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宗教類非營利組織慈善助人的比較性論述--善行義舉及其相關議題的討論
作者:王順民 引用關係
書刊名:當代臺灣地區宗教類非營利組織的轉型與發展
頁次:249-291
出版日期:2001
出版項:臺北:洪葉文化
主題關鍵詞:宗教非營利組織慈善善行
學門:哲學/宗教研究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0
期刊論文
1.張英陣(20000300)。天主教在臺灣的社會服務。社區發展季刊,89,68-7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鄭怡世(20000300)。淺論「企業的公益贊助」--社會福利的另類資源。社區發展季刊,89,201-21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維憲(20000300)。臺灣佛教資源的認識與開展。社區發展季刊,89,62-6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余朝權、張家琳(19971200)。臺灣企業採行善因行銷之分析。亞太管理評論,2(2),59-8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萬育維(19941200)。影響捐款行為之相關因素探究--實證資料的發現與回應。思與言,32(4),197-21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郭登聰(19970600)。民間力量與政府之間關係探討:一個內在結構的思考。社區發展季刊,78,65-7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英陣(19970600)。激勵措施與志願服務的持續。社區發展季刊,78,54-6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曾華源(19970600)。人群服務組織志願工作者人力運用規劃之探究。社區發展季刊,78,28-3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萬育維(19970600)。從資源整合和依存的觀點論祥和計畫的末來。社區發展季刊,78,19-2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林勝義(19940300)。國內志願服務的整體規畫--全國性義工調查綜析。社區發展季刊,65,11-1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孫健忠(19880600)。民間參與社會福利的理念與方式。社區發展季刊,42,10-1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馬慧君、施教裕(19980600)。志願服務工作者參與類型之初探--以埔里五個團體的志工為例。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2(1),157-19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Gergen, Kenneth J.(1985)。The Social Constructionist Movement in Modern Psychology。American Psychologist,40(3),266-275。  new window
14.洪懿妍(1999)。企業社會責任調查:付出愛心,回收利潤。天下雜誌,212,120-1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苑舉正(1998)。由傅柯觀點「看」非營利事業。第二屆當代宗教學學術研討會。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39-1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世雄(1998)。志業主義、自願主義、專業主義與管理主義:從宗教慈善到非營利組織。第二屆當代宗教學學術研討會。嘉義:南華管理學院。209-2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鄭讚源(1996)。如何整合民間資源、建立志願服務網络。迎向二十一世紀志願服務會議。台北:中華民國志願服務協會。114-1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顧忠華(1998)。非營利組織的『公共性』問題:理論及經驗研究。非營利組織之經營管理與社會角色學術研討會。高雄:中山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王順民(1997)。臺灣地區宗教福利服務之銳變--兼論若干個案的歷史考察(博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郭登聰(1999)。我國社會福利民營化形成與發展的歷史分析(博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Wenocur, S.、Reisch, M.(1989)。From Charity to Enterprise: The Development of American Social Work in a Market Economy。Urbana, IL: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new window
2.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93)。台會意向調查報告。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內政部統計處(1998)。台灣地區國民生活狀況調查報告。內政部統計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行政院主計處(1997)。中華民國社會指標統計(民國86年)。行政院主計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Rrshton, J.、Sorrentino, R.(1981)。Altruism and Helping Behavior: Social, Personality and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NJ.:Erlbarum。  new window
6.Xitmuss, Richard(1997)。The Gift relationship: from human blood to social policy。The New Press。  new window
7.W. K. Kellogg(2000)。e-Philanthropy, Volunteerism, and Social Chansemaking。W. K. Kellogg foundation。  new window
8.Hanvey, C.、Philpot, T.(1996)。Sweet Charity: The Role and Workings of Voluntary Organizations。New York:Routledge。  new window
9.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1993)。社會工作辭典。台北: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內政部統計處(1997)。中華民國台灣地區國民生活狀況調查報告。台北市:內政部統計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林萬億(1992)。台灣地區社會意向調查。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張培士、萬育維(1993)。台灣地區聯合勸募有效做法之探析。中華民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詹火生(1988)。社會福利理論研究。台北:詹火生。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慈濟文化中心、釋證嚴(1996)。慈濟年鑑1995。台北:慈濟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釋證嚴(1999)。慈濟年鑑(1998)。台北:慈濟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Pierson, Christopher(1991)。Beyond the Welfare State。Cambridge:Polity Prees。  new window
17.林萬億、林振春(1993)。現行公務機關義工人力運用情形之探討。臺北市: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Ellis, S. J.、Noyes, K. K.(1990)。By the People: A History of Americans as Volunteers。San Francisco, California:Jossey-Bass Publishers。  new window
19.陳金貴(1994)。美國非營利組織的人力資源管理。臺北市:瑞興出版 : 中興大學法商學院經銷。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Kotler, P.、Andreasen, A. R.、張在山(1991)。非營利事業的策略性行銷。臺北:國立編譯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曾華源、鄭讚源、陳政智(1998)。志願服務工作發展趨向--以祥和計畫志願服務之推動為基礎。內政部社會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釋證嚴(1994)。慈濟年鑑(1993)。臺北:慈濟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Barry, Norman(1990)。Welfare: Concepts in Social Thought。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new window
24.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1997)。基金會在台灣。台北: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丘秀芷(1996)。大愛--證嚴法師與慈濟世界。臺北:天下文化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Van Til, Jon(1988)。Mapping the Third Sector: Voluntarism in a Changing Social Economy。The Foundation Center。  new window
27.丁仁傑(19990000)。社會脈絡中的助人行為:臺灣佛教慈濟功德會個案研究。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Fischer, Lucy Rose、Schaffer, Kay Banister(1993)。Older Volunteers: A Guide to Research and Practice。Sage Publications。  new window
其他
1.王順民(19990504)。個別性善行VS.制度性行善--杜氏伉儷善行的社會教育效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陳定銘(2000)。非營利組織之志工招募與甄選。第三部門:經營策略與社會參與。台北:智勝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俊英、林義屏(1998)。非營利組織顧客滿意之研究。非營利組織之經營管理與社會角色。高雄: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Barr, Nicholas、Whynes, David(1993)。Introductory Issue。Current Issues in the Economics of Welfare。N. Y.:St. Martin's Press。  new window
4.Garland, Diana R.(1994)。Church Social Work。Encyclopedia of Social Work。Washington, D. C.:NASW Press。  new window
5.Weisbord, B. A.(1990)。Toward a theory of the voluntary non-profit sector in a three-sector economy。The Nonprofit Organization。Belmont, California:Brook/Cole Publishing Company。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