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原住民”與臺灣的環境治理
書刊名: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
作者:張金俊王文娟
出版日期:2017
卷期:2017(4)
頁次:58-62
主題關鍵詞:原住民臺灣生態智慧抗爭實踐環境治理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78
  • 點閱點閱:23
在臺灣多元復合勢力主導的環境治理時期,"原住民"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在生態智慧上,他們的傳說和故事隱含著愛護野生動植物並希望多樣物種持續存在於自然界的心聲和環境態度;他們遵守狩獵禁忌,保護了臺灣的生物多樣性;他們的植物保護活動也有利於生態、水土保育和文化傳承。在抗爭實踐上,他們通過"還我土地"運動反對在自己的土地上建立"國家公園",還通過反核廢料、反水庫興建、反亞洲水泥公司侵佔土地等抗爭參與臺灣的環境治理。"原住民"在參與臺灣的環境治理時體現出"自覺性"、"在地性"、"邊緣性"的特點。此外,文章還提出繼續探索"原住民"多樣性文化與臺灣環境治理的關係問題以及如何在發展主義話語下進一步研究這些問題。
期刊論文
1.施正鋒、吳珮瑛(20070600)。原住民族的環境權。臺灣原住民研究論叢,1,1-3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戴興盛、謝妙勤(20070600)。保育為先:苗栗縣後龍溪區域性河川保育之集體行動與制度分析。地理學報,48,67-8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官大偉(20130900)。原住民生態知識與流域治理--以泰雅族Mrqwang群之人河關係為例。地理學報,70,69-10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莊慶信(20060300)。臺灣原住民的生態智慧與環境正義--環境哲學的省思。哲學與文化,33(3)=382,137-16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竹上(20100300)。他們在自己的土地上無家可歸?從「反亞泥還我土地運動」檢視臺灣原住民保留地政策的虛實。臺灣社會研究季刊,77,97-13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曾華璧(20081200)。臺灣的環境治理(1950-2000):基於生態現代化與生態國家理論的分析。臺灣史研究,15(4),121-14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紀駿傑、王俊秀(19980700)。環境正義:原住民與國家公園衝突的分析。山海文化雙月刊,19,86-10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黃淑鈴(20150600)。從族群正義到環境論述:達悟反核廢運動者的框架移轉。思與言,53(2),7-4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顏軍民(1991)。臺灣的環境污染與治理。臺灣研究集刊,199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秋雨(1996)。臺灣環境惡化令人擔憂。環境導報,199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景軍(2009)。認知與自覺:一個西北鄉村的環境抗爭。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陳建仁、周柏彣(20120600)。都市內分權與環境治理機制--以臺中市大雪山社區為例。臺灣民主季刊,9(2),125-16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蕭新煌(1988)。七○年代反污染自力救濟的結構與過程分析。臺北: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王俊秀(2001)。環境社會學的想像。台北:巨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田哲益(2010)。臺灣原住民社會運動。臺北:臺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樹民、章英華(20100000)。臺灣原住民政策變遷與社會發展。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曾華璧(2011)。戰後臺灣環境史:從毒油到國家公園。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夷將•拔路兒(2008)。臺灣原住民族運動史料彙編。臺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行政主管部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何明修(20060000)。綠色民主:臺灣環境運動的研究。臺北:群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