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考釋土牛溝
書刊名:臺灣風物
作者:柯志明 引用關係陳兆勇
作者(外文):Ka, Chih-mingChen, Zhao-yong
出版日期:2022
卷期:72:4
頁次:頁9-116
主題關鍵詞:土牛溝族群空間體制治理部署清代臺灣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55
  • 點閱點閱:9
期刊論文
1.施添福(19910600)。紅線與藍線:清乾隆中葉臺灣番界圖。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19,46-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志豪(20171200)。清乾隆時期臺灣的番界清釐與地圖繪製:以中國蘭州西北師範大學圖書館藏〈清釐臺屬漢番邊界地圖〉為例。臺灣史研究,24(4),1-3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焜全(20050400)。陳四源湖口南勢開庄立業史。新竹文獻,17,57-7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施添福(19901200)。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土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究。臺灣風物,40(4),1-6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柯志明(20150600)。清代臺灣三層式族群空間體制的形構與轉化:紫線界前後的比較。臺灣史研究,22(2),45-11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世慶(19931100)。貓霧捒藍興庄拓墾史料二則。史聯雜誌,23,16-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2017)。桃園市文化景觀土牛溝調查研究暨保存維護計畫成果報告書。桃園縣政府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2004)。明清臺灣檔案彙編。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遠流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國立故宮博物院(1982)。宮中檔乾隆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旺成、郭輝(1983)。新竹縣志。臺北市:成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金土 (1953)。台灣地籍整理沿革。臺北市:地政局地籍測量人員訓練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正慧、曾品滄(2008)。李景暘藏臺灣古文書。臺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高賢治(2002)。大臺北古契字二集。臺北:臺北市文獻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雲林、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海峽兩岸出版交流中心(2009)。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北京:九州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蔣元樞(1970)。重修臺灣各建築圖說。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4)。清高宗實錄選輯。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林玉茹、詹素娟、陳志豪(20150000)。紫線番界:臺灣田園分別墾禁圖說解讀。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施添福(20010000)。清代臺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新竹:新竹縣文化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1962)。新竹縣采訪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臺案彙錄甲集。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Shepherd, John Robert(1993)。Statecraft and political economy on the Taiwan frontier, 1600-1800。Stanford, 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5.余文儀(1962)。續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柯志明(20010000)。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許文堂(2004)。大基隆古文書選輯。基隆市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柯志明(20210000)。熟番與奸民:清代臺灣的治理部署與抗爭政治。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