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唐代城市居民的宗教生活 : 以佛教為中心
作者:陳艷玲
出版日期:2015
出版項:新北:花木蘭文化
集叢:法藏知津.四編,佛教歷史與文獻研究專輯;9
ISBN:9789863228899
主題關鍵詞:宗教文化佛教唐代
學門:哲學/宗教研究
資料類型:專書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
期刊論文
1.焦杰(2000)。從唐墓誌看唐代婦女與佛教的關係。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9(1),95-9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朱江(1983)。揚州出土的唐代阿拉伯文背水瓷壺。文物,198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淑芬(19980100)。林葬--中古佛教露屍葬研究之一。大陸雜誌,96(1),22-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濤(2007)。唐宋之際城市民眾的佛教信仰。山西師範大學學報,200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楊富學(2007)。關於回鶻摩尼教史的幾個問題。世界宗教研究,200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曉敏(2005)。隋唐時期的出家人與家庭。河南社會科學,13(2),118-1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葛承雍(1992)。唐代乞丐與病坊探討。人文雜誌,1992(6),87-9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梁豐(1987)。從房山"石經題記"看唐代的邑社組織。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1987(10),67-70+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蘇士梅(2003)。從墓誌看佛教對唐代婦女生活的影響。史學月刊,2003(5),84-8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劉淑芬(19980300)。林葬--中古佛教露屍葬研究之一。大陸雜誌,96(3),20-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張乃翥(2007)。跋河南洛陽新出土的一件唐代景教石刻。西域研究,2007(1),65-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殷小平、林悟殊(2008)。〈幢記〉若干問題考釋--唐代洛陽景教經幢研究之二。中華文史論叢,200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葛承雍(2001)。唐代長安一個粟特家庭的景教信仰。歷史研究,2001(3),182-18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楊梅(2004)。唐代尼僧與世俗家庭的關係。首都師範大學學報,2004(5),20-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洪修平(2002)。儒佛道三教關係與中國佛教的發展。南京大學學報,200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張梅雅(2012)。同行解脫之道:南北朝至唐朝比丘尼與家族之關係。文獻,201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羅炤(2007)。洛陽新出土《大秦景教宣元至本經及幢記》石幢的幾個問題。文物,2007(6),30-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謝生保、謝靜(2006)。敦煌文獻與水陸法會--敦煌唐五代時期水陸法會研究。敦煌研究,2006(2),40-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吳濤(1992)。盛唐時期的東都洛陽。鄭州大學學報,199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卿希泰(2004)。道教在巴蜀初探。社會科學研究,2004(5),59-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卿希泰(2004)。道教在巴蜀初探。社會科學研究,2004(6),58-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孫昌武(1996)。唐長安佛寺考。唐研究,2,1-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北京市文物管理處(1977)。北京萬佛堂孔水洞調查。文物,197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陳兵(2001)。佛教的宗教信仰心理觀。法音,200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陳瑞(2001)。佛教文化與隋唐洛陽城市生活。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0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陳忠凱(1995)。唐人的生活習俗:合葬與歸葬。文博,199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道端良秀(1970)。中國佛教社會事業之一問題:養病坊。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丁建軍、趙麗梅(2003)。從城與市的關係看我國古代城市發展的三個階段。河北大學學報,200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丁雙雙、魏子任(2003)。論唐宋時期喪葬中的佛事消費習俗。河北學刊,23(6),151-1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段塔麗(2005)。從夫妻合葬習俗看唐代喪葬禮俗文化中的性別等級差異。陝西師範大學學報,200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丁毅華(1994)。從唐詩看唐代洛陽的生活畫卷。文史知識,1994(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馮培紅(1998)。P.3249背〈軍籍殘卷〉與歸義軍初期的僧兵武装。敦煌研究,199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葛承雍(2009)。西安、洛陽唐兩京出土景教時刻比較研究。文史哲,200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郭紹林(1988)。論隋唐時期慶生辰。陝西師範大學學報,198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郝春文(1991)。隋唐五代宋初傳统私社與寺院的關係。中國史研究,199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韓香(2006)。唐代外來宗教與中亞文明。陝西師範大學學報,200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胡昌健(2004)。佛教傳入巴渝地區的時間和路線。四川文物,200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賀梓城(1984)。唐長安城歷史與唐人生活習俗。文博,198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何茲全(1934)。中古時代之中國佛教寺院。中國經濟,193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黃海德(1994)。中國西部古代道教石刻造像研究。世界宗教研究,199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黃心川(1984)。瑣羅亞斯德教簡介。世界宗教史料,198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黃清發(2002)。唐代僧尼的出家方式與世俗化傾向。南通師範學報,200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金雲峰(1999)。怎樣看待伊斯蘭教入華的「標誌」和「時間」。甘肅民族研究,1999(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李興華(1994)。試論穆斯林商人在回族發生、發展中的某種關鍵作用。西北民族研究,199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李興華(2005)。揚州伊斯蘭教研究。回族研究,200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李林(2001)。伊斯蘭教在唐代活動述略--兼議伊斯蘭教在中國早期文化傳播的性質。回族研究,200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李林(2005)。中國佛教史上的福田事業。法音,2005(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李傳軍(2007)。論元宵觀燈起源於西域佛教社會。西域研究,200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李文生、楊超傑(1995)。龍門石窟佛教瘞髒形制的新發現--析龍門石窟之瘞穴。