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劉宋篡弒之研究
作者:唐訓聚
作者(外文):TANG,SHUN-CHU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史學系
指導教授:王吉林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6
主題關鍵詞:劉裕蕭道成行府州事典籤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7
劉宋篡弒之研究
摘要
劉裕起自布衣寒門,因勢利導於晉末混沌之中,遇機秉權奪得大位,一改禪讓只篡不弒的故事,開創篡弒史例。雖曰晉祚已終天命在宋,劉裕仍冷血弒遜帝以防復辟。爾後,南朝凡禪讓型態的篡位必弒遜帝。凡藉廢昏立明弒君的臣子,無論篡或不篡,皆藉太后令為之。
武帝太子少帝義符即位,輔臣徐羨之等為保權勢,先殺二皇子廬陵王義真,再藉廢昏立明逕廢少帝並弒之,立不該得位之三皇子文帝,創立廢弒立之史例,意在製造傀儡皇帝俾便掌控大權。謝誨又據文帝舊藩荊州,意在內外夾輔隨時可再廢文帝,此君臣角色的倒置,終使三輔臣不得善終。爾後,南朝各輔臣皆有「寒蟬效應」,除篡弒者外,均不敢藉廢昏立明廢弒幼主。
文帝太子劉劭創立儲貳篡弒之史例,震撼君主與太子之間的親情,在權勢「零和」的「博奕」下,父子、君臣的倫理皆付之一炬。三皇子孝武帝劉駿奉辭伐罪即位,並弒「太初」偽皇帝劉劭與二皇兄劉濬,也是一次伐罪式的篡弒史例。
明帝劉彧篡弒孝武帝太子前廢帝,致四方諸侯皆叛,後孝武子系兵敗盡誅。武帝一脈在孝武帝、明帝二次的殺戮下,劉氏子系已不足以藩衞皇室,此為寒門武將蕭道成崛起之張本。另劉宋朝東宮失教,凡太子即位者皆不保其位,蕭道成先弒明帝太子後廢帝,再篡弒己立之傀儡順帝,有效法武帝劉裕先弒晉安帝,再篡弒晉恭帝的前例。劉宋屢創各式型態的篡弒新史例,竟成為南朝各朝篡弒的學習模式。
武帝既創篡弒之惡例,當也思慮子孫不致步上被篡弒的慘事。故非帝姓皇子不得封王,皇子封王並派任地區「持節都督諸軍事」,又再居流官刺史之位,使「王、都督、刺史」合體於皇子一身,集「政、軍、民」的地方大權。諸皇子輪流居荊、揚、南徐、南豫、江等大州,並結合荊州下游州郡,編為軍事性的都督區,利用地理交錯互為牽制,以防上游方鎮舉兵東進。惟皇子年幼不能視事,又創設府州行事官制代王行事。為能控制地方軍政事,又創制府州小吏典籤寒人為耳目。待文帝、孝武帝、明帝均以藩王篡弒入纂,府州典籤入京,又踞中書通事舍人為中央耳目,致南朝恩倖寒人勢力高漲。
士族雖自外於篡弒政變之中,唯吏部選官必為士族出任,此為篡弒者籠絡士族的手段,一方面不影響士族把持官僚體系;一方面可維持篡弒政局的穩定。朝野因篡弒不絕,士族事二主習以為常,故不強調忠義只強調孝義,亙南朝四史皆以孝為臧否人物之基準,社會也以孝為道德良窳的標準。
南朝基於劉宋的篡弒模式,一為皇室近支奪位的內禪形式;一為寒門武將鼎革的外禪形式。士族為保全門戶必須鎮之以靜,不參與嗜血的篡弒政變。如為后族則謹守本分並不干政,凡入仕重文職不喜武職驅使。加之南朝帝王鼓勵文學,社會有重文輕武的風尚,皇子與士族皆不願任武職的現實下,南朝寒門武將遇機掌握兵權,再遇皇室子系內鬥不已之際,當然乘隙篡弒鼎革,高門士族唯有不迎不送,擁戴並奉璽綬於篡弒者。劉宋武帝以篡弒開國,劉宋也以被篡弒而失國。但劉宋創立的篡弒新文化,創制的皇子藩屏的新策略,並不因劉宋失國而摒棄之,仍為爾後南朝各君主視為學習的範本。
關鍵字:劉裕、蕭道成、行府州事、典籤。
A Research on the Regicide of Liu Song Dynasty
Abstract
420 CE, amidst the chaos of Eastern Jin Dynasty, Liu Yu, King of Song, committed regicide on Emperor An of Jin and Emperor Gong of Jin before establishing his empire of “Liu Song”. At the same time, he overthrew the long lasting tradition that usurper will not kill the abdicated emperor. The author used “chaos theory” to explain why Emperor Wu of Song can successfully “commit regicide”. Secondly, not long after Emperor Wu of Song’s heir, Emperor Shao of Song succeeded the throne, he was abdicated and murdered by court officials, again breaking the long lasting tradition that court officials will not kill abdicated emperors. The author used “role theory” to explain the court officials doing and why they failed. Furthermore, 30 years after Emperor Wen of Song succeeded the throne, his biological heir committed regicide on him, again overthrowing the tradition that no heir had ever committed regicide on their own father before since the Qin Dynasty. For this part, the author used “game theory” to explain the “zero-sum game” between father and son. After the heir succeeded the throne, he was killed by his younger brother, the Third Prince. The Third Prince “committed regicide” on another emperor and it was another “game” between them. Finally, the royal descendants of the Liu Song started killing each other, giving Xiao Daocheng the opportunity to rise and established the empire of “Xiao Qi” by committing regicide on Emperor Shun of Song.
Although Liu Song Dynasty was founded through “regicide” and was also overthrown through “regicide”, it did establish some new systems. For example, after the royal princes are “kinged” (封王), they will become “Ci Shi” at states and simultaneously hold the position of “Du Du” on regional military affairs. With all these three positions held by one person, the royal family obtained great control over local “political, administrative and military affairs”. Especially the Ci Shi and Du Du of “Jingzhou” and “Yangzhou” are vital posts for protecting the royal family. Due to the youth of royal princes, official posts were established to act on behalf of the “Military Office” and “State Office”, and the status of “Dian Qian” was raised to exclusively serve as the eyes and ears of the emperor for controlling regional affairs. Also, nobility controlled “Ministry of Official Personnel” for selecting people into the government, and ensured the tradition of nobility-control on the bureaucratic system. After “the person who committed regicide” became emperor, to maintain political stability, he had to use “official posts” to exchange for the supports of the nobility. Due to political compromise, the nobility will then recognize “the person who committed regicide” as the legitimate emperor. Therefore, there was no emphasis on the “loyalty” of the country, only the “filial piety” on their family; there were no “martyred” court officials, only “family protecting” noblemen.
Both the royal family and nobility put great emphasis on literature, thus creating an atmosphere of “preferring pen to sword” in the society. Noblemen didn’t want to be military generals, nor do civilians want to be soldiers. The “belittling military” atmosphere resulted in the situation that the majority of soldiers originated from lower social classes, who eventually seized control on the military power of the empire and committed regicide on the emperor to establish a new kingdom. These are the blood-thirsty reasons why “regicide” continue to happen in the “Southern Dynasties” as a form of political change.
一、正史(按朝代順序)

