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一位國小英語教師 「不從眾的課程行動」之自我探究
作者:邱珮瑜
作者(外文):QIU, PEI-YU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蔡清田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8
主題關鍵詞:教材選用審定本教材教師課程理解教師專業發展自我探究teaching material’s selection and implementationteaching material’s selection and implementationteacher’s curriculum understanding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self-stud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1
本研究旨在探究一位國小英語教師因為不滿意審定本教材,在抗拒下卻又猶豫的心路歷程;她在使用與妥協期間充滿焦慮,甚至是罪惡感,這一切究竟反映了教師專業自主的哪些面向。本研究採自我探究取向,強調個體對自己採取「反身性」的改革行動,回顧平時的課程規畫與教學省思,並透過自我探究慣用的社群討論、辯證、對話當作信實度之參考。
研究者以在課室內直接面對學生的學習需求之實戰經驗,點出審定本教材在內容編寫上所存在的迷思,審定本教材在內容編寫上的包山包海性質,無法幫助學生專心地完成階段性任務,更阻礙學生精熟學習及消化沉澱的機會。本研究進一步指出字母拼讀知能在國小英語課程的基礎價值性,因以此課程為教材選用的主要依據,提出不同學習階段的英語教材需求。
另外,本研究還提供自我探究文獻中少見的「過程面」之探討。自我「反身」探究的過程中,研究者經歷「愧、窺、盔、虧、潰、饋」,從一波波對自我的質疑、否定到崩潰,後來自我療癒,且找出看似起伏不定的教材選用行動後頭的教師專業之處。在真實操作過一場自我「反身」探究後,這才瞭解鷹為什麼要自虐地斷喙拔羽,因為重生後可以是更強壯的個體。
再者,研究者自不從眾的課程實踐行動,探究教師層級的課程理解:在有限的學校教育時間內,讓學生習得關鍵的能力,讓學生有方法獲得學習成就感。教師藉由釐清自身課程行動的意義,能清楚自己怎麼理解課程,進而再更新自身的理解和行動;隨著經歷,教師的課程理解會再變動。教師怎麼樣理解課程,怎麼樣實踐課程,這樣的實戰經驗,發展成一套有系統的教師理論,是課程改革上應該要倚仗的寶貴資源。
最後,本研究描寫出一條在教師專業發展上可由教師「自主啟動」的路徑,需要法治力量要保障教師的課程教學自主權,給教師消化沉澱的時間及空間,讓作為教師(being a teacher)真正是一種專業,並非人人可兼的副業。
This research was a self-study of a primary school English teacher who was discontent with the certificated instructional materials but dared not to refuse it due to the conformity curriculum action with other teachers. Fifteen-year teaching notes and curriculum plans of the teacher were analyzed. Evaluations and feedback of students were analyzed. Dialogues and defenses in the critical friend circle reinforced reliability of research. Her senses of anxiety and guilt were exposed by investigating the selections of teaching materials. Nevertheless, several facets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autonomy were displayed.
Based on practical experiences by getting along with students in classroom, this study criticized the myth in certificated materials and brought up another mode of curriculum plan and selec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s. According to the English learning ladder, the sequence of implementing teaching materials was altered. This study provided Letter-Phonics-Vocabulary curriculum to help students achieve fundamental competence. Then, certificated materials were selected as text materials for advanced learning.
This researcher uncovered the process of doing a self-study which was rare in present study. This researcher broke down under bunches of self-doubt and self-denied. After getting healed, she successfully found out teachers’ principles of practice under unstable teaching material selections and implementations, and got teachers’ professional courage back. Then she got reformed to be a stronger teacher identity.
This study went on the discover teacher’s curriculum understanding. This researcher clarified her curriculum understanding. Due to school time being limited, she made students to get key competence and earned the satisfaction of learning in school education. After her teacher’s understanding was clarified, she could continue to revise her curriculum actions. This study declared that teachers’ practical experiences could develop a set of teachers’ theory which can be relied on in curriculum reform.
Finally, this study opened an alternative route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which was initiated by teachers themselves. Teachers’ autonomy of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got to get safeguarded by the law. Teachers got to get time and space for meditate and digest. “Being a teacher” was a specialty, not a part-time job which anyone tried for fun.
