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六朝志怪小說「報」觀念研究
作者:許彙敏
作者(外文):Hui-Min Hsu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語文學系
指導教授:賴芳伶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9
主題關鍵詞:六朝志怪小說報恩報仇報應Six Dynastiessupernatural talesreciprocaterepayrevengeretribu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1
魏晉時期是中國政治、思潮、宗教劇烈變動時期,天道、鬼神、巫術與宗教思想融合轉變,對「報」意識產生關鍵影響。傳統報恩、報仇、報應觀在儒家基礎上,增添了道教《太平經》「承負」說與佛教的「因果報應」說,多種思潮相互衝擊,逐漸雜揉為獨特而通俗的輪迴報應觀,影響範圍廣大、時間長久。本文亟欲探討此一時期「報」觀念之形成、轉變與融合,並選擇六朝志怪小說為文本,期望自志怪小說「報」敘事中,探討「報」行為所反映的人際互動準則與時代價值觀。
本文以魯迅《古小說鈎沈》為主要探討文本,並佐以《搜神記》、《續齊諧記》、《冤魂志》等著,運用敘事學方法解析六朝「報」敘事的形式特色,並深入剖析形成「報」行為的核心觀念。透過文本分析,「報」行為源起於原始思維之「巫術」心靈,其行為須符合「交互報償」原則,本文研究後歸納六朝「報」敘事的三項集體意識,即:「仁孝與倫理」、「宗族與法律」、「天道、宗教與神判」。本文據此論述六朝志怪小說,藉此觀察「報」觀念轉變與融合之軌跡。
The Wei Jin Dynasties were in the period of dramatic changes in Chinese politics, thoughts and religions. The fusion of heaven, ghosts, witchcraft, and religious thoughts had a crucial impact on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reciprocate” .On the basis of Confucianism, traditional retribution, revenge, and retribution were added in the “Chengfu” theory of Taoism “Tai Ping Classic” and “ Karma Retribution ” theory of Buddhism. Many kinds of thoughts collided with each other, gradually became an unique and popular Samsara retribution concept affected extensively for a long time. This article wants to explore the formation, transform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the concept of “reciprocate” in this period, and selects the Six Dynasties mystery novels as the text. Hope to explore the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norms and value of times reflected by the “reciprocate” behavior from the “reciprocate” narrative of the mystery novels.
This article takes Lu Xun's “Ancient novels collecting notes” as the main text and uses “Soushenji”, “Xuqixieji” and “Yuanhunzhi” to analyze the form features of the “reciprocate” narrative of Six Dynasties, deeply analyze the core concepts that form the “reciprocate” behavior. Through text analysis, the “reciprocate” behavior originated from the “witchcraft” mind of primitive thinking and its behavior must conform to the principle of “interaction compensation”.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three collective consciousnesses of the “reciprocate” narrative of Six Dynasties, namely "Benevolence and Ethics”, “Clan and Law” and “God, Religion and The ordeal ”.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mystery novels of Six Dynasties and observes the track of the transformation and integration from the “reciprocate” concept.
六朝志怪小說「報」觀念研究

主要參考徵引文獻

壹、 原典:依原著朝代先後次序排列,先個人專著,後總集。

〔晉〕干寶撰,汪紹楹校注:《搜神記》,臺北:里仁書局,1982年9月10日。
〔晉〕干寶撰,李劍國輯校:《新輯搜神記 新輯搜神後記》,北京:中華書局, 2008年2月北京第9次印刷。
〔晉〕崔豹撰,牟華林校箋:《古今注》,北京:線裝書局,2015年1月。
〔宋〕李昉等編:《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6月北京第7次印刷。
王國良:《搜神後記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8年6月。
江畬經編:《歷代小說筆記選(漢魏六朝)》,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0年12月,臺二版。
王國良:《續齊諧記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年12月。
魯迅:《魯迅全集第二卷 古小說鈎沈(上)(下)》,臺北:唐山出版社,1989年9月。
王國良:《顏之推冤魂志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6月。
李劍國輯釋:《唐前志怪小說輯釋》,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10月再版。
王國良:《冥祥記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9年12月。
王根林等校:《漢魏六朝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2011年5月第3次印刷。
李劍國輯釋:《唐前志怪小說輯釋(修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8月第2次印刷。

貳、 古籍專書:依經史子集分類,同一朝代依作品出版時間排序。

一、 經
〔周〕莊周撰,〔清〕郭慶藩編,王孝魚整理:《莊子集釋》(上)(下),臺北:群玉堂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10月。
〔秦〕呂不韋撰,尹仲容校釋:《呂氏春秋校釋》,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79。
〔漢〕董仲舒撰,于首奎等校釋:《春秋繁露校釋》,濟南:山東友誼出版社,1994年。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李學勤主編:《周禮注疏 夏官司馬》,臺北:台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
〔漢〕董仲舒撰,賴炎元註釋:《春秋繁露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7年6月初版六刷。
〔宋〕朱熹集註:《四書集註》,臺南:臺南東海出版社,1989年9月5日。
〔明〕阮元審定,盧軒旬校:《十三經注疏》,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
〔清〕陳立:《公羊義疏》,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2年。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魯實仙正補:《說文解字注》,經韻樓臧版,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10月增訂2版。
胡奇光、方環海:《爾雅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2月第7次印刷。


二、 史書部分:依史書朝代先後次序排列。
(一)正史、別史、政書
〔周〕左丘明撰,〔吳〕韋昭注:《國語》,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12月31日。
〔周〕左丘明撰,楊伯峻注:《春秋左傳注(修訂本)》,臺北:洪業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3年。
〔周〕荀況撰,〔唐〕楊倞注:《荀子》,臺北市:臺灣中華書局,1983年4月臺5版。
〔漢〕司馬遷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史記三家注并附編二種》,臺北:鼎文書局,1991年5月11版。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10月北京第13次印刷。
〔漢〕何休解詁、〔唐〕徐彥疏:《春秋公羊傳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11月。
〔晉〕范曄:《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10月北京第4次印刷。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9月北京第23次印刷。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盧弼集解、錢劍夫整理:《三國志集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6月。
〔唐〕房玄齡等撰:《晉書》,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2月北京第9次印刷。
〔梁〕沈約:《宋書》,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12月北京第9次印刷。
〔梁〕蕭子顯:《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3月北京第9次印刷。
〔唐〕姚思廉:《梁書》,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12月北京第8次印刷。
〔唐〕姚思廉:《陳書》,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10月北京第8次印刷。
〔北齊〕魏收:《魏書》,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12月北京第8次印刷。
〔唐〕李百藥:《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7月北京第8次印刷。
〔唐〕令狐德棻:《周書》,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9月北京第8次印刷。
〔唐〕魏徵等撰:《隋書》,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4月北京第9次印刷。
〔唐〕李延壽:《南史》,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6月北京第7次印刷。
〔唐〕李延壽:《北史》,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7月北京第7次印刷。
〔晉〕劉昫等撰:《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4月北京第8次印刷。
〔宋〕歐陽修、宋祁:《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1月北京第8次印刷。
〔宋〕司馬光:《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6月北京第11次印刷。
〔宋〕袁樞:《通鑑記事本末》,臺北:三民書局,1972年。
〔清〕傅恆等監修:《歷代通鑑輯覽》,臺北:臺灣商務,1972年1月臺二版。
〔清〕朱銘盤:《南朝梁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
〔清〕趙翼:《二十二史劄記》,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9月。

(二)傳記:
〔漢〕劉向編撰,黃清泉注釋,陳滿銘校閱:《新譯列女傳》,臺北:三民書局,2008年9月。
〔梁〕慧皎著,湯用彤校注,湯一介整理:《高僧傳》,北京:新華書局,1996年2月北京第2次印刷。

三、 子
〔春秋〕墨翟撰,〔清〕孫詒讓注:《墨子閒詁》,臺北:華正書局,1987年3月。
〔春秋〕列禦寇撰,莊萬壽注釋:《新譯列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2009年3月三版一刷。
〔戰國〕韓非撰,〔清〕王先慎:《韓非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北京第10次印刷。
〔漢〕班固撰,〔清〕陳立疏證:《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5月北京第5次印刷。
〔漢〕王充著,張宗祥校注,鄭紹昌標點:《論衡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3月。
〔漢〕王符著,〔清〕汪繼培箋,彭鐸校正:《潛夫論校正》,北京:中華書局,2017年4月北京第7次印刷。
〔漢〕于吉撰,王明編:《太平經合校》,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0月第5次印刷。
〔北齊〕顏之推著,蔡宗陽校注:《新編顏世家訓》,臺北:國立編譯館,2002年1月。
〔唐〕長孫無忌:《唐律疏議》,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5年4月臺1版第9次印刷。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8月。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卷一國風漢魏六朝》,臺北:長安出版社,1978年12月。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5年9月第二次印刷。
〔清〕徐珂:《清稗類鈔》,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10月臺2版。

