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共國防動員發展趨勢之研究
作者:許宏任
作者(外文):Felix Shu
校院名稱: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
系所名稱:政治研究所
指導教授:談遠平 教授
蔡萬助 教授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1999
主題關鍵詞:國防動員權威機構管理規則治理機制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04
以往中共的動員概念聚焦於應付戰爭,以「戰爭動員」稱之,其意為「國家集中人力、物力和財力,有計畫、有步驟的將國家體制和相應的活動,全部或部份的由平時狀態轉入戰時狀態」。但在內外環境影響下,中共當前已將「戰爭動員」概念轉變為「國防動員」,強調「國防動員應戰應急一體化」,並以「科學發展觀」和「社會和諧論」作為國防動員建設的指導思想,冀圖使其國防動員建設達到「善治」。
為瞭解中共如何使其國防動員建設達到「國防動員應戰應急一體化」的目標,本文以「科學發展觀」和「社會和諧論」的治理觀分析中共國防動員的發展趨勢。由於中國大陸學者分析中共政府治理時,大多以「治理目標」、「公共權威」、「管理規則」和「治理機制」作為分析框架,因此本文以此概念架構探討中共如何達到「國防動員應戰應急一體化」的治理目標。
本文研究發現中共的國防動員有三項變革軌跡:(一)就確立公共權威方面,包括:1、從各自為政朝向縱向協調、橫向領導的體系建構;2、國防動員與應急管理體系從分立走向銜接。(二)就制訂管理規則方面,包括:1、制訂應戰與應急動員銜接的規範;2、頒佈《國防動員法》。(三)就建構治理機制而言,包括:1、日漸呈現國防動員多元主體參與趨勢;2、逐步展現國防動員資源社會化的趨勢。
其次,本文研究發現中共國防動員發展至今仍存在三項侷限。(一)就確立公共權威方面,包括:1、以「軍隊為主、政府為輔」的格局尚未改變;2、「國防動員應戰應急一體化」管理體系尚未形成。(二)就制訂管理規則方面,包括:1、仍以行政手段推動國防動員運作;2、動員客體的權益保障不完善。(三)就建構治理機制而言,雖然當前中共在「國防動員應戰應急一體化」的概念下已日漸呈現國防動員多元主體參與的趨勢,但中共政府仍採取「政治動員模式」應對突發公共事件,使其國防動員仍未達到多元主體參與。
最後,本文預判中共為達「國防動員應戰應急一體化」目標,未來將朝三個方向發展。首先,預判未來中共會將國防動員委員會由議事協調機構向領導指揮機構轉變;並且會由以軍隊為主的格局向以政府為主轉變,從根本上解決行政權威和執行主體的問題。第二,預判未來中共將陸續頒佈《國民經濟動員法》及《交通運輸動員法》,使其國防動員法治化更加完備。並且以《國防動員法》作為基本法,依據《突發事件應對法》及《軍隊參加搶險救災條例》等相關規範,逐步完善「國防動員應戰應急一體化」的相關條例或法規。第三,預判中共國防動員治理機制在朝向主體多元化及資源社會化等趨勢發展下,未來將更多體現在各項演訓和應對突發公共事件之中,對其國防動員的潛力和能力將有效提昇,特別是在「跨區動員」和「遂行多樣化任務」的能力。
In the past, the mobilization by the CPC aimed at war, and was called War Mobilization, which meant that “the state gathers manpower, material resources and financial resources, and turns the national system and corresponding activities, all or partially, from the common state into the war state through the planned procedure.”
However, under the impact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the CPC has currently replaced War Mobilization with the concept of National Defense Mobilization, stressing the “integration of national defense mobilization, war mobilization and emergency mobilization”, and using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f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he “theory of social harmony” as the guiding principl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ational defense mobilization in order to achieve good governance.
In order to understand how the CPC reaches the goal of “Integration of Mobilization for National Defense, War and Emergency”, this study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CPC’s mobilization using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f development” and “theory of social harmony”. Since mainland scholars usually adopt “goal of governance”, “public authority”, “management rules” and “governance mechanism” to construct the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the governance of CPC, this study also adopted this conceptual structure to discuss how the CPC achieves the goal of “Integration of Mobilization for National Defense, War and Emergency”.
From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three trends of the CPC’s national defense mobilization reform were discovered: (1)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public authority, the study found the following trends: (a) Developing from divided management to a coordinated matrix system with vertical management; (b) Synthesis of the national defense mobilization and the 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 (2) In the management rules, the study found the following trends: (a) Regulations are made regarding the combination of the war mobilization and emergency mobilization; (b) the National Defense Mobilization Law is enacted. (3)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governance mechanism, the study found the following trends: (a) The participating parties in the mobilization are growing; (b) Social resources are being utilized for national defense mobilization.
The study also found three restrictions of the CPC’s national defense mobilization: (1)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public authority, (a) the traditional pattern “led by the military force and supported by the government” remains the same; and (b) the management system for the “Integration of Mobilization for National Defense, War and Emergency” has not yet been established. (2) In the management rules, (a) the mobilization is still promoted using administrative measures; (b) The rights guarantee for mobilization objects is still incomplete. (3)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governance mechanism, although more parties have participated in the mobilization under the concept of “Integration of Mobilization for National Defense, War and Emergency”, the government still adopts the Political Mobilization method to address emergency public events, which means that its national defense mobilization still lacks the effective participation of multiple parties.