中文部分
方永泉(譯)(2003)。受壓迫者教育學(原作者:P. Freire)。臺北市:巨流。(原著出版年:1970)。
毛佩琦(譯)(2007)。英語教學法大全(原作者:D. Larsen-Freeman)。臺北市:師德文教。
王秋絨(2010)。謙虛的鬥士:Paulo Freire的教育勇氣與智慧評述。教育與社會研究,20,145-159。new window
王佩蘭(主編)(2012)。Dino on the Go! (第一冊,初版,三上)。臺南市:翰林。
王麗佳(2012年11月),問責背景下中國大陸教師對教師專業性的理解。「2020教育願景」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王郁雯(2017)。從九年一貫課程到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教師專業認同變化。課程研究,12,37-59。
卯靜儒(2012)。尋找最大公約數?—高中歷史教科書編寫與審查互動過程分析。當代教育研究,20,83-122。new window
卯靜儒(2013)。選什麼?如何選?為何而選?高中教師選擇歷史教科書之研究。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8,123-147。
朱麗娟(2004)。教師課程意識之自我探究歷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花蓮縣。
江慧娟(2010)。女巫故鄉之旅—敘事課程實踐之自我敘說。載於莊明貞,敘事探究:課程與教學的應用,頁231-264,臺北市:心理。
阮經天被嗆「影帝,就這樣?」-學會「放鬆」就做得到!(2014年8月24日)。TVBS新聞網a。取自https://news.tvbs.com.tw/
李宜蓁(2012年10月1日)。為何孩子不專心?破解四大迷思。翻轉教育網。取自http://flipedu.parenting.com.tw/information-detail?id=2347。
李昭鋆(2013年11月)。教師專業發展、行政權力、教師權力對教師工作投入之影響—以亞洲四小龍為例。「從內變革—開創教與學的主體行動」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李家同(2015年12月24日)。基礎沒學會,學生怎有競爭力。博幼社會福利基金會網站。取自http://www.boyo.org.tw/boyo/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785:2016-01-22-01-32-07&catid=48:2010-12-18-08-01-40&Itemid=245
李坤珊(2016年8月10日)。親子天下會員報。取自http://topic.parenting.com.tw/edm/member/rights/2016/0810/。
李京諭(2016年10月20日)。實驗教育不是搞怪教育,是把自主權還給老師。翻轉教育網。取自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article/2827
李崇建(2017)。薩提爾的對話練習:以好奇的姿態,理解你的內在冰山,探索自己,連結他人。臺北:親子天下出版。
妙凡(2016年4月23日)。關於死亡的思考。人間福報,A8版。
杜晴惠(2016年1月10日)。奉守郭語錄,連結器要做一輩子。人間福報,A6版。
杜沛學(2017年12月19日)。炎亞綸曝憂鬱史:無止境懷疑自己、行屍走肉過日子。聯合新聞網。取自https://stars.udn.com/star/story/10092/2884658
呂燕卿、林文生、陳文典、高麗珍、游自達、薛梨真、…、楊正傑(2009)。論壇「審定制教科書內容多元化及品質議題」,教科書研究,2,107-163。new window
吳程遠(譯)(2013)。神經外科的黑色喜劇(原作者Vectosick Jr., F. T.)。臺北:遠見天下文化。(原著出版年:1996)。
吳祥輝(2016年7月11日)。吳祥輝Brain Wu臉書。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brianwuhsianghui/posts/1075130422568911
邱珮瑜(2008)。國小六年級英語教材規畫、選用及實施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嘉義。
邱珮瑜(2016)。自我探究途徑的教師專業發展。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126-133。
邱珮瑜、洪志成(2016)。不從眾的教材選用行動之自我探究。教育理論與實踐學刊,33,67-106。new window
邱玲劭(2011)。Story.com (第一冊,初版,三上)。臺北市:何嘉仁。
何粵東(2010)。課程想像的自我民族誌:課程研究與實踐的自我經驗反省(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課程研究所,嘉義縣。new window
周淑卿(2002)。教師與學生課程發展歷程中的處境—系統論與概念重建論的觀點。教育研究集刊,48,133-151。new window
周梅雀(2004)。尋找心中的那朵玫瑰花:一趟教師課程意識的敘事探究之旅(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學研究所,臺北市。new window
周怡君(2007)。教師即陌生人─ 一位教師探索課程第三空間的生命敘說(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臺北市。