四、 集
〔漢〕劉向撰,程翔評註:《說苑》,北京:商務印書館,2018年3月。
〔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臺北縣:漢京文化事業,1983年9月28日。
〔梁〕劉勰:《文心雕龍注釋》,臺北:里仁書局,1984年5月20日。
〔明〕張溥著,殷孟倫注:《漢魏六朝百三家集題辭注》,2007年5月。
〔清〕嚴可均校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光緒王毓藻校刻本,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10月北京第5次印刷。

參、 專書:参至陸以下均依出版時間次序編排,出版時間統一書寫為西元,臺北、台北統一書寫為臺北。

張曼濤主編:《中國佛教史論集(一)--漢魏兩晉南北朝篇(上)》,臺北:大乘出版社,1977年6月。
張仁青:《魏晉南北朝文學思想史》,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8年12月。
廖蔚卿:《六朝文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1年3月 第2次印行。
幼獅月刊編輯委員會主編:《中國古典小說論集(二)》,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82年5月3版。
梁漱溟:《中國文化要義》,臺北:里仁書局,1982年9月10日。
柯慶明、林明德主編:《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叢刊--小說之部(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85年5月1版3印。
柯慶明、林明德主編:《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叢刊--小說之部(二)》,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85年5月1版3印。
柯慶明、林明德主編:《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叢刊--小說之部(三)》,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85年5月1版3印。
王瑤:《中古文學史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1月。
李豐楙:《探求不死》,臺北: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9月。
區結成:《慧遠》,臺北:東大圖書,1987年12月。
王國良:《六朝志怪小說考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11月。
國立清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主編:《小說戲曲研究》第一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8年5月。
幼獅月刊編輯委員會主編:《中國古典小說論集(一)》,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88年7月5版。
賈光廣等編選:《中國少數民族宗教概覽》,北京:中央民族學院,1988年8月。
何冠驥:《借鏡與類比--中國文學研究的現代化》,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5月。
周次吉:《六朝志怪小說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9月。
褚斌杰:《中國古代文體概論(增訂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10月。
王曉平:《佛典‧志怪‧物語》,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12月第2次印刷。
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中國語文學系主編:《小說戲曲研究第三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年12月。
湯一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道教》,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4月再版。
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主編:《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8月。
任繼愈主編:《中國道教史》,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10月。
劉道超:《中國善惡報應習俗》,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1月。
李亦園、楊國樞主編:《中國人的性格》,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2月15日初版五刷。
劉紉尼、段昌國、張永堂譯:《中國思想與制度論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4月 第6次印行。
北京大學中國文史教研室選注:《魏晉南北朝文學史參考資料》,臺北:里仁書局 1992年3月16日 。
詹石窗:《道教文學史》,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2年5月。
郭預衡:《中國古代文學史長編(先秦卷)》,北京:北京師範學院出版社,1992年5月。
洪順隆主編:《中外六朝文學研究文獻目錄(增訂版)》,臺北:國家圖書館和學研究中心,1992年6月。
高成鳶:《中國的尊老文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8月。
袁濟喜:《六朝美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8月第2次印刷。
周天游:《古代復仇面面觀》,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9月。
王枝忠:《古典小說考論 》,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92年11月。
顏崑陽:《六朝文學觀念叢論》,臺北:正中出版社,1993年。
楊國樞主編:《中國人的心理》,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1月初版4刷。
趙鳳喈著、鮑家麟編:《中國婦女在法律上之地位 附補篇》,臺北:稻香出版社,1993年5月。
何懷宏:《契約倫理與社會正義--羅爾斯正義論中的歷史與理性》(中國人民大學博士文庫),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3年5月。
苗啟明、溫益群:《原始社會的精神歷史構架》,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5月。
劉文英:《夢的迷信與夢的探索》,臺北:曉園出版社,1993年7月。
郭朋:《中國佛教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7月。
楊義:《中國歷朝小說與文化》,臺北:業強出版社,1993年8月。
白化文、孫欣:《古代小說與宗教》,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3年9月第2次印刷。
李德芳、于天池:《古代小說與民間文學》,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3年9月第2次印刷。
文崇一:《中國人的價值觀》,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10月再版。
涂元濟、涂石:《神話、民俗與文學》,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1993年11月。
馬昌儀編:《中國神話學文論選萃》(上下編),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4年2月。
方力天:《中國佛教與傳統文化》,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4月初版二刷。
王一川:《語言烏托邦--20世紀西方語言論美學探究》,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5月。
顏慧琪:《六朝志怪小說異類姻緣故事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5月。
羅鋼:《敘事學導論》,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5月。
盧盛江:《魏晉玄學與文學思想》,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4年6月。
胡亞敏:《敘事學》,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年6月。
何懷宏:《良心論--傳統良知的社會轉化》,上海:上海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年11月。
周光培等校勘:《筆記小說大觀》,揚州市: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5年。
林童照:《六朝人才觀念與文學》,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薛惠琪:《六朝佛教志怪小說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2月。
張老師月刊編輯部主編:《中國人的世間遊戲--人情與世故》,臺北: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2月初版9刷。
陳文新:《中國筆記小說史》,新店:志一出版社,1995年3月
李悔吾:《中國小說史》,臺北:洪葉文化事業,1995年4月。
袁濟喜:《人海孤舟--漢魏六朝士的孤獨意識 》,鄭州市: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4月。
吳禮權:《中國筆記小說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5月初版第2次印刷。
韓秋白、顧青:《中國小說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6月。
劉宗武編:《傅正谷夢文化研究討論會暨首屆中國夢文化研討會論文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5年7月。
王平:《太平經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10月。
李亦園、王秋桂主編:《中國神話與傳說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臺北:漢學研究中心,1996年。
羅根澤:《魏晉六朝文學批評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3月臺2版第1次印刷。
鄭毓瑜:《六朝情境美學綜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3月。
李豐楙:《憂與遊:六朝隋唐遊仙詩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3月。
李豐楙:《誤入與謫降:六朝隋唐道教文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5月。
萬繩楠整理:《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臺北:雲龍出版社,1996年9初版2刷。
曹道衡:《中古文學史論文集》,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年10月。
楊儒賓、黃俊傑主編:《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臺北:正中書局,1996年11月。
楊義:《中國敘事學》,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
陳啟雲:《漢晉六朝文化 社會 制度:中華中古前期史研究》,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7年1月。
李豐楙:《六朝隋唐仙道類小說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7年2月初版2刷。
張建國:《兩漢魏晉法制簡說》,鄭州:新華書店,1997年4月。
王枝中:《漢魏六朝小說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6月。
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主編:《魏晉南北朝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三輯)》,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9月。
楊義:《中國敘事學》,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
廖蔚卿:《漢魏六朝文學論集》,臺北:大安出版社,1997年12月。
高步瀛選注:《南北朝文舉要》,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美〕浦安迪(Andrew H. Plaks):《中國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1月第2次印刷。
