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回歸古典」,或「跨越鄉土」?--崛起於七○年代的兩派臺灣女性散文
書刊名:臺灣文學研究學報
作者:張瑞芬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ang, Frances
出版日期:2006
卷期:2
頁次:頁131-176
主題關鍵詞:女性散文七○年代八○年代張曉風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5
  • 點閱點閱:85
在台灣當代女性散文發展史上,七○至八○年代(1970-1989)這20 年,正處於現代主義(六○年代)和後現代主義(九○年代)兩大文學思潮之間,跨越了鄉土文學論戰、閨秀現象(女性主義崛起)和解嚴後的多元架構。一般而言,文學評論者認為,散文較少介入論戰,與當代文學思潮亦無甚關連,事實上從女性散文呈現的文本看來,七○、八○年代有兩股浪潮正同時沖刷著文學板塊。丘秀芷、季季、謝霜天、白慈飄的女性鄉土散文,隱含七○年代中後期的鄉土寫實風潮;林文月、張曉風、陳幸蕙等中文系女作家古典的回航,以及承繼張秀亞美文傳統的喻麗清、呂大明,都違逆著當時其他文類女性/政治的文學主流。在「鄉土」與「古典」兩大浪潮之間,蔣芸、曹又方以女性意識的專欄雜文激起微瀾,三毛、席慕蓉則在八○年代大放異彩,象徵女性散文在嚴肅/通俗文學中的擺盪。直到八○年代中期以後,洪素麗、廖玉蕙、周芬伶與簡媜的崛起,代表了本土、傳統兩股勢力的交融,本土、女性,加上原先的中文系傳統,結合了古典與鄉土兩條主線,在「古典的出走」與「鄉土的回歸」之間,樹立女性散文寫作的新路向,也開啟了九○年代多元繁複的女性書寫各種可能。
期刊論文
1.陳芳明(2003)。女性詩人與散文家的現代轉折。聯合文學,19(4)=220,150-1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藍(1983)。張曉風的創作。文學時代,15,23-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朱星鶴(1973)。張曉風的書─從《地毯的那一端》到《愁鄉石》。幼獅文藝,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素芬(1996)。引火荼野的先鋒─作家張曉風專訪。幼獅文藝。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鍾怡雯(2000)。我在/不在中國─論張曉風散文的中國鄉愁。明道文藝,296,49-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呂大明(2004)。我生命中最初的夢痕─文學.鄉土.母親。文訊,219,118-1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白慈飄(1988)。永遠的情誼。文訊,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大春(1985)。幾番阡陌草率行─馬以工的報導文學成績單。文訊,21,251-2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張秀亞(1978)。創造散文的新風格。人生小景。臺北:水芙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Guillory, John(1993)。Cultural Capital: The Problem of Literary Canon。Chicago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new window
3.Lovell, Terry(1987)。Consuming Fiction。New York:London:Verso。  new window
4.Showalter, Elaine(1977)。A Literature of Their Own: British Women Novelists from Bronte to Lessing。Princeton, N. 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5.張曉風(1979)。步下紅毯之後。臺北:九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吳錦發(1993)。論季季小說中的男女關係。臺灣作家全集─季季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郭豫倫(1981)。林文月的希望。遙遠。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子敏(1980)。一棵樹不只是一棵樹─為一個愛樹人的散文集寫的序。眼眸深處。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蔣勳(1983)。路遙情深─心岱與「大地反撲」。大地反撲。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心岱(1977)。跟太陽握手。恍如一夢。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蔣勳(1985)。寫花如戲。萍水相逢。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張瑞芬(2004)。現代主義與臺灣六○年代女性散文─以趙雲、張菱舲、李藍為主。海峽兩岸現當代文學論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林燿德(2001)。傳統之軸與前衛之輪─半世紀的臺灣散文面目。新世代星空:林燿德佚文選1─批評卷。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林文月(1978)。讀中文系的人。臺北:洪範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余光中(1965)。剪掉散文的辮子。逍遙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余光中(1965)。論題目的現代化。逍遙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楊照(1997)。夢與灰燼─讀《人生不值得活的─楊澤詩選》。人生不值得活的。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張曉風(2003)。鞦韆上的女子。星星都已經到齊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張錯(1995)。陶杯閒情。文化脈動。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方瑜(1992)。梅雨溫書。陶杯秋色。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方瑜(1992)。夏「天」的顏色。陶杯秋色。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林文月(1986)。步過天城隧道。午後書房。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方瑜、李永熾(1977)。交響的跫音。交響的跫音。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林治平(1979)。我妻張曉風。曉風散文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方瑜(1992)。陶杯秋色。陶杯秋色。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張曉風(1975)。黑紗。黑紗。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余光中(1972)。我們需要幾本書。焚鶴人。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唐文標(1976)。天國不是我們的─評張曉風的《武陵人》。天國不是我們的。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余光中(1993)。亦秀亦豪的健筆─我看張曉風的散文。散文批評。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張曉風(1988)。你不能要求簡單的答案。從你美麗的流域。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曾昭旭(1982)。序。再生緣。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齊邦媛(1984)。行至人生的中途─「我在」中的張曉風。我在。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張曉風(1979)。飲啄篇。步下紅毯之後。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張曉風(1982)。再生緣。再生緣。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張曉風(1984)。他人的情節。我在。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張曉風(1994)。