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當代數位影像作品中的訊息部署
作者:賴珮瑜
作者(外文):Lai, Pei-Yu
校院名稱: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系所名稱: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
指導教授:薛保瑕
陳泓易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8
主題關鍵詞:數位影像訊息符號真實再造時間digital imagemessagesignreality reconstructiontim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
本研究試就筆者的個人近年創作作品作為相關探討的內容基礎,從個人的創作進行歸納與反思,作為本文初步探索的起始點,同時藉由其他藝術家的數位影像作品所表現出的相關特質,以及數位影像作品的創作方式、創作內容,加以探究數位影像作品中的訊息部署。針對數位工具普及化的2000年後之當代數位影像作品,探究是以何種內容豐富了當代藝術的面向?這些數位藝術作品是否顯現出對於訊息景觀空間與大眾媒體的特殊觀察視角?
因此,本研究以2000年後的數位影像之創作作品為範疇,就當代藝術創作者透過刪除訊息、阻隔訊息,此種以減免訊息的訊息部署之方式,探討數位影像作品的創作方法,在藝術上的代表性為何?簡言之,本研究以數位影像作品與訊息部署的關係,探討當代數位影像藝術如何產生出另一種觀看與詮釋的方式。
從上述的思考作為啟航,而定位出本研究的方向:(一)探索景觀空間的書寫編碼狀態、(二)探究媒體訊息的真實與真實再造、(三)探訪電光資訊中的速度與感知。「景觀空間的書寫編碼狀態」,探討數位影像中的訊息符號,如何透過解碼、重構與生產空間閱讀;「媒體訊息的真實與真實再造」針對數位影像作品中的擬像與詮釋,探討影像與真實的關係;「電光資訊中的時間與感知」以影像藝術作品中的速度知覺與感知經驗,探討影像時間與藝術作品的關係。
本研究共分為六個章節:第一章為緒論;第二章以數位影像藝術的脈絡為基礎,探討影像與科技媒體的應用與轉變;第三章就景觀空間為觀察,探索數位影像作品中的解碼與重構;第四章以媒體訊息為核心,由機械複製探究真實與真實再造的關係;第五章就電光資訊的速度,探訪影像中的時間與速度知覺;第六章為結論。本研究試以上述的方向,作為架構數位影像作品於「訊息部署」之探索,藉以指出當代數位影像作品和所處時代的脈動關係。
This research is explored base on researcher’s personal artworks in recent years. Starting from generalizing and reflecting personal artworks,but also exploring the message dispositif of artworks in digital image through characteristics, the way of creation and content of other artists’s artworks in digital image. Of contemporary artworks in digital image with popularized digital tools after 2000’, exploring what content enrich the contemporary art? Are these artworks in digital image showing the special perspective to message spectacle space and mass media?
Therefore,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artworks in digital image after 2000’ to explore the representativeness in art of the way of creation of artworks in digital image based on message dispositif way of message remove of contemporary artists, by message delete and message disconnect. Briefly, this research exploreshow contemporary artworks in digital image could generate another way of appreci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b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tworks in digital image and the message dispositif.
Starting from thinking above to position the direction in this research: (a) Exploring the encoding status of spectacle space, (b) Exploring the reality and reality reconstruction of media message, (c) Exploring time and perception in electro-optic information. “Encoding status of spectacle space”, attempting to explore how to read the message sign in digital image through the decode, reconstruction and production space. “The reality and reality reconstruction of media message” i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mage and reality by the simu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in artworks in digital image. “Time and perception in electro-optic information”,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mage time and artworks by the speed sense and perception experience in image artworks.
This research is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introduction; the second chapter is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image and technology media based on the context of digital image art; the third chapter is observing the spectacle space to explore the decode and reconstruction in artworks in digital image; the fourth chapter focuses on mass message and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ality and reality reconstruction by mechanical copy; the fifth chapter is to investigate the time and speed sense in image by the speed of electro-optic information; the sixth chapter is conclusion.This research makes an attempt to use the above direction as an exploration of “message dispositif” of artworks in digital image to point out the puls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temporary artworks in digital image and this age’s.