西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11月第2版。
東漢•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6月第1版。
劉宋•范曄,《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5月第1版。
西晉•陳壽,《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7月第2版。
唐•房玄齡等,《晉書》,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2月第9刷。
蕭梁•沈約,《宋書》,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12月第9刷。
北齊•魏收,《魏書》,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12月第8刷。
蕭梁•蕭子顯,《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12月第10刷。
唐•姚思廉,《梁書》,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12月第8刷。
唐•姚思廉,《陳書》,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4月第9刷。
唐•李延壽, 《南史》,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6月第7刷。
唐•李延壽,《北史》, 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7月第7刷。
唐•李百藥,《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12月第9刷。
唐•令狐德棻,《周書》,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3月第9刷。
唐•魏徵等,《隋書》,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4月第9刷。
宋•歐陽修等,《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1月第8刷。
清•張廷玉等,《明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百衲本版。

二、古籍(按朝代順序)

漢•劉向,《戰國策》,臺北,智揚出版社,2003年版
晉•干寶,《搜神記》,臺北,洪氏出版社,1982年版
劉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臺南,漢風出版社,2011年10月初版
唐•長孫無忌,《唐律疏議》,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5年4月第9刷。
唐•李林甫,《唐六典》,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3月第3刷。
唐•杜佑,《通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版。
唐•劉知幾,《史通》,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0年9月第1版。
唐•虞世南,《帝王略論》,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1版。
宋•司馬光,《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點校版2007年6月第11刷。
宋•鄭樵,《通志》,臺北,世界書局,1984年10月第8版。
宋•沈括,《夢溪隨筆》,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年1月1版1刷。
宋•張敦頤,《六朝事跡編類》,臺北,廣文書局,1970年12月初版。
清•趙翼,《二十二史劄記》,臺北,洪氏出版社,1978年再版
清•錢大昕,《廿二史考異》,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年1月第1刷。
清•朱銘盤,《南朝宋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1刷。
清•朱銘盤,《南朝齊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6月第1刷。
清•朱銘盤,《南朝梁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刷。
清•朱銘盤,《南朝陳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刷。
清•王夫之,《讀通鑑論》,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10月第七刷。
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臺北,洪氏出版社,1960年版。

