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王梵志、寒山、龐蘊通俗詩之比較研究
作者:方志恩
作者(外文):Fang Chih-En
校院名稱:華梵大學
系所名稱: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指導教授:何廣棪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9
主題關鍵詞:王梵志寒山龐蘊唐通俗詩派詩歌比較Wang Fan-ChihHan ShanPan Yunpopular poetries of Tang Dynastypoetries comparis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0
摘要
本文以「王梵志、寒山、龐蘊通俗詩之比較研究」為題,乃取唐通俗詩派代表人物──王梵志、寒山、龐蘊作品為探究對象,並依詩歌歷史淵源、詩人生平、詩集版本、詩作比較及對後世影響等次第,進行深入而有系統之研究。
首章分成研究動機、方法、文獻檢討分析與章節安排等小節。其中「相關文獻檢討與分析」一節,梳理不少王、寒、龐三人有關材料,並依據文獻內容進行分析與評述,對後人瞭解詩派探究現況,甚具參考價值。次章,則考述王梵志所屬通俗詩派沿革過程與實質內涵,分別以「興起歷史背景」、「形成淵源」、「主要特徵」等議題進行闡釋。
第參章「詩人生平與詩集流傳」,主要有「詩人生平問題」與「詩集文本整理」兩大主軸。首先,詩人生平部分,除考釋王梵志、寒山、龐居士當前研究成果外,對三人生平事蹟相關疑點亦嘗試解決。而「詩集流傳與前人整理」,是依據王、寒、龐詩集版本源流
、作品搜佚、理彙等相關論題,作全面而有系統之考述。
至於第肆章詩作比較,可歸納出以下結論:一、「題材風格」:王氏具有反映史實,為民發音現象,並偏好以嘲諷言語方式,使其世俗作品呈現「狂狷」風格。而宣揚佛理詩篇,則擅長營造意象之表現;寒山詩作風格雖與王氏雷相同,卻鮮少尖酸、辛辣成分,反帶有幾分文人之典雅氣息,另其宗教詩篇造境技巧卓越,是作品為後人稱頌主要原因;至龐蘊詩處處不離禪法之示說,導致其題材樣貌乏善可陳。二、「寫作手法」:三人言語風格大致相仿,惟疊字修辭,寒山運用較靈活,形式多變;詞彙色調分析,王氏採用尖銳色系,表達詩旨,寒、龐二人分別以理性詞彙,柔性對眾人訴說;而在新詞之創造,梵志、寒山則展現高超掌控能力,有其獨特之處。三、「創作表徵」:王、寒、龐多用「指導者之高度」與「不落俗套」之特殊思維,表達創作初衷。而事物白描構思功力方面,王、寒表現脫俗,往往在龐氏之上。
末二章是先引錄有關筆記、詩話,以明後人對王、寒、龐詩作之評述,賡續介紹作品對後世之影響。以及總結三人通俗詩,在中國俗文學史上有一定地位與價值,並依各章研究成果及本文可續探議題予以說明。
ABSTRACT
The title of this thesis is “The Comparison Research on Popular Poetries of Wang Fan-Chih, Han Shan, and Pan Yun”, which has taken the representatives of popular poetries of Tang Dynasty - Wang Fan-Chih, Han Shan, and Pan Yun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besides, this thesis will make a comparison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originality, the lives of the poets, different versions of the Collection of Poems, and their poetries as well as the impact they provoked on the later generations to do in-depth and systematic research.
The first chapter is divided into research motive, methodic discourse, and the related documents for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etc, paragraphs. Of which, the related documents for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has itemized a lot of related materials on Wang, Han, and Pan three poets to do the analysis and critics thus the materials have a reference value for later scholars to understand the history of the popular poetries and investigate the present situation.
The second chapter investigated the historical passage and practical contents of the popular poetries school that Wang Fan-Chih belonged to, which has been classified as “Historical background”, “Origin of the Establishment”, “Main characters”, etc., issues to proceed with the interpretation.
The third chapter is divided into “Lives Problems of the Poets” and “Editing of the Collection of Poems” two major themes. At first, for the lives of the poets, except to investigate the present achievements on the study of Wang Fan-Chih, Han Shan, and Pan Yun, the related doubts regarding the lives of the three poets have also been trying to dispel. While “The Spread of the Collection of Poems and The Editing of the Earlier Scholars” were based on different versions and source of the Collection of Poems of Wang, Han, and Pan, works found, editing, etc., related issues to do overall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As to the fourth chapter, which make comparison with other poems and come out with the conclusions as the followings:
1. Material and Style: Wang was capable of reflecting the truth of the history and speak up for the general public and preferred using ironic words to make his secular works presented “ radicals and ultraconservatives” style. As to the poetries that promoted the idea of Buddhism he was good at creating images. The style of Han Shan’s poetries was close to Wang but less sarcastic and ironic and more humane and elegant as scholars. Besides, he was and excellent atmosphere creator on religious poems which was also the most praised and accepted by later generations. As to Pan Yun who always stuck to Zen declaration that his poems had nothing good to write about
2. Artistic form: The language style of the three was about the same. However, Han Shan is more active, changeable on the overlapping words and rhetoric. On words tone analysis, Wang has applied sarcastic color to express himself, while Han and Pan have applied sensible words and were gentle to talk to the public. As to the new words creation, Wang and Han have displayed superior controlling ability that was unique to both of them.
3. Creative representation: Wang, Han, and Pan have all mostly used the “level of the instructor” and “unconventional” two unusual thinking to express their original ideas on creation. While the ability on the plain description of the events, Wang and Han have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and thus were above Pan.
The last two chapters have first excerpted the related notes, poem critics to realize the criticism on Wang, Han, and Pan made by the people of later times to introduce their impact on later generations continuously. In addition, it has also summarized the popular poetries of the three poets that had certain place and value on Chinese popular literature and given brief introduction on the research outcome of individual chapter as well as the issues that can be carried on in the future from this paper.
參考文獻