文物,199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劉淑芬(2009)。玄奘的最後十年(655-664)--兼論總章二年(669)改葬事。中華文史論叢,200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劉有延(2013)。伊斯蘭教入華隋開皇說溯源及其正確評價。回族研究,201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劉琴麗(2010)。墓誌所見唐代比丘尼與家人關係。華夏考古,201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林悟殊(1998)。唐朝三夷教政策論略。唐研究,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林悟殊、殷小平(2008)。經幢版〈大秦景教宣元至本經〉考釋--唐代洛陽景教經幢研究之一。中華文史論叢,200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林悟殊(2009)。經幢版「三位ー體」考釋--唐代洛陽景教經幢研究之三。中華文史論叢,2009(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林悟殊(2009)。唐代景僧名字的華化軌迹--唐代洛陽景教經幢研究之四。中華文史論叢,200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盧建榮(1995)。從造像記論五六世紀北朝鄉民社會意識。歷史學報,1995(2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米壽江(1999)。揚州早期的穆斯林與伊斯蘭教東傳。世界宗教研究,199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牟發松(2006)。陳朝建立之際的合法性訴求及其運作。中華文史論叢,200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榮新江(2003)。關於隋唐長安的幾點思考。唐研究,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全漢昇(1935)。中古佛教寺院的慈善事業。食貨,1(4),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唐耕耦(1989)。房山石經題記中的唐代社邑。文獻,1989(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石小英(2009)。八至十世紀敦煌尼僧與世俗家庭的關係。世界宗教研究,2009(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王永平(2002)。論唐代道教的發展規模。首都師範大學學報,200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王維坤(2002)。唐代長安與西方宗教文化交流的研究。西北大學學報,200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6.王永平(1999)。試釋唐代諸帝服餌丹藥之謎。歷史研究,1999(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7.王媛媛(2008)。唐開元二十年禁斷摩尼教原因辨析。中華文史論叢,200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8.王媛媛(2005)。新出漢文〈下部贊〉殘片與高昌回鶻的漢人摩尼教團。西域研究,200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9.魏明孔(1998)。唐代私營手工業作坊之管見。中國經濟史研究,199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0.袁剛(2013)。論隋唐政府的宗教事務管理。貴州社會科學,201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許蔚(2011)。吐魯番出土編號81TB65:1摩尼教殘卷插圖之臆說。敦煌研究,201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楊文炯(1998)。關於伊斯蘭教入華「標誌」問題的再探討。西北史地,199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3.楊維中(1994)。法門寺佛骨崇拜析。西北大學學報,199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4.姚瀟鶫(2011)。試述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土商人的佛教信仰。史林,201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5.姚瀟鶫(2013)。隋唐時期中土商人的佛教信仰。雲南社會科學,201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6.張澤洪(1997)。唐代道教規模辨析。宗教學研究,199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7.張弓(1984)。南北朝隋唐寺觀戶述略。中國史研究,198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8.張弓(1991)。中古盂蘭盆節的民族化衍變。歷史研究,199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9.張弓(1989)。敦煌春月節俗探論。中國史研究,198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0.張乃翥(1991)。龍門石窟唐代瘞窟的新發現及其文化意義的探討。考古,1991(2),160-1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張建木(1981)。房山石經題記歷史資料初探。法音,198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2.張國剛(2003)。〈佛說諸德福田經〉與中古佛教的慈善事業。史學集刊,200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3.鄭顯文(2004)。唐代道僧格的研究。歷史研究,200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4.鄭華達(1994)。唐代宮人釋放問題初探。中華文史論叢,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5.周侃(2004)。淺談唐代手工業者的宗教信仰生活。聊城大學學報,200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6.劉淑芬(19930700)。五至六世紀華北鄉村的佛教信仰。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3(3),497-54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7.張澤咸(1993)。唐代的節日。文史,37,65-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張弓(2003)。唐代士人的「始儒終佛」。華梵大學第七屆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台北:華梵大學哲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耿慧玲(1991)。由墓誌看唐代取佛教化名號的社會現象。唐代文化研討會。臺灣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夏年(2002)。百年玄奘研究综述。玄奘精神與西部文化:玄奘精神與西部文化研討會。三秦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夏年(2006)。唐代山西太原寺與崇福寺芻議。太原「佛教本土化與晉陽文化嬗變」學術研討會,(會議日期: 2006年8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朱紅(2003)。唐代節日民俗與文學研究(博士論文)。復旦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周奇(2005)。唐代宗教管理研究(博士論文)。復旦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杜本明(2007)。唐代小說中的揚州印象(碩士論文)。揚州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梁鳴飛、趙躍飛、史仲文、胡曉林(1994)。中國隋唐五代宗教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姚平(2004)。唐代婦女的生命歷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酈道元。水經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申(1999)。中國儒教史。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廷先(2002)。唐代揚州史考。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重民、孫望、童養年(1982)。全唐詩外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向達(2001)。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河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劉玉峰(2002)。唐代工商業形態論稿。濟南:齊魯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魏明孔(1999)。