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公益勸募的發展與多元福利社會的來臨:社會人文觀點的反思
書刊名:社區發展季刊
作者:戴鎮洲
作者(外文):Tai, Chen Chou
出版日期:2007
卷期:118
頁次:頁180-197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10
  • 點閱點閱:54
期刊論文
1.萬育維(19941200)。影響捐款行為之相關因素探究--實證資料的發現與回應。思與言,32(4),197-21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陸宛蘋(19990300)。非營利組織之定義與角色。社區發展季刊,85,30-3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鄭怡世(20010100)。個人捐款行為分析--從「大臺北地區民眾捐款行為分析」調查報告談起。社會工作學刊,7,101+103-1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鄭杰榆(2001)。聯合勸募與重建區攜手--921專案攜手計劃。聯合勸募會訊7,21,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萬育維、張培士(1983)。台灣地區聯合勸募有效做法探析之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洪麗晴(2001)。台灣非營利社會福利機構網路募款的分析(碩士論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侯建州(2003)。台灣地區民間社會福利資源中介組織角色與定位之研究--以中華社會福利聯合勸募協會為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鄭杰榆(2004)。建構非營利組織間夥伴關係-以中華社會福利聯合勸募協會攜手計畫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紀蕙文(2002)。非營利組織行銷活動與捐款人捐款行為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忠俊(2004)。非營利組織募款方式及成效之研究--以慈濟基金會為例。長榮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蕭新煌(2000)。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Kotler, Philip、Andereasen, Alan(1991)。Strategic Marketing for Nonprofit Organizations。Englewood Cliff, N.J.:New York:Prentice Hall。  new window
3.Zastrow, Charles、張英陣、彭淑華、鄭麗珍(1998)。社會福利與社會工作。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Macarov, David、官有垣(2000)。社會福利--結構與實施。台北:雙葉書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Johnson, N.(1987)。The welfare state in transiti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welfare pluralism。Amherst, Massachusetts: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  new window
6.江明修(20000000)。第三部門:經營策略與社會參與。臺北: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林萬憶(1999)。台灣社會福利的發展--回顧與展望。台北: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Evers, A.、Svetlik, I.(1993)。Balancing Pluralism。Brookfield。  new window
其他
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