壹、古籍

一、史部

(一)正史類

﹝漢﹞班固撰:《漢書》,見《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後晉﹞劉昫等撰:《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宋﹞歐陽修、宋祁等撰:《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二)雜史類

﹝唐﹞吳競撰:《貞觀政要》,見《四部叢刊續編》,上海:上海書店,1984年7
月。
﹝唐﹞劉肅撰:《大唐新語》,見《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五代﹞王定保撰:《唐摭言》,見《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商務印書館,
民75年7月。

(三)政書類

﹝宋﹞王溥撰:《唐會要》,上海:上海古籍,1991年1月。

(四)傳記類

﹝元﹞辛文房著、周本淳校正:《唐才子傳校正》,臺北:文津,民77年3月。
﹝明﹞朱棣撰:《神僧傳》,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7年3月。
﹝明﹞朱時恩輯:《居士分燈錄》,見《續藏經》中國佛教會影印卍續藏經委員會
印行,民56年。
﹝清﹞彭紹升編:《居士傳》,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1年5月。

(五)地理類

﹝唐﹞徐靈府撰:《天台山記》,見《中國道觀志叢刊》,揚州:江蘇古籍,2000
年。
﹝宋﹞陳耆卿撰:《嘉定赤城志》,見《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
印書館,民75年7月。
﹝清﹞葉昌熾撰,張維明校補:《寒山寺志》,南京:江蘇古籍,1999年。
吳秀之等修、曹允源等纂:《江蘇省‧吳縣志》,《中國方志叢書》,臺北:
成文,民59年。
劉緯毅輯:《漢唐方志輯佚》,北京:北京圖書館,1997年。
蘇晉仁、蕭鍊子輯:《歷代釋道人物志──百部地方志選輯》,成都:巴蜀
書社,1998年。

(六)目錄類

﹝宋﹞王堯臣等奉敕編:《崇文總目》,《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民75
年元月。
﹝民國﹞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二、子部

(一)類書、筆記小說類

﹝唐﹞范攄:《雲谿友議》,見《四部叢刊續編》,上海:上海書店,1984年12
月。
﹝唐﹞馮翊子:《桂苑叢談》,見《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
館,民75年7月。
﹝宋﹞李昉等編:《太平廣記》,見《叢書集成三編》,臺北:新文豐,民88年2
月。
﹝宋﹞王欽若等奉敕撰:《冊府元龜》,見《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
商務印書館,民75年7月。
﹝宋﹞釋惠洪:《冷齋夜話》收李保民校點:《宋元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
古籍,2007年3月。
﹝宋﹞費袞:《梁谿漫志》,見《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民78年。
﹝宋﹞徐度:《卻掃編》,見《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民78年。
﹝宋﹞王應麟:《困學紀聞》,見王雲五編:《四部叢刊續編》,臺北:臺灣商務,
民65年6月。
﹝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4月。
﹝明﹞焦竑:《焦氏筆乘續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60年4月。
﹝清﹞錢曾:《讀書敏求記》,見《叢書集成簡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
54年。
﹝清﹞趙翼:《陔餘叢考》,臺北:華世,民64年10月。

(二)儒家類

﹝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民75年7月。

(三)道家類

﹝宋﹞陳葆光撰:《三洞羣仙錄》,見《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
1995年9月。
周永慎編:《歷代真仙高道傳》,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3年7月。