隋唐手工業研究。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趙文潤(1992)。隋唐文化史。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劉淑芬(2001)。慈悲清淨--佛教與中古社會生活。台北:三民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郭紹林(1987)。唐代士大夫與佛教。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朱江(1986)。海上絲綢之路的著名港口--揚州。北京:海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程義(2012)。關中地區唐代墓葬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Gernet, Jacques、耿昇(2004)。中國5-10世紀的寺院經濟。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朱謙之(1993)。中國景教。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嚴耀中(2005)。中國東南佛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龔國強(2006)。隋唐長安城佛寺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鍾國發(2003)。神聖的突破--從世界文明視野看儒佛道三元一體格局的由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謝重光、白文固(1990)。中國僧官制度史。青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丁如明、李宗為、李學穎(2000)。唐五代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范曄(1965)。後漢書。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高國藩(1993)。中國民俗探微:敦煌巫術與巫術流變。南京:河海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淡海三船、汪向榮(1979)。唐大和上東征傳。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馬德(1996)。敦煌莫高窟史研究。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礪波護、韓昇(2004)。隋唐佛教文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姜伯勤(1987)。唐五代敦煌寺戶制度。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贊寧(1987)。宋高僧傅。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凍國棟(2002)。中國人口史.隋唐五代時期。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北京圖書館金石組、中國佛教圖書文物館石經組(1987)。房山石經題記彙編。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張國剛(2002)。佛學與隋唐社會。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矢吹慶輝(1927)。三階教の研究。東京:岩波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張榮明(2001)。中國的國教--從上古到東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胡如雷(1979)。中國封建社會形態研究。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杜繼文、任繼愈(1991)。佛教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司馬光(1985)。司馬氏書儀。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慧立、彥棕、孫毓棠、謝方(2000)。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傅璇琮(1990)。唐才子傳校箋。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楊衒之、周祖謨(1963)。洛陽伽藍記校釋。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吳鋼(2006)。全唐文補遺:千唐誌齋新藏專輯。西安:三秦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卿希泰、唐大潮(2006)。道教史。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木宮泰彥、胡錫年(1980)。日中文化交流史。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季羨林(1996)。季羨林文集。南昌市:江西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王象之(1991)。輿地紀勝。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孫光憲、賈二強(2002)。北夢瑣言。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鄧小南(2003)。唐宋女性與社會。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王昶(1985)。金石萃編。中國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Teiser, Stephen F.、侯旭東(1999)。幽靈的節日:中國中世紀的信仰與生活。浙江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黃正建(2006)。中晚唐社會與政治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鎌田茂雄、鄭彭年(1986)。簡明中國佛教史。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司馬光(1956)。資治通鑒。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林悟殊(1997)。摩尼教及其東漸。台北:淑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余欣(2006)。神道人心:唐宋之際敦煌民生宗教社會史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牟鍾鑒、張踐(2000)。中國宗教通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魏收(1974)。魏書。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彭定求(1999)。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楊富學(1998)。回鶻之佛教。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張君房(1992)。雲笈七籤。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閻步克(1996)。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潘桂明(2000)。中國居士佛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宋敏求(1991)。長安志。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葛兆光(2000)。中國思想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楊鴻年(2000)。隋唐兩京考。武漢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李斌城(1998)。隋唐五代社會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張澤咸(1995)。唐代工商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6.嚴可均(1958)。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7.嚴耀中(2007)。佛教戒律與中國社會。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8.徐連達(2003)。唐朝文化史。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9.唐長孺(1993)。魏晉南北朝隋唐史三論。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0.魏徵(1973)。隋書。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陳寅恪(2001)。金明館叢稿初編。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余英時(1987)。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3.楊慶堃、范麗珠(2007)。中國社會中的宗教:宗教的現代社會功能與其歷史因素之研究。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4.陳寅恪(1980)。