陳其泰等編:《二十世紀中國禮學研究論集》,北京:學苑出版社,1998年6月。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8年7月臺二版。
尤雅姿:《魏晉士人之思想與文化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9月。
劉文英:《中國古代的夢書》,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12月北京第3次印刷。
洪順隆:《抒情與敘事》,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12月。
苗壯:《筆記小說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
胡從經:《中國小說史學史長編》,香港:中華書局,1999年1月。
謝明勳:《六朝志怪小說故事考論--「傳承」、「虛實」問題之考察與析論》,臺北:里仁書局,1999年1月15日。
王文進:《仕隱與中國文學--六朝篇》,臺北:臺灣書店,1999年2月。
鮑家麟編著:《中國婦女史論集》,臺北:稻鄉出版社,1999年5月再版。
胡大雷:《中古文學集團》,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5月。
尹飛舟等:《中國古代鬼神文化大觀》,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第3次印刷。
馬昌儀:《中國靈魂信仰》,臺北:雲龍出版社,1999年8月。
詹鄞鑫:《神靈與祭祀--中國傳統宗教綜論》,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1月第2次印刷。
羅錫詩:《魏晉南北朝隋唐文學史》,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0年3月第3次印刷。
曹道衡、劉躍進:《南北朝文學編年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11月。
王立、劉衛英編:《中國古代復仇故事大觀》,上海:學林出版社,2001年。
盛源、袁濟喜:《六朝清音》,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5月。
吳文璋:《巫師傳統和儒家的深層結構--以先秦到西漢的儒家為研究對象》,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1年6月修訂版。
周建江輯校:《南北朝隋詩文紀事》,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9月。
許輝、邱敏、胡阿祥:《六朝文化》,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10月。
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主編:《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四輯)》,台北:文津出版社,2001年10月。
吳云主編:《魏晉南北朝文學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12月。
慈繼偉:《正義的兩面》,北京:生活.讀書.新知出版社,2001年12月。
辜鴻銘:《中國人的精神》,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3月。
于凌波:《改變歷史的佛教高僧》,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6月。
段寶林:《中國民間文學概要(增訂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7月。
方立天:《魏晉南北朝佛教論叢》,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8月北京第3次印刷。
唐冶澤:《甲骨文趣釋》,重慶:重慶出版社,2002年10月。
劉守華主編:《中國民間故事類型研究》,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10月。
穆克宏:《魏晉南北朝文學史料述略》,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10月北京第2次印刷。
劉苑如:《身體.性別.階級--六朝志怪的常異論述與小說美學》,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12月。
謝明勳:《六朝小說本事考索》,臺北:里仁書局,2003年1月20日。
龔鵬程:《中國小說史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3年3月。
李旼姈:《甲骨文例研究》,臺北:台灣古籍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年6月。
陸啟宏:《巫師--人世間的“魔鬼”》,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9月。
王平:《中國古代小說敘事研究》,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11月第2次印刷。
許伯卿、吳功正:《六朝文學》,南京:南京出版社,2003年12月。
李漢濱:《《太平廣記》的夢研究》,臺北:學海出版社,2004年1月1日。
林端:《韋伯論中國傳統法律--韋伯比較社會學的批判》,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5月初版2刷。
劉道超:《中國善惡報應習俗》,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
王靜悅編:《中國古代民俗(一)》,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
謝明勳:《古典小說與民間文學--故事研究論集》,臺北:大安出版社,2004年8月。
梅家玲:《漢魏六朝文學新論--擬代與贈答篇》,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11月。
衛紹生:《魏晉文學與中原文化》,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年11月。
李偉昉:《英國哥特小說與中國六朝志怪小說比較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12月。
霍存福:《復仇.報復刑.報應說--中國人法律觀念的文化解說》,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
康韻梅:《唐代小說承衍的敘事研究》,臺北:里仁書局,2005年3月20日。
湯用彤:《魏晉玄學論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4月。
鄭志明:《宗教神話與崇拜的起源》,臺北:大元書局,2005年4月。
林國基:《神義論語境中的社會契約論傳統》,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5年4月。
胡萬川:《真假虛實--小說的藝術與現實》,臺北:大安出版社,2005年5月。
候忠義:《漢魏六朝小說簡史》,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6月。
陳平原:《中國散文小說史》,臺北:二魚文化,2005年7月。
劉守華、黃永林主編:《民間敘事文學研究》,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8月。
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魏晉六朝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2005年9月。
金榮華:《中國民間故事集成 類型索引(二)》,臺北:中國口傳文學學會,2005年10月二版。
呂思勉:《兩晉南北朝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1月。
范崇高編著:《中古小說校釋集稿》,成都:巴蜀書社,2006年2月。
高小康:《中國古代敘事觀念與意識型態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1月第2次印刷。
文崇一、蕭新煌主編:《中國人:觀念與行為》,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年2月。
吳冠宏:《魏晉玄義與聲論新探》,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3月5日。
葉舒憲、彭兆榮、納日碧力戈:《人類學關鍵詞》,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3月第2版。
曹道衡、沈玉成編著:《南北朝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6月第3次印刷。
劉亞丁:《佛教靈驗記研究》,成都:巴蜀書版,2006年7月。
劉燕萍:《古典小說論稿--神話、心理、怪誕》,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7月。
龔鵬程:《中國傳統文化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9月。
魯迅:《魯迅小說史論文集--中國小說史略及其他》,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9月30日1版3刷。
李天石、來琳玲:《南朝文化》,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年10月第2次印刷。
劉守華:《中國民間故事類型研究》,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12月第2次印刷。
王立民主編:《中國法律與社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12月。
王青:《先唐神話、宗教與文學論考》,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5月。
李永平:《包公文學及其傳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6月。
李劍國、陳洪主編:《中國小説通史 先唐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
萬國鼎編,萬斯年、陳夢家補訂:《中國歷史紀年表》,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6月北京第8次印刷。
彭兆榮:《人類學儀式的理論與實踐》,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6月。
孫隆基:《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新千年版】,未著出版地,花千樹出版,2007年8月2版。
金榮華:《六朝志怪小説 情節單元分類索引《甲編》》,臺北:中國口傳文學學會,2007年9月 再版1刷(校訂本)。
金榮華:《中國民間故事與故事分類》,臺北:中國口傳文學學會,2007年9月再版一刷(增訂本)。
王立民主編:《中國法律與社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10月第2次印刷。
楊義:《中國古典小說十二講》,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7年10月。
呂思勉:《中國社會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1月。
王仲犖:《魏晉南北朝史》,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11月。
李修生、趙義山主編:《中國分體文學史--小說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年12月。
王平:《古典小說與古代文化講演錄》,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1月。
周靜佳:《六朝形神思想與審美觀念》,臺北縣永和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8年。
呂昇陽:《六朝美學中的形神思想之研究》,臺北縣永和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8年。
瞿同祖:《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2月北京第4次印刷。
王永平:《六朝家族》,南京:南京出版社,2008年3月。
金榮華:《六朝志怪小説 情節單元分類索引《乙編》》,臺北:中國口傳文學學會,2008年3月。
苟波:《仙境 仙人 仙夢--中國古代小說中的道教理想主義》,成都:巴蜀書社,2008年3月。
齊裕焜:《中國古代小說演變史》,蘭州:敦煌文藝出版社,2008年3月第5次印刷。
劉黎明:《《春秋》經傳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8年5月。
王文進:《南朝山水與長城想像》,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6月30日。
王國良:《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8年7月BOD 再刷。
程麗芳:《神仙思想與漢魏六朝志怪小說研究》,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08年8月。
