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血緣性縱貫軸:解開帝制.重建儒學
作者:林安梧
出版日期:2016
出版項:臺北:臺灣學生
ISBN:9789571516899
主題關鍵詞:儒學
學門:哲學/宗教研究
資料類型:專書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9
圖書
1.Creel, Herrlee G.(1953)。Chinese Thought from Confucius to Mao Tse-tung。Chicago, IL: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new window
2.Langer, Susanne K.(1980)。Philosophy in a New Key。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3.Weber, Max(1958)。The Protestant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New York:Free Press。  new window
4.董作賓(1952)。中國古代文化的認識。臺北:大陸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勞思光(1972)。中國文化要義。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胡蘭成(1991)。中國的禮樂風景。臺北:遠流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Rubin, Vitaly A.、Levine, Steven I.(1976)。Individual and State in Ancient China: Essays on Four Chinese Philosophers。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8.梁啓超(1960)。中國學術思想變遷大勢。臺北: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金觀濤(1988)。在歷史的表象背後--對中國封建社會超穩定結構的探索。臺北:谷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中村元、徐復觀(1953)。中國人之思惟方法。臺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申小龍(1988)。中國句型文化。吉林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Louie, Kam(1980)。Critiques of Confucius in Contemporary China。Hong Kong: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3.復旦大學歷史系、復旦大學國際交流辦公室(1991)。儒家思想與未來社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王亞南(1987)。中國官僚政治研究。臺北:谷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Fei, Xiaotong、Hamilton, Gary G.、Zheng, Wang(1992)。From the Soil: The Foundations of Chinese Society, A translation of Fei Xiaotong's Xiangtu Zhongguo。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new window
16.錢穆(1951)。中國文化史導論。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王玉波(1989)。中國家長制家庭制度史。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劉創楚、楊慶堃(1989)。中國社會:從不變到巨變。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劉澤華、王茂和、王蘭仲(1988)。專制權力與中國社會。香港:中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楊聯陞(1987)。中國文化中報、保、包之意義。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楊適(1991)。人倫與自由--中西人論的衝突和前途。香港: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杜維明(1990)。儒家自我意識的反思。臺北:聯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Pye, Lucian W.、胡煜嘉(1988)。中國人的政治心理。臺北:洞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Weber, Max、錢永祥(1985)。學術與政治。臺北:允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黃應貴(1993)。人觀、意義與社會。台北市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李澤厚(1979)。中國近代思想史論。人民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錢穆(1969)。國史新論。台北:正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金觀濤、劉青鋒(1992)。興盛與危機:論中國社會超穩定結構。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粱漱溟(1963)。中國文化要義。香港:集成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李亦園(19920000)。文化的圖像:宗教與族群的文化觀察。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錢穆(1964)。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台北: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錢穆(1979)。從中國歷史來看中國民族性及中國文化。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林安梧(1992)。台灣、中國--邁向世界史。台北:唐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錢穆(1962)。民族與文化。香港:新亞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胡樸安(1942)。周易古史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林毓生、穆善培(1988)。中國意識的危機:「五四」時期激烈的反傳統主義。貴州人民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李甦平(1992)。聖人與武士:中日傳統文化與現代化之比較。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許倬雲(1982)。求古編。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費孝通、吳辰伯(1948)。皇權與紳權。上海:觀察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李宗侗(1954)。中國古代社會史。臺北:華岡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蕭公權(1980)。中國政治思想史。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秦家懿、孔漢思、吳華(1989)。中國宗教與西方神學。臺北市: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Schwartz, Benjamin I.(1985)。The World of Thought in Ancient Chin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44.孫隆基(1986)。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谷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Weber, Max(1949)。The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New York:Free Press。  new window
46.Bourdieu, Pierre、Raymond, Gino、Adamson, Matthew、Thompson, John B.(1991)。Language and Symbolic Power。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47.Hamilton, Gary G.、張維安、陳介玄、翟本瑞(1990)。中國社會與經濟。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林耀華、莊孔韶、林宗成(1990)。金翼--中國家族制度的社會學研究。香港: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松本一男、歐陽文(1988)。中國人與日本人。臺北:新潮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薩孟武(1929)。中國社會問題之社會學的研究。上海:華通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Weber, Max、康樂(1985)。支配的類型。台北:允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張灝(1989)。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Lin, Yü-sheng(1979)。The Crisis of Chinese Consciousness: Radical Antitraditionalism in the May Fourth Era。Madison, WI: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new window