The study concludes that the “Integration of Mobilization for National Defense, War and Emergency” of the CPC will develop in three major directions. First, it has been forecast that the Defense Mobilization Committee will change its role from the coordination institute to a commanding center, and that the military led pattern will change to the government led pattern, thus clarifying the administrative authority and executing subject of mobilization. Second, it has been forecast that the CPC will issue the National Economic Mobilization Law and Transportation Mobilization Law to fully legalize mobilization. The National Defense Law shall act as the basic law, supported by the Emergency Law or Regulations on the Army Participating in Disaster Relief, in order to further complete related laws and regulations for “Integration of Mobilization for National Defense, War and Emergency”. Third, it has been forecast that the governance mechanism will gradually adopt multi-party particip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social resources, which will be displayed in military exercises and in addressing emergencies. The potential and ability for defense mobilization will further increase, especially in regard to cross-area mobilization and multi-task execution.
中文書籍
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2007)。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第二版)(國防動員分冊)。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中國大百科全書編輯委員會(1989)。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卷)。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輯部(1992)。中國軍事百科全書(戰爭動員分冊)。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中國軍事科學院(1997)。中國人民解放軍軍語。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中國戰爭動員百科全書編審委員會(2003)。中國戰爭動員百科全書。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于向陽(2003)。法治論。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王宏偉(2009)。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
王景佳(1997)。國防大典。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王美權(2007a)。國防動員潛力調查統計指南。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2007b)。美國戰爭動員與危機管理。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王柏鴻 譯,J. Rogers著(2008)。中國很牛。台北:時報文化。
毛壽龍(1998)。西方政府的治道變革。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朱慶林(1997)。國民經濟動員概論。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2005)。中國國民經濟動員學研究。北京:軍事科學出版。
(2007)。國防動員學教程。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任 民(2008)。國防動員學。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江澤民(2006)。江澤民文選(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宋曉梧(2008)。中國社會體制改革30年回顧與展望。北京:人民出版社。
李景鵬(1996)。權力政治學。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
李漢林(2004)。中國單位社會─議論、思考與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90-99。
李子弋(1997)。從世界各國動員制度探討我國總動員制度未來之發展方向。中華民國國防部總動員綜合作業室專案研究計畫。
李瑞昌(2007)。危機、安全與公共治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馬懷德(2004)。應急反應的法學思考。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吳 江(2005)。公共危機管理能力。北京: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
吳子勇(2001)。戰爭動員學教程。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吳英明(1996)。公私部門協力關係之硏究:兼論都市發展與公私部門聯合開發。高雄市:復文出版社。new window
吳忠澤(1996)。社團管理工作。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
吳秀光(2008)。公共治理。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吳景亭(1988)。戰爭動員。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卓澤淵(2001)。法治國家論。北京:中國方正出版社。
林尚立(2000)。當代中國政治形態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4)。SARS與社會現代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林秀欒(1968)。各國總動員制度。臺北:正中書局。
武志希(2001)。國防動員概論。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孫國華(2002)。社會主義法治論。北京:法律出版社。
胡光正(2007)。當代軍事體制變革研究。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俞可平(2000)。治理與善治。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2)。中國公民社會的興起與治理的變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侯樹棟(1992)。國防教育大詞典。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庫桂生(2007)。國防經濟學。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高鴻鈞(2000)。清華法治論衡。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唐鐵漢(2007)。中國公共管理的重大理論與實踐創新。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郭春明(2004)。緊急狀態法律制度研究。中國檢察出版社。
陳 勇(2004)。面向信息化戰爭的軍事理論創新。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陳德第(1995)。國民經濟動員基本理論和歷史經驗的研究。長征出版社。
(2000)。經濟動員機制。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2001)。國防經濟大辭典。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2002)。經濟動員準備論。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陳建民(2001)。發達國家戰爭動員制度。北京:時事出版社。
陳維超(2007)。國防動員實戰運用。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許江瑞(1999)。國防法概論。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張 羽(2004)。戰爭動員發展史。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張 勤(2008)。中國公民社會組織發展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張曉軍(2008)。非戰爭軍事行動論綱。北京:海潮出版社。