(四)釋家類

﹝梁﹞釋僧祐撰:《出三藏記集》,《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2002年。
﹝梁﹞釋慧皎撰、湯用彤校注:《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0月。
﹝唐﹞釋道宣撰:《廣弘明集》,臺北:新文豐,民75年10月。
﹝唐﹞釋玄奘撰:《大唐西域記》,見王雲五編:《四部叢刊正編》,臺北:臺灣商
務印書館,民68年11月。
﹝唐﹞宗密述:《禪源諸詮集都序》,見《卍續藏經》,臺北:中國佛教會影印卍
續藏經委員會印行,民國56年。
﹝唐﹞龐蘊撰、于頔編集:《龐居士語錄》,臺北:中華佛教居士會印刷,民63
年9月。
﹝唐﹞龐蘊撰、于頔編集:《龐居士語錄》,《佛光大藏經‧禪藏》,高雄:佛光出
版社,民83年12月。
﹝南唐﹞靜、筠禪僧編、張華點校:《祖堂集》,鄭州:中州古籍,2001年10月。
﹝宋﹞釋贊寧撰、范祥雍點校:《宋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0月。
﹝宋﹞釋道元著、妙音等點校:《景德傳燈錄》,四川:成都古籍書店,2000年。
﹝宋﹞賾藏主編集:《古尊宿語錄》,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5月。
﹝宋﹞祖琇:《隆興編年通論》,見《卍續藏經》,臺北:中國佛教會影印卍續藏
經委員會印行,民國56年。
﹝宋﹞釋惠洪撰:《林間錄》,見《佛光大藏經‧禪藏》,高雄:佛光大藏經編修
委員,民83年。
﹝宋﹞李遵勗:《天聖廣燈錄》,見《佛光大藏經‧禪藏》,高雄:佛光大藏經編
修委員,民83年。
﹝宋﹞釋普濟輯、張恩富等編譯:《五燈會元》,重慶:重慶出版,2008年1月。

三、集部

(一)詩集、別集

﹝晉﹞陶潛著‧袁行霈撰:《陶淵明集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4月。
﹝唐﹞劉禹錫撰:《劉賓客文集》,見《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
年。
﹝唐﹞白居易撰:《白氏長慶集》,見王雲五編《四部叢刊正編》,臺北:臺灣商
務印書館,民68年11月。
﹝唐﹞寒山:《寒山子詩》,《四部叢刊初編‧集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民56年。
﹝唐﹞寒山:《寒山詩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民75年7月。
﹝唐﹞寒山等:《寒山詩集‧附豐干、拾得、楚石、石樹原詩》(影印民國二十年
上海法藏寺比丘興慈刊《合天臺三聖二和詩集》本),臺北:漢聲,民60
年2月。
﹝宋﹞蘇軾撰、孔凡禮點校:《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宋﹞黃庭堅:《山谷題跋》,見《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民74年。
﹝宋﹞黃庭堅:《山谷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民75年7月。
﹝宋﹞陸游:《劍南詩稿》,見于敏中等輯《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臺北:
世界書局,民75年。
﹝宋﹞李之儀撰:《姑溪居士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
館,民75年7月。
﹝宋﹞張鎡:《南湖集》,《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民78年。
﹝金﹞元好問撰:《遺山先生文集》收王雲五編《四部叢刊正編》,臺北:臺灣商
務印書館,民68年11月。
﹝明﹞袁中道:《珂雪齋集》,上海:上海古籍,1989年。
﹝清﹞錢謙益著、錢曾箋注:《牧齋有學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9
月。
﹝清﹞黃宗羲撰:《南雷文定三集》,見《四部備要》,臺北:臺灣中華書局,民
70年6月。
﹝清﹞雍正帝輯錄:《雍正御選語錄》,臺北:自由,民56年6月。
﹝清﹞清聖祖御制:《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增訂重印本,2008年2月。
﹝民國﹞王國維:《觀堂集林》,臺北:藝文,民45年1月。
﹝民國﹞陳尚君輯校:《全唐詩補編》,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10月。
﹝民國﹞傅璇琮等編:《全宋詩》,北京: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1995年11月。

(二)詩、文評類

﹝南朝梁﹞劉勰著‧王利器校注:《文心雕龍校注》,臺北:明文書局,民74年。
﹝唐﹞釋皎然:《詩式》,見《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民78年。
﹝宋﹞魏慶之:《詩人玉屑》,臺北:世界書局,民94年。
﹝宋﹞嚴羽著‧郭紹虞校釋:《滄浪詩話校釋》,臺北:里仁書局,民76年4月。
﹝宋﹞計有功:《唐詩紀事》,見《四部叢刊初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
56年。
﹝宋﹞陳善:《捫蝨新話》,見《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民78年。
﹝宋﹞劉克莊:《後村詩話》,臺北:廣文書局,民60年9月。
﹝明﹞高棅編選:《唐詩品彙》,臺北:學海,民72年7月。
﹝明﹞胡應麟:《詩藪》,臺北:廣文書局,民62年9月。
﹝明﹞朱承爵:《存餘堂詩話》,見《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民78年。
﹝明﹞江盈科:《雪濤詩評》,見《江盈科集》,湖南:岳麓書社,1997年4月。
﹝明﹞胡震亨:《唐音癸籤》,見楊家駱編《中國文學名著第三集》,臺北:世界
書局,民53年9月。
﹝清﹞沈德潛:《說詩晬語》,《叢書集成續編》,臺北:新文豐,民78年。
﹝清﹞何文煥輯:《歷代詩話》,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11月。
﹝民國﹞高步瀛選注:《唐宋詩舉要》,臺北:里仁書局,民93年9月。
﹝民國﹞丁福保輯:《歷代詩話續編》,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民國﹞丁福保輯:《清詩話》,上海:上海古籍,1999年6月。
﹝民國﹞臺靜農編:《百種詩話類編》,臺北:藝文印書館,民63年5月。