劉淑麗:《先秦漢魏晉婦女觀與文學中的女性》,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年8月。
蕭榮華:《華麗家族:六朝陳郡謝氏家傳》,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年8月。
高華平:《凡俗與神聖--佛道文化視野下的漢唐之間的文學》,長沙:岳麓書社,2008年8月。
孫鴻亮:《佛經敘事文學與唐代小說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
王壯弘:《六朝墓誌檢要(修訂本)》,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8年10月。
郭建:《古人的天平:中國古典名著中的法文化》,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08年10月。
鍾玉英:《漢末魏晉南北朝道教與社會分層關係研究》,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8年10月。
王立、劉衛英編:《中國古代俠義復仇史料萃編》,濟南:齊魯書社,2009年2月。
楊聯陞:《中國文化中「報」、「保」、「包」之意義》,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9年重排版。
張越編:《《後漢書》、《三國志》研究》,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9年1月。
王立、劉衛英編:《中國古代俠義復仇史料萃編》,濟南:齊魯書社,2009年2月。
吾淳:《中國社會的宗教傳統--巫術與倫理的對立和共存》,上海:三聯書店,2009年3月。
羅寧:《漢唐小說觀念論稿》,成都:巴蜀書社,2009年3月。
高其才:《多元司法:中國社會的糾紛解決方式及其變革》,北京:法律出版設,2009年3月。
李貞德主編:《中國史新論 性別史別冊》,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5月。
李申選編、標點:《儒教報應論》,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9年5月。
詹石窗主編:《夢與道--中華傳統夢文化研究》,北京:東方出版社,2009年5月。
金寬雄、李官福:《中國古代小說比較研究》,延吉:延邊大學出版社,2009年6月。
王盡忠:《干寶研究全書》,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年7月。
李道和:《干將莫邪傳說研究》,香港: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2009年7月。
黃霖、李桂奎、韓曉、鄧百意:《中國古代小說敘事三維論》,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9年7月。
劉黎明:《中國血緣親族習俗》,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年7月。
劉黎明:《中國民間習慣法則》,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年7月。
劉艷芬:《佛教與六朝詩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8月。
施筱雲:《六朝山水詩畫美學研究》,臺北縣永和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年9月。
萬建中等:《中國民間散文敘事文學的主題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9月。
陳登武:《地獄.法律.人間秩序 中古中國宗教、社會與國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9月。
萬建中:《中國民間散文敘事文學的主題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9月。
馮汝常:《中國神魔小說文體研究》,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9年10月。
黃永林:《中西通俗小說敘事:比較與闡釋》,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11月。
萬建中:《解讀禁忌--中國神話、傳說和故事中的禁忌主題》,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11月北京第2次印刷。
孫惠欣:《冥夢世界中的奇幻敘事--朝鮮朝夢遊錄小說及其與中國文化的關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12月。
劉立夫:《佛教與中國倫理文化的衝突與融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12月。
郭箴一:《中國小說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1月。
王齊洲:《稗官與才人:中國古代小說考論》,長沙:岳麓書社,2010年2月。
羅國威:《六朝文學與六朝文獻》,成都:巴蜀書社,2010年3月。
吳康:《中國古代夢幻》,湖南:岳麓書社,2010年4月。
四川省民俗學會等編:《孝道文化新探》,成都:巴蜀書社,2010年6月。
渠曉雲:《六朝文學與越地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7月。
荊雲波:《文化記憶與儀式敘事:《儀禮》的文化闡釋》,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2010年8月。
黃悅:《神話敘事與集體記憶:《淮南子》的文化闡釋》,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2010年8月。
樊錦詩主編:《報恩父母經典故事》,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8月。
劉雲春:《歷史敘事傳統語境下的中國古典小說審美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出版社,2010年9月。
胡萬川:《真實與想像--神話傳說探微》,臺北:里仁書局,2010年10月5日。
李豐楙:《神化與變異:一個“常與非常”的文化思維》,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10月。
李豐楙:《仙境與遊歷:神仙世界的想像》,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10月。
賈雯鶴:《神話的文化解讀》,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0年10月。
王允亮:《南北朝文學交流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2月。
余嘉錫:《漢魏兩晉南北朝史叢考》,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0年12月。
余冠英:《漢魏六朝詩論叢》,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12月。
李根亮:《死亡是一面鏡子--中國古代敘事文學中的死亡現象研究》,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11年1月。
楊義:《文學地圖與文化還原--從敘事學、詩學到諸子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1月。
崔永東:《中國傳統法律文化與和諧社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3月。
韋正:《六朝墓葬的考古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3月。
謝明勳:《六朝志怪小說研究述論:回顧與論釋》,臺北:里仁書局,2011年3月25日。
牛綠花:《藏族盟誓研究:以甘南藏區為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5月。
張齊明:《亦術亦俗--漢魏六朝風水信仰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5月。
王立、劉衛英:《傳統復仇文學主題的文化闡釋及中外比較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6月。
劉廣明:《宗法中國:中國宗法社會形態的定型、完型和發展動力》,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8月。
寧稼雨主編:《六朝小說學術檔案》,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1年11月。
李劍國:《唐前志怪小說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年12月。
黃建寧:《筆記小說俗諺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12月。
余英時:《中國文化史通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12年。
曾憲義、馬小紅主編:《禮與法:中國傳統法律文化總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1月。
趙曉耕主編:《罪與罰:中國傳統刑事法律形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1月。
胡旭晟主編:《獄與訟:中國傳統訴訟文化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1月。
馬小紅、史彤彪主編:《輸出與反應:中國傳統法律文化的域外影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1月。
鍾敬文主編:《民間文學概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1月第2次印刷。
葉舒憲編選:《神話--原型批評》,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4月。
萬志全:《漢魏六朝道家美學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5月。
李隆獻:《復仇觀的省察與詮釋--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編》,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社,2012年11月。
趙益:《六朝隋唐道教文獻研究》,南京:鳳凰出版社,2012年12月。
林富士:《中國中古時期的宗教與醫療》,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11月初版第二刷。
鄭基良編著:《善惡報應思想與故事》,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2013年1月初版3刷。
盧秀滿:《冥法、菆柩、鬼祟、齋醮:夷堅志之幽鬼世界》,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3月。
杜文忠:《法律與法俗--對法的民俗學解釋》,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3月。
劉蕙卿:《佛經文學與六朝小說母題》,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年6月。
宋兆麟:《巫與祭司》,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年7月。
楊樹達:《漢代婚喪禮俗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9月。
呂麗、潘寧、張姍姍:《中國傳統法律制度與文化專論》,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3年9月。
鄧穎玲主編:《敘事學研究:理論、闡釋、跨媒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11月。
白化文:《三生石上舊精魂:中國古代小說與宗教》,北京:北京出版社,2014年3月第2次印刷。
王運熙:《漢魏六朝唐代文學論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4月。
劉黎明:《灰暗的想像--中國古代民間社會巫術信仰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14年6月。
穆克宏:《六朝文學研究--穆克宏自選集》,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15年1月。
劉屹:《漢唐道教的歷史與文獻研究--劉屹自選集》,臺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5年2月。
郭忠:《看不見的正義──幽冥文化中的”法”觀念》,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5年9月。
鄧裕華:《《搜神記》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10月。
李華偉:《《法苑珠林》研究:晉唐佛教的文化整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12月。
王國良:《神異經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3月初版,2016年1月(BOD)初刷。
王守亮:《讖緯與漢魏六朝小說》,濟南:齊魯書社,2017年3月。
地球出版社編輯部:《中國文學總新賞》,臺北:地球出版社,未著出版日期。