張劍寒(1976)。戒嚴與國家動員法制。臺北:漢苑出版社。
董問樵(2007)。國防經濟論。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黃之英(2007)。中國法治之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曾仲秋(2004)。毛澤東國防思想在新時期的繼承和發展。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靳輝明(2004)。社會主義的歷史、理論、前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趙成根(2006)。國外大城市危機管理模式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劉支藩(1962)。我國總動員制度之研究。臺北:國防研究院經研所。
劉軍寧(1995)。市場邏輯與國家觀念。北京:三聯出版社。
劉鴻基(1992)。戰爭動員學。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蔡志強(2006)。社會危機治理:價值變遷與治理成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趙宗歧(2009)。遂行多樣化軍事任務組織指揮研究。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戴清民(2008)。戰爭新觀點。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戴鳳秀(2004)。國防動員戰略與對策。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2005)。信息化國防動員概論。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編輯部(1985)。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第2卷)。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韓大元(2005)。應急法制論—突發事件應對機制的法律問題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
韓為工(2008)。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法律運用研究。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辭海編輯委員會(1980)。辭海。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中文期刊
王 光(2006)。試論政府應急管理的社會合作機制。中國人民大學公安大學學報,5:118-123。
王 鑫(2010)。簡論一體化聯合作戰後勤保障體系的特徵。軍事經濟研究,1:75-76。
王小京(2007)。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推進信息化國防動員體系建設。國防,8:18-20。
王太高(2002)。徵用補償的憲法基礎。學術論壇,4:122-126。
王世偉(2009)。國防動員應急應戰一體化協調聯動機制探要。國防技術基礎,5:59-63。
王宏偉(2007a)。「大國防觀」下應戰與應急的一體化—解讀《2006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的一個獨特視角。中國軍轉民,4:67-70。
(2007b)。公共危機管理中的平戰結合——應急與應戰的一體化。軍事經濟研究,8:44-47。
王昀東(2005)。加強國防動員委員會建設的幾點看法。國防,3:44-45。
王法安(2002)。用制度創新推動國防和軍隊跨世紀發展—江澤民領導軍事制度改革的理論與實踐。軍事歷史,5:10-16。
王香平(2010)。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基本路線的歷史演變及其經驗啟示。當代中國史研究,2:15-22。
王錫鋅(2008)。公眾參與和中國法治變革的動力模式。法學家,6:90-100。
王樂夫(2003)。公共性:公共管理研究的基礎與核心。社會科學,4:67-74。
毛國輝(2008)。非戰爭軍事行動立法芻議。中國軍法,5:31-36。
毛壽龍(2008)。大部制:中國行政管理體制治道變革的新方向。商丘師範學院學報,第24卷第4期:50-53。
尹萬東(2004)。科學發展觀視野下的公共行政觀念。前沿,11:34-36。
田飛龍(2008)。自然災害、政治動員與國家角色。中國減災,5:24-25。
田民洲(2008)。依託國防動員體制構建軍地聯合應急處突機制的幾點思考。國防,8:9-12。
石佑啟(2003)。論公共行政之發展與行政主體多元化。法學評論,4:61-62。
石 路(2007)。論政府危機管理中的公眾參與。新疆大學學報,2:27-31。
石 曉(2009)。認真解決國防動員應急應戰一體化建設面臨的矛盾和問題。國防,11:10-11。
任 民(2004)。完善國防動員體制的基本思路。國防,4:23-25。
任福軍(2006)。論以政府為主的國防動員管理機制建構的必要性。大學時代,11:18-20。
江勤宏(2008)。積極推進國防動員體制機制創新。國防,5:11-13。
朱慶忠(2002)。我國公共管理主體與客體的實證分析。理論探討,2:62-64。
朱慶林(2009)。應急能力建設:時代賦予國民經濟動員的戰略性任務—國民經濟動員應對重大突發事件的啟示。軍事經濟學院學報,4:45-48。
光善福(2008)。國防動員體系與應急管理體系整合問題初探。國防,2008:48-50。
向 軍(2007)。我國非政府組織的發展如何走出困局。求索,10:78-79。
向承柱(2005)。健全完善管理機制 促進國防動員建設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國防,1:36-37。
余文定(2003)。當前國防動員機構面臨的主要問題與對策。國防,1:30-31。
余永佳(2004)。試論鄧小平兵員動員思想及其現實意義。南京政治學院學報,第20卷:17-18。
汪毓瑋(2008)。中共「應急處突」動員管理體系運作之研究。中華戰略學刊,冬季刊:80-128。new window
冷新宇(2009)。國防動員法制中的平民保護問題—日本立法對我國的啟示。西安政治學院學報,6:78-80。
李 丹(2010)。全球危機治理中國際非政府組織的地位與作用。教學與研究,3:69-75。
李 克(2003)。「告別非典 走向明天」—SARS學術反思筆談。北京市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3:13-17。
李吾田(2004)。完善國防動員體制應實現4個轉變。國防,5:35-37。
李君如(2006)。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兼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論根據和理論意義。理論前沿,22:6-8。
李海文(2003)。美國聯邦應急管理署集成救災體系對我國災害防救工作的啟迪。安全、健康和環境,11:32-35。
李學武(2009)。國防動員信息技術應用初探。軍事經濟研究,2:39-40。
李寶生(2003)。我軍事補償制度初探。法學雜誌,1:70-72。
李征遠(2002)。積極探索和建立依法快速動員的新機制。中共太原市委黨校學報,2:61-64。
李旭文(1993)。論國防動員立法。軍事經濟研究,1,87-92。
李國紀(2009)。加強國防動員法規建設推進應急動員準備工作順利開展。國防,11:20。
李永康(2004)。論危機狀態下政府動員能力的提升。雲南行政學院學報,6:60-62。
沈 寨(2009)。從統治到治理:新中國法律發展的模式轉變。法學研究,2:66-69。
沈新華(2009)。社會組織多中心治理模型建構。中國民政,5:26-27。
杜克明(2009)。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大力推進國防動員軍民融合發展。國防,5:16-18。
杜楊著(2008)。軍隊參加搶險救災亟待解決的若干法律問題。中國軍法,4:27。
何小喜(2009)。依法落實國防動員徵用補償芻議。國防,1:65-66。
何銀勝(2002)。正確認識國防動員體制建設的幾個問題。國防,8:23-24。
車瑞金(2007)。國防動員體制建設問題思考。國防,2:25-26。
(2009)。國防動員貫徹軍民融合發展戰略的思考。前進,5:18-20。
范梅芝(2009)。公共危機管理中非政府組織運行機制分析。改革與開放,11:137-139。
孟永勇(2009)。淺談加強民兵非戰爭軍事行動能力建設。國防,11:45-47。
周 強(2008)。認真履行政府職能推動國防動員建設科學發展。國防,3:23-26。
周 濤(2007)。對進一步加強國防動員委員會建設的思考。國防,7:25-26。
周光輝(2008)。從管制轉向服務:中國政府的管理革命。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48卷第3期:18-28。
周漢江(2009)。省軍區系統推進國防後備力量建設改革研究。國防,12:34-35。
林楚明(1999)。國防動員委員會建設上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國防,11:8-9。
馬五星(2009)。國防動員軍民融合問題研究。軍事經濟研究,5:28-30。
馬俊鵬(2008)。完善國防動員體系面臨的問題與對策。國防,12:16-17。
馬長山(2004)。社會資本、民間社會組織和法律秩序。環球法律評論,秋:263-272。
帥振環(2009)。新形勢下加強民兵建設的幾點思考。國防,11:48-49。
吳開松(2008)。危機動員在當代中國的時代特徵。黑龍江社會科學,3:44-48。
(2007)。當代中國動員機制轉化形態研究。內蒙古社會科學,3:10-15。
吳 齊(2008)。構建平戰一體軍民融合的新型國防動員體系。國防,7:24-25。
吳佳昀(2008)。中國公民社會的發展現狀及其治理措施。今日南國,11:198-200。
吳新哲(2005)。用鄧小平國防動員理論指導國民經濟動員工作。軍事經濟研究,6:26-30。
(2009)。抗震救災與國民經濟動員。軍事經濟研究,4:36-38。
俞可平(2006)。中國公民社會:概念、分類與制度環境。中國社會科學,1:109-208。
姚章聚(2009)。新形勢下推進國防動員建設的幾個問題。國防,11:19-20。
胡德鋅(2009)。論政府應急管理機制的完善。重慶行政,4:78-79。
南兵軍(2009)。堅持走軍民融合式發展路子紮實推進國防動員建設創新發展。國防,4:16-19。