(三)詞、曲類

﹝明﹞臧晉叔:《元曲選》,臺北:正文書局,民88年9月。

貳、研究專著 (以下全按出版先後排序)

一、文學史

澤田總清原著、王鶴儀編譯:《中國韻文史》,臺北:臺灣商務,民54年。
尹雪曼:《中國文學概論》,臺北:三民,民80年8月。
胡適:《白話文學史》,北京:東方,1996年3月。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臺北:華正書局,民86年7月。
鄭振鐸:《中國俗文學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年4月。
喬象鍾、陳鐵民主編:《唐代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2000年6月。
郭預衡:《中國古代文學史長編──隋唐五代卷》,北京:首都師範大學,2000
年。
黃麗貞:《中國文學概論》,臺北:三民,2005年5月。

二、中國歷史、文化史

張國剛、楊樹森:《隋唐宋史》,臺北:五南圖書,2002年6月。
張師弓主編:《敦煌典籍與唐五代歷史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6年3月。

三、佛教史

范文瀾:《唐代佛教》,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4月。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臺北:臺灣商務,1991年9月。
湯用彤:《隋唐及五代佛教史》,臺北:慧炬,民86年4月。
楊曾文:《唐五代禪宗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6年11月。
印順:《中國禪宗史》,南昌:江西人民,2007年1月。

四、佛教文學

杜松柏:《禪學與唐宋詩學》,臺北:臺灣黎明,1976年。new window
孫昌武:《唐代文學與佛教》,新店:谷風,1987年5月。
朱鳳玉:《王梵志詩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民76年11月。new window
張錫厚輯:《王梵志詩研究彙錄》,上海:上海古籍,1990年8月。
項楚:《敦煌文學叢考》,上海:上海古籍,1991年4月。
陳慧劍:《寒山子研究》,臺北:東大圖書,民80年8月。
賴永海:《佛道詩禪》,高雄:佛光出版社,民81年3月。
張伯偉:《禪與詩學》,杭州:浙江人民,1992年9月。
謝思煒:《禪宗與中國文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3年12月。
黃博仁:《寒山及其詩》,臺北:新文豐,民82年12月。
周裕鍇:《中國禪宗與詩歌》,高雄:麗文文化事業,1994年7月。
孫昌武:《詩與禪》,臺北:東大圖書,民83年8月。
覃召文:《禪月詩魂:中國詩僧縱橫談》,北京:三聯書店,1994年11月。
張錫厚:《敦煌本唐集研究》,臺北:新文豐,民84年3月。
曲金良:《敦煌佛教文學研究》,臺北:文津,民84年10月。
胡適:《胡適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5年12月。
林建福、陳鳴著:《文苑佛光──中國文僧》,北京:華文,1997年1月。
陳允吉、陳引馳主編:《佛教文學精編》,上海:上海文藝,1997年6月。
劉子瑜:《敦煌變文與王梵志詩》,河南:大象,1997年12月。
張勇:《傅大士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0年7月。
張海沙:《初盛唐佛教禪學與詩歌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1年。
項楚:《敦煌詩歌導論》,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6月。
梁曉虹:《佛教與漢語詞彙》,臺北:佛光文化,民90年8月。new window
榮新江:《敦煌學十八講》,北京:北京大學,2001年8月。
羅時進:《唐詩演進論》,南京:江蘇古籍,2001年9月。
孫昌武:《文壇佛影》,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9月。
陳引馳:《大千世界──佛教文學》,昆明:雲南人民,2001年10月。
劉墨:《禪學與藝境》,石家庄:河北教育,2002年1月。
普慧:《南朝佛教與文學》,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2月。
陳引馳:《隋唐佛學與中國文學》,南昌:百花洲文藝,2002年5月。
譚偉:《龐居士研究》,成都:四川民族,2002年7月。
項楚:《柱馬屋存稿》,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7月。
高國藩:《敦煌學百年史述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2003年10月。
項楚、張子開等撰:《唐代白話詩派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5年6月。
何善蒙:《隱逸詩人──寒山傳》,杭州:浙江人民,2006年12月。
胡遂:《佛教禪宗與唐代詩風之發展演變》,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4月。
孫昌武:《佛教與中國文學》,上海:上海人民,2007年6月。
方志恩:《拾得及其作品研究》,臺北:花木蘭,2007年9月。

