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漢代老學之發展與變遷
作者:張鴻愷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蔡崇名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8
主題關鍵詞:老子漢代道教道家宇宙論政治論養生論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94
漢代思想為中國兩千年來的傳統文化奠定了雄厚基礎,漢代哲學為兩千年的傳統哲學扎下堅實柢柱。這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並無錯誤 。因為漢代文化與哲學有一重要特點,就是「綜合」與「統一」,表現出一種整體思維,這一點正是中國哲學發展的趨向。就整個漢代思想界的格局而言,儒道二家的互絀互化,塑造出漢代思想的基本面貌。以囊括天地人的宇宙論著稱的漢代哲學,正是儒道兩家思想高度綜合的結果。儒道二家既有所同,亦有所異:儒家對道家思想的吸收是藉助道家的宇宙論模式,將自己世俗的理論提升到宇宙論的哲學高度,董仲舒的儒學體系就是最佳例證;道家對儒家思想之借鑑則是使一己之自然法則回歸並運用於世俗,秉承儒家入世精神,使自己的哲學理論轉化為治世之利器,黃老學說即是如此。總之,儒道二家路徑迥異,但殊途同歸,且在整個漢代社會實踐中發揮著互補作用。真正為漢代哲學內在本質奠基,充實並擴大其哲學命題,並轉化出儒道互補的精神意涵,這都要歸功於漢代這批努力研習《老子》,並且加以傳播、運用之學者、士人。畢竟,一個新學派的產生,固然是一種創造;在前人的思想基礎上,融會貫通,綜合各家之說,自成一體系者,未嘗不是一種創造。相對於經學而言,漢代老學思潮正是一種哲學的再創造、再提煉。漢代老學之發展不但為魏晉玄學的產生做了充分的準備,而且為整個傳統哲學及人文精神之發展開拓出一條光明大道,這就是漢代老子思想在中國哲學及文化進程中最重要的歷史意義。
一‧古籍
(一)經
《尚書》 十三經注疏 / 阮元校勘 台北:藝文印書館 1955年
《白虎通義》 班固 編 藝文印書館四部分類叢書集成續編影印陜西通志館排印本 1970年
《白虎通疏證》 陳立 國學名著珍本彙刊‧近三百年經學名著彙刊 台北:鼎文書局 1973年
《周易》 王弼注 四部叢刊初編 台北:商務印書館 1975年
《經典釋文》 陸德明 四庫善本叢書 台北:藝文印書館 1977年
《左傳》 十三經注疏 / (清)阮元校勘 清嘉慶二十年重刊宋本影印本 台北:新文豐 1978年
《韓詩外傳》 韓嬰 北京:中華書局 1980年
《經典釋文序錄疏證》 吳承仕 北京:中華書局 1984年

(二)史
《漢書》 班固撰;顏師古注;王先謙補注,據清光緖二十六年(庚子)長沙王氏虛受堂校刊本影印 台北:藝文印書館 1955年
《漢書藝文志考證》 王應麟 北京:中華書局 1955年
《三國志》 陳壽 據南宋紹熙刊本影印 台北:二十五史編刊館 1955年
《文獻通考》 馬端臨 據萬有文庫本影印 台北:新興書局 1955年
《戰國策》 高誘注 四部刊要史學叢書 台北:世界書局 1956年
《華陽國志》 常璩 據明錢穀(叔寶)手鈔本影印 台北:世界書局 1959年
《史記札記》 郭嵩燾 台北:世界書局 1960年
《西漢會要》 徐天麟 台北:世界書局 1960年
《漢晉春秋》 湯球 據清光緒廣雅書局史學叢書本影印 台北:藝文印書館 1962年
《後漢書》 范曄 北京:中華書局 1965年
《楚漢春秋》 陸賈撰,茆泮林輯 台北:藝文印書館 1965年
《史記志疑》 梁玉繩 據清廣雅書局刊本影印 台北:學生書局 1970年
《前漢記》 荀悅 台北:華正書局 1974年
《後漢記》 袁宏 台北:華正書局 1974年
《東觀漢記》 劉珍等撰 台北:商務印書館 1975年
《竹書記年》 沈約注 據上海商務印書館縮印宋刊本影印 四部叢刊‧初編縮本 台北:藝文印書館 1975年
《二十二史劄記及補編》 趙 翼 據趙氏湛貽堂原刻本斷句排印本 台北:鼎文書局 1975年
《漢唐事箋》 朱禮 台北:廣文書店影元至德刊本道光二年山陰李銕橋覆版 1976年
《資治通鑑》 司馬光 台北:中華書局 四部備要史學叢書 1976年
《漢制考》 王應麟 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影明汲古閤本 1977年
《續資治通鑑長編》 李燾 北京:中華書局 1979年
《隋書》 魏徵 台北:鼎文書局 1980年
《舊唐書》 劉昫 等 據清乾隆武英殿刊本影印 台北:藝文印書館 1982年
《史記集解》 裴駰 台北:商務印書館 1983年
《繹史》 馬 驌 影清光緒金匱潽氏重修本 台北:新興書局 1983年
《讀通鑑論》 王夫之 台北:漢京文化 1984年
《文史通義》 章學誠 台北:里仁書局 1984年
《史記索引》 司馬貞 台北:新文豐 1985年
《漢書人表考》 梁玉繩 叢書集成新編 台北:新文豐 1985年
《魏書》 魏收 台北:世界書局 1986年
《蜀典》 張澍 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年
《國語》 二十五別史 / 劉曉東等點校 濟南:齊魯書社 2000年
《隋書‧經籍志考證》 姚振宗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

(三)子
《論衡》 王充 四部備要聚珍仿宋本 上海:中華書局 1936年
《莊子》 莊周 台北:中華書局 1954年
《尹文子》 錢熙祚 校 台北:世界書局 1955年
《呂氏春秋》 呂不韋 編;高誘注 四部刊要 台北:世界書局 1955年
《列子》 列禦寇 據鐵華館叢書影北宋刊本影印 台北:藝文印書館 1958年
《世說新語》 劉義慶 編 據東京育德財團影尊經閣藏宋本重影印 台北:藝文印書館 1959年
《太平御覽》 李昉等 據宋刊本影印本四部叢刊子部 台北:新興書局 1959年
《太平經》 正統道藏 嚴靈峰無求備齋諸子文庫 台北:藝文印書館 1962年
《太平經聖君秘旨》 正統道藏 嚴靈峰無求備齋諸子文庫 台北:藝文印書館 1962年
《漢天師世家》 台北:藝文印書館 1962年
《新論》 桓譚 台北:中華書局, 1963年
《列仙傳》 劉向 台北:藝文印書館 1964年
《新語》 陸賈 據上海涵芬樓景印明弘治刊本影印 台北:世界書局 1965年
《新書》 賈誼 諸子薈要 台北:廣文書局 1965年
《鶡冠子》 陸佃 注 據上海商務印書館縮印江南圖書館藏明覆宋刊本影印 台北:商務印書館 1965年
《道德指歸論》 嚴遵 據明汲古閣刊津逮秘書本影印 台北:藝文印書館 1965年
《老子想爾注》 無求備齋老子集成 據斯坦因六八二五號寫本影印 台北:藝文印書館 1965年
《老子河上公注》無求備齋老子集成 據斯坦因四七七號寫本影印 台北:藝文印書館 1965年
《道德真經集解》 董思靖 台北:藝文印書館 1965年
《法言》 揚雄 四部備要‧子部據江都秦氏本校刊 台北:中華書局 1966年
《管子校正》 尹知章 注 ;戴望 校正 台北:世界書局 1966年
《潛夫論》 王符 百部叢書集成49‧湖海樓叢書影印本 台北:藝文印書館 1967年
《中論》 徐幹 台北:商務印書館 1968年
《淮南子注》 高誘 台北:世界書局 1968年
《靈憲》 張衡 百部叢書集成 台北:藝文印書館 1968年
《文子纘義》 杜道堅 武英殿聚珍版 台北:藝文印書館 1969年
《神仙傳》 葛洪撰,周履靖校 據上海涵芬樓明萬曆刻本影印 台北:商務印書館 1969年
《別錄》 劉向 據清光緒十三至十九年黃崗王氏刊全漢文本影印 台北:廣文書局 1969年
《七略》 劉歆 百部叢書集成 台北:藝文印書館 1969年
《意林》 馬總 四部備要‧子部 台北:中華書局 1970年
《慎子》 新編諸子集成‧第五冊 台北:世界書局 1972年
《荀子》 楊倞注 據嘉善謝氏本校刊 聚珍倣宋版印 上海:中華書局 1972年
《孔子家語》 王肅注 台北:世界書局 1972年
《老子王弼注》 王弼 據日人石田平一郎刊誤本影印 台北:河洛 1974年
《鹽鐵論》 桓寬 四部叢刊‧據上海商務印書館縮印宋刊本影印 台北:藝文印書館 1975年
《雲笈七籤》 張君房 四部叢刊‧據上海商務印書館縮印宋刊本影印 台北:藝文印書館 1975年
《新序》 劉向 四部叢刊‧據上海商務印書館縮印宋刊本影印 台北:藝文印書館 1975年
《子略》 高似孫 四部備要本,據學津討原本刊校 台北:臺灣中華書局 1976年
《文子校勘記》 顧觀光 台北:中華書局,四部備要本 1978年
《老子本義》 魏源 台北:漢京文化事業 1980年
《讀子卮言》 江瑔 台北:廣文書局 1982年
《昌言》 仲長統 中國名著精華全集‧第8册 台北:遠流出版社 1983年
《太平廣記》 李昉等 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淵閣四庫全書小說家類‧子部 台北:商務印書館 1985年
《真誥》 陶弘景 百部叢書集成 台北:新文豐 1985年
《朱子語類》 黎靖德 明成化九年江西藩司覆刻本及宋咸淳6 年導江黎氏本縮印 北京:中華書局 1986年
《春秋繁露》 董仲舒 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子部 台北:世界書局 1987年
《韓非子》 韓非 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子部 台北:世界書局 1987年
《申鑑》 荀悅 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珍本‧初編 台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 1987年
《高士傳》 皇甫謐 四部備要本據漢魏叢書本校刊 台北:臺灣中華書局1987年
《莊子集釋》 郭慶藩 台北:世界書局 1989年
《老子道德經古本集註》 范應元 台北:新文豐 1989年
《音注河上公老子道德經》 呂祖謙 重校 台北:廣文書局 1990年
《說苑》 劉向 台北:台灣古籍出版社 1996年
《黃帝內經太素問注證發微》 馬蒔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
《太玄集注》 司馬光集注 北京:中華書局 2006年

(四)集
《太炎文錄初編》 章太炎 國民叢書三編影本 上海:上海書店1924年
《混元聖紀》 謝守灝 台北:藝文印書館 1962年
《說文解字》 許慎 北京:中華書局 1963年
《無邪堂答問》 朱一新 台北:世界書局 1963年
《玉海》 王應麟 據元後至元三年慶元路儒學刊本, 國立中央圖書館藏書影印 台北:華文書局印行 1964年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永瑢 等 台北:商務印書館 1965年
《偽書考五種》 台北:世界書局 1965年
《問字堂集》 孫星衍 台北:藝文印書館 1966年
《東塾讀書記》 陳澧 台北:商務印書館 1967年
《秘冊匯函》 胡震亨等校刋 台北:藝文 1967年
《世本》 宋衷 四部分類叢書集成‧續編‧第3輯 台北:藝文印書館 1969年
《津逮秘書》 毛子晉輯 台北:藝文印書館 1971年
《黃氏日鈔》 黃震 四庫全書珍本‧二集 據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藏文淵閣本影印 台北:商務印書館 1971年
《鶴林玉露》 羅大經 台北:開明書店 1975年
《偽書通考》 張心澂 台北:宏業書局 1978年
《困學紀聞》 王應麟 台北:商務印書館 1978年
《郡齋讀書志》 晁公武 台北:商務印書館 1978年
《章氏叢書》 章太炎 台北:世界書局 1982年
《藝文類聚》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年
《全唐文》 董誥等編 北京:中華書局 1983年
《十駕齋養新錄》 錢大昕 上海:上海書店 1983年
《直齋書錄解題》 陳振孫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年
《顏氏家訓》 顏之推 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集部 台北:世界書局 1987年
《四庫全書》 紀曉嵐主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年
《文選》 蕭統 編 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集部 台北:世界書局 1988年
《漢孳室文鈔》 陶方琦 《叢書集成續編》第15冊 台北:新文豐 1989年
《惜抱軒詩文集》 姚鼐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年
《全漢賦》 費振剛、胡雙寶、宗明華輯校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3年
《讀書敏求記》 錢曾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年
