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共對台資企業政策的演變分析;福建省個案研究(1979年-1997年)
作者:洪志清
作者(外文):Horng Jyh-Ching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政治學系
指導教授:江炳倫
王春源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1999
主題關鍵詞:台資企業台灣台商福建北京政治經濟政策Taiwanese CompaniesTaiwanTaiwanese BussinesmenFujianBeijingPoliticsEconomicsPolic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11
自從1979年中共實行「對內搞活、對外開放」政策,福建即列為對外開放的重要沿海省份之一。在總體戰略上中共給予台商極大優惠,至於台灣則在1987年尚無大陸投資政策。今天台資已成為大陸利用外資第二位,台資的大量湧入大陸成為近年來中共拓展對外經濟關係最耀眼的發展。
在深層的經濟、政治與文化趨力之下,吸收台灣資金最引中共關注。大陸方面冀圖藉由加強兩岸經濟交流的工具性,拉近與台灣在政治與意識型態上的鴻溝。在這方面,福建省因與台灣具有緊密地緣、史緣、文化、言語與宗教關係,若「政治統一」的路子,可借助擴張性的經濟互賴加以培育,福建無疑是「以商圍政」的樞紐。
本論文採歷史研究法與系統理論的分析架構,藉由重建過去,分析近二十年來福建台資政策的演進,並仔細探討福建台資政策的政策資源、政策決策、政策形成、政策產出與政策影響。我們也探討北京在對台事務上賦予福建的獨特工作地位,從這角度著眼,在研究中共利用台資的國家戰略、區域自主與中央權威互動關係上,福建應是有趣的個案。
Since PRC initiated its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ies in 1979, Fujia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astal provinces open to the outside world. At the macrolevel the PRC government has even given greater incentives to Taiwanese investors. In fact, the ROC was not even in the PRC investment picture before 1987. But today it holds second place as a source of FDI flows to PRC . The upsurge of Taiwanese investment has been one of the most prominent developments in PRC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in recent years.
A wide range of economic,political and cultural imperatives has made FDI from Taiwan most attractive to PRC. PRC seems to be more than willing to bridge its political and ideological schism with Taiwan through improved economic relations. Fujian province has close geographic,historical,cultural,linguistic and religious ties with Taiwan. And if the process of political unification were to be fostered by expanding 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Fujian would be the nexus of commerical interchang.
This book pioneers a historical research and system theory to analyze the dynamics of Fujian''''s policy for Taiwan investment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We explore in greater detail policy formation,policy resources,policy decision,policy outputs and policy impact. We begin our exploration by steeping back into the past. We examine Fujian''''s Taiwanese investors policy from 1979 to 1997.
We also search the role that Beijing has given the province a unique position over Taiwan affairs. On the face of it, Fujian could to offer an interesting case study in the iterplay between national strategy,regional autonomy and central authority.
參考書目
壹、中文部分
一﹑書籍:
1. 《大陸投資企業經營實務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印行,1992年。
2. 《中共編「海峽兩岸大事記」》。1994年。
3. 「中共研究」雜誌社編,《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央首要講話及文件選編》上、下冊。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1983年。
4. Shakieel Consultancy Ltd.編, 《中共中央經濟改革決策程序分析》。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委託研究,1993 年。
5. Shakieel Consultancy Ltd.編,《在華投資台商情況調查》。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委託研究,1993 年。
6. 丁望著,《北京跨世紀接班人》。香港:當代名家出版社,1997年。
7. 上海市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編,《台灣事務問答》。1992年。
8. 于宗先、高長合編,《海峽兩岸經濟關係之探索》。台北:中華經濟研究院出版,民國1991年。
9. 工商時報大陸新聞中心編,《台商大陸對決─逐鹿中原的明星台商成功經驗》。台北:工商時報,民國1994年。
10. 中央大陸工作會編印,《共匪統戰活動資料調查》。1987年2月。
11. 中央大陸工作會編印,《共匪統戰活動資料調查》。1987年4月。
12. 中央大陸工作會編印,《共匪統戰活動資料調查》。1988年2月。
13. 中央大陸工作會編印,《共匪統戰活動資料調查》。1989年5月。
14. 中央大陸工作會編印,《中共統戰活動資料調查》。1990年6月。
15.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的歷次全國代表大會全會重要文件選編》上、下冊。北京:中共中央文獻出版社,1997年。
16. 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編,《陳雲文選》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二版。
17. 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編,《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18. 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編印,《中國政府工作概要》。北京:中共中央黨校,1991年。
19. 中共廈門市委政策研究室、廈門市經濟貿易委員會合編,《廈門經濟特區涉外經濟工作實用手冊》。廈門:鷺江出版社,1989年。
20. 中共廈門市委辦公廳編,《投資中國大市場-廈門市專輯》。香港:大公報,1994年。
21. 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編印,《大陸福建地區台商投資名錄》。1995。
22. 中國人名詞典編輯部編,《中國人名大詞典-現任黨政軍領導人物卷》。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1年。
23. 中國人物年鑑編委會編,《中國人物年鑑(1995)》。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6年。
24. 中國大陸問題研究中心編,《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研討輯要》。台北:中國大陸問題研究中心,1994年。