孫祥林(2006)。完善國防動員體制的若干思考。國防,10:34-35。
(2008)。國防動員應急應戰一體化建設。國防,11:11-13。
孫亞非(2006)。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公共管理的主體與方式方法。企業家天地,2:87。
孫明霞(2010)。當下中國的舉國動員何以可能?。天水行政學院學報,1:64-67。
孫曉輝(2009)。中國應對自然災害的社會動員問題芻議。江西社會科學,11:193-197。
孫權波(2005)。適應一體化聯合作戰要求建立一體化國防動員體制。國防,9:26-27。
莫紀宏(2001)。論完善我國動員法律制度。法學雜志,2:53-36。
莫于川(2005)。私有財產權的保護與行政補償法制的完善,浙江工商大學學報,2:3-10。
唐忠民(2004)。公益徵收徵用補償標準探析。理論與改革,5:114-118。
袁和平(1992)。毛澤東戰爭動員思想的形成及基本內容。軍事歷史,5:3-5。
袁興華(1991)。切實加強我國戰爭動員法制建設。現代法學,6:57-61。
夏建中(2005)。城市基層政府管理模式的轉型:對于一個街道社區的個案研究。河南社會科學,4:17-21。
徐 奎(2006)。新中國國防動員體制建設的實踐與探索。當代中國史研究,1:29-36。
徐 勇(1997)。GOVERNANCE:治理的闡釋。政治學研究,1:63-67。
徐家良(2009)。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建設的主要內容研究。北京行政學院學報,3:81-86。
徐法林(2004)。新時期動員物資儲備問題探討。軍事經濟學院學報,第11卷第2期:42-47。
徐崇溫(2009)。科學發展觀提出的背景和根據是什麼。北京支部生活,1:20-22。
耿躍亭(2008)。信息化條件下國防動員的主要特點。國防,6:51-53。
姬亞夫(2009)。認真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國防動員建設創新發展。國防,7:11-14。
凌 峰(2009)。加強重大非戰爭應急行動國防動員指揮能力建設的幾點思考。國防,8:27-29。
許宏任(2009)。中國大陸公共危機管理學術研究發展趨勢探討。展望與探索,第7卷第8期:42-59。
崔開云(2009)。中國政府與非政府組織間關系——一個總體性研究。理論探討,4:155-158。
閆 東(2009)。中國共產黨與民間組織功能的互補分析——政治動員的視角。甘肅理論學刊,2:52-55。
閆雪昆(2010)。強化非戰爭軍事行動法理依據的幾個問題。中國減災,149:89-91。
陳 耿(2005)。軍事徵用立法研究。當代法學,19-2:124-129。
陳 偉(2009)。努力提高民兵應急分隊建設質量。國防,11:51-52。
陳 顥(2009)。公共治理與和諧社會構建。武漢大學學報,第62卷第1期:123-127。
陳 豔(2002)。論我國徵用補償制度的完善。湖南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13-15。
陳太清(2005)。科學發展觀與法治精神。雲南社會科學,6:5-8。
陳洪泉(2004)。用科學發展觀指導新時期的發展。青島學院學報,5:28-32。
陳代雲(2002)。大力提高國防動員機構建設的質量。國防,8:30。
陳先初(1996)。抗戰時期中國共產黨的民眾動員和社會改革。求索,3:118-123。
陳廷湘(1997)。抗日根據地的民主政治與抗戰民眾動員。社會科學研究,3:102-109。
陳群祥(2008)。對中國應急管理體系建設的回顧與思考。長春工業大學學報,3 :7-37
曹 寅(2003)。加強國防動員體制建設的幾個重點問題。國防,12:20-21。
(2009)。加強國防動員軍地協調工作的幾點思考。國防,12:13-15。
康月田(2000)。抗美援朝戰爭動員的回顧與思考。軍事歷史,5:34-39。
萬福臨(2008)。推進我國戰爭動員變革的思考。國防,10:36-38。
張 羽(2002)。「有事法制」的戰爭動員真面目。國防,11:30-32。
張 祥(2007)。從軍事力要素配置視角看中國的裁軍問題。軍事經濟研究,1:23-26。
張 勵(2006)。抗美援朝運動中上海的群眾動員。上海黨史與黨建,3:37-40。
張培敏(2008)。從「5˙12」抗震救災應急動員實踐看國防動員與應急管理一體化。國防大學學報,11:109-112。
張紹剛(2002)。完善國防動員體制簡論。軍事經濟研究,4:36-37。
張諾夫(2009)。毛澤東政治動員思想論析。黨史研究與教學,4:35-42。
張春發(1998)。論人民政府在依法治國中的地位和作用。湖南政報,6:31-35。
張曉磊(2008)。突發事件應對、政治動員與行政應急法治。中國行政管理,7:10-13。
張興國(2008)。民用運力國防動員徵用補償的法理分析。江蘇警官學院學報,3:45-50。
張德春(2009)。「5˙12」抗震救災民兵應急動員的幾點啟示。國防,2:60-61。
張成福(2003)。全面整合的模式和中國的戰略選擇。中國行政管理,7:6-11。
張凱蘭(2009)。會管理體制改革背景下的社區民間組織發展。湖湘論壇,3:116-118。
董文韜(2005)。一體化動員特點探析。國防,3:33-35。
偉保新(2006)。提高救災物資儲備應急保障能力的思考。中國減災,12:38-39。
曾令勛(2009)。從抗震救災看應急機制和國防動員機制的融合。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第23卷第1期:113-116。
彭小玲(2009)。試論我國非營利組織在應對突發事件中的優勢與作用。山東行政學院山東省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9:127-129。
彭彥強(2009)。論將非政府力量納入公共安全管理體系的策略與途徑。中共青島市委黨校青島行政學院學報,8:52-55。
彭曉偉(2009)。在公共危機的治理中推進民間組織健康發展。經濟社會體制比較,1:182。
游光榮(2005)。加快建設軍民融合的國家創新體系。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11:5-12。
黃 薇(2009)。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 統籌軍隊後勤保障與國防動員協調發展。軍事經濟研究,2:35-38。
黃秋龍(2004)。非傳統安全的理論與實踐。展望與探索,第2卷第4期:11-22。
溫鍵鳴(2008)。我軍執行非戰爭軍事任務法律事實問題探討。中國軍法,6:20。
齊長生(2008)。加強國動委綜合辦公室建設應處理好三個關系。國防,3:38-39。
賈宸浩(2009)。完善我國應急法制的理念探析。政治論叢,2:60-64。
賈富坤(2000)。抗災搶險工作應納入國防動員體系。國防,3:8。
楊 穎(2005)。析未來戰爭對國防動員指揮體制平戰銜接建設的要求。國防,12:14-15。
楊小敏(2009)。當代中國動員立法改革之三大轉變。政治與法律,7:65-67。
楊永海(2006)。建立應急作戰國防動員指揮體制的若干問題。國防,1:28-30。
楊開煌(2009)。「中共應急機制之建立與運作:以2008年為例」。收編於 國家安全威脅研究報告。
楊建中(2003)。政治動員:中國共產黨的政治優勢。山西省委黨校學報,1:67-68。
鄭 靜(2007)。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 推進科技動員建設。國防技術基礎,9:58-60。
劉中元(2005)。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的公民行政參與。河南科技大學學報,3:32-35。
劉沈揚(2009)。貫徹軍民融合發展思想 推進成建制成系統動員建設。國防,11:4-7。
劉雙泉(2009)。信息化戰爭條件下國防動員的理論思考。國防技術基礎,4:61-63。
劉忠誠(2008)。加強新世紀新階段國防動員工作必須著力解決的幾個問題。國防,1:22-24。
劉新泉(2009)。努力建構應急應戰一體的國防動員指揮體制。國防,3:36-37。
劉智勇(2004)。論政府公共治理能力的缺失與再造。電子科技大學學報,3:97-98。
趙 敏(2010)。我國非政府組織發展的現實困境及探索。四川師範大學學報,2:11-14。
趙道致(2008)。應急資源的多元信息化儲備。未來與發展,8:21-26
趙應軍(2009)。注重搞好網絡人才的動員準備。國防,12:15。
齊 琳(2008)。國內非傳統安全問題研究述評。大慶師範學院學報,第28卷第3期:31-32。
蔡志強(2006)。社會參與:危機治理範式的一種解讀。中共中央黨校學報,6:108-112。
範志鵬(2009)。軍民融合展新貌—廣東省珠海市軍地加快推進國防動員建設紀事。中國民兵,2:6-7。
潘守勇(2006)。加強國防動員體制機制建設幾點看法。國防,11:23-24。
鮮開林(2007)。試論科學發展觀視野中的善治理念。南京政治學院學報,第23卷第2期:60-64。
薑振源(2008)。加強國防動員和後備力量遂行多樣化軍事任務的法規建設。國防,11:50-51。
謝克敏(2009)。軍民融合推動創新發展。華北民兵,6:16。
謝孝榮(2008)。關於社會主義和諧文化建設問題的若干思考。福建論壇,1:120-123。
謝紹泉(2009)。努力建立適應非戰爭軍事行動需要的國防動員體系。國防,9: 13-14。
薛 瀾(2007)。從更基礎的層面推動應急管理。中國應急管理,2:26。
魏玉祥(2005)。完善國防動員領導指揮體制的幾點思考。國防,3:46-48。
魏澤玉(2009)。從世界主要國家動員實踐看我國國防動員應急應戰一體化體制建設。國防技術基礎,8:59-62。
叢 梅(2009)。加強中國應急管理體系的法制建設。理論與現代化,5:120-123。羅豪才(2009)。公共治理的崛起呼喚軟法之治。政府法制,12-13。
羅德剛(2002)。我國公共管理主體的探討。中國行政管理,6:18-20。
魏周利(2009)。非戰爭軍事行動國防動員應解決的三個重大問題。國防,1:43-44。
羅鵬興(2008)。軟法:公共治理不可或缺的制度之維。重慶工商大學學報,2:94-96。
龍太江(2005)。從「對社會動員」到「由社會動員」—危機管理中的動員問題。政治與法律,2:17-25。
譚玉龍(2005)。加快國防動員信息化建設。國防,9:23-25。
鐘志明(2009)。適應軍民融合式發展要求積極推進軍隊體制編制調整改革。國防,1:11-15。
鐘開斌(2009a)。「一案三制」:中國應急管理體系建設的基本框架。南京社會科學,11:83-89。
(2009b)。回顧與前瞻:中國應急管理體系建設。政治學研究,1:80-90。
黨國際(2009)。加強國防動員與應急管理一體化建設的探討。國防,11:12-14。
龔 樸(2008)。改革開放以來國防動員研究的回顧與展望。黨史文苑,10:64-66。
欒曉峰(2006)。轉變公共治理主體結構 促進和諧社會的建構。新視野,5:38-40。