林子筠(2009)。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指標理解之探究—高達美意義理解理論取向(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碩士在職進修專班:臺北市。
林美惠(2015)。與曼波同遊。載於劉唯玉(主編),老師說故事:創新教學案例。臺北市:高等教育。
林鈺城(2016年8月9日)。Seeing the Code。臉書。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mike.fatbat/posts/10153650147091965
林鈺城(2016年8月17日)。澎湖備課趴-part 2: Sunny's sharing。臉書。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mike.fatbat/posts/10153669690661965
林鈺城(2016年8月19日)。臺東備課趴-1: Mike makes you crazy。臉書。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mike.fatbat/posts/10153674444806965
林鈺城(2017)。Days of Being Read—就愛讀繪本。Hello! E.T.師德會訊,102,8-10。
林淑媛(2017年5月30日)。臉書。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etchere?hc_ref=NEWSFEED&fref=nf
林奕含(2017)。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臺北市:游擊文化。
長谷川誠人(2016年9月17日)。與其嘶聲吶喊,不如聽艾怡良如何坦承說艾怡良。痞客邦。取自https://www.pixnet.net/。
易之新(譯)(2017年8月27日)。與病為友:疾病是人的本質(原作者:T. Dethlefsen & R. Dahlke)。人間福報,B3版。
洪蘭(譯)(2008)。養男育女調不同(原作者:L. Sax)。臺北:遠流。
洪志成(2013)。自我探究。載於蔡清田(主編),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新論(85-113頁)。臺北:五南。
范信賢(2003)。課程改革中的教師轉變:敘事探究的取向(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教研究所,臺北市。new window
范堯寬、吳慧珍(譯)(2014)。允許自己不快樂:勇敢悲觀、放心落淚,不再強顏歡笑的幸福練習(原作者:Kashdan T. B. & Biswas-Diener R.)。臺北:商周出版。
胡茉玲(譯)(2004)。治療師的懺悔--全美22位頂尖治療師的失誤個案經驗分享(原作者:J. A. Kottler & J. Carlson)。臺北市:生命潛能文化。(原著出版年:2003)
柯禧慧(2006)。擺盪、跨越、與承認:一位小學教師自我身分認定的對話與探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嘉義縣。
韋岱思(2016年5月4日)。忽略資優生、資源都給功課差的學生…荷蘭教育「把孩子拉到同一個起跑點」,下場卻是……。商業週刊。取自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
英語力等於國力-學者:天大迷思。(2017年10月14日)。人間福報,A3版。
柴素靜(主編)(2010)。英語教材教法。臺北:五南。
翁開誠(2002)。主體性的探究與實踐。應用心理研究,16,19-21。new window
郭志華(1999)。博士班學生英語寫作需求與困難之分析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2014年11月23日,取自交通大學學術集成 http://ir.lib.nctu.edu.tw/handle/987654321/19019
郭至和(2004)。「解放」?「發聲」?「增權賦能」?--一位從事課程行動研究小學老師的省思。載於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實習輔導處舉辦之「課程研究與教師」研討會論文集(65-80頁),臺北市。
陳月妙(2001)。溝通式語言教學法。載於陳秋蘭、廖美玲(主編),嶄新而實用的英語教學(41-57頁)。臺北:敦煌。第二版。
陳美如(2003)。評鑑猶如一趟永無止境的旅程—教師面對課程評鑑的思考。教師天地,122,61-65。
陳美如(2004)。側寫一位教師與多元文化的相遇:從理解、行動到發現。教育研究月刊,117,22-33。new window
陳美如(2005)。課程發展已逝—課程發展與課程理解的關係探究。課程與教學季刊,8,165-177。new window
陳美如(2007)。課程理解—教師取向之研究。臺北:五南。new window
陳彬彬(2010)。從0開始圖解梵谷。臺中市:晨星。
陳韻如(2013年11月)。從教師角色的轉換淺談實現教育理想的學習共同體—以Facebook網路教師社群的實徵分析。「從內變革—開創教與學的主體行動」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陳芳毓(2015年8月)。翻轉≠最棒的教法,公開觀課不是看熱鬧。遠見雜誌。取自https://www.gvm.com.tw/Boardcontent_29231.html
陳伯璋、方德隆、王立心、何美瑤、周淑卿、孟瑛如、莊志勇、藍偉瑩(2016)。論壇「教師自編教材」,教科書研究,9,167-200。new window
陳超明(2016年1月28日)。學測英文科趨勢「不考文法考用法」,重視國際觀和思考力。翻轉教育網。取自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index
