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表象作為哲學唯一之觀法
作者:張盈馨
作者(外文):Chang, Ying-hsin
校院名稱:東海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系
指導教授:譚家哲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9
主題關鍵詞:表象擬象古希臘柏拉圖笛卡爾康德馬克思尼采representationsimulacreeidôloneikô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34
  這本論文《論表象作為哲學唯一之觀法》,我們主要是提出「哲學」的理性思維,乃根源於對「表象」的種種看法。「表象」是作為「哲學」的理性思維唯一之觀法。也就是說,當我們將現象世界視為「表象」(representation)時,已是運用「哲學」的理性思維了。換言之,當我們在面對作為「表象」的現象世界時,即已顯示我們的心意並不全然接受現象世界乃如其所如之真實。我們以為在這「表象」之外,有一更「真實」之物,也就是哲學家們心目中的「真理」。
  「哲學」的理性思維,乃是建立在對「真」與「假」二分的判別上。以「真、假」二分的判別,來看待我們所處的現象世界(現實世界)時,「表象」所擔當的工作即在於解釋現象世界的「虛假」性。無論這「虛假」的意義後來在哲學史上如何形變,「表象」的地位始終不如「本質」之真實。這本論文也就是為了證明,「表象」乃是「哲學」理性思維解釋現象世界唯一的方法。如果沒有「表象」的功能與意義,哲學「真、假」二分的思維是無法在現實世界中被證成。
  在這本論文當中,我們所用的「表象」一詞,乃是指「本質─表象」這一組範疇中的「表象」。「表象」在這本論文中的意義是:以「本質─表象」這一組範疇解釋「存有論」或「世界圖像」時,「表象」所擔當的功能與地位。換言之,在現有的概念中,是有許多各式各樣的「表象」,然而,並不是所有的「表象」都可以用以解釋「存有論」或「世界圖像」。這本論文當中所探求的「表象」,乃是哲學家們以某種「表象」來解釋「存有論」或「世界圖像」。我們所研究的乃是解釋存有論或世界圖像的「表象」。因此,一些表象(例如:情感表象、藝術表象……等等)雖也被稱之為「表象」,但這些表象並非是為解釋存有論或世界圖像的表象,在這本論文中,我們暫且先不討論這一類的表象。
  在哲學史上,「表象」的概念並非是一蹴可幾的。在這本論文中,我們首先指出在「哲學」之前的「古希臘」時期,其宗教性的思維觀,實已埋藏「表象」的前身──「擬象」的問題。因此,我們在第一章導論中,即來探究古希臘對「擬象」的看法。「擬象」在此尚未具存有論之意義,僅只作為一種單純的現象。古希臘藉「擬象」的作用,以此警惕人應懂得「明智」。
  巴門尼德斯提出「理智之思」時,「哲學」的理性思維始正式確立:「是即是,不是即不是」。巴門尼德斯將「存有」(真理)與「現實世界」截然二分,因此,在這一世界圖像中,並無「擬象」或「表象」的問題。然而,在巴門尼德斯之後的哲學家,為使「現實世界」與「存有」(真理)有所聯繫,便以「表象」的方式,解釋「現實世界」之虛假。此後「表象」的模態,乃是隨著哲學史對「真理」看法的不同,而有所轉變。在這本論文中,我們依據哲學史對「真理」不同的看法,歸納出「表象」的四種模態。也就是說,「本質─表象」這一組範疇,至少有四種模態來解釋存有論。我們歸納如下:
  第一,世界(感性界)作為一虛假性之表象。關於這部份,我們乃是針對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對真理的看法,進而探究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如何以「表象」解釋現實世界之虛假性。這是我們在第二章中,所要討論的課題。
  第二,表象與世界真實性之關係。這一部分,乃是我們論文第三章所要討論的課題。我們主要探究笛卡爾與康德如何使主體具有主動建構「表象」之可能,以確立主體性哲學。
  第三,表象之虛假性作為世界存有。在這一部分中,我們乃是藉由馬克斯對現實世界作為虛假性之「表象」的批評,以此來討論主體主動形構一虛假之表象的可能性。這是我們在論文的第四章中所要討論的。
  第四,虛構表象(擬象)之真實性。在最後一章中,我們主要是藉著尼采的「虛構表象」(擬象)之方法,以此揭示一切事實之真相。「擬象」在這裡是指,人主動刻意虛構的表象,故此表象為一虛假之表象。然而,這虛假的表象(擬象),卻是為我們揭示種種價值之真相的方法。就「擬象」作為一種方法而言,「擬象」對人類而言是具真實的意義。
  以上,就是我們在這本論文中,所要說明「表象」的四種模態。由「表象」的四種模態中,我們可以發現「表象」具有三種功能:
  第一,「模擬性」之功能。這乃是根源於古希臘「擬象」的模式。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即是將「表象」視為「模擬」一原物所呈現之「表象」。在這裡,「表象」因是模仿而成之象,故為虛假之表象。
  第二,體現主體「建構性」之功能。這是在主客體二分的情況中,為顯示主體之「主動性」,表象所表示的意義。換言之,「表象」在這裡是指,主體所建構而成對「我」而言的「表象」。「表象」是相對於「我」而言,是「我」所建構的表象。在這裡又可區分為兩個立場。第一,主體所建構的「表象」是具真實、客觀實在性;第二,主體所建構的「表象」是虛假的,而人就活在人所建構的虛假表象之中。前者是笛卡爾與康德的立場;而後者,則是馬克思所為我們揭示的虛假性。
  第三,「實驗性」之功能。在這裡是指,「表象」作為一種實驗性之方法。主體以虛構表象的方式,揭示種種價值體系之真相。「虛構表象」就其本身而言,是一「擬象」,不具存有論之意義。它僅只作為一種「方法」,促使人明白真相。尼采所提出的「自由精靈」,即是指這種「實驗性」之「擬象」。
  表象的四種模態,乃是根源於哲學對「真理」的四種看法。而表象的三種功能,則是哲學家為解釋「虛假性」與「被動性」,所使用的方法。我們在每一章節中,皆指出每一位哲學家的「真理」觀為何。另外,我們也同時指出每一位哲學家如何解釋「虛假」與「被動」等問題。在這當中,我們會發現,「哲學」的理性思維必須以「表象」作為唯一的觀法。於此,才有可能成就其每一位哲學家之真理觀。表象作為哲學唯一的觀法,並非是偶然的。也就是說,表象是構成哲學理性思維可能的原因。
一、西文書目

