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高雄市國中校長教育資源運用、經營策略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
作者:林春貴
作者(外文):LIN, CHUNG-GUIVE
校院名稱:國立屏東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行政研究所
指導教授:張慶勳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4
主題關鍵詞:校長經營策略教育資源學校效能Principal’s mangement’s strategyEducational resourceSchool Effectivenes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3)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16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雄市國中校長不同教育資源運用現況與資源經營策略與學校效能之關係,進而檢視教育資源運用現況、資源經營策略對學校效能之解釋力與關係。
研究主要運用調查法,以高雄市公立國中教師、專職主任、組長、校長為研究對象,研究工具為研究者自編的「高雄市國中校長教育資源運用策略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調查問卷」作為研究工具,採用高雄市學校普查,樣本抽樣調查方式,回收有效問卷898份。本研究進行平均數、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積差相關、典型相關、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驗證各項假設。
依據資料分析與討論之結果,本研究結論有六項:
一、高雄市國中教職同仁一致認同國中校長在教育資源運用現況,對學校效能的具體成效。
二、高雄市國中校長在教育資源運用現況中,可以運用提升行政績效及建置祥和溫馨氛圍之內外環境,藉以提升學校效能。
三、高雄市國中教職同仁一致認同國中校長在教育資源經營策略中,對提升學校效能之成效。
四、高雄市國中校長在教育資源經營策略運用上,可使用多元發展而周詳圓融之策略,以提升學校效能。
五、高雄市國中校長教育資源運用現況可有效預測學校效能,其中以「外部關係成員滿足」的解釋力最大。
六、高雄市國中校長教育資源經營策略與學校效能間的關係密切,且是校長資源經營策略提昇學校效能的重要因素。
關鍵詞:校長經營策略、教育資源、學校效能
This study is designed to explore the operation in recourse of Educational and the strategy of management of recourse of the principle in Kaohsiung city junior high school. Furthermore, it aims to improve the relationship and explanation of situation of the resource operation and the strategy of management.
This study mainly adopts the survey research method. Take the principals, teachers, officers, professional managers, staffs in the pubic junior high school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 tools of the research are the「Questionnaire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in Kaohsiung City」, self-complied by the researcher himself. It recovered 898 available questionnaires. This study conducts such statistical methods as mean, one way ANOVA(analysis of variance),canonical correlation,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with a view of going through with authenticating various hypothese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data analysis and discussions, there are total six conclusions in the study, as listed below:
1. In general speaking, the teachers, staffs in Kaohsiung junior high school recognize that the principal’s operation in resource to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school is good.
2.The principal in Kaohsiung junior high school who should use more efficiency in administration, the relationship of external, and satisfaction of the member.
3. The teachers and staffs in Kaohsiung junior high school all recognize that the principals’ strategy in resource is good to the effectiveness of school.
4. The principals’ strategies in education of Kaohsiung junior high school have to use the strategy of more multiple development and more complete perfect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school.
5. The principals’ situation in resource of Kaohsiung junior high school could be effective prediction the effectiveness of school.
6.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principals’ strategies in education of Kaohsiung junior high school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school. Are very closely and they are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school.