《河間集》 張衡 歷代三十四家文集‧據賞雨軒藏版(刻本)影印 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7年
《述學》 汪中 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2000年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 嚴可均校輯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
二‧今著
(一)老子研究相關著作
《老莊哲學》 胡哲敷 北京:中華書局 1935年
《老子想爾注校箋》 饒宗頤 香港:香港大學中文系 1956年
《老子河上公注斠理》 鄭成海 台北:中華書局 1971年
《老子斠證譯釋》 張揚明 台北:維新書局 1973年
《老子章句新釋》 張默生 台北:樂天出版社 1974年
《老子要義》 周紹賢 台北:中華書局 1977年
《老子河上公注疏證》 鄭成海 台北:華正書局 1978年
《老子傳說の研究》 楠山椿樹 東京:創文社 1979年
《老子考》 王有三 台北:東昇出版社 1981年
《老子、周易王弼注校釋》 樓宇烈校釋 台北:華正書局 1983年
《帛書老子注譯及研究》 許抗生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5年
《黃老之學通論》 吳光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5年
《老子正詁》 高亨 台北:開明書店 1987年
《老莊研究》 李泰棻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8年
《老子研究》 王力 上海:上海書店 1991年
《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 袁保新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1年
《老子學術思想》 張揚明 台北:黎民文化事業 1991年
《老子》 張起鈞 台北:協志工業叢書出版 1991年
《莊老通辨》 錢穆 台北:東大圖書 1991年
《老子想爾注校證》 饒宗頤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1年
《老莊哲學》 吳康 台北:商務印書館 1992年
《老子探微》 朱榮智 台北:師大書苑 1992年
《老子的哲學》 王邦雄 台北:東大圖書 1993年new window
《老子思想的史官特色》 王博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3年
《老莊思想論集》 王煜 台北:聯經 1993年
《老子說解》 張松如 高雄:麗文出版社 1993年
《老子研究》 許抗生 台北:水牛圖書 1993年
《「老子河上公注」之研究》 王清祥 台北:新文豐 1994年
《老子考證》 張揚明 台北:黎明文化事業 1995年
《老子探義》 王淮 台北:商務印書館 1995年
《戰國時期的黃老思想》 陳麗桂 台北:聯經 1995年new window
《中國老學史》 熊鐵基、馬良懷、劉韶軍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5年
《老子與中國文化》 張智彥 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1996年
《老子新說》 杜保瑞 北京:華文出版社 1997年
《老子》 劉笑敢 台北:東大圖書 1997年
《新譯老子想爾注》 顧寶田、張忠利 台北:三民書局 1997年
《老子道德經河上公章句》 王卡點校 北京:中華書局 1997年
《老子思想體系探索》 魏元珪 台北:新文豐 1997年
《老莊哲學新論》 葉海煙 台北:文津 1997年
《秦漢時期的黃老思想》 陳麗桂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7年
《老莊哲學的現代析論》 吳汝鈞 台北:文津 1998年
《帛書老子校注》 高明 北京:中華書局 1998年
《老子校詁》 古隸 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9年
《老莊新論》 陳鼓應 台北:五南圖書 1999年new window
《郭店楚墓竹簡老子校讀》 侯才 大連:大連出版社 1999年
《郭店竹簡老子釋析與研究》 丁原植 台北:萬卷樓 1999年new window
《黃老之學析論》 黃漢光 台北:鵝湖出版社 2000年new window
《老子今註今譯及評介》 陳鼓應 台北:商務印書館 2000年
《老子校釋》 朱謙之 北京:中華書局 2000年
《黃老學論綱》 丁原明 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 2000年
《老子評傳》 陳鼓應 白奚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2001年
《老子哲學考察》 李全華 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2001年
《張道陵的想爾注:老子河上王弼及想爾注比較研究 》 劉光義 台北:松慧 2003年
《老子其人其書及其道論》 詹劍峰 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6年
《老子學考》 戴美芝 永和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 2006年
《老子臆解》 趙金章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2006年
《老子釋義》 陳錫勇 台北:國家出版社 2006年
《老子早期傳本結構及其流變研究》 寧鎮疆 上海:學林出版社 2006年
(二)學術史、思想史、哲學史相關著作
《漢代學術史略》 顧詰剛 上海:亞細亞書局 1935年
《中國古代學術流變研究十篇》 梁啟超 上海:中華書局 1947年
《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 梁啟超 台北:中華書局 1956年
《中國哲學史史料學初稿》 馮友蘭 香港:哲學研究所 1962年
《中古思想史》郭湛波 香港:龍門書店 1967年
《中國哲學史概論‧中世哲學》 日‧渡邊秀方撰;劉侃元譯述 台北:商務印書館 1967年
《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 唐君毅 香港:東方人文學會 1974年
《兩漢思想史》卷二 徐復觀 台北:學生書局 1976年
《中國政治思想史(中)》 張金鑑 台北:三民書局 1977年
《中國哲學思想史‧兩漢南北朝篇》 羅光 台北:學生書局 1978年
《中國哲學思想論集》 胡適等 台北:牧童出版社 1979年
《中國哲學史論文集》《哲學研究》編輯部編 山東:山東人民出版社 1979年
《中國思想史》 錢穆 台北:學生書局 1980年
《中國中古哲學史要》 韓逋仙 台北:正中書局 1980年
《中國哲學史論》 任繼愈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年
《中國哲學史史料學》 張岱年 北京:三聯書店 1982年
《中國哲學史新編(第二冊)》 馮友蘭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3年修訂本
《中國古代哲學的邏輯發展》 馮契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4年
《先秦學術概論》 呂思勉 上海:東方出版社 1985年
《中國哲學發展史‧秦漢篇》 任繼愈主編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5年
《先秦政治思想史》 梁啟超 上海:中華書局 1986年
《中國哲學思想批判》 韋政通 台北:水牛出版社 1986年
《中國古代思想史論》 李澤厚 台北縣:谷風 1986年
《中國哲學小史》 方克立 台北:木鐸出版社 1986年
《中國中古思想史長編》 胡適 台北:遠流出版社 1986年new window
《漢代思想史》 金春峰 自貢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87年
《中國哲學發展史》 吳怡 台北:三民書局 1988年new window
《兩漢思想史》 祝瑞開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年
《新編中國哲學史(一)》 勞思光 台北:三民書局 1991年
《中國思想通史》第一卷 侯外廬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2年
《中國哲學範疇導論》 葛榮晉 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1993年
《中國歷代思想史‧秦漢卷》 周桂鈿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3年
《中國哲學研究論集》 陳俊民 台北:商務印書館 1994年
《中國秦漢思想史》 張運華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年
《中國政治思想史》 孫廣德、朱浤源編 台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1997年
《中國哲學思想探原》 蒙文通 台北:臺灣古籍出版公司 1997年
《秦漢思想史》 周桂鈿 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0年
《中國思想史》 葛兆光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1年
《中國哲學史‧先秦卷》 歐崇敬 台北:洪葉文化 2001年
《簡帛佚籍與學術史》李學勤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1年
《中國學術史》 張國剛 喬治忠 上海:東方出版社 2002年
《中國思想史》 葛兆光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2年
《齊魯思想文化史》 孟祥才、胡新生 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 2002年
《漢唐文化史》 熊鐵基 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2年
《中國學術與中國思想史》 徐雁等主編 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2002年
《兩漢魏晉哲學史》 曾春海 台北:五南圖書 2004年new window
(三)先秦諸子研究相關著作
《諸子通考》 蔣伯潛 台北:正中書局 1961年
《雙劍誃諸子新證》 于省吾 台北:藝文印書館 1962年
《鄒衍遺說考》 王夢鷗 台北:商務印書館 1966年
《先秦道家思想研究》 張成秋 台北:中華書局 1971年
《韓非子評論》 熊十力 高雄:三信出版社 1973年
《諸子考索》 羅根澤 九龍:學林書店 1977年
《秦漢思想研究》 黃錦宏 台北:學海書局 1979年
《韓非子札記》 周勳初 江蘇:人民出版社 1980年
《先秦社會和諸子思想新探》 祝瑞開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1年
《管子集校》 郭沫若 聞一多 許維遹 撰 日本東京都:東豐書店影印 1981年
《秦漢思想史研究》 金谷治 京都:平樂寺 1981年
《先秦社會和諸子思想新探》 祝瑞開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1年
《韓子淺解》 梁啟超 北京:中華書局 1982年
《先秦諸子雜考》 金建德 河南:中州書畫社 1982年
《韓非子集釋》 陳奇猷 台北:漢京文化 1983年
《韓非子思想的歷史研究》 張純、王曉波 台北:聯經 1983年new window
《韓非子的哲學》 王邦雄 台北:東大圖書,1983年new window
《韓非的法學與文學》 徐漢昌 台北:文史哲 1984年
《先秦諸子繫年》 錢穆 台北:東大圖書 1986年
《莊子哲學及其演變》 劉笑敢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88年
《文子要詮》 李定生、徐慧君校註 上海:復旦大學 1988年
《莊子的生命哲學》 葉海煙 台北:東大圖書 1990年new window
《先秦諸子導讀》 徐文珊 台北:幼獅文化 1990年
《管子與齊文化》 周立升 王德敏 北京:經濟學院出版社 1990年