三、今籍(按姓氏筆畫順序)

(一)中文專書

王吉林,《君相之間一唐代宰相與政治》,北京,新華書店,2007年6月第1版。
王仲犖,《宋書校勘記長編》,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王怡辰,《魏晉南北朝貨幣交易和發行》,臺北,文津出版社,2007年。new window
王玲,《漢魏六朝荊州地區的經濟與社會變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9月第1刷。
王國良,《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7月初版。new window
王壽南,《中國歷代創業帝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3年初版。
方北辰,《魏晉南朝江東世家大族論述》,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9月第2刷。
孔祥軍,《晉書地理志校注,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2年1月第1刷。
日•川勝義雄,徐谷芃譯,《六朝貴族制社會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2月第1刷。
日•谷川道雄,馬彪譯,《中國中世社會與共同體》,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10月第3刷。
日•谷川道雄編,《地域社會在六朝政治文化上所起的作用》,日本,日本學術振興會中文出版,1987年。
田餘慶,《秦漢魏晉史探微》,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1月第2刷。
田餘慶,《東晉門閥政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刷。
牟潤孫,《注史齋叢稿》,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6月第2刷。
朱堅章,《歷代篡弒之研究》,臺北,嘉新水泥文化基金會,1964年初版。
朱堅章譯,《政治學的範圍與方法》,臺北,幼獅文化,1991年第八印。
朱大渭等,《魏晉南北朝社會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呂思勉,《兩晉南北朝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4月第2刷。呂思勉,《中國制度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第2刷。
沈力譯,《混沌中的秩序》,臺北,結構群文化公司,1990年第1刷。
李憑,《北朝研究存稿》,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12月第1版。
李俊,《中國宰相制度》,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9年9月重排1版。
李小樹主編,《秦漢魏晉南北朝史學史稿》,北京,2007年8月第1刷。
何德章,《魏晉南北朝史叢稿》,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11月第1刷。
周一良,《魏晉南北朝史十二講》,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7月第1版。
周一良,《魏晉南北朝史論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6月第2版。
周谷城,《中國社會之結構》,地點不詳,文學史料研究會出版,1930年1月初版。
胡阿祥等編著,《南京通史•六朝卷》,南京,南京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
胡阿祥,《魏晉南北朝史十五講》,南京,鳳凰出版社,2010年6月第1刷。
姚薇元,《北朝胡姓考》,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7月第1刷。
徐迎花,《漢魏至南北朝時期郊祀制度研究》,黑龍江,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7月第1刷。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叢》,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78年11月第4刷。
柴德賡,《史籍舉要》,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曹文柱,《魏晉南北朝史論合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6月第1刷。
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9年1月第1刷。
梁滿倉,《魏晉南北朝五禮制度考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5月。
陳寅恪,《金明館叢稿初編》,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年12月第三刷。
陳琳國,《魏晉南北朝政治制度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3月初版。
陳啟雲,《漢晉六朝文化•社會•制度》,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7年1月臺1版。
陳羨,《宋齊北魏的紛爭史》,重慶,重慶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1刷。
陳俊強,《魏晉南朝恩赦制度的探討》,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6月初版。new window
高敏,《魏晉南北朝史發微》,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月第1刷。
張儐生,《北朝三史校記》,臺北,德育書局,1980年7月。
鈕先鍾,《中國戰略思想史》,臺北,黎明文化公司,1992年初版。
逯耀東,《從平城到洛陽》,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9月第1刷。
鄒紀萬,《魏晉南北朝史》,臺北,眾文圖書公司,2000年1月2版4刷。
萬繩南整理,《陳寅恪魏晉南北朝演講錄》,臺北,昭明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
萬繩楠,《魏晉南北朝史論稿》,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8月第1版。
萬繩楠,《魏晉南北朝文化史》,臺北,雲龍出版社,1995年初版。