金明館叢稿二編。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5.湯用彤(1982)。隋唐佛教史稿。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6.谷霽光(1962)。府兵制度考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7.王溥(1955)。唐會要。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8.李興華(1998)。中國伊斯蘭教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9.杜佑(1988)。通典。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0.耿世民(2001)。新疆文史論集。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劉昫(1975)。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2.張勃(2013)。唐代節日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3.龍顯昭(1997)。巴蜀道教碑文集成。四川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4.龍顯昭(2004)。巴蜀佛教碑文集成。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5.孫光憲(1981)。北夢瑣言逸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6.寧可、郝春文(1995)。敦煌社邑文書輯校。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7.葛洪(1995)。抱朴子內篇。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8.房玄齡、劉續增(1989)。管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9.班固(1962)。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0.洛陽市文物工作隊(1991)。洛陽出土歷代墓兹輯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司馬遷(1959)。史記。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2.陳長安、洛陽古代藝術館(1991)。隋唐五代墓誌彙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3.李昉(1959)。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4.王讜(1987)。唐語林。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5.歐陽修(1975)。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6.牛僧孺(1982)。玄怪錄。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7.李肇(1957)。因話錄。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8.孛蘭盻、趙萬里(1966)。元一統志。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9.宗懔(1985)。荊楚歳時記。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0.贊寧。大宋僧史略。臺北:臺北佛陀教育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1.鳩摩羅什。大智度論。臺北:臺北佛陀教育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2.法顯。佛國記。臺北:臺北佛陀教育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3.念常。佛祖歷代通載。臺北:臺北佛陀教育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4.志磐。佛祖統紀。臺北:臺北佛陀教育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5.釋慧皎、湯用彤(1992)。高僧傅。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6.道宣。廣弘明集。佛陀教育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7.祖琇。隆興編年通論。臺北:臺北佛陀教育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8.唐臨。冥報記。臺北:臺北佛陀教育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9.圓仁、白化文、李鼎霞、許德楠、周一良(1992)。入唐求法巡禮行記校注。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0.覺岸。釋氏稽古略。臺北:臺北佛陀教育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1.(1988)。道藏。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天津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2.玄應。玄應音義。臺北:臺北佛陀教育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3.道宣。續高僧傳。臺北:臺北佛陀教育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4.道世。諸經要集。臺北:臺北佛陀教育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5.樊光春(2002)。長安道教與道觀。西安:西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6.顧朝林(1996)。中國城鎮體系--歷史.現狀.展望。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7.侯旭東(1998)。五、六世紀北方民眾的佛教信仰:以造像記為中心的考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8.黃懺華(1990)。中國佛教史。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9.黃新亞(1996)。消失的太陽:唐代城市生活長卷。長沙:湖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0.霍旭初(2002)。考證與辯析:西域佛教文化論稿。烏魯木齊:新疆美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1.加藤繁(1960)。中國經濟史考證。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2.林悟殊(1983)。古代摩尼教。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3.林悟殊(2005)。中古三夷教辯證。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4.林悟殊(1995)。波斯拜火教與古代中國。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5.妹尾達彥(1958)。白居易と長安.洛陽。東京:岩波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6.蒙默、劉琳、唐光沛、胡昭曦、柯建中(1988)。四川古代史稿。四川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7.明復(1981)。中國僧官制度研究。臺灣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8.平岡武夫(1989)。唐代的長安與洛陽。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9.榮新江(2003)。唐代宗教信仰與社會。北京:上海辭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0.石峻(1992)。中國佛教思想資料選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1.孫繼民(2000)。敦煌吐魯番文書所出唐代軍事文書初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2.張小貴(2010)。中古華化祅教考述。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3.湯用彤(2001)。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4.王永平(2002)。道教與唐代社會。北京:首都師大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5.王媛媛(2012)。從波斯到中國:摩尼教在中亞和中國的傳播。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6.閻文儒(1992)。兩京城坊考補。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7.陰法魯(1991)。中國古代文化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8.張國剛(1994)。唐代政治制度研究論集。