《諸子辨正》 徐仁甫 成都:成都出版社 1993年
《呂氏春秋研究》 王范之 呼和浩特市:內蒙古大學出版社 1993年
《列子辨誣及其中心思想》 嚴靈峰 台北:文史哲 1994年
《管子新探》 胡家聰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5年
《莊學研究》 崔大華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7年
《諸子百家研究》 高正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7年
《莊子校詮》 王叔岷 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999年
《文子新論》 丁原植: 台北:萬卷樓 1999年new window
《文子疏義》 王利器 北京:中華書局 2000年
《列子真偽考辨》 馬達 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0年
《黃帝四經今註今譯》 陳鼓應 台北:商務印書館 2001年
《莊子-「道」的思想及其演變》 池田知久著 黃華珍 譯 台北:國立編譯館 2001年
《莊子發微》 鍾泰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
《管子四篇詮釋》 陳鼓應 台北:三民書局 2003年
《先秦諸子學派源流考》 馮鐵流 重慶:重慶出版社 2005年
《先秦學術問學集》 徐漢昌 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2006年
《莊子審美生存思想研究》 時曉麗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06年
(四)兩漢諸子研究相關著作
《淮南王書》 胡適 上海:商務印書館 1934年
《王充哲學思想研究》 關鋒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57年
《王充思想評論》 陳拱 台中:東海大學 1968年
《淮南鴻烈集解》 劉文典 台北:商務印書館 1969年
《論衡校釋》 黃暉 台北:商務印書館 1973年
《王充評論》 黃雲生 高雄:三信出版社 1975年
《淮南子論文集》 陳新雄 于大成主編 台北:木鐸出版社 1976年
《潛夫論集釋》 胡楚生 台北:鼎文書局 1979年
《中國歷代思想家‧王符》 王關仕 台北:商務印書館 1979年
《漢班孟堅先生固年譜》 鄭鶴聲 台北:商務印書館 1980年
《漢劉向、歆父子年譜》 錢 穆 台北:商務印書館 1980年
《董仲舒政治思想之研究》 賴慶鴻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1981年new window
《王符思想研究》 黃盛雄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1982年
《王符潛夫論思想探微》 徐平章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82年
《鹽鐵論研究》 徐漢昌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1983年
《王充卷》 蔣祖怡編 鄭州:中州書畫社 1983年
《鹽鐵論析論與校注》 林平和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1984年
《司馬遷思想研究》 林雲龍 高雄:復文書局 1984年
《新語校注》 王利器 北京:中華書局 1986年
《王充學術思想述評》 陳正雄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87年
《王符思想研究》 王步貴 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 1987年
《王充思想析論》 田鳳台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88年
《揚子法言研究》 藍秀隆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89年
《司馬遷年譜新編》 吉春 西安:三秦出版社 1989年
《一位玄靜的儒學倫理大師揚雄思想初探》 黃開國 成都:巴蜀書社 1989年
《董學探微》 周桂鈿 北京:師範大學 1989年
《王充》 林麗雪 台北:東大圖書 1991年
《仲長統思想析論》 李文獻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1年
《司馬遷與老莊思想》 劉光義 台北:商務印書館 1992年new window
《董仲舒與新儒家》 黃仆民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2年
《鹽鐵論校注》 王利器 北京:中華書局 1992年
《揚雄及其太玄》 鄭萬耕 台北:藍燈文化事業 1992年
《王符評傳》 劉文英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1993年
《揚雄》 陳福濱 台北:東大圖書 1993年
《賈誼集校注》 王洲明、徐超校注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6年
《虛實之辨-王充哲學的宗旨》 周桂鈿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6年
《說苑讀本》 左超松 台北,三民書局 1996年
《董仲舒》 韋政通 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1996年
《班固評傳》 安作璋 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 1996年
《司馬遷評傳》 張大可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1997年
《劉安評傳》 王云度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1997年
《淮南子校釋》 張雙隸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7年
《潛夫論箋校正》 汪繼培箋,彭鐸校正 北京:中華書局 1997年
《淮南子之哲學思想》 李增 台北:洪葉文化 1997年
《嚴君平評傳》 王德有 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 1997年
《兩漢諸子研究論著目錄》 陳麗桂 主編 台北:漢學研究中心 1998年
《淮南子的哲學》 陳德和 嘉義縣:南華管理學院 1999年
《劉向》 廖吉郎 《中國歷代思想家(四)》 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99年
《新書校注》 閻振益、鍾夏 北京:中華書局 2000年
《曠世大儒-董仲舒》 馬勇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0年
《揚雄評傳》 王青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2000年
《賈誼集匯校集解》 方向東 南京:河海大學出版社 2000年
《張良蕭何韓信評傳》 張大可、徐日輝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2002年
《班固評傳》 陳其泰、趙永春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2002年
《唯天為大—建基於信念本體的董仲舒哲學研究》 余治平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03年
《揚雄法言思想研究》 郭君銘 成都:巴蜀書社 2006年
(五)道教研究相關著作
《道教研究》第三冊 吉岡義豐、蘇鳴遠主編 東京:豐島書房 1968年
《道教》 川勝義雄 東京:平凡社 1978年
《道家和道教思想研究》 王明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84年
《中國道教思想史綱》 卿希泰 台北:木鐸出版社 1986年
《道教史》 許地山編 台北:久大文化 1987年
《道家與神仙》 周紹賢 台北:臺灣中華書局 1987年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道教》 湯一介 台北:東大圖書 1988年new window
《道教與養生》 陳攖寧 北京:華文出版社 1989年
《六朝道教史研究》 小林正美 東京:創文社 1990年
《道教與中國文化》 葛兆光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年
《道教》 福井康順等監修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年中譯本
《中國道教史》 傅勤家 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92年
《道教的起源與形成》 劉鋒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4年
《漢魏兩晉南北朝道教倫理論稿》 姜生 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 1995年
《中國道教史》 卿希泰主編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6年
《道教與煉丹》 馬濟人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7年new window
《道學通論》 胡孚琛、呂錫琛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1999年
《東漢畫像石與道教發展》 俞美霞 台北:南天書局 2000年
《道教與煉丹術論》 金正耀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1年
《道教》 劉笑敢著、陳靜譯 台北:麥田出版社 2002年
《道教史話》 王卡 台北:國家出版社 2004年
《敬天與崇道-中古經教道教形成的思想史背景》 劉屹 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道教之源》 王家祐 成都:巴蜀書社 2005年
《道教生態倫理思想研究》 詹石窗主編 北京:東方出版社 2006年
(六)道家研究相關著作
《秦漢新道家略論稿》 熊鐵基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4年
《道家思想與中國文化》 趙明 吉林:吉林大學出版社 1986年
《兩漢魏晉之道家思想》 陶建國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86年
《道家文化及其藝術精神》 趙明 薛敏珠 編著 吉林:文史出版社 1991年
《道家思想史綱》 黃 釗 湖南: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1年
《漢代道家的政治思想和直覺體悟》 那薇 濟南:齊魯書社 1992年
《原始儒家道家哲學》 方東美 台北:黎明文化 1993年
《易傳與道家思想》 陳鼓應 北京:三聯書店 1997年
《道家思想的歷史轉折》 何建明 武漢:華中師範大學 1997年
《先秦兩漢道家思想研究》 張運華 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8年
《先秦道家哲學研究》 朱 哲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年
《道家文化尋根》 孫以楷 陳廣忠 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1年
《中國道家新論》 陳廣忠 合肥:黃山書社 2001年
《道家形而上學研究》 鄭開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3年
《道家易學建構》 陳鼓應 台北:商務印書館 2003年new window
《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觀研究》 李霞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年
《道家與中國哲學‧漢代卷》 陳廣忠、梁宗華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年
