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道法與宗法:杜光庭《墉城集仙錄》女性倫理觀之考察
作者:方韻慈
作者(外文):Yun-Cih Fang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李隆獻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8
主題關鍵詞:杜光庭《墉城集仙錄》倫理性別能動性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9
本文題為「道法與宗法:杜光庭《墉城集仙錄》女性倫理觀之考察」,主要目的有三:其一,揭示中古道教如何與宗法社會倫理相互區別、模擬、競爭、合作,進而形成橫跨地域、階級的特殊人際社群,建立教派的倫理論述;其二,在道教與宗法社會競合的背景下,探討中古女性出入兩種社群的能動性;其三,為宗教文學研究提供新的可能。
第一章緒論,說明論題、研究動機、前人研究述略、研究方法與限制。第二章考辨《墉城集仙錄》五種版本與著作性質,比較〈序〉文與前代仙傳的書寫異同,並揭示貫串全書的敘事結構,指出杜光庭旨在回應開劫度人、仙真濟世的意旨,進而尊崇道法,樹立宗教權威;第三章探討《墉城集仙錄》中母女神譜的書寫策略,觀察中古時期流傳的母女仙譜,如何為杜光庭仿效、轉化為教內的師徒倫理;第四章從女性的職能書寫切入,說明杜光庭如何透過編改女仙為妻的職能,將傳遞父系血脈的妻職,轉化為傳承道術的女仙典範;第五章則關注唐世女道的社會影響力,比對《列女傳》、《女誡》、《墉城集仙錄》、地方志、唐墓誌中對於唐代女性學習、掌握、詮釋知識的記載,說明道教有別於宗法社會的倫理規約,賦予了女性掌握宗教知識社群的能力。第六章結論,總承前論,指出在道法、宗法的競爭與合作中,道教提供的知識網絡,乃是中古修道女性能動性之所繫。
This article entitled " Doaist orthodoxy and Patriarchal system: On Gender and Ethical Ideas in Du Guan Ting’s Yong Cheng Ji Sian Lu(墉城集仙錄Records of the Assembled Transcendents of the Fortified Walled City)" has three main aims: First, it reveals how Taoism differs from patriarchal social ethics, how Daoism establish ethical discourses for its communities; secondly, to explore the dynamics of women transfer between Daoist communities and patriarchal society; and third, to explore new research methods for religious literature.
The first chapter is an introduction, which explains the topics and meanings, motives, predecessors'' research, research methods and restrictions. The second chapter examines the five editions and writing purpose of Yong Cheng Ji Sian Lu. 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s the mother and daughter''s divinity in the Yong Cheng Ji Sian Lu .To prove Doaism copy and transfer Patriarchal system as Doaist orthodoxy. The fourth chapter explains how Du Guangting transformed wife''s role and duty in Taoism to estanblish Doaist orthodoxy. The fifth chapter focuses on the religious knowledge and social influence of the Tang Dynasty female. The sixth chapter concludes that the knowledge network provided by Taoism enable female to get more agency before they did in Patriarchal system.
參 考 書 目
道 藏
本論文所使用道藏為全1120冊之《正統道藏》(上海:上海書影印涵芬樓,1923-26年)。道經後所列冊數即依此本;道藏編號「CT」使用Schipper, Kristofer, ed. 1975. Concordance du Tao-tsang. Titres des ouvrages. Paris: EFEO. (Publications de l''EFEO, 102.)
CT298,趙道一:《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後集》,《正統道藏》第150冊。
CT444,《正統道藏》第198冊,杜光庭:《洞玄靈寶三師記》。
CT463,《正統道藏》第204冊,《正一法文太上外籙儀》,全一卷。
CT507,《正統道藏》第270冊,杜光庭:《太上黃籙齋儀》。
CT591,《正統道藏》第327冊,杜光庭:《錄異記》。
CT593,《正統道藏》第329冊,杜光庭:《歷代崇道記》。
CT785,《正統道藏》第562冊,《老君音誦誡經》。
CT790,《正統道藏》第563冊,《女青鬼律》。
CT885,《正統道藏》第584冊,《黄帝九鼎神丹經訣》。
CT969,《正統道藏》第610冊,杜光庭:《墉城集仙錄》。
CT1032,《正統道藏》第677冊,張君房編:《雲笈七籤》。
CT1120,《正統道藏》第884冊,不著撰人:《道法會元》。
CT1138 ,《正統道藏》第768冊,《無上祕要》。
CT1237,《正統道藏》第1237冊,孫夷中集:《三洞修道儀》。
CT1238,《正統道藏》第989冊,《傳授經戒儀注訣》,全一卷。
CT1243,《正統道藏》第991冊,《要修科儀戒律鈔》,全十六卷。
CT1294,《正統道藏》第1009冊,《洞真黃書》,全一卷。
CT1343,《正統道藏》第1031冊,《洞真黃書》,全二卷。
CT1352,《正統道藏》第1034冊,《洞真太上太霄琅書》,全十卷。
CT1361,《正統道藏》第1039冊,《上清七聖玄紀經》。

傳 統 古 籍
戰國:《老子四種》(臺北:大安出版社,1996年)
漢‧鄭玄注,賈公彥疏:《儀禮.喪服》,阮元校:《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影印清嘉慶二十年(1815)南昌府學刊本)
漢‧舊題東方朔著:《十洲記》(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年)
《漢書‧哀帝紀》(臺北:中華書局,1986年)
漢‧劉向編,清.王照圓注:《列女傳補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
漢‧舊題劉向編,王叔岷校箋:《列仙傳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漢‧于吉編,王明:《太平經合校》(北京:中華書局,1960 年)
漢‧班固等著:《東觀漢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漢‧班昭著,鈴木虎雄注解:《曹大家女誡》(京都:富山房書房,1935年)