54.鄧啟耀(1992)。中國神話的思維結構。四川重慶:重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杜維明(1989)。儒學第三期發展的前景問題。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王邦雄(1984)。中國哲學論集。臺北: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杜正勝(1979)。編戶齊民--傳統政治社會結構之形成。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林同濟(1971)。中國之危機。香港:黃河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林語堂(1976)。吾國與吾民。臺北:臺北綜合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中國文化學會(1975)。望到便覺天地寬。香港:新亞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唐君毅(1958)。中國人文之精神發展。香港:人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費孝通(1985)。鄉土中國。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費孝通(1985)。鄉土重建。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譚其驤(1987)。中國傳統文化再檢討。臺北:谷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林安梧(1993)。存有、意識與實踐。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6.李澤厚(1987)。中國現代思想史論。東方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7.朱天順(1986)。中國古代宗教初探。谷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8.許倬雲(1988)。中國古代文化的特質。臺北:聯經出版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9.梁啟超(1933)。中國歷史研究法補編。上海: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0.勞思光(1981)。中國之路向。香港:尚智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余英時(1987)。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唐君毅(1987)。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3.林安梧(1987)。王船山人性史哲學之研究。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4.林毓生(1983)。思想與人物。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5.林毓生(1989)。政治秩序與多元社會。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6.顧忠華(19920000)。韋伯學說新探。臺北:唐山。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7.李宗桂(1992)。文化批判與文化重構:中國文化出路探討。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8.丁山(1983)。中國古代宗教與神話考。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9.王賡武、姚楠(1990)。歷史的功能。台北:香港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0.Aron, Raymond(1965)。Main Currents in Sociological Thought。Pelican Books。  new window
81.余英時、包遵信(1998)。文化中國續編:從五四到新五四。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2.顧昕(1992)。中國啓蒙之歷史圖景。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3.傅斯年(1940)。性命古訓辨證。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4.梁啓超(1902)。中國魂。上海:上海雲記書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5.許倬雲(1992)。中國文化的發展歷程。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6.Buber, Martin、陳維綱、曾慶豹(1991)。我與你。台北: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7.成中英(1985)。中國哲學的現代化與世界化。台北:聯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8.殷海光(1988)。中國文化的展望。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9.Metzger, Thomas A.(1977)。Escape from Predicament: Neo-Confucianism and China's evolving political culture。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90.徐復觀(1975)。周秦漢政治社會結構之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Weber, Max、簡惠美(1989)。中國的宗教:儒教與道教。臺北:遠流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2.余英時(1980)。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3.陳其南(1990)。家族與社會:臺灣與中國社會研究的基礎理念。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4.金耀基(1992)。中國社會與文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5.雷海宗(1984)。中國文化與中國的兵。台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6.張光直(1988)。考古學專題六講。臺北:稻鄉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7.余英時(1976)。歷史與思想。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8.余英時(19840000)。從價值系統看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中國文化與現代生活總論。臺北:時報。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9.牟宗三(1982)。中國哲學的特質。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0.杜正勝(19790000)。周代城邦。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1.張光直、郭凈(1988)。美術、神話與祭祀。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2.呂理政(19900000)。天丶人丶社會:試論中國傳統的宇宙認知模型。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3.瞿同祖(19840000)。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臺北:里仁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4.徐復觀、蕭欣義(1979)。儒家政治思想與民主自由人權。八十年代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5.牟宗三(1974)。政道與治道。廣文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6.張德勝(1989)。儒家倫理與秩序情結--中國思想的社會學詮釋。巨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7.Weber, Max、Gerth, Hans H.、Yang, C. K.(1964)。The Religion of China: Confucianism and Taoism。Free Press:The Macmillion Company:Collier Macmillan Publishers。  new window
108.黃光國(19880000)。儒家思想與東亞現代化。臺北:巨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Yang, C. K.(1959)。Some Characterictics of Chinese Bureaucratic Behavior。Confucianism In Action。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2.Weber, Max(1978)。The Logic of Historical Explanation。Weber: Selections in Translation。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