25. 中國大陸問題研究所編,《中共經濟改革與兩岸貿易》。台北:中國大陸問題研究所,1989年。
26. 中國市長協會編,《論投資環境與吸引外資》。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1993年。
27. 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編,《海峽兩岸經貿關係探討》。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1993年。
28. 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編,《轉型期的台灣政治與兩岸關係》。北京:時事出版社,1991年。
29. 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編,《轉型期的台灣經濟與社會》。北京:時事出版社,1991年。
30. 中國國情叢書編輯部編,《中國國情叢書-百縣市經濟社會調查:晉江卷》。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2年。
31. 中國開放城市經濟發展戰略編輯委員會編,《中國開放城市經濟發展戰略》。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88年。
32. 中華民國企業經理協進會編,《大陸投資環境與台商經營管理訪察團考察報告》。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出版,1995年。
33. 中華民國企業經理協進會編,《台商與兩岸產業分工策略研究訪察團考察報告》。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出版,1993 年。
34. 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宣傳部編,《台聯工作手冊》。第一、二、三冊,1986-90年。
35. 方友義、林美治等編,《經濟特區建設經驗探索》。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2年。
36. 方曉丘等編,《海峽兩岸經貿往來導向》。北京: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出版社,1992年。
37. 毛滌生主編,《1995年廈門經濟形勢分析和1996年展望》。廈門:廈門港台特經濟研究促進會、廈門市計委經濟研究所,1995年。
38. 牛仁亮主編,《圈層開放-擴大開放的新戰略》。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1年。
39. 王立中編著,《怎樣有效利用外資》。北京:新時代出版社,1993年。
40. 王長魚主編,《一國兩制與台灣》。北京:新華書店,1996年。
41. 王洛林主編,《中國外商投資報告》。北京:經濟管出版社,1997年。
42. 王泰銓著,《大陸台商人身保障問題之研究》。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出版,1995年。
43. 王泰銓著,《大陸經濟體制改革與投資體制爭議》。台北:月旦出版社,1995年。
44. 王紹光、胡鞍鋼合著,《中國國家能力報告》。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3年。
45. 王廣志著,《台商在大陸所面臨的融資問題》。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出版,1993年。
46. 台北市企業經理協進會編,《大陸政經環境變動與台商經營管理問題考察與巡迴服務團專案研究報告》。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出版,1997年。
47. 台灣大陸貿易投資商務考察團編印,《台灣大陸貿易投資商務考察團考察報告》。1990年。
48. 共黨問題研究雜誌社編,《中共對我統戰活動輯要─1988.12至1990.3》。台北:共黨問題研究中心,1990年。
49. 共黨問題研究雜誌社編,《中共對我統戰活動輯要─1991》。台北:共黨問題研究中心,1992年。
50. 共黨問題研究雜誌社編,《中共對我統戰活動輯要─1992》。台北:共黨問題研究中心,1993年。
51. 共黨問題研究雜誌社編,《兩岸關係大事紀─1991》。台北:共黨問題研究中心,1992年。
52. 共黨問題研究雜誌社編,《兩岸關係大事紀─1992》。台北:共黨問題研究中心,1993年。
53. 共黨問題研究雜誌社編,《兩岸關係大事紀─1993》。台北:共黨問題研究中心,1994年。
54. 共黨問題研究雜誌社編,《兩岸關係大事紀─1994》。台北:共黨問題研究中心,1995年。
55. 共黨問題研究雜誌社編,《兩岸關係大事紀─1995》。台北:共黨問題研究中心,1996年。
56. 共黨問題研究雜誌社編,《兩岸關係輯要─1990.3 至12》。台北:共黨問題研究中心,1991年。
57. 江炳倫著,《政治文化研究導論》。台北:正中書局,1983年。
58. 江炳倫著,《亞洲政治文化個案研究》。台北:正中書局,1989年。
59. 江炳倫著,《政治發展的理論》。台北:商務書局,1985年。
60. 朱新民著,《中共政治體制改革研究:1978--1990》。台北:永然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0年。
61.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印,《大陸工作參考資料》。1993-1997年。
62.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印,《中共對台工作與組織人事研究》。1992年。
63.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印,《中共對臺文教交流策略文件彙編》。1995 年。
64.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印,《台商赴大陸投資失敗案例之研究》。1992年。
65.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印,《我對大陸經貿策略暨措施研討會》。1993 年。
66. 何虎生等編,《中華人民共和國職官志》。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1993年。
67. 何若涵、石天合著,《中國新總理朱鎔基傳》。香港:明報出版社,1998年。
68. 何若涵著,《江澤民和他的時代》。台北:月旦出版社,1995年。
69. 何國強著,《當代中國地方政府》。廣東: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
70. 何頻著,《中國掌權者(大陸卷1994年版)》。台北:實聯文化出版社,1994年。
71. 余金滿主編,《福建省經濟開發:現在與未來》。福州:經濟管理出版社, 1992年。
72. 余習廣等編,《大潮新起:鄧小平南巡前前後後》。北京:中國廣播出版社,1992年 。
73. 冷紹哲、廖維滿及鄒本仁等編,《機關黨的工作手冊》。北京:紅旗出版社,1991年。
74. 吳大琨主編,《我國沿海經濟發展戰略》。北京:時事出版社,1988年。
75. 吳安家等著,《中共中央與地方之關係-福建省個案研究》。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1995年。
76. 吳安家等著,《台商投資大陸的影響─廈門特區的個案研究》。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出版,1996年。
77. 吳江著,《十年的路:和胡耀邦相處的日子》。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1995年。
78. 吳佩綸主編,《地方機構改革思考》。北京:改革出版社,1992年。
79. 吳國光著,《逐鹿十五大:中國權力棋局》。香港:太平洋世紀研究所,1997年。
80. 吳國華主編,《兩岸經貿透視》。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1994年。
81. 吳越濤、張海濤等編,《外資能否併吞中國》。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1992年。
82. 吳敬璉、周小川等著,《中國經濟改革的整體設計》。北京:中國展望出版社,1990年。
83. 呂榮海著,《台商投資大陸法律實用手冊》。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出版,1994年。
84. 李宏碩著,《海峽兩岸經貿關係》。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2年。
85. 李谷城著,《中共黨政軍結構》。香港:明報出版社,1989年。
86. 李京文主編,《面向兩岸三通加速經濟發展-福州常樂經濟發展戰略(1991-2010)》。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1993年。
87. 李非編著,《海峽兩岸經貿關係》。北京:對外貿易出版社,1994年。
88. 李英明著,《鄧小平與後文革的中國大陸》。台北:時報出版社,1995年。new window