五、工具書

比丘明復:《中國佛學人名辭典》,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周祖譔主編:《中國文學家大辭典‧唐五代卷》,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震華法師編:《中國佛教人名大辭典》,上海:上海辭書,1999年11月。
鄭阿財、朱鳳玉編:《敦煌學研究論著目錄》,臺北:漢學中心,民89年4月。
張忠綱主編:《全唐詩大辭典》,北京:語文,2000年9月。
賈文毓、李引:《中國地名辭源》,北京:華夏,2005年9月。
張撝之等編:《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上海:上海古籍,2006年4月。

六、研究理論、方法

竺家寧:《漢語詞彙學》,臺北:五南圖書,民88年。new window
王欣夫:《王欣夫說文獻學》,上海:上海古籍,2000年12月。
黃慶萱:《修辭學》,臺北:三民書局,2002年10月。
湯志鈞導讀、梁啟超撰:《中國歷史研究法》,上海:上海古籍,2003年3月。
來新夏:《古籍整理講義》,廈門:鷺江,2003年11月。
吳建民:《中國古代詩學原理》,北京:人民文學,2004年2月。
張舜徽:《中國文獻學》,武漢:華中師範大學,2004年3月。
竺家寧:《語言風格與文學韻律》,臺北:五南圖書,2005年5月。new window
張大可、俞樟華:《中國文獻學》,福州:福建人民,2005年9月。
趙敏俐編:《文學研究方法論講義》,北京:學苑,2005年12月。
吳明賢、李天道編:《唐人的詩歌理論》,成都:巴蜀書社,2006年9月。

七、古典文學研究

謝思煒:《雅風美俗之隋唐氣象》,臺北:雲龍,1995年12月。
蘇雪林:《唐詩概論》,瀋陽:遼寧教育,1997年3月。
謝思煒:《唐宋詩學論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3月。
屈子規、屈子娟著:《唐詩勾趣》,成都:四川教育,2003年9月。
陳順智:《東晉玄言詩派研究》,武漢:武漢大學,2003年11月。
上海書畫:《宋黃庭堅寒山子龐居士詩卷》,上海:上海書畫,2004年1月。
葉珠紅:《寒山詩集校考》,臺北:文史哲,民94年4月。
鄧中龍:《唐代詩歌演變》,長沙:岳麓書社,2005年11月。
沈松勤、胡可先、陶然著:《唐詩研究》,杭州:浙江大學,2006年1月。
葉珠紅:《寒山詩集論叢》,臺北:秀威資訊,2006年9月。
陳耀東:《寒山詩集版本研究》,北京:世界知識,2007年4月。
王澍:《魏晉玄學與玄言詩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7年12月。

八、禪學研究

忽滑谷快天撰、朱謙之譯:《中國禪學思想史》,上海:上海古籍,2002年4月。
吳言生主編:《中國禪學‧第一卷》,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6月。
蘇樹華:《洪州禪》,北京:宗教文化,2005年7月。
聖嚴法師:《拈花微笑》,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5年11月。
楊曾文:《馬祖道一與中國禪宗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6年9月。

九、資料輯注、彙編、年譜

徐俊:《敦煌詩集殘卷輯考》,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6月。
周相錄:《元稹年譜新編》,上海:上海古籍,2004年11月。
周勛初編:《唐人軼事彙編》,上海:上海古籍,2006年4月。
葉珠紅:《寒山資料類編》,臺北:秀威資訊,2006年7月。
張勇:《趙州從諗研究資料輯注》,成都:巴蜀書社,2006年8月。

十、詩集校注

入矢義高:《禪居士語錄》,東京:築摩書房,1973年3月。
徐光大:《寒山子詩校注‧附拾得詩》,西安:陜西人民,1991年10月。
項楚:《王梵志詩校注》,上海:上海古籍,1991年10月。
李誼注釋:《禪家寒山詩注‧附拾得詩》,臺北:正中書局,民81年。
錢學烈校評:《寒山拾得詩校評》,天津:天津古籍,1998年7月。
項楚:《寒山詩注‧附拾得詩注》,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3月。
王安石著、李之亮補箋:《王荊公詩注補箋》,成都:巴蜀書社,2002年1月。

十一、詩歌評賞

馬大品、程方平等編:《中國佛道詩歌總匯》,河北:中國書店,1993年12月。
陳伯海主編:《唐詩彙評》,浙江:浙江教育,1996年5月。
潘人和編:《儒道釋詩匯賞‧釋詩卷》,福州:海峽文藝,1996年11月。
孫映逵主編:《全唐詩流派品匯》,太原:北嶽文藝,1998年9月。
廖養正編:《中國歷代名僧詩選》,北京:中國書籍,2004年12月。