陳界良(2016年2月23日)。「人多勢眾」是扼殺創意的殺手,讓人怯於與之對抗。中時電子報。取自http://www.chinatimes.com/
陳至中(2016年7月26日)。專家:小孩子學英語,動機只有2個。中央通訊社。取自http://www.cna.com.tw/
陳至中(2016年9月24日)。潘文忠:減輕教師評鑑壓力,回歸專業。中央通訊社。取自http://www.cna.com.tw/
陳竫詒(2017年1月18日)。大聯盟投手陳偉殷:我的目標就是不設目標。天下雜誌。取自http://www.cw.com.tw/
陳雅蘭(2017年4月2日)。徐若瑄喻星途如四季 即使顛簸仍不放棄。今日新聞。取自http://www.nownews.com/n/2017/04/02/2467397。
莫迺滇(譯)(1991)。逃避自由(原作者:E. Fromm)。臺北市:志文。(原著出版年:1970)。
莊明貞(2010)。從知識論出發—課程領域教師敘事探究的發展及其效度評析。載於莊明貞(主編)。敘事探究--課程與教學的應用。臺北:心理。
莊福泰(2017年11月8日)。什麼是素養導向教學?翻轉教育網。取自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article/4112?utm_source=Flipedu-EDM.website&utm_medium=referral&utm_campaign=normal_article
梁雅芬(主編)(2017年8月)。Dino on the Go! (第七冊,再版,六上)。臺南市:翰林。
康永久(2010)。魅力、情境與教育學—教育專業化之歷史反思與重構。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96,117-146。
康文柔(2015年12月20日)。憶亡妻,郭董將引進日本乳房攝照。中時電子報。取自http://www.chinatimes.com/
許雅涓(2001)。一位國小教師「課程實踐」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臺北。
許芳懿(2004)。William Pinar課程理解典範之探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new window
許殷宏、武佳瀅(2012年11月),教師教學實踐之探究—以一個另類學校班級為例。「2020教育願景」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許素惠(2013年1月22日)。小5生注音認不得10個,高職生英文字母寫不全。Yahoo!奇摩新聞。取自https://tw.news.yahoo.com/
張善貿(2010)。外語教學的回顧與前瞻。載於柴素靜(主編),英語教材教法(27-44頁),臺北:五南。
張湘君(主編)(2011)。Super Wow(第一冊,初版,三上)。臺北:康軒。
張湘君(主編)(2014)。Follow Me(第一冊,初版,三上)。臺北:康軒。
張瀞文(2014年4月23日)。只教一半,教出紅葉國小「外國人」。教育家部落格。取自http://teachersblog.edu.tw/19/236。
張湘君(主編)(2015)。Follow Me(C版)(第二冊,初版,三下)。新北市:康軒。
張芳琪、張淑儀與李婉容(2015)。國小三年級的英文自由書寫活動之意義與價值。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11,61-92。new window
張輝誠(2016年9月13日)。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轉型諮詢會議。臉書。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dustmic/posts/1367525996594092。
張武昌(2006)。臺灣的英語教育:現況與省思。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69,129-144。new window
張武昌、楊承淑、葉錫南、游毓玲、陳秋蘭、林余仙、…黃琮軒(2013)。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外國語文領域綱要內容之前導研究。國家教育研究院研究報告(編號NAER-102-06-A-1-02-02-1-11),未出版。
張武昌(2017年5月6日)。十二年國教英語文教學展望。「十二年國教英語文教材教法與評量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彰化師範大學。
教育部(1998)。國民小學實施英語教學之可行性探討。
教育部(2008,民97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語文學習領域(英語)。new window
教育部(2008,民97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總綱。new window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
國民教育法(2016年06月01日修正)。
國民教育法施行細則(2016年07月01日修正)。
許家齊(2017年11月25日)。法國哲學家奧斯卡:臺灣老師的通病是「覺得自己不夠好」。翻轉教育網。取自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article/4162