89. 李海艦、余明勤、及楊斯邁等著,《層圈開放:擴大開放的新戰略》。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2年。
90. 李國強等編著,《中國當代名人錄》。香港:廣角鏡出版社,1990年。
91. 李國強等編著,《李鵬:共和國第四任總理》。北京:中外文化出版社,1989年。
92. 李國強編著,《江澤民剖析》。香港:廣角鏡北京出版社,1993年。
93. 李祥林、洛桑合編,《利用外資與海外投資》。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3年。
94. 李傑、蔣成合著,《廈門地區台資企業營運調查研究:1991.6-1993.7》。台北: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出版,1992年。
95. 李嵐清主編,《中國利用外資知識基礎》。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出版社,1995年。
96. 李復甸編著,《呆商.台商-大陸熱談投資》。台北:財團法人民主文教基金會,1991年。
97. 李華夏、范錦明合著,《大陸國有企業改革對台商投資及兩岸關係之影響》。台北:經濟部工業局出版,1995 年。
98. 李醉吾主編,《經濟特區行政體制》。深圳:海天出版社,1992年。
99. 阮銘著,《中共人物論》。香港:八方文化企業公司,1993年。
100. 阮銘著,《鄧小平帝國》。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2年。
101. 阮銘著,《歷史轉折點上的胡耀邦》。香港:八方文化企業公司,1991年。
102. 周叔蓬等編,《中國產業政策研究》。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1990 年。
103. 周添城著,《我對大陸經貿政策之策略規劃》。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出版,1993 年。
104. 周鉅原著,《台商在福建地區投資設廠之研究》。台北:政大國際關係中心顧問委員會委託,1991年。
105. 易綱、許小年合編,《台灣經驗與大陸經濟改革》。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94年。
106. 林志渥等著,《廈門經濟特區建設與海峽兩岸關係的發展》。廈門:鷺江出版社,1996年。
107. 林其泉編著,《閩台六親》。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2年。
108. 林武郎著,《中國大陸的吸引外資與海外投資》。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出版,1997年。
109. 林建山著,《中國大陸服務業現況》。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出版,1993年。
110. 林英峰著,《大陸管理教育與大陸投資台商營運情形研究》。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出版,1992 年。
111. 武超主編,《外商對華直接投資調研報告》。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1年。
112. 河南省對台灣工作辦公室編,《對台工作問答》。1989年。
113. 法務部調查局編印,《中共對台工作研析與文件彙編》。1994年。
114. 法務部調查局編印,《中共對經濟糾紛案件之處理》。1995年。
115. 法務部調查局編印,《中共黨政軍組織人事表解》。1991年。
116. 法務部調查局編印,《國人赴大陸投資的契機與風險》。1994年。
117. 初保泰、董薇園合編,《台灣同胞到大陸投資指南》。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93年。
118. 初保泰、董薇園合編,《外商在中國投資的法律問題》。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1988年。
119. 初保泰著,《中國投資手冊》。香港:勤+緣出版社,1992年。
120. 邱志鋼著,《外資的利用與管理》。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1992年。
121. 邱創盛等合著,《台商赴大陸投資注意事項》。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出版,1994 年。
122. 邱華炳主編,《經濟特區財政與稅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2年。
123. 邱彰著,《赴大陸投資台商經貿糾紛案例研析》。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出版,1992年。
124. 邱毅著,《台商赴大陸投資農業之現況檢討與未來策略規劃》。台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出版,1993年。
125. 金泓汎、鄭澤清及劉義經合著,《閩台經濟關係:歷史、現狀、未來》。廈門:鷺江出版社出版,1992年。
126. 金泓汎主編,《海峽兩岸經貿關係展望》。廈門:鷺江出版社出版,1990年。
127. 金治平、江佐中合著,《論地方經濟利益》。廣東人民出版社,1992年。
128. 金凌主編,《福建省綜合改革試驗構想》。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
129. 金雪軍等編,《對台經濟貿易導論》。北京:紡織工業出版社,1993 年。
130. 金滿主編,《福建省經濟開發:現在與未來》。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1992年。
131. 雨如主編,《中國經濟特區簡志發展戰略》。廣東人民出版社,1990年。
132. 姜華宣等編,《中國共產黨會議概要》。審陽:審陽出版社,1991年。
133. 姜殿銘主編,《當代台灣研究》。北京:華藝出版社,1992年。
134. 施哲雄主編,《中共對台政策文件選編》,第二冊。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1997年。
135. 段先勝、楊秋梅合著,《外國直接投資》。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136. 洪美華等著,《大陸台商聚落與產業分工研究》。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出版,1997年。
137. 胡乃武著,《當代中國經濟發展中的政策選擇》。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
138. 胡志偉著,《江澤民傳奇》。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90年。
139. 胡征慶著,《中國對外開放政策-投資、貿易、經濟合作機會》。成都:成都科技大學出版社,1990年。
140. 凌志軍著,《中國經濟改革備忘錄1989-1997》。上海:東方出版中心,1998年。
141. 唐興夏著,《福建經濟綜合開發論》。福州: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年。
142. 秦島著,《跨越海峽》。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3年。
143. 袁易等撰,《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福建訪問團訪問報告》。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委託,1995年。
144.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紡織業外銷拓展協會編,《大陸投資環境及台商經營現況研究報告:福建地區》。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1992年。
145.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紡織業外銷拓展協會編,《台商在大陸福建地區投資紡織成衣廠經營實況調查報告》。台北:經濟部工業局,1994年。
146.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編印,《大陸投資經驗與兩岸經貿糾紛案例彙編》。1995年。
147. 馬洪、孫尚清合編,《中國經濟形勢與展望:1993-1994》。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1994年。
148. 馬洪、馬維中合編,《中國地區發展與產業政策》。北京:中國財政出版社,1991年。
149. 馬洪主編,《中國經濟開發區投資管理指南》。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1993年。
150. 馬洪著,《中國經濟發展戰略初探》。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2年。
151. 高希均、李誠合著,《當前兩岸經貿關係探討:台商投資大陸調查報告》。台北:經濟部出版,1992 年。