參、期刊論文、論文集論文

一、期刊論文

(一)王梵志

張錫厚:〈唐初白話詩人王梵志考略〉,《中華文史論叢》第4輯,1980年,第61~75頁。
項楚:〈王梵志詩釋詞〉,《中國語文》第4期(總193期),1986年,第281~287頁。
張錫厚:〈論唐代通俗詩的興起及其歷史地位〉收於《唐代文學論叢‧總第九輯》(西安:西北大學中文系),1987年3月,第1~24頁。
許總:〈王梵志及其影響下的僧人詩〉,《古典文學知識》第2期,1994年,第48~52頁。
曹小雲:〈王梵志詩語法成分初探〉,《安徽師大學報》第22卷第3期,1994年,第325~332頁。
楊青:〈詩僧王梵志的通俗詩〉,《敦煌研究》第3期,1994年,第148~152頁。
陳允吉:〈關於王梵志傳說的探源與分析〉,《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第6期,1994年,第97~103頁。
段觀宋:〈王梵志詩校議〉,《中國韻文學刊》第2期,1995年,第15~18頁。
高國藩:〈論王梵志的藝術性〉,《江蘇社會科學》第5期,1995年,第129~134頁。
朱炯遠:〈《王梵志詩校注》商補〉,《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期,1997年,第93~96頁。
顧浙秦:〈王梵志生地生年考辨〉,《西藏民族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期(總第72期),1997年,第64~67頁。
張生漢:〈《王梵志詩校注》拾遺〉,《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8卷第5期,1998年9月,第1~3頁。
陸永峰:〈王梵志詩、寒山詩比較研究〉,《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期,1999年1月,第110~113頁。
高國藩:〈論王梵志及其詩的思想〉,《東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卷第3期,1999年8月,第74~79頁。
朱炯遠:〈《王梵志詩校注》商補(續)〉,《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6卷第5期,1999年10月,第27~31頁。
金英鎮:〈試論王梵志詩與寒山詩之異同〉,《宗教學研究》第3期,2000年,第98~106頁。
張能甫:〈論王梵志詩中的俗語詞〉,《西昌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3期,2000年9月,第8~13頁。
徐俊波:〈王梵志生活年代考〉,《敦煌研究》第4期,2001年,第145~151頁。
李君偉:〈敦煌文書中的王梵志詩研究述評〉,《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學報》,2002年增刊,第101~103頁。
查明昊:〈翻著襪法與寒山體〉,《敦煌研究》第3期(總第79期),2003年,第100~104頁。
朱炯遠:〈王梵志、寒山佛理勸善詩的異同〉,《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2卷第1期,2005年1月,第42~45頁。
齊文榜:〈王梵志詩集敘錄〉,《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5卷第4期,2005年7月,第44~47頁。
鐘繼彬:〈王梵志詩及王梵志奇人事跡鉤沉〉,《成都教育學報》第20卷第5期,2006年5月,第102~104頁。
盧其美:〈正史書之不當,補文獻之不及──論王梵志詩的史料價值〉,《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4卷第6期,2006年11月,第16~18頁。
李振中:〈略論王梵志詩翻著襪法創作特點〉,《商丘師範學院學報》第22卷第6期,2006年12月,第44~45頁。
梁德林:〈論王梵志翻著襪法〉,《廣西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8卷第1期,2007年1月,第62~65頁。