東漢‧王充:《論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南朝梁‧劉勰著、黃叔琳注:《文心雕龍注》(臺北:開明書局,1985年)
北魏.酈道元注,楊守敬、熊會貞疏,陳橋驛校:《水經注疏》(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89年)
北齊.魏收撰:《魏書》(臺北:中華書局,1980年)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臺北:中華書局,1981年)
晉.葛洪:《神仙傳》(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晉.干寶著,汪紹楹校注:《搜神記》(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晉.陳壽:《三國志》(臺北:中華書局,1980年)
隋.費長房編:《歷代三寶紀》,大藏經刊行會編:《大正新脩大藏經》(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3年)冊四十九
唐.歐陽詢等編:《藝文類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唐.魏徵等著:《隋書》(臺北:中華書局,1980年)
唐‧房玄齡等撰:《晉書》(臺北:中華書局,1980年)
唐.李百藥:《北齊書》,《百衲本二十四史》,(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唐.李延壽:《北史》(臺北:中華書局,1980年)
唐.長孫無忌等撰、劉俊文點校:《唐律疏議》(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唐.房玄齡等著:《晉書》(臺北:中華書局,1980年)
唐.釋玄嶷《甄正論》,收錄於唐.釋道宣:《續高僧傳》﹙北京:北京圖書館,2008年﹚唐.玄宗李隆基撰,李林甫等注:《大唐六典》(臺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日本享保九年(1724)近衛家熙刻本,1962年)
唐.顏真卿著,清.黃本驥編《顏魯公集》,《四部備要》(北京:中華書局,1920-1936年據三長物齋叢書本校刊 )
唐.不著撰人,韓吉紹校釋:《黃帝九鼎神丹經訣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
(日)丹波康賴編集:《醫心方》(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影印安政影寫本,1982年)
唐.李白,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唐.戴孚:《廣異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宋.王溥撰:《唐會要》(京都:中文出版社,1978年)
唐.李商隱著,劉學鍇、余恕誠集解:《李商隱詩歌集解》(臺北:洪葉出版社,1992年)。
唐.沈汾:《續神仙傳》(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周紹良、趙超編:《唐墓誌彙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周紹良、趙超編:《唐墓誌彙編續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後晉.劉昫等撰:《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宋.李昉等人奉敕編,張國風會校:《太平廣記會校》(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年。)
宋.李昉等人奉敕編,《太平御覽》(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宋.歐陽修、宋祁撰:《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宋.陸佃:《增修埤雅廣要》(合肥:黃山書社影印氣化門明萬曆三十八年孫弘範刻本,2008)
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宋.鄭樵:《通志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金.元好問著,狄寶心校注:《元好問文編年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明,楊爾曾:《新鐫仙媛紀事》,王秋桂、李豐楙主編:《中國民間信仰資料彙編》(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年)第1輯第9冊
清.紀昀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董鋯編:《全唐文》(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
清.彭定求等編:《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清.葉德輝:《祕書省續編到四庫闕書目》(臺北:成文出版社影印清光緒二十年長沙葉氏觀古堂刊本,1970年)
清.丁福保編:《道藏精華錄》(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據無錫丁氏排印本,1989)
近人.李良俊修,王權善等纂:《民國新修南充縣志》(成都:巴蜀書社,1992年)
近人.龍顯昭、黃海德主編:《巴蜀道教碑文集成》(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7年)

中文專書
毛漢光:《中國中古社會史論》(臺北:聯經出版社,1988年)
王永平:《道教與唐代社會》(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王承文:《敦煌古靈寶經與晉唐道教》(北京:中華書局,2002 年)
王國瓔:《中國文學史新講》(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
王夢鷗:〈閒話〈補江總白猿傳〉〉,《唐人小說研究四集》(臺北:藝文出版社,1978年)
王夢鷗:《唐人小說校釋.下冊》(臺北:正中書局,1985年)
王慶餘、曠文楠著:《道醫窺祕-道教醫學康復術》﹙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
任繼愈:《道教史》(北京: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朱東潤:《張居正大傳》(上海:上海書店,1989年)
余嘉錫:《四庫全書提要辯證》(長沙:湖南出版社,2009年)
李玉珍:《唐代的比丘尼》(臺北:學生書局,1989年)
李建民:〈「婦人媚道」考──傳統家庭的衝突與化解方術〉,《新史學》7.4 (1996):1-32,後收入鮑家麟編著:《中國婦女史論集》(臺北:稻鄉出版社,2004年),第六集。
李貞德:《公主之死-你所不知道的中國法律史》(臺北:三民書局,2001年)、〈女人的中國中古史-性別與漢唐之間的禮律研究〉,收入日本中國史學會主編:《中國の歷史世界-統合のシステムと多元的發展》(東京:汲古書院,2002年)
李貞德:〈房中術求子及其養生脈絡〉,《女人的中國醫療史—漢唐之間的健康照顧與性別》(臺北:三民書局,2008年)
李貞德:《女人的中國醫療史-漢唐之間的健康照顧與性別》(臺北:三民書局,2008年)
李貞德:〈漢唐之間女性財產權試探〉,李貞德主編:《中國史新論.性別史分冊》李貞德:(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