152. 高尚全、王夢奎及和村合編,《中國經濟改革開放大事典》。上、下卷。北京: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1993年。
153. 高長著,《大陸台商經營現況調查研究》。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出版,1995年。
154. 高長著,《台商與外商在大陸投資經驗調查研究─以製造業為例》。台北: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出版,1994 年。
155. 高長著,《台商與外商在大陸投資經驗調查研究─以製造業為例(第二年)》。台北: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出版,1995年。
156. 高長著,《台商與外商在大陸投資經驗調查研究─以服務業為例》。台北: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出版,1997年。
157. 高長著,《兩岸經貿關係之探索》。台北:天一圖書,1997年。
158. 高原編,《胡耀邦在中國政壇的最後十年》。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9年。
159. 高新著,《中共巨頭:喬石》。台北:世界出版社,1995年。
160. 國立臺灣大學管理學院編,《大陸投資環境與台商經營現況研究報告-福建地區》。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1992年。
161. 國安民著,《八十年代中共改革派之興起與變遷》。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1993年。
162. 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綜合規劃和試點司編,《中國改革開放事典》。廣東人民出版社,1993年。
163. 國家體改委研究所、中共中央黨校經濟研究中心組編,《中國對外經濟貿易改革20年》。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
164. 國家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組織機構概要》。審陽:東北工學院出版社,1989年。
165. 常征、王光儀合編,《海峽兩岸法律關係的探討》。四川:成都大學出版社,1992年。
166. 張五岳等著,《1996年後中共對台政策之演變》。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1995年。
167. 張文壽主編,《中國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4年。
168. 張永德主編,《沿海開放地區黨建研究:沿海經濟開放地區黨建工作研討會文集》。廣東人民出版社,1992年。
169. 張成福著,《大變革-中國行政改革的目標與行為選擇》。北京:改革出版社,1993年。
170. 張志榮主編,《行政體制改革與轉變政府職能》。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4年。
171. 張俠著,《中國大陸中央與地方之權限:地方主義的現象》。台北: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顧問委員會委託,1991年。
172. 張家敏著,《建國以來1949-1997》。香港:香港政策研究所,1997年。
173. 張桂龍、劉淑強合編,《台灣同胞投資保護法》。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4年。
174. 張國慶主編,《當代中國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論》。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4年。
175. 張瑞堯、盧增榮合編,《福建地區經濟》。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年。
176. 張瑞堯主編,《福建海島經濟概貌》。福州:福建省地圖出版社,1989年。
177. 張選國、張方舒合編,《94中國省委書記省長縱論經濟大勢》。北京:新華出版社,1995年。
178. 曹均偉著,《近代中國利用外資》。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年。
179. 曹原彰著,《錢進福州軍區》。台北:小報文化出版,1995年。
180. 曹爾階、李敏新及王國強合著,《新中國投資史綱》。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2年。
181. 習近平主編,《福州改革開放十四年》。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1993年。
182. 莊文章,《中共對台商管理措施之研究》。台北:經濟部投資業務處。1993年。
183. 郭立民編,《中共對台政策資料選集:1949-1991 》,上、下冊。台北:永業出版社, 1992年。
184. 郭哲民著,《廈門經濟特區建設與發展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1995年。
185. 郭偉鋒主編,《變遷中的兩岸經貿關係》。北京: 中國經濟出版社,1994年。
186. 郭登科著,《大陸法院審理涉台案件》。台北:永然文化出版社,1994年。
187. 郭瑞華編,《中共對台工作組織體系概論》。台北:法務部調查局,1996年。
188. 陳及霖著,《福建經濟地理》。福州: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 1984年。
189. 陳支平著,《近500年來福建的家族社會與文化》。上海:三聯書店上海分店,1981年。
190. 陳方、黃夏瑩主編,《閩南現代史人物錄》。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1992年。
191. 陳安主編,《海峽兩岸交往中的法律問題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192. 陳佳源著,《福建省經濟地理》。北京:新華出版社,1991年。
193. 陳明義主編,《輝煌十五年:福建卷》。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94年。
194. 陳雨晨著,《中共經濟建設的戰略與佈局》。台北:中華經濟研究院出版,民國1987年。
195. 陳俊杰主編,《鄧小平理論研究:福建省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討會論文集》。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1995年。
196. 陳隆麒著,《開放對大陸地區商業性間接匯款可行性之研究》。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出版,1993年。
197. 陳德昇著,《中南海的政經動向》。台北:永業出版社,1992年。
198. 陳德昇著,《兩岸政經互動─政策解讀與運作分析》。台北:永業出版社,1994年。new window
199. 陳慶著,《中共對台政策之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0年。
200. 陸丁著,《看得見的手-市場經濟中的政府職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201. 勞久著,《大陸城鄉企業現況》。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出版,1994年。
202. 勞鴻起等合編《中國改革全書:港澳台工作卷1978-1991》。大連:大連出版社,1992年。
203. 彭立勛主編,《鄧小平經濟特區建設的理論與實踐》。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204. 彭桂蘭、黃書田合編,《中國改革全書:投資體制改革卷1978-1991》。大連:大連出版社,1992年。
205. 曾華群著,《中外合資企業法律的理論與實務》。廈門:廈門大學人民出版社,1991年。
206. 曾憲郎主持,《走私漁產品流入量之評估及其對漁業之影響》。台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1994年。
207. 曾憲義、郭平坦合編,《海峽兩岸交往中的法律問題》。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年。
208. 黃俊英著,《大陸內銷市場之現況》。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出版,1994年。
209. 黃菱著,《廈門對外經貿改革與發展》。廈門:廈門大學出版,1995年12月。
210. 廈門、漳州、泉州市統計局等編,《閩南三角地區社會經濟概況》。中國統計出版社出版, 1990年。
211. 廈門市人民政府工業普查辦公室、廈門經濟特區經濟研究所合編,《廈門經濟特區外商投資研究》。廈門:鷺江出版社,1987年。
212. 廈門市交通誌編纂委員會編,《廈門交通誌》。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年。