肆、 翻譯專書:
〔德〕黑格爾(Georg Wihelm Friedrich Hegel)著,朱孟實譯:《美學(一)》,臺北:里仁書局,1981年5月18日。
王孝廉編譯:《哲學.文學.藝術--日本漢學研究論集》,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86年5月1日。
〔日〕清水凱夫著,韓基國譯:《六朝文學論文集》,重慶:重慶出版社,1989年1月。
〔法〕牟斯(Marcel Mause)著,汪珍宜、何翠萍譯:《禮物:舊社會中交換的形式與功能》,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7月16日。
〔美〕W.C.布斯(Wayne C Booth)著,華明等譯《小說修辭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1月第2次印刷。
〔法〕熱拉爾.熱奈特(Gérard Genette):《敘事話語 新敘事話語》,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
〔英〕弗雷澤(J. G. Frazer)著,汪培基譯:《金枝(上)》,臺北:久大文化、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2月。
〔美〕布勞(Peter Michael Blau)著,孫非譯:《社會生活中的交換與權力》,臺北:久大文化、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2月。
〔法〕克勞德.列維-史特勞斯(Claude Lévi-strauss)著,陳曉禾等譯:《結構人類學--巫術.宗教.藝術.神話》,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1年12月第2次印刷。
〔日〕中野美代子著,北雪譯:《中國人的思維模式》,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2年2月。
〔日〕內田道夫著,李慶譯:《中國小說世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7月。
〔法〕保羅.里克爾(Paul Ricoeur)著,翁紹軍譯:《惡的象徵》,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7月初版2刷。
〔英〕伯特蘭.羅素(Bertuand Russell)著、王正平譯:《中國人的性格》,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1993年7月。
劉俊文主編,夏日新、韓昇、黃正建等譯:《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 第四卷 六朝隋唐》,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9月。
劉俊文主編,許洋主等譯:《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 第七卷 思想與宗教》,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9月。
〔英〕弗雷澤(J. G. Frazer)著,汪培基譯:《金枝(下)》,臺北:久大文化、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3月初版二刷。
〔英〕馬凌諾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著,夏建中譯:《原始社會的犯罪與習俗》,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9月。
〔德〕於.哈貝瑪斯(Jürgen Hebermas)著,洪佩郁、藺青譯:《交往行動理論(第一卷)--行動的合理性和社會合理化》,重慶:重慶出版社,1994年9月。
〔德〕於.哈貝瑪斯(Jürgen Habermas)著,洪佩郁、藺青譯:《交往行動理論(第二卷)--論功能主義理論批判》,重慶:重慶出版社,1994年9月。
〔荷〕米克.巴爾(Mieke Bal)著,譚君強譯:《敘述學:敘述理論導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11月。
〔德〕魯道夫.奧托(Rudolf Otto)著,成窮、周邦憲譯:《論“神聖”》,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
〔德〕馬克思.舍勒(Max Scheler)著,羅悌倫、林克、曹衛東譯:《價值的顛覆》,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6年。
Mixhael C. Howard著,李茂興等譯:《文化人類學》,臺北:弘智文化事業,1997年9月。
〔美〕史蒂文.科恩(Steven Cohan)、琳達.夏爾斯(Linda M. Shires):《講故事:對敘事虛構作品的理論分析》,板橋:駱駝出版社,1997年9月。
〔法〕李維-史特勞斯(Claude Lévi-strauss)著,李幼蒸譯:《野性的思維》,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年4月初版第4刷。
〔德〕埃利希.諾伊曼(Erich Neurmann)著,李以洪譯:《大母神:原型分析》,北京:東方出版社 1998年9月。
〔美〕鮑曼斯特爾(Baumeister,R.F.)著,崔洪建等譯:《惡:在人類暴力與殘酷之中》,北京:東方出版社,1998年12月。
〔美〕阿蘭.鄧迪斯(Alan Dundes)編,陳建憲、彭海斌譯:《世界民俗學》,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9年7月。
〔美〕M.耶律亞德(Mircea Eliade)著,楊儒賓譯:《宇宙與歷史:永恆回歸的神話》,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0年6月。
〔美〕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著,楊素娥譯:《聖與俗:宗教的本質》,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1月。
〔法〕路先.列維-布留爾(Lucién Lévy-Bruhl)著,丁由譯:《原始思維》,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1年2月。
〔英〕魯易斯(C.S. Lewis)著,梁永安譯:《四種愛》,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年2月初版五刷。
〔奧〕西格蒙德.弗洛依德著,王獻華、張敦福譯:《論宗教》,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10月第2次印刷。
〔法〕克莉斯蒂娃(Julia Kristeva)著,彭仁郁譯:《恐怖的力量》,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5月。
〔法〕勒內.吉拉爾(René Girard)著,馮壽農譯:《替罪羊》,台北:臉譜出版,2004年9月1日。
〔美〕鄧迪斯(Alan Dundes)著,盧曉暉編譯:《民俗解析》,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1月。
〔美〕王靖宇著:《中國早期敘事文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7月第2次印刷。
〔俄〕弗.雅.普羅普(Владимир Яковлевич Пропп)著,賈放譯:《故事型態學》,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11月。
〔俄〕弗.雅.普羅普(Владимир Яковлевич Пропп)著,賈放譯:《神奇故事的歷史根源》,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11月。
﹝美﹞明恩溥(Arthur Henderson Smith)著,劉文飛、劉曉暘譯:《中國人的氣質》,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7年11月。
〔美〕韓南著,王秋桂等譯:《韓南中國小說論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3月。
〔美〕丁乃通編著:《中國民間故事類型索引》,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4月。
〔美〕韓森(Valerie Hansen)著,魯西奇譯:《傳統中國日常生活中的協商:中古契約研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年5月。
〔美〕米爾洽.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著,晏可佳、姚蓓琴譯:《神聖的存在:比教宗教的範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8月。
﹝德﹞恩斯特.卡西爾(Ernst Cassirer)著,李琛譯:《人論》,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9年1月。
﹝英﹞艾倫.諾里著,楊丹、馮軍譯:《刑罰、責任與正義:關聯批判》,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3月。
〔日〕籾山明著,李力譯:《中國古代訴訟制度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2月。
〔瑞士〕榮格(Carl Gustav Jung)著,吳康譯:《心理類型》,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9年12月。
〔日〕柳田國南著,王曉葵、王京、何彬譯:《民間傳承論與鄉土生活研究法》,北京:學苑出版社,2010年2月。
〔日〕福田亞細男著,於方、王京、彭偉文譯:《日本民俗學方法敘說--柳田國南與民俗學》,北京:學苑出版社,2010年7月。
〔英〕弗雷澤(J. G. Frazer)著,童煒綱譯:《《舊約》中的民俗》,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年9月。
〔日〕吉川忠夫著,王啟發譯:《六朝精神史研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年11月。
﹝澳﹞邁克爾.史密斯(Michael Smith)著,林航譯:《道德問題》,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1年3月。
〔美〕邁可.桑德爾(Michae. J. Sandel)著,樂為良譯:《正義:一場思辨之旅》,臺北:雅言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3月。
陳文新、〔韓〕閔寬東著:《韓國所見中國古代小說史料》,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1年5月
〔瑞士〕卡爾.古斯塔夫.榮格(Carl Gustav Jung)著,儲昭華、王世鵬譯:《象徵生活》,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11年5月。
〔瑞士〕卡爾.古斯塔夫.榮格(Carl Gustav Jung)著,姜國權譯:《人、藝術語文學中的精神》,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11年5月。
〔瑞士〕卡爾.古斯塔夫.榮格(Carl Gustav Jung)著,徐德林譯:《原型與集體無意識》,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11年5月
〔美〕柯塔克著,徐雨村譯:《文化人類學》,臺北:麥格羅希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8月2版3刷。
〔英〕馬凌諾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著,朱岑樓譯:《巫術、科學與宗教》,臺北:協志工業叢書,2013年3月4版第3刷。
〔日〕穗積陳重著,曾玉婷、魏磊杰譯:《復仇與法律》,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13年5月。
〔日〕高橋稔著,申荷麗譯:《中國說話文學之誕生》,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年5月。
〔美〕邁克爾.E.麥卡洛(Michael E. McCullough)著,陳燕、阮航譯:《超越復仇》,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年9月。
〔美〕拉塞爾.雅各比(Russell Jacoby)著,姚建彬譯:《殺戮欲--西方文化中的暴力根源》,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年9月。
〔日〕柳田國男著,費勝行譯:《妖怪談義》,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4年3月。
〔日〕小林正美著,王皓月、李之美譯:《唐代的道教與天師道》,濟南:齊魯書社,2014年6月第2次印刷。
〔美〕孔杰榮、愛德華、陳張富美編,中國政法大學法律使學研究院組譯:《中國法律傳統論文集》,北京:出版社,2015年6月。
〔美〕米爾洽.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著,吳曉群譯:《宗教思想史(第1卷)--從石器時代到厄琉西斯秘儀》,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6年4月第3次印刷。
〔美〕米爾洽.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著,晏可佳譯:《宗教思想史(第2卷)--從喬達摩.悉達多到基督教的勝利》,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6年4月第3次印刷。
〔美〕亨利.查爾斯.李(Henry Charles Lea)著,X. Li 譯:《迷信與暴力:歷史中的宣誓、決鬥、神判與酷刑》,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6年7月。
〔意〕切薩雷.貝卡里亞(Bececaria,C.)著,黃風譯:《論犯罪與刑罰》,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年1月第4次印刷。
〔日〕西原春夫著,顧肖榮等譯:《刑法的根基與哲學》,北京:新華書店,2018年8月第2次印刷。

