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文學與香港因素:以1980年代臺灣探親小說為例
書刊名:臺灣文學研究集刊
作者:陳筱筠
作者(外文):Chen, Siao-yun
出版日期:2020
卷期:23
頁次:頁47-72
主題關鍵詞:1980年代臺灣文學香港因素探親小說中介位置1980sTaiwan literatureHong Kong factorVisiting novelsIntermediary posi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1
  • 點閱點閱:6
期刊論文
1.南郭(19851000)。香港的難民文學。文訊,20,32-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邱貴芬(20120600)。新世紀臺灣文學系所面臨的挑戰。臺灣文學研究,1(2),17+19-2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史書美、楊露迻、張錦忠(20150700)。關係的比較學。中山人文學報,39,1-1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鈺婷(20150600)。五〇年代臺港跨文化語境:以郭良蕙及其香港發表現象為例。臺灣文學學報,26,113-15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鈺婷(20151000)。美援文化下文學流通與文化生產--以五〇、六〇年代童真於香港創作發表為討論核心。臺灣文學研究學報,21,107-12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宋曉玲(2002)。臺灣的鄉愁文學與探親文學。呼蘭師專學報,18(1),33-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平、蘭曙光、李筱毅(2005)。深圳地鐵羅湖站及綜合交通樞紐的規劃與建設。都市快軌交通,18(1),46-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瑞騰(2012)。香港文學在臺灣:一個歷史的考察。文學評論,21,38-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林耿、周素紅(2008)。大城市地鐵沿線消費空間的演替:以深圳市羅湖區為例。熱帶地理,28(6),545-5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建忠(20100600)。臺灣文學的比較文學研究:一個研究概念的再思考。臺灣文學館通訊,27,8-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萬益(20120600)。臺灣文學的體制化、學科化與正常化:二十年來的課題與省思。臺灣文學研究,1(2),9+11-1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黃秀玲、單德興(20070300)。華美.文學.越界:黃秀玲訪談錄。中外文學,36(1)=416,217-25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黃萬華(20080000)。香港文學對於「重寫」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的意義。現代中文文學學報,8(2)/9(1),51-6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須文蔚(2014)。臺港共同引領現代主義文學的1950-1960年代。人社東華,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劉以鬯(20020100)。香港文學在當代華文文學的位置。文學世紀,2(1)=10,44-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應鳳凰(2012)。香港文學傳播臺灣三種模式:以冷戰年代為中心。文學評論,21,44-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Lieberthal, Kenneth(1997)。Hong Kong Between the U.S. and China。Th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Institute,5(1)。  new window
18.Shen, Jianfa、Yeung, Yue-Man(2002)。Free Trade Zones in China: Review and Prospect。Occasional Paper,122,1-36。  new window
19.郭嗣汾(1985)。淺談香港文壇。文訊,20,24-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穆中南(1985)。香港文學印象。文訊,20,21-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黃美娥(2011)。[第八屆全國臺灣文學研究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編者序。第八屆全國臺灣文學研究生學術研討會。國立臺灣文學館。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黃鈺萱(2011)。臺灣文學場域中的「香港」--以鍾曉陽、西西、董啟章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翁柏川(2006)。「鄉愁」主題在台灣文學史的變遷--以解嚴後(1987年-2001年)返鄉書寫為討論核心(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錢弘捷(2005)。戰後台灣小說中老兵書寫的離散思維(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中華民國行政院大陸委員會(1993)。大陸事務手冊。臺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宗儀(2008)。面對巨變中的東亞景觀--大都會的自我身分書寫。群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Balibar, Étienne、Swenson, James(2004)。We, the People of Europe?: Reflections on Transnational Citizenship。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4.吳介民、蔡宏政、鄭祖邦、黃建群(2017)。吊燈裡的巨蟒:中國因素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左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朱天文(2008)。世紀末的華麗。INK印刻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侯如綺(20140000)。雙鄉之間:臺灣外省小說家的離散與敘事(一九五〇-一九八七)。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Al, Stefan(2016)。Mall City: Hong Kong's Dreamworlds of Consumption。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8.朱天文(1988)。炎夏之都。三三書坊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探親指南編輯委員會(1988)。大陸之旅:探親指南。漢欣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履彊(1990)。我要去當國王。聯合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碧明(1986)。大陸探親記。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羅雲家(1989)。錦繡河山相親記。祥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鍾怡雯(2001)。亞洲華文散文的中國圖象 (1949-1999)。臺北:萬卷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Keane, John(2014)。Taiwan: A Great Choosing Day is Coming,https://theconversation.com/taiwan-a-great-choosing-day-is-comingpart-4-34813。  new window
2.Teh, Yvonne(20130310)。Hong Kong themes give hometown heroes an on-screen presence at HKIFF,https://www.scmp.com/lifestyle/arts-culture/article/1186325/hong-kong-themes-give-hometownheroes-screen-presence-hkiff。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三墨(1987)。出版緣起。飛越兩岸。希代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史書美、吳桂枝(2011)。為比較文學的臺灣文學:代序。跨國的殖民記憶與冷戰經驗:臺灣文學的比較文學研究。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白絲(1987)。我的老父。飛越兩岸。希代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季季(1986)。最後一節車廂--《七十五年短篇小說選》編選序言。七十五年短篇小說選。爾雅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積萍(1998)。特寫十件文學事:淡水商工管理學院成立「臺灣文學系」。1997年臺灣文學年鑑。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楊宗翰(2007)。李英豪與臺灣新詩評論的首度轉型。苦悶與蛻變:六〇、七〇年代臺灣文學與社會。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蔡明諺(20150000)。疏離與回歸:戰後臺灣「鄉土」文學概念之形塑。流離與歸屬:二戰後港臺文學與其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蕭颯(1986)。香港親戚。七十五年短篇小說選。爾雅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薛荔(1986)。春望。七十五年短篇小說選。爾雅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Ratti, Remigio(1993)。How Can Existing Barriers and Borders Effects be overcome? A Theoretical Approach。Regional Networks, Border Regions and European Integration。Pion Limited。  new window
11.Yeung, Yue-man(1998)。Preface to second edition。Guangdong: Survey of a Province Undergoing Rapid Change。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