(七)史學相關著作
《古史考存》 劉節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8年
《中國通史》 傅樂成著、夏德儀校訂 台北:大中國圖書 1962年
《中國通史簡編》 范文瀾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4年
《中國歷史》 夏曾佑 台北:臺灣學生書店輯印 1970年
《史記研究論文集》 森海出版社編輯部 台北縣:森海出版社 1973年
《中國史綱要》 翦伯贊主編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年
《秦漢中古史研究論集》 大陸雜誌社編 台北:大陸雜誌 1981年
《古史辨》第六冊 羅根澤編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年影印本
《論中國戰國史》 陳東林 屏東市:益民叢書出版社 1982年
《上古史綱》 張蔭麟 台北:里仁書局 1982年
《讀史札記》 呂思勉 台北:木鐸出版社 1983年
《秦漢史》 錢穆 台北:東大圖書 1985年
《史記評介》 徐文珊 高雄:維新書局 1985年
《史記會注考證》 瀧川龜太郎 台北:洪氏出版社 1986年
《秦漢史》 勞榦 台北:文化大學出版 1986年
《古史甄微》 蒙文通 成都:巴蜀書社 1987年
《秦漢史論稿》 刑義田 台北:東大圖書 1987年
《秦漢史話》 羅世烈 台北:貫雅出版社 1990年
《秦漢史》 林劍鳴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年
《戰國史》 楊 寬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年
《古史辯》第四冊 顧詰剛等 台北:藍燈文化事業 1993年
《秦漢史》 田昌五、安作彰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年
《秦漢史論集》 張榮芳 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發行 1995年
《國史大綱》 錢穆 上海:商務印書館 1996年
《秦漢史探討》 高敏 鄭州市: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8年
《紀念林劍鳴教授史學論文集》 王子今、白建鋼、彭衛 主編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社 2002年
《中國古代史》 夏曾佑 二十世紀中國史學名著叢書 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年
《史記研究》 張大可 北京:華文出版社 2002年
《秦漢魏晉史探微(重訂本)》 田餘慶 北京:中華書局 2004年
(八)其他
《論漢代的內朝與外朝》 勞榦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研究所集刊 十三本 1948年new window
《青銅時代》 郭沫若 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 1957年
《經子解題》 呂思勉 台北:商務印書館 1965年
《漢代文化》 劉挺芳 台中:文明書局 1969年
《中國政治制度史》 曾資生 台北:啟業書局 1969年
《無求備齋學術論集》 嚴靈峰 台北:中華書局 1969年
《梅園論學集》 戴君仁 台北:開明書店 1970年
《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 牟宗三 台北:商務印書館 1971年
《古今偽書考補證》 台北:文海出版社 1972年
《筆記小說大觀》第四編‧第一冊 台北:新興書局 1973年
《周秦漢政治社會結構之研究》 徐復觀 台北:學生書局 1974年
《原儒》 熊十力 台北:大明王氏出版公司 1975年
《武義內雄全集》 武義內雄 東京:角川書店 1975年
《歷史與思想》余英時 台北:聯經 1976年
《書目類編》第82冊 嚴靈峰編 台北:成文出版社 1978年
《傅斯年全集》 傅斯年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80年
《風俗通義校注》 應劭著,王利器校注 北京:中華書局 1981年
《周秦道論發微》 張舜徽 北京:中華書局 1982年
《郭沫若全集‧歷史編‧第一卷》 郭沫若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2年
《中國古代著名哲學家評傳‧續編1》 辛冠潔 等編 山東:齊魯書社 1982年
《迹園文錄》蕭公權 台北:聯經 1983年
《湯用彤學術論文集》 湯用彤 北京:中華書局 1983年
《求古編‧秦漢知識分子》 許倬雲 台北:聯經 1984年
《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 瞿同祖 台北:里仁書局 1984年new window
《儒道天論發微》 傅佩榮 台北:學生書局 1985年
《秦漢文化史》 韓養民 台北:里仁書局 1986年
《國學發微》 劉師培 台北:廣文書局 1986年
《十批判書》 郭沫若 中和市:古楓出版社 1986年
《胡適文存》 胡適 台北:遠流 1986年
《抱朴子》 李豐楙 台北:時報文化 1987年
《漢晉學術編年》 劉汝霖 北京:中華書局 1987年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錢穆 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1987年
《四川漢代畫像石》 高文 成都:巴蜀書社 1987年
《漢代婚喪禮俗考》 楊樹達 上海:文藝出版社 1988年
《論道》 金岳霖 北京:商務印書館 1988年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儒釋道》 湯一介 北京:中國和平出版社 1988年
《古代政治家傳記(上)》 鄧經元 北京:中華書局 1988年
《四川思想家》 鍾肇鵬、賈順先 成都:巴蜀書社 1988年
《西漢政治思想論集》 賀凌虛 台北:五南圖書 1988年
《黃帝四經與黃老思想》 余明光 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1989年
《李學勤集》 李學勤 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 1989年
《道旨論》 王德有 濟南:齊魯書社 1989年
《飲冰室合集‧專集第十八冊》 梁啟超 北京:中華書局 1989年
《道》 張立文 主編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989年
《古書考辨集》 吳光 台北:允晨文化 1989年
《漢書藝文志通釋》 張舜徽 長沙: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0年
《氣的思想》 小野澤精一,福永光司,山井涌編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年
《西漢前期思想與法家關係》 林聰舜 台北:大安出版社 1991年new window
《政道與治道》 牟宗三 台北:學生書局 1991年new window
《儒家的天論》 向世陵、馮禹 山東:齊魯書社 1991年
《儒家形上學》 羅光 台北:學生書局 1991年
《稷下鉤沈》 張秉楠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1年
《中國文化的清流-正始之音》 王曉毅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1年
《周易今註今譯》 南懷瑾、徐芹庭 註譯 台北:商務印書館 1992年
《太平經合校》 王明 編 北京:中華書局 1992年
《王利器論學雜著》 王利器 台北:貫雅出版社 1992年
《黃老學說與漢初政治平議》 司修武 台北:學生書局 1992年new window
《先秦道法思想講稿》 王叔岷 台北: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1992年
《漢代工藝美術史》 田自秉、楊伯達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3年
《馬王堆漢墓研究文集-一九九二年馬王堆漢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選》 湖南省博物館編 長沙:湖南省博物館 1994年
《中國哲學的生命和方法》 吳怡 台北:東大圖書 1994年
《宇宙論》 李震 台北:商務印書館 1994年
《兩漢儒家思想及其內在轉化》 陳福濱 台北:輔仁大學出版社 1994年
《中國人性論史》 徐復觀 台北:商務印書館 1994年
《黃帝內經》 牛兵占、陳志強等通釋 石家庄:河北科技學術出版社1994年
《儒道玄佛與中國文學》 葉金 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 1995年
《列仙傳校箋》 王叔岷 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1995年
《一分為三-中國傳統思想考釋》 龐樸 深圳:海天出版社 1995年
《中國宗教與文化》 牟鍾鑒 台北:唐山出版社 1995年new window
《中國現代學術經典‧胡適卷》 劉夢溪主編 石家莊市: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6年
《王弼評傳》 王曉毅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1996年
《古文獻論叢》 李學勤 上海:遠東出版社 1996年
《中國傳統價值觀念詮釋學》 劉翔 上海:三聯書店 1996年
《超越神話-緯書政治神話研究》 冷德熙 北京:東方出版社 1996年
《秦始皇評傳》 陳靜 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 1997年
《身體與自然-以「黃帝內經素問」為中心論古代思想傳統中的身體觀》 蔡璧名 台北:台灣大學文學院發行 1997年new window
《才性與玄理》 牟宗三 台北:學生書局 1997年
《曉傳書齋文史論集》 王利器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7年
《郭店楚墓竹簡》 荊門市博物館編 北京:文物出版社 1998年
《稷下爭鳴與黃老新學》 胡家聰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8年
《稷下學研究-中國古代的思想自由與百家爭鳴》 白奚 北京:三聯書店1998年
《陶鴻慶學術論著》 陶鴻慶著,王元化主編,陳引馳編校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8年
《家族制度與前期封建社會》 徐揚傑 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9年
《法國漢學》第四輯 李學勤主編 北京:中華書局 1999年
《中國政治思想專題研究集》 孫廣德著 台北:桂冠圖書 1999年new window
《方術與中國傳統文化》 張榮明 上海:學林出版社 2000年
《程千帆全集‧第七卷‧閑堂文藪》 程千帆 石家莊市: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0年
《漢帝國的建立與劉邦集團》 李開元 北京:三聯書店 2000年
《讖緯考述》 鄭均 台北:文史哲 2000年
《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武漢大學中國文化研究院編 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0年
《秦漢法律與社會》 于振波 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0年
《遺跡崇拜與聖者崇拜》 林富士、傅飛嵐主編 台北:允晨文化 2000年new window
《學術集林》 王元化主編: 上海:遠東出版社 2000年
《魏晉玄學新論》 徐斌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年
《儒道會通與正始玄學》 高晨陽 濟南:齊魯書社 2000年
《古書通例》 余嘉錫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年
《王國維文獻學研究》 姚淦銘 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2001年