趙鐵寒,《中國通史》,臺北,自印
趙以武,《梁武帝及其時代》,南京,鳳凰出版社,2006年第1版。
趙輝,《六朝社會文化心態》,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1月初版本。
趙沛,《兩漢宗族研究》,山東,山東大學出版社,2005年1月第3刷。
赫治清,《中國兵制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初版1刷。
劉俊文主編,《日本中青年學者論中國史六朝隋唐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
劉建軍,《古代中國政治制度十六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1月第1刷。
韓國磐,《南北朝經濟史略》,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0年10月第1刷。
錢穆,《國史大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修訂本。
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2年4月初版12刷。
錢大群,《唐律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8月第1刷。
鄺士元,《魏晉南北朝研究論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1月初版。new window
蘇紹興,《兩晉南朝的士族》,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3年初版第2刷。
嚴耕望,《嚴耕望史學論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嚴耀中,《魏晉南北朝史考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5月第1刷。
薩孟武,《中國社會政治史》,臺北,三民書局,1998年10月增訂7版。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臺北,聯經出版社,1980年初版。
龐天佑,《中國史學思想通史•魏晉南北朝卷》,安徽,黃山書社,2003年11月第1刷。


(二)中文論文

王吉林,〈北魏繼承制度與宮闈鬥爭之綜合研究〉,《華岡文科學報》第11期,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1978年1月。
王吉林,〈元魏建國前的拓跋氏〉,《史學彙刊》第8期,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1977年8月。
王吉林,〈北魏建國時期與塞外民族之關係一北魏平城時代與塞外民族關係之一〉,《史學彙刊》第9期,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1978年10月。new window
王吉林,〈統一期間北魏與塞外民族的關係一北魏平城時代與塞外民族關係之二〉,《史學彙刊》第10期,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1980年6月。new window
王吉林,〈西魏北周統治階層的形成〉,《民族與華僑研究所學報》第3期,陽明山,成文出版社,1981年5月出版。
王怡辰,〈東魏統治集團的婚媾關係一以高氏和元氏為中心〉,《中國中古史研究》第2期,臺北,中國中古史研究編輯委員會,2003年4月初版。new window
毛漢光,〈五朝軍權轉移及其對政局之影響〉,收錄於王健文主編《臺灣學者中國史研究論叢一政治與權力》,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5年4月第1刷。new window
任育才,〈略論作史學論文之方法〉,收錄於《中興史學創刊號》,臺中,中興大學,1972年11月。
何啟民,〈中古時代的世家大族〉,收錄於《中國通史論文選》,臺北,中國通史教學研討會出版,1984年7月修訂再版。
周年昌,〈東晉北府兵的建立及其特點〉,收錄於《古史文存一秦漢魏晉南北朝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11月。
桂齊遜,〈我國固有律對於「禮」、「法」衝突的因應之道一以魏晉南北朝的「復讎」案件為例〉,《魏晉南北朝國際學術研究會論文集史學卷》,中國文化大學文學院主編,臺北,龍文出版社,2002年。
陳登武(筆名田至文),〈歷史上政權轉移的模式〉,《歷史月刊》第79期,臺北,歷史月刊社出版,1994年8月。
陳登武(筆名謝玉武),〈王莽導演的禪讓劇〉,《歷史月刊》第79期,臺北,歷史月刊社出版,1994年8月。
陳琳國,〈南北朝職官制度〉,收錄於《中國古代官制講座》,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7年4月初版。
康樂,〈孝道與北魏政治〉,收錄於王健文主編《臺灣學者中國史研究論叢一社會變遷》,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5年4月第1刷。new window
蒙思明,〈六朝世族形成的經過〉,收錄於《中國通史論文選集》,臺北,中國通史教學研討會,1991年9月初版。
傅樂成,〈荊州與六朝政局〉,收錄於王健文主編《臺灣學者中國史研究論叢一政治與權力》,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5年第1版。new window
勞榦,〈論漢代的內朝與外朝〉,收錄於王健文主編《臺灣學者中國史研究論叢一制度與國家》,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5年5月第1刷。new window
錢穆,〈中國傳統政治〉,收錄於《中國通史集論》,臺北,華世出版社,1987年9月。
錢穆,〈中國史學之特點〉,收錄於《中國通史論文選集》,臺北,中國通史教學研討會,1991年9月初版。new window
鄺士元,〈魏晉門第勢力轉移與治亂關係〉,收錄於《魏晉南北朝論文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1月初版。new window
薩孟武,〈中國歷代中央政制〉,收錄於《中國通史論文選》,臺北,中國通史教學研討會出版,1984年修訂再版。
嚴耕望,〈中國地方行政制度〉,收錄於《中國通史論文選》,臺北,中國通史教學研討會,1984年修訂再版。

(三)外文專書

川勝義雄,《六朝貴族制社会の研究》,岩波書店,1982年。
谷川道雄,《中国中世社会と共同体》,国書刊行会,1976年
川本芳昭,《中華の崩壞と拡大(魏晋南北朝) 》,講談社,2005年。
藤井律之,《魏晋南朝の遷官制度》,京都大学学術出版会,2013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