伍、 單篇論文:

賴芳伶:〈《閱微草堂筆記》和「六朝志怪」的關係及比較〉,《中外文學》第5卷第1期,1976年6月。
王國良:〈中國古典小說研究書目(二)--六朝小說〉,《中國古典小說研究專集2》,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0年6月。
賴芳伶:〈試論六朝志怪的幾個主題〉,《幼獅學誌》第17卷第1期,1982年5月。
周伯戡:慧遠「沙門不敬王者論」的理論基礎〉,《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報》 第 9 期,1982年12月。
劉貴傑:〈竺道生思想之理論特色及其價值意義〉,《華崗佛學學報第》第6期,1983年。
金榮華:〈從六朝志怪小說看當時傳統的神鬼世界〉,《華學季刊》第5卷第3期,1984年9月10日。
王國良:〈近五十年來臺灣地區六朝小說研究論著目錄〉,《古典文學通訊》第33期,1988年12月。
葉慶炳:〈六朝至唐代的他界結構小說〉,《台大中文學報》第3期,1989年12月。
劉增貴:〈魏晉南北朝時代的妾〉,《新史學》第2卷第4期,1991年12月。
黃俊傑:〈中國古代儒家歷史思維的方法及其運用〉,《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期,1993年3月。
賴鵬舉:〈東晉慧遠法師〈法性論〉義學的還原〉《東方宗教研究》新3期,1993年10月。
劉厚琴:〈論儒學與兩和復仇之風〉,《齊魯學刊》第2期,1994年。
李豐楙:〈先秦變化神話的結榜性意義--一個「常與非常」觀點的考察〉,《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期,1994年3月。
李永采:〈論血族復仇〉,《齊魯學刊》第1期,1995年。
王立:〈孔子與先秦儒家復仇觀初探〉,《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2期。
李幸玲:〈六朝神滅不滅論與佛教輪迴主體之研究〉,《國研所集刊》第 39 號,1995年 6 月。
方立天:〈中國佛教倫理及其哲學基礎〉,《哲學與文化》第259期,1995年12月。
徐迪南:〈“動物報恩型”童話原型解碼〉,《西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期,1996年。
楊儒賓:〈道家的原始樂園〉,李亦園、王秋桂主編《中國神化與傳說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臺北:漢學研究中心,1996年3月。
劉苑茹:〈雜傳體志怪與史傳的關係--從文類觀念所做的考察〉,《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8期,1996年3月。
方立天:〈中國佛教倫理及現代意義〉,《1996年佛學研究論文集三──當代宗教的發展趨勢》,1996年8月。
龔雋:〈早期佛道異同論〉《江西社會科學》1996年第8期 總第117期,1996年
陳恩林:〈論《公羊傳》復仇思想的特點及經今、古文復仇說問題〉,《社會科學戰線‧歷史學研究》第2期,1998年。
鄭筱筠:〈觀音救難故事與六朝志怪小說〉,《社會科學》1998年第2期。
黃清章:〈論《西京雜記》的史料價值〉,《輔大中研所學刊》第8期,1998年6月。
宋立道:〈《弘明集》所反映的佛教觀念〉,《中華佛學學報》第12期 ,1999年7月。
劉滌凡:〈中國古代「報」的倫理性和社會性意涵--一個道德社會學角度的考察〉,《高雄餐旅學報》第三期,2000年12月。
金榮華:〈「情節單元」釋義--兼論俄國李福清教授之「母題」說〉,《華岡文科學報》第24期,2001年3月。
王立:〈血族復仇與鬼靈崇拜--中國古代血族復仇與鬼靈復仇關係略論〉,《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4卷第4期,2001年8月。
伍振勳:〈荀子的「身、禮一體」觀--從「自然的身體」到「禮義的身體」〉,《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9期,2001年9月。
肖遠平:〈民族民間童話中“善惡報應”觀念簡論〉,《貴州民族研究》第21卷總第86期,2001年第2期。
劉守華:〈人與動物 同舟共濟--“感恩的動物忘恩的人”解析〉,《西北民族研究》第2期(總第29期),2001年。
孫正國:〈中國義虎型故事的文化傳承〉,《西南民族學苑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總23卷第1期,2002年1月。
朱歧祥:〈論甲骨文的部首--中國最早的一批象形字〉,《古籍整理研究學刊》第5期,2002年。
單純:〈論儒家的氣結觀及其現代價值〉,《東方論壇》第4期,2002年。
杜文忠:〈神判起源考論〉,《思想戰線》第28卷第6期,2002年。
劉黎明:〈漢代的血族復仇與《春秋》決獄〉,《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總23卷第3期,2002年3月。
劉守華:〈中國民間故事結構型態論析〉,《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4卷第5期,2002年9月。
楊增菊:〈“天人合一”探源及其現實意義〉,《安徽電力職工大學學報》第7卷第4期,2002年12月。
謝明勳:〈六朝志怪小說「化胡」故事研究〉,《東華漢學》創刊號,2003年2月。
徐金芬:〈六朝志怪小說中的情慾論述--從人與物魅的邂逅談起〉,《興大中文研究生論文集》第八輯,2003年5月。
楊宇勛:〈降妖與幽禁--宋人對精神病患的處置〉,《臺灣師大歷史學報》31期,2003年6月。
陳登武:〈復讎新釋--從皇權的角度再論唐宋復讎個案〉,《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31期,2003年6月。
徐興菊:〈由《柳毅傳》看古代的恩報倫理〉,《樂山師範學院學報》第18卷第7期,2003年11月。
黃啟江:〈佛教因果論的中國化〉,《中華佛學學報》第16期,2003年。
王立、金紅華:〈復仇報怨母題與唐代豪俠精神〉,《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2期。
葛永海:〈古代志怪小說本體價值觀的演變〉,《浙江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9卷第5期(總第134期),2004年。
陳怡伶:〈鬼與人的交涉--談《搜神記》中的鬼故事類型及其意涵〉,《興大中文研究生論文集》第9輯,2004年5月。
鍾宗憲:〈「圖騰」理論的運用與神話詮釋——以感生神話與變形神話為例〉,《東華漢學》第2期,2004年5月。
謝明勳:〈近五十年來臺灣地區六朝志怪小說研究論著目錄〉,《東華漢學》第二期,2004年5月。
竺家寧:〈晉代佛經和《搜神記》中的「來/去」--從構詞看當時的語言規律〉,
   《政大中文學報》第1期,2004年6月。
譚帆:〈小說學的萌興〉,《文藝評論)》,2004年第6期。
劉瑞明:〈“蠱”的多元文化研究--志怪文學的解讀模式〉,《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6期,總135期。
胡淑芳:〈論元雜劇的復仇精神〉,《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1卷第5期,2004年9月。
周昌梅:〈在虛實之間:以《搜神記》為例談六朝志怪小說的文體特徵〉,《孝感學院學報》第24卷第5期,2004年9月。
毛雨先:〈試論牛郎織女神話〉,《江西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第25卷第5期,2004年10月。
李傳江:〈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中的龍文化探析〉,《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1卷第5期,2004年10月。
張啟成、梁葆莉:〈論西王母及其歷史擅變〉,《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2卷第6期,2004年11月。
李志梅:〈秋香故事溯源及考證〉,《雲夢學刊》第25卷第6期,2004年11月。
王天意:〈宗族的功能及其歷史變遷〉,《上海師範學院學報》第25卷第2期,2005年4月。
劉衛英:〈金庸小說動物求醫報恩母題的佛教文獻溯源〉,《海南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8卷第3期(總77期),2005年。
林素娟:〈漢代復仇議題所凸顯的君臣關係及忠孝觀念〉,《成大中文學報》第12期,2005年7月。
張書豪:〈卜辭所見的巫者及其主要職事〉,《新世紀宗教研究》第3卷第4期,2005年。
黃東陽:〈六朝觀世音信仰之原理及其特徵--以三種《觀世音應驗記》為線索〉,《新世紀宗教研究》第3卷第4期,2005年。
孫園園:〈《搜神記》兼語句研究〉,《淮北煤炭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6卷第5期,2005年10月。
林素娟:〈先秦至漢代禮俗中有關厲鬼的觀念及其因應之道〉,《成大中文學報》第13期,2005年12月。
徐紅:〈《搜神記》同義變換的修辭功能及其制約因素〉,《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5卷第4期,2005年12月。
鄭春元:〈《聊齋誌異》中的善惡報應作品散論(續)〉,《蒲松齡研究》第3期,2006年。
范崇高:〈《搜神記》稱謂詞語札記〉,《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1卷第1期,2006年2月。
于洪、張雙志:〈金瓶掣簽與神判文化〉,《西藏研究》第2期,2006年5月。
徐富昌:〈從甲骨文看漢字構形方式之演化〉,《臺大文史學報》第64期,2006年5月。
徐紅:〈《搜神记》同義變換的主要途徑〉,《楚雄師範學院學報》第21卷第5期,2006年5月。
溫慧輝:〈“水”與“法”之淵源〉,《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期,2006年。
林素娟:〈春秋戰國時期為君父復讎所涉之忠孝議題及相關經義探究〉,《漢學研究》第24卷第1期,2006年6月。
劉玉霞:〈當代言情小說中的女性報恩母題〉,《江蘇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6卷第2期,2006年6月。
甄盡忠:〈試論先秦時期的宗族與宗族社會救助〉,《青海民族研究》第17卷第3期,2006年7月。
陳靜容:〈「觀看自我」的藝術--試論魏晉時人「身體思維」的釋放與轉向〉,《東華人文學報》第9期,2006年7月。
劉苑如:〈形見與冥報:六朝志怪中鬼怪敘述的諷喻--一個「導異為常」模式的考察〉,《中國文哲所研究集刊》第29期,2006年9月。
周昌梅:〈在史學與文學的邊缘:對六朝小說文體的考察--以《搜神記》、《世說新语》為例〉,《青島大學師範學院學報》第23卷第3期,2006年9月。
關冰:〈《夷堅志》中的鬼靈復仇與復仇意識〉,《語文學刊(高教版)》第5期,2007年。
葛承雍:〈唐代胡人袒腹俑形象研究〉,《中國歷史文物》第5期,2007年。
姜麗鳳:〈《搜神記‧韓憑夫婦》論析〉,《現代語文》,2007年2月。
陽清:〈漢魏六朝變異語境與《搜神記》中的怪胎紀錄〉,《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期第29卷,2007年2月。
金榮權:〈先秦時代的宗族觀念是神話歷史化的重要契機〉,《中州學刊》第2期,(總158期),2007年3月。