李素平:《女神、女丹、女道》(北京:宗教文化,2004年)
李 零:《中國方術考》(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1993年)
李劍國:《唐五代志怪傳奇敘錄》(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3年)
李豐楙:〈神仙三品說的原始及其衍變〉,《漢學論文集.第2期》(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3 年)
李豐楙,〈西王母五女傳說形成及其演變-西王母研究之一〉原刊於《東方宗教研究》第1期,1987年9月,頁67-88,後收入《誤入與謫降:六朝隋唐道教文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7 年)
李豐楙:〈道教謫仙傳說與唐人小說〉,《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1990 年。)
李豐楙:〈六朝道教的末世救劫觀〉,收入沈清松主編:《末世與希望》(臺北:五南書局,1999年)
李豐楙:〈正常與非常:生產、變化說的結構性意義--試論干寶《搜神記》的變化思想〉。《第二屆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 年),李豐楙、朱榮貴主編:《中國文哲論集.9.性別、神格與台灣宗教論述》(南港: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7年)
李豐楙:〈出身與修行:明末清初「小說之教」的非常性格〉,收入王璦玲主編:《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主體意識與社會.文學篇》(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4)
李豐楙:〈出身與修行:明代小說謫凡敘述模式的形成及其宗教意識──以《水滸傳》、《西遊記》為主〉,《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5年)李豐楙:〈唐代公主入道與《送宮人入道》詩〉,《憂與遊:六朝隋唐仙道文學》(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李豐楙:〈唐代公主入道與《送宮人入道》詩〉,《憂與遊:六朝隋唐仙道文學》(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汪辟疆:《唐人傳奇小說》(臺北:世界書局,1980年)
周一謀:《中國古代房事養生學》(北京:中外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
周西波:《杜光庭道教儀範之研究》(臺北:新文豐出版社,2003年)
周紹良、趙超主編:《唐墓誌彙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周鳳五,《敦煌寫本太公家教研究》(台北:明文書局,1986年)
岳齊瓊:《漢唐道教修煉方式與道教女性觀之變化研究》(四川:巴蜀書社,2009年)
林富士:《疾病終結者:中國早期的道敎醫學》 ﹙臺北:三民書局,2001年﹚
林富士:《中國中古時期的宗教與醫療》(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8)
林富士:《宗教與醫療》(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1 年)
林榮澤,〈從西王母到無生老母―論道教西王母向民間宗教的轉化〉,林榮澤編:《臺灣民間宗教研究論集》(臺北:蘭臺出版社,2009年)
金兌勇:《杜光庭《道德真經廣聖義》的道教哲學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5年)
侯旭東:〈漢魏六朝父系意識的成長與宗族〉,《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州縣與村里》 (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
姚 平:〈唐代道教女信徒的宗教活動及其生活〉,《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2期
姚 平:《唐代婦女的生命歷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
唐 怡:《道教戒律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8年﹚
唐長孺,〈士族的形成與升降〉,收在其著《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孫亦平:《杜光庭思想與唐宋道教的轉型》(南京:南京大學,2004年)
徐秉愉,〈正位於內─傳統社會的婦女〉,收入杜正勝主編《吾土與吾民:中國文化新論社會篇‧社會篇》,﹙ 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2﹚
郝春文:《唐後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的社會生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編:《馬王堆漢墓帛書》(北京:文物出版社,1976年)
高明士,《唐代東亞教育圈的形成》(台北:國立編譯館,1984年)
高明士:〈中國中古法制化的發展及其歷史意義─儒教初次較全面性的具體實踐─〉,《唐研究》第17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1年)
高明士:〈唐代的身分制社會〉,收入劉翠溶主編:《中國歷史的再思考》(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
高羅佩《中國古代房內考:中國古代的性與社會》(臺北:桂冠圖書有限公司,1991年)
張 珣:〈幾種道經中對女人身體描述之初探〉,《思與言》35(2): 235-265。另收錄於李豐楙、朱榮貴主編:《中國文哲論集.9.性別、神格與臺灣宗教論述》(南港: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7年)
莊吉發:〈真空家鄉無生老母信仰的憧憬〉《真空家鄉》(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2年)
陳寅恪著,九思出版社編輯:《陳寅恪先生全集》(臺北:九思出版社,1977年)
陳尚君:《漢唐文學與文獻論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陳 垣:《道家金石略》(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93年)
陳弱水:《唐代的婦女文化與家庭生活》(臺北:允晨出版社,2007年)同書另有一版《隱蔽的光景:唐代的婦女文化與家庭生活》(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9年)
陳祚龍,〈關於敦煌古鈔李唐「崔氏夫人訓女文」〉,《敦煌學海探珠》(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
陳寅恪:〈讀東城父老傳〉,《陳寅恪文集.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陳登武、高明士《從人間世到幽冥界: 唐代的法制, 社會與國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傅勤家:《中國道教史》(臺北:商務印書館,1988年)