彭雯莉(2006)。國民小學教師媒體使用行為及媒體識讀課程內涵理解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學系碩士班,臺北市。
喬雪峰(2012年11月),教師合作外部規限與內在自主的困境。「2020教育願景」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單文經(2004)。論革新課程實驗之難成。教育研究集刊,50,1-32。new window
單文經(2013)。自由為教與學主體行動之目的:杜威觀點。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從內變革:開創教與學的主體行動(1-34頁)。臺北市:學富文化。new window
黃光雄、蔡清田(1999)。課程設計—理論與實際。臺北:五南。
黃光雄、蔡清田(2015)。課程發展與設計新論。臺北:五南。
黃瑞祺(2000)。現代與後現代。臺北市:巨流。new window
黃騰(2005)。從「角色」到「自我」--論教師改變的歷史困境與可能。教育研究集刊,51,89-116。new window
黃月美(2005)。敘事探究—一種理解課程與教學的新途徑。教育研究月刊,130,30-42。new window
黃鴻文、湯仁燕(2005)。學生如何詮釋學校課程?教育研究集刊,51,99-131。new window
黃政傑、江海韻、李明芳、汪履維、林淑媛、陳達萱、…甄曉蘭(2010)。中小學自編教材面面觀—政策與實務的對話。教科書研究,3,135-155。new window
黃玉蓮(2012年4月19日)。桂綸鎂華麗旅程。Yahoo!奇摩。取自https://style.yahoo.com.tw/
黃騰(2014)。邁向永續的課程與教學:十二年國教中的課程協作與掌舵。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31,83-92。
黃旭鈞(2014)。教室走察:教師專業發展的新思維。臺北:高等教育。
黃宏仁(2015)。社區資源融入國小五年級英語課程設計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嘉義。new window
曾世杰(2016年5月22日)。比資源不足更根本的教育問題。翻轉教育網。取自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index。
程遠茜(2016年6月22日)。芬蘭藝術老師萊絲卡:孩子的學習需要「留白」。教育家部落格。取自http://teachersblog.edu.tw/。
給學習一點溫度:英語學伴貼近學生的學習(2016年7月28日)。Yahoo!奇摩新聞網。取自https://tw.news.yahoo.com/
雲心(2017年7月21日)。心中有人。人間福報,第12版。
楊耀琦(2007)。From Phonics to Reading。臺北:康軒。
楊耀琦(2010)。字母拼讀教學。載於柴素靜(主編),英語教材教法(100-131頁)。臺北:五南。
葉子勝(2003)。Giroux教師作為轉化型知識份子之研究:兼論其對臺灣教師與師資培與課程之啟示(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葉錫南(2016)。由十二年國教課綱草案展望未來中小學之英語文教科書。教科書研究,9,143-168。new window
葉田甜(2017年6月9日)。一名高中生的觀點:翻轉教室,還是「翻桌教室」?關鍵評論。取自https://www.thenewslens.com/
葉君遠(2017年8月27日)。從愛情灰燼中重生的于美人。聯合新聞網。取自https://udn.com/news/story/7482/314540
楊國揚(2014年11月2日)。從教科書供應制度談教科書循環使用。國家教育研究院電子報,第99期。取自http://epaper.naer.edu.tw/index.php?edm_no=99&content_no=2378&preview
楊宗翰(2016年1月13日)。沙發客來上課計畫──為什麼我堅持帶外國旅人來到臺灣偏鄉?空屋筆記部落格。取自https://crossing.cw.com.tw/blogIndividual.action?id=535。
溫順德(2016年6月10日)。補救教學亟待「補救」。蘋果日報。取自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60610/882752/?utm_source=FB&utm_medium=MWeb_Share&utm_campaign=http%3A%2F%2Fwww.appledaily.com.tw%2Frealtimenews%2Farticle%2Fnew%2F20160610%2F882752%2F
詹韵如(2017年12月6日)。積木式培訓法救救爛數學!新營高工黃楚喬愛學生有一套。教育家部落格。取自http://teachersblog.edu.tw/806/807/1377
熊同鑫(2001)窺、潰、饋:我與生命史研究相遇的心靈起伏。應用心理研究,12,107-131。new window
甄曉蘭(2003)。教師的課程意識與教學實踐。教育研究集刊,49,63-94。new window
甄曉蘭(2004)。課程理論與實務:解構與重建。臺北市:高等教育。
廖曉青(2004)。英語教學法。臺北:五南。
鄭愛平(2005年08月30日)。漫議芬蘭義務教育。人民網。取自http://www.people.com.cn/
鄭錦桂(2006)。國小英語教科書之內容探究與省思。國教新知,53,15-22。
鄭秀真(2014)。以學生日記為鏡:一個國小高年級級任老師的自我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鄧惠文(2015)。有你,更能做自己。臺北市:親子天下。
歐用生(2004年11月26日)。教師聲音與課程主體。「第十一屆課程與教學論壇學術研討會:邊陲與發聲—課程與教學的文化政治與社會正義」發表之論文,屏東師範學院。