葉英萍、李春光:〈論神明裁判及其影響〉,《法學家》第3期,2007年。
劉惠卿:〈佛經文學與六朝小說動物報恩母題〉,《重慶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1卷第5期,2007年5月。
黃清順:〈「舊瓶新裝」看〈鑄劍〉--對「魯迅式風格」的「新歷史小說」作整體觀察〉,《國文學報》第41期,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2007年6月。
黃啟書:〈試論劉向災異學說之轉變〉,《臺大中文學報》第26期,2007年6月。
謝明勳:〈六朝志怪“冥婚”故事研究--以《搜神記》為中心考察〉,《東華漢學》  第5期,2007年6月。
謝明勳:〈六朝志怪小說之敘事特性--以干寶《搜神記》為例〉,《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第1期,2007年6月。
彭磊:〈論六朝時代”妖怪”概念之變遷--從《搜神記》中之妖怪故事談起〉,《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5卷第6期,2007年6月。
黃東陽:〈誤入與遊歷--宋傳奇〈王榭〉仙鄉變型例探究〉,《興大人文學報》第39期,2007年9月。
王立、劉暢、杜芳:〈婚姻報恩與《聊齋誌異》恩報主題〉,《遼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9卷第6期,2007年12月。
馮藝超:〈《子不語》正、續二書中殭屍故事初探〉,《東華漢學》第6期,2007年12月。
李傳江:〈唐前志怪故事中擬人化蛇意象的文化闡釋〉,《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0卷第6期,2007年12月。
彭磊:〈論六朝時代“妖怪”概念之變遷--從《搜神記》中之妖怪故事談起〉,《南海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6期第25卷,2007年12月。
賴芳伶先生:〈斷欲成仙與因愛毀道——論唐傳奇〈杜子春〉的試煉之旅〉,《東華漢學》第6期,2007年12月。
張清發:〈「遊歷仙境」在明清家將小說中的運用探析〉,《臺中教育大學學報:人文藝術類》,2007年。
魯瑞菁:〈說「結髮」--從「過度禮儀」與「頭髮巫術」視角的研究〉,《民間文學年刊》第2期,2008年。
王立、鐵曉娜:〈《聊齋誌異‧向杲》化虎復仇故事的中印文學淵源〉,《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期,2008年2月。
桑東輝:〈司法審判的《易經》探源(二)--解卦新解〉,《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4卷第1期,2008年2月。
舒韶雄:〈從常用詞演變看《搜神記》的語料價值〉,《語文學刊》2008年第1期。
舒韶雄:〈二十卷本《搜神記》的語料價值〉,《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第23卷第1期,2008年2月。
胡新生:〈中國古代巫術靈物與一般辟邪方法〉,《歷史》月刊第242期,2008年2月。
孟芳:〈報恩故事與民族心靈--從民間故事看我國報恩觀念的理性色彩〉,《中州大學學報》第25卷第2期,2008年4月。
張其昀:〈《山海經》“其衣有血者乃執之”決疑〉,《中國典籍與文化》第4期(總第67期),2008年。
王軍:〈《搜神記》“怕”字句的語用分析〉,《語文學科》2008年第5期。
紀志昌:〈名教與佛教--東晉沙門敬王論議中的「儒」「佛」交涉思維研究〉,《漢學研究》第26卷第2期,2008年6月。
劉苑如:〈從雞黍約到菊花約--一個死生交故事的中、日敘述比較〉,《東華漢學》第7期,2008年6月。
舒韶雄:〈《搜神記》的概數表示法--《搜神記》語言研究系列之一〉,《黃石理工學院學報》第25卷第4期,2008年8月。
練素華:〈中國古代敘世文學中的血親式復仇母題初探〉,《湘潭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0卷第5期,2008年9月。
楊竹喧:〈復仇在古代中國〉,《法制與社會》30期,2008年10月。
佐野大介:〈孝構成要素優先次序的探討--以「養親」、「後嗣」、「服從」為中心〉,《東華漢學》第8期,2008年12月。
徐敏、史為恒:〈從《搜神記》看干寶的自然變易觀〉,《江蘇工業學院學報》第9卷第4期,2008年12月。
張薇薇:〈從語法角度看敦煌本《搜神記》與變文年代的區别〉,《阜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期,2009年。
王彥紅:〈論《搜神記》的史書性質〉,《襄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8卷第1期, 2009年1月。
魏榮:〈《搜神記》中的韻文研究〉,《南都學壇(人文社會科學學報)》第29卷第1期,2009年1月。
朱福生:〈論魏晉志怪小說產生發展的社會文化背景〉,《呼倫貝爾學院學報》第17卷第1期,2009年2月。
鄧福舜:〈《桃花源記》與道教岩穴崇拜〉,《大慶師範大學學報》第29卷第2期,2009年3月。
陳文新:〈論漢魏六朝筆記小說的敘事風範〉,《社會科學研究》,2009年3月。
趙建成:〈“林下風氣”:《世說新語》中女性的名士風神〉,《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期,2009年3月。
許軍:〈《裴啟語林》亡佚原因考〉,《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1卷第2期,2009年3月。
李真:〈《搜神记》中異類女子形象解讀〉,《安陽師範學院學報》總第129期,2009年第3期。
菜園子:〈搜神記之濟公〉,《國學》第5期,2009年5月。
袁武:〈魏晉南北朝小說中的盜墓者〉,《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5卷第3期,2009年5月。
王立:〈《聊齋誌異‧禽俠》及禽鳥報酬故事中印源流〉,《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2卷3期,2009年5月。
楊儒賓:〈「山水」是怎麼發現的「玄化山水」析論〉,《臺大中文學報》第30期,2009年6月。
馮樹勳:〈中國陰陽五行的「家族相似」結構--先秦到西漢中葉〉,《漢學研究》第27卷第2期,2009年6月。
張更禎:〈《搜神记》中的女神、女鬼、女妖形象〉,《和田師範專科學校學報(漢文綜合版)》第28卷第4期,2009年6月。
韋書覺:〈論神判的價值〉,《吉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0卷第4期,2009年7月。
謝正偉:〈從《搜神記》看《漢語大詞典》之疏漏〉,《淮北煤炭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0卷第4期,2009年8月。
王永寬:〈干寶《搜神記》對後世小說戲曲的影響〉,《信陽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9卷第5期,2009年9月。
徐鳳:〈動物報恩母題的現代訴求〉,《社會科學家》第10期(總第150期),2009年10月。
楊柳:〈《搜神记》中女性形象的詩意性〉,《現代語文》,2009年10月。
陳旻志:〈「誠」體寂感的文化原型與聖巫術關涉之探勘〉,《哲學與文化》第36卷第11期,2009年11月。
蔡文榮、盧翁美珍:〈〈韓朋賦〉之體製與故事衍化意義--從《搜神記》「韓憑妻」與敦煌本〈韓朋賦〉比較談起〉,《東吳中文學報》第18期,2009年11月。
吳成國:〈論六朝巫術文化傳統的源起〉,《中國文化研究》春之卷,2009年。
錢國盈:〈十六國時期的符瑞、災異思想研究〉,《嘉南學報》第35期,2009年。
趙容俊:〈隋唐宋時代的巫術特徵考察〉,《中國文化研究》夏之卷,2010年。
張瑞芳:〈鳥、蛇圖騰與氏族過渡的文化遺跡--《搜神記‧羽衣人》的文化解讀〉,《古籍整理研究學刊》第1期,2010年1月。
周先慎:〈雛形期小說的文體意義--以《搜神記》中的兩篇小小說為例〉,《古典文學知識》第5期,2010年。
莫艷、周遠軍、劉吉寧:〈敦煌本《搜神記》補校〉,《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1卷第2期,2010年2月。
劉道勝、凌桂萍:〈明清徽州分家鬮書與民間繼承關係〉,《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8卷第2期,2010年3月。
張振國、李紅麗〈巫術與神明裁判〉,錄於《河北經貿大學學報(綜合版)》第10卷第1期,2010年3月。
胡靜書:〈再論今本《搜神記》不宜作晉代語料使用--以害怕義詞“怕”為例〉,    《現代語文》,2010年3月。
蕭玉娟:〈節日習俗中的求子巫術意涵〉,《東方人文學誌》第9卷第1期,2010年3月。
余德慧、許雅婷:〈民間宗教的「他界」修行〉,《臺灣宗教研究》第9卷第1期,2010年6月。
林淑貞:〈窮天人之際--六朝志怪「災異書寫」示現的人文心靈〉,《漢學研究集刊》第10期,2010年6月。
張璇:〈異類有情 尚堪晤對--《聊齋誌異》動物描寫摭談〉,《南都學壇(人文社會科學學報)》第30卷第4期,2010年7月。
李婕:〈論《搜神記》對魏晉服飾風俗的政治文化闡釋〉,《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0卷第5期,2010年10月,
閆德亮:〈試論《搜神記》中的佛教神话-兼論中國佛教神話的興起與發展〉,《中州學刊 》第6期,2010年11月。
白春霞:〈戰國秦漢時期蛇信仰與政權之關係〉,《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期,2011年。
謝建忠:〈巫山大溪遺址以魚隨葬的原始宗教意識與巫術〉,《重慶三峽學院學報》第27卷第130期,2011年。
李根亮:〈論清代小說中的巫術與惡鬼害人現象〉,《長春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0卷第1期,2011年1月。
梁玉金:〈中國古代靈異報恩小說的文化學分析〉,《青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報)》第33卷第1期,2011年1月。
許凱祥:〈《搜神記.女化蠶》試析〉,《早期中國史研究》第3卷第1期,2011 年6月。
王丹丹、王玉潔:〈《搜神記「動物報恩」故事來源與演變》〉,《柳州師專學報》第26卷第3期,2011年6月。
古正美:〈佛教傳播語中國佛教國家的形成〉,《成大歷史學報》第40號,2011年6月。
李慶豪:〈黃老與原始思維之形名型態關係略論〉,《東吳中文線上學術論文》 第16期,2011年12月。
李瑾、段亞菲:〈神判與灋的內在聯繫——以巫術為視角〉,《企業報導》第17期,2011年。
郗文倩:〈張衡《西京賦》"魚龍曼延"發覆-兼論佛教幻術的東傳及其藝術表現〉,《文學遺產》第6期,2012年。
吳昀徽:〈試論三王冢傳說的流變與改編〉,《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第21期,2012年1月。
楊俊光:〈從東北民間故事的動物母題看人與生態的相諧相生〉,《大連大學學報》第33卷第1期,2012年2月。
鄭志明、簡一女:〈從巫術到道教符咒〉,《哲學與文化》第39卷第6期,2012年6月。
謝佳瀅:〈論《玄怪錄‧華山客》故事情節之承衍〉,《東吳中文線上學術論文》第25期,2014年3月。
賴芳伶:〈《紅樓夢》「大觀園」的隱喻與實現〉,《東華漢學》第19 期,2014 年6月。
李永泉:〈《兒女英雄傳》的報恩思想〉,《語文教學通訊》第826卷第2期,2015年2月。