傅樂成:〈西漢的幾個政治集團〉,收入《漢唐史論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7年)
傅璇琮:《唐代科舉與文學》(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6)
程千帆:《程千帆全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程國賦:《唐代小說與中古文化》(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
程錦《唐代女醫制度考釋-以唐《醫疾令》「女醫」條為中心》,《唐研究》12(2006)
黃東陽:《唐五代小說的文化闡異》(臺北:秀威資訊出版社,2007年)
黃進興︰《後現代主義與史學研究》(臺北:三民書局,2006年)
黃瑛萍:《臺灣民間信仰「姑娘的」奉祀—一個社會史的考察》(臺北:稻鄉出版社,2008年)
楊樹達:《漢代婚喪禮俗考》(臺北:華世出版社,1976年)
楊聯陞,〈《老君音誦誡經》校釋──略論南北朝時代的道教清整運動〉,《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8:1(1956)
楊聯陞:〈中國歷史上的女主〉,鮑家麟編:《中國婦女史論集》(臺北:牧童出版社,1979年)
葛兆光:〈歷經試煉:小說、歷史和現實中的道教信仰考驗〉,《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北京:新華書局,2003年)
葛兆光《屈服史及其他 : 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北京:三聯書局,2003年)
羅爭鳴:《杜光庭道教小說研究》(四川:巴蜀書社, 2005)詹石窗:《道教與女性》(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廖宜方:《唐代的母子關係》(臺北:稻鄉出版社,2009)
廖美雲:《唐代服食養生研究》﹙臺北:學生書局,2004年﹚
窪德忠:《道教史》(東京:山川書社,1977年)
蓋建民:《道教醫學》﹙北京:宗教文化,2001年﹚,頁1-105
趙娟寧、焦杰:〈從墓志看唐代婦女的道教信仰〉,《乾陵文化研究》第二卷(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
劉枝萬:《中國道教の祭りと信仰》(東京:櫻楓社,1983-1984年)
劉 芳:《道教與唐代科技》﹙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2006年﹚
劉淑芬:〈唐、宋時期僧人、國家和醫療的關係:從藥方洞到惠民局〉,收入李建民編:《從醫療看中國史》(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8)
劉燕儷:《唐律中的夫妻關係》(臺北:五南出版社,2012年)
鄭雅如:〈中古時期的母子關係—性別與漢唐之間的家庭史研究〉,收入李貞德 主編:《中國史新論:性別史分冊》(台北:聯經出版社,2009年)
鄭顯文:《唐代律令制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年)
魯 迅:《中國小說史略》﹙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4年﹚
遲文杰總主編:《西王母文化研究集成》(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錢鍾書:《管錐編》(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第一冊
鍾來因:《長生不死的探求-道經《真誥》之謎》(上海:文匯出版社,1992年)
魏成泉:《漢末魏晉南北朝道教戒律規範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6年﹚
羅聯添:〈論唐人上書與行卷〉,收于《唐代文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年)

中文期刊及會議論文
丁 煌:〈唐代道教太清宮制度考〉(上)、(下),《成大歷史學報》第6號(1979年7月)頁275-314、第7號(1979年9月)頁177-220
方韻慈:〈假笑意以寄筆端-論《東陽夜怪錄》諧讔書寫的價值與意義〉,《臺大中文學報》第五十一期(2015年12月),頁99-144。
毛漢光:〈唐代婦女家庭角色的幾個重要時段:以墓誌銘為例〉,《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1995年第1卷第2期,
王 卡:〈《黃書》考源〉,《世界宗教研究》1997年第2期
王汎森:〈現在歷史是什麼?西方史學的新趨勢〉,「余紀忠文教基金會網站」,引自國史館學術演講稿「http://www.yucc.org.tw/news/column/73fe57286b7753f2662f4ec09ebc-2500897f65b953f25b78768465b08da852e2」(2007年6月25日刊登)
王 瑛:〈杜光庭事跡考辨〉,《前後蜀的歷史與文化——前後蜀歷史與文化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四川:巴蜀書社,1994年
王 瑛:〈杜光庭蜀中著述考辨〉,《成都大學學報》,1993年第3期
王夢鷗:〈牛僧孺的政治生涯考述〉,收錄於《唐人小說研究四集(上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8年)
王夢鷗:〈窮書生幻想的一種世界——牛僧孺「和神國」讀後記〉,《幼獅文藝》(1978年6月)
田 夫〈從《列女傳》看中國式母愛的流露〉,《歷史月刊》1988:4
朱越利:〈六朝上清經的隱書之道〉,《宗教學研究》2001年第2期
朱越利:〈黃書考〉,《中國哲學》第19期(1998年)
朱曉海,〈論劉向《列女傳》的婚姻觀〉,《新史學》18:1(2007)
李大華:〈杜光庭及其著作考〉,《上海道教》,1993年第4期
李建民:〈「婦人媚道」考-傳統家庭的衝突與化解方術〉,《新史學》7:4
李貞德:〈最近中國宗教史研究中的女性問題〉,《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2期(1994年6月)
李貞德:〈西漢律令中的家庭倫理觀〉,《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19(1995)。
李貞德:〈漢唐之間的女性醫療照顧者〉,《臺大歷史學報》23期(1999)
李貞德:〈漢唐之間醫書中的生產之道〉,《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7:3(1996)。
李 零:〈戰國秦漢方士流派考〉,《傳統文化與現代化》,1995:2,
李豐楙〈唐人創業小說與道教圖讖傳說〉,《中華學苑》29期(1984年6月)
李豐楙:〈傳承與對應:六朝道經中「末世」說的提出與衍變〉,《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9期(1996年9月)
李豐楙:〈六朝道教的度救觀〉,《東方宗教研究》第5期(1996年10月)
李豐楙:〈塗炭齋之後:道教與民俗中首過儀式的扮犯表演〉(發表於中央研究院文哲所、法鼓佛教學院共同主辦:「沉淪、懺悔與救度:中國文化的懺悔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2008年12月4-6日)。
李豐楙:〈從玄女到九天玄女:一位上古女仙的本相與變相〉,《興大中文學報》(2010增刊)卷27。
李豐楙:〈鏡象與教化:台南地區寶鑑類鸞書的文學敘述〉「2011年度計畫結案報告」(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研究委員會、國立政治大學,2011年)。見「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2043」