歐用生(2010)。課程研究新視野。臺北:師大書苑。
歐用生(2012)。教師的課程理論化:從詩性智慧到A/r/t。教育學報,40,15-30。new window
劉宗為(譯)(2015)。逃避自由:透視現代人最深的孤獨與恐懼(原作者:E. Fromm)。新北市:木馬文化。
蔡敏玲(2001)。尋找教室團體互動的節奏和變奏:教育質性研究歷程的展現。臺北:桂冠。new window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臺北:五南。
蔡清田(2008)。課程學。臺北:五南。
蔡清田(2016)。50則非知不可的課程學概念。臺北:五南。
蔡清田(2017a)。核心素養的課程發展。臺北:五南。
蔡清田(2017b)。「實驗教育三法」影響下的課程實驗。教育研究月刊,277,48-59。new window
蔡淇華(2017年2月11日)。【青春正能量】蔡淇華:不了解自己需要什麼,就出局了——每一個老師,都可以是業師。翻轉教育。取自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 。
蔡穎卿(2017年1月19日)。蔡穎卿的杜威有聲讀書會3:興趣與紀律是連結,而非相對。翻轉教育。取自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
蔡穎卿(2017年3月17日)。蔡穎卿的杜威有聲讀書會5:做孩子「學習的慫恿者」。翻轉教育。取自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
蔡穎卿(2017年4月17日)。蔡穎卿的杜威有聲讀書會6:教學裡的遊戲迷思。翻轉教育。取自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
蕭富元(2008)。芬蘭教育,世界第一的秘密。臺北市:天下雜誌。new window
盧貞穎(2010)。字母教學。載於柴素靜(主編),英語教材教法(77-98頁)。臺北:五南。
賴光真(2013)。國小教科書評選作業之 檢核項目建立與概況調查。教科書研究,6,1-30。new window
戲劇小生到金馬影帝-阮經天「小草哲學」(2014年8月24日)。TVBS新聞網b。取自https://news.tvbs.com.tw/
藍雲、陳世佳(譯)(2009)。教學的勇氣—探究教師生命的內在視界(原作者:P. J. Palmer)。臺北:心理。
藍蕾(總審)(2013)。Fly High (C版,朗文版,第2冊,初版,三下)。臺北:臺灣培生教育。
藍蕾(總審)(2013)。Fly High (C版,朗文版,第3冊,初版,四上)。臺北:臺灣培生教育。
藍蕾(總審)(2014)。Fly High (C版,朗文版,第1冊,初版,三上)。臺北:臺灣培生教育。
藍蕾(總審)(2014)。Fly High (C版,朗文版,第5冊,初版,五上)。新北市:臺灣培生教育。
簡秀如(譯)(2014)。放棄的力量(原作者:A. B. Bernstein & P. Streep)。臺北:麥田。
釋星雲(2016年1月2日)。流動。人間福報,A8版。
蘇靜寧(主編)(2015)。Dino on the Go! (第一冊,再版,三上)。臺南市:翰林。
蘇永明(2015)。當代教育思潮。臺北:學富文化。
蘇文鈺(2016年2月18日)。我們的課,沒有所謂當掉這回事。翻轉教育網。取自http://flipedu.parenting.com.tw/
do+原形動詞 大學生竟不知(2015年12月25日)。人間福報網。取自http://www.merit-times.com/newspage.aspx?unid=425532
Maple Day (2017年7月23日)。取與捨,其實都是我執。人間福報,B5版。


外文部分
Atkinson (2001).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nd Fieldnotes. In P. Atkinson & A. Coffey & S. Delamont & J. Lofland & L. Lofland(Eds.)Handbook of Ethnography ( pp.352-368).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Brubaker, N. & Loughran, J. (2014, Aug.). Reconstructing the undergraduate within: Reframing identities across pedagogical divides. Presented in Proceedings of the Te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lf-Study of Teacher Education Practices (pp.35-38), Herstmonceaux Castle East Sussex, England
Connelly, F. M. & Clandinin, D. J. (1990). Narrative Inquiry: Storied Experience. In E. C. Short (Ed.), Forms of Curriculum Inquiry (pp. 121-154).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Corbin, J. M., & Strauss, A. L. (2007). 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 for developing grounded theory (3rd ed.). Los Angeles: SAGE Publications.