學位論文
王永軍(2006)。基於預案的動員決策支持方法研究。北京理工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王歡歡(2009)。國防動員與國民經濟動員法律概念比較分析。中國政法大學碩士論文。
朱 靜(2007)。中國共產黨的政治動員探析。西南交通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宋佳蔓(2009)。我國政府危機管理中的政治動員機制研究。東北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李志義(2006)。國民經濟動員協調理論與應用。國防科學技術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李連宏(2006)。物資敏捷動員的理論與方法研究。北京理工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吳一亮(2006)。國民經濟動員發展系統評價—基於協調性的研究。北京理工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吳正雄(2007)。有限戰爭概念下動員的轉變—我國動員制度檢討。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博士論文。new window
吳開松(2006)。當代中國危機動員研究。華中大學博士論文。
邵丹(2005)。新形勢下提高國民經濟動員能力的研究。寧夏大學碩士論文。
高明賢(2005)。中共國防動員體系演變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
郭乃碩(2007)。中國共產黨治國思想研究。東北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郭武平(2006)。中國國防動員體制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
郭瑞鵬(2006)。應急物資動員決策的方法與模型研究。北京理工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萬玉強(2008)。預備役部隊快速動員演習專案管理研究。國防科學技術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張紀海(2005)。基於Multi-Agent 的國民經濟動員系統建模與仿真研究。北京理工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劉雯(2007)。應急體系下的省級國民經濟動員管理信息系統設計與實現。電子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韓宇寬(2006)。國民經濟動員中的可動員資源管理研究。北京理工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研討會論文
陳宗韓(2000)。中共精神動員之研究。收錄於 後備動員管理學校全民防衛動員與國家安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後備動員管理學校。
楊志恆(1999)。中共高技術局部戰爭準備之動員體制研析。收錄於全民總動員邁向新世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後備動員管理學校。
蔡明彥(2006)。各國後備動員體系發展趨勢。收錄於 新安全威脅下的國土安全與全民防衛動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淡江大學。