(二)寒山

錢穆:〈讀書散記兩篇‧讀寒山詩〉,《新亞書院學術年刊》第1期,民48年10
月,第1~15頁。
若凡:〈寒山子詩韻(附拾得詩韻)〉,《語言學論叢》第5輯,民52年1月,第
99~130頁。
卓安琪:〈寒山時代的探考〉,《中國詩季刊》第3卷第4期,民61年12月,第
1~9頁。
鍾玲:〈寒山在東方與西方文學界的地位〉,《中國詩季刊》第3卷第4期,民61
年12月,第1~17頁。
趙茲潘:〈寒山子其人其詩〉,《中國詩季刊》第4卷第1期,民62年3月,第1~22
頁。
胡鈍俞〈評王安石擬寒山拾得詩二十首〉,載《中國詩季刊》第4卷第1期,民62年3月,第1~6頁。
王運熙、楊明:〈寒山子詩歌的創作年代〉,《中華文史論叢》第4輯,1980年,第47~59頁。
錢學烈:〈寒山子與寒山詩版本〉,《文學遺產增刊》第16輯,1983年11月,第130~143頁。
王進珊:〈談寒山話拾得〉,《中華文史論叢》第1輯,1984年3月,第79~100頁。
入矢義高撰、王順洪譯:〈寒山詩管窺〉,《古籍整理與研究》第4期,1989年3月,第233~252頁。
嚴振非:〈寒山子身世考〉,《東南文化》第2期,1994年,第212~218頁。
連曉鳴、周琦:〈試論寒山子的生活年代〉,《東南文化》第2期,1994年,第205~222頁。
陳熙、陳兵香:〈關於寒山子墓塔的探討〉,《東南文化》第2期,1994年,第223頁。
陳耀東:〈寒山詩之被「引」、「擬」、「和」──寒山詩在禪林、文壇中的影響及其版本研究〉,《吉首大學學報》第6期,1994年,第59~66頁。
陳耀東:〈日本國庋藏《寒山詩集》聞知錄──《寒山詩集》版本研究之四〉,《浙江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期,1995年,第98~100頁。
陳耀東:〈寒山、拾得佚詩拾遺〉,《文學遺產》第5期,1995年,第115~116頁。
段曉春:〈《寒山子詩集》版本研究匡補〉,《圖書館論壇》第1期,1996年,第62~64頁。
姜光斗:〈論寒山子的時代、生平和詩歌〉,《南通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2卷第2期,1996年6月,第9~12頁。
陳耀東:〈寒山子詩結集新探──《寒山詩集》版本研究之一〉,《浙江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期,1997年,第42~44頁。
陳耀東:〈《寒山詩集》傳本敘錄〉,(《中國書目季刊》第31卷第2期,民86年9月,第29~48頁。
曹汛:〈寒山詩的宋代知音──兼論寒山詩在宋代的流布和影響〉,《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第4輯,1997年12月,第121~133頁。
錢學烈:〈寒山子年代的再考證〉,《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15卷第2期,1998年5月,第101~107頁。
錢學烈:〈寒山子禪悅詩淺析〉,《中國人民大學學報》第3期,1998年,97~101頁。
陳耀東:〈唐代詩僧《寒山子詩集》傳本研究〉,《人文中國學報》第6期,1999年4月,第1~30頁。new window
譚偉:〈論寒山與龐居士詩歌中的濟世情懷〉,《西昌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2期,2000年6月,第11~19頁。
譚偉:〈論寒山與龐居士詩歌中的宗教精神〉,《宗教學研究》第4期,2000年,第106~111頁。
鍾仕倫:〈永樂大典本《寒山詩集》論考〉,《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5期,2000年9月,第113~118頁。
金英鎮:〈論寒山詩對韓國禪師與文人的影響〉,《宗教學研究》第4期,2002年,第38~45頁。
岳珍:〈論寒山的俗體詩〉,《西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9卷第2期,2003年3月,第151~154頁。
陳耀東:〈黃庭堅論杜甫與寒山子──兼述杜詩中的佛學禪宗意蘊〉,《杜甫研究學刊》第2期總76期,2003年,第52~58頁。
賈晉華:〈傳世《寒山詩集》中禪詩作者考辨〉,《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2期,2003年3月,第65~90頁。
李鍾美:〈從歷代目錄看《寒山詩》的流傳〉,《古籍整理研究學刊》第3期,2003年5月,第66~71頁。
許劍宇:〈也說「百有餘」〉,《古漢語研究》第1期,2004年,第103~105頁。
張天健:〈略論寒山的生年辨異與身世〉,《成都大學學報(社科版)》第3期,2004年,第43~44頁。
李鍾美:〈朝鮮本系統《寒山詩》版本源流考〉,《文獻季刊》第1期(總第103期),2005年1月,第46~63頁。
陳耀東:〈寒山、拾得佚詩考釋〉,收於《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第八輯》(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1月,第161~169頁。
羅時進:〈寒山的身份與通俗詩敘述角色轉換〉,《江海學刊》第2期,2005年,第189~193頁。
羅時進:〈日本寒山題材繪畫創作及其淵源〉,《文藝研究》第3期,2005年,第104~111頁。
李鍾美:〈國清寺本系統《寒山詩》版本源流考〉,《中國俗文化研究》第3輯,2005年12月,第148~164頁。
葉珠紅:〈《寒山詩集》版本問題探究〉,《興大人文學報》第36期,2006年3月,第405~418頁。new window
何善蒙:〈寒山、寒山寺與寒山熱〉,《佛教文化》第5期,2006年,第57~59頁。
何善蒙:〈寒山子考證〉,《文學遺產》第2期,2007年,第121~123頁。
區綯、胡安江:〈寒山詩在日本的傳布與接受〉,載《外國文學研究》第3期,2007年,第150~158頁。

(三)龐蘊

譚偉:〈論元雜劇《龐居士誤放來生債》題材來源及其價值〉,《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8卷第3期,2001年5月,第43~47頁。
譚偉:〈《龐居士語錄》的抄本與明刻本〉,《文獻季刊》第4期(總94期),2002年,第139~146頁。
譚偉:〈龐居士三偈之禪悟境界〉,《宗教學研究》第1期,2003年,第33~36頁。
鄭昭明:〈論龐蘊的禪宗美學風格與實踐〉,《漢雲學刊》第12期,2005年6月,第99~111頁。new window
陳麗珍:〈龐蘊居士之研究〉,《人文及管理學報》第2期,2005年11月,第171~204頁。

