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由敦煌寫本〈齖□新婦文〉論唐代悍婦與婚姻異象
書刊名:東方人文學誌
作者:葉懿慧
作者(外文):Yeh, Yi-huei
出版日期:2004
卷期:3:1
頁次:頁85-102
主題關鍵詞:敦煌變文齖□新婦文悍妻唐代婚姻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32
  • 點閱點閱:71
敦煌變文為講唱文學的一種,說唱藝人或下層文士,往往將社會實況或歷史特殊現象當成題材,經過誇張的描述,藉以批判現實或娛樂大眾,所以我們可藉由變文之內容,觀察唐代之社會現象。因此當敦煌寫本〈□□新婦文〉一文中,出現了強悍潑辣的新婦,不禁令人深感興味,試圖去探究此種悍婦,在唐代是屬於特例?抑是一種風氣?經由文獻之比照,可發中唐以前中、上層社會,上自皇帝,下至文武百官、士大夫,畏妻風氣盛行,此種現象與中國傳統觀念中,認為應是夫強妻弱觀念大相逕庭,故□□新婦形象之塑造,應是有其依據的。另外從寫本內容中,亦反映出,唐代婚姻觀中,娶妻講求門第與出身而非賢德、對離婚婦女持較為寬容之態度等,種種異於傳統婚姻觀之現象。
期刊論文
1.胡萬川(19920300)。「賣油郎獨占花魁」的喜劇藝術。中外文學,20(10)=238,4-1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朱鳳玉(1986)。太公家教研究。漢學研究,4(2),39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段塔麗(2001)。唐代婦女地位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孟棨(1966)。本事詩。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Forster, Edward Morgan、李文彬(1991)。小說面面觀。臺北:志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戴聖、鄭玄、孔穎達(1989)。禮記。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長孫無忌、劉俊文(2000)。唐律疏議。北京:法律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劉昫(1978)。舊唐書。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溥(1985)。唐會要。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劉肅、李鼎霞、許德楠(1997)。大唐新語。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宋敏求(1972)。唐大詔令集。台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李昉(1990)。太平廣記。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張鷟(1966)。朝野僉載。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王重民、王慶菽、向達、周一良、啟功、曾毅公(1957)。敦煌變文集。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潘重規(1994)。敦煌變文集新書。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唐耕耦、陸宏基(1990)。敦煌社會經濟文獻真迹釋錄。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鄭阿財(1993)。敦煌寫卷定格聯章「十二時」研究。敦煌文獻與文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王壽南(1992)。唐代公主之婚姻。唐代研究論集〈第1輯〉。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唐)劉餗(1966)。隋唐嘉話,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東漢)班昭(1985)。女誡,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唐)宋若昭(1985)。女論語,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唐)陳邈妻鄭氏(1985)。女孝經,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