Giddens, A. (1991). 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 self and society in the late modern age.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Goodson, I. F. (1998). Storying the self: life politics and the study of the teacher’s life and work. In Pinar, W.F. (Ed.). Curriculum: toward new identities. (pp. 3-20). New York: Garland.
Jao, Dina (2002). Phonics Test Blue.Taiwan: Kaiser Kastle.
Kucan, L., Palincsar, A. S., Khasnabis, D. & Chang, C. I. (2009). The Video Viewing Task: A source of information for assessing and addressing teacher understanding of text-based discussion.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5,415–423.
LaBoskey, V. K. (2004). The methodology of self-study and its theoretical underpinnings. In J. J. Loughran, M. L. Hamilton, V. K. LaBoskey & T. Russell (Eds.),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Self-study of Teacher Education Practices (pp. 817-869).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Malewski, E. (2010). The Unknown : A Way of Knowing in the Future of Curriculum Studies. In Malewski, E. (Ed.) Curriculum Studies Handbook - The Next Moment (pp.534-539). NY : Routledge.
Mckernan, J.(1996). Curriculum Action Research: A Handbook of Methods and Resources for 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London: Kogan Page.
Mckernan, J. (2008) Curriculum and imagination: Process theory, pedagogy and action. London: Routledge.
Musanti, S. I. & Pence L. (2010). Collaboration and Teacher Development: Unpacking Resistance, Constructing Knowledge, and Navigating Identities. Teacher Education Quarterly, winter, 73-89.
Pinar, W.F., Reynold, W.M., Slattery, P., & Taubman, P.M.(1995). Understanding curriculum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curriculum discourses. New York : Peter Lang.
Pinar, W. F. (2004). The Synoptic Text Today and other essays: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fter the Reconceptulization. New York: Peter Lang.
Pinnegar, S. & Hamilton, M. L. (2009). Self-study of practice as a genre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heory, methodology, and practice. New York: Springer.
Salvio, P.M. (1998). On using the literacy portfolio to prepare teachers for “willful world traveling”. In W. F. Pinar (Ed.), Curriculum: Toward new identities (pp.3-20). New York: Garland.
Samaras, A.P., & Freese, A. R. (2009). Looking back and looking forward. In C. A. Lassonde, S. C. Galman, & C. Kosnik, (Eds.). Self-study research methodologies for teacher educators.(pp.3-19). Rotterdam: Sense Publishers。
Vajargah K. F., Arefi M. & Taraghija A. (2010).Teacher’s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emergent curriculum inspired by the Reggio Emilia Approach. The New Educational Review, 20(1), 206-224.
Whitehead, J. (2009). How do I influence the generation of living educational theories for personal and social accountability in inproving practice? Using a living theory methodology in improving educational practice. In Tidewell. D. L. et al. (Eds.) Research Methods for the self-study of practice. (pp.173-194).New York: Springer.
Zembylas, M. (2007). Emotional ecology: The intersection of emotional knowledgeand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in teaching.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3), 355–367.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