陸、 學位論文:

鄭雅如:《情感與制度:魏晉時代的母子關係》,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6月。
林恭億:《六朝志怪樂園意識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6月。
林淑珍:《論《搜神記》的民間童話質素》,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5月。
晉桂清:《中西方復仇文學中手段方式及目的比較》,遼寧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4年1月。
賴采蘋:《《搜神記》中的動物類型研究--以動物與人類的關係為中心》,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孟麗娟:《中西方復仇文學中的復仇動機與範圍的比較》,遼寧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4年4月。
紀千惠:《六朝志怪巨人與侏儒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余作勝:《《搜神記》精怪故事研究》,四川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1月。
張亞南:《《搜神記》研究--論《搜神記》的敘事學、文學題材與民俗學價值》,山東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5月。
陳佩玫:《《搜神記》的民間故事類型研究--以「地陷為湖」及「羽衣仙女」型故事的演變為主之考察》,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5年7月。
蘇榮彬:《神道設教--《搜神記》感應類故事研究》,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1月。
劉文元:《六朝志怪鬼神故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國語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6年1月。
宣閣:《中國古代復仇制度研究》,安徽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4月。
陳榮哲:《社崇拜及其神話傳說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民間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5月。
鄭佑璋:《六朝仙境傳說故事探討--以「王質」及「劉晨阮肇」為中心》,國立花蓮教育大學民間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楊淑鵬:《干寶與《搜神記》研究》,西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5月。
萇瑞松:《兩漢復仇觀探賾》,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6月。
張得歆:《干將莫邪故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6月。
紀芳:《『夜譚隨錄』、『螢窗異草』報恩主題作品的文化闡釋》,遼寧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6月。
許聖和:《「博物思維」與六朝文學》,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7月。
張澤兵:《整體性思維下的敘述結構研究--以《搜神記》為例》,江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5月。
賴信宏:《志怪到傳奇的遞嬗研究—述異話奇的書寫成規與知識利用》,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7月。
蔡其原:《巫術與文學--以六朝志怪小說為主的研究》,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7月。
蔡衍廷:《漢魏晉南北朝外國僧人來華活動史研究》,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7月。
莊正沅:《兩漢復仇禮俗中的倫理、公義與政經議題》,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7月。
鄭恪芸:《中國民間「動物報恩」型故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7月。
張化興:〈《山海經》中的神話與宗教初探〉,臺中: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年1月。
倪智芸:《《搜神記》精怪故事之敘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1月。
林慧君:《《史記》中的復仇書寫》,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8年7月。
張雅惠:《權力的謊言?--三至九世紀讖緯系統初探》,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8月。
陳玲:《論《史記》恩仇主題》,華中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4月。
潘法寬:《《史記》中復仇故事和司馬遷的復仇觀》,曲阜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4月。
郝華:《《聊齋誌異》與《搜神記》比較研究》,山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4月。
陳麗娜:《中國民間故事類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民間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6月。
譚遠琴:《六朝志怪復生故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6月。
李永琴:《《搜神記》研究》,西南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
劉怡佳:《《搜神記》動物書寫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1月。
黃裕芬:《《搜神記》變化故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語文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2010年1月。
金珍河:《《搜神記》變形故事研究》,復旦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3月。
陳秋伶:《六朝志怪小說中之喪葬風俗研究》,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5月。
侯潔雲:《《搜神記》復仇主題研究》,山東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5月。
聶楠:《“搜神記” --英國哥特小說神話溯源》,河南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5月。
徐風:《中國現當代小說原型論——以動物報恩、土地、月亮和再生原型為例》,蘭州大學博士論文,2010年5月1日。
孫寧:《敘事學視野下的《搜神記》研究》,青海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
朱小芳:《先秦報恩理念與行為研究》,遼寧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1年4月。
孔祥玉:《《搜神記》中的民眾信仰與巫術思維》,中國海洋大學碩士論文,2011年6月。
楊咸音:《論六朝志怪小說中的巫者》,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7月。
陳海茵:《六朝志怪小說禁忌主題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1月。
廖妙婉:《《搜神記》中「解圍人物」與救難故事之意涵研究》,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6月。
袁建瓊:《中國古代復仇的法律規則化分析》,西南政法大學法律碩士論文,2012年3月。
陳志豪:《《搜神記》中天人關係的流轉》,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8月。
賴育志:《魏晉南北朝「仙鄉淹留」故事主題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民間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1月。
王文岑:《先秦兩漢女體神話與巫術研究》,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2月。
陳俊偉:《兩晉史家之敘述觀點與三國前期歷史建構》,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3月。
何雅婷:《中國古代復仇制度考論》,蘇州大學法律碩士論文,2013年4月。
劉剛:《《搜神記》報恩主題研究》,山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3年4月。
凃品卉:《六朝志怪小說復仇主題研究》,國立屏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5月。
林安任:《干寶《搜神記》之寓言類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4年1月。
李會:《《越絕書》復仇故事原型考論》,杭州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4年5月。
蘇兪帆:《六朝志怪的異國書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5年1月。

柒、 工具書與網路資源:
陳初生編纂,曾憲通審校:《金文常用字典》,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4月。
吳澤炎等編纂:大陸版《辭源》修訂本,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11月16日臺灣出版10刷。
劉興隆:《新編甲骨文字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3月臺1版。
張玉書總閱,凌紹雯等纂修,高樹藩重修:《新修康熙字典》,臺北:啟業書局,1998年元月2刷。
李宗焜編著:《甲骨文字編》,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3月。
中研院史語所「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 http://hanchi.ihp.sinica.edu.tw/ihpc/hanjiquery?@100^1578283809^809^^^0202006005368^@@107644552。
「中國哲學電子書計畫」網站:http://ctext.org/guo-yu/jin-yu-liu/zh?searchu=%E5%A4%A9%E9%81%93%E7%84%A1%E8%A6%AA%E5%94%AF%E5%BE%B7%E6%98%AF&searchmode=showall#result
〔東晉〕孫綽〈喻道論〉,《弘明集》卷三:http://greatbook.josephchen.org/GREATBOOK/T52/T52N2102_P0016B02.htm
劉立夫:〈晉宋之際佛教因果報應論爭述評〉,http://enlight.lib.ntu.edu.tw/FULLTEXT/JR-MISC/misc146526.pdf,2016年10月3日。
河南博物館「郭巨埋兒畫像磚」:http://www.chnmus.net/big5/dcjp/node_9041.htm
《聖經・出埃及記》:http://www.o-bible.com/cgibin/ob.cgi?version=hb5&book=exo&chapter=13
《古蘭經》:http://www.xaislam.com/quran/qurancn/。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http://dict2.variants.moe.edu.tw/variants/rbt/word_attribute.rbt
教育部國語字典: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cbdic/gsweb.cgi?ccd=u1Mbqh&o=e0&sec=sec1&op=s&ckmod=None&setcurrent=0&jmpage=14#jpgopt
象形字典:http://vividict.com/WordInfo.aspx?id=3826
說文解字:http://www.cidianwang.com/shuowenjiezi/xing1108.htm
字典:http://xh.5156edu.com/kx/a5011b99101c12103d.html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