S.C. Woodhouse, English-Greek dictionary: a vocabulary of the Attic language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32).

George A. Magazis (ed.), English dictionary. English Greek, Greek English
(Anixi Attikis [Greece]: Efstathiadis Group, c1989).

G. S. Kirk, J. R. Raven, M. Schofield (eds. and trans.), Presocratic Philosopher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econd edition, 1983).

Homer, The Iliad, trans. by Robert Fitzgerald
(London: Everyman’s Library, 1992).

, The Odyssey, trans. by Fitzgerald
(London: Everyman’s Library, 1992).

Hesiod, Hesiod and Theognis, trans. by Dorothea Wender
(Harmondsworth: Penguin, 1973).

Herodotus, Histories, trans. Aubrey de Sélincourt
(Harmondsworth: Penguin, 1996).

J. Barnes (ed. and trans.), Early Greek Philosophy
(Harmondsworth: Penguin, 1987).

Plato, The Republic, trans. By Paul Shorey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Aristotle, Poetics, ed. and trans. by Stephen Halliwell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5).

, Politics, trans. by Harold P. Cooke and other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 Metaphysics, trans. by Hugh Tredennick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René Descartes, Requlae ad Directionem Ingenii, texte critique établi par Giovanni Crapulli avec la version hollandaise du XVIIème siècle
(La Haye: Martinus Nijhoff, 1966).

, The Philosophical Writings of Descartes, trans. By John Cottingham, Robert Stoothoff & Dugald Murdoch
(Cambridge: Cambridge Uni. Press, 1985).

Immanuel Kant, 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 herausgegeben von Ingeborg Heidemann
(Stuttgart: Philipp Reclam jun., 1985).

,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trans. by Norman Kemp Smith
(London: Macmillan,1933).

G.W.F. Hegel, Encyclopedia of the philosophical sciences in outline, and critical writings, ed. by Ernst Behler
(New York: Continuum,1990).

Karl Marx and Frederick Engels, The German Ideology, ed. and intro. by C. J. Arthur
(London: Lawrence & Wishart,1970).

Karl Marx, A Contribution to the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 trans. S.W. Ryazanskaya
(New York: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1970).