213. 廈門市房地產誌編纂委員會編,《廈門房地產誌》。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88年。
214. 廈門市法學會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若干法律問題》。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4年。
215. 廈門市金融誌編纂委員會編,《廈門金融誌》。廈門:鷺江出版社,1989年。
216. 廈門市政誌編纂委員會編,《廈門市政誌》。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1年。
217. 廈門市經濟委員會、福建省廈門市郵電局合編,《廈門工商指南:1994.9-1995.9》。廈門:廈門市經濟委員會出版,1994年。
218. 廈門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編委會編,《廈門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廈門:鷺江出版社,1989年。
219. 新華通訊社福建分社編,《時代的履印-福建改革開放十年》。北京:新華出版社,1990年。
220. 業遠勝主編,《中國經濟改革理論流派》。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221. 楊中美著,《胡耀邦評傳》。香港:奔馬出版社,1989年。
222. 楊中美著,《胡耀邦傳略》。成都:新華出版社,1989年。
223. 楊汝萬編,《中國城市與區域發展:展望二十一世紀》。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90年。
224. 楊泉著,《延河之子:李鵬》。香港:利文出版社,1996年。
225. 經濟部投資業務處印行,《大陸投資環境的新認知與因應之道》。1990年。
226. 經濟部投資業務處印行,《大陸投資環境研究報告》。1990年。
227. 經濟部投資業務處印行,《中共利用外資(含台資)狀況》。1993年。
228. 經濟部投資業務處印行,《中共利用外資的情況》。1990年。
229. 經濟部投資業務處印行,《建立海峽兩岸經濟活動之投資保證及經貿糾紛調處制度之研究》。1993年。
230. 經濟部投資業務處印行,《透視廈門經濟特區》。1991年。
231.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編印,《中共的決策機制》。1990年。
232. 葉小楠主編,《廈門經濟特區宏觀經濟管理研究》。廈門:鷺江出版社,1991年。
233. 葉永烈著,《陳雲全傳》。香港:明報出版社,1995年。
234. 路林主編,《充滿魅力的開放前沿》。北京:法律出版社,1991年。
235. 雷飛龍著,《中共對台商的招徠與控制之研究》。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1992年。
236. 鄔夢兆著,《改革開放與黨建設》。北京:紅旗出版社,1991年。
237. 廖益隆等編,《現代中國政界要人傳略大全》。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3年。
238. 廖益新、彭莉合編,《海峽兩岸法律制度比較-經濟法》。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4年。
239. 漳州市農業區劃辦公室編著,《漳州市農業資源與綜合區劃》。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1990年。
240. 漳州市對外經貿史誌辦編,《漳州對外經濟貿易簡史》。廈門:鷺江出版社,1992年。
241. 福州市城市建設檔案館編著,《福州城市建設新貌:1949-1991》。福州:海潮攝影藝術出版社,1993年。
242. 福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編著,《福建省福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志》。福州:海潮攝影藝術出版社,1992年。
243. 福建社會科學院閩南三角開放區發展戰略研究課題組著,《閩南三角開放區發展戰略研究》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1989。
244. 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編,《投資中國大市場-福建省專輯》香港:大公報出版有限公司出版,1994年。
245. 福建省內部文件,《吸引台資形勢分析》,1995年10月。
246. 福建省台灣法律研究所、福建省法學院及福建省台灣法制研究中心合編,《海峽兩岸交往中的法律問題》。廈門:鷺江出版社,1992年。
247. 福建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編,《福建省電子工業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
248. 福建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編,《福建省糧食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
249. 福建省炎黃文化研究會編,《同祖同根源遠流長:閩台文化縱橫論》。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1993年。
250. 福建師大福建文化研究所編,《福建文化概論》。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4年。
251. 福建省檔案館、廈門市檔案館合編,《閩台關係檔案資料》。廈門:鷺江出版社,1992年。
252. 福建省政府編印,《福建地區概況資料彙編》。1988年。
253. 福建省政府編印,《福建地區概況資料彙編》。1989年。
254. 福建省政府編印,《福建地區概況資料彙編》。1990年。
255. 福建省政府編印,《福建地區概況資料彙編》。1991年。
256. 福建省政府編印,《福建地區概況資料彙編》。1992年。
257. 福建省政府編印,《福建匪情資料彙編》。1978年。
258. 福建省政府編印,《福建匪情資料彙編》。1979年。
259. 福建省政府編印,《福建匪情資料彙編》。1980年。
260. 福建省政府編印,《福建匪情資料彙編》。1981年。
261. 福建省政府編印,《福建匪情資料彙編》。1983年。
262. 福建省政府編印,《福建匪情資料彙編》。1984年。
263. 福建省政府編印,《福建匪情資料彙編》。1985年。
264. 福建省政府編印,《福建匪情資料彙編》。1986年。
265. 福建省政府編印,《福建匪情資料彙編》。1987年。
266. 福建省政府編印,《福建現況研究專輯》。1990年。【245-259係指我國福建省】
267. 福建省科學技術協會,《九十年代福建發展經濟的選擇》。福州:福建省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年。
268. 福建省計委經濟研究所主編,《走向二十一世紀-福建省改革開放與發展戰略》。北京:中國物價出版社,1992年。
269. 福建省統計局,《福建奮進的四十年:1949-1989》。福州:中國統計出版社,1990年。
270. 福建省統計局、福建省對外經濟貿易委員會合編,《福建省外商投資企業大觀》。福州:中國統計出版社,1992年。
271. 福建省統計局、福建省對外經濟貿易委員會合編,《福建省對外經濟十五年》。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1994年。
272. 福建省新聞辦公室、福建省政策研究室編,《福建經濟中長期發展戰略設想》。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
273. 福建省新聞辦公室編,《改革開放中的福建》。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
274. 福建對外文化交流協會廈門市編寫組編,《廈門》。廈門:新世界出版社,1990年。
275. 蓋軍主編,《改革開放十四年記事:十一屆三中全會-十四大》。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3年。
276. 趙蔚著,《趙紫陽傳》。香港:文化教育出版社,1988年。
277. 趙穗生與Carol Lee Hamrinck 合編,《鄧小平時代中國的決策過程》,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1994年。
278. 趙耀東、李宗哲及傅豐誠合著,《大陸經改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考察報告》。台北:中華經濟研究院出版,1992年。
279. 劉向東主編,《利用外資知識手冊》。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89年。
280. 劉常勇、黃振聰及俞慧芸等撰,《大陸投資環境暨台商經營現況考察彙總報告-廣東、上海、福建地區》。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1992年。
281. 劉潤生主編,《福州市城鄉建設誌》。上、下冊。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94年。