報紙及網路資源
四川省軍區5•12動員研究課題組。探索新世紀新階段應急動員新特點。中國防報,2008/8/4。
李開宇。推進科技動員創新發展。中國國防報,2009/2/16。
吳東傑。民營企業儲備後備動員力量探析。中國國防報,2009/8/24。
易 衛。資源管理在國防動員中的功能。中國國防報,2007/10/24。
陳 龍。國防動員讓汶川抗震救災更有力。中國國防報,2008/5/29。
陳維超。法制化:國防動員的必然走向。中國國防報,2009/6/8。
國防動員信息管理系統讓動員能力明顯增強。解放軍報,2008/11/24。
張和芸。舉國動員 共克時艱。中國國防報,2008/6/2。
曾 宇。暴雪:一道應急動員想定作業。中國國防報,2008/2/4。
範懷月。發揮商會組織的動員作用。解放軍報,2009/2/23。
薛志亮。打牢後備力量遂行多樣化軍事任務能力基礎。中國國防報,2009/1/12。
魏澤玉。世界主要國家應急應戰一體化動員實踐。解放軍報,2009/2/23。
「國家國防動員委員會有關負責人就國防動員法答問」。http://big5.gov.cn/gate/big5/www.gov.cn/jrzg/2010-02/27/content_1543167.htm.