《漢武帝評傳》 莊春波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 2001年
《郭店竹簡與先秦學術思想》 郭 沂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年
《儒學與漢代社會》 劉厚琴 濟南:齊魯書社 2002年
《中國經學史十講》 朱維錚 上海:復但大學出版社 2002年
《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 陳來 北京:三聯書店 2002年
《秦律新探》 曹旅寧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2年
《古書通例》 余嘉錫 台北:台灣古籍出版社 2003年
《秦漢歷史哲學思想研究》 龐天佑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3年
《秦漢的方士與儒生》 顧頡剛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年
《內經的思考》 張登本主編 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2006年
《武梁祠-中國古代畫像藝術的思想性》 巫鴻 北京:三聯書店 2006年
《中國社會政治史》 薩孟武 台北:三民書局 2007
《醫道求真-「黃帝內經」學術體系研究》 烟建華 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7年
《道與法:法家思想和黃老哲學解析》 王曉波 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年new window
三‧博碩士論文
《魏晉南北朝文士與道教之關係》 李豐楙 政治大學中文所博論 1978年new window
《王充思想研究》 黎惟東 文化大學哲研所博論 1983年new window
《老莊思想對兩漢魏晉學術思想之影響》 陶建國 文化大學中文所博論 1984new window
《淮南內篇與老莊思想之關係》 鄒麗燕 台灣大學中文所碩論 1985年
《黃老評議》 吳俊賢 台灣師範大學國文所碩論 1988年
《韓非子解老、喻老研究》 唐淑貞 中央大學中研所碩論 1989年
《漢魏晉玄風的流變及其展現》 李中庸 清大歷史所碩論 1989年
《淮南子無為思想之研究》 劉智妙 高雄師範大學國研所碩論 1989年
《陸賈思想之研究》 蔡忠道 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論 1991年
《讖緯思想研究》 殷善培 政大中文所博論 1995年new window
《淮南子天道觀之研究》 黃淑貞 高雄師範大學國研所碩論 1997年
《司馬遷黃老理論研究》 鄭圓鈴 台灣師範大學國文所碩論 1997年
《中國中古道教傳記之研究》 李宜芬 台大歷史所碩論 1997年
《老子道論的思路探索》 金兌勇 台大哲研所碩論 1998年
《太平經思想研究》 段致成 淡江大學中文所碩論 1999年
《邁向聖典之路-東晉唐初道教道德經學》 鄭燦山 台灣師範大學國文所博論2000年new window
《嚴遵 《老子指歸》研究》 劉為博 台灣師範大學國文所碩論 2000年
《老子「道」的詮釋與反思-從韓非、王弼注老之溯源考察》 李宗定 中正大學中文所博論2001年new window
《楊王孫裸葬思想探究》 許雅芳 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論 2001年
《老子河上公注思想考察》 江佳蒨 台大中文所碩論 2001年
《《黃帝內經》系統思維與辨證醫道》 陳韻雯 東海大學哲學所碩論 2001年
《先秦「氣」思想研究》 易天任 高雄師範大學國研所碩論 2001年
《黃帝內經養生思想研究》 董家榮 台灣師大國文所碩論 2002年
《賈誼政治思想及其實踐研究》 蔡莫凡 輔大中文所碩論 2002年
《兩漢黃老思想研究》 鄭國瑞 政大中研所博士論文 2002年new window
《太平經生命觀之研究》 羅正孝 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論 2003年
《董仲舒天人哲學之研究》 林維杰 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碩論 2003年
《兩漢哲學中宇宙論思想之研究》 吳志鴻 輔大哲研所博論 2003年new window
《班固學術及其與漢代學風的交涉》 施惠淇 台大中文所碩論 2003年
《《黃帝內經》養生思想初探》 羅金發 南華大學哲研所碩論 2004年
《司馬遷與儒、道思想之關係───以《史記》為討論中心》 鄧金城 政大中等學校教師在職進修班碩論 2004年
《老子指歸的政治觀》 張盈秋 台大政治學研究所碩論 2004年
《「老子河上公注」思想探究》 呂佩玲 東海大學中文所碩論 2004年
《淮南子「道」思想之研究》 黃玉麟 輔大哲研所博論 2005年
《太平經形神思想研究》 郭惠敏 文化大學哲研所碩論 2005年
《「老子河上公注」氣論研究》 陳慧娟 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所碩論 2005年
《《太平經》的成書與「太平」思想研究》張建群 台師大學國文所博論2005年
《兩漢《老子》注中之「道論」研究-以《河上公注》、《指歸》、《想爾注》為論》 林宣佑 輔大哲研所碩論 2005年
《西漢前期政治思想的轉變及其發展–從黃老思想向獨尊儒術的演變》 李昱東 中興大學歷史所博論 2005年new window
《老子神化之研究》 翁曉玲 文化大學中文所碩論 2006年
《漢靈帝時期的政局》 陳鏘懋 嘉義大學史地學系研究所碩論 2006年
《從《史記》探討司馬遷對漢武帝的評價》 蔡佩如 高雄師大回流中文碩論 2006年
四‧期刊論文
〈東漢幾個政治家的思想〉 容肇祖 廣州:《中山大學史語所週刊》第一集第二期 1927年11月
〈老子化胡說考證〉 王維誠 《國學季刊》 1934年
〈老子神化考略〉 劉國鈞 《金陵學報》 1935年
〈讀太平經書所見〉 湯用彤 《北大國學季刊》5卷1期 1935年3月
〈裸體還真〉 蕭之流 《中國學生週報》第207期 1956年7月6日
〈想爾老子道經敦煌殘卷論證〉 陳世驤 《清華學報》第一卷第二期 1957年new window
〈論揚雄在中國哲學史上的地位〉 張聿飛 《哈爾賓師院學報》1962年第1期
〈想爾九戒與三合義-兼評新刊《太平經合校》〉 饒宗頤 《清華學報》第4卷2期 1964年2月new window
〈文子斠證〉 王叔岷 《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27期 1965年4月new window
〈老子想爾注の成立〉 大淵忍爾 《岡山史學》十九號 1967年
〈淮南王書考〉 于大成 《中山學術文化集刊》第四集 1969年11月
〈王符生卒年歲的考證及《潛夫論》寫定時間的推論〉 金發根 《中研院史語所集刊》第四十本(下冊) 1969年11月new window
〈文子集釋自序〉 于大成 《文史季刊》第1卷第3期 1971年4月
〈座談長沙馬王堆漢墓帛書〉 唐蘭 《文物》 1974年第9期
〈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的研究〉 唐蘭 《考古學報》 1975年第1期
〈〈十大經〉初論〉 高亨、董治安 《歷史研究》一九七五年第一期
〈馬王堆帛書《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探源〉 龍晦 《考古學報》 1975年第2期
〈十大經的思想和時代〉 康立 《歷史研究》 1975年第3期
〈韓非子之發揚、修改諸前驅及曲解老子〉 王煜 《新亞書院學術年刊》第十七期 1975年9月
〈韓非釋老兩篇繹探〉 王靜芝 《輔仁大學人文學報》第六期 1977年
〈帛書《老子》甲乙本與今本《老子》勘校札記〉 高明 《文物資料叢刊(2)》 1978年
〈黃老帛書的哲學思想〉 鍾肇鵬 《文物》 1978年2期
〈王符的生平、著作及其基本觀念〉 賀凌虛 《書目季刊》第12卷第1、2期合刊 1978年9月
〈略說黃老學派的產生和演變〉 許抗生 《文史哲》 1979年第3期
〈試論《淮南子》的宇宙觀〉 于首奎 《文史哲》 1979年第5期
〈道藏本《道德真經指歸》提要〉 王利器 《中國哲學》第四輯 1980年
〈黃帝四經思想探源〉 魏啟鵬 《中國哲學》第四輯 1980年10月
〈論《太平經》和太平道〉 鍾肇鵬 《文史哲》 1981年第2期
〈黃老之治與黃老之學-試論黃老學始於漢初〉 欒保群 《學習與思考》 1981 年第3期
〈試論《黃老帛書》的「道」和「無為」思想〉 葛榮晉 《中國哲學史研究》1981年第3期
〈釋「黃老」之稱〉 張維華 《文史哲》 1981年第4期
〈稷下學宮史鉤沉〉 胡家聰 《文史哲》 1981年第4期
〈兩漢儒士的仕隱態度與社會風氣〉 洪安全 《孔孟學報》第42期 1981年9月new window
〈成都市出土「太平百錢」銅母範-兼談「太平百錢」的年代〉 陳顯雙 《文物》1981年第10期
〈司馬遷與黃老〉 王叔岷 《台大文史哲學報》第12期 1981年12月new window
〈〈經法〉等佚書是田駢遺著〉 董英哲 《人文雜誌》1982年第1期
〈論《太平經》的成書時代和作者〉 王明 《世界宗教研究》第一期1982年
〈《淮南鴻列》思想的剖析〉 祝瑞開 《西北大學學報》 1982年第3期
〈河上公《老子章句》考證-兼論其與《抱朴子》的關係〉 谷方 《中國哲學》第七輯 1982年3月
〈略論賈誼的富民思想〉 蔡一 《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 1982年第4期
〈司馬遷尊奉黃老論〉 張家順 《中州學刊》 1982年第5期
〈司馬遷對儒道二家思想之融合〉 汪惠敏 《輔仁學誌》第11期 1982年6月
〈司馬氏父子的《六家要旨》〉 施丁 《文史知識》第17期 1982年11月
〈馬王堆帛書與《鶡冠子》〉 李學勤 《江漢考古》 1983年第2期
〈也談《老子河上公章句》之時代及其與《抱朴子》之關係—與谷方同志商榷〉 金春峰 《中國哲學》第九輯 1983年2月
〈張角與《太平經》〉 朱伯昆 《中國哲學》第九輯 1983年2月
〈揚雄《太玄》中的宇宙形成論〉 鄭萬耕 《社會科學研究》 1983年第4期
〈《太平經》的元氣論〉 李家彥 《宗教哲學》 1983年4期
〈白虎通與讖緯〉 林麗雪 《孔孟學報》第22卷第3期 1983年11月new window
〈說「成一家之言」〉 白壽彝 《歷史研究》1984年第1期
〈論漢代讖緯神學〉 黃開國 《中國哲學史研究》 1984年第1期
〈揚雄評傳〉 張岱年 《中國哲學史研究》 1984年第3期
〈論黃老學派的形成與發展〉 吳光 《杭州大學學報》(哲社版) 1984年第4期
〈論黃老道〉 李剛 《宗教學研究》 1984年第4期
〈《太玄》與自然科學〉 鄭萬耕 《中國哲學》 1984年4月
〈「韓詩外傳」之成立及其思想研究〉 余崇生 《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17卷第6期 1984年6月
〈《老子指歸》自然觀初探〉 王德有 《哲學研究》 1984年第9期
〈黃老思想初探-讀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古佚書《黃帝四經》〉 余明光 《湘潭大學學報》 1985年第1期
〈兩周史官考〉 賴長揚、劉翔 《中國史研究》 1985年第2期
〈黃老思想初探-讀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古佚書〉 余明光 《中國哲學史》1985年第3期
〈試論揚雄的宇宙結構論〉 那薇 《中國哲學史研究》 1985年第3期
〈秦漢思想史研究的新成果-評熊鐵基著《秦漢新道家略論稿》〉 趙吉惠 《華中師院學報》(哲社版)1985年4月
〈列子新證—列子與黃老學派思想的關係〉 莊萬壽 《師大學報》第三十期1985年6月new window
〈莊子後學中的黃老派〉 劉笑敢 《哲學研究》 1985年6月
〈陸賈與賈誼對初漢政治思想與文化之貢獻(上)〉 魏元珪 《中國文化月刊》第七十二期 1985年10月
〈陸賈與賈誼對初漢政治思想與文化之貢獻(下)〉 魏元珪《中國文化月刊》第七十三期,1985年11月
〈淮南子論政〉 陳麗桂 《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18卷第2期1985年12月new window
〈老子想爾注考〉 福井順康 《早稻田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紀要》十三號 1986年
〈黃老思想源流〉 劉蔚華、苗潤田 《文史哲》1986年第1期
〈筆談老子研究〉 張岱年 《求索》1986年第1期
〈黃帝道家的三個基本概念「道」、「理」、「法」〉 簡永華著 吳方桐 譯 《中國哲學史研究》(季刊) 1986年第4期
〈王符的元氣一元論探析〉 王步貴 《中國哲學史》 1987年2月
