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現代性」與「後現代性」論規範與犯罪
書刊名:警學叢刊
作者:吳志鴻
作者(外文):Wu, Jr-hung
出版日期:2005
卷期:35:5=159
頁次:頁199-209
主題關鍵詞:現代性後現代性規範犯罪NormCrimeModernityPost-moderni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02
  • 點閱點閱:54
期刊論文
1.戴瑀如(20040400)。論德國同性伴侶法。月旦法學,107,145-16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林麗珊(2003)。警察的裁量能力與倫理原則之應用。警察大學行政管理研究所研討會,(會議日期: 2003/05/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詹姆斯‧瓊斯、王建凯(1998)。金賽的秘密花園--性壓抑的歲月。臺北: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Walker, S.(2001)。Sense and nonsense about crime and drugs。Belmont, CA:Wadsworth/Thomson Learning。  new window
3.Wrightsman, Lawrence S.、Greene, Edie、Nietzel, Michael T.、Fortune, William H.(2002)。Psychology & the Legal System。Belmont:Wadsworth。  new window
4.黃富源、范國勇、張平吾(2002)。犯罪學概論。桃園:中央警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周震歐(1993)。犯罪社會學。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謝瑞智(2000)。犯罪與刑事政策。台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許春金(2000)。犯罪學。桃園:中央警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黃瑞祺(2001)。現代與後現代。臺北:巨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蔡德輝、楊士隆(2002)。犯罪學。臺北:五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林信華(2002)。後現代社會中的認同現象。現代性、後現代性、全球化。臺北:左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