Keywords:Principal’s mangement’s strategy, Educational resource, School Effectiveness
一、中文部份
丁榮金(2006)。國民中學校長學校策略管理之行動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
元庚鮮(1998)。非營利組織民間團體推動社區成人教育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
方妙玲(1997)。組織生命週期與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人力資源發展月刊,120, 23-31
王文科(1991)。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new window
王如哲(1998)。教育行政學。臺北市:五南。
王保進,蔡文標(1999)。臺灣地區國民小學特殊教育資源分配公平性之研究。國民教育研究學報,5,63-94。new window
司徒賢達(1995)。策略管理。臺北市:遠流。
司徒賢達(1999)。非營利組織的經營管理。臺北市:天下文化。
司徒賢達(2001)。策略管理新論-觀忿架構與分析方法。臺北市:智勝。
司徒賢達(2003)。推薦序。載於林金榜(譯):策略巡禮(原作者:H.Mintzberg、B.Ahlstrand & J.Lampel)。臺北市:商周。(原著出版: 1998)
司徒賢達(2005)。策略管理新論:觀念架構與分析方法。臺北市:智勝文化。
白省三(1996)。非營利組織財源籌措之探討。華岡研究學報,1,1-21。
朱文儀、陳建南、黃豪臣(譯)(2007)。策略管理(原作者:Charles W.L. Hill & G R. Jones)。臺北市:華泰文化。
江志正(2000)。國民小學團體動力、組織學習、學校發展策略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博士論文,高雄市。new window
江志正(2003)。變革時代中國民教育階段校長領導的取向。教育研究月刊,111,84-99。new window
江岷欽、林鍾沂(編著)(1999)。公共組織理論。臺北市:空中大學。
江明修(1994)。非營利組織領導行為之研究。台北:行政院國科會科資中心。new window
江明修、梅高文(1999)非營利組織與公共政策。社區發展季刊,85,6-10。new window
行政院主計處(2009)。【財產標準分類(修訂版)】。資料取自http://www.dgbas.goo.tw/。
吳宗立(1997)。國民中學組織衝突、外在壓力、行政決策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博士論文,臺北市。new window
吳宗立(1999)。學校與社區關係的經營。中等教育,50(6),19-25。new window
吳明清(1997)。發展學校特色理念與做法。北縣教育,18,21-26。
吳明清(2008)。學校經營的策略規劃。載於:臺北縣教育研究發展中心(主編),臺北縣學校經營策略規劃手冊-校長工作坊成果彙集,99-100。
吳金香(2000)。學校組織行為與管理。臺北市:五南new window
吳思華(1994)。策略九說一資源說。世界經理文摘, 89,74-87。
吳思華(2003)。策略九說一資源思考之本質(三)版。臺北市:臉譜。
吳清山(1992)。學校效能研究。臺北市:五南new window
吳清山(2002)。學習型組織理論及其對教育革新的啟示。國教月刊,43,1-7。
吳清山(2003)。知識經擠與教育發展。臺北市:師大書苑。
吳清山(2004)。提昇教師素質之探究。教育研究月刊,127,5-17。new window
吳清山(2004)。學校創新經營理念與策略。教師天地,128,30-34。
吳清山、林天佑(2005)。人口少子化。教育研究月刊,135, 155。
吳清山、林天祐(2001)。教育名詞:策略管理。教育研究與資料月刊,41,66。
吳清山、林天祐(2002)。教育名詞:願景領導。教育研究月刊,101,130。
吳清基(1989)。教育與行政。臺北市。師大書院
吳舒婷(2008)。國民中學創新經營策略之研究一以臺灣北部縣市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
李安明(1999)。臺灣地區國民教育資源分配之問題與改進建議。教育政策論壇,2(1),61-83。new window
李明堂(2006)。學校組織變革歷程及管理策略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未出版博士論文,屏東縣。new window
李維真(2001)。我國社區大學經營及其發展之研究一以南部地區為例。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市。
李咏吟(1998)。認知教學一理論與策略。臺北市:心理。
林天祐(2000)。教育行政革新。臺北市:心理。new window
林天祐(2002)。校務發展策略與SWOT分析。課程與教學通訊,11,4-11。
林生傳(1988)。教育社會學。高雄市:復文。
林生傳、廖仁智、李新民(2003)。學校本位經營在國民中學的應用一理各、模式與可行性。高雄師範大學學報,14,1-23。new window
林沛旋(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臺北市:麗文文化,239-259。
林佳瑩(2006)。臺北地區小學教育資源分佈結構地位之探討。教育與社會研究,11,71-106。
林宜萱(譯)(2007)。策略思考的威力(原作者M.Robert)。臺北市:美商麥恪羅.希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臺灣分公司。
林易蓉(2001)。國民小學運用策略管理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
林明地(1996)。學校與社區關係。載於王如哲、林明地、張志明、黃乃熒、楊振昇合著,教育行政。高雄市:麗文文化,183-222。new window
林明地(2002)。學校與社區關係。臺北市:五南。new window
林清江(1981)。教育社會學新論。臺北市:五南。
邱承宗(2008)。臺北縣國民小學策略管理運用與卓越學校指標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
邱婉麗(2003)。學校與社區資源互想互惠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嘉義。
邱鈺惠(2002)。臺北市國民小學校教育資源分配公平性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
施教裕(1996)志願機構團體在勸募活動上的因應和推展。社會福利雙月刊,125,10-14。
洪文政(2005)。學校行銷策略運用於偏遠地區國民中學招生之探討。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花蓮縣。
胡夢鯨(1995)。臺灣地區城鄉國民小學教育資源差異之比較。國立中正大學學報6(1),1-35。
孫志麟(1998)。國民教育指標體系的建構與運用。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博士論文,臺北市。new window
孫志麟(1998)。國民教育資源問題的觀察與省思。教育資料與研究,21,14-21。new window