(四)其他

程裕禎:〈唐代的詩僧和僧詩〉,《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第1期,1984年,第34~41頁。
丁敏:〈論唐代詩僧產生的原因〉,《獅子吼》第24卷第1期,民74年1月,第18~21頁。
湯貴仁:〈唐代僧人詩和唐代佛教世俗化〉收於《唐代文學論叢‧總第七輯》(西安:西北大學中文系),1986年1月,第190~211頁。
陳耀東:〈全唐詩拾遺(續)〉,《浙江師範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期,1988年,第39~46頁。
黃新亮:〈漢唐僧詩發展述略〉,《廣西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期,1995年,第22~27頁。
謝思煒:〈唐代通俗詩研究〉,《中國社會科學》第2期,1995年3月,第154~166頁。
李谷鳴:〈佛教詩偈初探〉,《安徽教育學院學報》第4期,1995年,第44~47頁。
董上德:〈論古代雅、俗文學的互補與交融〉,《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期,1997年,第106~111頁。
盧寧:〈東晉僧詩風格管窺〉,《天中學刊》第13卷第3期,1998年6月,第30~36頁。
高平平:〈疊字的修辭功用〉,載《中國語文》第498期,民87年12月,第47~51
頁。
周裕鍇:〈以俗為雅:禪籍俗語言對宋詩的滲透與啟示〉,載《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期,2000年,第73~80頁。
唐浩:〈江南古剎──寒山寺〉,《中國地名》第1期,2002年,第44頁。
陸永峰:〈唐代詩僧概論〉,《淮陽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4卷,2002年3月,第368~378頁。
劉昭、張越:〈淺議唐代通俗詩的特點〉,《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第21卷第4期,2002年7月,第63~64頁。
張思齊:《宋詩的白話傾向比較探源》,《煙台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6卷第2期,2003年4月。
羅文玲:〈六朝僧家吟詠佛理的詩作〉,《中華佛學研究》第7期,民92年,第61~76頁。new window
項楚:〈唐代的白話詩派〉,《江西社會科學》,2004年2月,第36~41頁。new window
宋玲艷:〈《全唐詩》人稱詞「你」初探〉,《成都教育學院學報》第19卷第1期,2005年1月,第38~40頁。
楊芬霞:〈唐代通俗詩派的文化闡釋〉,《社會科學家》第2期(總118期),2006年3月,第17~20頁。
都洁婷:〈論禪宗與中國古典詩歌的關係與影響─以唐代詩歌為考察中心〉,《貴州社會主義學院學報》第4期,2006年,第35~37頁。

二、論文集論文

梁啟超:〈翻譯文學與佛典〉,《飲冰室專集(七)‧第九》,臺北:台灣中華書局,民76年12月,第1~37頁。
石川力山:〈宋版《龐居士語錄》について──西明寺所藏《龐居士語錄》の紹介とその及其資料價值〉,《禪文化研究所紀要──入矢義高教授喜壽紀念論集》第15號,1988年12月,第347~411頁。
項楚:〈寒山拾得佚詩考〉,《周紹良先生欣開九秩慶壽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第333~342頁。
徐俊:〈《寒山詩注(附拾得詩)》書評〉,《唐研究‧第七卷》,北京:北京大學,2001年12月,第505~512頁。
王早娟:〈寒山子研究綜述〉,《曹溪──禪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2年9月,第480~488頁。
楊曾文:〈唐代龐居士及其禪詩〉,《曹溪──禪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2年9月,第313~327頁。
朱鳳玉、陳慶浩:〈王梵志詩之整理與研究〉,項楚、鄭阿財主編《新世紀敦煌學論集》,成都:巴蜀書社,2003年3月,第159~160頁。new window
王小盾、孫尚勇:〈唐代佛教詩歌的套式及其來源〉,《唐代文學與宗教》,香港:中華書局,2004年5月,第417~447頁。
何師廣棪:〈略談考據方法及其在學術研究之運用〉,《碩堂文存五編》,臺北:里仁書局,民93年9月,第97~108頁。
朱鳳玉:〈王梵志、寒山與龐蘊──論唐代佛教白話詩的特色〉,《唐代文學與宗教》,香港:中華書局,2004年5月,第211~234頁。
肆、博、碩士論文

朴魯玹:〈寒山詩及其版本之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75年。
趙芳藝:〈寒山詩語法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78年。
李鮮熙:〈寒山其人及其詩研究〉,東吳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民81年。new window
金英鎮:〈唐代白話詩研究──以王梵志和寒山詩為中心〉,四川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0年。
苗昱:〈王梵志詩寒山詩(附拾得詩)用韻比較研究〉,蘇州大學漢語文字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
葉珠紅:〈寒山資料考辨〉,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民92年。
崔小敬:〈寒山及其詩研究〉,復旦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博士論文,2004年。
李振中:〈王梵志詩生死觀及創作特點研究〉,廣西師範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5年。
李皇誼:〈禪門龐蘊居士及其文學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民94年。new window
楊芬霞:〈中唐詩僧研究〉,陝西師範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06年。
周海燕:〈詩僧寒山禪詩研究〉,東北師範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6年。
盧其美:〈王梵志及其詩研究〉,山東師範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7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