〈《太玄》與《周易》之比較研究-兼論揚雄在中國哲學史上的地位與作用〉 韓敬 《思想戰線》第77期 1987年5月
〈淮南子修養論〉 陳麗桂 《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20卷第1期 1987年6月new window
〈從《想爾注》看漢儒對早期道教的影響〉 賀紹恩 《中國哲學史》1987年10月
〈淮南子的道論〉 陳麗桂 《第一次世界道學會議會後論文集》1988年1月
〈論稷下黃老之學產生的歷史條件〉 知水 《南京大學學報》 1988年第2期
〈黃老帛書《經法》的政治哲學〉 胡家聰 《中國哲學史研究》1988年第4期
〈揚雄與兩漢思想〉 許結 《中國哲學史研究》 1988年第4期
〈出土發現與古書年代再認識〉 李零 《九州學刊》第3卷第1期 1988年
〈董仲舒的天論〉 羅光 《哲學與文化》第15卷第6期 1988年6月new window
〈韓非子解老篇及喻老篇初探〉 鄭良樹 《漢學研究》第六卷第二期 1988年12月new window
〈《淮南子》與黃老之學理論體系的最後完成〉 趙吉惠 《中國哲學史研究》 1989年第2期
〈多采的古代地區文化〉 李學勤 《文史知識》 1989年第3期
〈鄒衍事蹟考辨〉 孫開泰 《管子學刊》 1989年第3期
〈戰國末秦漢之際黃老學說之探討〉 高祥 《師大國文研究集刊》第33號 1989年6月
〈道家、隱者、思想異端〉 蕭萐夫 《江西社會科學》 1990年第1期
〈范蠡思想與《黃帝書》〉 李學勤 《浙江學刊》 1990年第1期
〈論道家在中國哲學史上的主幹地位〉 陳鼓應 《哲學研究》 1990年第1期
〈「道」的政治哲學在漢代的徵實性〉 胡自逢 《第二次世界道學會議會後論文集》 1990年9月
〈老子《想爾注》的形成及其道教思想〉 李豐楙 《東方宗教研究》第一期1990年10月
〈關於「黃老之學」、《黃帝四經》產生時代考證〉 趙吉惠 《哲學與文化》十七卷第十二期 1990年12月new window
〈漢初黃老思想中的法家傾向〉 林聰舜 《漢學研究》第8卷第2期 1990年12月new window
〈釋「氣」-早期道教思想研究〉 冷鵬飛 《中國哲學》15輯 1991年
〈彭蒙之師考〉 王博 北京大學 《研究生學刊》1991年第2期
〈論《太平經》的神學思想〉 郭武 《中國道教》 1991年第2期
〈漢初「無為而治」源於陸賈論〉 湯其領 《史學月刊》 1991年第4期
〈黃老政治與劉邦經濟改革〉 胡一華 《麗水師專學報》(社科版) 1991年4月
〈論緯書〉 王鐵 《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 1991年第5期
〈論《韓詩外傳》〉 龔鵬程 政大中文所主編:《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1991年10月
〈董仲舒的「天人感應」與司馬遷的「天道觀」之比較研究〉 梁榮茂 政大中文所編:《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1991年10月
〈董仲舒天人思想評析〉 魏元珪 《東海哲學研究集刊》第一輯 1991年10月new window
〈戰國至漢初學術思想變遷趨勢之鳥瞰〉 彭林 《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2年第2期
〈司馬談的歷史貢獻〉 楊燕起 《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2年第2期
〈《文子》政治辯證法思想初探〉 吳顯慶 《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1992年第3期
〈《黃帝四經》書名及成書年代考〉 余明光 《道家文化研究》第一輯 1992年
〈董仲舒對天與道和天道天教及鬼神的思想〉 趙雅博 《哲學與文化》第19 卷第3期 1992年3月new window
〈重新確認道家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 趙吉惠 《哲學研究》 1992年第7期
〈《淮南子》的易道觀〉 周立升 《道家文化研究》第二輯 1992年8月
〈關於《黃帝四經》的幾點看法-序余明光先生《黃帝四經》今注今譯〉, 陳鼓應 《哲學研究》 1992年第8期
〈死亡焦慮與莊子人生哲學的超越性結構〉 陶東風 《東方叢刊》第4期 1992年12月
〈黃老之學新論讀後的幾點思考〉 許抗生 《管子學刊》 1993年第1期
〈兩漢之際陰陽五行說和讖緯說的演變〉 劉其泰 《孔子研究》1993年第4期
〈從馬王堆出土文物看我國道家文化〉 周世榮 《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輯 1993年8月
〈從董仲舒看儒學價值的衍化〉 楊國榮 《中國哲學》第十六輯 1993年9月
〈說黃老〉 李零 《道家文化研究》第五輯 1994年
〈漢末批判思潮與人文主義哲學的重建〉 蒙培元 《北京社會科學》 1994年1月
〈陸賈思想並非「黃老」論〉 古永繼 《惠州大學學報》 1994年第1期
〈黃老思想的體現-西漢黃老治術的雙重性格與重要人物的道法思想〉 陳麗桂《中國學術年刊》第十五期 1994年3月new window
〈嚴遵與王充、王弼、郭象之學源流〉 王德有 《道家文化研究》第四輯 1994年3月
〈董仲舒哲學與西漢政治〉 周桂鈿 《福建論壇》(文史哲版) 1994年3月
〈文子其人考〉 李定生 《道家文化研究》第四輯 1994年3月
〈論道家的自然哲學〉 劉蔚華 《道家文化研究》第四輯 1994年3月
〈《文子》與《淮南子》思想之異同〉 丁原明 《文史哲》1994年第6期
〈《文子》非偽書考〉 李定生 《道家文化研究》第五輯 1994年11月
〈《論衡》的思想研究〉 林俊宏 《鵝湖》第廿卷第五期 1994年11月new window
〈鄒衍與道家的關係〉 孫開泰 《道家文化研究》第八輯 1995年
〈王符《潛夫論》所反映之東漢政治情勢〉 劉文起 《國立中正大學學報》第6卷第1期 1995年
〈漢代黃老之學的核心-《黃帝四經》〉 張運華 《西北大學學報》(哲社版) 1995年第2期
〈叔孫通、陸賈與漢初的儒學走向〉 黃宛峰 《史學月刊》 1995年第3期
〈兩漢思想研究-《太平經》元氣試論〉 許淑惠 《輔大中研所學刊》第4期 1995年3月new window
〈從《太平經》看道教對黃老理論的附會與轉化〉 陳麗桂 《中國學術年刊》第十六期 1995年3月new window
〈《黃帝四經》與百家之學〉 白奚 《哲學研究》 1995年第4期
〈試論《老子想爾注》〉的理想人格〉 尹志華 《宗教學研究》 1995年第4期
〈《老子河上公章句》的思想特色〉 張運華 《宗教學研究》1995年第4期
〈從《新書》看賈誼融合儒、道、法的思想要論〉 陳麗桂 《國文學報》第二十四期 1995年6月new window
〈中國哲學的基本傾向和它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焦樹安 《北京圖書館館刊》1995年6月
〈王充與王符元氣論之比較〉 李少惠 《甘肅理論學刊》 1995年6月
〈董仲舒的黃老思想〉 陳麗桂 《道家文化研究》第六輯 1995年6月
〈簡論道教倫理思想的幾個問題〉 卿希泰 《道家文化研究》第七輯 1995年6月
〈馬王堆帛書《刑德》試探〉 卡林諾斯基 《華學》1995年8月
〈從《史記》看司馬遷的儒道思想〉 龐海珊 《輔大中研所學刊》第5期 1995年9月new window
〈敦煌寫本《老子想爾注》之思想特色與架構〉 鄭燦山 《中國文化月刊》192期 1995年10月
〈敦煌道經寫卷與道教寫經的供養功德觀〉 李豐楙 嘉義:中正大學 《全國敦煌學研討會論文集》 1995年11月
〈漢代的氣化宇宙論及其影響〉 陳麗桂 《道家文化研究》第八輯 1995年11月
〈論陸賈〉 王漢昌 《河北大學學報》 1996年第1期
〈《淮南子》的「無為」理論〉 張運華 《西北大學學報》(哲社版)1996年第2期
〈《太玄》‧黃老‧蜀學〉 魏啟鵬 《四川大學學報》(哲社版)1996年第2期
〈「虛實之辨-王充哲學的宗旨」評介〉馬濤 《中國哲學史》 1996年第3期
〈從《老子想爾注》看道家思想的神學化〉 張運華 《人文雜誌》 1996年第3期
〈儒道醫,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架構-對中醫學在中國傳統文化建構中的作用和地位的哲學思考〉 陳樂平 《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1996年第3期
〈論班固思想的道家成分〉 李偉泰 《語言、情性、義理—中國文學的多層面探討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 1996年4月
〈論張衡「歸田賦」〉 朱曉海 《語文、情性、義理—中國文學的多層面探討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 1996年4月
〈從蕭曹為相看所謂「漢承秦制」〉 羅新 《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1996年第5期
〈王充哲學與東漢社會〉 周桂鈿《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 1996年5月
〈近年黃老學說研究情形述議〉 鄭國瑞 《中山中文學刊》第2期 1996年6月
〈董仲舒政治哲學蠡測〉 李森 《鄭州大學學報》(哲社版) 1996年6月
〈《文子》思想的哲學基本結構〉 丁原植 《哲學與文化》廿三卷第八期 1996 年8月new window
〈從出土竹簡《文子》看古、今本《文子》與《淮南子》之間的先後關係及幾個思想論題〉 陳麗桂 《哲學與文化》廿三卷第八期 1996年8月new window
〈《文子》的道論—兼論其與《老子》的比較〉 沈清松 《哲學與文化》廿三卷第八期 1996年8月new window
〈道家在先秦哲學史上的主幹地位〉 陳鼓應 《道家文化研究》第十輯 1996年8月
〈關於定州竹簡《文子》的初步探索〉 丁原植 《哲學與文化》廿三卷第九期1996年9月new window
〈文子學術探微〉 魏啟鵬 《哲學與文化》 1996年第9期new window
〈韓非讀過《文子》-談《文子》的年代與原始道家的關係〉 李定生 《哲學與文化》廿三卷第九期 1996年9月new window
〈竹簡《文子》與漢初道家的「無為」觀〉 曾春海 《哲學與文化》廿三卷第九期 1996年9月new window
〈《文子》斷代研究〉 趙建偉 《哲學與文化》廿三卷第九期 1996年9月new window
〈漢文帝的政治智慧〉 金發根 《簡牘學報第十六期》勞貞一先生九秩榮慶論文集 1997年1月
〈董仲舒的受天監護的君權論〉 周乾濚 《天津師大學報》 1997年第4期
〈釋《淮南子》中「道」的意義與「道」的效用〉 胡楚生 中興大學《文史學報》第27期 1997年6月new window
〈治身與治國-論《老子河上公章句》的思想主旨〉 雷建坤 《人文雜誌》第六期 1997年
〈《黃帝四經》與《老子》道論、政治思想之比較〉 周秋旻 《輔大中研所學刊》 1997年7月
〈試論王充「氣」的觀念〉 曾漢塘 《宗教哲學》第三卷第三期 1997年7月new window
〈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中的「天」、「人」意涵〉 陳文烟 《輔大中研所學刊》第七期 1997年7月new window
〈《老子河上公章句》與道家思想的世俗化〉 張運華 《江西社會科學》第八期 1997年
〈揚雄與道家思想〉 清宮剛 《河北大學學報》(哲社版) 第22卷第4期1997年12月
〈《韓詩外傳》的黃老思想及其易說〉 周立昇 《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二輯 1998年1月
〈析鄭玄宇宙生成與衍化的象數模式-兼談鄭注《乾鑿度》所透顯的道家思想〉 周立昇 《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二輯 1998年1月
〈一源三流:先秦道家思想的分際-兼論文化功能的差異〉 高晨陽 《哲學研究》 1998年第2期
〈試論竹簡《文子》與今本《文子》的關係〉 張豐乾 《中國社會科學》 1998 年第2期
〈論班固的道家思想〉 王萍、劉保良 《山東大學學報》(哲社版) 1998年第3期
〈淮南子「道」之形象思維〉 朱書萱 《中國學術年刊》第19期 1998年3月new window
〈論《太平經》的長生成仙思想〉 段致成 《中國文化月刊》216期 1998年3月
〈帛書《黃帝四經》中的陰陽刑德思想初探〉 崔永東 《中國哲學史》 1998年第4期new window
〈想爾釋義-《老子想爾注》與《四十二章經》之關係〉 馬承玉 《道教研究》第四期 1998年
〈評《淮南子校釋》〉 胡雙寶 《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 1998年第4期