翁瑋杉(2007)。澎湖縣國民小學學校願景管理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南市。
馬信行(1993)。臺灣地區進四十年來教育資源分配情況。政治大學學報,67,19-56。
張玉茹(1997)。台灣省各縣縣市國民中學教育資源分配公平性之研究。教育研究,5,249-259。
張明輝(1996)。學校教育與行政革新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new window
張明輝(1999)。企業組織革新對學校組織再造的啟示。教育天地,97,10-16。
張明輝(1999)。學校教育與行政革新研究。臺北市:師大書院。new window
張明輝(1999)。營造學習型學校。教育資料與研究,27,1-7。new window
張明輝(2004)。平衡計分卡制度在學校績效管理之應用。教育研究月刊,123,19-25。new window
張明輝(2006)。創新管理與學校經營。教育研究月刊,145, 41- 47。new window
張英鎮(1998)。兒童福利組織的財物來源分析。社區發展季刊,81,144-159。
張新松(1984)。國民中學利用社區資源之途徑。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26,227。
張慶勳(1996)。國小校長轉化、互易領導學校組織文化特性與組織效能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博士論文,高雄市。new window
張慶勳(1996)。學校組織行為。臺北市:五南。new window
張潤書(1998)。行政學。臺北市:三民。
張钿富(1995)。臺灣地區教育指標建構之研究。臺北市:中華民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CS 84-2413-h-0040002)
張钿富(2004)。出生人口變化一對臺灣中小學教育的影響。師友月刊,449,1-3。
張钿富(2010)。臺灣高中教育資源管理均等性之評估。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5(3),151-176。
梁玫玲(1995)。新港文教基金會推展社區成人教育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嘉義。
莊傑志(2007)。建構新竹市學習型國民小學策略指標之研究。玄奘大學公共事務管理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新竹市。
許士軍(1985)。管理學。臺北市:東華書局。
許士軍(1994)。管理學。臺北市:東華書局。
許士軍(2003)。推薦序。載於林金榜(譯):策略巡禮(原作者:H.Mintzberg,B.Ahlstrand &J.Lampel)。臺北市:商周。(原出版年:1998)。
許文光(2004)。國民中學校長對議員參與及關心學校事務觀點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
許添明(2000)。學校本位經營的成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學會(主編):兩岸學校教育研討會論文集,30-39。
許添明(2002)。學校本位經營的啟程-校務發展計畫。載於陳伯璋、許添明(主編),學校本位經營的理念與實務。臺北市:高等,109-133。new window
許添明(2003)。教育財政制度新論。臺北市:高等教育。
郭明堂與羅瑞玉(1995)。教育機會均等與城鄉差異之探討:國民小學教育資源城鄉差異之比較。教育學刊,11,245-227。
郭家妤(2008)。國民小學創新經營策略之研究-以臺灣北部三縣市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
陳其南(1996)。學校、社區與地方的教育學習體系。教改通訊,17,19-21。new window
陳定銘(2003)。非營利組織行銷管理之研究。社區發展季刊,102,218。new window
陳昌華(2008)。國民小學人力資源管理策略與學校組織文化類型關係之研究一以屏東縣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屏東縣。
陳玫君(2000)。國民小學全面品質文化、組織型態、策略規劃與學校效能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
陳奎憙(1988)。教育社會學。臺北市:三民。
陳奎憙(1995)。學校組織與學校文化。國立臺灣師大教育研究所集刊,36,51- 38。
陳振遠、湯惠雯(2000)。台灣地區公益慈善機構募款策略策略之研究,6,61-82。new window
陳崇弘(2007)。少子化對國民中學學校經營之影響與策略一以臺北縣市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
陳麗珠(1997)。我國國民教育經費補助公式之模擬研究:垂直公平考量。(國科會專案報告)new window
陳麗珠(1997)。臺灣地區國民教育資源分配的現況與展望。高師大教育學刊,13,117-148。new window
陳麗珠(2007)。論資源分配與教育機會均等之關係:以國民教育為例。教育研究與發展,3(3)。new window
陸宛蘋(1999)。非營利組織之定義與角色。社區發展季刊,85,30。new window
曾金龍(2008)。學校行銷與社區互動策略之研究一以花蓮縣富北國中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花蓮縣。
游家政(1997)。社區資源在教學上之應用。國教園地,59,63-69。
游蒼棟(2007)。一所偏遠國民中學行銷策略與運作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縣。
湯明哲(2003)。策略精論:基礎篇。臺北市:天下。
程健教(1992)。社會科社區資源教學研究。國教輔導,288,17-26。
黃宗顯(2004)。平衡計分卡的基本觀念在學校創新經營上的應用。教育研究月刊,124,52-58。new window
黃政傑(1994)。教育資源的理念與問題。台灣教育,528,8-14。
黃富順(1996)。推展社區成人教育加強社區意識。成人教育,30,5-15。
黃曉芬(2002)。學校行銷策略之研究一以三所私立國小為例。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東縣。
黃曉青(2008)。國民中學環境狀態中創新經營之策略研究一以北北基二縣市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
黃營杉(譯)(1999)。策略管理(原作者: Charles W.L. Hill & Gareth Rones)。臺北市:華泰。(原著出版年:1998)
楊千(2007)。策略管理理論與實務。臺北市:華泰文化。
楊振昇(2005)。教育組織變革與學校發展研究。臺北市:五南。new window
葉子超(2004)。地方勢力介入學校事務、校長因應策略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未出版之博士論文,高雄市。new window
葉連祺(2002)。建構國民中小學校願景之探析。教育政策論壇,5(2),103-122。new window
葉連祺(2003)。平衡計分下。教育研究月刊,116,114-145。