李豐楙:〈有法有破、有厄有解:《西遊記》的仙道化試煉與解厄〉,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聯合主辦:「試煉與苦難:中國宗教語文學的對話國際學術研討會」(2013年1月3日–4日)。
杜正勝:〈作為社會史的醫療史—並介紹「疾病、醫療與文化」研討小組的成果〉,《新史學》6:1(1995)
周鳳五,〈太公家教重探〉,《漢學研究》第四卷第二期,1986年
林欣儀:〈道教與性別-二十世紀中葉後歐美研究評述〉《新史學》二十六卷二期(2015年6月)
林富士:〈中國六朝時期的巫覡與醫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集刊》70:1
林富士:〈略論早期道教與房中術的關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集刊》72:2(2001)
林富士:〈略論早期道教與房中術的關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2:2(2001年6月)
唐 怡、李剛:〈道教戒律與儒家禮制〉,《宗教學研究》2006年第1期
高明士,〈唐代敦煌的教育〉,《漢學研究》第四卷第二期,1986年。
高明士:〈唐代私學的發展〉,《臺大文史哲學報》第20期(1971年6月)
康韻梅:〈試析〈杜子春〉和〈杜子春三入長安〉的敘述話語和意義建構〉,《臺大中文學報》,14期(2001年5月)
張亞平:〈杜光庭著述敘錄〉,《四川文物》1999年第6期
張廣達:〈內藤湖南的唐宋變革說及其影響〉,鄧小南,榮新江主編:《唐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第十一卷李豐楙:〈經脈與人脈:道教在教義與實踐中的宗教威信〉,《臺灣宗教研究》第4 卷第2 期(2005 年9 月)
張澤洪:〈唐代道教規模辨析〉,《中華文化論壇》,1996年第2期
莊敦榮:〈論唐傳奇〈杜子春〉中的幻境及其意涵:以丹道中的象徵解析〉,《文學新鑰》第二十(2014年12月)
許麗玲:〈《周氏冥通記》初探〉,《東方宗教研究》1994年新4期
陳 玨:〈唐代傳奇文的概念成型研究-唐代傳奇文的「研究史」新探之一〉,《漢學典範大轉移-杜希德與金萱會》(新竹:國立清華大學,2014年)
曾時新:〈近代女名醫鮑姑〉,《中華醫史雜志》11:2,
楊 梅:〈唐代尼僧與世俗家庭的關係〉,《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2004年第5期
楊 莉:〈《墉城集仙錄》版本之考證與輯佚〉,《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香港中文大學)》,第44卷(2004年)
楊 莉:〈「女冠」芻議-一種宗教、性別與象徵的解讀〉《漢學研究》第19期第1卷(2001年6月)
楊 莉:〈從邊緣到中心:唐代護國女仙與皇室本宗情節-兼論李唐皇室與地方政府及道教界的互動關係〉,收入黎志添主編:《道教研究與中國宗教文化》(香港:中華書局,2003年)
楊 莉:〈謝自然傳與謝自然詩—女修成道於神聖與凡俗兩界的意義建構〉,李豐楙、廖肇亨主編:《聖傳與詩禪—中國文學與宗教論集》﹙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07年﹚
榮新江:〈唐代西州的道教〉,《敦煌吐魯番研究》第四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趙 晶:〈唐代《道僧格》再探——兼論《天聖令‧獄官令》「僧道科法」條〉,《華東政法大學學報》第6期(2013)
劉 屹:〈唐前期道教與周邊國家、地區的關係〉,《一九九八法門寺唐文化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四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劉苑如:〈《異苑》中的怪異書寫與諧謔精神研究—以陳郡謝氏家族的相關記載為主要線索〉,收錄於《文哲所集刊》第14期(1993年3月)
劉苑如:〈雜傳體志怪與史傳的關係-從文類觀念所作的考察〉,《中國文哲研究期刊》第八期(1996年3月)
劉瓊云:〈妖魔、動物、精怪:《醒世姻緣傳》中的記惡書寫〉,《清華中文學報》第十一期(2014年6月)。
蔡幸娟:〈北魏立后立嗣故事與制度研究〉,《成功大學歷史學報》16期(1990),
鄭顯文:〈唐代《道僧格》研究〉,《歷史研究》第4 期(2004),頁38-54
賴香伶:〈斷欲成仙與因愛毀道—論唐傳奇〈杜子春〉的試煉之旅〉,《東華漢學》第6期(2007年12月)
謝世維:〈聖典與傳譯-六朝道教經典中的「翻譯」〉,《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007年9月)
謝聰輝:〈天師道「黃赤」教化的淵源與發展〉,《1997年台灣青年宗教學者宗教與心靈改革研討會論文集》(高雄:高雄道德院,1997年)
謝聰輝:〈道教的兩性觀-從教義、制度、修煉看道教的性別意識〉收錄於《臺灣青年宗教學者宗教與心靈改革研討會論文集》,(高雄:高雄道德院,2000年)
廖肇亨:〈淫辭艷曲與佛教:從《西廂記》相關文本論清初戲曲美學的佛教詮釋〉,《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005年3月),第26期。


中 文 博 碩 士 論 文
吳碧貞:《唐代女仙傳記之研究-以《墉城集仙錄》為主的考察》(臺北:政大中文所碩士論文,李豐楙先生指導,1998年)
張超然:《系譜、教法及其整合-東晉南朝道教上清經派的基礎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李豐楙教授指導,2007年)
楊莉:《道教女仙傳《墉城集仙傳》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宗教學哲學博士論文,黎志添教授指導,2000年)
趙娟寧:《唐代婦女與道教》(西安:陝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焦杰教授指導,2006年)
劉苑如:《六朝志怪的文類研究——導異為常的想像歷程》(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李豐楙教授指導,1996年)
蔡幸娟:《北朝女主政治與內廷職官制度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博士論文,鄭欽仁教授指導,1998)
鄭娟芝:《漢魏六朝的女性紡織:勞動營生與倫理象徵》﹙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2010年,李貞德教授指導﹚
賴思妤:《《仙媛紀事》研究-從溯源到成書》(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李豐楙教授指導,2009年)
謝聰輝:《修真與降真:六朝道教上清經派仙傳研究》(臺北: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李豐楙教授指導,1999年6月)
董恩林:《唐代老學研究——以成玄英、李榮、唐玄宗、杜光庭《道德經》注疏為個案》(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博士論文,熊鐵基教授指導,2001年)


日文專書
大淵忍爾:《敦煌道經目錄編》(京都:法藏館,1960年)
大淵忍爾:《道教とその經典》(東京:創文社,1997)
小林正美:《中國の道教》(東京:創文社,1993年)
小林正美:《唐代の道教と天師道》(東京:知泉書館,2003年)
