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焦循之諸子思想
書刊名:世新中文研究集刊
作者:王美盈
作者(外文):Wang, Mei-yin
出版日期:2007
卷期:3
頁次:頁219-235
主題關鍵詞:焦循諸子學Chiao HsunScholars' thought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631
  • 點閱點閱:28
期刊論文
1.林軍(2003)。試論清代乾嘉諸子學興起的文化意義。紹興文理學院學報,23(6),42-43+9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羅檢秋(1994)。西學與近代諸子學的發展。天津社會科學,1994(4),8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軍(2004)。清代考據學的興起與諸子學歷史地位的升降。福建師範大學學報,2004(2)=125,1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魏宗禹(1998)。明清時期諸子學研究簡論。孔子研究,1998(3),95-9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居淵(2004)。焦循的數理思想與乾嘉學術。孔子研究,2004(5),109-1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賴貴三(19930600)。焦循里堂先生見存著述考錄。國文學報,22,13-6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梁啟超(200407)。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茂、蔣國保、余秉頤、陶清(1992)。清代哲學。安徽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焦循、楊家駱(1977)。雕菰集。臺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舜徽(2004)。清代揚州學記。揚州:廣陵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劉仲華(200408)。清代諸子學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奇猷(1991)。韓非子集釋。復文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羅檢秋(1997)。近代諸子學與文化思潮。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焦循(1977)。格物解三,台北:鼎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鄭吉雄(2003)。乾嘉治經方法中的思想史線索--以王念孫《讀書雜志》為例。乾嘉學者的義理學。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仲華(200408)。明清之際子學與傳統學術的再蛻變。清代諸子學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焦循(1977)。性善解五。雕菰集。台北:鼎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焦循(1977)。性善解一。雕菰集。台北:鼎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焦循。天下之言性也。孟子正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焦循(1977)。攻乎異端下。雕菰集。台北:鼎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論語通釋。無求備齋論語集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章太炎(1977)。諸子學略說。章太炎政論選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