〈老子母碑考論〉 劉屹 《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4期
〈出土《文子》新證〉 何志華 《人文中國學報》第5期 1998年4月new window
〈漢初儒學的歷史命運〉 洪煜 《史學月刊》 1998年第6期
〈《老子》政治思想的開展-從「道」與幾個概念談起〉 林俊宏 《台灣大學政治科學論叢》第十輯 1998年6月new window
〈試論《太平經》的主旨與性質〉 林富士 《中研院史語所集刊》第69本第2分 1998年6月new window
〈老子政治思想的開展〉 林俊宏 《政治科學論叢》第九期 1998年6月
〈論黃巾起義宗教色彩和規模巨大的原因〉 徐難于 《西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8年6月
〈《淮南子》對《呂氏春秋》的繼承和發揮〉 牟鐘鑒 《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四輯 1998年7月
〈論董仲舒的人君無為思想〉 桂思卓 《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四輯 1998年7月
〈劉向輯書中所呈現的思想〉 趙雅博 《哲學與文化》290期 1998年7月new window
〈我的中國文化夢〉 白光華自述、張國華執筆 《中國哲學》第十九輯 1998年9月
〈「漢書.古今人表」試論〉 翁聖峰《輔仁國文學報》第13期 1998年11月new window
〈試論「倫常觀」在早期道教戒律中的作用〉 張建群 《思辨集》第2期1998年11月
〈《黃帝四經》王術之研究〉 李增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五期 1999年1月new window
〈從《太玄》看道家理論思辨對揚雄的影響〉 張運華 《唐都學刊》第15卷第1期 1999年1月
〈司馬遷與黃老思想〉 李小成 《唐都學刊》第15卷第1期 1999年1月
〈從《道德指歸》看嚴遵的思想(上)〉 趙雅博 《哲學與文化》廿六卷第1 期 1999年1月new window
〈從《道德指歸》看嚴遵的思想(下)〉 趙雅博 《哲學與文化》廿六卷第2期 1999年2月new window
〈略論郭店簡本《老子》甲乙丙三組的歷時性差異〉 丁四新 《湖北大學學報》1999年2期
〈淺析《老子指歸》的思維方式〉 元正根 《中國哲學史》 1999年第3期
〈論司馬遷所了解之老子〉 王叔岷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1999年3月new window
〈王充論衡之思想研究〉趙雅博《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第卅期 1999年3月
〈「老子」嚴遵本校記〉 鄭良樹 《書目季刊》 1999年3月
〈《老子想爾注》之年代和作者考〉 吳相武 《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五輯 1999年3月
〈關於《河上公注》成書年代〉 吳相武 《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五輯 1999年3月
〈老子之道:關於世界之統一性的解釋〉 劉笑敢 《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五輯1999年3月
〈《列子》是早期的道家黃老學著作—兼論稷下黃老學之興起高潮〉 胡家聰 《管子學刊》 1999年第4期
〈《黃庭內景經》的神之氣與像〉 金勝惠 《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六輯 1999年4月
〈帛書《黃帝四經》道生法思想之研究〉 李增 《哲學與文化》第廿六卷第五期 1999年5月new window
〈稷下道家各派的交流與昇華-《管子》「內業」等四篇學術內涵淺議〉 馬耘《哲學與文化》26卷5期 1999年5月new window
〈道教內丹學的興起〉 龔鵬程 《揭諦》第2期 1999年7月new window
〈從郭店簡本看《老子》尚仁及守中思想〉 陳鼓應 《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輯 1999年8月
〈道家哲學向宗教神學理論的切換-《老子想爾注》「道」論剖析〉 梁宗華 《哲學研究》 1999年第8期
〈老子河上公注長生思想析論〉 鄭燦山 《孔孟學報》第七十七期 1999年9月new window
〈《文子》-道家思想的嫡傳〉 丁原植 《國文天地》第15卷第7期 1999年12月
〈黃帝內經的養生思想〉 曾錦坤 《宗教哲學》第5卷第4期 1999年12月new window
〈竹簡《老子》與通行本《老子》比較研究〉 唐明邦 《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0年
〈《太平經》的天道觀及其治平思想〉 李養正 《中國哲學史》2000年第1期

〈試論漢代儒學神學化之歷程與影響〉 江蓮碧 《國立台灣體育學院學報》第 6期 2000年1月new window
〈試論《黃帝四經》與《老子》之異〉 史婷婷 《管子學刊》 2000年第2期
〈《內經》精氣神學說的形成及對氣功的指導〉 陳新國 《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00年第2期
〈道家人格美到道教仙格美的嬗變〉 潘顯一 《宗教學研究》 2000年第2期
〈《黃帝四經》與《荀》、《韓》、《淮南子》法、刑名理論的比較〉 高齡芬 《鵝湖》第25卷第8期 2000年2月
〈董仲舒「天人關係」模式及其思維方式〉 張德文 《中國文化月刊》第239期 2000年2月
〈試論《淮南子》中的天地人之道〉 陳兆珍 《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第五期 2000年3月
〈《老子河上公章句》所顯現的黃老養生之理〉 陳麗桂 《中國學術年刊》第二十一期 2000年3月
〈淮南子-黃老道學的集大成〉陳廣忠 《鵝湖》第25卷第10期 2000年4月new window
〈試論王符《潛夫論》宇宙論上的一個問題〉 陳啟文 《孔孟月刊》第38卷第9期 2000年5月
〈《太平經》的養生觀〉 鄭志明 《鵝湖》第廿五卷第十一期 2000年5月
〈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新探-兼論漢武帝「尊儒術」與「悉延(引)百端之學」〉 楊生民 《首都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 2000年第5期
〈論漢初黃老刑名思想之建構及其特色〉 黃濤鈞 《第二屆先秦兩漢學術全國研究生論文發表會論文集》 台北:輔大中文系 2000年6月
〈從工夫論角度看「老子」的「氣」〉 吳肇嘉 《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論文集刊》第六期 2000年6月
〈先秦道家之禮觀〉 陳鼓應 《漢學研究》第18卷第1期 2000年6月new window
〈嚴遵《老子指歸》的思想特色〉 陳廣忠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 2000年第9期
〈《黃帝四經》的政治思想〉 林俊宏 《政治科學論叢》第13期 2000年new window
〈學術與政治之間:試論秦皇漢武思想政策的歷史意義〉 王健文 《清華學報》第30期 2000年9月new window
〈從道家到道教〉 康義勇 《中華道教學院南台分院學報》第1期 2000年9月
〈論儒道兩家身心靈的修養與成長之道〉 王邦雄 《宗教哲學》第23期 2000年9月new window
〈論「性命先後」與「性命雙修」〉 戈國龍 《宗教哲學》第二十四期 2000年12月new window
〈《河上公注》成書時代及其思想史、道教史之意義〉 鄭燦山 《漢學研究》 第十八卷第二期 2000年12月new window
〈《黃帝內經》氣論的思想內涵〉 陳德興 《哲學與文化》廿八卷第一期 2001年1月new window
〈從《呂氏春秋》看秦道家思想特點〉 陳鼓應 《中國哲學史》 2001年1月
〈揚雄《太玄》的道家精神(上)〉 陳廣忠 《鵝湖》第307期 2001年1月new window
〈揚雄《太玄》的道家精神(下)〉 陳廣忠 《鵝湖》第308期 2001年2月new window
〈《老子河上公章句》成書時限考論〉 黃釗《中州學刊》第二期 2001年3月
〈「焚書坑儒」與「獨尊儒術」〉 張玉書、楊曉青 《管子學刊》2001年第3期
〈東漢的奢侈腐敗風〉 劉梅 《湖南社會科學》 2001年第3期
〈黃老學與道家〉 金甲秀 《管子學刊》 2001年第4期
〈《黃老帛書》研究綜述〉 張增田 《安徽大學學報》第4期 2001年
〈《漢書》與《史記》相比較在編纂體例上的創新〉 許正文 《天水師範學院學報》 2001年第4期
〈漢代的類宗教迷信和民間信仰〉 丁毅華 《南都學壇》 2001年第4期
〈論正統儒學對東漢史學的影響—以《漢書》、《漢紀》為中心〉 傅永聚、范學輝 《齊魯學刊》 2001年第5期
〈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四篇成書年代考〉 林靜茉 《中國學術年刊》第廿二期2001年5月new window
〈道家老學與《周易》經傳思想脈絡詮釋〉 陳鼓應 《台大文史哲學報》 2001年5月new window
〈東漢思潮與王符思想〉 高新民 《蘭州大學學報》(社科版)第29期 2001年6月
〈道教成立初期老子神話的演變與發展〉 王青 《宗教哲學》第26期 2001年7月new window
〈老子修養身心之道〉 楊遠岷 《中國文化月刊》第257期 2001年8月
〈論漢初學術發展之因由〉黃淑貞 《修平人文社會學報》第二期 2001年9月new window
〈論揚雄的道家思想〉 熊鐵基 《道家與道教‧第二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道家卷)》 2001年9月
〈論內丹觀念之興起〉 楊立華 《道家與道教‧第二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道教卷》 2001年9月
〈韓非的理想國〉 林正三 《德明學報》第十八期 2001年12月
〈兩漢經學今古文之爭及其影響〉 廖秀珍 《空大人文學報》第十期 2001年12月new window
〈賈誼「弔屈原賦」脞說〉 何沛雄 《樹仁學報》第二期 2001年12月
〈《黃老帛書》所見的另一種德治方略〉 張增田 《中國哲學史》 2002年第1期
〈論「郊祀歌」的神仙思想〉 曾祥旭 《南都學壇》 2002年第1期
〈「老子銘」考釋〉 韓秉方 《江西社會科學》 2002年第1期
〈從「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談儒家生命哲學中的天人思想〉 周景勳 《哲學與文化》27卷2期 2000年2月
〈「巫蠱之禍」與戾太子的悲劇〉 朱柳郁 《歷史月刊》169期 2002年2月
〈從出土材料再論《文子》及相關問題〉 寧鎮疆 《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第34卷第2期 2002年3月
〈馬王堆《老子》甲乙本卷前後佚書與「道法家」〉 裘錫圭 《中國哲學》第二輯 2002年
〈漢代神鬼觀念在墓葬中的反映〉 劉衛鵬《咸陽師範學院學報》2002年第3期
〈兩漢經學中之讖緯與災異現象〉 張簡茂宏 《問學》第4期 2002年3月new window
〈淺談道家思想對《內經》理論體系形成的影響〉 許龍泉 《東疆學刊》第19卷第1期 2002年3月
〈試論西王母與道教、彝族的關係〉 蔡華 《貴州民族研究》 2002年第4期
〈論漢代的讖緯之學〉 向晉衛 《廣西社會科學》 2002年第5期
〈魏晉儒道會通理論的省察〉 莊耀郎 《中國學術年刊》第23期 2002年6月new window
〈試論《黃帝內經》的生態醫學思想〉 陶功定 《醫學與哲學》2002年第8期
〈老子「小國寡民」章淺釋〉 張鴻愷 《中國文化月刊》第270期 2002年9 月
〈今本《文子》「老子曰」探疑〉 王三峽 《文獻季刊》第4期 2002年10月
〈氣化論初探〉 鄭基良 《空大人文學報》第十一期 2002年12月new window
〈《太平經》神仙思想探微〉 楊琇惠 《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第二期 2002年12月new window
〈《淮南子》作者考〉 陳靜 《中國哲學史》2003年第1期
〈「論大道則先黃老而後六經」再評議〉 宋超 《周口師範學院學報》2003年第1期
〈道家思想與兩漢史學的發展〉 王萍 《文史哲》 2003年第2期
〈道家與道教的區別〉 李尊、孫小金 《鞍山科技大學學報》 2003年第2期
〈《內經》治療方法淺析〉 田丙坤 《陜西中醫學院學報》 2003年第2期
〈黃巾起義領袖張角〉 秦進才 《邢台學院學報》 2003年第2期