葉連祺(2005)。國民中小學應用SWOT分析實務之革新。國立編譯館館刊,33(1),46-58。new window
廖年淼與劉盂珊(2004)。高中職教育資源投入之比較分析。教育政策論壇,7(1),41-58。
廖春文(2004)。平衡計分卡(BSC)的基本概念架構詮釋。國教輔導雙月刊,44(1),3-13。
廖春文(2004)。學校組織變革發展整合模式之探討。教育政策論壇,7(2),131-166。new window
榮泰生(1997)。策略管理學。臺北市:華泰。
榮泰生(2006)。策略管理學。臺北市:三民。
蓋浙生(1999)。教育財政與教育發展。臺北:師大書院。
蓋浙生(2002)。教育經營與管理。臺北:師大書院。new window
蓋浙生(2003)。國(公)立高中職校實施校務基金的展望。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3(3),83-98。new window
劉春榮(1994)。國民小學組織結構、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博士論文,臺北市。new window
劉鎮寧(1999)。國民中小學推展社區學習體系的發展策略。成人教育,51,38-44。
蔡純姿(2004)。學校經營創新模式與衡量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臺南市。new window
蔡馥陞(譯)(2008)。策略管理與競爭優勢(原作者: Jay Barney、William S. Hesterly)。臺北市:臺灣培生(原著出版年。2006)。
鄭秀霞(2004)。國中推展學校行銷策略之行動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嘉義縣。
鄭怡世(1991)。非營利組織與企業組織合作募款模式之探討一以民間福利服務輸送型組織為例。東吳社會工作學報,7,1-36。new window
鄭怡世(1999)從非營利組織的觀點談台灣捐募法規應有的法律建構。社區發展季刊,85,93。new window
戴國良(2004)。策略管理-策略分析與本土個案實務。臺北市:鼎茂。
戴國良(2004)。經營企業企劃書一新事業與專案最佳實務解析。臺北市:商周。
謝文全(2003)。教育行政學。臺北市:高等教育。
謝儒賢(1999)董事會在社會福利機構中的運作與職責。社區發展季刊,85,71-84。new window



二、西文部份
Ansoff, H. I.(1965). Corporate strategy.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
Ansoff,H. I., & McDonnel, E. (1990).Implanting Strategic Management. 2th ed., prentice Hall, 52-54.
Bell, L.(2004). Strategic planning in primary schools: A tale of no significance?Management in Education,1, 18(4)33-36
Barney&Hesterly.(2006). Strategic Management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Concepts JaB,Barney.Pearson/Prentice Hall,2006
Cheng. Y. C.(1996)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school-based management:A mechanism for development.London:The Falmer Press.
Davies, B(2004). Developing the strategically focused School. School Leadership and Management,24(1). 11-27.
Dimmock, C., & Walker, A.(2004).A new approach to strategic leadership:learning-centredness,connectivity and cultural context in school design. School Leadership & Management,.24(1). 39-57.
Eacott, S.(2008). Strategy in educational leadership: In search of unity.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46(n),353-375.
Fidler, B.(2002). Strategic. Management for school development: Leading your school's improvement strategy. London: Paul Chapman.
Hoy W.K. & Miskel C.G. (2008).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Theory,research, and practice. Boston, Mass:McGraw-Hill Higher Education.
Johnson,G.& Scholes, K.(2003). Understanding strategy development. In M. Preedy, R.Glatter& C.Wise.(Eds.), Strategic leadership and educational improvement.London: Paul Chapman,142-156.
Lasher,W.R.(1999).Strategic thinking for smaller business and division. Malden, UK:Blackwell.
Lawton,S,B.(1973). Distribution of instructional resources in Detroit. The Journal of Negro Education,42(2),134-141.
Mintzberg, H. Ahistrand, B. & Lampel, J.(1998). Strategy safari: A guided tour through the wilds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New York,NY:The Free Press.
Mintzberg, H.(1979). The structuring of organizations. NJ:Prentice-Hall.
Porter, E. M.(1980). Competitive strategy-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industries and competitiors. New York, NY:The Free Press.
Quinn, J. B.(1980).Strategies for change: Logical incrementalism. Homewood,IL:Irwin.
Riedel,C.(2008). Green schools: The color of money. T.H.E. Journal, 35(6), 28-34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