中共民政部「民政事業統計季報」。http://files.mca.gov.cn/cws/201004/20100428152440412.htm

「民政部關於在全國推進城市社區建設的意見」。http://zqs.mca.gov.cn/article/sqjs/zcwj/200912/20091200044439.shtml

「國務院已成立抗震救災總指揮部 回良玉任總指揮」。http://big5.gov.cn/gate/big5/www.gov.cn/ldhd/2010-04/14/content_1580875.htm

「南都基金會支持民間組織在災難中救援」。http://society.people.com.cn/BIG5/8217/186940/187549/11418934.html

「民政部發布青海玉樹地震災情和抗震救災進展情況」。
http://big5.gov.cn/gate/big5/www.gov.cn/gzdt/2010-04/15/content_1582401.htm

「民政部緊急向青海玉樹地震災區調運中央救災物資」。http://big5.gov.cn/gate/big5/www.gov.cn/gzdt/2010-04/15/content_1581277.htm

「抗震救災走向制度化」。
http://www.chinareform.net/2010/0425/16066.html

「胡錦濤提出開創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新局面」。http://www.gwytb.gov.cn:82/17d/17d07101509.html

「胡錦濤:軍隊保障能利用民用資源就不自己鋪攤子」。http://china.rednet.cn/c/2007/02/27/1142044.htm

「國防動員信息管理系統讓動員能力明顯增強」。
http://www.huaxia.com/thjq/jsxw/dl/2008/11/1233024.html

「河西區人武部國防動員駛入信息化快道」。http://www.pladaily.com.cn/big5/pladaily/2003/12/08/20031208001033_army.html

「目擊解放軍首次戰區聯合演習」。http://www.takungpao.com/news/09/08/12/junshi08-1125725.htm

「政府防災減災 民間力量亦應分擔重任」。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5/12/c_1291539.htm

「汶川震後經驗在玉樹被檢視 國民自救能力待改善」。
http://news.sina.com.hk/cgi-bin/nw/show.cgi/1174/3/1/1501618/1.html