小南一郎:《中囯の神話と物語り : 古小說史の展開》(東京:岩波書局,1984年),中文本見孫昌武譯:《中國的神話傳說與古小說》(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中村璋八:《五行大義校注》(東京:汲古書院,1998年)
仁井田陞著,池田溫等編:《唐令拾遺》(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97年版)
吉川忠夫、麥谷邦夫編,朱越利譯:《真誥校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吉岡義豐:〈敦煌發見「三洞奉道科戒儀范」について〉,《吉岡義豐著作集》第三卷(東京:五月書房,1988年)
吉岡義豐:《道教編纂史》,收入《吉岡義豐著作集》,第三卷,(東京:五月書房,1988年)
那波利貞,〈唐鈔本雜抄攷—唐代庶民教育史研究之一資料〉,《唐代社會文化史研究》(東京:創文社,1974年),收入石川忠久編《中國文學の女性像》(東京,汲古書院,1982年)
那波利貞:《唐代社會文化史研究》(京都:創文社,1974年)
妹尾達彥:〈唐代後期的長安與傳奇小說-以李娃傳的分析為中心〉,劉俊文主編:《日本中青年學者論中國史.六朝隋唐卷》
岡本不二明:〈唐參軍戲角色考〉,《唐代の小說と社會》(東京:汲古書院,2003年)
東野治之,〈訓蒙書〉,《敦煌講座5.敦煌漢文文獻》(東京:大東出版社,1992年)
松木かき:〈本草と道教〉,三浦國雄等編:《講座道教第三卷─道教の生命觀と身體論》﹙東京:雄山閣出版社,2000年﹚
施舟人〈敦煌文書に見える道士の法位階梯について〉,講座敦煌編集委員會編:《敦煌と中國道教》,(東京,大東出版社,1983年)
柏夷:〈道教神系〉,柏夷著,孫齊等譯:《道教研究論集》(上海:中西書局,2005年)。
宮川尚志,《六朝史研究‧宗教篇》第十二章〈六朝時代女性の宗教生活〉,(東京:平樂寺書店,1964年)
宮崎市定:〈從部曲走向佃戶〉,收錄於劉俊文主編,索介然譯,《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5卷‧五代宋元》(北京:中華書局,1993)
宮崎市定著,韓昇、劉建英譯,《九品官人法研究—科舉前史》(北京:中華書局,2008)
酒井忠夫編:《道教綜合的研究》〈傳授經戒儀注訣について〉(東京:國書刊行會,1977年)
深澤一幸〈仙女謝自然の誕生〉,興膳教授退官記念中國文學論集編輯委員會編:《興膳教授退官記念中國文學論集》。
麥谷邦夫:〈陶弘景の醫藥學と道教〉,《六朝道教の研究》﹙東京:春秋社,1998年﹚
游佐昇:〈謝自然と道教—唐代道教の一考察〉,牧尾良海博士頌寿記念論文集刊行會編:《中国の宗教‧思想科學:牧尾良海博士頌寿記念論集》﹙東京:国書刊行會,1984年﹚
游佐昇:〈謝自然と道教—唐代道教の一考察〉,牧尾良海博士頌寿記念論文集刊行會編:《中国の宗教‧思想科學:牧尾良海博士頌寿記念論集》﹙東京:国書刊行會,1984年﹚
滋野井恬:〈唐代僧道給田制について〉,《唐代佛教史論》(東京:平樂寺書店,1973年)
道端良秀:〈均田法による僧田〉,《唐代佛教史の研究》(東京:法藏館,1967年)
道端良秀:《唐代佛教史の研究》(京都:法藏館,1967年)
福永光司:〈道教似おける鏡と劍〉,收錄於《道教思想史研究》(東京:岩波書局,1980年)
窪德忠著,蕭崑華譯:《道教史》(原作,東京:山川出版社,1980年;譯本,上海:譯文出版社,1990年)
日文期刊論文

二葉憲香:〈僧尼令の先行法としての道僧格〉,收(日)朝枝善照編,《律令國家と仏教》(東京:雄山閣出版社,1994 年)
三浦周行:〈僧尼に關する法制の起源〉,收其《法制史研究》(東京:岩波書店,1919 年)
小林正美:〈中國中世の道教の喪禮について〉,日本宗教學會《宗教研究》第73卷第4輯(2000年)
小笠原宣秀:〈吐魯番出土の道教關係資料數種〉,《福井博士頌壽紀念東洋思想論集》(東京:1960年)
小笠原宣秀〈吐魯番出土の宗教生活文書〉,《西域文化研究》第三(京都:法藏館,1960年)
今枝二郎:〈杜光庭小考〉,《吉岡博士還曆紀念道教研究論集》(東京:國書刊行會,1977年)
王承文:〈靈寶「天文」信仰と古靈寶經教義の展開〉,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編:《中國宗教文獻研究》(京都:臨川書店,2007 年)
石井昌子:〈《真誥》と《墉城集仙錄》1、2〉,《東洋學術研究》15,3、4,頁143-156、136-156。
竹田晃:〈「杜蘭香說話」について〉,收錄於東方學會編集:《東方學會創立二十五週年紀念東方學論集》(東京:編集者出版社,1972年)
竹田晃:〈「杜蘭香說話」について〉,收錄於東方學會編集:《東方學會創立二十五週年紀念東方學論集》(東京:編集者出版社,1972年)
西脇常記:〈ベルリン.トルフアン.コレクシイヨン〉,《京都大學總和人間學部紀要》第6卷(1999年)
佐藤誠實:《佐藤誠實博士律令格式論集》(東京:汲古書院,1991)
李 燕:〈蚕神説話に関する中日比較研究〉,《駿河台大学論叢》﹙2006年﹚,31號
砂山稔:〈杜光庭の思想ついに〉,《集刊東洋學》,1985年54期
秋月觀暎:〈道僧格覆考──「俗法推勘」を中心に〉,《東洋史論集》第5 集(1992)
宮川尚志:〈謫仙考〉,《東方宗教》﹙1969年11月﹚
都築晶子:《南人寒門.寒人の倫理意識について-東晉後半の上清經典を中心に》,《東方宗教》78(1991);都築晶子著、宋金文譯:〈關於南人寒門、寒士的宗教想像力-圍繞《真誥》談起〉,收入劉俊文主編:《日本中青年學者論中國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儲戶立雄:〈道僧格の研究〉,收其著《中國仏教制度史の研究》(東京:平河出版社,1990 年)

英 法 文 專 書
Bloom, Harold , The anxiety of influence : a theory of poetry(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3)哈羅德.布魯姆著,徐文博譯:《影響的焦慮:一種詩歌理論》(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年)
Bokenkamp, Stephen (柏夷) , “Transmission of Female Daoist Xie Ziran謝自然 (767-795).” In Affiliation and Transmission in Daoism: A Berlin Symposium, edited by Florian C. Reiter (Wiesbaden: Harrassowitz Verlag, 2012
Braudel, Fernand, La Méditerranée et le Monde Méditerranéen à l''Epoque de Philippe II (Paris: A. Coins, 1990)。中文本見曾培耿、唐佳龍譯:《地中海史:集體的命運和總的趨勢》(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2年)
Brown, Peter, The Body and Society: Men, Women, and Sexual Renunciation in Early Christianity(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8)
Bumbacher, Stephen Peter,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Exorcistic and Apotropaic Rituals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draft, Eberhard-Karls-UniversitätTübingen, 2004.