〈王充物理思想對科學發展的貢獻〉 張煥平《晉中學院學報》 2003年第2期
〈秦漢之際思想析論〉 蔡忠道 《人文藝術學報》第二期 2003年3月new window
〈道家包含在黃老學之中嗎〉 金甲秀 《管子學刊》 2003年第3期
〈「仙」字溯源〉 陳靜 《中國道教》 2003年第3期
〈《老子》簡帛本與傳世本關係的幾個模型〉 李存山 《中國哲學史》2003年第3期
〈《史記‧老子列傳》中的老子世系考辨〉 孫海輝 《管子學刊》 2003年
第4期
〈漢代外戚專權原因初探〉 王彥有、李輝 《長春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 會科學版) 2003年第4期
〈氣化自然,無為而成-略論魏晉玄學之宇宙論面向〉 陳明恩 《哲學與文化》30卷4期 2003年4月new window
〈「天地」「陰陽」易位與漢代氣化宇宙論的發展〉 王曉毅 《孔子研究》 2003年第4期
〈先秦神仙思想之「長生不死」觀〉 陳司直 《吳鳳學報》第11期 2003年5月
〈論王充對天人感應論的批判〉 江高鑫 《贛南師範學院學報》 2003年第5期
〈試論《太平經》「三一為宗」思維模式及其意義〉 戴傳江 《中國道教》2003年第5期
〈從《太平經》與《老子想爾注》看早期道教神仙思想的形成〉 曾維加 《求索》2003年第5期
〈漢代崇儒政策的研究〉 洪神皆 《興大人文學報》第33期 2003年6月new window
〈論《老子銘》中的老子與太一〉 劉屹 《漢學研究》第21卷第1期 2003年6月new window
〈從巫覡及相關的宗教概念探討中國古代出土資料〉 宋光宇 《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第60期 2003年6月new window
〈漢書五行志中之災異說探論〉 江乾益 《興大中文學報》第15期 2003年6月new window
〈「莊子」的至德之世:以破滅之因及其歸復之道為中心〉 劉文星 《中國文化月刊》272期 2003年8月
〈兩漢的宇宙論思想:宇宙發生論與結構論之探究〉 吳志鴻 《哲學與文化》30卷9期 2003年9月new window
〈「管子」的精氣說〉 劉文星 《宗教哲學》第二十九期 2003年9月
〈《老子指歸》中「道」思想之探究〉 陳福濱 《哲學與文化》第卅卷第九期2003年9月
〈論河上公注老之氣化宇宙觀特色〉 李增 《哲學與文化》第卅卷第九期 2003年9月new window
〈從郭店竹簡《老子》不非「仁」「義」「禮」「樂」論早期之儒道關係〉 張鴻愷 《宗教哲學》第二十九期 2003年9月
〈《呂氏春秋》養生思想探究〉 王璟 《孔孟學報》第81期 2003年9月new window
〈荀子與稷下黃老之學〉 張鴻愷 《孔孟月刊》第495期 2003年11月new window
〈身體與政治-《老子河上公注》的政治思想分析〉 林俊宏 《政治科學論叢》第十九期 2003年12月new window
〈論《老子》第三十九章〉 郭啟傳 《淡江大學中文學報》第九期 2003年12月new window

〈「列仙傳」有關神仙和服食的討論〉 徐欽鈿 《東方人文學誌》第2卷第 4期 2003年12月new window
〈《老子想爾注》形上思維研究〉 趙中偉 台北:輔仁大學 《第三屆先秦兩漢學術國際研討會會議論文集》 2003年12月
〈簡論司馬談對司馬遷的影響〉 李福燕 《南平師專學報》 2004年第1期
〈老子與仙人仙道〉 李遠國 《中國道教》 2004年第1期
〈《列仙傳》敘事模式探析-與史傳之比較〉 譚敏 《宗教學研究》 2004年第1期
〈《莊子》中不同的孔子形象分析〉 高慶榮、黃髮平 《通化師範學院學報》2004年第1期
〈漢代早期道教對社會政治生活的參與和干預〉 王子金 《理論學刊》2004年第1期
〈《黃帝內經》概論(上)〉 邱德文、彭榮琛 《貴陽中醫學院學報》 2004年第1期
〈漢代學術的歷史地位〉 熊鐵基 《先秦、秦漢史》 2004年第1期
〈內視存神術與道教及道家學說之內在聯繫〉 吳述霏 《宗教學研究》 2004年第1期
〈論漢武帝是否獨尊儒術〉 楊生民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04年第2期
〈文化結構與中國文化本體〉 羅超 《殷都學刊》 2004年第2期
〈讖緯對秦漢政治的影響〉 王仲修 《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 2004年第2期
〈《黃帝內經》書名來源之探討〉 劉翔 《河南中醫》 2004年第3期
〈道家思想與劉向學術〉 王萍 《山東大學學報》 2004年第3期
〈燕齊方仙道與道教的出現〉 張世響 《齊魯學刊》 2004年第3期
〈試論司馬談臨終遺命對司馬遷撰述《史記》的影響〉 王兆才 《山東教育學院學報》 2004年第4期
〈漢畫像石中的養老圖考〉 楊金萍 《中醫文獻雜誌》 2004年第4期
〈吐魯番59TAM303墓所出道教符考釋〉 馬嘯 《西域研究》 2004年第4期
〈《老子指歸》的養生思想〉 楊玉輝 《宗教學研究》2004年第4期
〈蕭何與漢朝的建立〉 詹士模 嘉義大學《人文藝術學報》第三期 2004年4月new window
〈漢武帝獨尊儒術的虛與實-論漢帝國主導意識型態的最初確立〉 余治平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 2004年第5期
〈《老子想爾注》雜考〉 劉昭瑞 《敦煌研究》2004年第5期
〈《黃帝內經》早期傳本略述〉 張琳葉、林明和 《福建中醫藥》2004年第5期
〈《黃帝內經》的成書年代〉 王蘇莉 《河南中醫》 2004年第6期
〈黃老‧道家‧秦漢政治實踐與學術發展-重讀熊鐵基先生《秦漢新道家》〉 臧知非 《史學月刊》2004年第7期
〈阮籍「大人先生傳」中理想人格的修養方法〉 劉原池 《哲學與文化》第362期 2004年7月
〈老子之「德」研究〉 李增 《輔仁國文學報》第二十期 2004年7月new window
〈略論漢初之黃老思想〉 朱心怡 《人文與社會學報》第一卷第五期 2004年12月new window
〈《史記》中的黃老之學析論〉 陳伯适 《臺中師院學報》18卷第2期 2004年12月new window
〈試論老子自然無為的辯證思維方式〉 蔡正孫、劉娜 《蘭州學刊》 2005年第1期
〈董仲舒與兩漢道教〉 姚聖良 《甘肅理論學刊》 2005年第1期
〈新津漢畫像石特色簡析〉 曾繁模 《四川文物》 2005年第1期
〈《黃老帛書》成書年代的新假說〉 張增田 《管子學刊》 2005年第2期
〈《內經》哲學在中國哲學史上的地位〉 徐錦中 《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社科版)2005年第2期
〈天師張陵族系及里籍考辯〉 唐建 《宗教學研究》 2005年第3期
〈神與聖-論儒家學術興起與漢代讖緯的神話思維〉 鍾宗憲 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編:《第二屆儒道國際學術研討會-兩漢 論文集》 2005年4月
〈論先秦黃老學對百家之學的整合〉 白奚 《文史哲》 2005年第5期
〈司馬談、司馬遷思想異同辨〉 嚴安政、王鳳英 《渭南師範學院學報》 2005年第6期
〈齊魯文化對早期道教的影響〉 梁宗華 《東岳論叢》 2005年第6期
〈老子『道』的原意及其理論和實踐意義〉 樓宇烈 《哲學門》第十一期 2005年6月
〈說西漢宣帝托孤與元帝初政〉 張小鋒 《新亞論叢》第7期 2005年6月new window
〈從《白虎通義》看漢代的儒學〉 廖崇斐 《興大人文學報》第35期 2005年6月
〈「黃帝」形象與「黃帝學說」的蠡測〉 鐘宗憲 《輔仁學誌‧人文藝術之部》第32期 2005年7月
〈漢文帝「遺詔」透顯的視域〉 洪錦淳 《中國學術年刊》第廿七期 2005年9月
〈秦漢之際治政方略的變革與調適辨析-從歷史觀和道德觀的雙重透視中考察〉 李軍靖 《鄭州大學學報》(哲社版)第38卷第5期 2005年9月
〈黃帝與堯舜-先秦思想的兩種天子觀〉 楊儒賓 《台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2卷第2期 2005年12月new window
〈《老子想爾注》之政治思想試論〉 林俊宏 《政治科學論叢》第二十六期2005年12月new window
〈道教導引行氣術探微〉 孫嘉鴻 《嘉南學報‧人文類》第31期 2005年12月new window
〈《老子想爾注》詮釋老子方法析論〉 李宗定 《台北大學中文學報創刊號》2006年
〈論班彪〉 孟祥才 《東岳論叢》 2006年第1期
〈中醫氣交理論探微〉 楊坤傑、魏雅川 《遼寧中醫雜誌》 2006年第1期
〈漢畫像石中的線條魅力-以山東省嘉祥、鄒城、滕州三地的漢畫像石為例〉 崔平平 《雕塑》 2006年第1期
〈道家養生之行氣法門〉 楊占清 《中國道教》 2006年第1期
〈王充對儒家思想的揚棄〉 張新萍 《焦作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6年第1期
〈「黨錮之禍」:一場不可避免的悲劇-讀《後漢書‧黨錮列傳》有感〉 劉斌《重慶教育學院學報》 2006年2月
〈賈誼的學術背景及其文章風格的形成〉 躍進 《文史哲》 2006年第2期
〈漢魏小說中東方朔故事的演變軌跡〉 王莉 《濟寧師範專科學校學報》 2006年第2期
〈試論先秦時期的「神道設教」〉 晁福林 《江漢論壇》 2006年第2期
〈從吏治角度看「文景之治」〉 范學輝 《齊魯學刊》2006年第3期
〈《淮南子》「精神之和」價值論〉 張俊相 《齊魯學刊》 2006年第6期
〈道家養生觀在漢代的演變與轉化-以《淮南子》、《老子指歸》、《老子河上公章句》、《老子想爾注》為核心〉 陳麗桂 《國文學報》第39期 2006年6月
〈論秦漢之際「五行」與「四方」及「四時」會合時所形成的兩種模式〉 郭國泰 《東吳中文研究集刊》第十三期 2006年6月
〈論魏晉之際的巴蜀道教〉 李遠國 《宗教哲學》第36期 2006年6月new window
〈道家養生觀在漢代的演變與轉化〉 陳麗桂 《國文學報》第三十九期 2006年6月
〈老子書與周易經傳關係之研究〉 陳淑惠 《新生學報》第一期 2006年7月
〈董仲舒的氣化圖式論〉 孫長祥 《哲學與文化》第33卷第8期 2006年8月new window
〈《太平經》氣化論思想之探究〉 陳福濱 《哲學與文化》33卷8期 2006年8月
〈先秦儒道的氣論與黃老之學〉 陳麗桂 《哲學與文化》33卷8期2006年8月new window
〈試論《道德經》中「道」的意蘊〉 李建明 《唐都學刊》22卷5期 2006年9月
〈談天者鄒衍〉 蔡德貴 《當代中國哲學學報》第5期 2006年9月
〈以德配天與道法自然-孔子與老子「天人合一」觀的主旨及其現實意義〉 李華、耿立卿 《瀋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0卷5期 2006年9月
〈道:無名還是有名-論《老子》對「道」的獨特詮釋〉 張敬梅 《濟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6卷6期 2006年11月
〈儒學獨尊的歷史真相與儒家學者的精神蛻變〉 謝謙 《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3卷6期 2006年11月
〈老子其人其書的定位—對司馬遷所作〈老子列傳〉的肯定與修正〉 陳育民《語文學報》第13期 2006年12月new window
〈中國古代神仙思想探析〉 陳昭銘 《語文學報》第13期 2006年12月new window
〈起源與流長—中國神話思想之黃帝傳說〉 洪珊慧 《南亞學報》第26期2006年12月
〈永恆的探尋—試論《山海經》裡的不死神話〉 邱宜文 《北商學報》第11期 2007年1月new window
〈光明風化之情,昭章玄妙之思-馮衍「顯志賦」論〉 王徵 《山東教育學院學報》第22期 2007年2月
〈中國哲學的歷程觀〉 葉海煙 《2007年「創化與歷程:中西對話」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7年3月
〈莊子「命」論之生死觀解析〉 吳建明 《揭諦》第12期 2007年3月new window
〈〈老子銘〉與東漢的老子觀〉 劉玲娣 《信陽師範學院學報》第27卷第2期 2007年4月
〈陸賈《新語》對儒學思想的繼承與發展〉 簡凡哲 《輔大中研所學刊》第十六期 2007年5月
〈漢代《老子》政治觀的黃老色彩(二)〉 劉玲娣 《唐都學刊》第23卷第3期 2007年5月
〈董仲舒以陰陽之天道解釋人道〉 劉國民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第190期 2007年6月
〈道教養生初探〉 龔瑞祥 《正修通識教育學報》第四期 2007年6月new window
〈漢代《老子》政治觀的黃老色彩-以《老子指歸》為例〉 劉玲娣 《汕頭大學學報》 第29卷第4期 2007年7月
〈道器之間:《淮南子‧天文訓》以「氣」為樞的道物歷程〉 黃玉麟 《哲學與文化》33卷8期 2007年8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