「玉樹軍分區統籌使用兵力 民兵成建制投入災後重建」。
http://big5.ce.cn/xwzx/gnsz/gdxw/201005/06/t20100506_21364303.shtml

「解放軍後勤戰線全力投入玉樹抗震救災」。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7_0_101294874_1.html

「從青海玉樹地震救援看解放軍快反能力」。
http://info.wenweipo.com/index.php/action-viewnews-itemid-18295

「近13000名解放軍和武警官兵投入玉樹抗震救災」。
http://big5.ce.cn/xwzx/gnsz/gdxw/201005/06/t20100506_21364188.shtml

「玉樹地震災區禁止民間志願者進入」。
http://big5.soundofhope.org/programs/162/156699-1.asp

「軍隊在抗震救災行動中建立四級指揮體制、劃分五個責任區」。http://big5.gov.cn/gate/big5/www.gov.cn/wszb/zhibo225/content_981445.htm

「青海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緊急動員奮力抗震救災」。http://www.gov.cn/jrzg/2010-04/20/content_1587105.htm

「民政部、紅十字會總會、慈善總會發放捐贈款物紀實」。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06/22/content_8418878.htm

「NGO備災中心」。
http://www.ngodpc.org/gywm.asp

外文書籍
Bevir, Mark(2007). Public Governance. London: SAGE.
Bovaird, Tony(2009). Public Management and Governance. New York: Routledge.
Brinton, Milward(2000). How Networks are Governed. In Carolyn J. Heinrich.Governance and Performance: New Perspectives. Washington D.C: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Cardozier, V. R.(1995). The Mobiliz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World War Ⅱ:How the Government, Military and Industry Prepared for War. North Carolina: McFarland &Company, Inc.
Chandler, Lester Vernon(1951). Economic Mobilization and Stabilization : Selected Materials on The Economics of War and Defense. New York : Holt.
Chickering, Roger(2000). Great war, Total War : Combat and Mobilization on the Western Front,1914-1918.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Ellison, John N.(1988). Mobilizing U.S. Industry: A Vanishing Option for National Security?. Boulder: Westview Press, Inc.
Flynn, George Q.(1979). The Mess in Washington: Manpower Mobilization in World War Ⅱ.Connecticut: Greenwood Press, Inc.
Hillyard, Michael J.(2000). Public Crisis Management. New York : Writers Club Press.
Horne, John(1997). State, Society and Mobilization in Europe during the First World War.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ndustrial College of the Armed Forces(1964). Administration of Mobilization WWⅡ. Washington D. C.: Industrial College of The Armed Forces
Johnston, Edward S.(1941).Building an Army: Mobilization of Manpower in the Army of the United States. Harrisbury, Pennsylvania: The Military Publishing Co.
Kettle, D.(2002). The Transformation of Governance (Public Administration for Twenty-First Century America). 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Baltimore and London.
Koistinen, Paul A.C.(1997). Mobilizing for Modern War :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American Warfare, 1865-1919. Lawrence, Kan. : 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
Ladeur, Karl-Heinz(2004). Public Governance in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Merritt, Hardy L.(1985). Mobilization and the National Defense. Washington,D.C. :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Press.
Moran, Daniel(2003). The People in Army: Military Myth and National Mobilization since the French Revolutio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Ostrom, Elinor(1991). Governing the Commons: The Evolution of Institutions for Collective Action.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faltzgraff, Robert L.(1983). U.S. Defense Mobilization Inferastructure. Hamden (Conn.): Archon Books.
Pierre, Jon(2000).Governance , Political and the State.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Rosenau, James N.(1992). Governance Without Government: Order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he Commission on Global Governance.(1995). Our Global Neighborhood : The Commission on Global Governance. London : Oxford Press.
Vawter, Roderick L.(1984)。Industrial Mobilization: The Relevant History. Washington, DC: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外文期刊
Bovaird, Tony(2002).”Moving Form Excellence Models of Local Service Delivery to Benchmarking of Good Local Governanc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dministrative Sciences,Vol.67 Issue 1:9-23.
Cronin, Audrey Kurth(2006).”Cyber-Mobilization:The New Levée en Masse “. Parameters: US Army War College, Vol. 36 Issue 2:77-87.
Frey, Bruno S.(2005).”Can Private Learn From Pubilc Governance?” The Economic Journal: November 115 .
Humphress, Rick(2007). “Building an Emergency Response Competency System: Optimizing Emergency Personnel Mobilization”. Journal of Homeland Security and Emergency Management,Vol. 4 Issue 3:article 7.
Rhodse, Robert(1996). ”The New Governance : Governing Without Governance”. Political Studies,Vol.44:652-667.
Stoker, Gerry (1998) .Governance as Theory: Five Proposi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Vol 50:17–28.
Ziganshin, D. F.(2007). "Mobilization of Manpower Resources: Economic Feasibility Study." Military Thought: Vol.16, Issue 1:10-16.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