282. 樊勇明著,《中國的工業化與外國的直接投資》。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1992年 。
283. 鄭本灼、黃中衡合編,《福建工業企業承包經營責任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2年。
284. 鄭宇碩、謝慶奎合編,《當代中國政府》。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1992年 。
285. 鄭竹園著,《鄧小平路線與廣東發展經驗》。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出版,1993年。
286. 鄭衍杓主編,《中國沿海開放城市利用外資法律問題》。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
287. 鄭義著,《江澤民傳奇》。香港:明窗出版社,1990年。
288. 鄭義著,《李瑞環傳奇》。香港:明窗出版社,1991年。
289. 鄧力群、馬洪及武衡合編,《當代中國的福建》,上、下冊。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1年 。
290. 魯凡之著,《中國經濟改革與調整》。香港:銀域有限公司、京港國際,1994年。
291. 錢其智主編,《機構改革新論》。北京:勞動人事出版社,1988年。
292. 閻淮著,《中共政治結構與民主化論綱》,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1991年 。
293. 謝在團主編,《福建濱海旅游資源開發探索》。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
294. 謝潮儀著,《台商投資大陸不動產失敗案例之研究》。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出版,1995年。
295. 邁進九十年代的廈門經濟特區編輯部編,《邁進九十年代的廈門經濟特區》。廈門:鷺江出版社,1992年。
296. 簡永聰譯,《透視兩岸三地經貿交流》。台北:實聯文化事業,1994年。
297. 魏啟林著,《大陸經濟特區投資環境分析》。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1993年。
298. 魏禮群主編,《市場經濟中的中央與地方經濟關係》。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94年。
299. 蘇東水主編,《中國沿海經濟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3年。
300. 蘇嘉宏著,《派系模式與中共政治研究》。台北:永然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301. 顧明主編,《中國改革開放輝煌成就十四年:福建卷》。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93年。
302. 顧紀瑞等編,《中國華東沿海開放地區經濟發展戰略研究》。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1992年。
303. 顧銘主編,《福建對外經貿發展戰略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4年。
304. 顧銘主編,《閩台經貿關係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4年。
二、期刊雜誌:
1. 丁元竹撰,〈大陸沿海開放地區的社會問題與對策〉,台北《兩岸文化思想與社會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1994年5月。
2. 丁望撰,〈中共對台組織策略〉,台北《大陸工作研討會》,1992年1月。
3. 〈九十年代國家產業政策綱要〉,《人民日報》,1994年6月23日,第2版。
4. 中共中央台辦,〈當前台灣局勢和兩岸關係形勢〉,1992年對台工作會議文件之五。
5. 中共福州市委辦公室、福州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加強涉台工作請示報告通知〉,榕委辦(1991)綜83號。
6. 中共福建省委台辦、中共福建省委黨校編印,〈關於閩台兩地交往交流工作的有關規定〉,《涉台幹部參閱材料》,1990年10月。
7. 中共福建省委台辦、福建省人民政府台辦合編,《福建對台工作(月刊)》,第1至8期,1993年5-12月。
8. 中共福建省福州市委政策研究室編印,〈拓展榕台交往合作的思路〉,《福州調研》,1993年10月。
9. 孔長才撰,〈廈門經濟特區引進台資回顧與思考〉,福建省委對台工作辦公室《台情調研》,1991年第12期。
10. 方加春、李新賢合撰,〈福州市三資企業發展中的問題與對策探討〉,福州《福建論壇(經濟社會版)》,1993年9月。
11. 王方撰,〈中共強硬要求地方服從中央〉,台北《中國時報周刊》,第122期,1994年5月1日-5月7日。
12. 王光國撰,〈廈門台屬對台工作和經濟建設作奉獻〉,福建社會科學院《海峽瞭望》,1996年第11期。
13. 王兆軍撰,〈台灣投資在大陸的處境〉,東京《中國研究月刊》,1995年9月。
14. 王奕霖撰,〈九十年代閩台經貿合作的發展趨勢、問題及對策〉,福州《福建論壇(經濟社會版》,1994年2月。
15. 王春源撰,〈對兩岸經貿交流與經濟動態變化的回顧、檢討與展望〉,台北《兩岸交流與中國前途之展望學術研討會論文》,1993年5月。
16. 王益平、倪雲虎合撰,〈我國東南沿海城市台商投資環境的綜合評價〉,北京《城市經濟》,1992年6月。
17. 王運才撰,〈福建省加強涉台立法工作〉,《瞭望周刊(海外版)》,1991年8月12日。
18. 王道義撰,〈論我國經濟特區、開發區的目標模式〉,北京《特區與開放城市經濟》,1992年12月。
19. 〈台灣區製鞋工業同業公會大陸投資問題協調會議紀錄〉,1994年11月。
20. 朱家良、吳敏合撰,〈中國地方政府調控:障礙與選擇─兼中央和地方的調控關係〉,北京《國民經濟計劃與管理》,1992年10月。
21. 余集文撰,〈外資企業侵害勞工事例綜述〉,香港《九十年代》,第五十二期,1994年4月。
22. 吳能遠撰,〈福建經濟發展與閩台兩地經濟關係〉,台北《大陸投資與台商保障研討會》,1994年3月。
23. 吳新文撰,〈泉州市吸引台資的現狀及前景〉,福建社會科學院《海峽瞭望》,1996年第 2期。
24. 吳儀報告,〈1994年我國對外經貿工作的主要任務─外經貿部吳儀部長在1993年全國對外經貿工作會議上的談話(摘要)〉,北京《外貿經濟、國際貿易》,1994年2月。
25. 吳燦坤撰,〈亞太世紀中的華人品牌─台商在閩投資的問題與對策〉,台北《台閩經貿交流學術研討會論文》,1995年1月。
26. 宋小佳撰,〈福建發展市場經濟體係的思路與對策設想〉,福州《福建論壇(經濟社會版》,1993年9月。
27. 宋方青撰,〈廈門經濟特區授權立法的理論討論〉,廈門《廈門大學學報(哲社版)》,1995年第2期。
28. 巫雲鵬撰,〈閩台經貿合作新框架〉,台北《投資中國》,1994年8月。
29. 李光欣撰,〈福建的枯榮繫於台資的動向:專訪廈大台研所所長范希周〉,台北《投資中國月刊》,1996年12月號。
30. 李光欣撰,〈福建軟硬兼備改善投資環境〉,台北《投資中國》,1996年12月號。
31. 李向紅撰,〈中國經濟特區決策的形成與發展〉,北京《特區與開放城市經濟》,1992年6月。
32. 李年貴撰,〈中共內部資料披露外資企業苛待職工〉,香港《九十年代》,第52期,1994年4月。
33. 李宏碩、伍朝陽合撰,〈海峽兩岸經貿互補的實質〉,廈門《台灣研究集刊》,1992年第1期。
34. 李京文撰,〈引進外資與大陸經濟和企業的發展〉,台北《台灣中小企業與大陸鄉鎮企業之發展研討會論文》,1994年8月。
35. 李易風撰,〈中國大陸對外開放新形勢─中共國務院特區辦主任胡平訪談〉,台北《投資中國》,1994年4月。
36. 李爭平撰,〈我國對外開放十大趨勢─訪國務院特區辦主任胡平〉,北京《外貿經濟、國際貿易》,1993年6月。
37. 李非撰,〈三通與福建〉,廈門《台灣研究集刊》,1996年第1期。
38. 李非撰,〈台商在閩投資向高級型態轉化〉,福州《福建對外經貿》,1994年6月,第11頁。
39. 李非撰,〈海峽兩岸間接貿易分析〉,廈門《台灣研究集刊》,1991年第1期。
40. 李非撰,〈海峽兩岸經濟發展階段論〉,廈門《台灣研究集刊》,1996年第3期。
41. 李非撰,〈從台商投資看大陸環境系統的適應性〉,廈門《台灣研究集刊》,1990年第2、3期。
42. 李非撰,〈試論海峽兩岸區域經濟合作〉,廈門《台灣研究集刊》,1996年第1期。
43. 李非撰,〈福建台資企業投資產業型態分析〉,北京《投資研究》,1997年7月。
44. 李非撰,〈論廈門對台經貿合作再創輝煌〉,廈門《廈門大學學報(哲社版)》,1995年"特貿杯"專輯。
45. 李建敏撰,〈兩岸經貿政策之影響與互動〉,北京《台灣研究》,1994年第4期。
46. 李英撰,〈利用外資的負面效應〉,香港《信報財經月刊》,1996年10月總235期。
47. 李朝陽撰,〈廈門經濟特區實施自由港政策的理論與實踐〉,北京《特區與開放城市經濟》,1993年12月。
48. 李鴻階撰,〈兩岸金融互動關係與閩台金融合作〉,福州《福建論壇(經濟社會版)》,1997年1月。
49. 沈木珠撰,〈完善中國外商投資法的若干構想〉,東京《中國研究月刊》,1996年12月。
50. 沈建中撰,〈中共「國台辦」組織、人事結構與運作功能分析〉,台北《共黨問題研究》,1996年4月。