我知道你是誰。我知道你是誰。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張曉風(1996)。女人,和她指甲刀。這杯咖啡的溫度剛好。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陳幸蕙(1986)。交會時互放的光亮。交會時互放的光亮。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陳幸蕙(1986)。把愛還諸天地。把愛還諸天地。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張曉風(1989)。曉風吹起。曉風吹起。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張曉風(1977)。唸你們的名字。曉風散文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喻麗清(1994)。北窗下的牧羊女。尋找雨樹。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喻麗清(1975)。新吉普賽人。牛城隨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琦君(1983)。是多情還是無情─讀喻麗清《無情不似多情苦》。無情不似多情苦。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齊邦媛(1986)。歡暢愉悅的蝴蝶樹。蝴蝶樹。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呂大明(1991)。斷片。來我家喝杯茶。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呂大明(1994)。另一座阿爾卑斯山。尋找希望的星空。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張秀亞(1969)。序。這一代的弦音。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張秀亞(1978)。人生小景。人生小景。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呂大明(1977)。父親的畫像。大地頌。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公仲(1996)。我,也是一顆下凡的星─冬天黃昏的風笛。冬天黃昏的風笛。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呂大明(1977)。隨筆五則。大地頌。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齊邦媛(1990)。閨怨之外─以實力論臺灣女作家的小說。千年之淚。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劉靜娟(1968)。喜愛鄉野的邱淑女。作家群像。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張秀亞(1978)。序。驀然回首。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劉靜娟(1992)。作家的自備款。逆風而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白慈飄(1987)。我是光陰的過客─自序。騎過韶光。高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季季(1980)。青澀歲月小火盆─回顧「屬於十七歲的」。青澀歲月:我的第一本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林懷民(1968)。表現自我的季季。作家群像。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林瑞明(1993)。尋找一條可以逆流的河─「季季集」序。臺灣作家全集─季季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鄭明娳(1978)。評劉靜娟散文。現代散文欣賞。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鄭明娳(1978)。評季季「你底呼聲」。現代散文欣賞。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鄭明娳(1977)。評季季的《夜歌》。中國現代文學評論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琦君(1976)。猶有最高枝─序季季散文集《夜歌》。夜歌。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心岱(1986)。自由鳥。旅人的積木箱。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6.蔡碧航(1984)。一葉。一葉。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7.蔡碧航(1981)。愛把書當枕。我是沙崙的水僊花。臺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8.蔡碧航(1981)。舒卷有餘情。我是沙崙的水僊花。臺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9.蔡碧航(1981)。記漂鳥。我是沙崙的水僊花。臺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0.蔡碧航(1981)。躍馬之歌。我是沙崙的水僊花。臺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朱西甯(1981)。嫡傳的文學長才。我是沙崙的水僊花。臺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蔡碧航(1981)。我的父親是農人。我是沙崙的水僊花。臺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3.蔡碧航(1981)。故鄉的青空。我是沙崙的水僊花。臺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4.謝霜天(1973)。父親與燈。綠樹。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5.謝霜天(1976)。難忘那串晶瑩的珠璣。抹不去的蒼翠。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楊照(19990618)。不只是位散文家--閱讀張曉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祖慰(1994)。詩性直覺的散與合─讀呂大明《尋找希望的星空》散文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思果(1981)。散文的兩個世界─談劉靜娟的文章,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周昭翡(1992)。從華麗到知冷的散文風格─方瑜談生活與創作,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蕭嫣嫣(1995)。純純的愛,甜甜的夢─評陳幸蕙《現代女性的四個大夢》,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程榕寧(1979)。謝霜天為真實人物寫小說,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何寄澎(1993)。真幻之際.物我之間--林文月散文中的生命觀照及胞與情懷。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照(1998)。臺灣戰後五十年文學批評小史。夢與灰燼:戰後文學史散論二集。臺北:聯合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施淑(1997)。現代的鄉土--六、七○年代臺灣文學。兩岸文學論集。臺北:新地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余光中(1980)。後記。消遙遊。台北:大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誦聖(2001)。台灣女作家與當代主導文化。文學場域的變遷。台北:聯合文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楊照(1998)。透過張愛玲看人間--七〇、八O年之交台灣小說的浪漫轉向。夢與灰燼:戰後文學史散論二集。台北:聯合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邱貴芬(20030000)。臺灣(女性)小說史學方法初探。後殖民及其外。臺北:麥田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邱貴芬(1997)。女性的「鄉土想像」:臺灣當代鄉土女性小說初探。仲介臺灣.女人:後殖民女性觀點的臺灣閱讀。臺北:元尊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