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9.孔子、孔門弟子、楊伯峻(1980)。論語譯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0.李夢生、左丘明(2004)。左傳譯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1.中國歷史地圖編輯組(1975)。中國歷史地圖集。上海:中華地圖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2.段成式、方南生(1981)。酉陽雜俎。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3.郭朋(1986)。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齊魯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4.王定保(1978)。唐摭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5.李豐懋(2010)。憂與遊:六朝隋唐仙道文學。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6.阮元(1980)。十三經注疏。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7.賈島、齊文榜(2001)。賈島集校注。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8.周紹良、趙超(2001)。唐代墓誌彙編續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9.郁賢皓(2000)。唐刺史考全編。安徽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0.房玄齡(1974)。晉書。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1.陳寅恪(2001)。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2.張弓(1997)。漢唐佛寺文化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3.林悟殊(2003)。唐代景教再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4.郝春文(1998)。唐後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的社會生活。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5.孫星衍、陳抗、盛冬鈴(1986)。尚書今古文注疏。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6.薛居正、劉迺龢(1976)。舊五代史。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7.白居易、顧學頡(1979)。白居易集。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8.周紹良、趙超(1992)。唐代墓誌彙編。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9.釋道世、周叔迦、蘇晉仁(2003)。法苑珠林校注。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0.羅香林(1966)。唐元二代之景教。中國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1.王欽若(1960)。冊府元龜。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2.董誥(1983)。全唐文。中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3.高世瑜(1988)。唐代婦女。西安:三秦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4.劉安、高誘、何寧(1998)。淮南子集釋。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5.宋敏求(1959)。唐大詔令集。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6.李昉、彭叔夏、勞格(1966)。文苑英華。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7.徐松、方嚴(1985)。唐兩京城坊考。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8.李林甫、陳仲夫(1992)。唐六典。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9.長孫無忌、劉俊文(1993)。唐律疏議。北京:中華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0.胡戟(2002)。二十世紀唐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嚴耀中(2003)。墓誌祭文中的唐代婦女佛教信仰。唐宋女性與社會。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斌城(2001)。唐前期道儒釋三教在朝廷的鬥爭。佛教與歷史文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佐藤智水、張韶岩、馬雷(1995)。北朝造像銘考。日本中青年學者論中國史.六朝隋唐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常青(1993)。龍門石窟「北市綵帛行淨土堂」。龍門石窟研究論文選。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寅恪(1980)。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下冊.審查報告。金明館叢稿二編。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加藤繁(1959)。唐宋時代的市。中國經濟史考證。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曹爾琴(1985)。唐長安的寺觀及有關的文化。中國古都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垣(1981)。火祅教入中國考。陳垣史學論著選。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垣(1981)。回回教入中國史略。陳垣史學論著選。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葛兆光(2003)。重新清理唐代宗教的歷史:讀吉川忠夫編〈唐代の宗教〉。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胡小偉(1997)。三教論衡與唐代俗講。周紹良先生八十壽辰紀念論文集。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黃夏年(1993)。四十年來我國玄奘研究的综述。佛學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黃炳章(1984)。房山雲居寺石經。房山石經之研究。中國佛教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李斌城(1983)。論唐代士大夫與佛教。魏晉隋唐史論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牟發松(1993)。關於〈荊楚歳時記〉的幾個問題。南國名都江陵:它的歷史與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榮新江(1998)。一個入仕唐朝的波斯景教家族。伊朗學在中國論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善峰憲雄(1969)。唐朝朝代的悲田養病坊。龍谷大學論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孫英剛(2003)。長安與荊州之間:唐中宗與佛教。唐代宗教信仰與社會。上海辭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王三北、趙宏勃(2002)。唐代的佛道之爭:論官方對民間信仰的整合。中國社會歷史評論。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田廷柱(1989)。唐代手工業者生產生活狀況探微。中外封建社會勞動者狀況比較研究論文集。天津:南開大學歷史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唐長孺(1989)。吐魯番文書所見絲織手工業技術在西域各地的傳播。山居存稿。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吳敏霞(2002)。從唐墓誌看唐代女性佛教信仰及其特點。佛學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吳夢麟(1987)。房山石經述略。房山石經之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楊寶玉(2006)。中晚唐時期的世俗佛教信仰。中晚唐社會與政治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張澤咸(1991)。唐代的誕節。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武漢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趙宏勃(2000)。唐代的宗教體驗與世俗社會:對戴孚〈廣異記〉的解讀。中國社會歷史評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