》,收入《(萬曆)續道藏》(1926年涵芬樓影印本),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
項篤壽,《小司馬奏草・奏草敘畧》,《續修四庫全書》,第四七八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3,第1版第1次印刷。
黃佐,《廣東通志(嘉靖四十年本)》,香港:大東圖書公司,1977。
黃佐,《樂典》,《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山東:齊魯書社,1995.9,第1版。
黃宗羲,《明儒學案》,台北:華世出版社,1987.2,台一版。
黃炳垕,《黃宗羲年譜》,北京:中華書局,1993.12,第1版第1次印刷。
黃虞稷,《千頃堂書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7,第1版第1次印刷。
黃畿,《皇極經世書傳》,《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山東:齊魯書社,1995.9,第1版。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7.9。
雷禮,《國朝列卿紀》,《續修四庫全書》,第五二二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3,第1版第1次印刷。
劉三吾,《書傳會選》,《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6。
樊維城、胡震亨,《海鹽縣圖志》(天啟四年 (1624) 刊本),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浙江省)》第589號,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3,臺一版。

貳、筆記文集
元結,《元次山文集》,收入《四部叢刊初編》,總第648冊,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22。
文徵明,周道振輯校,《文徵明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第1版第1次印刷。
王安石,《臨川文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一一○五冊,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6。
白居易,《白居易集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12,第1版第1次印刷。
朱國楨,《湧幢小品》,北京:中華書局,1959.11,上海第1版第1次印刷。
何文煥,《歷代詩話》,北京:中華書局,1982.2,第1版第2次印刷。
何良俊,《四友齋叢說》(萬曆七年龔元成等刻本),《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山東:齊魯書社,1995.9,第1版。
何良俊,《四友齋叢說》,北京:中華書局,1959.4,第1版,1997.11,湖北第3次印刷。
何良俊,《何氏語林》,《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6。
何良俊,《何翰林集》(嘉靖四十四年(1565)何氏香嚴精舍刻本),《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山東:齊魯書社,1997.7第1版。
宋祁,《筆記》,《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八六二冊,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6。
李詡,《戒庵老人漫筆》,北京:中華書局,1982.2,第1版,1997.12,湖北第2次印刷。
李贄,《續藏書》(明汪修能刻本),《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第二十四冊,山東:齊魯書社,1995.9,第1版。
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4,第4次印刷。
姜紹書,《韻石齋筆談》,收入《知不足齋叢書‧荒》,辛酉七月上海古書流通處影印,1921。
柳宗元,《柳宗元集》,北京:中華書局,1979.10,第1版,天津第1次印刷。
范濂,《雲間據目抄》,收入《筆記小說大觀正編》二,台北:新興書局,1973.4。
郎瑛,《七修類稿》、《七修續稿》,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8.8,第1版。
徐度,《卻掃編》,收入《宋元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袁袠,《衡藩重刻胥臺先生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山東:齊魯書社,1995.9,第1版。
張瀚,《松窗夢語》,北京:中華書局,1985.5,第1版,1997.11,湖北第2次印刷。
許論,《九邊圖論》(明天啟元年苕上閔氏刻朱墨印兵垣四編本),《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
陸龜蒙,《笠澤藂書》,《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一○八三冊,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6。
陶宗儀,《說郛》(涵芬樓1927年11月版影印),北京:中國書店,1988.7,第1版第1次印刷。
湛若水,《湛甘泉先生文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第五十六、五十七冊,山東:齊魯書社,1995.9,第1版。
焦竑,《玉堂叢語》,北京:中華書局,1997.12,第2版。
黃佐,《泰泉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一二七三冊,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6。
黃庭堅,《山谷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一一一三冊,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6。
黃衷,《海語》,收入《寶顏堂秘集‧彙集第四》,上海:文明書局,1922.3,石印本。
黃衷,《海語提要》,《景印文淵閣四庫叢書》,第五九四冊,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6。
黃培芳,《香石詩話》,《續修四庫全書》第一七○六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3,第1版第1次印刷。
黃瑜,《雙槐集》,收入《純淵堂叢書》(丁丑孟秋(1937年)重刊)。
黃瑜,《雙槐歲鈔》,北京:中華書局,1999.12,第一版。
楊慎,《升庵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6。
葉夢得,《巖下放言》,《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八六三冊,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6。
葉權,《賢博編》,北京:中華書局,1987.8,第1版,1997.11,湖北第2次印刷。
董其昌,《容臺集》,崇禎三年(1630)刊本。
劉勰,楊明照校注,《文心雕龍校注》,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6。
劉義慶,楊勇校牋,《世說新語校牋》,台北:正文書局,1976.8。
鄭曉,《今言》(北京:中華書局,1984.5,第1版,1997.11,湖北第2次印刷)。
鄭曉,《古言》(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項篤壽刻本),《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第86冊,山東:齊魯書社,1995.9,第1版。
鄭曉,《吾學編》,《續修四庫全書》424,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另收入《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12,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
鄭曉,《端簡鄭公文集》(明萬曆二十八年(1610)鄭心材刻本),《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第85冊,山東:齊魯書社,1995.9,第1版。
鄭曉,《鄭端簡公全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山東:齊魯書社,1995.9,第1版。
鄭曉,《徵吾錄》,《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山東:齊魯書社,1995.9,第1版。
鄭樵,《通志》,北京:中華書局,1987.1,第1版第1次印刷。
鄧士龍,《國朝典故》,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
韓愈,屈守元、常思春主編,《韓愈全集校注》,四川,四川大學出版社,1996.7,第1版第1次印刷。
蘇軾,《仇池筆記》,收入《全宋筆記》,第一編第九冊,鄭州:大象出版社,2003.10,第1版。
蘇軾,《蘇東坡全集‧前集》,台北:世界書局,1989.10,六版
釋惠洪,《冷齋夜話》,收入《宋元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3,第1版。