中文書籍:
尼克‧史帝文森(Nick Stevenson)著,趙偉妏、陳晏茵、陳秉逵譯,《媒介、文化與社會理論》,新北市:韋伯文化,2009。
皮耶‧布赫迪厄著,林志明譯,《布赫迪厄論電視》,臺北:麥田,2002。
卡特琳‧古特著,黃金菊譯,《重返風景:當代藝術的地景再現》。臺北:遠流,2009。
司有侖主編,《當代西方美學新範疇辭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1997。
安傑利斯著,段德智、尹大貽、金常政譯,《哲學辭典》。臺北:貓頭鷹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7。
安迪‧沃荷(Andy Warhol)著,盧慈穎譯,《安迪‧沃荷的普普人生》,臺北:三言社,2006。
余蓮(François Jullien)著,卓立譯,《勢─中國的效力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克里斯‧巴克(Chris Barker)著,許夢芸譯,《文化研究智典》,新北市:韋伯文化,2007。
克萊兒‧畢莎普(Claire Bishop)著,林宏濤譯,《人造地獄:參與式藝術與觀看者政治學》,臺北:典藏,2016。
尚‧布希亞著,紅凌譯,《擬仿物與擬像》。臺北:時報文化,1998。
彼得‧布魯克著,王志弘、李根芳譯,《文化理論詞彙》,臺北:巨流,2003。
邱誌勇總編輯,《數位藝述》,臺北:田園城市,2011。
邱誌勇、鄭志文主編,《媒體科技與文化全球化讀本》,新北市:揚智文化,2011。
亞瑟‧丹托著,林雅琪、鄭惠雯譯,《在藝術終結之後:當代藝術與歷史藩籬》,臺北:麥田,2007。
居伊‧德波著,王昭風譯,《景觀社會》,南京:南京大學,2007。
洪漢鼎著,《當代哲學詮釋學導論》,臺北:五南,2011。
保羅‧李文森著,宋偉航譯,《數位麥克魯漢》,臺北:貓頭鷹,2000。
保羅‧維希留著,楊凱麟譯,《消失的美學》,臺北:揚智,2001。
約翰‧列區(John Lechte)著,王志弘、劉亞蘭、郭貞伶譯,《當代五十大師》,臺北:巨流,2000。
麥克魯漢著,鄭明萱譯,《認識媒體:人的延伸》,臺北:貓頭鷹,2006。
麥克爾‧拉什著,俞青譯,《新媒體藝術》,上海市:人民美術,2015。
高千惠著,《第三翅膀:藝術觀念及其不滿》,臺北:典藏藝術家庭,2014。
馬丁‧W‧包爾與喬治‧蓋思克爾(Martin W.Bauer & George Gaskell)編撰,羅世宏、蔡欣怡、薛丹琦合譯,《質性資料分析─文本、影像與聲音》,臺北:五南,2008。
陳永賢著,《錄像藝術啟示錄》,臺北:藝術家,2010。
陳永賢著,《他者之他》,臺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博物館,2010。
陳怡潔著,《資料作為藝術─大眾媒體訊息的變造者》,臺南:國立臺南藝術大學,2014。
陳瑞文著,《美學革命與當代徵候評述》,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2002。
陳懷恩著,《圖像學─視覺藝術的意義與解釋》,臺北:如果,2008。
華特‧班雅明(Walter Benjamin)著,許綺玲譯,《迎向靈光消失的年代》,臺北:臺灣攝影工作室,1998。
梁實秋編,《遠東英漢大辭典》,臺北:遠東圖書,1995。
傑弗瑞‧C‧亞歷山大與史帝芬‧塞德曼(Jeffrey C.Alexander、Steven Seidman)主編,吳潛誠總編校,《文化與社會》,臺北:立緒,1997。
傑夫‧科林斯(Jeff Collins)著,安良原譯,《德希達》,新北市:立緒,1999。
黃學碩著,《新媒體藝術的語藝意涵研究:社會符號學取徑的探索》,臺北:世新大學,2014。
黃瑞祺著,《現代與後現代》,臺北:巨流,2000。
黃建宏著,〈不可解的寓言:感性如何成為符號─論賴珮瑜【城市】系列的圓點書寫〉,收錄於黃才郎、王玉齡策劃《2008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臺灣製造─新人推薦特區」專輯》,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8。
陶亞倫著,《時間全景:陶亞倫虛擬實境藝術創作論述》,臺北:双方藝廊,2016。
葉謹睿著,《數位藝術概論:電腦時代之美學、創作及藝術環境》,臺北:藝術家,2005。