, Capital, Trans. Samuel Moore and Edward Aveling , ed. by Frederick Engels
(Moscow: Progress Publishers, 1966-7).

Friedrich Nietzsche, Twilight of the idols; and The anti-Christ, trans, with an intro. and commentary by R. J. Hollingdale
(Baltimore: Penguin Books, 1968).

, Human, all too human: a book for free spirits, trans. by Marion Faber, with Stephen Lehmann
(Lincoln, Neb.: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1996).


, The birth of tragedy and The genealogy of morals, trans. by Francis Golffing
(Garden City, N.Y.: Doubleday, 1956).

, Basic Writings of Nietzsche, trans. and ed. by Walter Kaufmann
(New York: The Modern Library, 1992).

Gilles Deleuze & Felix Guattari, What is philosophy?, trans. by Hugh Tomlinson and Graham Burchell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4).

Gilles Deleuze, The Logic of Sense, trans. by Mark Lester with Charles Stival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0).

, Difference and Repetition, trans. by Paul Patto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4).

Jacques Derrida, Writing and difference, trans. by Alan Bas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8).

Pierre Klossowski, Nietzsche and the Vicious Circle, trans. by Daniel Smith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7).

Maurice Blanchot, The space of literature, trans. by Ann Smock
(Lincol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1989).

Jean Baudrillard, Simulacra and simulation, trans. by Sheila Faria Glaser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94).

, The illusion of the end, trans. by Chris Turner
(Cambridge [England]: Polity Press, 1994).

Emile Benveniste, Indo-European Language and Society, trans. by Elizabeth Palmer
(London: Faber and Faber, 1973).

Gallop, D. “Image and Reality in Plato’s Republic”. Plato’s Metaphysics and Epistemology, ed. with intro. by Terence Irwin
(New York & London: Garland Publishing, Inc., 1995).


二、中文書目

讓─皮埃爾‧韋爾南,《神話與政治之間》,余中先譯,
(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

         ,秦海鷹譯,《希臘思想的起源》,
(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6)。

赫西俄德,《工作與時日;神譜》,艾佛林-懷特英譯;張竹明、蔣平轉譯,
(臺北市:臺灣商務,1999)。

仰哲出版社西洋哲學編譯小組,《古希臘羅馬哲學資料選輯》,
(仰哲出版社,民國70年)。

苗力田主編,《古希臘哲學》,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5)。

柏拉圖,《理想國》,郭斌和、張竹明譯,
(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亞里斯多德,《詩學》,陳中梅譯,
(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政治學》,吳壽彭譯,
(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

笛卡爾,《探求真理的指導原則》,管震湖譯,
(北京:商務印書館,1995)。

   ,《談談方法》,王太慶譯,
(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沉思錄》,黎惟東譯,
(台北市:志文出版社,2004)。

康德,《純粹理性批判》,韋卓民譯,
(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


黑格爾,《哲學科學全書綱要》,薛華譯,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2版,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

馬克思與恩格斯著,《德意志意識形態》,沫若譯,
(台北:問學出版社,民77)。

馬克思著,《資本論》,中共中央馬克斯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

尼采,《偶像的黃昏》,衛茂平譯,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人性的,太人性的:一本獻給自由精靈的書》,楊恆達譯,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悲劇的誕生》,趙登榮譯,
(桂林:漓江出版社,2000)

吉爾‧德勒茲,費利克斯‧瓜塔里讀本,《游牧思想》,陳永國編、譯,
(長春:吉爾人民出版社,2003)

庫朗熱,《古代城邦─古希臘羅馬祭祀、權利和政治研究》,譚立鑄譯,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張柯圳,《形上學及價值哲學論文集》,
(台北:先知出版社,1975)。

   ,《希臘文化哲學》,
(台北:時英出版社,2002)。

譚家哲,《形上史論》,
(臺北市:唐山出版社,2006)。

   ,《論語與中國思想研究》,
(臺北市:唐山出版社,2006)。


三、論文

楊植勝,《黑格爾精神現象學裏倫理實體的導出》,new window
(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

王仁宏,《知識與方法──笛卡爾《規則》之研究》,
(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葉智文,《先蘇自然哲學對人性的關懷與否定》,
(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梁佳鈴,《失去影子的世界──布希亞以擬象論當代實在》,
(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張盈馨,《康德先驗知識之客觀有效性與時空關係之研究》,
(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