Burke,Peter, The French Historical Revolution (Cambridge: Polity Press,1990 ),中譯本見江政寬譯:《法國史學革命》(臺北:麥田出版公司,1997年)
Cahill, Suzanne "Discipline and Transformation: Body and Practice in the Lives of Daoist Holy Women of Tang China," in Dorothy Ko, JaHyun Kim Haboush, and Joan R. Piggott, Women and Confucian Cultures in Premodern China, Korea, and Japan,Berkeley, (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2003)
Cahill,Suzanne ,Divine Traces of the Daoist Sisterhood(Magdalena , NM : threepines, 2006)
Campany, Robert Ford, Making Transcendents : Ascetics and Social Memory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2009).
Carvet, John , Feminism(London:J.M. Dent & Sons, 1982); Josephine Donovan, Feminist Theory: The Intellectual Traditions of American Feminism(New York: Fredrick Ungar, 1985 )
Despeux, Catherine(戴思博), Immortelles de la Chine ancienne: Taoïsme et alchimie feminine, Paris:Pardès, 1990。日文本門田真知子訳,三浦國雄監修:《女のタオイスム : 中囯女性道教史》(京都:人文書院,1996年)Despeux, Catherine , KohnLivia,Women in Daoism(Cambridge, MA : Three Pines Press, 2003)
Despeux, Catherine 戴思博著,鄭文彬譯,〈從秦代至唐代的中醫經典理論﹙公元前 221 年至公元前 906 年﹚,《法國漢學》第六輯﹙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Durkheim, Émile , Les formes élémentaires de la vie religieuse. Le système totémique en Australie, Paris : F. Alcan, 1925.中譯本涂爾幹著,芮傳明,趙學元譯:《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臺北:桂冠出版社,2002年)
Eliade, Mircea,translated from the French by Willard R. TrasK, The sacred and the profane; the nature of religion, New York :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1959.中譯本伊利亞德著,楊素娥譯:《聖與俗 : 宗敎的本質》(臺北:桂冠出版社,2000年)
Friedlander, Saul , Probing the Limits of Representation(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James, William, The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Cambridge, Mass.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5,中譯本威廉.姆斯:《宗教經驗種種》(北京:華夏出版社,2005年)
Jia, Jinhua, Kang, Xiaofei, and Yao, Ping Edited, Gendering Chinese Religion: Identity, and Body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14).
Kieschnick , John : The Eminent Monk: Buddhist Ideals in Medieval Chinese Hagiography (Honolulu :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7)
Kirkland, Ressell, “Dimensions of Tang Taoism: The State of the Field at the End of the Millennium”,T’ang Studies, VOL.15-16,1997-1998. 柯銳思:〈唐代道教的多維度審視:二十世紀末該領域的研究現狀〉(原刊於美國唐史學會會刊《唐學報》中譯本,收錄於巴瑞特著,曾維加譯:《唐代道教—中國歷史上黃金時期的宗教與帝國》(濟南:齊魯書社,2013年)
Ko, Dorothy, Haboush, Ja Hyun Kim , and Piggott, Joan R. , eds. , Women and Confucian Cultures in Premodern China, Korea, and Japa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3.易素梅譯〈修行與轉變-唐代道教女仙生活中的身體與實踐〉,鄧小南、王政、游鑒明主編:《中國婦女史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Lévi-Strauss, Claude , From honey to ashes(神話學:從蜂蜜到煙灰)(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3)
Lévi-Strauss, Claude , Comparatisme, mythologies, langages : en homage (神話學:裸人)(Leuven : Peeters ; Louvain-la-Neuve,1994)
Lévi-Strauss, Claude ,The raw and the cooked : introduction to a science of mythology(神話學:生食與熟食)(London : Pimlico, 1994)。
李維史陀著,楊德睿譯:《神話與意義》(臺北:麥田出版社,2010年),頁50-60
Lippiello Tiziana, “ Chenwei de buming qiyuan he fazhan: cong fangshi de chuantong dao Handai zhengtong wenhua (On the obscure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Apocryphal chenwei: from the tradition of the fangshi to the orthodox culture of Han times) “in CHEN G., Daojia wenhua yanjiu, BEIJING, Shenghua dushu xinzhi sanliao shudian, vol. 15, 蒂齊安那.李被耶絡:〈讖緯的不明起源和發展:從方士的傳統到漢代正統文化〉,收入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五輯(北京:三聯書店,1999 年)
Mather, Richard B. , “K’ouCh’ienchih and the Taoist Theocracy at the Northern Wei Court, 425-451,” in Facets of Taoism: Essays in Chinese Religion, ed. HelmesWelch and Anna Seidel (New Haven &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9).