葉謹睿著,《數位「美」學?電腦時代的藝術創作及文化潮流剖析》,臺北:藝術家,2008。
詹明信(Fredric Jameson)著,唐小兵譯,《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臺北:合志,1998。
廖炳惠編著,《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詞彙編》,臺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3。
臺北市立美術館展覽專輯,《龐畢度中心 新媒體藝術New Media Collection 1965-2005 Centre Pompidou》,臺北:典藏藝術家庭,2006。
臺灣中華書局編輯部,《辭海》,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3。
瑪莉塔‧史肯特(Marita Sturken)、莉莎‧卡萊特 (Lisa Cartwright)著,陳品秀、吳莉君譯,《觀看的實踐:給所有影像世代的視覺文化導論》,臺北:臉譜,城邦文化,2013。
德勒茲著,黃建宏譯,《電影І:運動-影像》,臺北:遠流,2003。
德勒茲著,黃建宏譯,《電影П:時間-影像》,臺北:遠流,2003。
鄒建林著,《影子與蹤跡:漢斯‧貝爾廷圖像理論中的指涉問題》,長沙:湖南美術出版,2014。
劉紀蕙主編,《框架內外:藝術、文類與符號疆界》,臺北:立緒文化,1998。
邁可‧潘恩(Michael Payne)著,李奭學譯,《閱讀理論─拉康、德希達與克麗絲蒂娃導讀》,臺北:書林,2005。
簡‧羅伯森、克雷格‧麥克丹尼爾著,匡驍譯,《當代藝術的主題:1980年以後的視覺藝術》,南京:江蘇美術,2012。
羅伯特‧奧迪英文主編,王思迅中文主編,《劍橋哲學辭典》,臺北:貓頭鷹,2007。
羅伯特‧艾得金(Robert Atkins)著,黃麗絹譯,《藝術開講》,臺北:藝術家,1996。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著,許薔薔、許綺玲譯,《神話學》,臺北:桂冠,1997。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著,李幼蒸譯,《寫作的零度:結構主義文學理論文選》,臺北:桂冠,1998。
龔卓軍著,《身體部署:梅洛龐蒂與現象學之後》,臺北:心靈工坊,2006。

中文期刊:
王聖閎,〈移動中的微型城市:關於桑久保亮太的《十度感傷》〉,《藝外Artitude》第26期,臺北:雅墨文化,2011。
王嘉驥著,〈臺灣媒體藝術發展評述〉,《漫遊者:數位媒體的行進與未來》國際論壇峰會,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04。
林志明著,〈新媒體藝術之「新」的藝術向度〉,《哲學與文化》第32卷第12期,新北市:輔仁大學,2005。
邱誌勇著,〈幻化流形:後電影時代的數位活動影像〉,《現代美術學報》第23期,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2012。
姚瑞中著,〈臺灣新媒體藝術發展回顧1984-2006〉,《藝術認證》,高雄:高雄市立美術館,2007。
高千惠著,〈論草根性的文化風景 從「威藍之歌」、「草葉集」、「倫奧開幕」到「藝陣出擊」〉,《藝術關點》第52期,臺南:臺南藝術大學,2012。
孫松榮著,〈數位時代之前的臺灣錄影藝術簡史:從裝置、行為表演、雕塑到電影階段的試驗〉,《藝術觀點》第59期,臺南:臺南藝術大學,2014。
孫松榮著,〈擴延地景的電影邊界:論蔡明亮從〈不散〉至影像裝置的非/藝術性〉,《現代美術學報》第23期,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2012。
理查‧帕爾默(Richard E. Palmer)著,何佳瑞譯,〈理解的普遍過程:高達美詮釋學中的七個關鍵字〉,《哲學與文化月刊》,第35卷第2期,新北市:輔仁大學,2008。
曹志漣著,〈虛擬曼荼羅〉,《中外文學》第26卷第11期,臺北:臺灣大學,1998。
黃建宏著,〈臺灣的新影像時代-從新電影到後電影〉,林志明、郭力昕、龔卓軍、黃建宏、洪上翔、黃海鳴著,美術論叢84之《影像研究.藝術思維》,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2007。
