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莊子「物化」的哲學蘊義
書刊名:朝陽學報
作者:劉振維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u, Cheng-wei
出版日期:2008
卷期:13
頁次:頁379-404
主題關鍵詞:莊子物化莊周夢蝶逍遙純粹經驗ZhuangziTransformation of thingsQiwulunRoaming freelyPure experienc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2)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4
  • 點閱點閱:258
學位論文
1.馬耘(2005)。論老莊哲學中「道」之無限性與人之自主問題(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陳啟天(197807)。莊子淺說。臺北市: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勉(1973)。莊子總論及其分篇評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莊子、傅佩榮(2002)。傅佩榮解讀莊子。新北市: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嚴復、曾克耑(1953)。莊子評點。香港:曾克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朱熹(1990)。四書集注。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郭慶藩(1930)。莊子集釋。上海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向世陵(2000)。中國哲學範疇精粹叢書99變。臺北:七畧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范壽康(1964)。中國哲學史綱要。臺北:臺灣開明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章炳麟(1958)。莊子解故。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馮友蘭(2002)。中國哲學史。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錢穆(1951)。莊子纂箋。香港:東南印務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嚴靈峰(1983)。莊子章句新編。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昭明太子、李善(1991)。文選。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劉武(1988)。莊子集解內篇捕正。臺北:木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王先謙(19880600)。莊子集解。臺北:木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憨山大師(1973)。老子道德經憨山註、莊子內篇憨山註。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浦起龍、杜甫(1961)。讀杜心解。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劉笑敢(1987)。莊子哲學及其演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王叔岷(1988)。莊子校詮。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蔣錫昌(1980)。莊子哲學。臺北:鳴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黎靖德(2002)。朱子語類。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勞思光(1981)。中國哲學史。台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黃錦鋐(1974)。新譯莊子讀本。台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徐復觀(1969)。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俞樾(1991)。諸子平議。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林希逸、周啟成(1997)。莊子鬳齋口義校注。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張松輝(2007)。莊子疑義考辨。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張成秋(1971)。先秦道家思想研究。臺灣中華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陳榮捷(1990)。莊子神秘的思維方法。莊子與中國文化。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