51. 協熟撰,〈廈門特區引進外資改造老企業的若干問題探討〉,北京《特區與開放城市經濟》,1994年4月。
52. 承嬰撰,〈中共對台工作決策架構與運作〉,台北《九十年代》,1996年2月。
53. 林凡撰,〈把握機遇促進閩台經濟的全面合作〉,福州《福建論壇﹙經濟社會版﹚》,1994年5月。
54. 林迅撰,〈關於台灣同胞投資保護法的幾個問題〉,廈門《台灣研究集刊》,1994年第4期。
55. 林金枝、林慶華合撰,〈福建台商投資狀況研究〉,北京《台灣研究》,1995年第2期。
56. 林長華撰,〈論台灣的島外投資─兼論中國大陸吸引台資問題〉,廈門《廈門大學學報(哲社版)》,1995年第2期。
57. 林昱君撰,〈論台商對大陸投資統計問題暨發展趨勢〉,台北《中國大陸研究》第40卷第11期,1997年11月。
58. 林衍超撰,〈廈門的戰略地位和發展前景〉,廈門《廈門大學學報(哲社版)》,1995年"特貿杯"專輯。
59. 林祖嘉撰,〈大陸經濟發展現況評析〉,台北《大陸經濟發展研討會》,1995年3月。
60. 林崗撰,〈大陸台資與兩岸政治關係的互動〉,台北《當代中國研究中心論文》,1993年10月。
61. 林鳳華撰,〈台商為何投資祖國大陸〉,福建社會科學院《海峽瞭望》,1996年第11期。
62. 金泓汎撰,〈新技術革命與福建發展戰略〉,福州《福建論壇(經濟社會版)》,1984年10月。
63. 金泓汎撰,〈論台商投資區的性質與管理〉,福建省委對台工作辦公室《台情調研》,1991年第10期。
64. 〈指導性對台工作的綱領性文件-福建省台灣研究會學習座談江總書記重要談話〉,福建社會科學院《海峽瞭望》,1995年第 3期。
65. 侯惠勤撰,〈略論外資企業對中國(大陸)社會發展的影響〉,台北《兩岸文化思想與社會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1994年5月。
66. 俞其銳撰,〈關於閩台交往新高潮的機遇分析〉,福建社會科學院《海峽瞭望》,1995年第 6期。
67. 施修霖撰,〈關於福建投資環境的分析〉,台北《大陸投資與台商保障學術研討會》,1994年3月。
68. 胡平撰,〈福建經濟發展戰略〉,福州《福建論壇﹙經濟社會版﹚》,1984年1月。
69. 修春萍撰,〈經貿聯繫在兩岸政治衝突中的化解作用芻議〉,北京《台灣研究》,1996年第3期。
70. 修春萍撰,〈論政治因素對兩岸經貿交流的影響〉,北京《兩岸關係月刊》,1997年第10期。
71. 唐海濱、李興文合撰,〈一些三資企業目前存在的幾個問題〉,北京《體制改革》,1993年3月。
72. 孫建撰,〈我國投資體制改革的回顧與前瞻〉,北京《體制改革》,1992年11月。
73. 殷存毅撰,〈兩岸經貿的現狀與前景〉,北京《台灣研究》,1994年第3期。
74. 翁成受撰,〈台商投資大陸的現況和遠景〉,北京《台灣研究》,1995年第1期。
75. 翁承受撰,〈再論世界經濟區域化態勢與兩岸經貿關係的發展〉,廈門《台灣研究集刊》,1993年第四期。
76. 翁星鷗撰,〈試談福建省計劃體制改革的方向〉,福州《福建論壇(經濟社會版)》,1994年3月。
77. 袁啟彤撰,〈加快福州對外開放的步伐〉,福州《福建論壇(經濟社會版)》,1994年1月。
78. 馬世光撰,〈大陸吸引台(外)商投資優惠政策的變化〉,台北:中華經濟研究院,1996年4月。
79. 高文瑞撰,〈1995年海峽兩岸經貿關係發展中出現的新問題〉,福建社會科學院《海峽瞭望》,1996年第 5期。
80. 高長、吳世英合撰,〈大陸對外(台)資企業之獎勵與保護措施之探討〉,台北《大陸經濟發展研討會論文》,1995年7月。
81. 高長撰,〈中共對台經貿政策的構想與作法〉,台北《中共對台政策與兩岸關係研討會論文》,1993年5月。
82. 國世平撰,〈外商在華投資的地區分布考察〉,香港《信報財經月刊》,1996年10月。
83. 國家計委經濟研究所利用外資課題組撰,〈我國中長期利用外資的戰略選擇〉,北京《戰略與管理》,1997年第二期。
84. 國家統計局綜合司課題組編,〈新形勢下經濟特區的發展方向〉,北京《特區與開放城市經濟》,1994年2月。
85. 常明撰,〈論新形勢下中央與地方關係的協調〉,北京《國民經濟計劃與管理》,1992年7月。
86. 常懷立撰,〈我國經濟特區的創立、發展和特點〉,北京《特區與開放城市經濟》,1992年12月。
87. 張子風撰,〈兩岸經貿關係現狀及發展前景〉,北京《台灣研究》,1993年第4期。
88. 張小金撰,〈外商投資企業職工地位與勞資關係─對廈門特區的調查與分析〉,廈門《廈門大學學報(哲社版)》,1995年第2期。
89. 張小金撰,〈外資企業職工狀況研究─對廈門經濟特區的調查分析〉,北京《特區與開放城市經濟》,1993年11月。
90. 張文棋、張景新合撰,〈九十年代福建農業發展的資金戰略選擇〉,福州《福建論壇(經濟社會版)》,1993年4月。
91. 張亦春、吉衛民合撰,〈加速建設廈門自由港若干對策探析〉,廈門《廈門大學學報(哲社版)》,1993年第1期。
92. 張虎撰,〈中國大陸地方政府之研究〉,台北《中國大陸研究》,1991年第34卷第5期。
93. 張起厚撰,〈臺商在大陸現況探討〉,台北《共黨問題研究》,1995年第21卷第8期。
94. 張連生撰,〈充分發揮僑胞在福建四化建設中的作用〉,福州《福建論壇(經濟社會版)》,1984年5月。
95. 張毓家撰,〈台閩聯手共創繁榮:福建期待與台灣攜手邁向未來〉,台北《投資中國》,1996年12月。
96. 張憶撰,〈廈門經濟特區台商投資的考察與建議-兩岸經濟互動關係的規範化問題〉,北京《台灣研究》,1992年第1期。
97. 張憶撰,〈廈門經濟特區台商投資的考察與建議-兩岸經濟互動關係的規範問題〉,收錄於張憶著,《分久必合-邁向二十一世紀的大陸與港澳台關係》,香港:社會科學服務中心出版社,1995年,第126-137頁。
98. 張憶撰,〈閩台經濟合作與兩岸關係-關於閩台關係在中國經濟整合中的作用問題〉,北京《台灣研究》,1992年第1期。
99. 梁茂金撰,〈福建投資環境簡述〉,台北《台閩經貿交流學術研討會論文》,1995年1月。
100. 許光泰撰,〈中共授與廈門經濟特區立法權之研析〉,台北《中國大陸研究》第三十七卷第七期,1994年7月。
101. 郭文貴等撰,〈建設台灣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戰略構想:兼談廈門經濟特區在本經濟區中的地位與作用〉,廈門《廈門大學學報(哲社版)》,1995年"特貿杯"專輯。
102. 郭哲民撰,〈我國經濟特區的模式選擇〉,北京《特區與開放城市經濟》,1992年6月。
103. 陳文鴻、朱文暉合撰,〈台灣資訊電子業的發展及其對中國統一構成的挑戰〉,北京《戰略與管理》,1997年第6期。
104. 陳文鴻、朱文暉合撰,〈進退兩難:台灣對大陸經濟關係的新特點〉,北京《戰略與管理》,1997年第3期。
105. 陳安、彭莉合撰,〈台商大陸投資權益保障協議書〉,北京《台灣研究》,1993年第4期。
106. 陳東壁撰,〈大陸涉台經貿法律問題之研究〉,台北《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法律業務研討會論文》,1992年6月。
107. 陳東壁撰,〈大陸對外、台資的法律保護〉,台北《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法律業務研討會論文》,1992年9月。
108. 陳清仙撰,〈建設漳州和東山島保稅區的探索〉,福州《福建論壇》,1993年3月。
109. 陳智鵬撰,〈大陸投資環境風險評估─對台商投資策略的涵義〉,台北《大陸經濟發展研討會論文》,1996年4月。
110. 陳煥強、鄭朝波合撰,〈論特區的社會功能〉,北京《特區與開放城市經濟》,1993年12月。
111. 陳德昇撰,〈「鄧後時期」對兩岸經貿關係之影響〉,台北《中國大陸研究暨兩岸關係研討會論文》,1993年5月。
112. 陳德昇撰,〈九十年代中共對台經貿政策〉,台北《中國大陸研究》第36卷第9期,1993年9月。
113. 陳德昇撰,〈中共吸引台商投資的策略及作法〉,台北《中共對台政策與兩岸關係研討會論文》,1993年5月。
114. 陳德昇撰,〈中共發展「三資企業」黨組織之分析─兼論對台資企業的影響〉,台北《中國大陸研究》第34卷第10期,1991年10月。
115. 陳德昇撰,〈中共對台工作組織與人事分析〉,台北《中國大陸研究》第37卷第5期,1994年5月。
116. 陳鐵撰,〈論鄧小平建設特區思想與一國兩制構想的內在聯繫〉,北京《特區與開放城市經濟》,1993年6月。
117. 陳鷺、林汝輝合撰,〈台灣南向政策對廈門引進台資的影響及因應對策〉,北京《特區與開放城市經濟》,1997年1月。
118. 陶九元撰,〈關於黨組織參與企業重大問題決策的思考〉,北京《求是雜誌》,1993年第15期。
119. 章昌裕撰,〈中國還有必要繼續積極推行特殊優惠政策嗎?〉,北京《特區與開放城市經濟》,1994年2月。
120. 傅豐誠撰,〈兩岸經貿互動下的台商投資保護問題〉,台北《再造兩岸新局面學術研討會論文》,1996年4月。
121. 彭成良撰,〈亞太經貿市場的後起之秀:福建黃金海岸經濟榮景〉,台北《投資中國》,1996年12月。
122. 曾國雄撰,〈略論對外開放與利用外資〉,福州《福建論壇﹙經濟社會版﹚》,1984年9月。
123. 馮強撰,〈吸收外資與加快閩東南開放開發〉,福州《福建論壇(經濟社會版)》,1993年11月。
124. 黃正忠、馬自力合撰,〈對廈門地區計劃經濟與市場調節相結合的探索〉,北京《體制改革》,1992年5月。
125. 黃仲聯撰,〈福建吸收台資形勢嚴峻〉,福建省委對台工作辦公室《台情調研》,1991年第6期。
126. 黃金樹撰,〈台灣的大陸投資政策與大陸的台資吸收策略〉,高雄《大陸情勢與兩岸關係研討會論文》,1992年10月。
127. 黃復興撰,〈泉州現象意味著些什麼?〉,北京《特區與開放城市經濟》,1994年4月。