Nienhauser, Jr, WilliamH, The Origins of Chinese Fiction”MonumentaSerica ,38,pp192-219.譯本見倪豪士:《傳記與小說-唐代文學比較論集》〈中國小說的起源〉(臺北:南天書局,1995年)
Scott, Joan, “Gender: A Useful Category of Historical Analysis”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91:5(1986),pp.1053-1075. 收入Joan Scott ed, Feminism and History, Oxford an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trickmann, M.(司馬虛), “A Taoist Confirmation of Liang Wu Ti’s Suppression of Taoism” ,i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Vol98(1978).pp467-475)
Swidler, Ann, ”Talk of Love: How Culture Matters(Chicago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ChicagoPress,2001)”
Tsai, Kathryn Ann ,Lives of the Nuns: Biographies of Chinese Buddhist Nuns from the forth to Six Centuries(Honolulu: University Press,1990)
Verellen, Franciscus ”Such as a hallowed land: Du Guanting’s Record of Marvels”
White, Hayden : Tropics of Discourse.( Baltimore & London: The Johm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78 )(中文版見傅飛嵐:〈蜀-杜光庭《錄異記》裡的聖地〉,林富士、傅飛嵐主編:《遺蹟崇拜與聖者崇拜》(臺北:允晨文化,1992年)
Verellen, Franciscus,”Social history in taoist perspective ; Du Guangting(850-933)on contemporary society”)Culte des sites et culte des saints en Chine, Cahiers d''Extrême-Asie 10(1998),pp213-254中文簡介本傅飛嵐著”李凌瀚譯述《道教視野中的社會史:杜光庭(850-933)論晚唐和五代社會》
Schipper, Kristofer.(施舟人), trans. Karen C. Duval,The Daoist Body (CA:University of Caliornia,1982)
White, Hayden: Metahistory: the historical imagination in Nineteeth-Century Europe ( Baltimore & London: The Johm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73 )
Zürcher, Erik,.“Buddhism and Education in T''ang Times.” in: Wm. Theodore de Bary and John W. Chaffee eds, In Neo-Confucian Education: The Formative Stag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9)


英 法 文 期 刊 論 文
Bokenkamp, Stephen R. ” Time After Time: Taoist Apocalyptic History and the Founding of the T''ang Dynasty”Asia Major:3, Vol. 7, No. 1 (1994).
Bokenkamp, Stephen R. “Sisters of the Blood: The Lives behind the Xie Ziran Biography” , Daoism: Religion, History and Society, No. 8 (2016),
Chao, Shinyi (趙昕毅), “Daoist Abbesses in North China during the Jin and Yuan Dynasties (1115-1341),” Nan Nü: Women and Gender in Early and Imperial China, 10 (2008).
Chao, Shinyi (趙昕毅),“Forming Women’s Genealogy: Daoist Monastic Women in Mongolian China,” ”《民俗曲藝》,168(2010)
Goossaert, Vincent, “The Invention of an Order: Collective Identity in Thirteenth-Century Quanzhen Taoism,” Journal of Chinese Religions, 29 (2001)
J. Petersen, “The Early Traditions Relating to the Han Dynasty Transmission of the Taiping jing,” ActaOrientalia50 (1989): 133-171, ActaOrientalia51 (1990).
Kaltenmark, Max , “The Ideology of the T’ai-ping ching,” in Facets of Taoism, pp. 24-29
Kirkland, Russell (1991) “Huang Ling-Wei: A Taoist Priestess in T''ang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Religions, 19:1, pp47-73.
Max Kalinowski馬克著,王東亮譯:〈六朝時期九宮圖的流傳〉,《法國漢學》第二輯1997年。
Schafer, Edward H. , “The Princess Realized in JADC”, T’ang Studies 3(1985)
Strickmann, M., “A Taoist Confirmation of Liang Wu Ti’s Suppression of Taoism”, i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Vol98(1978).
謝世維, “Writing from Heaven: Celestial Writing in Six Dynasties Daoist Tradition” (Ph.D. diss., Indiana University, 2005).
Robinet, Isabelle ,”Metamorphosis and Deliverance from the Corpse in Taoism,”History of Religions Vol.9(1979), pp.37-70; Russell Kirkland “Huang Ling-wei,”Journal of Chinese Religions Vol.9(1991), pp.47-72
Robertson, Maureen , ”Voicing the Feminine: Constructions of the Gendered Subject in Lyric Poetry by Women of Medieval and Late Imperial China, ” Late Imperial China, Vol. 13(1992).
Rolf Stein: "Remarques sur les mouvements du taoisme politico-religieux aullesiecleap." (論公元二世紀政治宗教性的道教運動),TP(《通報》)第50期(1963),頁1-78。
Shafer, Edward , ”Three Divine Women of South China,”Chinese Literature: Essays, Articles, and Reviews, Vol.1(1979),pp31-42
Teng, inhua Emma(鄧津華), “Religion as a Source of Oppression and Creativity for Chinese Women,”.Valussi, Elena(艾蓮娜)“Blood, Tigers, Dragons: The Physiology of Transcendence for Women,”Asian Medicine, 4 (2008).
Valussi, Elena“Men and Women in He Longxiang’s Nüdan Hebian (Collection of Female Alchemy),” Nan Nü: Women and Gender in Early and Imperial China, 10:1 (2008).
Valussi, Elena “Female Alchemy and Paratext: How to Read Nudan in a Historical Context,”Asia Major, 21:2 (2008).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