參、今人論著
王齊,《《史記》在明代的傳播與接受》,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博士論文,2005。
吳晗,《江浙藏書家傳略‧江蘇藏書家傳略》,北京:中華書局,1981.1,第1版。
吳禮權,《中國筆記小說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3。
林陽明,《《文心雕龍‧總術》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國文教學碩士論文,2008.6。
苗壯,《筆記小說史》,上海: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
馬新欽,《焦氏易林作者版本考》,福建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2005。
張雅涵,《何良俊《語林》之文化意蘊研究》,南華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new window
陳文新,《中國筆記小說史》,台北:志一出版社,1995。
陳良運,《焦氏易林詩學闡釋》,江西;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0.5,第一版。
黃進興,《優入聖域:權力、信仰與正當性》,台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1994.8,初版。new window
楊巧娣,《鄭曉與《今言》》,內蒙古師範大學歷史文獻學碩士論文,2010。
葛兆光,《思想史研究課堂講錄:視野、角度與方法》,北京:三聯書店,2005.4,第1版第1次印刷。
廖可斌,《明代文學復古運動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12,第1次印刷。
劉渼,《台灣近五十年來「《文心雕龍》學」研究》,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1.3,第1版。new window
劉葉秋,《歷代筆記小說概述》,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1,第1版第3次印刷。
鄭憲春,《中國筆記文史》,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4.9,第1版第1次印刷。
錢鍾書,《管錐篇》,台北:蘭馨室書齋,不著出版年。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四)》,台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83.10,再版。
謝國楨,《明末清初的學風》,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6。
謝國楨,《明清筆記談叢》,上海:上海書店,2004。
簡碩成,《鄭曉吾學編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丘為君、張運宗,〈戰後台灣對經世問題的探討與反省〉,《新史學》7:2,1996.6,頁181-231。new window
林麗月,〈陸楫崇奢思想再探—兼論明清經濟思想研究的一些問題〉,《新史學》5:1,1994.3。new window
陳恆嵩,〈劉三吾編纂《書傳會選》研究〉,《經學研究論叢》第九輯,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7,頁57-93。
解揚,〈近三十年來有關中國近世「經世思想」研究述評〉,《新史學》19:4,2008.12,頁121-151。new window
翟勇,〈《何氏語林》成書考論〉,《西華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一期,2010,頁14-21。
錢茂偉,〈鄭曉生平著述考略〉,《歷史文獻研究》北京新2 輯,1990年,頁309-322。

Langlois, John D. JR., “Chinese Culturalism and the Yuan Analogy: Seventeen-Century Perspectives,”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40:2, 1980.12, pp.355-398.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