128. 黃靖撰,〈中國共產黨政治中的派系頃向及其影響〉,Maine 《當代中國研究中心論文》,1993年11月,第4卷第11期。
129.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駐廈門辦事處編,〈台商在大陸投資面臨困境〉,1992年4月。
130. 廈門市內部文件─促三通項目組,〈台胞在廈門投資項目情況的調查報告〉,1995年4月。
131. 楊超、陳祥建合撰,〈台灣同胞投資保護法若干問題的探討〉,福州《福建論壇﹙經濟社會版﹚》,1994年10月。
132. 楊開煌撰,〈沿海開放地區的社會問題與對策〉,台北《兩岸文化思想與社會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1994年5月。
133. 楊燦龍、蔣維華合撰,〈關於發展外商獨資企業的利弊分析及戰略思考〉,北京《體制改革》,1993年3月。
134. 〈發揮福建區位優勢,開創對台工作新局面-福建全省對台工作會議召開〉,福建社會科學院《海峽瞭望》,1995年第 6期。
135.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編印,〈共匪引誘外資的策略〉,台北《共匪對外經貿研究》,1983年7月。
136.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編印,〈共匪召開「投資促進會議」〉,台北《共匪對外經貿研究》,1982年9月。
137.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編印,〈共匪外資引進政策〉,台北《共匪對外經貿研究》,1983年11月。
138.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編印,〈共匪利用外資的基本狀況和政策〉,台北《共匪對外經貿研究》,1982年10月。
139.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編印,〈共匪利用外資概況〉,台北《共匪對外經貿研究》,1982年4月。
140.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編印,〈共匪亟欲引進外資〉,台北《共匪對外經貿研究》,1984年5月。
141.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編印,〈阻礙中共補償貿易之評估〉,台北《中共對外經貿研究》,1986年7月。
142.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編印,〈對共匪補償貿易之評估〉,台北《共匪對外經貿研究》,1982年7月。
143. 葉飛文撰,〈福建省第三產業發展目標的若干研究〉,福州《福建論壇(經濟社會版)》,1993年10月。
144. 詹旺華撰,〈廈門經濟發展現狀與前景的分析〉,廈門《廈門大學學報(哲社版)》,1995年"特貿杯"專輯。
145. 福建省內部文件,(吸引台資形勢分析),1995年10月。
146. 福建省委台辦暨省政府台辦合編,〈擴大對台經貿與發展兩岸關係〉,《福建對台工作》,1993年11月。
147. 福建省委對台工作辦公室調研處編,〈台商投資區調查分析與對策建議〉,《台情調研》,1991年第6期。
148. 福建省委對台工作辦公室調研處編,〈福建涉台民事案件審理情況的調查報告〉,《台情調研》,1991年第2期。
149. 福建省福州市委政策研究室編印,〈拓展榕台交往合作的思路〉,《福州調研》, 1993年10月。
150. 裴長洪撰,〈建構兩岸合作的新格局─論多元化分工結構的演進〉,北京《國際貿易問題》,1995年第四期。
151. 趙宗鼐撰,〈關於加強外商投資企業黨建工作的幾個問題〉,北京《內部文稿半月刊》,1993年第20期。
152. 趙穗生撰,〈中共中央與地方關係的演變─從強制到協商〉,台北《中國大陸研究》第35卷第8期,1992年8月。
153. 閩台經濟關係課題組編,〈福建與台灣經濟發展水平的比較〉,北京《國民經濟計劃與管理》,1993年6月。
154. 齊數洁、湯曉霖合撰,〈廈門涉台立法評介〉,廈門《台灣研究集刊》,1996年第3期。
155. 劉映仙撰,〈關於發展兩岸經貿關係問題的若干探討〉,北京《台灣研究》,1994年第4期。
156. 劉浦泉撰,〈中共內部評估港澳台商大陸投資〉,香港《九十年代》,第52期,1994年4月。
157. 劉浦泉撰,〈港澳台商狡計多,中共也非省油燈〉,香港《九十年代》,第52期,1994年4月。
158. 劉國光撰,〈論鄧小平經濟特區建設思想〉,北京《特區與開放城市經濟》,1993年6月。
159. 劉學沛撰,〈展望世紀之交的閩台經濟合作〉,台北《大陸投資與台商保障學術研討會》,1994年3月。
160. 樂生撰,〈福建強化對台經貿工作的措施與策略〉,台北《共黨問題研究》第33卷第1期,1997年1月。
161. 潘叔明撰,〈福建對台開放的戰略問題〉,福建省委對台工作辦公室《台情調研》,1991年第2期。
162. 潘岳松撰,〈進一步完善台灣同胞投資的規定〉,北京《內部文稿半月刊》,1992年第22期。
163. 滕能香撰,〈論福建產業發展戰略與閩台互補合作〉,台北《台閩經貿交流學術研討會論文》,1995年1月。
164. 蔣清海撰,〈對諸侯經濟的分析與思考〉,北京《國民經濟計劃與管理》,1992年6月。
165. 蔣雅芳撰,〈1995年台灣各產業對大陸的投資計劃〉,福建社會科學院《海峽瞭望》,1995年第 3期。
166. 蔣雅芳撰,〈台商投資大陸再現熱潮〉,福建社會科學院《海峽瞭望》,1996年第 9期。
167. 蔡南成撰,〈前析福建鄉鎮企業引進台資的十個戰略性問題〉,福州《福建論壇(經濟社會版)》,1994年4月。
168. 蔡國躍撰,〈海峽兩岸關係的新階段及對策〉,福建省委對台工作辦公室《台情調研》,1991年第8期。
169. 蔡瑋撰,〈中共對政策的決策組織與過程〉,台北《中國大陸研究》第4卷第5五期,1997年5月。
170. 蔡寧林撰,〈加快廈門經濟特區建設的步伐〉,福州《福建論壇﹙經濟社會版﹚》,1984年9月。
171. 鄭毓慶撰,〈中國利用外資─新特點政策〉,台北《投資中國》,1994年3月。
172. 鄭毓慶撰,〈中國對外開放形勢圖─十大經濟開放區〉,台北《投資中國》,1994年4月。
173. 謝祥儒、蔡忠平合撰,〈營造閩台合作發展的更佳環境-訪省台辦主任陳紫東〉,福建社會科學院《海峽瞭望》,1995年第12期。
174. 謝祥儒撰,〈閩台經貿合作持續平穩發展-訪省台辦主任陳紫東〉,福建社會科學院《海峽瞭望》,1996年第2期。
175. 謝祥儒撰,〈閩台關係十三年(下)〉,福州《中共1993年福建通訊》,1994年5月。
176. 韓清海撰,〈動員戡亂期終止后海峽兩岸經貿關係的走向〉,廈門《台灣研究集刊》,1991年第3期。
177. 韓清海撰,〈福建對台經濟的形勢與對策〉,東京《中國研究月刊》,1996年11月號。
178. 簡永聰撰,〈黨組織在中共企業的地位〉,台北《投資中國》,1994年8月。
179. 譚維克撰,〈閩東南發展戰略與對台交流設想〉,台北《台閩經貿交流學術研討會論文》,1995年1月。
180. 〈關於加強經濟特區建設的若干看法〉,《人民日報》,1994年6月25日,第2版。
181. 麗舟撰,〈關於發展外商企業若干問題的認識與建議〉,北京《內部文稿半月刊》,1992年第13期。
182. 蘇彥漢撰,〈簡析台胞投資福建的經濟結構與經濟特點〉,台北《大陸投資與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1. 葡萄牙學界對回歸以來澳門政經發展研究之評述
2. 書評:Hans Stockton (漢斯.史托克頓) and Yao-yuan Yeh (葉耀元), eds., «Taiwan: The Development of an Asian Tiger» (臺灣--亞洲之虎的發展)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2020)
3. 崛起中的柬埔寨發展仍橫亙著嚴厲的政經挑戰?書評:[蕭文軒、顧長永、林文斌著]《柬埔寨的政治經濟變遷(1953~2018)》 (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20)
4. 論民生主義經濟思想之實踐與對臺灣發展之啟示:以蔡英文2016年執政後為例
5. 書評:巨龍之爪--中國在東南亞的政治、經濟與文化滲透[評Maria Serena I. Diokno, Hsin-Huang Michael Hsiao, and Alan H. Yang eds., «China's Footprints in Southeast Asia» (Singapor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Press, 2019)]
6. Family Law and Politics in the Oriental Empire: Colonial Governance and Its Discourses in Japan-ruled Taiwan(1895~1945)
7. 逆城市化進程中古村落保護與開發的若干問題研究--以閩臺歷史文化名村為例
8. 盧梭的三組範疇對現代文明的重寫
9. 帝國漢文的「南進」實踐與「南方」觀察:日人佐倉孫三的臺、閩書寫
10. 曼谷爆炸案與泰國政局
11. 從「福建」看近代臺灣與東亞漢詩文的交涉互動意義--以《送米溪先生詩文》為分析場域
12. 近年臺灣經濟情勢回顧--第13次景氣循環谷底初探
13. 福建古雷石化專區是臺灣石化業的下個出路
14. 禮祝之儒:代巡信仰的神道觀
15. 學而優則仕--談護理專業之政治參與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