楊凱麟著,〈傅柯哲學中的文學布置與摺曲〉,《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25期,臺北:國立政治大學,2011。
鄭慧華著,〈碎裂的真實與整體的幻像─談袁廣鳴的「城市失格」〉,《現代美術》第106期,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出版,2003。
鄭慕尼著,〈從「後挪用」、「轉碼」與「漫畫系統」探討圖像小說家克里斯・衛爾作品特質〉,《文山評論:文學與文化》第10卷第1期,新北市:政治大學,2016。

西文書籍:
Baudrillard, Jean. Simulacra and Simulation. Trans. Sheila Faria Glaser. 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94.
Bergson,Henri. Matter and Memory. Trans. Nancy Margaret Paul and W. Scott Palmer. New York: MIT Press,1988.
Deleuze, Gilles. Cinema1: The movement-Image. Trans. Hugh Tomlinson and Robert Galeta.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1989.
Deleuze, Gilles. Cinema2: The Time-Image. Trans. Hugh Tomlinson and Robert Galeta.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1989.
Koolhaas,Rem. Delirious New York. NewYork: The Monacelli Press, Inc.,1994.
Manovich, Lev. The Language of New Media. New York: MIT Press,2001.
Paul, Christiane. Digital Art. London: Thames & Hudson, 2003.
Rush, Michael. New Media in Art. London: Thames & Hudson, 2003.
Virilio,Paul. The Aesthetics of Disappearance. Trans.Philip Beitchman. New York: Semiotext(e) ,1991.

參考網頁:
Charles Cohen個人網站,
Leonardo數位藝術平台官方網站,內含數位與科技之期刊、相關策展與作品發表、駐村計畫、數位藝術資訊,
王柏偉著,〈時間、記憶與漫長的告別:袁廣鳴《在記憶之前》個展〉,藝文空間伊通公園網路評論專欄,
中文百科在線,
非池中藝術網,< http://artemperor.tw>
邱誌勇著,〈奇幻視界:當代影像景觀的形變〉(Wonder of Fantasy:The Transformation of Contemporary Image-scape),展覽《奇幻世界─2014國際科技藝術展》官方網站,
林宏璋著,〈地球村的叛變〉,原刊載於藝術家雜誌302期,藝文空間伊通公園網路評論專欄,
陳泰松著,〈光:發自暗體的路徑 —談賴珮瑜的個展《路徑》〉,台新藝術網站藝術評論專欄,< http://talks.taishinart.org.tw/juries/cts/2014021201>
許哲瑜個人網站,
曾鈺涓著,〈隨機、邏輯與運算之衍生美學:弗瑞德‧那基〉,臺灣數位藝術知識與創作流通平台,
曾鈺涓著,〈淺論臺灣數位藝術發展與困境〉,臺灣數位藝術知識與創作流通平台,B85E800&t=1FAE3071495DBB5E&s=8944DBF33C244B9C>
楊泳梁個人網站,
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臺北數位藝術節官方網站,
賴珮瑜個人網站,
龔卓軍著,〈現代性的視覺部署:評《觀察者的技術:論19世紀的視覺與現代性》〉,藝文空間伊通公園網路評論專欄,


影音資料:
黃明川導演,《臺灣數位藝術新浪潮》第三集《數位攝影》,臺北:公共電視發行,2004。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