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王朝道德與族群慣習之間--試論清代臺灣竹塹社「異姓宗族」的形成
書刊名:臺灣風物
作者:李季樺
出版日期:2006
卷期:56:4
頁次:頁13-38
主題關鍵詞:清代臺灣竹塹社異姓宗族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903
  • 點閱點閱:6
期刊論文
1.錢漢昌(19970600)。鵝公髻山訪查記。台灣風物,47(2),159-1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菊池秀明(2004)。マージナルな人々の系譜。アジア遊学。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山路勝彥(1996)。文明との邂逅と平埔族の漢化。臺灣原住民研究,1,5-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泰升、堯嘉寧、陳韻如(20040200)。「淡新檔案」在法律史研究上的運用--以臺大法律學院師生為例。臺灣史料研究,22,30-7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胡家瑜、林欣宜(20031100)。南庄地區開發與賽夏族群邊界問題的再檢視。臺大文史哲學報,59,177-21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山路勝彥(1998)。蜉蝣の認同、祖先からの出奔--漢族でもなく、シラヤ族でもなく。臺灣原住民研究,3,15-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李季樺(1989)。清代「番兒至老而無妻」原因初探。臺灣史學術研究研討會。臺北:中華民國台灣史蹟研究中心。73-1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瞿海源、章英華(19980000)。台灣社會與文化變遷。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菊池秀明(1998)。広西移民社会と太平天国。東京:風響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莊英章(1985)。台灣宗族組織的形成及其特性。現代化與中國化論集。台北:桂冠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應貴(1993)。人觀、意義與社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洪麗完(2002)。台灣社會生活文書專輯。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螟蛉。蠡測匯鈔‧問俗錄。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邱水金(1994)。宜蘭古文書第二輯台灣人類學系藏。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台灣總督府蕃務課(1910)。平埔蕃族戶口沿革調。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台灣總督府蕃務課。平埔蕃族戶口沿革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隆志(1991)。族群關係與鄉村臺灣--一個清代台灣平埔族群史的重建與理解。臺北:台大出版委員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吉原和男、鈴木正崇、末成道男(2000)。〈血縁〉の再構築 : 東アジアにおける父系出自と同姓結合。東京:風響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劉家謀。海音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莊英章、陳運棟。晚清台灣北部漢人拓墾形態的演變:以北埔姜家的墾闢事業為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馬偕、馬克勒諾、周學普(1960)。台灣六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伊能嘉矩(1904)。台灣蕃政志。台北:台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李明賢(1999)。咸菜甕鄉街的空間演變。新竹:新竹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劉澤民(2003)。關西坪林范家古文書集。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莊英章(1994)。家族與婚姻:台灣北部兩個閩客村落之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戴炎輝(1984)。清代台灣之鄉治。聯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張炎憲、王世慶、李季樺(1993)。臺灣平埔族文獻資料選集--竹塹社。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野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Shepherd, John Robert(1993)。Statecraft and political economy on the Taiwan frontier, 1600-1800。Stanford, 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22.陳其南(1987)。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允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柯志明(20010000)。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市: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陳其南(1990)。家族與社會:臺灣與中國社會研究的基礎理念。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吳學明(20030000)。從依賴到自立:終戰前臺灣南部基督長老教會研究。臺南:人光。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伊能嘉矩(1928)。台灣文化志。刀江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杜正勝(1998)。景印解說番社采風圖。台北: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施添福(20010000)。清代臺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新竹:新竹縣文化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單篇論文
1.伊能嘉矩。新港社•大甲東社•竹塹社平埔蕃語一覽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岸裡大社文書(740)。,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光緒十四年(I 888 )七月新竹縣竹塹屯董事解大賓 為[]習混控挾嫌圖篡懇訊究誣一洗刁風事(17212-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張素玢(1993)。龍潭十股寮蕭家:一個霄裡社家族的研究。平埔研究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杜正勝(1993)。形體、精氣與魂魄:中國傳統對「人」認識的形成。人觀、意義與社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末成道男(1983)。社會結合の特質。漢民族與中國社會。東京:山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應貴。導論:從周邊看漢人的社會與文化。從周邊看漢人的社會與文化。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吳光亮。化番俚言。台灣生熟番記事。台北:台灣銀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柯志明。清代竹塹社人遷徙圖。番頭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炎憲。十九世紀末竹塹社族人分佈圖。竹資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柯志明。十九世紀末竹塹地區墾區圖。番頭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素玢(1998)。南崁地區的平埔族群。平埔族群的區域研究。南投:台灣省文獻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志榮。噶瑪蘭人的宗教變遷。平埔研究論文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洪麗完(1994)。沙轆社(Salach)史之考察--以「祭祀公業遷善南北社」為中心。平埔研究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井上徹、遠藤隆俊、岸本美緖(2005)。[宋-明宗族の研究] 總論。宋-明宗族の研究。東京:汲古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奶丫頭。蠡測匯鈔‧問俗錄。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贅老公。蠡測匯鈔 ‧ 問俗錄。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卹賞。福建省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嚴禁溺女。福建省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風俗義舉。安平縣雜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附考。安平縣雜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道光二十四年三月台南郡城林陳氏賣子契。台灣古文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詳覆營勇無姦搶等事。巡台退思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徐宗幹。戒錮婢文。斯未信齋文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六十七。議昏。番社采風圖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風俗。續修台灣縣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地志。續修台灣縣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附考。新竹縣采訪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山田賢(2000)。いきられた地域。伝統中国の地域像。東京:慶応義塾大学出版会。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蕃丁姓字の諭示。台灣私法人事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新港社各番丁之姓字及堂名。台灣私法人事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莊社。新竹縣采訪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竹塹堡社。新竹縣采訪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光緖十三-十五年(1887-1889)竹塹各社應收通土口糧租谷並應支應裁各項用款數目清冊稿。竹資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張炎憲、李季樺(1995)。竹塹社勢力衰退之探討--以衛姓和錢姓為例。平埔研究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王世慶、李季樺(1995)。竹塹社七姓公祭祀公業與采田福地。平埔研究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