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簡帛五行解詁-
作者:劉信芳
出版日期:2000
出版項:臺北:藝文印書館
ISBN:9575200969
主題關鍵詞:五行簡牘
學門:哲學/宗教研究
資料類型:專書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1) 博士論文(3) 專書(4)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9
期刊論文
1.劉信芳(1999)。郭店簡文字考釋二則。古文字與古文獻,試刊號,59-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邢文(1999)。《孟子.萬章》與楚簡《五行》。中國哲學,20,228-2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耀仙(1981)。子思孟子五行說考辨。抖擻,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學勤(1986)。帛書〈五行〉與《尚書.洪範》。學術月刊,1986(11),37-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姜光輝(1998)。郭店楚簡與《子思子》--兼談郭店楚簡的思想史意義。哲學研究,1998(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俊傑(19901200)。荀子非孟的思想史背景--論「思孟五行說」的思想內涵。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報,15,21-3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零(1999)。郭店楚簡校讀記。道家文化研究,17,455-5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魏啓鵬(1988)。思孟五行說的再思考。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4),82-8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龐樸(1977)。馬王堆帛書解開了思孟五行說之謎。文物,1977(10),63-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韓中民(1974)。長沙馬王堆漢墓帛書概述。文物,197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汪義麗(19960300)。論帛書「五行篇」中「心」與「氣」的關係。孔孟學報,71,133-15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島森哲男(1978)。馬王堆出土儒家古佚書考。東方學,56,17-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盧瑞容(19921100)。馬王堆帛書「五行篇」中「義」與「德」的涵義探討。大陸雜誌,85(5),19-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龐樸(1979)。思孟五行新考。文史,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龐樸(1979)。帛書《五行篇》校注。中華文史論叢,1979(4)=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龐樸(1988)。《五行篇》評述。文史哲,184,3-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趙光賢(1982)。新五行說商榷。文史,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宋啓發(1999)。從《論語》到《五行》--孔子與子思的幾點比較。安徽大學學報,1999(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鄭良樹(19970300)。「荀子.非十二子」「子思、孟軻」條非附益辨。故宮學術季刊,14(3),65-74+左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島森哲男(1979)。慎獨的思想。文化,42(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影山輝國(1985)。思孟五行說--其多種解釋和龐樸說。人文科學科紀要(國文學•漢文學),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淺野裕一(1985)。帛書《五行篇》的思想史地位。島根大學教育學部紀要(人文•社會科學),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齋木哲朗(1998)。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帛書五行篇》新解。中國出土資料研究,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邢文(1998)。郭店楚簡《五行》試論。文物,1998(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廖名春(1998)。郭店楚簡儒家。孔子研究,199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張建群(19990500)。簡、帛「五行」篇中「心」作用概探。孔孟月刊,37(9)=441,20-2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李學勤(1998)。從簡帛佚籍《五行》談到〈大學〉。孔子研究,1998(3),47-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黃俊傑(19900600)。孟子後學對心身關係的看法--以馬王堆漢墓帛書《五行篇》為中心。清華學報,20(1),55-8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龐樸(1999)。另有一種五行--漫說郭店楚簡之四。尋根,1999(4),14-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李學勤(1988)。新發現簡帛與漢初學術史的若干問題。煙臺大學學報,1988(1),9-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楊儒賓(1990)。帛書《五行篇》、《德聖篇》論道德、心性與形體的關聯。中國文哲研究的回顧與前瞻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博(1998)。帛書《五行》與先秦儒家《詩》學。郭店〈老子〉國際研討會,美國達慕斯大學主辦 。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龐樸(1999)。竹帛五行篇與思孟五行說。本世記出土文獻與中國古典哲學研究兩岸學術研討會。台北:輔仁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麗桂(1999)。從郭店竹簡《五行》檢視帛書《五行》說文對經文的依違情況。本世紀出土思想文獻與中國古典哲學研究兩岸學術研討會。台北:輔仁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潘小惠(1999)。《五行篇》的人學初探。本世紀出土思想文獻與中國古典哲學研究兩岸學術研討會。台北:輔仁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郭梨華(1999)。簡帛《五行篇》中的禮樂考述。本世紀出土思想文獻與中國古典哲學研究兩岸學術研討會。台北:輔仁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郭梨華(1999)。竹簡《五行》的「五行」研究。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武漢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饒宗頤(1999)。從郭店楚簡談古代樂教。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武漢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李存山(1999)。郭店楚簡身心觀發微。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武漢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劉信芳(2000)。郭店簡《六德》解話一則。新世紀中國古文字學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安徽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汪義麗(1995)。帛書《五行篇》思想研究(博士論文)。文化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丁四新(1999)。郭店楚墓竹簡思想研究(博士論文)。武漢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995)。江陵九店東周墓。北京: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魏啓鵬(1991)。德行校釋。成都: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學勤(1994)。簡帛佚籍與學術史。台北:時報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任繼愈(1983)。中國哲學發展史:先秦。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馬王堆帛書整理小組(1974)。馬王堆漢墓帛書。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馬王堆帛書整理小組(1975)。馬王堆漢墓帛書。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池田知久(1993)。馬王堆漢墓帛書五行研究。汲古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湖北省荆沙鐵路考古隊(1999)。包山楚簡。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國家文物局古文獻研究室(1980)。馬王堆漢墓帛書。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龐樸(1980)。帛書五行篇研究。濟南:齊魯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雲夢睡虎地秦墓編寫組(1981)。雲夢睡虎地秦墓。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荊門市博物館(1998)。郭店楚墓竹簡。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單篇論文
1.李學勤。馬王堆帛書《五行》的再認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李學勤(1991)。對古代學術史的重新思考--讀魏啓鵬《馬王堆漢墓帛書德行校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郭梨華(1999)。「德之行」與「行」的哲學意義,台北:中國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黃俊傑(1991)。馬王堆帛書《五行篇》「形于內」的意涵--孟子後學身心觀中的一個關鍵問題。孟子思想史論。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池田知久(1994)。馬王堆漢墓帛書《五行篇》所見的身心問題。馬王堆漢墓研究文集。長沙:湖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龐樸(1999)。竹帛《五行》篇比較。郭店竹簡研究。遼寧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